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九乘法的口诀求商教学设计【最新8篇】
教学目标
1.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具学具准备
游戏卡片、动物头饰、电脑、转动圆片、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填空:
( )九二十七 八( )七十二 四( )三十六
五( )四十五 ( )九六十三 六( )五十四
3.抢答,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求 和 的商的思路。
如:计算“ ”时,想8和几相乘得24,因为8和3相乘得24,所以 的商是3。
计算“ ”时,想( )七二十一,因为三七二十一,所以 的商是3。
再引导学生说出:“ ”的思路。
想:五( )四十,因为五八四十,所以 的商是8。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说一说用7、8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我们学会了7、8、9的乘法口诀,还会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学习怎样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比一比,看看谁学得好。
2.出示例4
启发学生想:根据前面学过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讨论怎样求得 的商。
(1)讨论(教师巡视,关照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交流
启发学生说出:( )乘九得四十五,因为五九四十五,所以 的商是5。
引导学生小结:求 的商,想9乘以几等于45,用乘法口诀想,就是几九四十五。因为五九四十五,所以 的商是5。(学生边说,教师边用投影仪显示想的过程)
3.练习:
27÷9= 54÷9= 36÷9= 72÷9=
45÷9= 63÷9= 9÷9=
引导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
4.出示例4:
(1)讨论
(2)交流
引导学生说:7乘以几等于63,用乘法口诀想七()六十三。
因为七九六十三,所以 的商就是9。(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说一说,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突破重点)
5.练习:
各组互相出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题目,并说一说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小结: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与前面求商的方法一样,只是用的乘法口诀不同。
6.练习:
(1)9×3= 9×6= 9×4= 9×8=
27÷3= 54÷6= 36÷4= 72÷8=
引导学生说出是怎样想的,再找学生仿照第1题的形式举些例子。
(2)18÷2= 18÷9= 72÷8= 36÷4=
54÷6= 63÷7= 45÷5= 81÷9=
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口答,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讨论学习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知道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与前面求商的方法一样,只是用的口诀不同。
四、随堂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投影出示)
每一题都说一说是根据哪句口诀想的,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重引导、点拨。
2.在( )里填上“<”、“>”或“=”(投影出示)
各组讨论,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用小圆外面的数除以9,很快地说出得数。
教师出示转动圆片。说明小圆中的数是除数,小圆外的数是被除数,一名学生转动圆片,变换小圆外的被除数,其他学生抢答。
4.(1)把72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多少?
(2)63里面有几个7?
(3)54是6的几倍?
投影出示,各组讨论并列式计算。
互相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4
探究活动
游戏:你来我往
游戏目的
使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熟悉所有乘法口诀。
游戏准备
把45句乘法口诀做成两套卡片,一套只写算式(如3×3),一套只写答案(如9)。
游戏过程
1.两人一组进行游戏。
2.游戏时两人各拿一套卡片,甲先出算式,乙出答案,乙再出答案甲出算式,轮流下去。
3.每次出错的人把两人的卡片都收回去,最后谁的手里没有了卡片谁就赢,或者在规定的时间里谁剩得少谁就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页例1,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2、通过用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及观察能力。
3、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求商。
教学难点
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探索过程。
教具准备
贴图、彩色粉笔(红、白两种)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3分钟)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前面学过的乘法口诀吗?(记得)谁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呢?其余的同学认真倾听,做好小裁判,明白了吗?(出示题卡)
1、把口诀补充完整。
()四十二二()得四()六二十四三()十五
()八六十四()三得六()十八()十八
2、口算卡片(开火车形式回答)
6×32×58×67×45×69×54×6
7×56×27×95×86×01×109×4
3、师问:孩子们表现真不错,你们为什么能这么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出乘法算式呢?(用了乘法口诀)真了不起啊,学得牢,用得好,其实,乘法口诀还有别的用途呢?你们想知道吗?认真上完这节课,你自然会知道。
二、探究乘法口诀的另外用途——用乘法口诀求商。
孩子们,元旦节快到了,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一起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好不好?看,老师准备了什么?(展示用卡纸做成的花)默默地数数看,老师准备了多少花?(贴花,分成三排,每排5朵,一共15朵)
1、引导学生用已学知识,计算出花朵总数。
(1)一共有多少朵花呢?你能用什么方法得出答案?
生1:我能数,一共有15多花。
师:这个办法可以,但如果遇到数量更多的物体,数起来就太麻烦了,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生2:我能用乘法。每排5朵,有3排,三五十五。
师:这种办法更好,既简便,又准确。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一道乘法算式,计算出来,并在旁边写上计算所用的口诀。
(2)指明说出所列的算式和所用的乘法口诀,板书在黑板的右边。
2、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1)这么多美丽的花儿,如果乱七八糟的放着,那多不好看啦。老师打算这样来摆放(贴题卡:平均放在三个花瓶里)你能提出问题吗?生提出问题后将备好的题卡贴在相应的地方。
(2)学生读题,老师引导学生找到关键词“平均”后提问“像这样知道物体的总数和平均分成的份数,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除法)
(3)学生将除法算式写在练习本上。老师让学生反馈后将算式写在题的下面,但不写得数。
(4)指明读除法算式,指明说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所表示的意义。
师:每个花瓶里究竟应该放几朵花才算平均呢?这是老师急于知道的答案,你们愿意帮助老师来找到答案吗?
生:愿意。
师:请同学们按学习小组,按下列步骤来帮助老师寻找答案。一、先说说你打算怎么来找答案;二、动手动脑找出答案;三、交流你们的答案,看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三个步骤都完成了,请举手告诉老师。
(5)交流寻找答案过程及结果。(大概有圈一圈、摆小棒和乘法口诀求商等几种)
(6)引导学生选择最简便的算法,教授学生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师:你们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便呢?
生:用乘法口诀。
师:刚才哪些同学是用乘法口诀算出结果的呢?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总结方法)
原来他们是这样想的:除数是(3),被除数是(15),除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呢?对,所以商就是(5)。
(7)把想的过程与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再次说出计算的过程。因为3乘5等于15,所以15除以3等于5,口诀是三五十五。(老师引说,学生齐说,同桌互相说,掌握算理)
(8)刚才在计算除法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什么?(乘法口诀)对,这就是乘法口诀的另一用途,也是我们正在学习的新知识——用乘法口诀求商。(贴题目,学生齐读课题)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孩子们,我还想这样来摆放这些花,大家一起读读读看。(贴题卡:每5朵放一瓶,一共需要几个花瓶?)
(2)学生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师指明回答。师相机板书算式和结果。
(3)指明说出求商的过程。因为5乘3等于15,所以15除以5等于3,口诀是三五十五。
4、议一议。
(1)上面两道除法算式的商是怎么算出来的?(用乘法口诀)
(2)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都有3、5、15这三个数字;根据“三五十五”这句口诀,可以算出3×5=15,15÷5=3,15÷3=5;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两个因数分别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
(3)老师激励性点评并提出要求
师:孩子们真是太了不起了,观察得仔细,说得很完整。你能说出机组像这样的除法算式吗?(三组即可)
(4)思维拓展
师:请看这个数字,你能根据它写出多少算式呢?出示数字12。(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能写出如2×9=18,9×2=18,18÷2=9,18÷9=2,3×6=18,6×3=18,18÷6=3,18÷3=6,1×18=18,18×1=18,18÷1=18,18÷18=1)
学习目标:
1、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
2、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熟练地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重点: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
教学难点:熟练地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法:观察法、举例法、实践法
学法:探究法、合作交流、练习
课前准备:情境图,正方形、圆形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8分)
1、出示教材第37页主题图。
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呢,让我们一起
来看一看。
2、板书课题: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揭示目标(1分)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是:学会用9的乘法口诀来求商。
三、自学指导(10分)
教学例2
(1)出示主题图的第三个画面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2)出示问题:“有27个小彩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呢?
问:怎样列式?
27÷9=
怎样计算?
(3)分组讨论27÷9=的计算方法。
教师可提示学生回忆在上节课学习的用7、8的乘法口诀示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探讨用乘法口诀:“三九二十七”求出商27÷9=3
四、质疑探究(5分)
1、出示问题:“要是每行摆3个呢?”
列式:27÷3=,让学生独立说出商,并说一说想商的思路,用的是哪一个口诀。
2、小结:在计算这道题的时候,我们也是先看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这就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引导学生归纳由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就是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同一句口诀可以写成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五、当堂训练(16分)
(a)强化训练
完成教材第39页下方的“做一做”。
(1)指名学生答出结果并说出由此引出的两道除法算式:
7×9=638×9=729×6=54
63÷7=972÷9=854÷6=9
63÷9=772÷8=954÷9=6
师:它们各是用的哪句口诀?
(2)过河游戏
开火车完成练习。
(b)堂清作业
完成课本第40页练习八第5、6、7题。
板书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有27个小彩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呢?
27÷9=3(行)
想:(三)九二十七
教学内容:
课本P19页例2,练习四第4~6题。
教学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把计算教学置入生活情境中去,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2
(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每个笼屉放4个包子,6个笼屉一共放多少个包子?
一共包了24个包子,每个笼屉放4个包子,需要多少个笼屉?
一共包了24个包子,需要6个笼屉,每个笼屉放多少个包子?
2、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4、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
律。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起学生进一步表现的欲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19页做一做1、2。
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4、5、6题。
要求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2.学生会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就学难点:熟炼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根据除法算式想出合适的口诀)
教学策略:尝试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引探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片一)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2÷2 18÷3 6÷2 16÷4 8÷4 20÷5
15÷3 8÷4 18÷6 4÷2 10÷5 4÷4
学生开火车口算,教师抽名说是怎么算的,可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
二、激趣导入
录音播放“喵喵”,大家猜猜谁来了,(出示小兰猫)。
师:今天小兰猫也来与大家一块学习,大家高兴吗?……
师:小兰猫也给大家带来一些问题,请大家帮助。咱们能行吗?
过六一了,小猫们也很高兴。你瞧他们在干什么?(出示例似p48主题图)(图略)
三、探究新知
1.学生认真整体按顺序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的小猫咪们在干什么?然后分三个小画图面依次仔细地观察思考,并根据已有信息尝试提出问题。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帮助归纳整理,提取有价值的问题。
3.出示问题(1)平均每行几面?学生针对提问先自己独立尝试解决,然后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学生展示不同的解题思路,并说说自己认为哪种方法较好。
5.问题(2) 、(3)的教学程序如上。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四、归纳小结
出示思考题:
1.怎样求商。
2.怎么想乘法口诀.(提示:看算式中的什么数想口诀)
学生思考后,积极发言.
教师点拨,请同学将归纳小结的方法指点给小兰猫.
五、巩固强化训练
1.学生独立完成p49“做一做”组内订正
2.视算p51例4 学生用手势表示商
3.游戏(一) 小兔过河采蘑菇;
游戏(二)火炬接力赛(小组合作完成)
六、发展评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想对自己说什么?学生尝试自己小结
求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70—7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简单实际问题,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用口诀求商较简便。
2.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愿意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
教学重难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学生每人一张标明钱数的卡片
教学过程:一.情意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具对吧!听说熊猫开了一个玩具店,我们去那里看看怎么样?玩具还真不少呢?仔细看看图中都有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充分说>
师评价:今天我发现同学们都有双会发现的眼睛,一个充满智慧的头脑,瞧,小熊、小兔、小猴也和我们一起来到了熊猫玩具店,原来它们是来买玩具的,我们来当售货员好不好?<好>
二.自主探索
①师<大屏幕>:咱们来看看小熊要买什么?<屏幕显示→皮球2元一个,我有10元钱,能买几个皮球?>问题出来了,快帮它解决吧!师指生口答:<5个>,怎样列除法算式。师板书:<10÷2=□(个)>。怎样能很快想出商是几呢?把你的想法与周围同学交流一下,看谁的方法快。
生汇报时说出二(五)一十<师板书>
师:想2的口诀能很快计算出10元可以买5个皮球,小熊拿着5个皮球高兴地和小伙伴玩去了,这回该到小兔子了。
②师<大屏幕>,小兔子要买什么玩具呢?<屏幕显示>→玩具飞机5元一个,我有15元,可以买几架玩具飞机?
你能先列出算式吗?→15÷5=□,怎样能很快求出商,想几的口诀?题中除以5所以要想5的口诀,(三)五十五,所以15÷5= 3 。
③师:小兔子顺利地买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飞机,蹦蹦跳跳地走了,现在只剩下小猴子,看它要买的玩具是→大屏幕→玩具汽车4元一辆,我有20元钱,可以买几辆玩具车?<你能很快地帮它计算出商吗?>指名口答。列式板书
师:用口诀求商真是又准确又迅速,看来这口诀的用处还真不小呢!在同学们帮助下,小动物都买到了自己喜欢玩具,高高兴兴地玩去了,你们想不想为自己也买一年漂亮的玩具呢?<想>
好,听老师说要求,每个同学的桌面上都有一张标明钱数的卡片,根据卡片上的钱数,为自己选一件漂亮玩具,想一想,能买几件?怎样很快求出商,想好后把算式写在卡片上,然后把你的想法与周围同学相互交流一下。<开始吧>
充分时间交流:二人展示后集体订正。张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平时买过玩具吗?(买过)都买过,同学们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在买玩具的过程中想到过类似这样的数学问题吗?有的同学想过,有的同学没想过,看来以后我们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说不定哪天你又发现可以自己解决的数学问题,做个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小数学家好吗?
④师组织学生认真听,培养习惯。
三.应用与提高
1.熊猫玩具店有了我们的参与,显得非常热闹,瞧兔博士也来凑热闹了。→大屏幕。原来它不是来买玩具的,是来考我们的。面对兔博士的三道闯关题,同学们你们有信心过关吗?<有>好,老师支持你们,如果我们能顺利过关的话,每个人都能得到由兔博士颁发的智慧星一颗。请看大屏幕:第一关,你能用口诀快速求出商吗?(每答对一道题得到一颗智慧星)
12÷3= 4 三(四)十二 ☆……
2.师:太棒了,第一关顺利过关,加油!大屏幕第二关→兔博士让大家放松心情,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一天早晨,太阳公公刚露出头,四只小松鼠就吵着闹着喊着:“妈妈,我们饿了。”松鼠妈妈慈祥地看了看它们说:“孩子们,你们一天天长大了,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自己试着去做吧!附近有一片好茂盛的松林,你们4个去摘松果吧!一定要注意安全!”小松鼠听了甭提有多高兴了,这是它们第一次帮妈妈干活,四只小松鼠连蹦带跳地来到了松林。呵,还真能干,一会儿工夫就摘了4个松果,连小筐都快装不下了。故事讲完了。
师:这个故事讲完了,问题也出来了,24个松果平均分给4只小松鼠,每只小松鼠分几个呢?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把它填在书上2题。一人展示,集体订正。小松鼠吃着自己采来的果子心里美滋滋的。→大屏幕→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又过了一关。瞧兔博士都跷起大拇指夸你们呢?
3.现在只剩下第三关了,同学们能不能得到智慧星就在此一搏了,有信心吗?<有>,好,一起看:→第三关→好漂亮的一棵智慧树,智慧树上结满了智慧果,想得到吗?→屏幕提示→只要细心答对果子背后的题,就能摘到它,→好,我们来看第一个……。
师:同学们你们好棒,居然顺利闯关,兔博士在祝贺大家!
这样我们都将得到一颗由兔博士颁发的智慧星一颗,它就藏在卡片的背面,看谁先找到它,把它贴在自己喜欢的位置。
四.结束语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高兴吧?(高兴)张老师也很高兴,实验小学的同学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日子里,希望大家学习进步!天天快乐!好吗?<好>再见!
板书:
10÷2= 5 (个) 二(五)一十
15÷5= 3 (个) (三)五十五
20÷4= 5 (辆) 四(五)二十
求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70—7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简单实际问题,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用口诀求商较简便。
2.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愿意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
教学重难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学生每人一张标明钱数的卡片
教学过程:一.情意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具对吧!听说熊猫开了一个玩具店,我们去那里看看怎么样?玩具还真不少呢?仔细看看图中都有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充分说>
师评价:今天我发现同学们都有双会发现的眼睛,一个充满智慧的头脑,瞧,小熊、小兔、小猴也和我们一起来到了熊猫玩具店,原来它们是来买玩具的,我们来当售货员好不好?<好>
二.自主探索
①师<大屏幕>:咱们来看看小熊要买什么?<屏幕显示→皮球2元一个,我有10元钱,能买几个皮球?>问题出来了,快帮它解决吧!师指生口答:<5个>,怎样列除法算式。师板书:<10÷2=□(个)>。怎样能很快想出商是几呢?把你的想法与周围同学交流一下,看谁的方法快。
生汇报时说出二(五)一十<师板书>
师:想2的口诀能很快计算出10元可以买5个皮球,小熊拿着5个皮球高兴地和小伙伴玩去了,这回该到小兔子了。
②师<大屏幕>,小兔子要买什么玩具呢?<屏幕显示>→玩具飞机5元一个,我有15元,可以买几架玩具飞机?
你能先列出算式吗?→15÷5=□,怎样能很快求出商,想几的口诀?题中除以5所以要想5的口诀,(三)五十五,所以15÷5= 3 。
③师:小兔子顺利地买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飞机,蹦蹦跳跳地走了,现在只剩下小猴子,看它要买的玩具是→大屏幕→玩具汽车4元一辆,我有20元钱,可以买几辆玩具车?<你能很快地帮它计算出商吗?>指名口答。列式板书
师:用口诀求商真是又准确又迅速,看来这口诀的用处还真不小呢!在同学们帮助下,小动物都买到了自己喜欢玩具,高高兴兴地玩去了,你们想不想为自己也买一年漂亮的玩具呢?<想>
好,听老师说要求,每个同学的桌面上都有一张标明钱数的卡片,根据卡片上的钱数,为自己选一件漂亮玩具,想一想,能买几件?怎样很快求出商,想好后把算式写在卡片上,然后把你的想法与周围同学相互交流一下。<开始吧>
充分时间交流:二人展示后集体订正。张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平时买过玩具吗?(买过)都买过,同学们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在买玩具的过程中想到过类似这样的数学问题吗?有的同学想过,有的同学没想过,看来以后我们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说不定哪天你又发现可以自己解决的数学问题,做个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小数学家好吗?
④师组织学生认真听,培养习惯。
三.应用与提高
1.熊猫玩具店有了我们的参与,显得非常热闹,瞧兔博士也来凑热闹了。→大屏幕。原来它不是来买玩具的,是来考我们的。面对兔博士的三道闯关题,同学们你们有信心过关吗?<有>好,老师支持你们,如果我们能顺利过关的话,每个人都能得到由兔博士颁发的智慧星一颗。请看大屏幕:第一关,你能用口诀快速求出商吗?(每答对一道题得到一颗智慧星)
12÷3= 4 三(四)十二 ☆……
2.师:太棒了,第一关顺利过关,加油!大屏幕第二关→兔博士让大家放松心情,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一天早晨,太阳公公刚露出头,四只小松鼠就吵着闹着喊着:“妈妈,我们饿了。”松鼠妈妈慈祥地看了看它们说:“孩子们,你们一天天长大了,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自己试着去做吧!附近有一片好茂盛的松林,你们4个去摘松果吧!一定要注意安全!”小松鼠听了甭提有多高兴了,这是它们第一次帮妈妈干活,四只小松鼠连蹦带跳地来到了松林。呵,还真能干,一会儿工夫就摘了4个松果,连小筐都快装不下了。故事讲完了。
师:这个故事讲完了,问题也出来了,24个松果平均分给4只小松鼠,每只小松鼠分几个呢?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把它填在书上2题。一人展示,集体订正。小松鼠吃着自己采来的果子心里美滋滋的。→大屏幕→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又过了一关。瞧兔博士都跷起大拇指夸你们呢?
3.现在只剩下第三关了,同学们能不能得到智慧星就在此一搏了,有信心吗?<有>,好,一起看:→第三关→好漂亮的一棵智慧树,智慧树上结满了智慧果,想得到吗?→屏幕提示→只要细心答对果子背后的题,就能摘到它,→好,我们来看第一个……。
师:同学们你们好棒,居然顺利闯关,兔博士在祝贺大家!
这样我们都将得到一颗由兔博士颁发的智慧星一颗,它就藏在卡片的背面,看谁先找到它,把它贴在自己喜欢的位置。
四.结束语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高兴吧?(高兴)张老师也很高兴,实验小学的同学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日子里,希望大家学习进步!天天快乐!好吗?<好>再见!
板书:
10÷2= 5 (个) 二(五)一十
15÷5= 3 (个) (三)五十五
20÷4= 5 (辆) 四(五)二十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分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之上而开展教学的。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索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情境图,自己发现、提问、解决主题图的三个问题;练习中通过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预期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下我进行了自我反思,有以下方面:
1、注重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活”起来。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强,易冲动,因此在学习新课前先进行了口算练习,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习的欲望。用口算练习来复习与检测学生的学习基础,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同时,口算题是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的有效途径,这个老传统应该被我们传承下来,简单又实用。
2、创设情境,注意培养学生提出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学习新知识时,通过让学生去观察、独立分析,找出情境中的隐含条件,从而尝试把问题解决了。注重培养、发展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六一”节为同学们布置教室这样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已有的数学条件进行分析理解,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
但在教学当中我也产生许多苦恼。作为新教师在驾驭课堂的能力方面还有些欠缺;有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老师所讲内容上,甚至有的学生完全没有听课状态,我想这可能与他们已有的坏习惯有关,也可能是我校这群孩子家庭条件和家庭环境造成的。总之,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是我一直关心的也是一直没有处理好的,我也正在为这方面而不懈努力着,但我想这会是一个很困难,很漫长的过程。此外,本人在教学方面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体系还掌握的不够完整,教材不够熟练,讲课也不够精炼,甚至有些练习课上重难点不突出或把握不准,可以说真的是在从零甚至是从负做起,需要提高和学习的方面很多很多,我总在不停的反思自己,希望自己会很快的进步,也希望能够得到本校教师的批评指正。在此也非常感谢学片老师的金玉良言,犹如一缕明光,使我的眼前豁然开朗;也非常感谢候老师悉心校的发展,为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指明方向;我想在他们的帮助下,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会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