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精华8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
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第一课时
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图1:“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图2:“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于是人们意想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分得斗笠。
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
最著名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而且在生活中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有 :
①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过来,总是先看见船桅杆,在看到船身;而目送远离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②发生月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到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我们认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我们现在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
精确的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因此,准确地说,地球应该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地轴。
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今后,我们经常要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初步地认识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图示--纬线和经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件演示及地球仪等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为主、直观教学法为辅
教学媒体
课件、地球仪
教学设计
导入:
情境: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爸爸笑着说:"孩子,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太阳转50圈啦,我还准备再转几十圈呢!
1)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可信吗?
2)你知道这位宇航员爸爸的年龄吗?理由是什么?
考点梳理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
2、昼夜交替现象
3、四季的变化
4、五带的划分
考点解读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
中心方向周期地理意义
自转
公转
学生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意义):
情景导入:在同一时刻,家住中国福州的明明和远居美国纽约的姑姑打电话互致问候:明明:姑姑,晚上好!姑姑:明明,早上好!
为什么打招呼会有时间的差异呢?
课件展示图片及思考内容,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三、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意义)
学生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课件展示图片及思考内容,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造成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意义)之一:四季的变化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意义)之二:五带的划分
课件展示自测内容,指导学生完成。
释疑"导入"情景。
教学反思:
本节复习课教学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地球的运动"知识的理解。该内容属于初中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和过于宏观,因此借助一定的教学技术和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和具体化就很重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根据教学需要,把收集来的复习自测等图片资料等的展示,然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地球仪及学生的肢体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
自然灾害
教学内容
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常见的自然灾害,能会判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2、自然灾害等大致分布。
3、了解避灾方法。
(2)能力目标:
阅读我国各种灾害地图,提炼重点灾区,得出中国重点灾害叠加图,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3)情感目标:
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及灾害防治的学习,培养学生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讨论自学,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利用灾害图片叠加,讲解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教学难点将课本中的孤立的案例转化成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知识。通过图片叠加了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教具准备
集体定教
分工备教
个性补教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河流的特征,长江、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等,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心的课文《自然灾害》。
二、讲授新课:
第四节
自然灾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师播放有关自然灾害的相关视频,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举例自己了解哪些自然灾害。
教师小结:自然灾害的定义,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几类。
教师展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气象灾害,哪些是地质灾害。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4-55,结合图片,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55-56的活动题。
板书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先让学生回忆今年全国发生了哪些特大自然灾害,后可由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数据来说明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指导学生读图,并让学生谈谈他所发现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小结: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
教师可对一些灾害的概念加以阐述,便于学生理解。如:
寒潮
(1)概念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2)形成原因:
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3)寒潮的危害
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①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②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③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2)泥石流
①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②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③危害: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三、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放在减灾工作必不可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8-59,了解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
让学生举例说明我国还有哪些防灾减灾的措施。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属区域篇中的内容,区域的是建立在祖国篇的基础上,主要是对的综合与运用。黄土高原地区在新教材中首次被单独作为一节课列入课程中,而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有其必要性,同时,又可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来引导认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形成原因。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二)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二)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
导学法、读图分析法、活动法相结合。
五、教具准备
有关课本插图和多媒体教学软件。
六、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播放影片--我们的黄土地 。
然后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承转过渡]
形成--"风成说"
为更详细地了解黄土高原,请同学朗读黄土高原的材料
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其证据是:
1.黄土的厚度均匀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
3.矿物成分不同
4.有多层古土壤
[承转过渡]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我们从电视片和P66页图"黄土高原景观"中可知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
[学生活动]
让学生阅读图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归纳总结。
1、人为因素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P69页图"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上流失",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初中地理。
得出结论:植被对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学生活动]
学生读P68页图"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
2、自然因素
[承转过渡]
请同学们阅读图,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归纳得出:还是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小结] 略
[思考题]:面对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聚落的概念和类型;能运用图片描述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能结合资料分析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影响聚落形成的成因,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影响聚落的形成原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城市和乡村的差异。
2.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
【难点】
通过分析影响聚落的形成原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展示城市和乡村两张景观图片,提问学生“图片所展示的景观是什么”,根据学生所说的城市与乡村,进而引导到本节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聚落的概念
【教师活动】让学生直接进行读书归纳总结。
【学生活动】归纳总结。
【教师总结】聚落就是人们聚居和活动的场所。可以分成城市和乡村两类。
2.城市和乡村
【教师活动】展示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图片。
【问题】城市和乡村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城市是高楼大厦,乡村房屋较矮;城市道路宽且长,乡村道路窄;城市人们以工业生产活动为主,农村主要是农业生产活动。
【教师总结】城市和乡村虽然都是聚落,但是他们在景观、建筑密度、道路以及生产方式等各方面都是不同的,城市和乡村是有差异的。
【过渡】城市和乡村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教师活动】出示1913年迈阿密景观图和20世纪末迈阿密景观图,让学生结合图进行分析。
【学生活动】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教师过渡】了解了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之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所听到的字眼儿“农村”“牧村”“文化之城”“工业重镇”,这样的名字之后又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活动】说明了职能不同。
【教师总结】不同的聚落具有不同的职能。
【过渡】引导学生,聚落的功能是不同的,那么聚落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3.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
【教师活动】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是分布在高低的乡村,一幅是干旱地区分布在黄河边上的乡村,让学生进行分析,影响两个聚落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避洪、获取水源。
【教师总结】一般情况下,影响聚落形成的自然原因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平坦的地形、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
【过渡】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紧接着出示“石家庄火车站”“硅谷”的两张照片,让学生结合图片及刚才分析自然原因的方法,进行小组讨论分析。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除了自然原因之外还有人文原因,包括“交通”“科技”。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让学生分析一下北京城市聚落形成的原因。
【师生共同总结】自然:地形、水源。人文:政策、交通。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搜集一些影响聚落形成因素的相关资料。
教学目标
通过读图了解世界石油、煤炭、铁等矿产资源的分布概况,通过人类对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理解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了“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利用”、“铁、煤、石油的分布”、“矿产资源的利用”三个问题。
在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利用部分,主要讲解了两个问题: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入;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矿产资源。课文从实例入手,以一个家庭的厨房为例,说明矿产资源与人类生活多么紧密,而又随处可见。而读一读则说明了矿产资源对一个国家经济巨大的影响。
在“煤、铁、石油的分布”一段,通过三幅图,讲解了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的三种矿产资源的分布及石油的运输路线,从中可以看出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对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部分,主要从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等方面,说明了合理利用和开发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
建议采取谈话法与指导作业方式进行 教学。
对于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利用部分,建议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举例说出矿产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得出现代生活离不开矿产资源的结论。
对于矿产资源的分布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部分,采用指导作业方式。利用课本提供的分布图,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对于人类对矿产资源开采、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供一些录像或其他媒体材料,引起学生的关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示例1
【 教学重点】利用地图分析世界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地区
【 教学手段】
挂图:世界政区图
计算机课件:(1)读图应回答问题(2)矿产资源的开采图片或其它媒体资料
【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自然资源中唯一的不可再生的是?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重要性?
(学生回答)
(总结)通过刚才的回答我们得出人们生活与矿产资源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矿产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它可以是一个国家变富。读书"一个小国是如何变富的?"(学生看书)
(提问承转)瑙鲁能否长期利用磷矿石致富?为什么?(不能,因为是不可再生资源)人类使用最多的矿产资源是什么?---煤、石油、铁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三种矿产资源在世界上的分布。
(学生做练习) 教师课前准备的练习篇子或投影打出题目。
1、读课文世界铁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铁矿的图例是;铁矿主要分布在、、、、、、等国家,它们占世界铁矿储量的。
2、读课文世界主要煤田分布图回答:
煤炭图例是;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等国。南半球较多的国家有、等国。
3、读世界石油的`产区和输出图回答:
①世界石油集中分布在地区,该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
②世界上主要生产和出口石油最多的地区是;主要输往、地区。
③世界其它出产石油较多的国家有、、、 。
④美国东部需要的石油资源主要来源于;其西部发展需要的石油资源由来自;
4、回答问题:
①矿产资源属于资源,在人类 历史时期再生,所以应该更加;
②在矿产资源的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有、 、;
③为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人们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中存在一些浪费现象、
、、。
④你认为应该如何保护本矿区的自然环境?。
(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了矿产资源的一些相关的知识,希望每个人想一想,保护矿产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设计思想】
矿产资源是学习的几种自然资源中唯一的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本节紧紧围绕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主要的能源石油、煤炭和主要的资源铁矿的利用及利用中存在问题展开讨论和学习。为了使同学了解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必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找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增加感性知识是必需的。
对于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因为前面已经学习了几节资源的利用保护的内容,所以采取读图作业法,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对其中比较容易出错和难以理解的问题, 教师给与指导。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增加学生保护资源意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理解气温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大屏幕、投影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请同学们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大致估计一下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
关于气温大家想了解哪些内容?
(板书)一、气温与生活
(提问)大家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是与气温有关的?
学生讨论,阅读书上例子,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提问)我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气温是变化的还是无论在任何时间或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
可从空间与时间上进行多方引导,例如:一天、一个月、一年,国内与国外,我国南方与北方等等,得出结论。
(板书)气温的变化
(副板书)午热晨凉,冬寒夏暑
(提问)通过这句话你能得出一个与气温有关的什么结论?
我们在研究气温的变化规律时,经常要用到一些描述气温的值,请大家阅读课文,自己都有哪些值,这些值是如何得出来的。
常用于描述气温的值有: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这些值都是通过观测与计算得来的。
(提问)气温是如何观测的?(视频链接:气温观测和记录)
(提问)读图“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图,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
图上纵坐标代表什么?横坐标代表什么?
读出一天中最高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刻及读数。
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的差叫什么?
读出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与读数。
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什么?
(展示图片)出示孟买和亚库茨克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让学生比较两地气温年较差大小,并气温年较差与气温年变化大小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气温年较差大气温年变化就大,反之则相反。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
一、气温与生活
气温的`变化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理解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大屏幕、投影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阅读气温曲线图,今天请大家根据所给数据亲自绘制一张气温曲线图。(南半球某地气温资料)
提问:这幅图的形状与我们上节课阅读的气温曲线图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明什么问题?
南半球为波谷形,北半球为波峰形;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不同地点在同一时间的气温不同。
板书:三、气温的分布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的等温线特性示意图
提问:回忆等高线的概念,了解什么是等温线。
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
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等温线的疏密与气温变化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邻两条等温线的差。
大屏幕或挂图展示世界一月气温分布图(动画链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提问: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以北回归线为例观察海洋和陆地气温有何差别?说明什么问题
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夏季相反。
爬山时,感觉山顶比较凉爽为什么?
(学生讨论)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摄氏度。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三、气温的分布
[教学目的]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2、运用地图,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3、运用地图,联系巴西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了解巴西农业和工业的基本特点
4、运用地图,了解巴西的城市建设和人种构成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城市。工农业特点
难点:亚马孙和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很多同学都喜欢看足球,也知道球王贝利,你知道球王贝利是哪个国家的人吗?
一、地理概况
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找出巴西的位置,并指出它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五大国。
2、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2题,从纬度位置的角度了解巴西的位置特点
3、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第1题,思考:巴西的地形以哪两种基本地形为主,各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4、结合板图,讲述亚马孙平原的范围及亚马孙热带雨林
5、学生自读材料‘地球之肺“,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现状
6、学生讨论完成活动第3题,
(过渡)平原一般是有河流冲积而成,亚马孙平原是有哪条河流冲积而成的呢?
二、亚马孙河
1、引导学生观察图3-41,思考:亚马孙河的发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
2、 设问:亚马孙河在世界上地位如何?(学生阅读思考
3、思考:为什么亚马孙河能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
4、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2题
三、迅速发展的经济
1、学生自读教材,思考:巴西经济在南美洲地位如何?其经济强势可以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过渡)巴西工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巴西丰富的自然资源
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图,了解巴西丰富的铁矿资源和水力资源
四、人口和城市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巴西人口分布图,指出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结合地图册上的有关资料,了解巴西人种的特点
2、引导学生阅读P90图3-41,找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并突出其特点
[小结巩固]
学生小结
[作业布置]
见基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