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师生普法学期工作计划范例
一、“六五”法治教育的指导思想
结合国家、省、市关于法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全校教育法制的基本状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努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师生法律意识和素质,实现教育管理从过去的依靠行政手段向依靠法律手段的转变,并全面提高校园的法治水平。
二、“六五”法治教育的工作目标
通过“六五”法治教育的扎实开展,全面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的法律水平,积极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为“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教”方略的实施在我校做出贡献,进一步完善法治教育的体系,形成校园、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有效机制。
三、“六五”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六五”法治教育主要包括《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与学生成长和校园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工作条例、规程和国家、省颁布的最新法律法规等。
四、“六五”法治教育的实施步骤
“六五”法治教育规划从201年开始实施,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分三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阶段
为认真总结以往法治教育的经验,根据校园实际情况,制定法治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通过宣传发动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围。
2.学习实施阶段
201-2020年为全面实施阶段。制定年度法治教育计划,明确任务和进度,通过有计划、有重点、有心得、有记录的学习方式,开展法治教育工作,并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
3.考核验收阶段
2021年为总结验收阶段。上半年进行自查,下半年进行考核验收,重点考核法治教育机构、人员和经费的安排,以及必要装备的落实情况。
以下是关于普法工作的制订、落实情况、领导的学法笔记和普法宣传情况、校园的学法情况、普法教材、资料征订和学习情况、普法工作文档管理情况、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情况、学用结合、依法治理情况等的报道:
五、“六五”普法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构,健全制度
1. 将普法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并建立校长负责的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调整充实校园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能是普法教育、法制宣传和法制理论研究。同时,成立了校园六五普法领导小组。
2. 建立了多项工作制度,包括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学法用法考试制度、落实专项经费,专款专用,确保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正常运作等。
3. 加强队伍建设,精心组织责任心强、能吃苦的人员从事普法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与法制副校长的沟通,共同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二)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法律意识
1. 重点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校园党员干部要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特别是掌握《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教育法律法规、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重要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为此校园成立了健全法制讲座制度、党总支中心组学法制度、法律培训制度、学法合格证制度等,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现代法治理念,并牢固树立四个观念,即:社会主义的人民主体观念、社会主义的法律价值观念、社会主义的法律至上观念以及依法行政的观念。同时,在熟谙《宪法》等国家基本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和运用教育法律法规,由此实现从注重依靠行政到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的管理观念和手段转变,实现依法管理、依法治教。
2. 全面提高教职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全体教职员工应结合师德建设,加强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学习,每年自学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重点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8号文件》等法律法规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通过开设法制讲座、进行法律知识考试等形式,强化广大教职员工维护宪法和法律的观念,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观念,从而更加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法律义务,更加有效地行使参与校园管理、督校园事务的权利,当好主人翁。
为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学生必须完成列入教学计划的法律课程学习,特别要学好《宪法》、《未成年人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8号文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国家和省、市禁毒、禁赌条例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完成20学时以上的普法实践活动的同时,要全面做好法律常识课程的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依法治校是重要的校园管理工作,为此,学校要依法制定和完善校园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实现校园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根据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要淘汰原有制度中相冲突的条款,调整原有制度中不尽一致的条款,并增加相应的新条款或重新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民主管理,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便于广大师生更好地参与校园管理和决策。
为营造普法氛围,学校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举办法制图片展览和法律知识竞赛,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教育方面的各种资源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同时,学校还应组织法律知识专题讲座、法律知识演讲、征文、参观法制教育基地等活动,以不同的形式宣传普法知识。推行三位一体的普法工作机制,即社区、校园和家庭合作开展普法工作,以提高普法工作的实效性。
最后,思品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使法律法规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两课”作用,做好普法宣传工作。这样有利于提升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他们的依法意识,有助于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在校园管理中,班会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可以让广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为了向学生宣传法律法规,班会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工作。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校行政会、校团委等群团组织在联系广大师生方面的优势,依靠他们来调动各自所联系群体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全员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在整治校园环境、维护校园稳定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校园、派出所、乡政府的积极作用。同时,坚持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普治并举、整体推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