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内科护理论文【汇总8篇】

2023-07-01 15:03:37综合

内科护理论文【汇总8篇】

  在撰写内科护理论文时,我们要以专业的态度和深入的研究,向读者传达我们对护理领域的热爱和承诺。本文是热心会员“jitang”整理的内科护理论文(共8篇),供大家参阅。

内科护理论文

内科护理论文 篇1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细致,仅以疾病护理为重点的护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患者对临床护理的要求[1]。优质护理理念和方法正逐渐在广泛的范围内被研究和重视,为了适应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同时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我院在优质护理的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在以往传统护理的基础上,以患者的疾病护理为根本的同时提高护理工作者各方面的业务水平,增加了医患和医护之间的沟通交流,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以下是该院对于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护理所做的工作中得到的有效数据,对于推广优质护理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1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xx年4月到20xx年8月间接受治疗的肿瘤内科住院患者2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有男性65例,女性为45例,患者年龄在30~4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住院时间为10~90d,平均时间(±)d;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56例,女性为54例,患者年龄在34~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住院时间为11-89d,平均时间(±)d。对比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资料,无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因此,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住院患者采用基本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实验组则进行优质护理,对护理工作者进行更加系统完善的培训,提高其岗位技能和工作的责任心,并加强考核制度;加强护患的交流,在心理层面进行疏导以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加大护理人员人力投入,减少护理工作者更换频次,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优化人员的配备,每个护理小组都需配有不同级别的护士,以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增加对患者满意度的随机调查频率,督促和勉励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满足患者的多方面需求;及时对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以发现和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和改善护理水平。通过以上的不同护理模式,得到护理的相关指标数据,通过对比研究优质护理的必要性。

  统计处理

  对两组的试验数据资料运用软件系统来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c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当把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时具有明显差异,其资料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两种护理方法下临床数据指标总结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得出结论,实验组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缺陷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且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优质护理是在进行疾病治疗、提高身体机能的数据指标基础上,增强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加人文关怀[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便护理工作者更好的对患者进行减压,减少心理负担。随着肿瘤患病率上升,人们对肿瘤疾病的恐惧心理增强,心理压力增大,将对疾病的恢复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肿瘤内科患者,要给予极大的关怀,同时正确及时的进行心理障碍的疏导,使其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死亡的话题,并积极乐观的接受治疗和各种术后恢复护理。该文中的资料总结也显示,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充分体现了护理水平提高对促进患者身心恢复有重大作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对于疾病治疗有着重要作用,患者在优质护理的环境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康复率,减轻了患者痛苦,同时大大减少了治疗成本,节省了医院的资源[3-4],优质护理大大弥补了医疗资源不足和人们逐渐增强的健康意识的不平衡,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优质护理值得在肿瘤内科住院患者中广泛应用。

护理论文 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开展,心理护理逐渐被医务工作者所重视,一旦发生骨折,不仅给患者造成肉体上的破坏,而且还将导致精神上的创伤,对其心理护理就显得更加重要。对92例骨折患者住院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实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92例,均为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其中男51例,女41例,年龄6~72岁,平均(41±)岁。6~14岁(21例),l8~40岁(27例),41~72岁(22例),>65岁(22例)。平均住院14 d。

2 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各不同阶段的心理表现及护理:骨折早期。患肢因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从而多数患者精神紧张,有的常表现有抑郁少言、失眠、不思饮食。针对患者的这些表现,要以热情的态度了解病情,和患者交谈,做解释工作,说明骨折后,由于机体气血运行紊乱,气机凝滞或营血离经。阻塞络道,淤滞与肌肤 理,古患肢或局部肿胀疼痛。随着活血 癒药物的应用和时间的推移,这种肿胀疼痛是会逐步消除的。并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过多移动肢体,以防骨折断端活动而造成新的损伤或发生再移位。在生活上积极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如给别人洗脸、倒水、喂饭、端送便盆等,使患者能过着接近正常人的生活,从心理上感到满足。这样才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期间。骨折大多需手法复位,较长时间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治疗[1-2]。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治疗,所需时间较长,并且做了方法会带来一定痛苦。尤其需再次整复或手术时,患者心情大多十分紧张,焦虑不安,甚至拒绝治疗。这时要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各种不同方法治疗骨折的意义,以及正确复位的重要性。并告之患者骨折并非难治之症,不要让其增加思想负担。把病情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告诉患者,并向患者介绍治愈的病例,从而解除其思想顾虑。耐心向患者讲清骨折预后多能完全康复,有些患者对自己的经治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不相信,治疗不配合,非要某高年资医生看看才能放心。对于这类患者应采取耐心说服讲解,任何一名医生对患者的健康是负责的,一切治疗都必须遵循科学。骨折后期恢复期。一般患者表现接近正常的心理反应,且多能主动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心情愉快的为痊愈出院作思想准备。部分患者,表现练功不耐烦,情绪激动、易怒。此期护理时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进行劝导和安慰患者,做好宣传工作,为患者重点要宣传功能锻炼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交待清楚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这样,患者往往能解除厌烦情绪,增强功能锻炼的信心和耐心。

骨折患者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生活依赖性强,加上患肢疼痛不愿意活动肢体,且长期卧床,血循差,易发生病发症褥疮和便秘。有的患者甚至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我们护理时要尽量理解和满足患者在治疗和生活护理方面的要求。对于暂时不可能满足的不合理的要求则要详细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把骨折“动静结合”的重要意义,活动方法向患者作认真的介绍,使患者从思想上认识到主动练功治疗骨折必不可缺的一个步骤。青年患者。思想活跃,情绪波动大,对疼痛的耐受力差,往往因个人问题或家庭及工作方面而影响病情变化,对这些患者,心理护理主要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经常与患者拉家常、谈工作、谈理想,这样才能随时发现其不顺心的事和不愉快的心情,及时协助患者处理解决,或为患者找些书刊、杂志阅读,既能提高思想觉悟,又能分散注意力。有些患者不习惯床上大小便,控制进食及饮水量。应向患者说明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及对骨折愈合的重要作用,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大小便,并嘱他们多吃含维生素类食物,注意两便的通畅,防止便秘及泌尿系发症发生。少儿患者。多数好动,对疼痛敏感,表情痛苦,有畏惧心理,不能主动配合治疗,易哭闹,护理时对患儿要象亲人一样关心爱护。针对不同患儿的个性特点,做到耐心开导,细心观察,多表扬,多鼓励,做到四勤眼勤、手勤、腿勤、嘴勤。抽出一定时间为患儿讲故事,设法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达到护患关系融洽,使患儿消除畏惧心理主动配合治疗[3]。同时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无渣屑,避免尿液刺激皮肤发生褥疮。

3 体会

  对骨折患者的护理,要重视心理护理,这正是祖国医学的传统和特点,为此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及道德修养,对患者以诚相待,视患者为亲人,正如古人所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通过周到的服务,端庄的仪表,敏捷轻巧的动作,使患者有一种信任感。同时对患者进行开导、说服、分散注意力,进行全面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其对疾病有所认识,解除顾虑,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加速骨折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6:534.

[2] 杜 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8.

[3] 李小芹。宋艳庄晓红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1O(4):24.

内科护理论文 篇3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ntitis,IE)是指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等,经血流直接侵犯心内膜、心瓣膜或邻近的大动脉内膜所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伴赘生物形成;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感染性心内膜炎按临床病程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类。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增加,人工瓣膜置换术、植入器械术以及各种血管内检查操作增加,IE呈显着增长趋势。从病理报告来看,我国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居最前列。本病死亡率高、预后差。如何对IE患者开展全面而有效地护理,成为了目前一个急需探讨的课题。我科对住院治疗的9例IE患者实施优质化整体护理,从多方面对患者进行了针对性地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xx年1月一20xx年2月共收治IE患者9例,均符合改良的Duke诊断标准;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3例,瓣膜移植术后3例。9例患者内科住院天数平均为,其中6例经胸超声检查可见瓣膜赘生物,2例可见瓣周脓肿;6例血培养阳性,其中5例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为链球菌。9例患者中,1例因脾大重度贫血转往综合性医院治疗,1例转往外院手术治疗,其余7例经内科治疗好转后转至我院心外科接受换瓣手术治疗。

  2护理

  心理护理由于IE患者反复出现发热甚至高热,同时伴有发作憋气等不适症状,造成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往往存在焦虑、恐惧,对治疗缺乏信心。护理人员要主动、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治疗有初步了解,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与家属做好沟通,尽可能多让家属了解IE合并心衰的治疗过程,鼓励家属参与病人的心理护理,为病人提供家庭支持系统,增加患者及家属的信心。

  抗生素的使用及管理

  2.抗生素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参考用药指南,遵循药物半衰期,严格规范给药时间,抗生素现用现配,责任护士每班认真交接,输液标签注明给药时间,保证患者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IE的治疗中,多数病例需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应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两种抗生素不能同时输注,中间需有效冲管。由于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易致二重感染,应注意观察有无腹泻等肠道菌群失调的症状,同时观察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及时汇报医生。本组患者中1例因出现肝功能异常加用保肝药物,继续抗生素治疗。

  .2静脉的使用及管理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根据输液量选择合适的静脉,如患者同时持续输入其它抗心衰及营养支持药物,则应再建一条静脉通路,以保证抗生素能按时间输入。选用输液泵给药,以保证药物在规定时间内匀速持续输入,同时避免单纯重力输液因肢体改变造成液体不滴、液速改变。责任护士按护理级别每小时巡视病房,确保输液泵运行顺利,及时排除输液故障,检查输液管路是否畅通,交接班时观察输液量、余液量是否与实际计算结果相符。输液过程中要观察穿刺处皮肤情况,严防渗漏,确保药液顺利输注。本组患者中1例因合并心衰双上肢水肿采用深静脉穿刺,其余8例均采用外周留置针,治疗过程中未发生静脉炎及渗液情况,未出现用药不良事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一般护理

  .1体温过高的护理IE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发热,最高体温~°C。我们首先要做好体温监测,每4h测量体温并记录,同时做好医护患三者之间的沟通,使患者感到被关心、重视。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一般采用温水擦浴,注意患者的舒适,保证被服及衣裤干燥平整。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超过C给予安痛定肌注,观察用药效果并做好记录。

  .2抽取血培养的时机血培养阳性是诊断IE的主要标准,采血时机的选择和采血量的多少对血培养的阳性率有很大影响。对怀疑IE的患者,应在患者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采集血培养标本,尽量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进行,并且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使用过或未使用过抗生素的血培养瓶,如采血针为头皮针式,在穿刺成功后应先采集需氧瓶再采集厌氧瓶,如使用20mL注射器则反之。采血量每瓶10mL。本组患者中6例血培养阳性,为诊断提供了依据。

  .3基础护理及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尽量安排单间病室,考虑患者情感需要允许一名家属陪伴。责任护士首先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上的照顾,同时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日常护理工作中随时保证患者卧位舒适,遵医嘱给予营养支持,静脉补充白蛋白,请营养科医师会诊制订食谱,营养食堂配送一曰三餐,保证患者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心衰的护理心力衰竭是IE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本组患者依据NYHA分级:心功能F级3例,心功能I级6例,2例患者入院时双下肢水肿。治疗期间均给予鼻导管吸氧,2?3L/min,责任护士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在保证患者营养摄取的同时限制摄入过多水分,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依据患者病情给予强心、利尿药物治疗并观察用药效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无憋喘等不适主诉,下肢水肿消退。

  .2其他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IE患者并发症大部分由赘生物脱落所致,常见的有神经系统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肺栓塞等。20%?40%IE患者可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表现包括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等;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约为30%。如患者诉头痛、腰痛、肢体活动障碍或出现意识障碍、尿量减少应高度警惕是否有栓子脱落,及时报告医生。本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赘生物脱落所致的并发症。

  3小结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IE呈显着增长趋势,并且致病菌已由链球菌居多转变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在对IE患者的护理中,临床护士需要做好抗生素的应用管理,掌握血培养的抽取时机、注意事项等以协助诊断,协助医师为患者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心功能;同时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帮助其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顺利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争取时机、打好基础。

护理论文 篇4

  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等。是继小儿麻痹症后,又一个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早期发现与治疗,综合性康复训练及全面的护理是小儿脑性瘫痪的有效治疗手段。我院儿童康复治疗中心自20xx年6月-20xx年11月收治85例脑瘫患儿,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同时配合康复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康复护理的方法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xx年6月-20xx年11月共收治85例脑瘫患儿,诊断与临床分型均符合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标准。

  其中男53例,女32例,年龄3个月~7岁,进行了药物、针灸、功能训练以及配戴矫形器等辅助器具,并加强对康复护理。

  2一般护理

  病室内应安静、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适合患儿休息与活动。保持病房整洁,定时通风,患儿病床应加防护设备,防止坠床。因此类患儿抵抗力低下,肺功能差,易反复呼吸道感染,应尽量减少探视人员,各治疗室及病室应每天按时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防止院内感染。

  3日常生活护理

  在患儿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康复治疗师给予的康复训练时间毕竟短暂,而患儿家长有充足的时间照顾孩子,因此除了正规系统的康复训练之外,日常康复护理更显重要,延长训练时间、促进运动发育,使进儿童掌握进食、穿衣、脱衣、洗漱、入浴、如厕、学习、游戏等日常生活的能力,更好的融入社会。

  饮食护理

.1进食姿势:此类患儿吸吮、咀嚼、吞咽功能差,进食时易呛咳、误吸,胃肠道功能也比较差,大部分患儿罹患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患儿进食时,要调节全身姿势,抑制异常动作的出现,应采用半坐位,头部轻度前屈,以减少误吸。将患儿两手伸向前方,髋关节充分屈曲,背部靠直。重度脑瘫患儿还可以采用面对面进食的方法,护理者坐椅子上,患儿两腿分开坐在护理者腿上,患儿后背靠在用三角垫形成的直角上,护理者用手固定患儿胸部,防止身体向后倾。护理者从完全喂食到鼓励患儿自己进食,教会其使用餐具,掌握抓握、夹等动作。

.2营养状况:入院后要及时准确评估患儿的营养状况,根据患儿的体质量和皮下脂肪厚度指导家长科学喂养,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保证患儿体格发育正常,有足够的体力参与康复训练,改善营养不良状态,并避免过度肥胖影响运动发育。对于营养不良的孩子给予少食多餐,予高热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易消化饮食。对于营养过剩的孩子予控制总热量摄入,主要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合理安排进餐时间,确保训练前一小时不进食及过多饮水,谨防训练时呕吐以免引起窒息。训练后予适当补充水或果汁。

  脑瘫患儿的抱姿

  正确的抱姿可以纠正和避免患儿一些异常的姿势和体位,也刺激了患儿自身对头部及躯干的控制能力。护理人员应根据脑瘫患儿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抱姿。

.1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抱法:这个类型患儿上肢常表现为屈曲、内收、内旋,下肢内收、内旋,双下肢交叉。由于患儿身体长期处于僵直状态,可以把患儿双腿先分开,再弯起来,双手分开,头略微下垂,家长用这种方式抱孩子,可以不断增进孩子对母亲的认知能力,加强母子间感情交流。也可以让患儿面向外,护理者双手从患儿双腋下伸过后双手抱住大腿内侧,分开双腿,先让患儿脊背部靠在护理者胸腹部,训练患儿的脊背逐渐离开护理者的胸部,从而提高患儿头和躯干的控制能力,亦同时扩大了患儿的视野,提高了患儿的智力和认知水平。

.2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抱法:将患儿抱起时,患儿的双手不再是分开而是合在一起,双侧腿靠拢,关节屈曲后,尽量接近胸脯,护理者利用下颌、上臂和肩部来控制患儿的头部,使头部处于中间位置,并且略向前倾。维持好这一姿势后,家长将患儿抱到胸前,也可抱在身体的一侧,这样做可以抑制患儿的角弓反张、非对称姿势等异常姿势。

.3弛缓型脑瘫患儿的抱法:因为这个类型的患儿四肢肌张力低下、身体软弱无力。因此护理者先要给患儿一个稳妥的依靠,然后帮患儿把双腿蜷起来,护理者一只手从其一侧腋下穿过,搂住对侧胸部患儿的臀部坐在护理者另一只手掌、前臂上。这种抱姿增加了患儿双手主动活动的机会。

  脑瘫患儿的卧姿

  由于此类疾病的特殊性,脑瘫患儿的卧姿均存在异常,保证患儿卧姿的正常,抑制异常模式,利于肢体对称,缓解过高肌张力,减轻关节畸形。

  3.侧卧位:因痉挛型患儿受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仰卧位时,会加重上肢屈曲下肢硬直伸展等异常姿势,因此清醒时,尽量减少仰卧位,应予侧卧位,而且患儿在侧卧位时比较容易将双手放在胸前抓握玩具,感受颜色及声音的刺激,但双腿之间要夹一小软枕头,以免双下肢过紧引起内收肌张力过高。如果患儿存在角弓反张的现象,可将床垫的上下部分垫高,两侧亦垫起,形成一凹窝,使患儿卧于中间。

  3.俯卧位:对于肌张力低下的患儿来说,俯卧位不失为一种治疗性的体位。在其胸部下方放一低枕头,使其双臂向前伸出,可提高患儿头控制能力。仰卧位时,要正确摆放患儿肢体于功能位,预防肩关节脱位,膝过伸,双下肢外展、外旋。

.3措施:因手足徐动型的患儿受不对称性颈紧张反射(ATNR)的影响,也尽量减少仰卧位。在实行仰卧位时,上下肢的不自主活动太多,可采用沙袋负重,或置于俯卧位以尽可能地减少不随意运动。

  脑瘫患儿的洗漱训练

  包括洗脸、刷牙、梳头及入浴等。由于此类患儿肢体功能受限,家长应尽量减少辅助,尽可能让孩子的能力充分发挥。在患儿入浴时,为保证患儿安全,最好采用坐位,在浴盆内可放置塑料圈固定患儿,浴盆内可放置漂浮玩具,减少患儿哭闹,促进上肢运动。对于痉挛型患儿,温水浴还可以降低肢张力。

  脑瘫患儿的更衣训练

  衣服应选择简单易穿脱的,根据患儿能力选择拉链式、粘胶式,系带式及钮扣式。首先,患儿要学会认识身体部位及衣服名称。鼓励患儿自己穿脱衣物,家长尽量减少辅助。在穿脱衣时最好用坐位,既安全,又便于站起。

  一般先从脱衣训练开始,使患儿保持姿势的左右对称。穿衣时先穿患侧肢体的衣服,脱衣时先脱健侧肢体的衣服。

  脑瘫患儿的排泻训练

  适龄患儿要进行此项训练,原则是由简单表示到自己完成。包括:语言或手势表达大小便需要,大小便自我控制能力训练,男、女厕所识别训练等。

  4心理护理

  脑瘫患儿多伴有智力低下,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常表现为自卑、孤独、缺乏自信、感情脆弱。护理者先和患儿熟悉,建立互相信任的感情基础,消除住院治疗带来的恐惧感。用亲切的语言经常与患儿交流,陪孩子玩耍,建立对护理人员的依赖感。多鼓励患儿,对患儿的点滴进步应及时给予表扬,使患儿用最愉快的心情来配合治疗。多与患儿家长交流,使家长认识到疾病的可治疗性及治疗的重要性,并且护理人员应监督并督促家长予患儿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以延续康复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消极悲观情绪影响患儿的人格及性格发育,也不要过分溺爱。

  5康复训练指导

  根据患儿运动发育年龄,予以以下指导。

  头部控制及支撑抬起训练是婴儿运动发育中最早完成的,是各种运动之基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将患儿俯卧于枕头、被子等物品上,练习肘支撑抬头、手支撑抬头,头部处于正中位,并逐渐延长保持时间和头离开床面的高度。

  翻身训练患儿取仰卧位,屈曲一侧髋和膝带动骨盆,带动此侧下肢向上抬起,诱导患儿抬头,身体扭转向对侧翻身。患儿取俯卧位,用玩具引诱患儿先将脸转至一侧,另一侧手臂向上抬起屈曲下肢,回拉骨盆使其翻至仰卧位。患儿能独立翻身后,可诱导患儿做连续翻滚动作。

  坐位训练根据患儿能力给予坐位前方、侧方、后方的动静态平衡训练。练习独坐要给与充分的保护,防止跌倒。

  爬行训练将患儿前方放置兴趣物,引导出患儿上下肢协调运动爬行,家长可以先将一侧上肢和对侧下肢移向前方,然后同法移动另一侧,如此交替进行。

  膝立位训练双腿跪立,双膝与患儿双肩同宽,大腿与小腿成直角,髋关节伸展,开始先给予扶持,可以一手固定髋关节,另一只手在患儿前方固定患儿双手。渐渐松手不扶,完成双膝立位向单膝立位转换。

  站立位训练患儿双足与肩同宽,在家长的保护下,患儿先由抓站,逐渐过渡到独站,在其过程一定要保护好膝和踝关节,避免膝反张和尖足。

  步行训练要注意正确的步行姿势和稳定性,逐步提高速度和延长行走距离。

  6言语训练

  约有80%左右脑瘫患儿具有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首先改善构音器官的控制能力及协调性,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可以先从单个音节开始,逐渐学习单个词、一句话、直至短文。从不同的途径增加视听觉干预,鼓励患儿发声。

  7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脑瘫康复的深入研究,医学界普遍认为脑瘫患儿应该遵循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原则,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我科根据脑瘫患儿的不同类型选用相应的康复护理方法,教会家属,督促家长并予以协助实施。在此过程中要积极调动患儿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主动运动效果明显优于被动运动。经过全面系统的康复护理后,明显提高了患儿的运动发育水平、ADL、交流等能力。提高了康复治疗效果,缩短了疗程。使家长树立对患儿康复的信心,使患儿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减轻了社会及家庭负担。

护理论文 篇5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配合离子导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和辨证施护。方法将10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西药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结肠透析配合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而对照组仅为%,两组比较,P<。结论中药结肠透析配合离子导入和辨证施护治疗CRF疗效满意。

  关键词:中医护理学;结肠透析;离子导入;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最终结局,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体内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临床上常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纳差、胃脘胀满、溲溺闭阻等症,治疗颇难。我科近几年来采用中药结肠透析配合离子导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6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按CRF的诊断标准,将106例本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2岁,平均岁;病程(±)个月;慢性肾炎38例,肾盂肾炎8例,糖尿病肾病5例,多囊肾3例,梗阻性肾病3例,发病原因不明3例;氮质血症期32例,肾衰竭期28例。对照组46例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3岁,平均岁;病程(23±)个月;慢性肾炎31例,肾盂肾炎6例,糖尿病肾病4例,多囊肾2例,梗阻性肾病1例,发病原因不明2例;氮质血症期24例,肾衰竭期2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1治疗组

  西医常规治疗,优质低蛋白(~/kgd)、低磷、低盐饮食,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血压高者予以降压;有感染者控制感染;贫血严重者纠正贫血。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以下方法治疗。

①结肠透析。结肠透析液(处方:生大黄30g,牡蛎30g,制附子10g,川芎20g,土茯苓30g,上药加水500ml煎煮至150~200ml),应用IMS-100A结肠透析机进行结肠灌入。进行结肠透析前嘱患者排空二便,透析液温度控制在39~41℃。患者取左侧卧位,左下肢屈曲,插入肛管25~30cm,动作应尽量柔和缓慢。灌肠后在平卧位适当变动体位,使得药液与肠黏膜充分接触,保留时间至少在2h以上,保留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灌肠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若患者出现心悸、腹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灌肠,注意观察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疼痛程度、腹肌紧张度等,症状缓解后再行结肠透析。

②中药离子导入。肾区活血通络方(处方:桃仁15g,红花10g,川芎20g,桂枝10g,莪术15g,威灵仙20g),应用HY-D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双肾区离子导入,每日2次,每次40min。肾功能衰竭病人宜低蛋白低盐饮食,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肥甘之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肌肤,以免皮肤感染;每日记录水液的出入量,每日测量体质量;避免过度劳累,调摄情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疗程为2个月。

.2对照组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爱西特,每次5片,每日3次。疗程为2个月。

  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

  由于慢性肾衰竭疾病具有病程长、疗效缓慢、缠绵难愈的特征,患者容易出现悲观、失望、紧张等消极情绪,根据患者出现的心理状态的不同,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加强患护之间的沟通,对患者进行精神上的安慰和理解,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疾病知识宣教,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转归规律以及治疗经过和药物的作用,消除对疾病的顾虑,增强战胜病痛的信心。

.2饮食指导

  慢性肾衰竭病人饮食以高热量、优质蛋白、低磷、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必需氨基酸为主,每日蛋白摄入量为~g/kg,高血压以及水肿患者应当低盐饮食,限定在每日2g,如果患者血钾较高,应当限制摄入菜汤和新鲜水果。

.3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病情、心理情况的不同,向患者介绍慢性肾衰竭疾病的保健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支持在治疗中的作用。

  疗效判定

  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Scr较治疗前降低≥30%,Ccr较治疗前增加≥30%者;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Scr较治疗前降低≥20%,但<30%者,Ccr较治疗前增加≥20%,但<30%者;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Scr无明显下降或反而上升者。

  2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60例中,显效28例,有效2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对照组46例中,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Scr、Ccr的变化情况比较3讨论慢性肾衰属中医“关格”“虚劳”等范畴[2]。本病的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潴留,蕴而化热,湿热浊邪阻滞气机,使脏腑功能紊乱,升降失常,促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湿热浊毒壅塞三焦,是本病的关键所在。因此祛湿泄浊、补脾益肾、活血化瘀是本病的治疗大法。临床上首先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限制其蛋白质的摄入,这样既可充养精气,又可减少浊毒生成,从而减轻肾脏负担,恰当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肠透析是中医治疗CRF的一大特色[3]。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蜜煎导法的记载,即利用结肠排泄与吸收功能,在药物的作用下排泄体内毒素,吸收入血的药物,转运全身,以发挥祛瘀解毒之功效[4]。中药离子导入则是根据中医的经络理论,选用活血化瘀和有透皮作用的药物,借助现代仪器局部给药,使药物直达病所,起到扩张微循环、改善肾血流量、减轻肾小球病变和抑制肾小球纤维化的作用[5]。在慢性肾衰竭患者做离子导入前,护理人员一定要检查检测仪器的安全性,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在选择电流强度时,以患者的可耐受程度为宜,热度选择中等强度,处方模式以按摩为主,30min一疗程。护理时对患者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如果存在皮肤溃疡、破损等情况,不适宜做离子导入。治疗开始以低电流起步,在患者治疗期间,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处理。总之,慢性肾衰竭病情复杂,虚实交错,痰瘀互阻,这种病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多种疗法联合运用在本病治疗中的必要性。这正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所云:“杂和以治,各得相宜。”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促使肾小球病变的逆转,抑制或减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6]。

  参考文献

[1]尚巍,王鹏飞.益肾活血降浊中药结肠透析与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32(6):1200-1202.

[2]吴竞,林雪琴.益肾降浊冲剂对慢性肾衰竭血清内皮素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6,31(21):3070-3072.

[3]姜丽萍.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6):383-384.

[4]邱九莲.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复合脉冲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研究[J].全科护理,2016,14(36):3827-3828.

[5]汪惠华.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肾脏病4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光明中医,2016,31(7):1018-1019.

[6]魏素芬.罗月中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J].光明中医,30(8):1635-1636.

内科护理论文 篇6

  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共同构成神经系统,它分为周围和中枢两大部分,主要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神经外科疾病和神经内科疾病,其中神经外科主要治疗外伤或肿瘤引起脑与脊髓的病变;神经内科主要治疗脑部炎症性疾病、脑血管疾病、脊髓及其他神经系统的病变。神经内科属于独立的二级学科,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脑膜炎、脊髓炎、脑出血、帕金森、重症肌无力、癫痫、三叉神经痛等。入院治疗的患者通常处于病重或病危状态,普遍患者在感觉和认知方面存在障碍,潜在的风险比较大,因此,如何在神经内科做好护理工作,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评估风险的可能,从而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该文就护理风险在神经内科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xx年6月—20xx年3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男38例,女28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为53岁,其中脑膜炎5例、脑出血16例、脑梗阻28例、帕金森10例、重症肌无力4例和癫痫3例;观察组66例,男40例,女26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为52岁,其中脑膜炎3例、脑出血17例、脑梗阻29例、帕金森9例、重症肌无力5例和癫痫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和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方法

.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如入院指导、病房清洁、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和出院指导等。要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下,身体恢复健康。.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包含患者风险管理和护理人员风险管理两个方面。

(1)患者风险管理。患者风险管理针对生活护理、用药护理、急救护理和心理护理进行风险预估,并实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生活护理的风险评估主要是指患者活动区域及身边的易碎物品等,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评价。

  每天定时检查病房、卫生间或走廊的清洁度与地面湿度,尽量不要有水渍避免患者跌倒,尤其是卫生间最好铺防滑地砖且贴有提示牌。在患者的病床旁加防护栏,避免患者坠落。危险物品如水壶、水果刀、电暖气、电风扇等,远离患者并贴警示牌,避免发生划伤或误伤的情况。定期检查患者的轮椅刹车,及时排除故障。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是否长褥疮,要嘱咐家属定期给患者翻身、按摩,避免患者病情发展。叮嘱家属不要让患者离开视线,避免患者走失或出现意外。用药护理的风险评估主要是指患者用药时,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的评价[1]。神经内科的患者身体状态普遍较弱,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所以患者输液时要密切关注渗漏情况,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升压药物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一旦外渗可能会引起组织坏死。甘露醇是神经内科的常用药之一,主要用于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一旦外渗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水肿、疼痛甚至坏死,因此用药期间要密切监护,避免意外发生。

  总之,在输药期间,护理人员要增加巡视的频率,并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准备相应的解救药物,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急救护理的风险评估主要是指患者突发症状时,急救过程中可能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的评估。神经内科的患者中中重度患者的比例比较大,所以病情突然进展的情况发生率比较高。因此,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程度,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并对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随时准备好抢救所需的仪器、药物和工具等,尤其是要掌握急救的流程。老年患者常常伴有呼吸系统疾病,除了准备常规的物品外,最好外加准备吸痰器。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急救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要熟悉每项急救的方案,并且要定期进行演练和排查仪器故障,避免仪器故障或不熟练操作造成患者病情延误的情况发生。

(2)护理人员风险管理。风险的发生主要在于护理人员的预评估,因此提高护理技能和水平是降低护理风险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做到以下3个方面,将会大大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降低风险的发生率。

①掌握《护士手册》《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和《医疗事故处理手册》等相关规章制度,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护理重要性的意识,是成为合格护理人员的必备条件,也是开展日常护理工作的基础。

②护理人员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危险防范的意识与警惕心,从而保证护理人员及早发现安全隐患,并作出正确处理。

③规范化日常护理文书的填写,交接班记录填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文书与记录具有可追溯性[2]。

  观察指标

  护理风险发生率: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护理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概率,包括摔伤、意外刺伤、输液反应、急救事故、拒绝治疗等。发生率越高,说明意外事故发生越多,即护理效果越差[3]。

  统计方法

  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数据,应用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风险总发生率为%(3/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护理风险率%(1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表1对照组与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比较[n(%)]

  3讨论

  入住神经内科的患者,普遍存在年龄大、病情严重、自理能力差等特点,尤其是脑部严重受损的患者很容易伴有意识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和行动障碍等后遗症。因此,神经内科的患者除了必要的常规护理外,还需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所谓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因素造成患者受伤或死亡的可能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健康程度越来越重视,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医疗纠纷的事情不断发生,尤其是护理引发的纠纷所占比例越来越高[4]。如何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该次研究通过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角度,观察常规护理与护理风险管理下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具体结果为观察组的护理风险总发生率为%,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护理风险率%。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会大幅度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也就是说,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对降低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5]。归根结底,通过风险管理,即全面地预测风险的发生,并做好相应防护,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而且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更有助于提高神经内科的整体护理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雪.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xx(19):149.[2]李彤.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护理,20xx,14(2):278.[3]蒙春丹.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xx,27(17):2751.[4]吴红恩.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xx,16(2):263.[5]范丹.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xx,10(12):286.

内科护理论文 篇7

  风险管理的实施是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有效规避风险事件发生的一种管理方式。在护理管理中,可直接或间接造成患者伤残或死亡等严重后果的因素均为风险因素。加强对内科中这些风险因素的管理,有助于提升内科护理管理质量。基于此,本文探讨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我院20xx年和20xx年两年内科护理人员均一致,均为女性,共23名,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岁,工作年限:2~10年,平均工作年限:(±年),学历:专科8人、本科10人、研究生5人。于20xx年和20xx年分别随机抽取内科患者各100例,20xx年100例,男女各一半,中位年龄(±岁),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各38例、25例、12例、18例和7例。20xx年100例,男51例,女49例,中位年龄(±岁),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各36例、27例、12例、18例和7例。

  方法

  我院内科于20xx年1月对常规护理管理下的风险事件进行总结,于20xx年1月起在护理管理中添加风险管理措施。①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通过自觉学法,提高法律意识,减少护患纠纷。②耐心倾听患者心声,改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权益,自动对有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提高患者配合度。③完善、执行查对制度,确保用药正确,并设置相应的警示牌和标志,避免药物配伍错误、注射用药错误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④加强对病房环境的安全管理。如远离充电源等易燃易爆物品,加用床档避免坠床,加用防滑垫避免跌倒。⑤加强营养提供。内科患者营养状况低下,需加强营养补充,提高其抵抗力,避免出现感染等风险。

  观察指标

  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包括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三项和总分,分数均为0~100分,分数越高,质量越高。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软件处理,护理质量评分属于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记录,进行t检验。风险事件发生率为计数资料,进行c2检验,统计学结果中P<表示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2结果

  护理管理质量总分对比

  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管理质量总分显著提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

  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20xx年1月—12月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0/100),20xx年1月—12月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100),实施风险管理后,风险事件显著降低,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

  3讨论

  内科患者病情复杂,护理工作稍有不当容易引发纠纷,因此,实施风险管理十分重要。风险管理可通过细节措施的实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如病房内防跌倒、防坠床和烫伤等的干预;护理上注重与患者沟通,避免出现纠纷风险;制度上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避免出现用错药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风险;通过营养干预加强患者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风险;意识上注重风险意识,从源头上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本研究表明,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内科护理论文 篇8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6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神经内科护理疗法,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对照组患者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结论在脑血栓患者恢复过程中,神经内科护理能够增强患者心理抵抗力,通过运动疗法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对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脑血栓;康复运动;作用分析

  脑血栓的发病率较高,是常见的老年疾病。脑血栓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引发的,导致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的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鉴于脑血栓病种接诊率较高、治疗周期长的特点,本院于2012年1月引进了神经内科护理治疗方法,对脑血栓患者实施了神经内科护理程序的救治,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接收的6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根据两组患者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女16例,男14例;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岁;重型脑血栓患者10例,中度12例,轻型8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1~89岁,平均年龄(±)岁;重型患者9例,中度14例,轻型7例。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患病程度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按照医生嘱托,按时给患者服用药物,进行恢复情况检查,提示患者注意生活作息习惯,观察病情发展状况,及时将恢复情况汇报给医生。

  观察组采取在对照组常规干预的基础上添加神经内科护理疗法,具体如下:①心理康复治疗。脑血栓发病突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众多不便,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在对其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脑血栓发病机理,增加与患者的交流,减缓患者的精神压力,使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②康复训练。由于血管阻塞、破裂导致血块压迫脑神经,以至于血栓患者产生肢体行动障碍。手术治疗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运动功能恢复训练,比如,发病4d后,要增强关节和肢体活动,通过帮助患者进行简单的坐立行走练习,促进他们身体内的血液流通,提高康复速度。③观察和护理并发症。患者在脑血栓发病期间,易出现应激性溃疡问题,医护人员要按时对患者的口腔和导尿管进行检查,保证患者呼吸道和导尿管的通畅。

  疗效判定标准按照脑血栓患者的恢复情况可分为:痊愈(生活完全能够自理、思路清晰)、基本痊愈(能够借助辅助物自行走动,具有语言功能)、未痊愈(无生活自理能力、口齿不清晰、思维不受控制)。有效率=(痊愈+基本痊愈)/总例数×100%。由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沟通和治疗,判定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好记录。或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在患者出院当天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并100%收回,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康复等级比较通过神经内科护理治疗,两组脑血栓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患者的痊愈和基本痊愈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未痊愈的人数少于对照组,见表1。

  患者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患者对恢复运动缺陷的护理方法的评价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2。

3讨论

  神经内科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恢复速度患者受病痛的折磨,情绪低落,配合医务人员治疗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病情恢复。神经内科护理方法强调心理疗法。护理人员在给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注意给患者讲解关于脑血栓病的基本知识,包括发病原因、康复疗法、康复阶段以及积极的治疗态度对病情恢复的帮助作用等内容,鼓励患者调整心态,保持好心情,建立战胜病痛的信心。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注意患者饮食,减少食物对病情的刺激,配合家属对患者进行精心地照顾,及时给予他们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神经内科护理降低了引起脑血栓及其诱发疾病的发病概率引起脑血栓发病的因素很多,病发种类也相当繁多,做好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临床证明,严重粥样硬化、血栓扩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可直接诱发脑血栓。糖尿病或急性糖升高易引起脑血管患者改变弥散方向,降低动脉血管弹性,同时引起高血糖,从而产生大量乳酸,导致酸中毒和脑水肿,扩大脑梗死范围。脑血栓易引起肢体瘫痪和语言障碍等症状,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学者发现,神经内科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高血糖等症状,维持患者良好的康复状态,遏制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李娟。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健康之路,2014(1):88-93.

[2]阮爱梅。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1):78-82.

[3]王玉红,刘冰之。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吉林医学,2011,32(9):45-55.

[4]杨俊。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中外健康文摘,2012,9(6):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