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企业改革方案3篇

2024-05-24 16:38:37综合

企业改革方案3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企业改革方案3篇,供大家参考。

企业改革方案3篇

企业改革方案1

  记者从上海市政协年末视察中获悉,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极大促进了本市地方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今年1月至9月,本市国资委系统企业经济运行良好,实现营业收入14272.13亿元,同比增长6.3%,资产总额34185.3亿元,同比增长12.6%。下一步,本市将继续制定出台一批配套措施,包括企业领导人员薪酬改革方案、逐步提高市属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工作方案、非上市公司分级分类信息披露操作规则、董事和监事工作指引等。

  通过努力,本市已建立了一个各方联动的改革工作推进机制,完成了一批国资流动平台资产整合项目,推进了一批开放性市场化改革重组项目。今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11项改革配套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引,其中,在全国率先出台的推进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形成示范效应。在去年12月取消下放17项出资人审批事项的基础上,今年再次取消下放16项,累计取消下放33项,占总量的43%。市国资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下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将重点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突破。”

  据悉,上海正在制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行动计划,确定未来3—5年的总体目标,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重点是具备上市条件,处于发展上升期的重点骨干企业;二是加大开放性市场化双向联合重组,重点是明确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具备技术和品牌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三是加快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重点包括公共服务类企业,以及功能类企业中的投资企业、竞争类企业中的科研院所。

  同时,本市还将优化资源配置,在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上有突破,争取实现“四个一”目标:支持一批在国有产业发展关键领域、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企业;形成一批体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工程和创新项目; 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建立一套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动力的考核、激励、评价制度和机制,最终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科技能力,能够配置全球资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本土跨国集团。

企业改革方案2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面向市场,转换机制,加快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推进兼并重组,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更好地发挥粮食购销主渠道作用,确保全县粮食安全。

  到20xx年1月底,基本完成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布局调整和产权制度改革,分流并妥善安置富余人员,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完成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

  二、工作原则和工作重点

  (一)工作原则。

  1、坚持因企制宜的原则。根据省、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因企制宜,确定改革形式。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妥善做好职工身份置换和安置分流工作,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3、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根据清理财务挂帐和清产核资情况,统筹兼顾,合理制定补偿标准,确保改革公开、公平、公正。

  (二)工作重点。

  1、搞好职工身份置换,精减粮食购销企业富余人员,理顺企业劳动关系。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搞好职工再就业。

  2、搞好资产重组界定,建立起能充分发挥调控作用的国有独资粮食储备体系、军粮供应体系。

  3、用足用好相关政策,消化历史包袱,减轻企业负担,使企业顺利走向市场。

  4、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新的用人、用工、分配制度,促进购销企业面向市场,主动服务。

  三、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

  (一)时间安排。

  全县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于今年7月份开始,20xx年1月底前完成。

  (二)方法步骤。

  1、改革形式。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规定,在对全县粮食购销企业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逐一确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改革形式。县保留1-2个国有独资企业承担储备粮和军粮供应。对粮所实行股份制改革,根据清产核资情况确定重组规模。

  2、职工分流安置方案。粮食购销企业要结合实际,依法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职工分流安置方案,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广泛征求职工意见,于20xx年1月底前全部完成职工身份置换。

  3、清产核资。从今年7月份开始对全县粮食购销企业进行全面清产核资,10月底完成。

  4、经济补偿金。企业补偿金按照企业自筹为主、财政适当补助的办法,多渠道筹集。

  5、妥善安置分流富余人员。坚持以人为本,多措并举,妥善做好安置分流富余人员工作,确保平稳安置、顺利分流。用足用好社保、退休、内退、病退等政策,保持职工社保关系的连续性和再就业政策的衔接,鼓励职工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安置的职工要依法规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6、新公司注册登记。重组后的粮食购销企业要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手续和社会保险变更手续,建立新的企业经营机制,深化内部改革。县粮食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资本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相关政策

  (一)国土资源部门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涉及到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在办理评估备案、土地资产处置审批手续后,土地主管部门为其办理土地有关手续。处置企业使用的划拨土地的收入,按有关规定缴纳和使用,可优先留给企业用于缴纳社会保险和安置职工。对破产企业原使用的划拨土地,其土地资产变现资金首先用于安置破产企业职工。

  (二)对粮食企业依法出售自有产权公房、建筑物收入,优先留给企业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和安置职工。

  (三)粮食企业在正常经营期间,自筹资金安排的经济补偿金及社会保险费,可纳入企业当期损益。

  (四)劳动保障部门要把粮食购销企业分流职工统一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企业职工欠缴社会保险费的,改制时要清偿补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办理失业登记和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手续。

  (五)金融部门要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农业发展银行对重组后的粮食购销企业,要按信贷管理原则,积极予以贷款。对企业已经剥离政策性挂账相应占用的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已办理资产抵押的,应当及时解除抵押关系。

  (六)企业改革中需要支付的审核、评估、验资、咨询、登记、签证等费用,除国家规

  费外,属政府部门收取的,按最低标准收取。

  五、组织领导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改革顺利进行。为加强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领导,县政府成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对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协调。发展计划、财政、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体改、工商、税务、农发行、粮食等部门要从大局出发,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各负其责,确保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企业改革方案3

  公司现状:

  1、公司组织架构较混乱,权责不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形同"散沙",未建立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管理效率低下。

  2、现场脏乱差现象严重,车间、仓库、办公区域均存在规划不合理现象,部份区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员工士气低落,工作纪律涣散;各部门人浮于事,管理成本偏高;人员招聘困难,人才培养断层,激励机制不健全,干部无危机意识,工作无激情。

  4、仓库库存偏高,大批呆滞物料积压,库存周转率低,物料管理失控,造成物流受阻和财务资金损失。

  5、业务量偏小,订单严重不饱和;订单交期急,计划性差,生产部门被动应付,计划失控、均衡性差,导致产品生产成本偏高。

  6、作为20多年的老厂,企业文化建设滞后,管理模式落后,思想观念陈旧,固步自封,未与时俱进,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战略。

  整改方案:

  1、企业文化建设方面

  (1)建立公司宣传专栏,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丰富员工文化生活。

  (2)添置文体器材,开展文体活动,如乒乓球、篮球、像棋,并利用传统佳节组织竟赛;

  (3)组织郊游,如春季、夏季或秋季,开拓员工视野,融入大自然,塑造员工团队意识。

  (4)利用传统佳节(如中秋、元旦、春节)举办庆祝晚会及抽奖晚会,增加员工归宿感和集体荣誉感。

  (5)开展"6S"活动,每周评比,并实施奖惩,提升员工素质和工作士气,塑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

  (6)开展岗位技能竟赛,培育操作能手,评选月度/年度优秀员工。

  (7)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员工素质。

  (8)设立意见箱,建立提案奖励制度,集思广益,让全员献计献策,参与公司管理,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全员意识。

  2、管理体系建立方面

  (1)调整组织架构,减少管理层级,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推行部门责任制。

  (2)组建计划部门,发挥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功能。

  (3)精简机构和人员,各部门定编定岗,降低人工成本。

  (4)理顺工厂与销售部、采购部、财务部等的工作接口和关系。

  (5)修订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文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3、推进重大领域的改革和制度完善

  (1)薪酬激厉体系领域的重大改革。

  (2)物料管理领域的重大改革

  (3)生产管理领域的重大改革

  (4)品质技术领域的重大改革

  (5)营销体系领域的重大改革

  (6)企业文化领域的重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