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军事理论论文(8篇)

2023-07-02 15:00:11综合

军事理论论文(8篇)

  【导语】在军事理论论文的探索中,我们向着深入研究的道路迈进,以表达对这一领域的无尽敬意。下面是热心网友“yinghechankaogou”整理的军事理论论文(共8篇),以供参考。

军事理论论文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篇1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论文

——浅谈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摘要: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高科技的发展不但对整个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导致了战争军事技术日益走向了技术化,信息化。军事高技术化对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军事高技术;人民战争;军事理论课程

  这学期开设了军事理论课程,受益匪浅。因为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我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所以,依法履行兵役义务,在校期间接受军事训练,学习、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这学期的军事理论课程学习,增强了国防观念,培养了基本军事技能,强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了组织和纪律性,促进了我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开设军事课程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近代中国充满血和泪的屈辱史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苏美争霸世界的冷战局面结束了,但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地区战争不断,天下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一个防御性的组织变成了一个进攻性的军事组织,不经联合同授权就自行对不听它话的国家进行武装干涉,对世界和平构成重大威胁。美国还利用台湾问题大做文章,操纵日本联合制定所谓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企图把我国的台湾划入防御体系之内。在这些大背景下,就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努力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课程。

  这学期的军事理论课我们学习了古代孔子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国防和军事历史,古代、近代国防史,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军兵种知识和外军知识,对解放军的编成、各类武器装备的感性认识;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战时动员、军事地理知识。这些课程使我们认识到了加强国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高科技的发展不但对整个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导致了战争军事技术日益走向了技术化,信息化。军事高技术化对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

  一、 高技术对人民战争带来的影响。

(一)、高科技使侦察做到了不怕火力威胁,不怕地形限制,真正做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侦查的立体化使战争前的准备得到最完美的完成。

(二)、高技术使得战争武器装备得到了质的提高,精确的制导系统带来了打击的精确性。

(三)、高技术武器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成果,战争方做到机动快,反应快,打击快,转移快。

(四)、战争永远包括打击与防护两个方面,高技术使得防护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隐秘,防护的综合化可以有效地在现代战争中最大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实力。

(五)、指挥控制系统是现代战争的中心枢纽,在高技术战争中交战双方之间实力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与控制的水平上。只有借助于可操控的巨大指挥网络,才能真正打赢一场异常复杂的现代战争。而这种可控性使现代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技术在飞速发展,战争的方式也随之改变。“非接触”“非线式” 的作战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战场将变得更加不规则,代之以全纵深,大范围的“非线性”机动作战。这种作战方式又与指挥中心的有力控制密切相关,形成了一个整体。而在不远的未来,战争会更加突出地显现其高技术性,航天科技的进步。 战场上出现的不仅是人,机器人与大量的信息流将大量运用于实践。

  二、高技术为人民战争注入新活力。

(一)、现代高技术的发展,为积聚雄厚的人民战争潜力,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这一切都为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创造了使军队战斗力实现质的飞跃的前提。

(二)、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为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战争,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人民战争的最显著特点,是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先进的思想舆论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就会产生神奇的效应。

(三)、现代高技术的军民兼容性,为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战争,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现代高科技越来越朝着军民兼容、军民共享的方向发展。人民是高技术的主人,人民可以创造高技术、运用高技术,也可以制服高技术。

(四)、现代高技术作战系统对整体后方的高度依赖性,为广泛开展人民战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对策。高技术局部战争是系统与系统的整体对抗,先进的武器装备更加依赖作战系统整体,远距离战略投送兵力更加依赖后方。 要善于从人民群众进行的战争准备和战争实践中,发现和总结克敌制胜的战法。

  通过一学期的军事理论课程学习,得到了很多启发和体会。尤其是军事高技术对人民战争的影响。以上便是我对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的几点看法。

  中国的未来必定是发展,向世界,向更广阔的地域。但过程中必定有阻力,只有自身的强大才是冲破一切的窗口,才是民族振兴的大道,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军事理论论文 篇2

《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

【摘 要】国家的兴衰与国防意识和实力密切相关,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国防意识、普及国防知识是高等院校的职责,也是社会发展、国家兴盛的需要。本文主要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

【关键词】国防意识;国防教育;思政课程

  中国国防历史悠久,综观我国四千年的国防历史,它的发展呈现出一条强弱交替的波浪式演进轨迹,而这个轨迹是与当时国家的兴衰演进轨迹基本重合的,国家的兴衰与国防意识和实力密切相关。因此,对大学生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国防意识、普及国防知识是高等院校的职责,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兴盛的需要。

  我们认识到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不断增强国防意识,应该做到把分析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同国防素质教育的实践结合起来,以求充分认识到依法普及和加强国防素质教育,对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使贯彻执行国防素质教育成为全体高校大学生的共同责任,成为每一个高校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成为高校管理者、辅导员们深思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国防知识教育

  高校大学生学习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对国防力量的加强,但是仅仅学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学习知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意识,这就涉及到了国防教育。通过“中国国防”教育,使我们的年轻一代了解我国国防历史和现代化国防建设的现状,增强国防观念。

  国防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涉及到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范围非常广泛。国防建设的整体性决定国防教育内容,现代国防不仅仅是指军队建设和武器装备以及战场和战略要地的建设,而是同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状况、民族心理、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质等因素息息相关。

  我们要从新生入校开始不断加强国防教育,要使我们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与国防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作为当代高校大学生在国防上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权利和义务从来相辅相成,准备战争就是高校大学生的国防义务,而享受有着强大国防力量保卫的经济建设成果则是高校大学生的权利。事实上,国防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安全稳定发展的前提,失去了国防现代化,工业、农业、科技现代化是不协调的,是随时都有可能被别人剥夺的。因而,加强已经被淡化的国防素质教育就成为了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加强国防教育,先要使学生对国情有所认识,我们可以和学生进行交流,畅谈二十一世纪国家之间的较量。通过引导、教育,使大学生意识到国家之间的较量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以经济实力为先导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国家竞争白热化的时候,极端的较量形式就会出现,这个极端的较量形式就是战争!当今的中国,安全隐患不可谓不多。南沙群岛被东南亚小国强占,台湾问题尚未解决,中日东海问题和钓鱼岛争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超级大国在前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日渐衰微的情况下,把中国看成是其二十一世纪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提出“中国威胁论”,开始以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可以说,现在我国的国防形式不容乐观,表面上的歌舞升平实际掩藏着波涛汹涌。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的打砸抢事件、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发生的恐怖分子暴力事件,笔者所在的学校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保护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结合时政对学生进行教育及正面引导,使学生国防意识通过现实事件得以加强。

  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加强国防教育是促进他们学习和掌握国防知识的动力,反过来,国防教育又可以促进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的强化和巩固。国防知识是公民为了履行国防义务所应当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只有熟悉掌握一定的国防知识,才能进一步强化国防观念,自觉履行国防义务,担负起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

  二、加强大学生们国防军事教育

  军事思想教育,是我们的年经一代了解古今中外各种军事思想的内容、形式与发展过程,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军训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国家大计。

  作为未来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高校大学生应该为国防做点什么?很明显,中国有一支相对强大的军队,暂时还用不着高校大学生去扛枪。但高校大学生却并不是没有事情可做,而且他们该做的事情还很重要。一个国家,知识分子是国防力量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战争年代,今天的高校大学生也许就是明天的高技术兵种的优秀战士。随着时代的前进,今天的战争已经是科技和知识的较量,最终体现为人才的较量,而高校大学生就是高技术人才队伍的主体。高校大学生进校进行的军训就是一种对国防力量的加强。

  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军训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军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学习到人民解放军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爱国奉献、勇于牺牲,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优良传统。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学生学习军事高科技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开阔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活跃思维方式;有利于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学生组织性、纪律性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增强,从而为将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军训,是我国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环节。当今世界还不太平,战争的硝烟远未散尽,民族、宗教、领土争端从未停歇,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台独”势力依然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国家的安危,与每个公民的爱国热情、国防观念和献身精神密不可分。在高等学校开展学生军事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国防观念,而且可以带动家庭和社会,提高全民国防意识。高科技战争需要大批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并能运用现代化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后备力量,学生军训工作也是为国防建设培养人才、为军队培养预备役军官和储备高素质后备兵员的战略举措。

  以学生军事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国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对青年学生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

  如在新生的军训中,笔者所在学院要求严格,以使学生的国防意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把他们培养和造就成有理想、有文化、讲道德、守纪律的当代大学生,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储备后备力量。学校组织军训等活动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要丰富内容,延长时间,避免流于形式。除此之外,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院定期组织参观军营、感受军队等活动,营造一种拥军氛围;班主任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加强对军队的关注和军事发展的了解,树立国防和军队思想;任课教师结合各自所教课程,把爱国主义和军队建设等内容渗透进去,培养学生拥军、爱军、参军的意识。

  三、开设必要的思想政治课程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要进一步发挥学生工作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力军作用,抓好《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形势与政策》、《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教程》、《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军事教育》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进一步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做到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专项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渗透力。要充分利用各个环节和契机,开展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切实搞好校风校纪教育、入学教育、成才教育、公德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等各项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2008年对中国是具有挑战性的一年,雪灾、藏独、对奥运圣火的干扰、胡锦涛同志的暖春之旅、汶川地震、奥运圣火的传递、奥运会召开,中法关系的变化,笔者所在的学院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力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应该做到把分析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同国防素质教育的丰富实践结合起来,以求充分认识到依法普及和加强国防素质教育,对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使贯彻执行国防素质教育成为全体高校大学生的共同责任,成为每一个高校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

[2]《高校军事理论教程》,海交大出版社。

[3]《国防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4]《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6]张金学。 高校国防教育中信息战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刘浩波。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 2006年。

[8]李卫衡。高校国防教育途径研究 [D],中南大学,2006年。

  作者简介:

  高于(1963年-),女,汉,助教,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军事理论》论文 篇3

【摘要】对普通高校学生开设系统的军事理论课程,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完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国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教学中如何根据普通高校的特点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军事理论课教学,成为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高校军事理论教学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内容,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之一。2007年2月教育部、总政治部、总参谋部重新印发了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把军事理论课列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的开设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学中应结合普通高校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提高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效果。

  一、准确定位课程性质、要求和目标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规定,军事理论课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教学学时为36学时,将考试成绩和学分记入学生档案,此外,应积极开设与军事课相关的选修课和举办讲座。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好深度和广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教学质量。”《大纲》明确规定高校军事课教学的目标:“军事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点,通过军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

  二、把握上好军事理论课的标准

(一)内容准确,处于前沿

  一堂好课,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前沿性是基础,军事理论课尤其是这样,教师对于教学内容里提到的数据、日期、时间、人物都要准确无误。对于这些知识,要加强专门记忆,平时多积累常识,因为军事理论也是从国家军事中来的,而国家军事的形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要多关注军事频道、军事网站和军事期刊、杂志,用心捕捉信息,及时掌握最新军事动态,丰富教学内容。

(二)方法灵活,多措并举

  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一堂课不可能只用一种教学方法,但也绝不是很多种教学方法的胡拼乱凑,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精心设计和编排教学方法。在实际的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可以将讲授、自学、讨论、探究、观看影音资料、实地参观、科学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三)手段新颖,激发兴趣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设备或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阶段。现代化教学手段一改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为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即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辅助教学,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和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要求,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余犹未尽,回味无穷

  一节课的结束部分,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的总结和升华,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将教学小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并启发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信息、解决问题,将最佳教学效果从课堂的点辐射到课后的面,从而起到以点带面,让学生自主拓展学习。

  三、探索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

(一)对理论性强、较抽象的内容,教师就要将讲授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有重点、系统地讲解知识, 在教师精讲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图解化、形象化,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效果。如新军事变革这个教学内容,还可充分运用视频动画技术, 插播运用高科技、新式武器战争的影像资料,使军事理论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有趣味。

(二)对常识性的教学内容,可以学生自学、讨论,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提炼,把一些较难识记的东西,精心提炼、编排成顺口溜,帮助学生增强记忆。军事理论课并非所有的章节都需要教师进行讲解,比如对当代热点问题,可以采取讨论与探究结合的方式,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开设网络课堂,进行网上教学,采取“讨论式”、“解答式”、“辨论式” 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在网上通过、微博、博客等电子平台解答同学们提出的有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时了解该课程的前沿学术动态,便于学生及时获取最新消息。实行军事理论课网络化教学教学,不仅可以节约财力、人力和时间,还可以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定将成为我国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的发展方向。

(四)抓住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各章节的诱导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中,要想使教学效果最佳化,必须优化教学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阶段狠下功夫。一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写好教案提纲,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工作。二是通过集体讨论,完善教案,反复试教,不断切磋、总结提高。三是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收集学生的各种信息反馈,对教学程序进行总结。这些措施既能调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又能确保教师在教学中的严谨性,在军事课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运用案例教学法,推动师生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军事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比如在讲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台海形势”、 “南海形势”、“钓鱼岛之争”、“朝核问题”等国际焦点问题来展开分析。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案例的研究和学习,搜集军队和国际国内最具有现实特点和意义的时事新闻作为教学案例,这样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Z]。2007(2)。

[2]吴咏梅。论我国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8)。

[3]陈世利。关于提高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改革与开放。2009(8)。

军事理论军事思想论文 军事理论论文800字 篇4

  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他存在独立的政权,就必定存在一系列的军事系统。我们向往并追求世界和平,但是据目前形势每个国家又不得不建立自己的军事系统来尽量保证自己国家的利益,让自己国家和平安定。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就发生过诸多战争,孕育了一批批军事治世能人。像周朝时的姜子牙,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等等,最着名要数孙武。他创造的《孙子兵法》成为中国历一步代表性巨作。《孙子兵法》包含了战争论,治军论及用兵论;涵盖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篇目。他的战争论中,认为首先要重战,慎战,备战。他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他倡导参战是不得已,他充分分意识到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损失: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孙子非常重视备战,他强调指出: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告诫人们思想上时刻不要忘记备战,有预料,有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对于现在我们国家,似乎时刻都面临着各种国际国内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不稳定和隐蔽因素诸多,我们很有必要建立一个高度健全,有序,有效的军事系统。而在这军事系统中,国防系统是最为重要的。只要建立了一个高度健全有效的国防系统,就能保证自己国家最根本利益不受外来侵害,确保国内稳定,安全才能让国家繁荣,苍盛。

  在这一个崭新的时期,我们也面临了新的挑战,霸权主义仍旧横行,等恐怖势力仍存,中国台湾形势复杂多变导致两岸关系不稳定,中国台湾仍未回归祖国怀抱,世界性的粮食,金融危机蔓延,无时无刻不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并消灭一切有破坏的势力事物,认真对待目前诸多不稳定因素及严峻的形势及挑战,构建一个高度有序,健全,有效的军事体系,尤其是国防体系,确保我们国家利益及人民生活稳定,安全,使国家越来越强大,繁荣。国防事业,人人有责,我们大学生要从自我做起,积极学习国防,军事知识,支持国防,军事事业,不做损害国家,对国防军事有害的事情,争取为自己的祖国国防,军事事业实现现代化并逐步强大做出贡献。

军事理论论文 篇5

  军事理论论文

  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人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没有战争的侵扰,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世界上仍然有许多不和平的因素影响着人们,例如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所以我们应居安思危,应具国家安全的种种问题。当看到世界其它地方发生战争时,应考虑到国有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

  一、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在当今国与国之间互助合作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 也发生着变化。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突出地体现在国防、经济、科技、文化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如经济间谍,西方政治思潮和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影响,计算机系统和信息网络难以预料的“严重故障”、“有意破坏”和“突然失灵”等,都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这些安全问题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尽快融入到当前的形式变化,尽快转危为安。

  这就要求我们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关于家的安全问题。影响我国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我们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绝不能放松警惕,忽视国防建设。我们必须励精图治,强国固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二、对军事理论课程的收获: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国防的主要任务。

  国防体制是关于国家防卫机构的设置、管理权限划分以及领导体系的制度。内容主要包括:国防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国防经济体制和武器装备发展的管理体制、国防经济体制、兵役制度、动员制度、国防教育制度以及国防法制等。国防体制作为国家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体制既互相联系有相对独立。建立顺畅、高效的国防体制,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织保证。

  中国的国防政策是由中国的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对外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决定的。中国国防国策对国防的领导力量、国防的基本目标、军事战略方针、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途径、防卫活动的指导原则、对外军事交往及合作的宗旨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国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四个基本要: 第一: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第二:国防的对象是外敌侵略和武装颠覆。

  第三: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第四: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均是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因此,要求我们都具有国防意识。所谓国防意识,就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强烈意识。它主要表现为爱国精神和尚武精神。

  三、军事理论课程的启发和体会: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历来与国防息息相关。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主权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波诡云谲的时代浪潮中扬帆前进,经历历史沧桑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这么一种坚如磐石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作为民族思想支柱,正是它成为祖国发展腾飞的不竭动力。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豪,有虎门硝烟的爱国将领林则徐;有舍身炸碉堡的解放军战士董存瑞;有征服体育界一举夺得六枚金牌被誉为“体操王子”的李宁;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为拥有这样的先辈而感到光荣、自豪和骄傲。但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而是要不断的发扬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企业大环境里,铸造出与企业共有的一片辉煌。

  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爱国是我们应有的品质。我们虽然不能像以上英雄做的那么轰轰烈烈,但是我们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有深深的爱国情怀。作为未来的中坚,未来中华民族的领跑者,大学生理应从自身做起,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爱国就要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渗透、去实战“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当有同学需要帮助时,我们尽力伸出自己的双手;当有贫困山区的孩子需要老师时,我们能够牺牲自己假期去给他们支教,给他们知识的同时给自己以锻炼;当社区的爷爷奶奶有需要时,我们能主动联系身边的同学一同去给予问候和帮助,给他们以温暖。当然每一个大学生切切实实的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位同学,让这份爱国之心一传十、十传百的推广更是爱国的良好表现。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有“学业无用”的错误观点,我们应抵制这些错误的观点,积极宣扬正确的观点。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努力学习,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要学习各种本领,努力锻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听从党的安排,服从党的指挥,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学习,提升自我。争取早日报效祖国。

军事理论论文 篇6

  中国梦 强军梦 我的梦

  文学艺术学院 汉语言文学一班

  张东苹

  摘要

  以习近平主席对中国梦的阐释开头,然后引出“强军梦是中国梦的基础,中国梦就是我的梦,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以中国的百年屈辱史来证明强军的重要性,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下中国结束了百年屈辱史。继而是中国今年来在军事方面的成就,而且中国已经意识到强军的重要性。最后以习近平主席的话作结,坚信中国梦会实现。

  关键字:中国梦 强军梦 我的梦

  百年屈辱史

  强军重要性

  习近平主席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中国梦首先是一个强军梦。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近代中国的灾难,是以西方列强在军事上比中国强大并欺负中国开始的。

  鸦片战争1840-1842《中英南京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2100万赔款,割香港岛,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开设租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传教权(法国)。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天津条约》(中国与英法美俄)《北京条约》(中国与英法):十口通商,内河航行权,内地传教权,公使驻京,设领事馆,200

  万赔款;增开天津通商口岸,割九龙司,800万赔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中法战争1884-1885《中法新约》:承认越南为保护国,西南开通商口岸。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台湾、澎湖,赔款2亿两,四口通商,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94-1895《辛丑条约》(中国与11国):撤除大沽口炮台,驻兵北京至山海关铁路,驻兵使馆区东交民巷,赔款亿两加上39年中利息总数10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结社反帝活动。使中国社会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这段屈辱的历史使中华民族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儿女就萌生了一个执着的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写下了对未来的梦想的期望。为了国家,民族的富强之梦,多少仁人志士苦苦求索,孜孜探寻。从林则徐,魏源的“睁开眼睛看世界”,到李鸿章,曾国潘的“洋务运动”,从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历经了一次次的失败,但强国,强军之梦从未泯灭。“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汇聚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走了这个梦想的历史重任!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百年的探索与奋斗,苦难与辉煌向我们昭示:道路决定命运。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只有在强军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强国。历史是由每一个人构成的,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我的梦。

  我们伟大的祖国早已意识到了强军的重要性,近些年来在军事上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主要表现在尖端武器方面,像两弹一星、核武器、核装备、导弹系列、太空侦察、激光武器以及近几年的各种类型的飞机,还有航母等

  最后,仍以习近平主席的话作结:“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大学军事理论与与技能训练教程》 2)【特别关注】总书记15篇讲话系统阐述“中国梦” 3)《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演讲稿 4)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1842—1945年)

军事理论课论文 篇7

《论当前高校国防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性,提出高校国防教育应该结合中国国情,注重传承与创新。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传统的同时,国防教育应积极创新,在教学和军训的内容上与时俱进,和当前国防形势紧密结合;在教学手段上与新媒体新技术相结合。

  关键词: 国防教育 ;传承;创新

  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国之兴亡,匹夫有责。国民的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工作。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民族兴盛的希望,因此,国家重视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工作,除了在高校中开展征兵工作,吸取优秀大学生直接在军队中展开培养;同时在普通高校的正常教学工作中,以国防教育为载体,组织大学生进行军训,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树立艰苦奋斗的作风,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

  但是如何做好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呢?高校教育工作者们从当前国防教育的现实出发,提出了不少观点:有的认为国防教育工作要和大学生素质培养联合起来,通过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创新意识等;有的认为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要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传授军事知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有的认为应该运用电教化教学手段进行国防教育教学。实际上,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国防教育应该结合当前中国国情,注重传承与创新。

  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应继承优良传统

  国防教育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个健康的大学生首先应具备健全的人格。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长辈的溺爱,再加上当今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人格发展有障碍。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经历了五千年的社会实践和思想家们概括提炼而成的,对于个人的人格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国防教育中主要培养大学生具备不怕困难的无畏精神、精诚团结的合作精神、努力坚持的刚毅品质、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这些精神和品质也正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比如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心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陆游说:“位卑不敢忘国忧”,曹植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我们在高校进行国防教育时,应该从时代精神出发,立足教育实际,积极借鉴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塑造大学生的良好人格发展。

  国防教育应继承中国共产党的优良革命传统

  在近代历史上,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抵御外侮,在国防及国防教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动人民群众领导人民群众保家卫国抗击外敌的历史。而有效发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国防教育密切相关。

  譬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之后,日本人步步紧逼,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先是提出“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的宗旨,积极提出并促成了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成立。在其有效控制的陕甘宁边区,则提出教育要为抗战服务,通过演说、报纸书册、传单布告、戏剧、电影等宣传手段使普通百姓都明白了抗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之自动的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去。

  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也成为当时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地。除了军事院校外,普通的学校也开设军事课,进行军事训练,培养学生的国防观念和技能。最重要的是无论是社会宣传还是学校教育,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都把培育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作为国防教育的核心,通过培养这样一批品格高尚,具有政治远见、以民族和社会解放作为人生奋斗的唯一目标,不怕困难行为坚定的先锋人物来引领中国革命的前进。实践证明,这样一批人不仅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社会和平建设时期也同样需要。

  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社会宣传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历程中,在国防教育历史中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在当今高校的国防教育中传承下来,

  高校国防教育的创新

  国防教育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和当前国防形势结合在一起

  虽然当今世界处在和平时期,但是国际形势复杂而多变,我国的国防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国家间的领土与主权问题纷争不断,其中近年来频起争端的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都对我国当前的国防提出了正面挑战。高校教师应该利用大学生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梳理当前的国防热点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比如针对南海问题,涉及到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涉及到《国际海洋公约》,涉及到美国、俄罗斯在亚洲的战略利益;而自南海纷争出现以来,中国、菲律宾、越南等国都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这些措施又有着什么样的目的和意义。这些都可以是教学的内容和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不仅使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国防问题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大学生深刻思考如何解决国家间的纷争,争取为祖国的和平出一份力。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团结抗日的重要性,最终为打败日本的侵略建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当前的国防问题虽然不需要全民动员,但是要通过对现实热点问题的关注使大学生们意识到保证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国防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应该与时俱进,与新媒体、新技术相结合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点的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形声兼具、动静结合、操作方便等优点,这种教育技术使得教育内容变得更加鲜活,可以让受教育者容易接受,从而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移动多媒体载体的发展比如3G手机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信息,微博、MSN、等通讯技术和社交网站也可以使信息资讯迅速扩展开来。这些新媒体、新技术使得国防教育的宣传方法和教学手段变得多样化。

  在教学环节,可以利用网络下载相关的教学知识点,做成网络课件或者通过网络课堂和学生讨论教学内容,质量上乘的教学课件也可以使教学效果得以切实加强,合适的教育片、宣传片也能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开阔学生的眼界。

  在宣传环节,当代高校国防教育常常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在一起。利用、微博、等现代通讯技术和大学生经常交流,在宣传国防知识的同时可以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将国防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也从时间和空间上将国防教育延长,有效巩固国防教育的成果。

  大学生军训的创新

  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高科技越来越在战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军训也应该在内容上与现代军营的军事训练接轨。除了传统的常规军事训练项目外,比如内务整理、队列阅兵、拉练射击等,也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尝试推广现代化高科技的竞技项目,比如可以选取一部分身体素质好的大学生参加野外生存训练,也可以选取部分计算机技术较好的模拟网络战争,使大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高科技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而在体验的过程中,教师或者教官还可以顺便介绍一下国内外先进的军事理论,可以学习现代战争实例,可以从政治学、国际法、军事学、国际关系学等多方面进行讲解,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有助于他们消化理解国防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傅景云。国防教育概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王小健。积极探索军训新举措,充分发挥军训的育人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陆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国防教育及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03)。

  刘军。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及对军队文化的影响[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04)。

  张戈。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养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军事理论论文 篇8

《从“双拥”工作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

[摘 要]热爱人民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也是我军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我党我军颇具特色的“双拥”工作是长久以来处理军队与人民关系的生动实践活动,它不仅揭示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更需要在当前不断巩固发展,使我军这一优良传统与时代进步精神能够得到有机的统一。

[关键词]“双拥”工作 ;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本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D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016 — 02

  胡锦涛同志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科学概括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五个方面。其中,热爱人民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本文就以我党我军颇具特色的“双拥”工作为着眼点,在这一处理军队与人民关系的生动实践活动中揭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本质特征,使之在我军优良传统与时代进步精神的有机统一中得到不断的巩固。

  一、“双拥”工作是我党、我军和我国各族人民的优良传统

“双拥”是地方开展拥军优属,军队开展拥政爱民活动的总称。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运动从在延安兴起至今,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光辉历程,为推动我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为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起到了重要作用。

  延安时期,驻军的艰苦环境加上国民党反动派长期的经济封锁,给保卫和建设陕甘宁边区的事业造成严重困难。因此,军政军民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有些同志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时而出现互相埋怨的现象。毛泽东同志知道后十分重视,亲自出面做了很多军地协调工作。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了战胜侵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疯狂“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我党我军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性。在延安整风的过程中,根据党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精神,“普遍地无例外地”开展一场广泛深入、声势浩大的“拥护政府,爱护人民”和“拥护军队”的运动,开创了我党我军双拥工作的历史。毛主席为中共中央写的《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的指示明确要求:为了使党政军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以利于对敌斗争和生产运动,各根据地党委和军政领导机关,都要毫无例外地进行拥政爱民和拥军优属的大规模和群众运动〔1〕910-913。双拥运动从延安迅速扩展到各个解放区,部队把开荒种地、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作为拥政爱民最实际的行动,各根据地出现了“父母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豺狼”、工农商学齐拥军的生动场面。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的拥军活动遍布各个战场,广大人民群众为部队出兵员、供粮草、送武器、养伤员,竭尽全力支援作战前方的官兵。淮海战役处于战区中心的豫皖苏三分区人民群众在前方冒着枪林弹雨和敌机轰炸的危险,顶刺骨寒风,踏冰雪泥泞,共出动民工160万人次,组织担架副,担架民工人,转运伤员2万多名。淮海战役战区周围,“柴草大部分用光,直至砍树,先大树,后小树,再果木树。”〔2〕战后,靠近战场的地区几乎是村无树木,房无上盖,家无余粮,室无家什,所有的东西全部支援了解放军。党和军队从农村走向城市,从根据地走向全中国,赢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解放后,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成为党和政府、军队的一个优良传统。1991年1月10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国家民政部和总政治部在福州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会后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纪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发展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好局面。各级党委、政府深怀厚爱创造性地开展拥军优属工作,创建双拥模范城(县),不断完善双拥政策法规,关心部队建设成为风尚。军队发扬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自觉服从国家建设大局,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主动参与扶贫开发工作,树立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良好形象。

  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国防和军队建设一贯坚持的重要原则

  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热爱人民,就是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永葆人民子弟兵政治本色,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无私奉献。”〔3〕这是每一位军人践行热爱人民价值追求的基本遵循。

  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革命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只要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自身的根本利益,始终以人民群众的意志判断社会前进发展的方向,就能够准确判断历史走向、正确遵循人心所向、明确把握行动方向。军队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从其职能而言,军队不仅决定着国防的强弱,而且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国家的安危和社会的稳定。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为着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探索。在党的领导下履行使命的军队,来自于人民,靠人民的哺育和支持发展壮大,其性质自然也是人民的军队。每一名革命军人必须确立“服务于人民”的坚定政治立场,服从于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将热爱人民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思想境界,做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只有坚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自觉把社会当课堂、把人民当老师,从人民群众生动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才能够培养出自身先进的思想、高尚的品德、优良的作风。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们党几代领导核心的一贯思想,是我国军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的重要保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重要原则,使得军队与政府之间、军队与人民之间,以完全一致的根本利益、以内心高度的自觉性紧密地团结起来,牢固树立军队与人民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思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通过爱国拥军教育,广泛宣传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和民族尊严、安全和利益的保障;广泛宣传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在维护国家稳定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新时期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着力点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是我们党、人民解放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永远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把双拥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加强和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才能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

  1、在全社会保持和发扬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风尚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军队能够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与人民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密切配合,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相互促进,在抗御各种严重自然灾害中并肩战斗,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但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使地方上有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以往军队的待遇相对比地方优越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官兵的心理在比较之下产生了失衡,片面地认为军人的社会地位低了,存在着埋怨情绪,从而影响了军政军民关系。部队要深入搞好我军性质、宗旨和根本职能教育,对每一位官兵加强拥政爱民、遵纪守法教育,增强各级官兵做好双拥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首先,要正确对待改革开放中的利益关系调整。虽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各个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具体利益。但是军民一致的原则没有变,决不能以个人的得失和一时的利益而影响和损害军民关系。其次,要正确看待军队在军民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永远是双拥实践的主体,军队在军民关系中处的主导地位,人民是军队的坚强后盾和靠山,因此每一位官兵都要做到不与民争利,忍耐为民。第三,要教育干部战士遵纪守法,塑造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在与地方的交往中,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文明的举止,从大局出发,不与人民群众争利益。

  2、努力创造有利于激励官兵安心服役、献身国防的良好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为双拥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使双拥工作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例如,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由于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结构不断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中对于履行国防责任和义务的观念容易淡化,政府机构改革、企业改组改制加大了转业干部、退役士兵、随军家属安置的难度,等等。这就需要继续深化双拥工作改革,推进地方和军队在更大的范围里、更广的领域中、更高的层次上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努力创造有利于激励官兵安心服役、献身国防的良好社会环境。

  首先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把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双拥工作的根本目标,把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以情双拥与依法双拥、行政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建立完善双拥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同军队的相互支持与合作。其次是正确处理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各级党组织、政府要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双拥工作向更广的路子发展;要调动积极因素,推动双拥工作向更宽的领域发展;要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双拥工作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要加大科技含量,推动双拥工作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3、认真抓好拥军优属各项政策法规的落实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军队、军人、军属与地方因为利益关系而涉法的问题呈增多趋势。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适应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客观要求,推动双拥工作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双拥政策法规。

  首先,注意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始终以宪法、国防法为依据,在征兵、优待、抚恤、安置、国防教育、支持部队建设、处理军地矛盾与纠纷和双拥组织管理等方面,建立起上下结合、成龙配套的双拥政策法规体系。用科学、严格、稳定的规章制度统领双拥工作的各个方面,使每一项双拥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双拥工作的社会化、经常化、法制化。其次,建立维护军人和军属合法权益的机制,政府主导与公民义务相结合、主动自觉与依法办事相结合、市场主体行为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有效地为军人和军属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再次,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特点,对军地关系方面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搞好调查预测,把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规定进一步细化,及时做出政策规定,使军队和地方都能够掌握协调军民关系、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武器。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淮海战役〔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

〔3〕胡锦涛。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