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汇总8篇

2023-10-19 19:42:03综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汇总8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增加对中国传统儿歌的了解。

  2、体验想象的乐趣,尝试创造性地表现大头在雨中的快乐心情。

  3、感受歌曲的幽默和风趣,体验歌曲主人公的乐观生活态度。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过程:

  1、活动导人:幼儿围坐成半圆,老师以节奏游戏导人,分别用广东话、普通话交替问候,让幼儿在相互问候的游戏中感受歌曲三拍子节奏。

  (教师轻声哼唱歌曲旋律,并配以简单有趣的手指游戏,其价值有二:一是吸引孩子进入聆听和专注的状态,为建立清晰的听觉表象做好准备;二是通过有节奏的互动问好,拉近师幼情感距离,为练习三拍子节奏做好铺垫,这是一个互动积累,节奏前置的环节。)

  2、创设情境: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讲述故事"下雨的时候"边绘画,引起幼儿对"大头"的兴趣。

  (在舒缓的钢琴伴奏下,教师以自然的,像妈妈一样的口吻带出了音乐情境申的故事,起到了以情动人,引人入胜的课堂效果。紧接着,老师用像声词"嘟"哼唱旋律,并用简单的美术线条勾勒出音乐情境中的主人公:幽默可爱的大头娃娃,自然而不着痕迹地帮助幼儿进入歌曲,创设了音画结合的课堂效果。)

  3、感受歌曲

  (1)第一二次感受歌曲。故事讲到结尾将歌曲带入,幼儿聆听老师完整演唱歌曲。

  师:这个大头可真有意思,不怕雨淋。"我"也想来当大头(伸出大拇指)。

  (2)第二次感受歌曲。借助手指游戏(小幅度手指动作)帮助幼儿感受歌曲。

  师:刚才大头都唱了些什么?

  幼:下雨不愁!人家有伞!下雨能洗澡!……(幼儿回答后老师用歌声及动作回应,引导其他幼儿一同模仿,帮助理解歌词。)

  (3)第三次感受歌曲。师幼一边玩手指游戏一边倾听老师歌声进一步理解歌曲。

  师:我的"大头"在这,把你的"大头"也拿出来。

  (4)第四次感受歌曲。利用桔子道具引导幼儿跟唱歌曲。

  师:你的头大,我的头更大。(伸出戴有桔子的大拇指)在"大头"唱歌过程中,老师用动作引导幼儿:一起来!

  (①简单装备,化繁为简。简单的"大拇指",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成了大头娃娃:老师的手掌和大拇指连接变成了雨伞……跟随歌曲旋律进行的手指游戏吸引着孩子的眼球,激荡和点燃了孩子无穷的想象,简单的装备创造了快乐歌唱的价值。②逐层递进,练习积累。从大拇指大头转换到桔子大头,从个体手的动作过渡到操作桔子教具,从徒手练习过渡到配乐操作,从慢节奏到快节奏……是一个逐层递进,练习积累的过程。)

  4、学唱歌曲

  (1)师幼操作"大头"指偶学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歌曲韵律和内容。

  师:刚才小朋友说"老师你有大头,我们也想有个大头",别着急,看看这是什么?

  幼:橡皮泥。

  师:我们用橡皮泥做个大头吧!师幼用团的方式制作橡皮泥"大头",注意跟随韵律节奏进行。

  (2)教师借助橡皮泥"大头"与幼儿一起游戏歌唱。

  师:我们都有了"大头",看看谁的"大头"最会唱歌。

  (①播种"想象"的种子。橡皮泥大头的引入,满足了孩子探求、想动的欲望,并进一步启迪了孩子的迁移能力:原来橡皮泥也可以当大头呀!②变化带来热情。变则通,不停变换的游戏情境无疑能够保持孩子学习参与的热情,并有效促进歌曲听觉表象的形成。)

  5、表现歌曲情境:雷声响起,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大头娃娃们,一起去雨里玩玩吧……(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1-2次。(教师带领)(2)幼儿熟悉动作和韵律后,空间位置可以比较自由和开放,可以跟随琴声自由表达。

  (教师给予动作提示)尾声:天晴了,大头玩累了,跟着妈妈回家了……(①自由表达,释放情感。自由放松的身体表达环节,让幼儿从小的手指游戏过渡到大的身体韵律,是一个节奏积累到韵律和谐的过程。孩子可以轻松跟随歌曲表达情感,既释放了学习过程中的疲倦,又体验了收获的快乐。②榜样示范,秩序学习。带头人教学策略的引入,避免了孩子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迷茫和混乱,有效将孩子的想象内容整合和再现,保障了学习的秩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培育幼儿认真察看及细心倾听的良好习惯。

  2、 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及勇敢表现的能力。

  3、 通过以故事、出示图片的方式,辅助幼儿感受音乐情绪,懂得音乐内容,摸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4、 通过学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筹备:

  知识经验的筹备:组织幼儿观看狮子王的图片及碟片。

  材料的筹备:音乐磁带三盒、图片若干张。狮王、兔子、猴子、狐狸等动物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1、 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

  今天我们去森林玩游戏,高兴吗?

  2、 调动幼儿生涯经验,激发兴趣。

  瞧,我是谁呀?你们喜欢狮子大王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一起学学它的声音和走路的样子。

  3、 引导幼儿完全的听赏音乐第一遍,初步感受音乐情绪。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狮子王的音乐,音乐中告知我们一个故事,一起来听听吧。音乐中有谁?你是怎样听出来的?它们在干什么呢?

  4、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 今天老师跟你们讲一个关于狮子大王的故事。

  5、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

  请你们欣赏一首音乐,边听边想想,你听到了什么,有谁?它在干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呢?

  6、 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分角色表演。

  你喜欢哪个动物就请带上它的头饰,(由幼儿自愿担任角色)边听音乐边玩游戏,教师参与领导。当听到狮子王出来的音乐就学它走路;当听到狮子王吼叫的音乐你们就学学它的动作和声音;当听到动物们出来的音乐你们就和狮子王一起跳舞;最后狮子王饿了,就把狐狸吃到肚子里。

  7、 幼儿之间互换角色表演。

  8、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玩得真高兴,回家休息一会吧。

  附:森林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只听见风在不停的地刮、树在不停地摇。一群动物士兵出来站岗了。突然,远处传来嗵、嗵、嗵的脚步声,这是谁呀?原来是狮子大王来了。它踏着重重的脚步向前走着,走啊,走啊,绕过了四片树林,森林怎么没有一个动物。狮子大王很赌气,啊呜--一声吼叫起来。它停下来又看看,周围还是没有动静。狮子大王更气了,一连叫了四声,并且一声比一声大。它的叫声终于被小动物们听到了,小白兔来了、小花猫来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都来了。狐狸听说动物们来了,它也赶来了。为了让狮子大王高兴它们一起跳舞玩游戏,森林一下变得热闹起来。这时狮子大王饿了,它张开大嘴把狡诈的狐狸一口吃掉了。

  活动反思:

  一开始我以幼儿喜欢的故事入手,让幼儿边听故事边创编狮王的模样、小动物的不同心情(惧怕、高兴),幼儿能结合自身生涯创编出凶悍、强健、可怕的狮王样和发抖、躲藏、快跑、喊救命等惧怕样子以及蹦蹦跳跳、欢欣鼓舞等高兴状,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接下去的欣赏部分,我利用图形谱辅助幼儿了解音乐的构造和内容,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积极匹配音乐与故事情节,并自觉地配上相应的肢体动作,可以说《狮王》音乐引起了幼儿兴趣,而幼儿表演音乐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大班音乐教案《小海军》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根据歌词创编“小海军”的不同动作,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性质,熟悉旋律,学习大胆用动作来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积极参与表演,体验“小海军”的英勇与威武,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小海军》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性质,熟悉旋律,学习大胆用动作来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2.能根据歌词创编“小海军”的不同动作。

  3.积极参与表演,体验“小海军”的英勇与威武。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海军的资料。

  2.准备有关还在海上活动的图片和海军帽子若干。

  3.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导入语

  师:是谁一直在保卫着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生活得快乐,幸福?

  2.出示海军图片,让幼儿知道是海军在海上保卫着我们的国家。

  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是警察叔叔在保护我们的安全,可是在还还是海军在保卫着我们的国家。

  3.播发歌曲音乐磁带,让幼儿熟悉旋律。

  师:小朋友刚才听到了什么,请个别小朋友告诉老师。

  4.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师:刚刚我们一起听到的歌曲就是表现海军保卫我们国家的事情,有哪个小朋友听出了歌曲里面唱的是什么的?你们听到,这首歌曲有什么样的感觉呢。能用什么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吗?

  5.启发幼儿通过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师:我们请想好动作的小朋友来表演小海军,其他的小朋友再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看的动作可以表现。我们表演小海军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呢。

  6.表演音乐

  1、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教师用心留意幼儿自编的动作。

  2、逐句编动作,请部分幼儿逐个表现,由全体幼儿挑选最合适的动作。

  如:请几个幼儿编“我是小海军开着小炮艇”的动作,然后由大家挑选合适动作。

  3、教师将幼儿挑选的动作组合起来,帮助幼儿明确动作顺序,并和幼儿共同表演。

  活动反思:

  本节课教师能够抓住幼儿喜欢海军这一特点,激发幼儿情感,通过学歌曲将海军的形象植入了幼儿的心中。幼儿能够较主动的说出唱出自己喜欢的一句歌词,尤其是三个“轰”字把歌曲的情趣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给幼儿多一些表现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创编动作,教师做好引导,让幼儿在尽情表演中感受歌曲的优美。

  小百科:海军是个古老的兵种,地中海东部地域是世界海军的发祥地。 海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xx年以前,当时建造的兵船是桨船,以撞击战作为战斗的基本战法。到17世纪中期,帆船舰队逐渐取代了桨船舰队,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荷兰开始建立常备海军。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的内容,能唱准七分音和休止符。

  2、引导幼儿体会歌曲的幽默风趣,与同伴互相配合合作,共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知道小鸟、小鱼生活在哪里吗?公鸡和母鸡谁会下蛋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小朋友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幼儿的谈话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范唱歌曲,介绍歌曲内容

  1、播放课件。

  师:歌曲里唱到了哪些小动物呢?

  幼:小鸟,小鱼等。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我们再来仔细听听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再次播放课件。)

  师: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呢?

  2、师:这首歌给你们什么感觉?歌曲里唱到的事情和我们知道的一样吗?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唱的歌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具体讲述。

  小结:歌曲里唱的都是颠倒过来的事情,非常的有趣,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颠倒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受歌曲中颠倒、滑稽的事情。让幼儿了解歌曲所唱的内容。激发起幼儿想学唱的欲望。)

  三、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非常有趣,今天请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这首歌曲,把这首有趣的歌曲唱出来。

  1、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引导小朋友边看图片边演唱,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歌词。

  2、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教师鼓励小朋友大胆地演唱。鼓励生生互动表演唱。

  师:这首歌真有趣,把所有的事情都颠倒过来了,所以在唱的时候,要怎么样呀?我们脸上要带着笑容,声音不能太慢,要轻快活拨。请你和好朋友一起来表演表演这首歌曲,看看谁表演得最可爱最滑稽。

  (设计意图:通过边看图片边学唱以及各种方式的反复演唱帮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并通过教师引导性的提问,帮助了解歌曲中滑稽、有趣的情感。)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相互讨论、创编歌曲。

  师:小朋友,刚才歌词里讲的`都是些颠倒的事情,你们有没有颠倒的话或事情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呢?请小朋友们把你的事情编到歌词里唱唱看!谁来试试看。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歌词,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颠倒的意思,发散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擦出创新火花。)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大胆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2、能根据图示大胆但就马步、弓步、掌、拳等武术动作,会用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3、体验方阵舞的整齐壮观,感受成功与自信。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武术动作。

  2、《男儿当自强》教师教学资源、音乐CD、动作图示、成龙图片、阅兵式、春晚视频。

  3、幼儿学习资源②第23页。

  活动过程:

  1、听音乐,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

  (1)出示成龙图片,引出歌曲《男儿当自强》,感受音乐特点。

  提问:他是谁?他哪方面最厉害?这首歌曲,听起来怎么样?听,这是什么声音?鼓声加到歌曲里,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2)介绍歌曲名称《男儿当自强》,理解“自强”的含义。

  (3)听音乐,运用动作自由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提问:用什么动作能把歌曲的有力、有气势表现出来?小结:中国武术很厉害,动作也很有力,用武术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是最合适的。

  2、幼儿自主探究武术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1)教师根据幼儿的动作表现,梳理主要动作(马步、弓箭步、掌、拳)。

  (2)出示图示,幼儿探究武术动作。

  ①出示部分图示,引导幼儿讨论看图方法(重点分析结束句亮相图片)。

  ②配音乐,幼儿自主探究动作,教师有效指导。(渗透听音乐节奏变换动作)

  (3)幼儿听音乐看图展示,要求幼儿记住动作顺序,尽量做得连贯。(重点练习:马步、隔挡、结束句的亮相动作)

  3、引导幼儿用方阵舞展示,体验方阵舞的有力和气势

  (1)看阅兵、春晚视频,了解方阵,感受方阵舞的整齐壮观、有气势。

  (2)幼儿尝试方阵舞展示。第一遍:幼儿用方阵队形展示,用连续出拳的方式增加气势。第二遍:鼓励幼儿表演时,加上喊号子,进一步增强力度和气势。第三遍:老师参与领舞,让幼儿充分体验自信与成功。

  4、教师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一个自信、自强的孩子。

  教学反思:

  《男儿当自强》由两个乐段组成,乐句之间变化强烈,但却有很强的对称,对应感,在给人强烈的动感之时又给人一种稳定感,第二乐段比较简单,前半段节奏短促,后半段节奏放宽,表现了强大的气势。孩子们对里面的动作很感兴趣,接着我让孩子尝试用不同的动作模仿武打,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一翻热身运动之后,我投放音乐,通过视频欣赏,让学生熟悉《男儿当自强》这首歌。先让学生聆听录音轻声哼唱,再让学生跟着录音歌唱,并在XX处用“哈嗨”来表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其次,我让学生复听,通过朗读歌词,理解歌曲表现的主题,理解男儿当自强的意思,鼓励男生要自强,自力,要出人头地。

  在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后,我用巴乌为同学们伴奏,学生们倍感新奇,唱的特别认真且有激情,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体验伴奏之美,通过巴乌,人声伴奏及学生的演唱,三者合一,融为一体,效果好。

  学生在熟悉理解理解《男儿当自强》歌曲后,我让学生自己尝试用动作将歌曲表现出来。在设计武术过程中,考虑到武术的复杂性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发展实际水平,只选择马步出拳的格式进行了表演,降低了动作难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个过程学生用肢体表现音乐内涵,利用武打动作、学生平时积累的经验和动作图式,达到自我表现的快乐,达到了愉快教学的目的。

  最后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快乐地学习武打动作,并将整首歌曲表现的很出色,提高了音乐课堂的实效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习替换歌词创编歌曲,并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2、观察橙子的细节部分,根据它的不同形状展开想象。

  3、愿意表达自己发现的喜悦和得意。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橙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魔术师,以变魔术形式引出主题。

  二、指导认知

  1、出示横切面的橙子。

  (1)我是怎么切的?(横着切的)我还把这横切的橙子画出来(出示橙子简易图)

  (2)我的这一个橙子,猜猜会变什么呢?(请2——3名幼儿猜测)恩,我们小朋友很聪明,刚刚的猜想只是魔术的热身活动。现在魔术要开始啦,看我有几个橙子?可以变成什么呢(幼儿先回答,橙子一步一步变,幼儿一步一步探索)我们请它变好不好?(橙子橙子变变变)

  (3)我把一个橙子变成了自行车。心里可得意了,我想唱歌开心一下,想听吗?(教师清唱)

  (4)你们听到我是怎么唱的?

  师:为什么要唱叮铃铃?到处玩?

  (5)教师跟着音乐范唱,幼儿轻声跟唱。

  加上音乐,老师唱得更得意了,如果你也想小小得意一下的,也可以轻轻地跟着唱哦。

  (6)师幼一起唱。师:想和老师一起得意地唱一下吗?

  (7)加上动作。师:我们开心的时候还要边唱边跳呢,你们和我一起来吗?

  (8)师:恩,真是开心呀,现在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继续开始魔术表演。

  2、出示4个切形的橙子。

  (1)现在有几个橙子啦?可以变成什么呢?

  (2)我们一起来念奇妙的咒语,把它变出来(橙子橙子变变变)

  (3)看看这些伞的颜色,还可以说什么伞?你能用三个字来说吗?(七彩伞、小花伞)

  (4)那雨是什么声音呢?(淅沥沥、嘀嗒嗒、哗啦啦)撑在伞下的小朋友会感觉怎么样?(很开心、好快乐)

  (5)现在我又得意地想唱起歌来了,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吗?

  (6)我刚刚把你们自己说的歌词唱了出来,好听吗?很得意吧,我们一起来高兴一下!你还可以想一下动作,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7)刚刚我注意到了,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可能干了,不仅唱的好,动作也很棒,谁愿意来表演一下?

  (8)刚才我们在编歌词的时候,还有小朋友说了不一样的歌词,像??????,??????,这些也可以编进去,谁愿意来试试?(请个别幼儿尝试)

  (9)恩,他编的真棒,我们就用他的歌词来唱一下吧,你还可以加上一点动作哦,你的动作可以和老师的不一样。

  (10)还有讲到的歌词没编到吗?还有谁愿意来试试?

  3、小结规律:

  (1)我们又动又唱的真开心,你有没有发现这两段的规律了呢?(幼儿自己发现)是的,我把第一段的自行车换成了七彩伞、小雨伞,都是三个字的,把每句的最后三个字叮铃铃、到处玩换成了滴滴答、真开心、哗啦啦、好快乐等,就能变成一段新的歌曲,你们发现这个规律了吗?

  (2)我们自己发现了规律,当然又要来得意一下了。这次我们来分一下,请男孩子表演第一段、女孩子表演第二段,比比哪一组最棒。准备好了吗?(幼儿分段演唱)

  4、出示纵切橙子图片。

  (1)我还有一个橙子还没变魔术,还想看吗?那就跟我一起加加油吧!(教师切开第二个橙子)这个橙子我是竖着切的,这一面叫竖切面。

  (2)竖切面的橙子会变成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

  (3)你们的想象力真棒,看来也能当小魔法师了,你们愿意试试吗?等会给你们每人一个竖切面的橙子,请你用最快的速度变出一个不一样的东西来,不要搬椅子,音乐结束了就要坐回来了,先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先得意地编起歌词来。(幼儿想象变)

  (4)一起欣赏幼儿作品。你画的是什么?

  (5)你们变出的这么多东西,真是能干的小魔术师啊,根据我们编歌的规律,每句换三个字,谁愿意来得意地唱一唱?(音乐起,幼儿唱)

  (6)我们用??????的歌词,一起加上动作来表演一下吧。(幼儿集体唱)

  (7)谁还愿意来编一编、动一动的?(请个别幼儿表演)

  (8)我们还有一些没编成歌唱出来,等下次有时间了,再来编一些,好吗?

  教后反思: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而音乐活动都能为幼儿提供发展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机会。在幼儿园中音乐创造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是“乐于参与即兴创造活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橙子变变变》这节音乐活动引用了流行音乐《桃花朵朵开》的开头旋律进行音乐创编的活动,其目标是

  1、通过橙子的基本形状想象,培养发散性思维及细致观察的能力。

  2、学唱《橙子变变变》,并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习替换歌词创编歌曲。

  《纲要》中提出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这首歌旨在通过幼儿对切开的橙子形状进行想像并创造新的歌曲。此活动中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一、幼儿对所选教材感兴趣,利于幼儿仿编。

  《桃花朵朵开》歌曲旋律活泼可爱,曲调容易记忆和学唱,也有利于幼儿编创成新的歌词来演唱。选材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题材,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创编的欲望。

  二、重点前置,为创编做准备。

  首先我通过实验,让幼儿对橙子的基本形状有所了解,然后将重点前置,只有学会了唱歌曲,才能创编新的歌曲,我改变以往的谈话、图片,换成了生动的多媒体,以及图谱、节奏卡,使幼儿在神奇的变化中悄悄地学习,让幼儿有一种魔术师的身临其境之感,拓展了眼界,增加了学习的激情,使幼儿的听觉、观察力、模仿力、创造力等诸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我采用清唱的方式,分段教学,让幼儿听清楚歌曲的内容,将歌曲的节奏、内容用图谱一一展现,使幼儿轻松的记歌词,打节奏,学习歌曲。以示范,变成电风扇,变成红太阳,分段学,条理清晰,给幼儿提供想象、创编的条件。这是创编的准备阶段,为创编新的歌词内容作准备。

  三、打开想象的大门,创编更精彩。

  以“橙子还会变成什么呢?”打开了幼儿想象的大门。幼儿有了范例之后,知道了创编的方向,都争先恐后的想表述,然而为了让他们的想象空间不受同伴的影响,我采用了悄悄话的方法,有的说橙子像灯笼,挂起来;有的说橙子变成小蜗牛,慢慢爬;有的说橙子变成奖牌,亮闪闪;有的说橙子变成小喇叭,滴滴响;有的说橙子变成鲜花,好漂亮;有的说橙子变成滑滑梯,好快乐……幼儿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想出了很多的东西。我让幼儿把想象的东西用添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事先准备好的图谱上替换物品,这样让想象出来的东西更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幼儿面前,也可以吸引一部分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给他们一点提示,开启他们想象的大门,不会让他们显得无措,不知如何融入创编的活动中。

  四、难点突出,积极引导,让幼儿在互动中积极大胆地表述。

  按固定的歌词范式编唱是此活动的难点。幼儿在初次的创编时,我发现他们已经掌握了创编的方法,但是固定的歌词范式还是需要不断的提醒,通过反复的说歌词,帮幼儿掌握,逐步唱准唱对。对于创编时的歌词,我们尽量做到创编不重复。幼儿的积极大胆地创编,我是他们的欣赏者、支持者,欣赏他们的创意、欣赏他们的自信、欣赏他们的积极。活动中采用积极引导,肯定幼儿,对幼儿进行正面的鼓励。有时候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和他们一同讨论,一同创编,一同感受音乐的.快乐。

  五、以游戏的方法,让创编经验得到进一步巩固。

  以游戏猜猜看的方式对已有的经验复习巩固,多媒体的应用,让幼儿的猜想变得更加兴奋,出现两个橙子,三个橙子、多个橙子时幼儿的想象推向另一个高潮,自行车、小猪、雨伞、向日葵……让幼儿在一起讨论、互相学习,起到启发幼儿,激发创作灵感的作用,个别交流、同伴交流可以让每个幼儿都有更多练习的机会,边看多媒体边进行创编练习。无论是歌词还是节奏,幼儿在创编时都很积极,都有创编的欲望,幼儿非常轻松、愉快地体验了创作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在创编过程中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有助于幼儿更好的投入到活动中来。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新歌,感受四分休止符,能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休止符。

  2、创意性地对圆形进行添画,并根据画的内容对部分歌词进行改编。

  3、体验合作的乐趣和自编歌曲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图画纸,画板每人一份,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拍手进活动室。

  2、教师引导幼儿扩散思维,想出很多圆的东西来,并用蜡笔把各种圆的东西画出来。

  3、利用幼儿的画,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4、幼儿学唱歌曲,重点掌握休止符。

  (1) 学习歌词,并能跟着钢琴的速度有节奏地念出来。

  (2)初次尝试跟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

  (3)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休止符,同时以边唱边游戏的方式来感受休止。

  (4)幼儿边唱边拉圆圈,在休止的地方蹲一下。

  (5)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唱一句,并在乐句末休止的地方造型。

  7、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和跳音。

  2、在教师的提问和动作的帮助下记忆歌词。

  3、感受歌曲带来的愉悦体验。

  教学重点:教幼儿学会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教幼儿准确唱附点音符和跳音。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情景表演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配套CD、钢琴、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组织教学

  2、谈话引题。

  二、基本部分

  1、发声练习

  12 34|5— |54 32|1—|

  12 34|54 32|1 3|1—||

  2、节奏练习

  3、教师范唱歌曲一遍,引导幼儿认真听。

  4、教师提问:

  歌曲里唱了谁?她去干什么了?结果怎样?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袋鼠妈妈一样?

  5、朗诵歌词一遍,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6、教唱歌曲

  教师先分句教幼儿唱歌,后分段教唱。

  7、师幼集体唱歌,激发幼儿兴趣。

  8、幼儿集体唱歌,教师弹琴。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总结课情。

  教学效果分析:

  1、幼儿对所学内容掌握好,课堂效果明显。

  2、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3、在课堂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