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初中函数教案(优秀10篇)

2024-03-12 16:20:07综合

初中函数教案(优秀10篇)

初中函数教案 篇1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二、内容分析

  1、初中主要是通过几种简单的函数的初步介绍来学习函数的,前面三小节,先学习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法,这是为学习后面的几种具体的函数作准备的,从本节开始,将依次学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大体上,每种函数是按函数的解析式、图象及性质这个顺序讲述的,通过这些具体函数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函数意义、函数表示法的认识,并且,结合这些内容,学生还会逐步熟悉函数的知识及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旧教材在讲几个具体的函数时,是按先讲正反比例函数,后讲一次、二次函数顺序编排的,这是适当照顾了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学了正反比例关系的知识,注意了中小学的衔接,新教材则是安排先学习一次函数,并且,把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的特例予以介绍,而最后才学习反比例函数,为什么这样安排呢?第一,这样安排,比较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识规津,从函数角度看,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图象与性质都是比较简单的,相对来说,反比例函数就要复杂一些了,特别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由两条曲线组成的,先学习反比例函数难度可能要大一些。第二,把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的特例介绍,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益,又便于学生了解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3、“函数及其图象”这一章的重点是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一方面,在学生初次接触函数的有关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具体函数进行学习,因此,全章的主要内容,是侧重在具体函数的讲述上的。另一方面,在大纲规定的几种具体函数中,一次函数是最基本的,教科书对一次函数的讨论也比较全面。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函数的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学习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函数?

  2、函数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3、举出几个函数的例子。

  新课讲解:

  可以选用提问时学生举出的例子,也可以直接采用教科书中的四个函数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例子(实际上均是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x,s=3t等。观察时,可以按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这些式子表示的是什么关系?(在学生明确这些式子表示函数关系后,可指出,这是函数。)

  (2)这些函数中的自变量是什么?函数是什么?(在学生分清后,可指出,式子中等号左边的y与s是函数,等号右边是一个代数式,其中的字母x与t是自变量。)

  (3)在这些函数式中,表示函数的自变量的式子,分别是关于自变量的什么式呢?(这题牵扯到有关整式的基本概念,表示函数的自变量的式子也就是等号右边的式子,都是关于自变量的一次式。)

  (4)x的一次式的一般形式是什么?(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可以知道,x的一次式是kx+b(k≠0)的形式。)

  由以上的层层设问,最后给出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

  对这个定义,要注意:

  (1)x是变量,k,b是常数;

  (2)k≠0(当k=0时,式子变形成y=b的形式。b是x的0次式,y=b叫做常数函数,这点,不一定向学生讲述。)

  由一次函数出发,当常数b=0时,一次函数kx+b(k≠0)就成为:y=kx(k是常数,k≠0)我们把这样的函数叫正比例函数。

  在讲述正比例函数时,首先,要注意适当复习小学学过的正比例关系,小学数学是这样陈述的: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初中函数教案 篇2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分段函数与简单的复合函数,会求它们的解析式,定义域,值域.

  2.会画函数的图象,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重点难点:分段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的画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法

  二、 例题

  例1. 已知 . 求f(f(f(-1)))

  (从里往外“拆”)例2. 已知f(x)=x2-1 g(x)= 求f[g(x)] (介绍复合函数的概念)例3. 若函数 的定义域为[-1,1],求函数 的定义域。例3. 作出函数 的图像(先化为分段函数,再作图象)例5.作函数y=|x-2|(x+1)的图像. (先化为分段函数,再作图象.图象见课件第一页)例6.作出函数 的图象 (用列表法先作第一象限的图象,再根据对称性作第三象限的图象. 图象见课件第二页,进一步介绍函数 的图象,见课件第三页)

  三、 课堂练习 课本p56 习题 3,6

  四、 作业 课本p56 习题 4,5 ,《精析精练》p65 智能达标训练

初中函数教案 篇3

  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教案

  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直线的平移法则简单应用;

  5、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难点:对直线的平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媒体:大屏幕。

  四、教学设计简介:

  因为这是初三总复习节段的复习课,在这之前已经复习了变量、函数的定义、表示法及图象,而本节的教学任务是一次函数的基础知识及其简单的应用,没有涉及实际应用。为了节约学生的时间,打造高效课堂,我开门见山,直接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进行联想回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在“图象及其性质”环节中,老师让学生自己说出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位置及增减性,不完整的可让其他学

  生补充纠正。这样,使无味的复习课变得活跃一些,增强学习气氛。随后教师就用大屏幕展示出标准答案,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为了巩固知识点,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时都要求其说出所运用的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

  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

  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x的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对于 y=kx+b,当b=0, 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1)从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数)是一次函数;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数,显然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推广。

(2)从图象看: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y=kx平行的一条直线。

  基础训练一:

  1、指出下列函数中的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①y = x +1;②y =-x/5;

③y = 3/x;④y = 4x;⑤y =x(3x+1)-3x;⑥y=3(x-2);⑦y=x/5-1/2。

  2、下列给出的两个变量中,成正比例函数关系的是:a、少年儿童的身高和年龄;b、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与宽;c、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d、匀速运动中速度固定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3、对于函数y =(m+1)x + 2-n,当m、n满足什么条件时为正比例函数?当m、n满足什么条件时为一次函数?

  3、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7、k,b的符号与直线y=kx+b(k≠0)的位置关系:

  k的符号决定了直线y=kx+b(k≠0);b的符号决定了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当k>0时,直线;当k0时,直线交于y轴的;当b0,b>0时,直线经过;当k>0,b0时,直线经过;当k 初中函数及其思想

  问:函数概念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函数定义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演变过程,您可以谈谈函数定义的发展历史吗?

▲史教授:是的,函数定义的形成确实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即使在今天,在我们数学教科书中,函数的定义在初中、高中、大学还是有所不同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函数定义的发展历史。

  最初,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leibniz)在他的一部手稿中,用到了function一词。是用来表示任何一个随着曲线上的点变动而变动的量,例如,切线、法线、次切线等的长度和纵坐标等,那是在17世纪(1673年)。[2]

  到了18世纪(1718年),贝努利(bernoulli)给出了函数的解析定义:是由变量x和常数组成的式子。

  欧拉(euler)首先给出了函数的变量定义(1755年):“如果某变量以如下方式依赖于另一些变量,即当后者变化时,前者本身

  也发生变化,则称前一个变量是后一些变量的函数。”可以看到,我国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关于函数的定义就采用了这一说法。

  后来,黎曼(riemann)给出了函数的对应定义(1851年):“我们假定z是一个变量,如果对它的每一个值,都有未知量w的一个值与之对应,则称w是z的函数。”这可以被看作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关于函数定义的雏形。

  到了上个世纪(1939年),布尔巴基学派认为,函数的定义应当强调关系,于是借用了笛卡儿积:若x、y是两个集合,二者的笛卡儿积是指集合{(x,y|x∈x,y∈y)},笛卡儿积中的子集f被称为x与y之间的一种关系。如果关系f满足:对于每一个x∈x,都存在唯一的一个y,使得(x,y)∈f,则称f是一个函数。在美国中学的一些教科书中就采用了这种定义,[3]我国的一些大学数学教科书也有采用这种定义的。[4]

  有时,分别称上述三种定义为变量说、对应说和关系说。

  问:既然函数的定义可以是多样的,那么函数定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

▲史教授:我认为,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数学的核心是研究关系,具体来说研究三种关系,即数量关系、图形关系和随机关系,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谈到这一点。[5]函数研究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一个变量的取值发生了变化,另一个变量的取值也发生变化,这就是函数表达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有三点是重要的:一是变量的取值是实数;二是因变量的取值是唯一的;三是必须借助数字以外的符号来表示函数。我想,这些就是函数定义的核心思想。关于符号表达,无论是借助解析式,还是

  利用图像或者列表都是可以的。

  问: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您能否谈一下在中学学习函数的重要性?

▲史教授:在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要突出函数的内容,这是数学家们长期实践后得出的结论。克莱因()在为中学数学教学起草的《米兰大纲》(1905年)中明确提出:“应将养成函数思想和空间观察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基础。”在他的名著《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中,他进一步强调用近代数学的观点来改造传统的中学数学内容,主张加强函数和微积分的教学,改革和充实代数的内容。[6](19—21)

  刚才已经谈到,要表达函数必须借助数字以外的符号。利用符号表达是具有一般性的,因此函数表达是数字表达的抽象和深化。同时,利用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所得到的结论也是具有一般性的,正因为这一点,使得人们能够借助函数构建模型,能够更好地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并且通过数量关系的研究来解释现实世界。这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科学、体现在工程技术上,也逐渐广泛地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上: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都有可能以各种不同的函数作为它们的数学模型。这些,又促使数学家们深入地研究各种函数的性质、运算以及与空间形式的关联,使得数学经历了从常量到变量、从有限到无限、从低维到高维的发展,一批新的数学分支应运而生。因此,无论是从数学的应用还是从数学本身的发展上,函数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

  问:函数、方程、不等式都是中学代数的重要数学内容,您能否谈一谈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史教授:函数、方程、不等式是从不同角度刻画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比如,令f(x)=x2-3x-4,这是一个函数。表面上看,f(x)=0与方程x2=3x+4是等价的,但是二者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前者表示函数取0值,而后者表示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同样,f(x)>0与不等式x2>3x+4所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应当注意它们之间的关联,比如,在求不等式的解的过程中,可以先求出等式的解,借助等式的解画出函数的图像,然后通过函数的图像写出不等式的解。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一.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目标是社会、数学、教育的发展对数学课程的期望与要求,即一定阶段的学校数学课程力图达到的最终目标。数学课程目标反映了数学课程对未来公民在与数学相关的基本素质方面的要求,体现了不同性质、不同阶段的数学教育价值。在学校的数学教育中,数学课程目标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进行数学教学和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它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应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新数学课程应该具备现代数学的观念。数学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不再只是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运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和从事“数学地思考”;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信心等。因此,《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与“知识与技能”这四个领域的要求并列在一起作为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即数学课程教学目标还应包括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思维水平方面,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发展的要求,这种从整体上考虑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实施新数学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的均衡与可持续发展。

  在新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现必须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的活动来进行。这两方面的目标实际上都体现了《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说的“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合在一起称为“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这样就形成了数学新课程的“三个维度、四个领域”教学目标,简称为“三维四领域”教学目标[1]。

  数学教学目标是数学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数学课程目标在具体的“单元”教学、“课时”教学中的落实。教学目标应体现课程目标的“三维”要求,教学目标也应分类描述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即“三维四领域”目标,以此来表述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通过教学活动应达到的预期目标。

  二.“三维四领域”目标的内涵及分类

  1.“三维四领域”目标

  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新数学课程应该具备现代数学的观念。数学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不再只是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运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和从事“数学地思考”;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信心等。因此,《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与“知识与技能”这四个领域的要求并列在一起作为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即数学课程教学目标还应包括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思维水平方面,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发展的要求,这种从整体上考虑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实施新数学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的均衡与可持续发展。

  在新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现必须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的活动来进行。这两方面的目标实际上都体现了《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说的“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合在一起称为“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这样就形成了数学新课程的“三个维度、四个领域”教学目标,简称为“三维四领域”教学目标[1]。

  2.总体“三维”目标内涵的阐述[2]

(1)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数与代数)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空间与图形)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统计与概率)

(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数与代数)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空间与图形)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统计与概率)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实践与综合应用)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

  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事实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3.“三维四领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3]

《标准》中所提出的关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不同目标领域的目标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

  首先,“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活动,是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应当将数学课程目标的这“四个方面”同时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而不能仅仅关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如只关注知识与技能、只关注解决问题等),或是只将其中的某一个目标(如情感与态度)作为实现其他目标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

  其次,“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来完成的,不需要也不可能为它们设置专门的课程或专门设置几节课来学习;二是学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应当首先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其他三个方面目标的实现。

  最后,《标准》指出,学生在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之后,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比单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是每一个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作用

  教学目标之所以对教学过程来说举足轻重,主要是因为这经教学过程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4]:

(1)指向作用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所要实现的预期成果,关系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引导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的方向发展变化。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对于教学程序与方法的设计与挑选的恰当合理性的判断也就失去了依据;;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将会显得可有可无。

(2)控制作用

  控制就是操纵、支配的意思。教学的“航船”一量启动,就立即被置于教学目标的控制或制约之中,使它沿着正确的航道,朝着预定的方向“航行”。教学活动难道不是在教师的完全控制之中吗?教师组织教学,安排学生做课堂练习,随时矫正教与学中的错误,布置课后作业等。那些不按要求做的学生,也常常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和规劝,使之服从于教师。然而,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却不能超越特定的教学目标所界定的范围;教师不能偏离教学方向,也不能一直止步不前,必须“老老实实”地朝着教学目标指明的方向前进。换句话说,教师这个“司令”是“听令于”教学目标这个“元帅”的。

(3)激励作用

  教学活动中的动力源于对教学预期成果的追求。当清楚完整表述的教学目标为师生双方所明确,为了达到目标,必将促使教师积极工作,精心地设计与组织教学;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反复练习,不断进取。当教学“航船”一量发生了“故障”或偏离了方向,前言的目标也将激励我们振奋精神,增强信心,拨正“船头”,排除故障,执着地向既定的目标前进。所以,教学目标对参与教学的师生都具有激励作用。

(4)衡量作用

  衡量是幽默、评定的意思。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也是衡量学生发生预期变化的标准。清楚完整表述的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实况进行衡量;如果学生在教学目标界定的教学内容范围已达到了目标所要求的认知水平,我们就可以作出他们已经达到了(或完成了)这条目标的价值判断;否则就是没有“达标”。

初中函数教案 篇4

  高三数学复习教案

  函数的图像

  何彩霞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的画法及借助图像掌握函数的性质.

  2、掌握各种图像变换规则.

  一、知识梳理

  作函数图象的两种基本方法:

  1.描点法:其步骤是:、、.(尤其注意特殊点,零点,最大值最小值,与坐标轴的交点)2.图象变换法:

  平移变换:

①水平平移:y=f(x±a)(a>0)的图象,可由y=f(x)的图象向平移个单位而得到.②竖直平移:y=f(x)±b(b>0)的图象,可由y=f(x)的图象向平移 个单位而得到.对称变换:

①y=f(-x)与y=f(x),y=-f(x)与y=f(x),y=-f(-x)与y=f(x),每组中两个函数图象分别关于、、对称.②若对定义域内的一切x均有f(x+m)=f(m-x),则y=f(x)的图象关于对称.翻折变换:

①y=|f(x)|,作出y=f(x)的图象,将图象位于的部分以 为对称轴翻折到 ;

②y=f(|x|),作出y=f(x)的图象,将图像位于的部分以 为对称轴将其翻折到.比如y=|sinx|与y=sin|x|.伸缩变换:

①y=af(x)(a>0)的图象,可将y=f(x)的图象上每点的纵坐标伸(a>1时)缩(a0)的图象,可将y=f(x)的图象上每点的横坐标伸(a1时)到原来的倍得到.二、小题自测

  1.作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3,x??2,?y???3x,?2?x?2,??3,x?2.(1)y?x2?2,x?Z,且x?2(2)y??x2?x(3)?

  2.将函数f(x)?2x的图像向平移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2x?2的图像.3.将函数y=log(x-1)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31,再向右平移2半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

  3.一次函数y?kx?2k?1(x??1,2?)的图像在x轴上方,则k的取值范围是.4.已知函数y?log1x与y?kx的图像有公共点A,且点A的横坐标为2,则k=.4

  三、典型例题 题型一 作函数的图像 例1 作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1)y?2x?1?1(2)y?

  x(3)y?log1(?x)x?12题型二 函数图像的变换

  例2.(1)把y=f(3x)的图象向平移个单位得到y=f(3x-1)图象.

(2)将函数y?log4(4?4x?x2)的图像经过怎样的变换可得到函数 y?log2x的图像?

(3)函数f(x)?log32x?a的图像的对称轴方程为x=1,则常数a=.(4)将函数y?3的图像C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图像D,若图像D关 x?a 于原点对称,求实数a的值.题型三 函数图像的运用

  例3 已知函数f(x)?x2?4x?3.(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并指出其增减性;(2)求集合M?m使方程f(x)?m有4个不等的实数根?.??1?变式 若函数f(x)????2?x?1?m的图像与x轴有交点,则实数m的范围是?

  例4 已知二次函数y?f1(x)的图像以原点为顶点,且过点,反比例函数(1,1)y?f2(x)的图像与直线y?x的两个交点的距离为8,f(x)?f1(x)?f2(x).(1)求函数f(x)的表达式;(2)证明:当a?3时,关于x的方程f(x)?f(a)有三个实数解.

初中函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

  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

  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公式与代数式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利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已知的公式推导新公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生产实践。

(四)美育渗透点

  数学公式是用简洁的数学形式来阐明自然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多种数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公式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数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以复习提问小学里学过的公式为基础、突破难点。

  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推导→计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利用旧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的计算公式。

  2、难点:同重点。

  3、疑点:把要求的图形如何分解成已经熟悉的图形的和或差。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学生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积的公式。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有很多应用,公式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小学里学过许多公式,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公式,教法说明,让学生一开始就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后面利用公式计算感到不生疏。

  在学生说出几个公式后,师提出本节课我们应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公式

  师:小学里学过哪些面积公式?

  板书:S=ah

(出示投影1)。解释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

【教法说明】让学生感知用割补法求图形的面积。

初中函数教案 篇6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利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说出它的性质;

  2、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性目标

  1、经历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观察、分析、讨论、概括过程,会说出它的性质;

  2、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体会用数形结合思想解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节的练习中,我们画出了问题1中函数的图象,发现它并不是直线。那么它是怎么样的曲线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般的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k≠0)的图象,探究它有什么性质。

  二、探究归纳

  1、画出函数的图象。

  分析画出函数图象一般分为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在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

  解

  1、列表:这个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零的一切实数,列出x与y的对应值:

  2、描点: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在京各点点(—6,—1)、(—3,—2)、(—2,—3)等。

  3、连线:用平滑的曲线将第一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第一个分支;用平滑的曲线将第三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另一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合起来,就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上述图象,通常称为双曲线(hyperbola)。

  提问这两条曲线会与x轴、y轴相交吗?为什么?

  学生试一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学生动手画反比函数图象,进一步掌握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学生讨论、交流以下问题,并将讨论、交流的结果回答问题。

  1、这个函数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和函数的图象有什么不同?

  2、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内?由什么确定?

  3、联系一次函数的性质,你能否总结出反比例函数中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函数y将怎样变化?有什么规律?

  反比例函数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减少;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注

  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与x轴和y轴没有交点;

  2、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以上两点性质在上堂课的问题1和问题2中反映了怎样的实际意义?

  在问题1中反映了汽车比自行车的速度快,小华乘汽车比骑自行车到镇上的时间少。

  在问题2中反映了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饲养场的一边越长,另一边越小。

  三、实践应用

  例1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的值。

  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又由于图象在二、四象限,所以m+1<0,由这两个条件可解出m的值。

  解由题意,得解得。

  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的象限。

  分析由于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因此k<0,而一次函数y=kx—k中,k<0,可知,图象过二、四象限,又—k>0,所以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

  解因为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k<0,所以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例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图象;

(2)若点A(—5,m)在图象上,则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还在图象上?

  分析(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由待定系数法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根据解析式,通过列表、描点、连线可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由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易求出m的值,再验证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在图象上。

  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0)。

  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

  所以,k=—2。

  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点A(—5,m)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所以,

  点A的坐标为。

  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这个图象上;

  例4已知函数为反比例函数。

(1)求m的值;

(2)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3)当—3≤x≤时,求此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1)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解得,m=—2。

(2)因为—2<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因为在第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当x=时,y最大值=;

  当x=—3时,y最小值=。

  所以当—3≤x≤时,此函数的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

  例5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x厘米。

(1)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画出函数的图象。

  解(1)因为100=5xy,所以。

(2)x>0。

(3)图象如下:

  说明由于自变量x>0,所以画出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只是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分支。

  四、交流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探讨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hyperbola)。

  2、反比例函数有如下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减少;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五、检测反馈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且当x=3时,y=8,求:

(1)y和x的函数关系式;

(2)当时,y的值;

(3)当x取何值时,?

  3、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所在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n的值。

  4、已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2,—m)和B(n,2n),求:

(1)m和n的值;

(2)若图象上有两点P1(x1,y1)和P2(x2,y2),且x1<0

初中函数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

  一、试一试

  1.设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m,先取x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边BC的长,进而得出矩形的面积ym2.试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AB长x(m)

  BC长(m) 12

  面积y(m2) 48

  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吗?

  3.我们发现,当AB的长(x)确定后,矩形的面积(y)也随之确定, y是x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

  对于1.,可让学生根据表中给出的AB的长,填出相应的BC的长和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1)从所填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2)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让学生思考、交流、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当AB的长为5cm,BC的长为10m时,围成的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50m2。

  对于2,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形成共识,x的值不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其范围是0

  对于3,教师可提出问题,(1)当AB=xm时,BC长等于多少m?(2)面积y等于多少?并指出y=x(20-2x)(0

  二、提出问题

  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在这个问题中,可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并回答:

  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

  2.如果不降低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总的利润是多少元?

  [10-8=2(元),(10-8)×100=200(元)]

  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销售约多少件商品?

  [(10-8-x);(100+100x)]

  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请求出它的范围,

  [x的值不能任意取,其范围是0≤x≤2]

  5.若设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y=(10-8-x) (100+100x)(0≤x≤2)]

  将函数关系式y=x(20-2x)(0

  y=-2x2+20x (0

  将函数关系式y=(10-8-x)(100+100x)(0≤x≤2)化为:

  y=-100x2+100x+20D (0≤x≤2)……………………(2)

  三、观察;概括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关系式(1)和(2),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函数关系式(1)和(2)的自变量各有几个?

  (各有1个)

  (2)多项式-2x2+20和-100x2+100x+200分别是几次多项式?

  (分别是二次多项式)

  (3)函数关系式(1)和(2)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用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来表示的)

  (4)本章导图中的问题以及P1页的问题2有什么共同特点?

  让学生讨论、交流,发表意见,归结为: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取得最大值。

  2.二次函数定义:形如y=ax2+bx+c (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a叫做二次函数的系数,b叫做一次项的系数,c叫作常数项.

  四、课堂练习

  1.(口答)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y=5x+1 (2)y=4x2-1

  (3)y=2x3-3x2 (4)y=5x4-3x+1

  练习第1,2题。

  五、小结

  1.请叙述二次函数的定义.

  2,许多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编一道二次函数应用题,并写出函数关系式。

  六、作业:略

初中函数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和认识反比例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为了预防“非典”,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 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mg)与时间x(min)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如图所示),现测得药物8min燃毕,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为6mg,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药物燃烧时,y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

  (2)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经过分钟后,学生才能回到教室;

  (3)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mg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min时,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菌,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

  二、新授:

  例1、小明将一篇字的社会调查报告录入电脑,打印成文。

  (1)如果小明以每分种120字的速度录入,他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录入任务?

  (2)录入文字的速度v(字/min)与完成录入的时间t(min)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3)小明希望能在3h内完成录入任务,那么他每分钟至少应录入多少个字?

  例2某自来水公司计划新建一个容积为 的长方形蓄水池。

  (1)蓄水池的底部S 与其深度 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如果蓄水池的深度设计为5m,那么蓄水池的底面积应为多少平方米?

  (3)由于绿化以及辅助用地的需要,经过实地测量,蓄水池的长与宽最多只能设计为100m和60m,那么蓄水池的深度至少达到多少才能满足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三、课堂练习

  1、一定质量的氧气,它的密度 (kg/m3)是它的`体积V( m3) 的反比例函数, 当V=10m3时,=/m3. (1)求与V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V=2m3时求氧气的密度.

  2、某地上年度电价为元度,年用电量为1亿度.本年度计划将电价调至元至元之间.经测算,若电价调至x元,则本年度新增用电量y(亿度)与(x-)(元)成反比例,当x=时,y=-.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每度电的成本价为元,则电价调至多少元时,本年度电力部门的收益将比上年度增加20%? [收益=(实际电价-成本价)(用电量)]

  3、如图,矩形ABCD中,AB=6,AD=8,点P在BC边上移动(不与点B、C重合),设PA=x,点D到PA的距离DE=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四、小结

  五、作业

  31、2、3

初中函数教案 篇9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灵活列反比例函数表达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综合利用物理杠杆知识、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

  2、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交流,并积极发表意见。

  2、体验反比例函数是有效地描述物理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教学重点

  掌握从物理问题中建构反比例函数模型。

  教学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关键是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建立函数模型,教学时注意分析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1

  问属:在物理学中,有很多量之间的变化是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一些物理学中的问题,这也称为跨学科应用。下面的例子就是其中之一。

  在某一电路中,保持电压不变,电流I(安培)和电阻R(欧姆)成反比例,当电阻R=5欧姆时,电流I=2安培。

  (1)求I与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电流I=时,求电阻R的值。

  设计意图:

  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物理学中的一些相关问题,提高各学科相互之间的综合应用能力。

  师生行为:

  可由学生独立思考,领会反比例函数在物理学中的综合应用。

  教师应给“学困生”一点物理学知识的引导。

  师:从题目中提供的信息看变量I与R之间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可设出其表达式,再由已知条件(I与R的一对对应值)得到字母系数k的值。

  生:(1)解:设I=kR∵R=5,I=2,于是

  2=k5,所以k=10,I=10R。

  (2)当I=时,R=10I=10=20(欧姆)。

  师:很好!“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动。”这是哪一位科学家的名言?这里蕴涵着什么样的原理呢?

  生:这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名言。

  师:是的。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著名的“杠杆定律”:若两物体与支点的距离反比于其重量,则杠杆平衡,通俗一点可以描述为;

  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例子。

  二、讲授新课

  活动2

  小伟欲用撬棍橇动一块大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分别为1200牛顿和米。

  (1)动力F与动力臂l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当动力臂为米时,撬动石头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2)若想使动力F不超过题(1)中所用力的一半,则动力臂至少要加长多少?

  设计意图:

  物理学中的很多量之间的变化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因此,在这儿又一次借助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一些物理学中的问题,即跨学科综合应用。

  师生行为:

  先由学生根据“杠杆定律”解决上述问题。

  教师可引导学生揭示“杠杆乎衡”与“反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

初中函数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两圆相切长等有关概念,掌握两圆外公切线长的求法;

  (2)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两圆外公切线长的求法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两圆相切长等有关概念,两圆外公切线的求法。

  教学难点

  两圆外公切线和两圆外公切线长学生理解的不透,容易混淆。

  教学活动设计

  (一)实际问题(引入)

  很多机器上的传动带与主动轮、从动轮之间的位置关系,给我们以一条直线和两个同时相切的形象。(这里是一种简单的数学建模,了解数学产生与实践)

  两圆的公切线概念

  1、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给出两圆的外公切线、内公切线以及公切线长的定义:

  和两圆都相切的直线,叫做两圆的公切线。

  (1)外公切线:两个圆在公切线的同旁时,这样的公切线叫做外公切线。

  (2)内公切线:两个圆在公切线的两旁时,这样的公切线叫做内公切线。

  (3)公切线的长:公切线上两个切点的距离叫做公切线的长。

  2、理解概念:

  (1)公切线的长与切线的长有何区别与联系?

  (2)公切线的长与公切线又有何区别与联系?

  (1)公切线的长与切线的长的概念有类似的地方,即都是线段的长。但公切线的长是对两个圆来说的,且这条线段是以两切点为端点;切线长是对一个圆来说的,且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是切点,另一个端点是圆外一点。

  (2)公切线是直线,而公切线的长是两切点问线段的长,前者不能度量,后者可以度量。

  (三)两圆的位置与公切线条数的关系

  组织学生观察、概念、概括,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添写教材P143练习第2题表。

  (四)应用、反思、总结

  例1 、已知:⊙O 1 、⊙O 2的半径分别为2cm和7cm,圆心距O 1 O 2 =13cm,AB是⊙O 1 、⊙O 2的外公切线,切点分别是A、B。求:公切线的长AB。

  分析:首先想到切线性质,故连结O 1 A、O 2 B,得直角梯形AO 1 O 2 B。一般要把它分解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再用其性质。(组织学生分析,教师点拨,规范步骤)

  解:连结O 1 A、O 2 B,作O 1 A⊥AB,O 2 B⊥AB。

  过O 1作O 1 C⊥O 2 B,垂足为C,则四边形O 1 ABC为矩形,

  于是有

  O 1 C⊥C O 2,O 1 C= AB,O 1 A=CB。

  在Rt△O 2 CO 1和。

  O 1 O 2 =13,O 2 C= O 2 B- O 1 A=5

  AB= O 1 C= (cm)。

  反思:(1)“转化”思想,构造三角形;(2)初步掌握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例2* 、如图,已知⊙O 1 、⊙O 2外切于P,直线AB为两圆的公切线,A、B为切点,若PA=8cm,PB=6cm,求切线AB的长。

  分析因为线段AB是△APB的一条边,在△APB中,已知PA和PB的`长,只需先证明△PAB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使问题得解。证△PAB是直角三角形,只需证△APB中有一个角是90°(或证得有两角的和是90°),这就需要沟通角的关系,故过P作两圆的公切线CD如图,因为AB是两圆的公切线,所以∠CPB=∠ABP,∠CPA=∠BAP。因为∠BAP+∠CPA+∠CPB+∠ABP=180°,所以2∠CPA+2∠CPB=180°,所以∠CPA+∠CPB=90°,即∠APB=90°,故△APB是直角三角形,此题得解。

  解:过点P作两圆的公切线CD

  ∵ AB是⊙O 1和⊙O 2的切线,A、B为切点

  ∴∠CPA=∠BAP  ∠CPB=∠ABP

  又∵∠BAP+∠CPA+∠CPB+∠ABP=180°

  ∴ 2∠CPA+2∠CPB=180°

  ∴∠CPA+∠CPB=90°即∠APB=90°

  在Rt△APB中,AB 2 =AP 2 +BP 2

  说明:两圆相切时,常过切点作两圆的公切线,沟通两圆中的角的关系。

  (五)巩固练习

  1、当两圆外离时,外公切线、圆心距、两半径之差一定组成( )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以上答案都不对。

  此题考察外公切线与外公切线长之间的差别,答案(D)

  2、外公切线是指

  (A)和两圆都祖切的直线(B)两切点间的距离

  (C)两圆在公切线两旁时的公切线(D)两圆在公切线同旁时的公切线

  直接运用外公切线的定义判断。答案:(D)

  3、教材P141练习(略)

  (六)小结(组织学生进行)

  知识:两圆的公切线、外公切线、内公切线及公切线的长概念;

  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求外公切线长的能力;

  思想:“转化”思想。

  (七)作业:P151习题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