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年味作文3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消失的年味作文3篇,供大家赏析。
又是一个年,在以前的农村,由于只种田,到了腊月,大家就空闲了,从小年就开始进入过年的状态,开始囤积年货,家家户户都贴起了春联,小孩们放了假天天互相玩耍,大人们到处串门,都没有做事了,这状态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可现在只从大年三十放假到初七,时间少了很多,而且由于现在的生活压力大,都不能完全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中,也没有以前那么快乐了。
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也都比以前好了不少,每天也能吃的了鱼肉,在三十晚上的年夜饭和平时吃的并没有许多差别,大家就感受不到过年时的特殊。
对了,过年还有一个主角,那就是爆竹。爆竹有许多种,有直冲云霄的礼花和冲天炮。有适合小孩戏耍的摔炮和擦炮,大家为了驱赶年兽,还会买那种好大一卷的鞭炮,在除夕午夜,每家每户都点燃鞭炮,非常热闹。可在今年,公安局一直禁令,告诉我们不能放鞭炮了,否则三千元,有些地方还得拘留。可我们大家怎么会照做?大家也照样放,民警也要过年,我想他们也不想让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在这戛然而止了吧,后来他们发现有人放鞭炮也只是提醒了一下,果然。虽然我们还是放了鞭炮但是这禁令至少摆在那里,说不定哪年就真的不能放鞭炮了。
还有小孩的压岁钱,以前,物资贫乏,大人们给小孩的压岁钱,小孩高兴得不得了,可现在的小孩有吃有穿,大人们还给他们压岁钱,小孩会觉得理所应当,不给还不高兴,而且大人们认为给得钱越多越好,这压岁钱就变了味。
总之,年味在各方面与以前都有不同,越来越淡了。
过年了,可是年却逐渐没有了年的味道。
以前,过年有一种浓浓的年味,过年是一种期盼,在老家的父母早已站在村口翘首盼望着从远方归来的孩子,那时,没有短信,没有电话,只有笔下草草写下的几封信,传达着对家乡的思恋,回家路上,太多的可能性又往往超过预料,因此,家乡的父母也总是不知远在他乡的孩子何时归来,为此,等待便成了最好的方式。孩子回来了,年夜饭也就基本开始了,孩子回来了,年夜饭自然是含糊不了的,平常不肯吃的大鱼大肉,现在全拿了上来,各种美好的韵味也逐渐散发出来了,年年有“鱼”“鸡”祥如意……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思恋。
反观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逐渐失去了年的味道,年味逐渐消失在我们的感受中,年的味道淡了。父母不用再翘首期盼子女的归来了,一个电话,几条消息,便都能了解清楚了,书信这种联系亲情的方式也逐渐被我们淡忘了,盼望便在通讯发达的现代被扼杀了,现在的年夜饭逐渐变得敷衍了,变成了一种形式,虽然那大鱼大肉不减,甚至有增,但那种对过年的尊重与期盼却荡然无存,年的味道逐渐消失在了我们的'记忆中,留下的只是一些仪式罢了。
生活在城市里,自从禁止放烟花之后,人们为数不多的庆祝新年的方式便又少了一个,以前过年时,人们会在新年到来那一刻一起大喊:新年快乐,可是现在却是冷清的,过年前一分钟,主持人倒数5秒后大叫:新年快乐,却没有一个人跟着一起喊,而是选择以围观的态度去看待过年这件事情,年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了。
到了现在,年却逐渐消失在了我们的记忆当中。
随着日历上的一页页纸逐渐撕去,年,也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大年三十的暖阳照耀着大地,阳光洒在身上,很暖和。我在这一天,高高兴兴地去老家过年。一路上看见许多小孩提着袋子,穿梭在一户户人家里。这是家乡的习俗——讨糖。不过和万圣节的不同,他们这是送恭喜。这种习俗只在除夕和初一。在除夕前段时间,大部分人家去超市或银行。买这天要发给孩子的东西,有的发糖,有的发钱。要是勤快的话,一天能弄到四五百元和几大袋糖果。这样一年的零花钱和糖果就不用愁了。有的厉害的小孩可以在这一天攒够明年的学费。
可是人数却比去年少了很多,因为大多数小孩都坐在家里拿着手机玩游戏。
到了老家,大家都慵懒的躺在沙发上,有的看手机,有的看电视,只有外婆在一个人包饺子。不应该是这样啊!在去年,这个时候弟弟妹妹应该是去放炮,可他们却坐在那里无动于衷。我过了好一会才想起来——平江禁炮。这无疑是对爱炮的熊孩子们的一种打击。一旦不能放炮,过年的气氛就全没了。
这时,正在看手机的小姨大喊一声:“有红包!”一听到这句话,原本死气沉沉的大家一下子满血复活,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手机。接下来就是问:“在那个群?”
吃饭时,家人们没有碰杯,每个人都拿着自己心爱的手机,低着头,桌上美味可口的饭菜瞅都不瞅一眼。我无意中看了一下手机,QQ群里的同学们都在“积极踊跃”的发言:“作业太多了,根本做不完啊!”“作业怎么多,这年还怎么过?”……
过年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可是许多因素泯灭了大家对过年的感情。这年也就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
消失的年味,该怎么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