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教案8篇

2023-08-17 17:35:05综合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教案8篇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教案 篇1

  教学 目标:

  (1)掌握圆的一般方程及其特点.

  (2)能将圆的一般方程转化为圆的标准方程,从而求出圆心和半径.

  (3)能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条件求出圆的一般方程.

  (4)通过本节课学习,进一步掌握配方法和待定系数法.

  教学 重点:

  (1)用配方法,把圆的一般方程转化成标准方程,求出圆心和半径.

  (2)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

  教学 难点:

  圆的一般方程特点的研究.

  教学 用具:

  计算机.

  教学 方法:

  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 过程

  【引入】

  前边已经学过了圆的标准方程

  把它展开得

  任何圆的方程都可以通过展开化成形如

  ①

  的方程

  【问题1】

  形如①的方程的曲线是否都是圆?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

  如果①表示圆,那么它一定是某个圆的标准方程展开整理得到的.我们把它再写成原来的形式不就可以看出来了吗?运用配方法,得

  ②

  显然②是不是圆方程与 是什么样的数密切相关,具体如下:

  (1)当 时,②表示以 为圆心、以 为半径的圆;

  (2)当 时,②表示一个点 ;

  (3)当 时,②不表示任何曲线.

  总结:任意形如①的方程可能表示一个圆,也可能表示一个点,还有可能什么也不表示.

  圆的一般方程的定义:

  当 时,①表示以 为圆心、以 为半径的圆,

  此时①称作圆的一般方程.

  即称形如 的方程为圆的一般方程.

  【问题2】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与圆的标准方程的异同.

  (1) 和 的系数相同,都不为0.

  (2)没有形如 的二次项.

  圆的一般方程与一般的二元二次方程

  ③

  相比较,上述(1)、(2)两个条件仅是③表示圆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或充要条件.

  圆的一般方程与圆的标准方程各有千秋:

  (1)圆的标准方程带有明显的几何的影子,圆心和半径一目了然.

  (2)圆的一般方程表现出明显的代数的形式与结构,更适合方程理论的运用.

  【实例分析】

  例1:下列方程各表示什么图形.

  (1) ;

  (2) ;

  (3) .

  学生演算并回答

  (1)表示点(0,0);

  (2)配方得 ,表示以 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

  (3)配方得 ,当 、 同时为0时,表示原点(0,0);当 、 不同时为0时,表示以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

  例2:求过三点 , , 的圆的方程,并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

  分析:由于学习了圆的标准方程和圆的一般方程,那么本题既可以用标准方程求解,也可以用一般方程求解.

  解:设圆的方程为

  因为 、 、 三点在圆上,则有

  解得: , ,

  所求圆的方程为

  可化为

  圆心为 ,半径为5.

  请同学们再用标准方程求解,比较两种解法的区别.

  【概括总结】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1)求圆的方程多用待定系数法.其步骤为:由题意设方程(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根据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系数,写出方程.

  (2)如何选用圆的标准方程和圆的一般方程.一般地,易求圆心和半径时,选用标准方程;如果给出圆上已知点,可选用一般方程.

  下面再看一个问题:

  例3: 经过点 作圆 的割线,交圆 于 、 两点,求线段 的.中点 的轨迹.

  解:圆 的方程可化为 ,其圆心为 ,半径为2.设 是轨迹上任意一点.

  ∵

  ∴

  即

  化简得

  点 在曲线上,并且曲线为圆 内部的一段圆弧.

  【练习巩固】

  (1)方程 表示的曲线是以 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求 、 、 的值.(结果为4,-6,-3)

  (2)求经过三点 、 、 的圆的方程.

  分析:用圆的一般方程,代入点的坐标,解方程组得圆的方程为 .

  (3)课本第79页练习1,2.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1)圆的一般方程及其特点.

  (2)用配方法化圆的一般方程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坐标和半径.

  (3)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

  【作业】课本第82页5,6,7,8.

  【 板书 设计】

  圆的一般方程

  圆的一般方程

  例1:

  例2:

  例3:

  练习:

  小结:

  作业: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教案 篇2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学习的,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发展,但对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来看,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是很好,所以在复习时要及时对学生相关知识进行提问,然后开展对本节课的巩固性复习。而本节课学生会遇到的困难有:数轴、坐标的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二、考纲要求

  1.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

  2.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4.能用坐标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垂直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

(一) 知识梳理:

  1.向量坐标的求法

(1)若向量的起点是坐标原点,则终点坐标即为向量的坐标.

(2)设A(x1,y1),B(x2,y2),则

=

  | |=

(二)平面向量坐标运算

  1.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向量

  设 =(x1,y1), =(x2,y2),则

+ = - = λ = .

  2.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设 =(x1,y1), =(x2,y2),则 ∥ ?.

(三)核心考点·习题演练

  考点1.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例1.已知A(-2,4),B(3,-1),C(-3,-4).设 (1)求3 + -3 ;

(2)求满足 =m +n 的实数m,n;

  练:(2015江苏,6)已知向量 =(2,1), =(1,-2),若m +n =(9,-8)

(m,n∈R),则m-n的值为     .

  考点2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例2:平面内给定三个向量 =(3,2), =(-1,2), =(4,1)

  若( +k )∥(2 - ),求实数k的值;

  练:(2015,四川,4)已知向量 =(1,2), =(1,0), =(3,4).若λ为实数,( +λ )∥ ,则λ= (  )

  思考:向量共线有哪几种表示形式?两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有哪些作用?

  方法总结:

  1.向量共线的两种表示形式

  设a=(x1,y1),b=(x2,y2),①a∥b?a=λb(b≠0);②a∥b?x1y2-x2y1=0.至于使用哪种形式,应视题目的具体条件而定,一般情况涉及坐标的应用②.

  2.两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的作用

  判断两向量是否共线(平行的问题;另外,利用两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可以列出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

  考点3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

  例3“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是AB边上的动点,

  则 的值为     ; 的值为     .

【提示】解决涉及几何图形的向量数量积运算问题时,可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来运算,这样可以使数量积的运算变得简捷.

  练:(2014,安徽,13)设 =(1,2), =(1,1), = +k .若 ⊥ ,则实数k的值等于(  )

【思考】两非零向量 ⊥ 的充要条件: · =0?     .

  解题心得:

(1)当已知向量的坐标时,可利用坐标法求解,即若a=(x1,y1),b=(x2,y2),则a·b=x1x2+y1y2.

(2)解决涉及几何图形的向量数量积运算问题时,可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来运算,这样可以使数量积的运算变得简捷.

(3)两非零向量a⊥b的充要条件:a·b=0?x1x2+y1y2=0.

  考点4:平面向量模的坐标表示

  例4:(2015湖南,理8)已知点A,B,C在圆x2+y2=1上运动,且AB⊥BC,若点P的坐标为(2,0),则 的值为(  )

  练:(2016,上海,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0),B(0,-1),P是曲线上一个动点,则 的取值范围是?

  解题心得:

  求向量的模的方法:

(1)公式法,利用|a|= 及(a±b)2=|a|2±2a·b+|b|2,把向量的模的运算转化为数量积运算;

(2)几何法,利用向量加减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作出向量,再利用余弦定理等方法求解..

  五、课后作业(课后习题1、2题)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函数图象,了解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2〉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会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与极小值

  2 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例,借助函数图形直观感知,并探索函数的极值与导数的关系。

  3 情感与价值

  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中一般性和有效性,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极值是函数的局部性质,增强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意识。

  二、重点: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

  难点: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三、教学基本流程

  回忆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与已有知识的联系

  提出问题,激发求知欲

  组织学生自主探索,获得函数的极值定义

  通过例题和练习,深化提高对函数的极值定义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导数和函数单调性的关系是什么?

(提问C类学生回答,A,B类学生做补充)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2、观察图 表示高台跳水运动员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10的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1)当t=a时,高台跳水运动员距水面的高度,那么函数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在t=a处的导数是多少呢?

(2)在点t=a附近的图象有什么特点?

(3)点t=a附近的导数符号有什么变化规律?

  共同归纳: 函数h(t)在a点处h/(a)=0,在t=a的附近,当t0;当t>a时,函数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单调递减,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0,即当t在a的附近从小到大经过a时,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先正后负,且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连续变化,于是h/(a)=0.

  3、对于这一事例是这样,对其他的连续函数是不是也有这种性质呢?

<二>探索研讨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1、观察图所表示的y=f(x)的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1)函数y=f(x)在点的函数值与这些点附近的函数值有什么关系?

(2) 函数y=f(x)在.点的导数值是多少?

(3)在点附近, y=f(x)的导数的符号分别是什么,并且有什么关系呢?

  2、极值的定义:

  我们把点a叫做函数y=f(x)的极小值点,f(a)叫做函数y=f(x)的极小值;

  点b叫做函数y=f(x)的极大值点,f(a)叫做函数y=f(x)的极大值。

  极大值点与极小值点称为极值点, 极大值与极小值称为极值.

  3、通过以上探索,你能归纳出可导函数在某点x0取得极值的充要条件吗?

  充要条件:f(x0)=0且点x0的左右附近的导数值符号要相反

  4、引导学生观察图,回答以下问题:

(1)找出图中的极点,并说明哪些点为极大值点,哪些点为极小值点?

(2)极大值一定大于极小值吗?

  5、随堂练习:

  如图是函数y=f(x)的函数,试找出函数y=f(x)的极值点,并指出哪些是极大值点,哪些是极小值点.如果把函数图象改为导函数y=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的图象?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三>讲解例题

  例4 求函数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的极值

  教师分析:①求f/(x),解出f/(x)=0,找函数极点; ②由函数单调性确定在极点x0附近f/(x)的符号,从而确定哪一点是极大值点,哪一点为极小值点,从而求出函数的极值.

  学生动手做,教师引导

  解:∵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x2-4=(x-2)(x+2)令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0,解得x=2,或x=-2.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

(1) 当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0,即x>2,或x<-2时;

(2) 当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0,即-2

  当x变化时,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f(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2)

-2

(-2,2)

  2

(2,+∞)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

  0

  0

+

  f(x)

  单调递增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单调递减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单调递增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因此,当x=-2时,f(x)有极大值,且极大值为f(-2)=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当x=2时,f(x)有极

  小值,且极小值为f(2)=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函数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的图象如: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归纳:求函数y=f(x)极值的方法是: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1求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解方程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0,当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0时:

(1) 如果在x0附近的左边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0,右边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0,那么f(x0)是极大值.

(2) 如果在x0附近的左边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0,右边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0,那么f(x0)是极小值

<四>课堂练习

  1、求函数f(x)=3x-x3的'极值

  2、思考:已知函数f(x)=ax3+bx2-2x在x=-2,x=1处取得极值,

  求函数f(x)的解析式及单调区间。

  C类学生做第1题,A,B类学生在第1,2题。

<五>课后思考题

  1、若函数f(x)=x3-3bx+3b在(0,1)内有极小值,求实数b的范围。

  2、已知f(x)=x3+ax2+(a+b)x+1有极大值和极小值,求实数a的范围。

<六>课堂小结

  1、函数极值的定义

  2、函数极值求解步骤

  3、一个点为函数的极值点的充要条件。

<七>作业 P32 5 ① ④

  教学反思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导数的极值,有了上节课导数的单调性作铺垫,借助函数图形的直观性探索归纳出导数的极值定义,利用定义求函数的极值.教学反馈中主要是书写格式存在着问题.为了统一要求主张用列表的方式表示,刚开始学生都不愿接受这种格式,但随着几道例题与练习题的展示,学生体会到列表方式的简便,同时为能够快速判断导数的正负,我要求学生尽量把导数因式分解.本节课的难点是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为了说明这一点多举几个例题是很有必要的.在解答过程中学生还暴露出对复杂函数的求导的准确率比较底,以及求函数的极值的过程板书仍不规范,看样子这些方面还要不断加强训练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研讨评议

  教学内容整体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课堂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合理清晰的引导思路,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培养和提高,教学内容容量与难度适中,符合学情,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不同效果的收获。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掌握向量的概念、坐标表示、运算性质,做到融会贯通,能应用向量的有关性质解决诸如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向量的性质及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掌握向量的概念、坐标表示、运算性质,做到融会贯通,能应用向量的有关性质解决诸如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的问题。

(二)例题分析:略

  四、小结:

  1、进一步熟练有关向量的运算和证明;能运用解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有关应用问题,

  2、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切实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

  略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教案 篇5

  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期望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反映随机变量取值分布的特征数,学习期望将为今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做铺垫。同时,它在市场预测,经济统计,风险与决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今后学习数学及相关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离散型随机变量期望的概念及其实际含义。

  难点:离散型随机变量期望的实际应用。

[理论依据]本课是一节概念新授课,而概念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把对离散性随机变量期望的概念的教学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此外,学生初次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也较为困难,故把其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期望的概念,了解其实际含义。

  会计算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概念的.建构这一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等合情推理能力。

  通过实际应用,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数学应用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培养其严谨治学的态度。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积极探索的精神,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三、教法选择

  引导发现法

  四、学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教案 篇6

  一、课前预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并能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出发,推导出这些性质,并能具体估计双曲线的形状特征。

  二、预习内容

  1、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初步运用。

  类比椭圆的几何性质。

  2。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的导出和论证。

  观察以原点为中心,2a、2b长为邻边的矩形的两条对角线,再论证这两条对角线即为双曲线的渐近线。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

  1、椭圆与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异同点分析

  2、描述双曲线的渐进线的作用及特征

  3、描述双曲线的离心率的作用及特征

  4、例、练习尝试训练:

  例1。求双曲线9y2—16x2=144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焦点坐标、离心率、渐近线方程。

  解:

  解:

  5、双曲线的第二定义

  1)。定义(由学生归纳给出)

  2)。说明

  (七)小结(由学生课后完成)

  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按两种标准方程形式列表小结。

  作业:

  1。已知双曲线方程如下,求它们的两个焦点、离心率e和渐近线方程。

  (1)16x2—9y2=144;

  (2)16x2—9y2=—144。

  2。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实轴的长是10,虚轴长是8,焦点在x轴上;

  (2)焦距是10,虚轴长是8,焦点在y轴上;

  曲线的方程。

  点到两准线及右焦点的距离。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教案 篇7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意见指导下,在年级部工作的框架下,认真落实学校对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强化数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明确任务,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二、教材简析

  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

  三、教学任务

  本学期上半期授课内容为《选修1—2》和《选修4—4》,中段考后进入第一轮复习。

  四、学生基本情况及教学目标

  认真贯彻高中数学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双基”教学为主要内容,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使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高二文科学生共有10个班,其中尖尖班2个,8个平行重点班。尖尖班的学生重点是数学尖子生的培养,冲刺高考数学高分为目标。平行班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两点,第一点:保证重点学生的数学成绩稳步上升,成为学生的优势科目;第二点:加强数学学习比较困难学生的辅导培养,增加其信息并逐步缩小数学成绩差距。

  五、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六、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各组老师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好本周的单页练习。教研会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导学案》,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一份练习试卷,学生完成后老师要收齐批改,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间讲评。

  3、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尖尖班的教学进度可适当调整,教学难度要有所提升;其他各班要培育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备课组也将组织学生上培优班。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并根据需要在年级开设数学困难生补充辅导班。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推理是高考的重要的内容,推理包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由于解答高考题的过程就是推理的过程,因此本部分内容的考察将会渗透到每一个高考题中,考察推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既可能在选择题中和填空题中出现,也可能在解答题中出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演绎推理的含义及特点,会将推理写成三段论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演绎推理在数学证明中的重要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言之有理论证有据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演绎推理的含义与三段论推理及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演绎推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 填一填:

  ① 所有的金属都能够导电,铜是金属,所以 ;

  ② 太阳系的大行星都以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冥王星是太阳系的大行星,因此 ;

  ③ 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20xx是奇数,所以 .

  2.讨论:上述例子的推理形式与我们学过的合情推理一样吗?

  3.小结:

  ① 概念: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

  要点:由到的推理.

  ② 讨论: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有什么区别?

  ③ 思考:所有的金属都能够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导电,它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特点?

  小结: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④ 举例:举出一些用三段论推理的例子.

  例1:证明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

  例2:在锐角三角形ABC中, ,D,E是垂足. 求证:AB的中点M到D,E的距离相等.

  当堂检测:

  讨论:因为指数函数 是增函数, 是指数函数,则结论是什么?

  讨论:演绎推理怎样才能使得结论正确?

  比较: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与提高

  1.演绎推理是以下列哪个为前提,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方法( )

  A.一般的原理原则; B.特定的命题;

  C.一般的命题; D.定理、公式.

  2.因为对数函数 是增函数(大前提),而 是对数函数(小前提),所以 是增函数(结论).上面的推理的错误是( )

  A.大前提错导致结论错; B.小前提错导致结论错;

  C.推理形式错导致结论错; D.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错导致结论错.

  3.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A.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A和B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则B =180B.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

  4.补充下列推理的三段论:

  (1)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又因为 与 互为相反数且,所以 =8.

  (2)因为,又因为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 是无理数.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