《找春天》教学反思
【导语】本文是热心会员“guaipaoyecaiji”收集的《找春天》教学反思,以供借鉴。
《找春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四册的第一课。开学之初,我十分关注这一课,旨在引导学生专心于学习,为新学期塑造良好的开端。课文语言优美,富有儿童气息和文学风韵。为了提升课堂效率,我布置了课前观查工作:在回家的路上和校园里,大家发现了什么新奇的事物?正巧那天早上风和日丽,甚至有同学在跑完操后热得想脱下外套。因此,我在上课时适度引进这一剧情,快速让学生融进春季的气氛。孩子们激动不已,纷纷讲述自己眼里的春天。接着我讲:“今日,大家一起来学习《找春天》这篇文章吧!”学生们欢呼雀跃地打开书本,大声朗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借助拼音准确地诵读生字。这时,我展现生字卡片,根据“开火车”、男女分组诵读等多种形式协助孩子们精确发音。根据身体演出去理解“羞涩”“躲躲藏藏”“躲躲闪闪”“嗅到她”“触及她”等词汇,课堂氛围快乐,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气氛中领悟字词的意义。
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春天的场景,运用多媒体课件,让他们欣赏春天的美丽界面,体会春色的怡人,随后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同时畅想春天的美景。将音乐之美、语言之美与界面之美相结合,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学到课文。接着,我让学生针对问题深入阅读文章,并给出自学提醒:春天的什么景象令我们记忆深刻?我们听到春天的什么响声?大家嗅到春天的什么气息?大家触摸到春天的哪些东西?想好好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熟读课文。因此,我将学生分为小组,允许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有些学生边读边加上动作表演,也有的是三人读课文,一人演出,还也有的是轮流阅读,那样丰富的方式自然激发了学生阅读激情,课堂效果也相当不错。
在第二课时,我计划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让他们效仿四到七自然段写几句话。最初学生们有些茫然,不知从何写起,在我提示下,他们开始联想起柳枝、燕子、笋芽、风筝、桃花等意境。我给五分钟的时间,当大部分孩子结束后,便用ppt展现了一些学生作品。使我惊喜的是,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朱美玲写到:“柳枝在春风中轻轻晃动,那是春姑娘的长辫子吗?”曹云飞则写:“淡粉色桃花悄然开放,那是春季的笑脸吧?”张昂贵想象到:“燕子从南方飞回,一边飞一边欢叫,那是春季在歌唱吧?”安启云写说:“风筝在春风的吹拂下飞得愈来愈高,那是春姑娘在放飞希望吧?”见到孩子们如此精彩的表述,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通过此次教学,我认识到孩子们的想象力极其丰富,具有很大的语言潜力。作为教师,不但要深入分析教材,寻找语言训练的突破口,还需善于引导学生,发掘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程标准强调,老师是最关键的教学资源,需要具备开放的课程意识。做为语文老师,应当塑造“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巧妙融合各种教育资源,将课内与课外结合,做到语文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此外,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技能,而这样的能力培养主要通过语文实践来达到。做为汉语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处处可见。在这种浓烈的教学资源观念的引导下,我引导学生在教学内诵读春季,在课外寻觅春季,多次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进而将生活融进语文教学,从而实现语文与生活的相互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