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蜗牛小学作文精彩7篇
上个星期,科学课上张老师给我们讲了有关蜗牛的常识,啊----我也好想养一只小蜗牛呀!
可妈妈对我说:“现在已经秋天啦,这种天气很少有蜗牛的。”但我就是不相信,我一直在等!
连着下了三天雨之后,两只蜗牛从姥姥家的花盆里钻了出来。妈妈和我赶紧把它们收集了起来,放进了一个铺着土的小瓶子里,还放进了几片菜叶子。
过了一个星期它们不仅没动,也没有吃菜叶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
一连几天它们都缩在壳里,不吃不喝,动也没动,难道它们死了吗?我好伤心啊!我真不该把它们抓回来!这样它们就能好好的活着啦!
谁知,第二天早上,我发现它竟然跑到了瓶子外面,但还是缩在壳里不露头。
它们是在装死吗?它们是要装死逃跑吗?它们可真滑头呀!
又过了几天,蜗牛的小房子门口长出了一层厚厚的白色薄膜,它们把自己给封了起来。
我查了一些资料,了解到那是因为现在周围的环境不适合蜗牛的生长,所以它把自己封在了壳里,就像冬眠一样。
希望春天快点到来,好让小蜗牛苏醒过来!
一天下午,闲来无事的我在家里的小院中转来转去,突然我在小菜地里看到了几只蜗牛,我很好奇,便仔细的观察起它们来。
那小小的蜗牛头上长两只天线般的触角,我想它的眼睛可能长在它的触角上吧。我去问妈妈,妈妈也说不上来就让我去查资料。原来它的眼睛就在触角的顶端,蜗牛有两对儿触角,一对儿大的,一对儿小的,触角上则一共有4个小黑点儿,既4只眼睛。
再看它背着一个又大又圆的房子,房子上印着圆圆的花纹在花园中慢慢的移动。它没有脚 ,也能走路?我很奇怪,我想,蜗牛怎么没有脚也能走路呢?我又把蜗牛翻过来放在地上,看它们,它们却很快的把身体缩回了小房子中。我又看见他们爬过去地方 留下了一道白色的痕迹,我不禁又想,蜗牛的白色的痕迹是什么呢?
我实在想不出来,就又去上网查了查蜗牛怎么走路这个问题。原来蜗牛腹部有一种能动的肉足,叫腹足,它就是用腹足走路的。
至于蜗牛走后的白色痕迹则是蜗牛的腹足上有一种腺体会分泌出一种黏液,这些黏液有助于蜗牛爬行提高速度。这样,蜗牛爬过的地方就留下了一道白色的痕迹。
好奇的我把几只蜗牛放在地上,看它们爬得快不快。我让他们爬了一分钟,用尺子一量,结果爬得最快的那只才十四厘米,最慢的那个仅仅十厘米。爸爸笑着 说蜗牛在玻璃上肯定会寸步难行吧?我想可不一定,于是我把蜗牛放在了玻璃上,它们却依旧不慌不忙的爬了起来,看来是他们分泌的黏液起了主要的作用,再平滑 的地方也难不倒它们啊。我又测了测蜗牛在玻璃上的爬行速度。本来就慢腾腾的它们每分钟就能爬一厘米,中途还要休息一会呢,他们跑的真够慢。
你看这小小的蜗牛多神奇呀!我想还有很多神奇之处等我们去发现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有一天,天气晴朗。我和家人一起去山上野餐。我和妹妹好奇地观察身边风景,这时我看到了一只小蜗牛样子很可爱。我就把它带回家养了起来。
蜗牛头部有两对触角,有一对长长的,另一对短一点。长的那对像小天线一样,上面有两个小圆点,就是它的眼睛。短的触角底下就是它的嘴巴,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那柔软的身体却背着大大的壳。
蜗牛爬得很慢,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上面有黏黏的液体。妈妈说那是让它可以爬得更滑顺,同时又保护身上不受伤的液体。蜗牛爬行时,如果你用手碰它的头部,你会发现,才刚碰到,它就缩回硬壳。但你动它的壳,它就不会缩。
蜗牛吃东西很挑剔,很多东西都不吃。如果你给它可口的食物,不一会儿就从中间咬出了洞,它不会从食物边缘开始吃。下次吃的时候,它会在另一个地方再咬一个洞,真是不“听话”!
这次养蜗牛的经历真有趣!它让我对自然界的生物更加有兴趣,今后我要多观察、多了解、多研究,以便今后有更多的发现,能给小朋友讲更多有趣的故事。
星期天,我和爸爸到楼下去抓蜗牛。我们找啊找,终于,我在草丛里找到两只蜗牛。我小心翼翼地拿起,把它放到一个干燥的矿泉水瓶里。到家后,我拿了几片菜叶放到矿泉水瓶里。蜗牛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蜗牛背着壳慢慢地往上爬着,它的头上有两对触角,长的那对触角长在上面,长触角上有两个圆点,那是它的眼睛。蜗牛爬行的时候两对触角总是伸展开来,触碰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确认安全后再往前一步步爬行,身上的"小房子"也跟着往前移动。
蜗牛越爬越高,快爬到矿泉水瓶口了。我以为他要跑掉,手对着瓶子一拍,蜗牛就掉到瓶底了,立刻把身子缩进壳里去,它一受到惊吓就把自己藏到"小房子"里去。警觉性可真高啊!
我把两只蜗牛倒出来,放到一片包菜叶子上。它们爬来爬去,突然,它们的触角碰到对方,但是它们一点也不害怕,大蜗牛还爬到小蜗牛的背上去了。它们好像在互相玩耍呢!
我又把其中一只蜗牛放到一张纸上,蜗牛爬过的地方,纸就变湿了。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蜗牛爬过的地方,纸就变湿的了呢?"妈妈说:"那是因为蜗牛爬过去的时候会分泌粘液,这样蜗牛就容易吸附在物体上。""哦,原来是这样呀!"
小蜗牛真可爱!
听说冬眠的蜗牛遇到水就会醒来。起初,我有点不相信,但是一次实验让我得到了答案。
一天放学回家,弟弟突然叫我到阳台上来。我问:“干什么?”弟弟惊奇地说:“有蜗牛!”听他这么一说,高兴极了,赶紧跑去阳台。来到阳台,还真有一只蜗牛。我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蜗牛的头是缩进去的。忽然,我想到了把蜗牛放进水里这个有趣的实验。我找来一个杯子,装满水,拿到阳台上,小心翼翼的把蜗牛放进杯子里。弟弟疑惑不解地问:“你干什么?”我兴奋地回答:“我听说蜗牛放进水里就会醒来。”我和弟弟静静的守在那里,不一会儿,蜗牛真的醒过来了。它先是慢慢的把角伸出来,再慢慢把头伸出来。弟弟激动的叫了起来:“蜗牛真的醒了!”蜗牛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东西似的。我想:“为什么蜗牛会醒来呢?是蜗牛以为春雨已经滴到壳上,春天来了吗?”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通过自己实验,证明了“蜗牛遇到水就会醒来”这是真的,真得很开心!
星期五,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观察蜗牛。
我回到家,放下书包就飞快地跑了出去。我在小区里找着,草地上,大树上,树枝上等都没找到。我垂头丧气地向草地上一躺,发现我的手好像碰到了什么东西,一看,原来是二只蜗牛在睡觉。我轻轻地把蜗牛拿起来放在手上,然后我飞快地向家跑去。到了家,我把蜗牛放在玻璃桌上,拿了一个有水的大杯子,把蜗牛放进大杯子里。
过了三分钟,蜗牛慢慢地伸出了头来。然后我把蜗牛放在桌子上,想蜗牛的眼睛在哪儿呢?于是我回到我的房间里拿了个八倍的放大镜,观察蜗牛。发现蜗牛的眼睛原来是长在触角上的。突然。我发现它的壳的孔里出来了一条黑黑的东西,我连忙查资料,原来那是蜗牛的粪便。我喜欢蜗牛,更喜欢这奥妙的大自然。
在放学路上,我发现一只蜗牛。我们的科学课上正在学有关蜗牛的知识,于是,我用树叶包住它,带回家仔细观察。
回到家里,蜗牛身体一直缩在壳里不肯出来,大概是刚才受了惊吓,藏了起来。过了好久,它似乎忍不住,小心翼翼地从壳里钻出来,我怕他吓到,所以在远处观察。
蜗牛长着一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不停地摇晃,好像是根天线,蜗牛还背着一个大大的重重的壳,蜗牛的壳是田螺状的。上面有一些不规则的花纹,你能猜出这两对触角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告诉你,在那四根天线上可长着他的眼呢!你可别以为蜗牛很弱小,它可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呢!
蜗牛爬行时,他的头往前伸,扒住地,再用自身的力量把那笨重的壳往前拖,如果仔细看,在他身后,会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线,那就是蜗牛爬行时的痕迹。
蜗牛让我迷上了观察,每次观察都有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