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华7篇)

2023-06-23 08:43:31综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华7篇)

  【简介】以下是热心会员“zhiguan”收集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共7篇),供大家赏析。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篇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

  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3、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学困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改正,逐步提高。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模板 篇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

  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千克,小华轻了 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

  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

  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

  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哈尔滨:-15 ℃~-3 ℃

  北京:-5 ℃~5 ℃

  深圳:12 ℃~23 ℃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

  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7.负数的历史。

  介绍。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14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三、练习应用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

  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米,可以记作;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

  2.表示温度。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

  3.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

  4.表示时间。

  5. “净含量:10±”表示什么意思?

  四、总结延伸

  1.学生交流收获。

  2.总结。

  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共分3课时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有条件的可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3。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

(1) 新课讲授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

(5)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 篇4

  教案点评:

  采用游戏引入的形式,寓教于乐,即感知了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集合思想,初步领悟了画圆的要领,同时密切了师生情感。根据几何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看、想、说、画、议等形式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实践活动。不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了圆,同时还发展了空间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形

  1.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2.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二)教师演示

  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2.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

  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篇5

  约分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课题:约 分

  教学内容:课本第99-100页的例1和例2,完成练习十九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约分的方法。教学重难点:约分的方法。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出下面哪组数是互质数。

(1)3和7(2)4和6(3)3和6 2.说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1)3和6(2)3和5(3)3和6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620 =()10 1518 =5()2127 =()9 提问:你们这样填的依据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齐读分数的基本性质。

  那么我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一些分数化简。

  二、新授 1.教学例1(1)出示例1中的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在观察阴影部分的大小,再用课件演示,从而得出结论:1218 = 69 = 23。

(2)再分组观察,1218 到69 是如何变化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那么2跟分子、分母是什么关系?公约数。(3)69 还能再化简吗?(启发学生用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去除分子、分母。)69 = 6÷39÷3 =23(4)那23 还能再化简吗?为什么?

  23 的分子、分母是互质数,不能再化简了,象23 这种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5)象例1这样,把1218 化简的过程就是约分。

  什么是约分呢?看书,提出关键词。

(6)将1218 化成69 是不是约分呢?是。69 化成23 呢?也是约分。

  师:通常情况下,约分要约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为止。

(7)练习。练一练第1题,判断最简分数。2.教学例2,把1842 约分。

(1)教学逐次约分的方法。(教师边讲边写)

(先用公约数2去除18和42,2除18得9,用“”将原来的分子划去,再将9写在18上面;2除42得21,用“”划去42,将21写在42上面,再用公约数3去除9和21,方法同上,得到37,37 的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因而37 是最简分数。)(2)谁能总结一下约分的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用分子、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3)约分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就是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同时去除分子、分母。(4)1842 的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约数是几?6。

  1842 = 37(5)巩固练习。练一练第2题。强调格式。(6)完成练习十九第2题。(7)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

  三、小结。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3题。教学目的: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一、教学比例的意义1、复习(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2)教师: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们会求比值吗?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12:16 : : 10:6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的比值和10:6的比值相等。)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10:6)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教学比例的意义。(1)出示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这道题涉及到时间和路程两个量的关系,我们用表格把它们表示出来。表格的第一栏表示时间,单位“时”,第二栏表示路程,单位“千米”。这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边问边填写表格。)问:“你能根据这个表,分别写出第一、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80:2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200:5板书:80:2=40,200:5=40。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比的比值。再提问: “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这两个比怎么样?”(这两个比相等。)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相等,所以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80:2=200:5或 =)像这样(指着这个式子和复习题的式子:=10:6)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指着比例式80:2=200:5,提问:“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引导学生观察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然后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问:“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 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例如判断10:12和35:42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先要算出10:12=,35:42=,所以10:12=35:42(以上举例边说边板书。)(2)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 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最后教师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3)巩固练习。①用手势判断下面卡片上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6:3和12:6 35:7和45:9 20:5和16:8 :和 : ②做第2页的“做一做”。教师边巡视边批改,对做得不对的,让他们说说是怎样做的,看看自己做得对不对。③给出2、3、4、6四个数,让学生组成不同的比例(不要求举全)。④做练习一的第3题。(第4小题,给出的四个数都是分数,在写比例式时,也要让学生写成分数形式。)二、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教师:同学们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内项。(学生看书时,教师板书:80:2=200:5)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板书如下: 80 : 2 = 200 : 5 └-内项-┘└外项-┘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知道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在比例的意义后面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80×5=400 两个内项的积是2×200=400“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板书:80×5=2×20“是不是所有的比例式都是这样的呢?”“通过计算,大家发现所有的比例式都有这个共同的规律。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规律说出来?”最后归纳并板书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说明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指着80:2=200:5)教师边问边改写成: =,“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因为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所以,当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怎么样?”边问边画出交叉线。如: =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板书:80×5=2×200前面要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我们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的。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后,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成比例。三、系列训练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3:4和6:8能不能组成比例。我们可以这样想:先假设3:4和6:8可以组成比例。再算出两个外项的积(板书:两个外项的积:3×8=24)和两个内项的积(板书:两个内项的积:4×6=24)。因为3×8=4×6(板书出来).也就是说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所以3:4和6:8可以组成比例。(边说边板书:3:4=6:8)2、做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四、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的第2题。板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理解 2、判断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80:2 80 : 2 = 200 : 580:2=40 └-内项-┘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200:5 └外项---┘200:5=40 两个外项的积是80×5=:2=200:5或 =)两个内项的积是2×200=400 80×5=2×200

  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45~46页及练习七第4~8题。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第45页情境图的课件。

  2.学生准备7根小棒、7个小圆片、7朵花(模型)、7个三角形等学具。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1=

  l+2=

  3+1=

  l+3= 4+l=

  1+4=

  2+3=

  3+2=

  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填空。

  二、新课引入 1.教师谈话。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大家会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6和7减几的减法吗?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

  1+5=

  教师: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 学生:不相同。

  教师: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

  学生1:因为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的,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5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边的1根小棒,所以我写出来的算式是“5+1”。

  学生2: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1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边的5根小棒,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l+5”。

  教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 1+5=6。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学生: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5)学生两人一组在桌面上摆7个小圆片,先去掉1个小圆片,并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7-1=;然后再从7个小圆片中去掉6个,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又写出减法算式7-6=。

  让学生算出两个减法算式的得数。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并说一说7-1=6和7-6=1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2.学习第 45~46页“摆一摆”的三组例题。

(l)屏幕上出示“摆一摆”前面的情境图,并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图上画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学生:图上画了几个小朋友摆小棒、摆花、摆三角形的活动。教师:图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通过摆学具算加法和减法。(2)学习“摆一摆”第一组例题。

  学生摆花,先摆加法算式后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计算。让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3)学习“摆一摆”第二组例题。

①学生摆小棒算5+2和2+5,并在算式后面的方框里填得数。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

③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和两道加法算式的联系。④引导学生根据摆和算的过程比较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教师:根据5+2=7和7-2=5,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7-2=5和5+2=7两个算式有联系,如果不摆小棒,想5+2=7可以算出7-2=5。

  3.学习“摆一摆”第三组例题。

(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3+3=6。(2)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3=3。(3)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算出3+3的得数吗?怎样算?

  学生:如果不摆学具,我们可以想6的组成:3和3组成6,所以3+3=6。教师:如果不摆学具,怎样算6-3的得数? 学生:可以去想加法3+3=6算出6-3=3。

  教师:4+2和5+2是不是也可以想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回答后再说一说想数的组成计算这两个算式的过程。教师:可以想加法算出6-2、6-4、7-2、7-5的得数吗? 学生:可以。

  让学生试着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算一算。4.学习写算式。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6+1=7和6-2=4的写法,并讲解写算式的要领和要求。(2)学生练习写算式。

(3)学生交流并互相评价所写的算式。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46页“做一做”的练习。

  先学生独立计算并在书上填得数,然后交流、评价计算结果,评价时指定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如果有的学生计算有困难,让他们边摆边算。2.巩固练习算式的写法(教师指定几个算式让学生练习写法)。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七的第4、5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2.做第6题,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3.做第7题,完成后评价时特别注意学生对等号的处理。六、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交流本课时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2.教师对全课时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小结,小结时注意突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的客观事实,并强调用多种方法计算有关6、7的加减法。

  确定位置(第三名)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实验教科书第3册84页—85页。教学目的: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本”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使学生懂得观察要有序,表达要有条理。

  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4、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具准备:课件、电话、两扇门、贴上电影院座位号码、48张动物图、48张房屋图、24张方格纸、48张电影票。

  学具准备:每人一张电影票、一幅住宅图、一幅动物图、一只水彩笔,一张方格纸,七颗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引入:(响起电话声)“咦,电话铃响了,我们来接听一下!”“喂,你好,请问是***小学吗?我是来听课的,可我找不到阶梯教室,请问阶梯教室在哪里?” 谁告诉这位老师?(学生回答)

  过渡: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就是这个阶梯教室所处的位置。任何物体都有它所处的位置,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呢?这就是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二、体会感悟,学习新知。(一)学习例1。

  1、初读信息,形成认知矛盾。

  谈话:早晨,小动物们在做操了。你瞧,它们的队伍排得多整齐啊!在这么多小动物里,有一个是孙老师最喜欢的,它在第四排第二个,根据你的经验,能找到学生可能得出几种答案:(1)从前往后数第四排,从左往右数第二个,小兔;(2)从后往前数第四排,从左往右数第二个,小猫;(3)从前往后数第四排,从右往左数第二个,小狗。(4)从后往前数第四排,从右往左数第二 个,小猪。……

  提问:咦,我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你们怎么会找出这么多呢?什么原因?(学生在小组里讨论)

  小结:看的方法不一样,所以小朋友找出动物都不一样。看来大家都有自己找位置的方法,小动物们也有确定位置的方法,想听听吗? 2、再读信息,学会确定位置。(1)“第几排”怎样定?

(电脑播放:小猴说:“我在第一排第一个。”小熊说:“我在第二排第三个”。)

  提问:听了小动物的话,现在你知道哪里是第一排了吗?第二排呢?指导方法:我们先根据小猴在第一排,小熊在第二排,看出从前往后数,这最前面的是第一排、第二排……(2)“第几个”怎样定? 提问:谁站在第一排第一个?第一排第二个是——?我们根据小猴在第一个,小熊在第三个,看出从左往右数,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确定了方法,现在你能肯定第四排第二个动物是什么吗?(学生回答)(二)练习。

(1)用“第几排第几个”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先说动物,再说位置,引导其他同学作出评价。)(2)猜猜其他同学最喜欢的动物是谁?

(先说位置,再猜小动物。出谜者对其他同学猜的结果作出评价。)

  反思小结: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确定小动物的位置的?我们应该先从前往后确定第几排,再从从往右数确定第几个。这样就能用第几排第几个又快又好地确定小动物的位置。三、反馈练习,深化认识。1、完成试一试。

(1)提问:教室里同学们也有自己坐的位置,你坐在第几组第几个?

(一生反馈后,小结:我们先确定第几组,再确定第几个。习惯上,我们把竖着的看作组,从左往右数,这是第一组、第二组、——从前往后数,这是第一个、第二个……)(2)说说其他同学的座位。

(例如:**坐在第几组第几个、从在第几组第几个是**。)(3)我们还能怎样说自己坐的位置? 2、完成想想做做1。

  谈话:我们可以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这两种方法确定自己坐的位置,同学们学得真好,老师想奖励你们,看,带来了什么?(书)真多呀!每本书在书柜里摆放的位置都不一样。我们来看看。(1)《新华字典》在第1层第2本,《成语词典》在哪里?你是怎么看的?(先从下往上确定第几层,再从左往右确定第几本。)

(2)你们想看什么书?练习**在第几层第几本?

(3)我想看的一本书在第二层,是哪本?能确定吗?光说第几层不能确定,应该怎么说?练习第二层第六本是**、第一层第三本是**。四、自我总结,归纳方法。(1)这堂课我们学的本领可真多,想想,你学会了什么?(归纳到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位置。)(2)你觉得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有两个“第几”,几就是——数,用两个数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描述出这些物体的位置。)五、联系生活,拓展提高。

  1、提问:生活中需要确定位置的情况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火车票,让学生说说怎样找位置。)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楼房图,问你家住在几零碎几室,几表示什么,零几表示什么?第一层第一室怎么表示?我们的城市建设发展的很快,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了。现在在我们学校附近,又在造新房子,瞧(放图片)多美呀!这是其中的一幢六层楼,刚刚造好,请你帮开发商给这幢房的每户人家编上门牌号码。要求:(1)编的号码要合理,符合生活实际。(2)为了方便大家看,暂时把号码写在窗户上。2、模拟影院,实践活动。

(1)认识电影院座位排列规律。出示电影院座位图,提问:请你们仔细观察,电影院的座位有什么样的规律?(从前往后数,依次是第一排、第二排……;而第几号就比较特殊,把所有的单号排在一起,你看从中间往右依次是1、3、5……把所有的双号排在一起,从中间往左依次2、4、6……中间号码小,向两边逐渐变大)

(2)介绍教室里布置的电影院。回头看,那是单号门、双号门。靠走廊的桌子上有排数。凳子上有第几号,请单号的同学起立,再请双号的同学起立。(再次感受电影院座位特殊的排列方式。)(3)根据电影票找相应的位置。

  先示范帮一位同学找位置。再全班同学找,提醒:a、从两旁出去,后面进门,进门后,先找第几排,再找第几号。b、如果找不到位置,可以请同学和老师帮忙。c、坐好后,相邻的同学互相检查是否坐对了。d、同时要守次序,不要拥挤,做个文明的小观众。(电脑出示文字:“欢迎光临蓝猫影院”,并放一段音乐。)(4)观看电影,动手操作。

  画面出示:蓝猫:“我们今天来玩一种新游戏——摆图形。将☆按要求摆到方格纸上,看看摆出的图形像什么?”(北斗七星)然后介绍北斗星的知识:不同的季节,北斗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这是夏季星空中看到的北斗星。北斗星“斗勺”的外侧有两颗星,把它们连起来,然后向外延长5倍,你就能看见一颗亮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极星,它是什么星座中的一颗星?它位于地球的什么方向?它对人类有哪些作用?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和整理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下节课学习认识方向时再进行交流。

  返回

六年级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的过程,理解圆周率。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就感。

  2、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感受圆周率的探索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探究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理解圆周率,能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

  教学准备:大小不同的圆形纸板、计算器、多媒体课件、20厘米长的绳子、直尺、硬币、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

  教学策略: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点拨与练习

  教学程序:

  一、激活目标

  出示主题图花坛,花坛的周长指什么?出示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指什么?出示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这个圆的周长指什么?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测量圆的周长?

  二、活动建构

  1、测量大小不同的四个圆的周长与直径,填表并计算。探究与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借助计算器)

  2、介绍圆周率的由来。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圆周率=周长÷直径,即π=c÷d。“π”的由来:π是第十六个希腊字母,是希腊文圆周率的第一个字母,大数学家欧拉在一七三六年开始,在书信和论文中都用π来代表圆周率。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谈感受。

  3、推导出:c=πd或c=2πr

  4、计算花坛的周长,解决相关问题。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厘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三、解释应用

  一种铲车的前轮半径米,后轮直径米。行驶时,后轮转一周,前轮转几周?

  四、反馈测评

  1、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米,绕着它走一周,要走多少米?

  15厘米

  A

  B

  2、小蚂蚁从A点沿着这条曲线爬到B点,大约要爬多远的距离?

  3、公园内有一个圆形人工湖,绕湖一周要走1570米,湖中心有一个小岛,从湖边到小岛架一座桥,桥长大约多少米?

  五、课堂小结

  我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有什么遗憾?我有什么疑问?

  希望同学们在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中体验快乐,经历成长,创造成功!同学们,再见。

六年级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反比例的意义》是六年制小学数学(北师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是在学过“正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会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对比例的理解。

  学生分析:

  在此之前,他们学习了正比例的意义,对“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的两个量的变化规律”、“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已经有了认识,这为学习《反比例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学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学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2、过程与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经历知识产生过程的情境。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复习正比例关系,预习本节内容。

  教师准备:投影片3张,每张有例题一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同学们越来越聪明了,会学数学了,这是因为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下面请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成正比例的量的?这节课我们用同样的学习方法来研究比例的另外一个规律。

  2、导入: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相关联的量,这些相关联的量之间有的是成正比例关系,有的成其他形式的关系,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面的问题。

  二、创设情景引新:

(出示:十二个小方块)

  师:同学们,这十二个小方块有几种排法?

(生答后,老师板书下表的排列过程)

  每行个数

  行数

  师:请你观察上表中每行个数与行数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生:……

  师:这两种量这间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出示课题:反比例的意义)

  三、合作自学探知

  1、学习例4。

(1)出示例4。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再选出一位组员作代表进行汇报。

  A、表中有哪两种量?

  B、怎样随着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变化?

  c、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

  学生讨论……

  生反馈:……

  师:能不能举出三个例子

  生:1020===600……

  师:这里的600是什么数量?你能说出这里的数量关系式吗?

  生:……

[板书出示: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零件总数(一定)]

  2、自学例5:

(1)出示例5:

  师:先请同学们按要求在书上填空,并说说是怎样算的?根据什么?

  生:……

  师:模仿例4的方法,提出三个问题自己学习例5(出示三个问题)

  生:……

  3、讨论准备题:

(1)请你根据例4的方法,四人小组内说一说。

(2)请你举例说明表中每行个数与行数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四、比较感知特征

  综合例4、例5、准备题的共同点师:比较一下例4、例5和准备题,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一下,互相说说这三个题目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

  五、引导概括意义

  1、概括反比例意义。

  学生在说相同点时老师边引导边说明。当学生说出三个特征后,教师板书这三个特征。

  师:请同学们根据我们上节课学的正比例的意义猜测一下,符合三个特征的二个量叫做成什么量?相互这间成什么关系?

  生:……

  师:请阅读课本第十六页,同桌互相说说怎样的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

  学生互相练习……

  师:哪位同学来告诉大家,两种量如果成反比例必须符合哪三个条件?

  生:……

  师:例4、例5和准备题中的两种量成不成反比例?为什么?

  生:……(学生回答后,老师及时纠正)

  师: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那么上面这种关系式可以怎样写呢?

  生:……[板书出示y=k(一定)]

  2、教学例6。

(1)课件出示例6。

(学生读题、思考)

  师:怎样判断两种量成不成反比例?

  师:哪位同学说说,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不是成反比例?为什么?

  生:因为每天播种的公顷数要用的天数=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所以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成反比例的量。

  六、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案例分析]: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成反比例的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不对研究的过程做详细的引导和说明,只提供研究的素材和数据,出示关键性的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同时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为中学的数学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就是把学习过程中的分析、发现、探究、创新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在设计《反比例的意义》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克服教材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拓宽探究学习的空间,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