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四年数学上册教案

2023-06-19 13:27:57综合

四年数学上册教案

  如何设计一份高效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下面是网友“xwotp6563”整理的四年数学上册教案(共7篇),供大家阅读。

四年数学上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最新 篇1

  一、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本年级学生家长教育水平整体不高,导致家庭学习环境一般,家长很少辅导学生,或者没有能力辅导学生,多数学生靠课堂教学进行数学学习,比较少学生能进行预先学习。大部分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等,当然课堂习惯上仍需要继续培养与加强。一部分同学基础比较扎实,特别是二班,班级学生水平比较平均,上学期期末考试年级的不及格1人,一班的中下生较多,主要是对题目的阅读能力比较低,应用题的理解能力较差,思维能力不够好。本学期,需规范和训练学生读题、解题的方式方法,做到多动口,多思考。

  知识分析:已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简单的四则运算,掌握了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初步认识了分数及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已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懂得了基本的位置与方向。掌握了统计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4、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5、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6、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7、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9、努力做好培优工作,注重关爱学困生。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和三角形。

  2、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位置与方向、三角形。

  五、主要措施:

  一、全班成绩:

  四年(1)班:平均分:优分率:69%合格率:%

  四年(2)班:平均分:优分率:75%合格率:%

  二、不及格的学生及分数:

  四年(1)班:廖()曾(36)梁(45)

  四年(2)班:贺(15)

  1、加强整数的概括和系统整理,对整数知识建立系统的认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为分数和小数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对量的计量的复习和系统整理,知道数起源数,量起源量,为后面学习含有小数的名数转化做好准备;

  3、加强小数与整数、分数间的联系,注重引导学生把已学的整数、分数知识迁移到小数,并区分它们的不同点;

  4、在应用题中渗透函数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点;通过操作、实践,加深对图形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加强图形之间的联系;

  5、注重思维过程的展开,教会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帮助理解题意,设计专项练习有针对性地解决难点,使学生便于对思考方法的掌握;

  6、加强口算的训练和力度(计算准确性及速度),强化如:25×2、25×4、25×8、125×4、125×8等算式脱口而出;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2

  第一单元 测 量

  第 一 课 时 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

  学习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课程标准:“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学习重点: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评价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教学流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 计 实际测量 数 学 书 的 长 数 学 书 的 宽 数 学 书 的 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 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八)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让学生感受到掌握分米和毫米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接着通过猜测、验证,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运用了“猜测——验证”的学习方法。再通过讨论、数一数、画一画、比划、举例等操作活动,加深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感知。

  第 二 课 时 分 米 的 认 识

  学习内容:课本22、23页 课程标准:

  这节课是在前面学习过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基础上,继续学习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对于今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等特点,再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本节课的易错点.对物体进行估测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建立分米的长度表象,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及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同时学会估测的方法,提高估测能力;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习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学习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评价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教学流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2)一张床长5分米()(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 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 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六)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整节课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运用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学会学习。

  第三 课 时 千 米 的 认 识

  学习内容: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 内容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测量》中的一个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情分析: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在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与我们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里的素材,如我们学校125米一圈的跑道、50米长的教学楼走廊,学生们放学回家三条不同路上的1千米路程等等,把学习内容再具体化,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1千米的概念,体验充分、思维活跃,对长度单位也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整节课充满生命的活力。学习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学生学习重点是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而整个学习活动也都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的。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评价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教学流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 生:想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练习二第二题(2)补充题(略)四)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充分交流,也有对关键内容的及时概括与适时板书??而这一切,最终都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准确理解、深刻感悟,实现了学生对新知的主动建构。

  第 四 课 时 千 米 的 认 识

  学习内容

  教材第8页例四

  内容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测量》中的一个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情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谈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在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与我们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里的素材,如我们学校125米一圈的跑道、50米长的教学楼走廊,学生们放学回家三条不同路上的1千米路程等等,把学习内容再具体化,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1千米的概念,体验充分、思维活跃,对长度单位也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整节课充满生命的活力。学习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评价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教学流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2、填空:

  1千米=()米 1米=()厘米 1米=()分米 1分米=()毫米

  二)学生实践(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3、汇报:

(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

(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

  4、体验1000米有多远。

  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

  第 五 课 时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学习内容:

  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内容分析:

  本部分知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如果只讲1千米=1000米,学生会感到抽象,印象也不会深刻。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教学千米、米的简单换算时,要在已学过的米、分米、厘米等换算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如例1是把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即从1千米是1000米,推想出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例2是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即从1000米是1千米,推想出5000米里有5个1000米,就是5千米。这两个例题都是根据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用口算直接推算出结果。教材中介绍了换算的推理过程,目的是使学生碰到这类问题知道该怎样去想,但学生做题时,只要求写出结果,不必写出推理过程。

  学情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谈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在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与我们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里的素材,如我们学校125米一圈的跑道、50米长的教学楼走廊,学生们放学回家三条不同路上的1千米路程等等,把学习内容再具体化,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1千米的概念,体验充分、思维活跃,对长度单位也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整节课充满生命的活力。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评价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三)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第 六 课 时 吨 的 认 识

  学习内容

  教材第11页至第13的内容 内容分析: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推算体重帮助学生哇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学生通过“做一做”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学情分析:

  对于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略有所闻,但接触并不多。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先通过码头装卸货物的情景、通过集装箱、货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吨”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提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 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大白菜、奶牛、猪、水泥、油桶、小学生体重等物体帮助学生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及质量单位的合理运用。

  评价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学习难点

  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 评价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体 的质量

(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

  2、讲故事

  师: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

  3、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师:(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6。

(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3)汇报;

  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2)1吨=1000千克

  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汇报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三)巩固、运用新知

  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自身及实际的密切关系,始终处于一种主动学、有兴趣学这样的学习状态

  第 七 课 时 生活中的数学

  学习内容:

  教材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能联系生活 评价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流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三、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生活和数学是离不开的,他们相辅相成.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篇3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二)本单元可用8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垂直和平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重点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难点 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教具 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挂图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1、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3、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4、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我们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有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根据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按照“相交”或者“不相交”来分的话,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分?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2、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让学生质疑。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揭示课题)

  4、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5、学生试着说概念

  师归纳总结并板书。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一)折纸

  1、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生活中很多的平等线与垂线,那要是给每个同学一张这样的不规则纸,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这可有一定难度,愿意接受挑战吗?

  2、学生动手折垂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大家都折出垂线了吗?哪个小老师愿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你是怎样折的?

  4、请在刚才折的基础上,再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平行。有困难的,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5、学生演示。

  师:大家可真不简单,能够动手折出垂线和平行线!现在,请迅速把这些纸收好。这几个小组的动作可真快,看来,你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拓展练习:61页3题折一折。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课后作业:P57“做一做”

  第二课时:画垂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难点 准确的画出垂线。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教具 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

  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

  板书课题:画垂线

  二、探究新知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先画一条直线。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

  强调:

  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

  试着画一个,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

  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

  2)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

  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1、58页“做一做”

  2、思考:

  我们在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呢?为什么?

  3、63页11题

  怎样修路最近呢?

  4、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垂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

  练习画垂线

  第三课时:画平行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熟练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

  2、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3、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平行线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 巩固对平行线的认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

  难点 准确的画出垂线和一组平行线。会利用画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教具 直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什么叫平行线?

  2、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我们怎么样才能画出一组平行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平行线

  板书课题:画平行线

  二、探究新知

1.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步骤:

1).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2).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第一步画出的直线平行。

  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平行。

2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自己画一组平行线,然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检查,对方画的是否平行。

  3、小组活动:

  在你所画的这组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全班汇报

  小结: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4. 小组讨论:怎样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

  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可以用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来画。

  全班汇报组内研究的画法:

  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分别画两条与它垂直的2厘米长的线段,最后把两条线段的端点用线连接起来。

  三、巩固新知:

  1、独立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

  2、利用所学的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自己设计一幅图画。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平行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60“做一做”

  第四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 图形,剪子,七巧板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创设情景 感知图形

1.出示例1,我们认识过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64页)

  2.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哪些四边形?

  梯子的侧面-梯形

  3.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正方形

  4.小组交流:

  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

  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

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 它们的外形像什么?

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

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

④它是平行四边形吗?

⑤你们在量这些图形时,是否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果有,是什么?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现在你有什么问题吗?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6.用集合图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刚刚认识的梯形,你能用这个集合圈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

7.判断:

①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③一个梯形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三、巩固练习

  1、在梯形里画两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三个三角形。你有几种画法?学生展示

  2、七巧板拼一拼

  用两块拼一个梯形

  用三块拼一个梯形

③用一套七巧板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下面的图形中有()个大小不同的梯形。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把1张梯形纸剪一次,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拿一张长方行纸,不对折,剪一次,再拼出一个梯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

  五、作业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图形,然后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是什么三角形?有几种剪拼的方法?

2.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一下,分成两个梯形,有多少种剪法?

  第五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知道什么叫等腰梯形以及等腰梯形和梯形的关系。

  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会画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具 图形,剪子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感受新知

1.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

(1)教师演示。

  教师拿出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为什么没有变?

(2)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把准备长方形框拉成了平行四边形,并动手测量一下两线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它容易变形,也就是不稳定性。

  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性质的应用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2)找出相对应的底和高。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师讲解后,学生动手画高,66页“做一做”。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结合图说明,说一说梯形个部分的名称。

  提问:梯形的高是从哪一边到哪一边的垂线?高能不能画在腰上?

  总结:梯形的高只能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中任意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梯形的底和腰是根据对否平行来区分的。

2)认识等腰梯形。

(1)小组研究:每组一个等腰梯形,研究它的特点。

(2)小组交流汇报。

  对折后两腰相等,并且重合。

  用尺子测量后,也同样得到两腰相等的特征。

(3)概括。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1、67页4题,在点子图上画三个不同的梯形,分别画出它们的高,量出上底、下底和高。

  2、67页6题。剪一剪

  在平行四边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都是梯形。

  在梯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另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呢?

  四、课堂小结:

  你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

  练习十一8、11题。

  第六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测量,使学生经历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的全过程,并渗透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神奇和奥妙,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 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难点 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教具 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引发探究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四边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二、探究新知

  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一下每个角的度数。再把四个角的度数相加,是多少度呢?这是一个四边形,其他的四边形是什么情况呢?

  小组研究,总结规律

  组内分工测量68页10题中的每个四边形的各个角的度数。

  汇总填表。

  共同讨论总结规律。

  全班汇报交流。

  出示图形

  小组内可再任意画一个四边形试一试。

  小结:任意一个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之和都是360度。

  三、巩固新知

1.在表中适当的空格内画“∨”。

2.在图中填写合适的四边形名称。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69页 12、13题。

  第七课时: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莫比乌斯带”,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莫比乌斯带。

  2、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3、在莫比乌斯带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重点 让学生认识“莫比乌斯带”,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莫比乌斯带。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教具 准备剪刀,双面胶、彩笔 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一听古代故事:

  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从前有一个小偷,偷了一位很老实的农民的东西,并被当场抓获,人们将小偷送到县衙,县官发现小偷正是自己的儿子。于是他在一张纸条的正面写上:小偷应当放掉,在纸的反面写上:农民应当关押。县官将纸条交给执行官,由他去办理。

  问:他这样做合理吗?

  接着讲:执行官他要秉公办事,但又不能更改县太爷的命令。聪明的执行官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救下了农民,关押了小偷。

  同学们想知道他用了一个什么巧妙的办法吗?学完这节课之后,我们就能知道了。

  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课件显示)

  那么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师问1:莫比乌斯带是什么样子的?

  师问2:莫比乌斯带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师问3:莫比乌斯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还真不少,要想知道这些问题还得从这张小小的纸条说起.

  活动二:做一做,认识莫比乌斯带

  1.每个同学拿出一根长方形纸条。

  看,这是根普通的纸条,但也是一根神奇的纸条呢。

  先说说它有几条边,几个面?(说:四条边 两个面)

  2.同学们能将它两头对接起来吗?

  3.小组活动。同学们拿出①号纸条试着做一做。

  4.小组同学上台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样对接的?

  这样接起来纸条就成了一个环(圈)。是这样接的同学把作品举起来。摸一摸 看一看,现在它有几条边,几个面?

  师投影:两条边 两个面 像这样有两条边 两个面的纸环我们把它叫(双侧曲面)

  师:说到这,同学们可能会觉得,这也没什么神奇的呀!是呀,这点小把戏,地球人都知道.奇妙的是我还能把它变成一个面,一条边.(停顿,环视学生).

  看,我变出来了是这样的.(学生看师做)

(做纸圈)师:这是怎么做出来的?你们能做吗?大家看看老师怎么做?

  师:好 请看,先把它做成一个普通的纸圈,然后将一段翻转180度,再把它粘好.(学生跟着一起做)

  现在同学们请拿出2号纸条出来开始做,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这位同学做出来了,说说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师:刚才我说它只有一个面,(那么它是不是一个面呢?)我们一起来动手验证一下,用笔在纸圈中间画一条线,笔尖不离开纸面一直画一圈,你会有什么发现?

  生:又回来了

  师:说明了什么?

  生:它只有一个面.

  师:我们用手指沿着纸圈的边走一圈,你又发现了什么?(同学们真的很会观察发现)

  师:你们知道这样的一个纸圈叫什么名字吗?(板书显示课题: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它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在偶然间发现的,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莫比乌斯带”,也有人叫它“莫比乌斯圈”,还有人管他叫“怪圈”。

  三、研究莫比乌斯带

  莫比乌斯带到底有多神奇呢?下面我们就用“剪”的办法来研究。

(老师动手剪,学生观察验证。)老师先拿出平常的纸圈,问:现在老师拿出一号纸条出来剪,如果沿着纸带的中间剪下去,会变成什么样呢?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是怎么剪的?(变成2个分开的纸圈)

(一)1/2剪莫比乌斯带

  1、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验证一下

  1、现在,老师拿出莫比乌斯带,我们也用剪刀沿中线剪开这个莫比乌斯纸圈,同学们猜一猜会变成什么样子?同学们,让我们来猜一猜(启发学生想象力)

  生1:它会变成两个圈。

  生2:...........师:要想知道它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的,我们该怎样做?

  生:剪剪看。

  师:为了不把它剪断,先看老师是怎样开始剪的?(强调怎样剪)注意安全。

  师:剪完的同学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太不可思议了!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生:(因为莫比乌斯带是扭了180度才粘在一起的,所以剪开后好像伸开了一样,是一个连着的大圈)。

  汇报(真的是两个圈,并且还套在一起)。

  师:学到了这里,你对莫比乌斯带有了怎样的感觉呢?

  生:太神奇了

  师:你们说神奇吗?大家还想不想继续研究?

(二)1/3剪莫比乌斯带(师剪,学生不用操作)

  师:莫比乌斯带的神奇还远远不止这些,让我们继续体会。

  请拿出3号纸条,把它做成莫比乌斯带。

  师:这个莫比乌斯带的面被平均分成三等分,我们可以沿着任意一条直线剪下去,会有怎样的结果呢?(猜 剪 汇报)

  生: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

  师:下面有情一个同学上台剪。

  师:大家看看现在是怎样的结果呢?

  师:(你来说)

  生:中间涂色的部分变成了这个小圈,两边沿涂色的部分,剪完后连在一起,变成了这个大圈。

  师:你们赞成他的说法吗?你们可真会探索、发现。

  刚才我们研究了莫比乌斯带的?和1∕3 线剪开后的情况,感受到了莫比乌斯的神奇。

  现在我们回到开课的那个故事,哪位同学能根据“莫比乌斯带”的特点帮那个执事官秉公办事,但又不能更改县太爷的命令,想办法,救下了农民,关押了小偷。

(投影)聪明的执事官将纸条扭了个弯,用手指将两端捏在一起。然后向大家宣布:根据县太爷的命令放掉农民,关押小偷。县官听了大怒,责问执事官。执事官将纸条捏在手上给县官看,从“应当”二字读起,确实没错。仔细观看字迹,也没有涂改,县官不知其中奥秘,只好自认倒霉。

  现实可能根本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但是这两个故事却很好地反映出“莫比乌斯带”的特点。

  四、生活中应用

  师:莫比乌斯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大家想对它有更多的了解吗?

  他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被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请欣赏图片(课件展示)

  1、过山车:有些过山车的跑道采用的就是莫比乌斯原理。(投影)

  3、三叶扭结:中国科技馆的标志性的物体,是由莫比乌斯带演变而成的。(投影)

  师:请看这是中国科技馆的大厅里耸立着一个巨型的三叶纽结.这个三叶纽结就是莫比乌斯带的原理设计的.它每天不停地旋转着美妙的曲线,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让我们享受着数学的神奇,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师:莫比乌斯带不但很神奇,它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用处呢?有些机器上的传动带就做成莫比乌斯带形状的,这样就不会只磨损一个面,使传动带的寿命提高了一倍.

  五、课堂拓展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是不是觉得莫比乌斯带充满了奥秘呢?有的问题老师也不怎么清楚。我告诉大家,数学中有一门专门研究莫比乌斯带的书叫《拓扑学》(板书)。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老师一起去研究研究,好吗?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本单元可用12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口算除法(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准备题: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视频|试卷1、20、50、120、150分别是几个十?

  2、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60÷2 80÷4 90÷3 120÷6

  二、新授:

  1、出示例1

(1)有80面彩旗。每班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80里面有几个20?怎样列式? 80÷20 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练一练:

  80÷48= 90÷30= 83÷20≈ 80÷19≈

(2)自学例2:有150个本子。发给50个同学。能提什么问题?

  练习:

  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能提什么问题?

  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能提什么问题?

  可以分给几个班?怎么计算?

  列式: 120÷30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

  120里面有几个30?

  几个30是120?

  120是12个10,30是3个10,120个10除以3个10,商4。

  练一练:

  120÷40 150÷50 160÷80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必免出现120÷30=40的情况,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30×40=1200

  三、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视频|试卷

  4÷2 6÷3 36÷6 42÷7

  40÷20 60÷30 360÷60 420÷70

  90÷30 540÷60 630÷70 180÷20

  80÷40 450÷50 360÷90 810÷902、书后:(P71 “做一做”)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练习十二第4题。

  第2课时:笔算除法(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 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复习:

  1、口算:60÷20 120÷302、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40×()<83 60×()<508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今天是“阅读日”,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可以借助小棒算一算

  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现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3个30是90,商3。商写在什么位置?

  30)9 2

  0

  练一练)80 30)64

(2)出示例2:

  178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178÷30=5……28

  30)178

  150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

  借助小棒尝试算一算。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5个30是150,商5。商写在什么位置?

  练一练:

  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是什么?

  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三、练习:

  1、板演:

  20)80 30)160 90)820 90)4802、P73“做一做”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练习十三第4题

  第3课时: 笔算除法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让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巩固算理和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 练习卡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复习导入;

  1、口算

  80÷20 320÷80 40×70

  240÷60 60×90 270÷90

  4×60 210÷70 350÷502、脱式计算

  75×4+630 376+280÷70

  9×60-320 6400÷80-64

  笔算

  63÷20 260÷80

  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并改错。

  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

  2、笔算

  310÷50 170÷30 643÷80

  406÷60 285÷40 111÷20

  478÷70 163÷30 294÷603、应用题

  1)一个足球3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钱?

  2)有饲料100千克,这些猪每天要

  吃30千克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

  还剩多少千克?

  3)计划生产400台电视机,每月生产70台,半年内是否可以完成任务?

  4)每节车厢限乘60吨,有50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

  三、思考:

  如○是□的20倍,下面哪些是对的。

○×20=□ □×20=○

○÷20=□ □÷20=○

○÷□=20 □÷○=20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自主练习计算题

  第4课时: 笔算除法(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 “五入” 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难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复习:

  1、()里最大能填几?

  30×()<75 40×()<1802、在○里填上>或<

  35×4 ○ 138 42×5 ○ 230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

  91÷20 84÷40

  198÷20 215÷30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3

  一个笔袋21元,84元可以买几个?

  提问:你能计算出84÷21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21最接近20,把21看作20来试商,这样把84÷21转化成84÷2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为除数21,不是2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然后把4与21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或小于84。因为21×4正好等于84,说明商4合适,这时将4写清楚。

  反馈练习64÷21 68÷34 92÷23

  引导学生观察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

  提问:这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分别是几?你把它们看做多少来试商?你是怎样计算的?

  归纳小结:当除数的个位是1、2、3、4时,把除数的个位数舍去,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和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

(2)一个台灯62元,430元可以买几个?还剩多少元?怎样列式?怎样想的?

  430÷62=

  62)430

  434

  商大了,改商

  62)430

  372

  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62最接近60,把62看作60来试商,这样把430÷62转化成430÷6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7。因为除数62,不是6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7”,不行再调商为6。

  学生试做:

  练习:

  198÷23 215÷34 552÷63

  提问:你把各题的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你怎么计算的?这三道题的调商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用“四舍”或“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调小(小了要调大)。

  三、巩固练习:

  1、板演

  46÷23 153÷51 300÷74

  293÷31 294÷42 200÷632、练习 P76“做一做”

  四、总结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当除数的个数是1、2、3、4时怎样试商?

  五、作业:练习十四第3题

  第5课时:笔算除法(例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巩固除法的估算及验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商的位置。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复习:

  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4)948 4)348

  二、新授:

  1、出示例4:

(1)学校礼堂有28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问:怎样列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

  19比28大,28除19个十,商几个十?前两位不够除,就看前三位,商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把28看作30来试商,商6应写在个位上,第一次商后余29比28小,说明商6小了,怎么办?

  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197÷28=7……3

  28)197

  168

  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不合适,小了,改商

  28)197

  196

  练一练:

  805÷23 826÷59 1487÷47

  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问:怎样列式?如何验算?

  2、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练习,先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2293÷34 9588÷28

  独立完成订正

  4总结

  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十四第7、8题

  2、直接说出下面各题该商几?

  60÷15 175÷25 288÷24

  234÷26 384÷16 775÷25

  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79 11、12

  第6课时:笔算除法(例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能灵活地试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难点 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复习导入1、15×2= 15×3= 25×4=

  15×4= 15×5= 25×8=

  2、笔算:

  326÷81 294÷58 721÷83

  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 :

  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2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

  240÷26=9……6

  26)240

  234

(1)学生试做,汇报作法。

(2)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26看作30,算的对吗?帮助检查一下?

  如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问:还可以怎么试商?

(3)可以把26看作25,用口算试商,5个25是125,接近140,所以商5。

(4)把24、25、26都看作25来试商。

  2、练习:

  把24、25、26都看作25试商

  225÷25 114÷24 208÷26

  135÷15 128÷16 114÷

  三、巩固练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

  15×()< 65 25×()<124

  25×()< 95 15×()<124

  26×()<150 16×()<100

  2、计算:

  405÷15 192÷24 728÷26 496÷14

  四、总结

  在做计算的时候,可以将14、15、16和24、25、26看作15、25来进行试商,提高试商速度。

  五、作业:练习十五第3题

  第7课时:笔算除法(例6、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巩固除法的估算及验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商的位置。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复习:

  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4)948 4)348

  二、新授:

  1、出示例5:

  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问:怎样列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

  61比18大,18除61个十,商几个十?“3”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第一次商后余7比18小,说明商3合适。余7是7个十,下步该怎么办?

  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612÷18=34

  18)612

  0

  练一练:

  805÷23 826÷59 1487÷47

  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出示例6:

  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4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问:怎样列式?如何验算?

  2、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练习,先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2293÷34 9588÷28

  独立完成订正

  4总结

  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十九1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找出准确的商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该商几?

  60÷15 175÷25 288÷24

  234÷26 384÷16 775÷25

  笔算第91页6

  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92 9、10

  第8课时:笔算除法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巩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和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商的位置。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 图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卡片(略)

  2、填空:

  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

  2)每份是70,490里面有()个70

  3)()÷()=20……19,除数最小是()

  4)322÷40的商写在()位上。

  5)475与195的差里有()个70。

  6)如果4×30+6=126,那么126÷30=()……()

  7)有163个鸡蛋,每30个装一箱,这些鸡蛋需要()个箱子。

  3、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练习内容

  1、计算

  346÷42 171÷57 1674÷93

  876÷73 2001÷87 ÷842、计算并验算

  4814÷83 8445÷33 3243÷47

  1827÷63 1568÷28 2669÷363、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适当的数字,再计算。

  商是一位数 商是两位数

()25÷38()76÷27

()96÷82()04÷64

  解决问题;

  1)一个排球42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排球?

  2)一部电话机94元,一部扫描机846元,扫描机的单价是电话机的几倍?

  3)探究题

  小英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48看成84,结果得到的商是37余12,求正确的商是多少?

  4)竞赛题:

  三、总结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学会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了吗?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四、作业:91页5----8

  第9课时: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2、会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重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故事导入

  安排老猴子分桃子的故事1、8个桃子分2天吃完,16个桃子分4天吃完,32个桃子分8天吃完,64个桃子分16天吃完。(将数字板书在黑板上)

  2、提问:老猴子运用了什么知识教育了小猴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1、提问:观察数字,你发现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说方法,教师板书。

÷ 2 = 4

÷ 4 = 4

÷ 8 = 4

÷ 16= 42、我们分别用第2、3、4式与第1个算式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被除数、除数分别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扩大)

  3、教师带领学生分别比较。

  4、提问:谁能给我们总结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5、学生讨论,并发现: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教师板书)

  6、提问:为什么说是“同时”,“相同”?可以举例子来证明

  7、我们分别用第1、2、3式与第4个算式进行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

  被除数、除数分别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缩小)

  8、通过观察,谁能再给我们总结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板书课题:商的变化规律

  三、总结:

  提问: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除法里有商的变化规律,那么谁能说说你觉得这个规律需要我们注意的有哪些?

  你们看我这样写对吗?为什么?

  48÷12=(48×0)÷(12×0)

  让学生判断。

  四、巩固练习:书P87 “做一做”

  五、总结

  在运用商的变化规律时,一定要注意什么?(“同时”,“相同”。)

  六、作业:练习十七第6题、9题。

  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整理和复习,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的全过程,牢固掌握知识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重点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不变的性质。

  难点 能够正确的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具 题卡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复习除法口算

  1)直接说结果。

  720÷80= 480÷60= 360÷90=

  240÷30= 420÷70= 900÷30=

  180÷20= 560÷80= 250÷50=

  450÷90= 630÷70= 4000÷8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估算

  368÷60≈422÷80≈720÷89≈ 722÷90≈ 350÷68≈ 455÷70≈

  578÷60≈ 507÷80≈289÷5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3)直接写出得数

  26÷2= 55÷5= 280÷40=

  85÷5= 640÷80= 81÷3=

  360÷90= 96÷4= 78÷6=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小结:商的变化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复习笔算

  1)816÷51= 665÷25= 816÷51=

  1826÷83= 3672÷18= 1584÷48=

  4325÷48=3276÷84=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试商的方法和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灵活试商法

  同商比较 折半估商“5”

  同头无除商“9”“8”

  三、练习

  1、整理和复习(第91页)

  出示图表,问:解决上面的问题,你用了什么计算方法?

  接着往下算。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完成练习十八的2、3、4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92页2、

  第七单元《七形统计图》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这部分内容可以用5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 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

  分析:

  三、巩固新知

  1、完成95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1页3、4

  第2课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 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视频|试卷

  教师导学

  情境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三、巩固新知

  完成97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页 6

  第3课时:你寄过贺卡吗?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 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难点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贺卡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情境导入:

  1、出示贺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同学们在元旦的时候都收到过贺卡吗?你给谁寄过贺卡吗?

  2、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你寄过贺卡吗?的实践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发现问题;

  1)呈现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

  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

  对废品要有效回收

  2)昨天老师布置了小组调查:本小组成员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

  学生制成统计表,填写统计表。

  2、分析问题:

  1)出示问题:1)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学生共收到多少张贺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课大树?

  2)引导思考:怎样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全班、全年级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

  出示阅读资料(1)小组合作探索

  3)引发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思考,引出结论

  4)问题: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解决问题

  实施解决方案——行动起来吧!

  全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本单元内容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吗?

  2、烙烙饼中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学广角中去学习有关烙烙饼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情境图片:妈妈正在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问: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

  问: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烙两张呢?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

  问:还可以怎样烙?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发引导: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

  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

  学生动手用硬币、课本来代表饼进行实验。

  问: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

  怎样按排最节省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学例2

  出示家里客人要沏查茶的情境图。

  小明,帮妈妈浇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观察理解情境图。

  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安排?需要多长时间?和同学讨论一下,看看

  谁的方案比较合理。

  分小组设计方案,思考讨论: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比较:谁的方案所需的时间最少?谁的方案最合理?

  三、巩固新知

  1、书后做一做第1题

  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

  2、书后做一做第2题

  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做一做的第3题

  第2课时: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1、你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2、问: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在给出的表格中补充完整。出示表格

  齐王 田忌 本场胜负

  第一场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第二场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

  第三场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

  2、思考: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秦王的方法?讨论

  3、引导学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种可采用的应对策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来,填如表中。

  4、展示各组汇报的结果

  田忌可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种,但只有一种是唯一可以获胜的。

  5、说一说: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结合实际说一说。

  三、巩固新知

  数学游戏:

  1、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说明游戏规则

  2、两人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5的自然数,把两人报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0,谁获胜。: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获胜,你第一次报几?以后怎么报?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

  第九单元《总复习》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第1课时: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 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难点 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具 题卡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求近似数

  1)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2)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6、比大小

   ○0 ○

  ○ ○ 、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

  6)约等于3亿的数 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练习二十一1、2、3

  第2课时:复习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 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具 题卡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乘法和除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口算

  直接说结果。

  2700÷30= 180÷60= 360÷40=

  240÷60= = 800÷40= 420÷60

  54÷3= 60÷30= 250÷50=

  130×5= 2×380= 150×6= 18×3=

  23×4= 7×13= 460×2= 7×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估算

  522÷70≈ 710÷92≈ 543÷90≈

  50÷68≈ 455÷70≈ 678÷8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59×103 ≈ 720×12≈ 315×72≈

  408×18 ≈ 209×29≈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

  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4、复习笔算

  1)948÷38= 2496÷47=

  4325÷48= 3276÷84=

  2)245×27 = 530×48=

  509×50= 802×37=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5、解决问题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路程÷时间=速度

  2)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4——8

  第3课时:空间与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2、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3、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3、加深公顷与平方千米的认识,会进行面积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 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教具 题卡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空间与图形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角的度量

  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任意画直线、射线和线段,出题进行判断。

  什么叫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关系?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

  举例汇报量角方法。

  用三角板拼角

  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

  什么叫平角周角,平角、周角、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画指定度数的角。

  65度、100度、155度、画角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近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生活中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说一说

  2)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是什么?学生画垂线

  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叫等腰梯形?

  4、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5、复习公顷与平方千米,完成总复习第115也第15题与17题。

  三、练习内容:

  出示角:学生量出角的度数。

  出示图,计算角的度数

  出示图,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出示图,看看哪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哪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完成总复习12题和13题

  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练习二十一9、10

  第4课时:统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横向、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 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难点 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具 题卡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统计

  2、打开数学书看第六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二、复习知识点

  1、统计

  问: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2、总复习13题

  回答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练习二十一13题

  根据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回答所给的问题,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三、综合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七百八十万零二十人

  十五亿三千零八万零九

  四亿零五十万零三

  4、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27×63 3276÷84 74×595、估算

  297×3 789×4 5392÷9 6、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个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7分别画一个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

  8、你会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9、你会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10、解决问题

  1)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30天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条船可坐50人,要同时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视频|试卷

  综合练习试卷

  多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课件|视

四年上册美术教案 篇4

  四年级成功训练教学计划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成功训练的内容,针对学生特点,我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本学期的工作目标:

  1.加强素质教育理念和德育渗透,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原则,塑造人格均衡的成熟个体。力求把体验教育贯彻在课程中,引导学生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备的态度、意识、能力。

  2.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潜能,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形成健全人格,为学生终身发展和成功人生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成功训练》是我省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改革之后设立的地方课程。

《成功训练》在课程上设计上划分为”基础学力训练、情意教育、自我管理教育、社会适应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学习领域。其基本理念是通过整合学校课程,对学生施以专项的教育,培养学生成功素质,塑造人格均衡成熟个体,谋求由”体验式的学习“的各种活动,强调”做中学“的学习模式,将成功学的原理转化成游戏或其他活动,落实素质教育,推动全面教育,让学生在特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思考。

  三、学生情况分析:通过

  一、两年的学习同学们喜欢上了这门学科,并引发了兴趣,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小组合作的能力增强,学生主动学习责任增强。学生认识到了提高成功素养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学习和研究地方课标准,准确地运用于教学之中,认真做好备课的每一个环节,熟悉教材,领会课改精神。

  2、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学生在课上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3、在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应及时的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学生能始终保持对活动的激情,从而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4.注重《成功训练》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整合。

  五、德育渗透: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意和基础学力教育、对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训练、对学生进行交往能力训练及创造力培养。

  六、自我提高:

  1、经常参加听课活动以及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搜集优秀的课例进行研究。

  2、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教学日记并及时进行整理,升华为随笔和经验。

  3、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精心的科学设计、思路创新的探索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实际。

  4、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七、教研课题:《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

  有困惑、也有顿悟,有汗水、也有欢笑,其实,更多的是通过这门学科的教学使我开阔了思路,拓宽了视野,全面提升了课程意识,深化了对《成功训练》这门课程的理解,使我获得了终生受益的知识财富,为推进我校《成功训练》课程深入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课题:模拟旅行

  目标:

  1、发展学生的“机会意识”。

  2、让学生体验冒险与成功的关系。

  3、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体验机会、冒险,发展“机会意识”。难点:组织活动。

  课时:第 周 节 总课时 教具学具:

  题卡,工作纸,记录笔,印有学生名字的成绩统计卡,计时器 课时:2课时(连上)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生好比是一场旅行。今天做一次模拟旅行。

  二、游戏体验:

  1、老师说明活动要求:旅行中,每个关卡都有很多机会可利用,机会中也有很多风险考验;每个人的选择和表现决定着最后的成绩。

  2、过关:

  第一关:3分钟内默写一段文章或诗歌,60分。(发分数卡,2个20分,1个10分)

  第二关:机会关:可以选择完成或放弃。选择完成的要拿出一部分或全部的分数做抵押。2分钟内完成:双脚离地渡过一条5米宽的河。(后面的模仿者不能再利用前面的同学的办法。)

  第三关:用3个词联句,联句要体现出创意或幽默感。60分。(大路,小鹿,鲜花)

  第四关:机会关。

(1)小明和爸爸去栽树,爸爸要求小明把10棵树栽成5行,每行4棵。

(2)敲锣,捕鱼,提水,买油,砍柴,捆包裹,拍电报,这7个词中的动词大多不能互换,但有一个字可以代替所有这7个动词。这个字应该是什么字?

  第五关:2分钟内完成一道数学题。60分。

  第六关:机会关。1分钟内,独立设计出自画像,并大声喊三遍:我无所畏惧!

  第七关:2分钟内,拉到3个人,每人给20分赞助分。第八关:2分钟内给本次游戏活动共起一个“幽默名字”,100分。

  三、反思,明理:

  1、放弃过关的同学:后悔吗?谈谈感受。

  选择完成并成功的同学有什么感受?选择完成但失败的同学有什么感想? 你要感谢哪些人?

  2、讨论:联系人生的旅行:人生会面临哪些选择?通过本次游戏,你对未来人生的选择有什么想法?

  3、总结:你从游戏中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敢于冒险》

  如果

  目标:

  1、消解学生因固化的学科知识而造成的束缚。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发展学生的思维流畅性。重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难点:流畅思维。教具学具:记录笔。

  课时:第 周 节 总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日常生活太平淡了,很多人经常会幻想:如果——教师举几个关于想象的例子。

  二、想象:

  1、以“如果外星人在我家住一个月,那么”为主题,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几个学生先想象,带动其他。)能说出5中可以得到60分,列举出12种得到100分。

  2、小组交流,汇报。

  3、二次想象:以“如果没有电灯,那么”为主题展开想象。

  三、总结:要敢于幻想。

  听课

  目标:

  1、强化学生的预习意识。

  2、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重点:强化学生的预习意识,掌握一般的预习方法。难点:在比较中认识到道理。教具学具:200字报道两则。课时:第 周 节 总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漫不经心地说:可能很多人几天前都看过这篇报道,然后读一篇报纸上的报道,读完后提出10个相关问题,测试学生听的效果如何。

  2、说明:我们很重要的学习生活是“听课”,同样是听课,每个人的收获并不一样,这是因为,听课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每个人听课的技巧。二、二次测试:

  1、说明:二次测试之前,老师会把要求回答的问题先告诉大家,然后再给大家朗读。

  2、读另一则报道。

  3、提问。

  三、反思明理:

  1、比较两次测试结果,哪次回答的问题多。

  2、反思讨论:为什么同样是听,前后两种“听”的效果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大家一起反思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事先知道问题,再听课,目的更明确,针对性更强,注意力更集中。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怎样听课效率高?(先预习后听课、听课时把重要的记在书中)

  怎样预习?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课前预习》

  准备:7副扑克,每副:2——10 学会玩扑克

  打扑克

  目标:

  1、学生认识和体认“冲突”的发生。

  2、学生体认“冲突”的意义和价值。

  3、学习、认识各种化解冲突的方法。

  重点:认识化解冲突的方法,体认合作是化解冲突的最佳方法。难点:掌握玩牌规则。

  教具学具:扑克10副,规则7张。课时:第 周 节 总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平时和别人有过冲突吗?或见过别人冲突吗?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做的?

  二、游戏体认:

  1、教师和同学们一起玩两局414和刨1,说明玩法不同,规则是不一样的。

  2、教师说明游戏要求:4人一组打牌,A1,A2,B1,B2,C1,C2,D组。给每组发打牌规则,按规则在本组打4局,在第五局赢者为冠军,到下一组挑战(A1组冠军到C1组,C1组冠军到B1组,B1组冠军到A1组,A2组冠军到C2组,C2组冠军到D组,D组冠军到B2组,B2组冠军到A2组)并说明规则:任何时候都不能交流打牌规则,不允许说话;打牌过程中,如果某个牌局中四个人由于彼此冲突而无法进行比赛,四个人将全部淘汰出局,不管个人是否有理。接着进行游戏。

  3、游戏开始。

  教师注意:打牌规则发到每个组后,给1分钟熟悉,可以问,让学生掌握。待本组打完决出冠军后收回,切记。

  4、待到各组冠军到下一组打牌后,冲突会出现,教师注意关注,出现冲突的同学都是怎么处理的,如有冲突加剧出现语言交流的,可默许。如出现激烈争吵或争斗的,教师可制止组织有关“冲突原因及处理方式”活动。

  三、反思明理:

  1、为什么一个打扑克游戏会这么难?

  2、当你和别人发生冲突时,你是怎么做的,别人是怎么做的?(总结出妥协、逃避、竞争、仲裁)

  3、你服从别人或别人服从你,最关键的是什么?(协商、沟通、合作)

  四、拓展:阅读文章《冲突散说》

“U”字阵

  目标:

  1、发展学生的领导力。

  2、体认团队合作要素。

  3、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重点:体认沟通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难点:排列“U”字阵。

  教具学具:按学生年龄生日表排列的“U”字阵图(用于检查);记录各组时间的记录表;表;在操场上画两个U字。课时:第 周 节 总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团队是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目标而组成的集体。生活中见过哪些团队?团队完成一个任务要比个人完成更容易、更高效。团队合作需要做什么?

  二、游戏体验:

  1、随机把学生分为2组,每组15人。

  2、每组学生围成一个圆圈站立。说明团队合作任务:站成“U”字阵。询问学生:小组是否需要商量一下。当学生说“可以了”的时候,宣布游戏规则:

  任何人在听到游戏规则之后都不能再和同组的人说话。

  团队成员在排列U字阵时,要按照年龄和生日大小站队,年龄最大的站在U字阵的左边顶点,最小的站在U字阵的右边顶点。

  如果一个人站错位置,那么他所属的团队完成任务的时间要被加上一分钟。

  站错了位置的人不受罚,但他的前后两个队员要接受“惩罚”:背站错的人到正确位置。

  团队间进行比赛,先正确排成U字阵的团队获胜。其他团队要集体表演节目。

  3、游戏开始。教师记录各组完成时间。用学生排列表检查学生的U字阵的正确与否。

  三、反思明理:

  1、你们的团队在游戏中的表现怎么样?是否产生了领导者?

  2、除了语言沟通外,还可以利用什么方式达到沟通的目的?

  3、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4、在这个游戏中,你感觉哪些方面对团队来说最为重要? 总结:沟通;计划;领导者。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结伴同行》《在合作中获得双赢》

  改头换面

  目标:

  1、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2、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3、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打破思维定势,把狼想象成善良的形象。难点:如何打破思维定势。教具学具:笔。

  课时:第 周 节 总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激发,为打破思维定势助跑。

  1、提问:你们印象中的狼是怎样的形象?

  2、听故事《三只小猪》

  3、提出要求:改写《三只小猪》把大灰狼塑造成善良形象。提示:大灰狼来干什么来了?为什么小猪的房子倒了?

  4、阅读参考书文章《狼的另一面》

  二、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想象。

  1、学生简单交流:

  大灰狼来干什么来了?为什么小猪的房子倒了?

  2、学生创作。

  3、交流。

  三、明理拓展:

  1、说明本节课是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打破思维定势。

  2、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如何让想象更丰富》

  自我介绍

  目标:

  1、培育学生健全的自我认识。

  2、发展学生的自信心。

  3、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重点:让学生懂得悦纳自我的重要性。难点: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悦纳程度。教具学具:无。

  课时:第 周 节 总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了解学生自我认知、悦纳程度:

  1、说明自我介绍要求。

  要求:7分钟内写一篇自我介绍稿:

①完整地说明自己的个性(性格、思想、观念)客观地介绍自己,包括优点和不足。

②要说明自己的远大理想或发展目标。③要富于幽默感。

④2分钟内介绍完。介绍自己时,一定要看着大家,并且表现出充分的自信。

  说明,两分钟内要说明这么多内容,而且要达到这么高的要求,不动脑筋思考是不行的。

  2、学生撰写自我介绍稿。

  3、小组内交流:7人一组,逐一做自我介绍。

  4、教师从每组中抽取一人在全班做自我介绍。(要关注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是否全面、准确,读自己的悦纳程度。并进行点评。)

  二、反思:

  1、教师说明:成功取决于许多条件,但最基本的条件是“爱自己”。没有什么比“讨厌自己”更有害于成功的了。因此,我们要尽一切努力使自己接受自己。接受自己就要既接受优点,也接受缺点。经常在内心中做自我表扬,会让人感觉有更大的成功动力和自信。时时把自信展现在众人面前,我们就能推动自己走向成功。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是自信的表现。

  2、引导学生反思自我认知:

①做自我介绍时,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鼓励平时言谈不多、自信心不强的学生。)

②你觉得自己的哪些描述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③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你可以利用的优势有哪些?(关注学生的自我认识)

④哪些同学的自我介绍给你的印象最深?

  三、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甘为小花》

  谈判

  目标:

  1、强化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

  2、发展学生的说服能力。

  3、发展学生的目标管理能力。

  重点:发展学生的目标管理能力和有效沟通意识。难点:有效沟通。

  教具学具:信封27个,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的卡片各27张,1元面值钞票270张。

  课时:第 周 节 总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判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你都见过哪些谈判?谈判是各方为了达成协议而就某个重大问题进行的会谈。试想一下:谈判要注意哪些要素? 板书:目标 策略 沟通技巧

  二、活动,体验:

  1、说明游戏规则:

①每人一个信封,内装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的卡片各1张,面值一元的代金券10张。是谈判的全部资源。可以用钱买卡片,或者用自己的卡片交换卡片;谈判后,按手中的资源计算收益。

②计分方法:

  每张卡片1分,每一元钱1分。8张同一种颜色的计20分。

  9张同一种颜色的卡片计25分; 10张同一种颜色的卡片计30分;

  10张任何两种颜色的卡片,并且每种颜色为5张,计20分; 12张任何两种颜色的卡片,并且每种颜色为6张,计30分。③谈判活动共分5段,每段2分钟;段与段之间有1分钟“休息”。每次谈判的目标自己定。每段谈判时,每个人只能和一个谈判对手单独谈判,即使没有谈成,也不能换对手。“休息”时间不能再有任何交谈,可以分析形势,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调整策略,确定下一轮的对手。

  2、分发卡片。

  3、活动开始。

  4、同桌两人统计收益,一人统计,一人监督。

  三、反思明理:

  1、这个游戏哪个环节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2、你遇到了哪些问题?

  3、你认为,使谈判走向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

  4、你在谈判前有确定目标吗?目标是什么?后来有过调整吗?

  5、在后面的谈判中,你和对手交流过前面的谈判情况吗?为什么?

  6、你信任谈判对手吗?对手信任你吗?为什么?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讲故事说谈判》

  理所当然

  目标:

  1、发展学生的感恩心。

  2、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重点:发展学生的感恩心。

  难点:列举出足够的“理所当然”的例子。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到家就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坐在课堂里,就应该有老师来给上课”“天下雨”有些同学认为,这些事就应该是这样的,是理所当然的。什么是理所当然?大家的理解是“按道理说就应该这样”你还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二、活动,认知

  1、列举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事,记录在28页工作纸上。

  2、交流讨论:针对学生举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有些事:你拥有的背后是多少人在付出。如:你坐在课堂里上课;你吃到香喷喷的蛋糕。

  有些事:你拥有的,别人未必拥有,你要珍惜。如:你妈妈爱你,当有的妈妈却不爱自己的孩子;你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但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却不能。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可能就不会拥有了。

  3、总结:对我们拥有的东西,要心怀感谢。

  4、表达谢意:在纸上对你要感谢的人、事、物等写一句话,说出你要谢什么。如“妈妈,谢谢你爱我。”“天空,谢谢你的湛蓝。”

  三、拓展:

  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感谢那只温暖的手》和参考书文章《谢天》 课后:对你要感谢的人说出你的感谢。

  机器人猎食 目标:

  1、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2、强化学生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3、消除“小团队意识”,学会团队间协商。重点:强化合作意识。难点:想到团队间协商。

  教具学具:糖果若干;蒙眼罩8个;记录纸、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构建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哪些东西?

  二、活动体验:

  1、说明活动任务和活动规则:

  任务:A、B两个团队每次各出两名同学扮演机器人和指挥者,机器人要蒙上眼睛,在指挥者的指挥下,到越过20米的界河,到结合中央取回“资源”。

  规则:在此过程中,扮演机器人的同学不得说话;指挥者最少要发出一次“快跑”指令;“机器人”回到团队后,另外两个“机器人”才能上场。

  2、活动开始:

①教师说明:有2分钟时间用于团队、团队间商量。(关注团队计划情况)

②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分次投放资源。

③如果AB两队站在界河同侧,教师可叫停,组织协商。④评定获取资源情况。

  三、反思明理:

①要让团队内有良好合作,我们要注意什么? ②你认为在游戏开始前有协商的必要吗?

③当指挥者让你快跑时,你心里感觉安全吗?你怎么做的?为什么?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三个火堆》谈感受。

  猜人名

  目标:

  1、强化学生开放的心态。

  2、发展学生主动关心别人、了解别人的意识。重点:发展学生主动关心别人、了解别人的意识。难点:概括自己的真正烦恼。教具学具: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生活在一个班级里,应该相互了解。

  二、活动体验:

  1、说明游戏规则:每个人把自己平时最大的“苦恼”写在纸条上,可以写三个,不允许签自己的名字;老师收取各人的纸条,打乱重分,每个人不能分到自己的纸条;每个学生大声读出自己分到的纸条上的内容,然后猜测是谁写的,并说明理由,猜不出的由另外两个人猜,如果还是猜不中,则由写该纸条的人说明。

  2、猜人名游戏。

  三、反思明理:

  1、你被猜中了吗?你猜中了几个?

  2、你认为你对其他同学有充分的了解吗?(总结:应该了解生活在一起的人)

  3、你认为别人对你有充分地了解吗?(如果不是,是不是你的心没有对大家开放?)

  4、你认为自己的班级在“相互关心”方面做得如何?为什么?(在团队生活中,彼此间的了解和相互关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5、得知其他人有那么多苦恼,你想怎么办?

  四、拓展:阅读参考书文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想当王后,先把丈夫当国王》

四年上册成功教案 篇5

  第1课 色彩的冷与暖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会让人产生冷暖的联想。本课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冷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色彩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冷色和暖色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3、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

  知道冷、暖色调各有哪些颜色。教学准备:

  投影仪、名家作品、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色彩给人的联想”

① 红、黄、橙使你联想到什么?(火焰、太阳火热热、温暖的景色、物体)

② 蓝、绿、紫使你联想到什么?(天空、海水、冰雾等 ;宁静、寒冷的场面)

③ 小结: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2、欣赏名家作品,了解画家的用冷色与暖色表现的丰富画以及表达心中不同的内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线条及色块表现画面,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

  二、创作阶段:

① 提出作画要求:

  A、用线描或色块作画表现画面。

  B、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评价。

  5、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三年级时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因此本节课的难点较快突破。在作画时画面表现的冷色调,暖色调相对比较明确。

  教学反思:关于冷和暖不是绝对的,是要置于一个大环境中来对比分析的。

  第2课 线条的动与静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线条的平直与弯曲,会使人产生动或静的感觉。平行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而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充分运用线条的各种造型,已经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段,而且对美化画面和深化主题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中的线条,并能巧妙地利用它们去塑造形象,从而赋予作品鲜明的艺术感染力。从教材的例图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线条能赋予画面的生动性和悦目性。

  教学目的: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教学重点:

  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具准备:

  课件、作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

  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

  师小结: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

  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

(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

  暖 + 直 =温暖、平和

  暖 + 曲 =热烈、欢快

(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 + 曲 = 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

  冷 + 直 = 单调、呆板

  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四、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倡导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画法给予表扬,及时鼓励好的作业。

  六、作业展评:

  1、个人分析画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

  3、教师简评。

  七、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现在有一种材料叫做“毛根”,性质柔软,色彩艳丽。利用它在课堂上讲解示范线条的曲与直,特别直观。一个好的教具的选择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3课 美术的节奏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教学重点:

  对美术节奏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

  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彩纸、剪刀、作品若干。

  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节奏

  1、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2、看——两幅绘画作品 ⑴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

⑵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

  3、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生??(相同点:都能感受到节奏。不同点: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种形式感。)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4、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么美?生??

  5、师根据学生的思路在黑板上进行简笔勾画,表现节奏的图形。

  二、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本插图:《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全班讨论:生??

  2、师: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已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三、表现节奏

  作业要求:

  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师写关键词)

  四、交流感受

  交流一下刚才在拼摆中对不同材料表现不同节奏的感受。部指回家搜寻各种材料,下次继续用拼摆的方式表现节奏。

  教学反思:用音乐的节奏,音乐里的拍手打节奏的方法来表示节奏,然后用花片来贴节奏图,能够很好的表现节奏。第二课时:

  一、引导交流阶段:

  请同学们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工具材料,交流自已的构思。生??(师生、生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不断开阔创作思维)

  二、课堂创作阶段:

  1、作业要求:

  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绘画工具表现“美术节奏”。

  2、辅导:针对小组中的问题及时辅导。

  三、作品展示:

  同学们都离开自已的座位欣赏别人的作品。

  通过自评、互评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若干幅进行贴粘展示。

  教学反思:其实不一定要用绘画或者粘贴的方法表现节奏,用一些物品如:彩色图钉,扣子等等摆一摆,效果也不错。

  第4课 变一变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分割组合的方法,产生变形的画面效果。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割纸、粘贴组合的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使用美工刀)教学重点:

  学习将图片,切成长条后排列,产生变形的效果。

  教学难点:

  割纸、粘贴组合技巧的应用。教学准备:

  教师:范例,图片,裁剪后的图片若干。

  学生:自己的照片,图片,美工刀、直尺,垫板,胶水,图画纸,卡纸、剪刀、铅笔。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出现范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张相同图片,一张经过处理产生变形,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变化的美感;也可通过课件演示,产生变化动感,效果更加理想。

  2、引导学生自学技法点击:

  利用教科书中的“技法点击”培养学生自学意识。

  3、请学生介绍操作方法。引导指出制作要点、难点。板书:

  制作要点——分割:直线

  组合:直线等距

  4、提出问题:还有其它的分割、组合的方法吗? 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

  5、教师根据学生的设想边小结边出示范例

  对学生的设想,及时的展示,是一种激励,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将被激发。制作要点:

  分割:直线、曲线??

  组合:直线等距,直线不等距、曲线排列??

  二、发展阶段

  师:怎样来实现我们的设想呢?

  1、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操作难点和要点,讲解演示操作的方法: 由于使用工具刀,为了安全教师必须加强示范。

  分割:先用铅笔画出裁剪线。另曲线分割必须先用硬纸皮做一把特殊的尺子,再画线;用尺子对准线,左手压实,右手持刀裁剪。(也可用剪刀剪出)

  组合:在底纸上,标出粘贴的位置;将裁剪好的纸条,排列起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后,粘贴完成。

  2、作业要求:

  用自己的照片或其它图片,切成长条排列粘贴,产生变形的效果。A、使用工具刀注意安全。B、要求切割平整、排列组合有新意。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督促学生安全使用剪刀,鼓励学生进行有趣的排列。及时展示学生的创意。

  三、展示评议:

  1、开辟展示小平台,让学生互相欣赏,评出最佳造型奖、巧手奖??

  2、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你认为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四、课后拓展:

  1、将制作好的作品挂在自己的书桌上。

  2、可用此法布置班级。

  3、制作小书签。

  教后反思:在演示时,我告诉孩子:“我要给同学减肥、增高。”先选用了班上一位较胖的同学的照片,用横向切割的方法切割,重新贴起来,这位同学果然“长高了”。“为什么会长高?”学生经过讨论找出了原因。我又鼓励同学们试着给自己的照片“增肥”。通过尝试,孩子们发现纵向切割重组可以让对象“变胖”。再“变一变”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需要选择切割的方法了。

  第5课 色彩的对比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教学重点:

  从感受色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教学难点:

  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练习中。教学准备:

  教师:计算机教学设备、课件、纸、色笔等。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纸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出示冷暖色两幅图片,围绕下面问题师生对话交往。

  A、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B、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课的开始以复习旧知识引入,引导学生回忆冷暖色的表现力,让学生根据其概念进行分类,用以巩固所学过的色彩知识。让学生总结冷暖色的特点,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过渡导入新知,并以排列色相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习新课

(1)师出示课件“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课件。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感受。(3)欣赏和分析

  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B、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进入绘画色彩的运用版块)。

  C、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为小女孩配裤子、航海上的救生圈)

  运用对比色配色,说说为什么不喜欢?为什么要选择强烈的色彩?

(5)师生总结梳理

  4、动手练习:

  运用色彩的对比为一幅年画配色。

  5、学生作品展评

  优秀作品展示,师生一起评价,谈对它的感受。

  6、收拾与整理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为学生学习色彩基础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而设置的。在学习色彩画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认识色彩的对比,用强烈的对比色来表现生活,是小学生学习色彩画需要解决的问题,儿童喜爱用对比强烈的颜色来画画,有时画的好,有时画的不好。通过了解色彩的对比——欣赏和分析对比色——理性了解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效果,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去认知色彩,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对比中的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对色彩热爱的情感,提高绘画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旧知冷暖色摆色环游戏导入激发兴趣,从视觉感知到理性感悟对比的表现力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对比色的表现力,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第6课 快 乐 的 回 忆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

  3.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精神和再造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

  纸版画的印制,水份、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教具准备:

  课件、吹塑纸、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让学生带着记录他们快乐回忆的相片,用展示台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回忆讲述。(引导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回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片断,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请大家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可别错过哦!

  二、发展阶段:

  欣赏版画作品。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 纸版画的表现方式。请同学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技法学习:

⑴出示制作简易纸版画的材料——吹塑纸,启发学生思考,运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纸版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采用刻、划、撕等方法进行创造性地使用,制作出内容丰富、造型美观的纸版画作品。⑵作业设置:

  在制作好纸版的基础上,思考并尝试怎样拓印出多色纸版画。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课后反思:吹塑纸这种材料现在已很少见,不如让他们选择比较易寻找的纸壳来制作,虽然比吹塑纸硬,但学生更好掌握。施教时间:9月26日——9月28日

  第二节

  一、情感升华阶段:

  带领学生欣赏大量版画作品(课件)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异,就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二、动手操作阶段:

  作业要求:欣赏教材中作品,用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进行复制或者创作。作业步骤:

  启发学生讲解制作过程。1.设计。2.制版。3.添加背景

4.剪、刻、品、贴。

  三、学生作业:放轻音乐。

  两人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要有合作精神。

  教师巡视指导。

  四、讲评作业:

  选取优秀作业,表扬造型美观、色彩鲜艳、整体看画面效果好的作业,表扬最佳搭档。

  五、教师总结:

  本课同学们学会版画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广泛,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运用这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多去发现、去探索、体会生活的乐趣。

  课后反思:有些学生选择的是绘画的方法,其实只要知道这种方法就可以了。作业形式的多元化可以促使学生更多的开动脑筋,寻找运用更多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第7课 登山游戏

  领域: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画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再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教学重点:

  用线和形的组合,在纸上画棋谱。教学难点: 画面的布局。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好范图及若干小图片。学生:彩笔及几幅游戏棋谱。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游戏切入:让学生通过游戏与观察,了解游戏棋的玩法和基本组成部分。

  师出示游戏棋:这是什么?(游戏棋)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这种棋类游戏。(依次请数个学生和老师对手进行游戏)

  2、师生共同讨论 , 展示游戏棋的种类。

  师:你还见过哪些游戏棋?上面都有些什么?

(学生展示带来的棋谱,说说其玩法及上面的有趣图案。)

  3、通过实物棋谱,引导学生观察游戏棋组成部分。提问:一幅游戏棋都会由哪几部分组成?

  总结:一般包括名称、路线图、用于设置障碍和奖励方法的图谱、装饰美化的图案、游戏方法介绍等等。

  4、学生尝试,实践总结

(1)让学生在画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线,尽量把纸画满。

(2)选取学生草稿中的范例,针对其中的不足和优点进行讲评。线过于弯曲密集——不利于安排线路。线条流畅舒展——棋格顺序明显。(3)总结学生的草稿,并示范。

  A)

  在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的线。

  B)

  根据弯弯曲曲的画面想象要安排的景物(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插图装饰成完整的棋谱图。)

  C)

  安排棋子的行进路线图或序号。d)

  根据画面想象如何进行登山游戏。

  5、再实践,学生独立设计一份游戏棋,师巡回指导。

  6、欣赏,并学习评价

  展示学生的草图,启发他们谈谈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设计的游戏方法。

  第二课时

  1、请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一幅登山游戏棋。教师引导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合作。

  2、要求小组长安排好分工与合作。

  要选择一份共同的设计稿,围绕棋盘的装饰进行。

  3、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代表向大家介绍玩法与规则,谈谈小组成员与众不同的创想。

  4、根据自己设计的图谱进行游戏。教学反思:

  在纸上设计图,让学生自己安排棋子走的路径他们特别兴奋,有创作与游戏的愿望,为本课的导入与进行做了较好的准备。课的重点是线路图在整张纸上的构成安排,教师通过让学生范画发现问题,并讲评导学,让学生较快理解棋盘布局的合理与适用。课中能引用学生已有的游戏经验,让他们自由创想棋的玩法与规则,使学生玩得有趣,也设计得生动。

  第8课:校 徽 设 计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体验标志设计的美感。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培养设计的思维方式,在设计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树立以创造意识为重点的设计观念。

  2、指导学生运用各种瓶盖、纸、彩泥等材质,通过学生剪一剪、贴一贴、捏一捏,设计出各种带有学校象征意义的标志,学习和掌握美化自己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树立健康的审美观。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讨论我们学校的特色,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学校的标志,反映学校的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避免将标志设计得太多、太复杂,引导学生既要正确传达信息,又要简练美观。

  教学准备:师:各种厚薄、软硬的纸、彩泥、剪刀、胶水、双面胶、羽毛、钮扣等材料。各类小学标志、建行、农行、中行标志。生:要求学生每人收集一些各种形状、大小的瓶盖,小的装饰物,所需工具: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欣赏分析

  1、揭示标志存在的意义。出示三个银行的标志。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总结这三个标志的设计意图。引入中国钱币文化的介绍。

  2、总结标志设计的特征。

  3、讨论特色

  同样是银行,标志设计却又有共性又各具特色。今天设计班级标志,你们能设计出学校的特色吗?我们学校有什么特色?

  创作你设计的学校标志,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构成? 注意标志形式的多样性,选择材料的多样性,图案色彩的运用变化。

  三、巡回指导

  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特别符合班级特色的创作给予及时的表扬,给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

  四、收拾整理

  五、总结激励 扎记:在设计之初我就告诉学生:谁设计的好我们就把它的作业展览在学校的橱窗里。所以孩子们对这次作业的要求听得特别细,作业的规格也是开学来最统一的一次。

  第9课 精美的邮票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领域 造型、表现领域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认识邮票这一独特的美术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一张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邮票 【教学准备】

  教具:邮票光盘、邮票课件、范例、创作材料等

  学具:

  学具:绘图纸、卡纸、蜡光纸、油画棒、彩色水笔、剪刀、刻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 谜语导入,趣味引题

  1.师:听说你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我要出个谜语让你们猜一猜?

(出示课件)“猜谜”: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

(生纷纷说:邮票)

  2.揭示主题(课件展示:邮票)

  请学生阅读语文书上《方寸之间》单元,从中找出邮票的来源及中国第一枚邮票是什么时间、怎样诞生的。师:过去是“一封家书抵万金”,居住在两地的人们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一封信寄往国外,当地的人们看到信就知道是从哪个国家寄来的。为什么?

  生1:因为信封上有邮票。人家会看邮票。

  生2:因为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生3:因为邮票上有写中国邮政。

  生4:因为邮票上有这个国家的名字。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现在通讯发达,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邮票,为什么?

  生1:因为邮票很好看。

  生2:因为邮票里有很多知识。

  生3:因为邮票设计得很漂亮。

  生4:邮票可以收藏,我家就有好几本邮票。

  生5:因为邮票里面有很多知识。人们叫它“小小百科全书”。师:对,邮票有收藏价值又设计的很精美。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课件展示)“精美的邮票”。

  二.授新课。

  1.观察、欣赏邮票的特点:

  师:邮票美不美?它和一般的画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

  生1:邮票有齿孔。还有多少钱。

  师:那叫面值。

  生2:邮票上有时间。

  生3:那是发行时间。邮票上还有中国邮政。

  生4:邮票上有漂亮的图画,有的邮票的底色与主体颜色形成强烈、的对比,有跳跃的视觉效果。

  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到邮票上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标记、边上有整齐的齿孔,它们和中间的图案一同构成了邮票的基本要素。

  师: 邮票的每一个图案,每一个主题都是画出来的吗?请看屏幕

(播放《新中国邮票全集》片段)

  生1:邮票的主题很丰富,有军事、科学、植物、动物。有的是画的,有的是剪纸。

  生2:邮票的内容包罗万象,宇宙间的万物都可以记载在小小的邮票上。生3:造型方面,邮票多种多样,有的写实,有的变形。布置下节课带工具材料来设计邮票。第二节

  一.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提出设计要求,小组讨论。

  师:看了这么多的邮票,你们想不想设计一张邮票?自己设计的邮票更有情趣。想设计什么主题的?把邮票的各个要素安排在什么位置,用什么字体?画纸是横放还是竖放?

  生1:我准备画一幅环保图,提倡保护地球。画纸竖放。用空心字 生2:我喜欢卡通,要设计一张卡通邮票。画纸竖放。用彩色字。

  生3:我喜欢跳绳。要设计一张小朋友跳绳的邮票。画纸横放。用空心字。生4:我们两个人合作,设计剪纸邮票。用红色的卡纸,剪一只马。

  2.提出作业要求(课件展示)

  图案造型生动,形象饱满,主题突出,色彩鲜艳,富于装饰性;文字要精心设计,写艺术字,邮票的各个要素要安排合理

  3.学生设计邮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设计存在的问题,对设计精巧新颖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展示。发现基本要素安排的有遗漏的及时提醒。

  4。展示评价

(1)

  学生主动将设计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2)

  作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为什么设计它?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5.教师总结、拓展:

  今天大家设计的邮票很精美,内容很丰富,色彩很鲜艳。今天设计的是长方形的邮票,实际邮票的外形还有其他的,同学们要多加关注,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更多更美的邮票。

  第10课 做年历

  课型: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认识年历的艺术特点,年历的作用及组成部分。学习设计、绘制 年历。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培养协作学习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年历的组成要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及设计制作能力。教学难点:

  月份版面的内容及排列,色彩的搭配。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仪器、各种各样年历、1-12月份日期表、四开纸、展板。

  学生:各种绘画工具、手工制作材料:腊光纸、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结果,师同时出示相应的资料,请生说出这些年历的特点。明确年历组成的要素。

  二、发展阶段

  1、请生思考:你要用什么方法来制作年历,从而引出几种方法讲解,示范。

(形式上、要素上、排列上、色彩上)

  2、欣赏书本范图,小组讨论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本组月历。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设计草图。尝试运用多种手法表现。

  三、生分小组练习,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

  1、每小组合做一个月份的年历卡。

  2、手法不拘、构图合理、新颖,色彩鲜艳。综合练习,培养协作学习能力。

  四、作业评价 把作业贴于展板,选出较好的作业并和生一起说说这些作品的优点及你们最想学习的地方。

  五、教学小结与延伸

  1、点拨本课教学活动要点。

  2、欣赏更多样式的年历,如台历、专题年历,以开拓视野,拓展创作能力。第二节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什么节吗?元旦也叫新年,再过几天就是2005年的元旦了,在这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人们心里都有一个美好的祝福,祝福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更多的收获,生活更加美好幸福。每到这个时候,家里就会换一本新的年历。你们见过年历吗吗?想看看吗?

  二、作品展示,激发情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自己制作的年历,请仔看,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随展示贴在黑板上)

  1、树叶贴画,干花贴画

  这是什么?(小金鱼)用什么做的?(树叶)

  这又是什么?(美丽的小花)

  这些是把树叶采集回来后,先压平,阴干,再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贴在卡纸上制成的。

  2、吹塑纸贴画

  这是什么呀?(两只美丽的小孔雀)

  哪这一张上又是什么呢?(三只仙鹤)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吹塑纸)

  这些年历是把吹塑纸剪成各种造型,再拼贴在卡纸上制成的。

  3、线织相框

  这个漂亮的相框是这样成的,先把圆形的吹塑纸或卡纸剪出齿轮来,把你喜欢的照片贴在中间,再用细毛线沿斜角绕在齿轮上。毛线的色彩可以丰富一些,相框的背面还可以贴上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或是小英雄的照片

  4、卡纸画:(梅花鹿和小松鼠0

  看,这两个好朋友在说什么呢?大家来猜一猜。(学生发言0 这张贺卡是用彩色笔直接在卡片纸上作画制成。

  5、布贴画:(蝴蝶、柳树)

  仔细看看,这是什么?用手摸一摸,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这些年历漂亮吗?喜欢吗?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做一张漂亮的年历呢?其实啊,更漂亮的年历还在你们自己的手中呢。

  我们刚刚看的这些年历,它们都是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其实都很容易收集,以后大家要注意积累,这样做起来才会比较方便。

  三、制作贺卡今天我们先学习在卡纸上直接画画做成的年历,其它的我们以后再慢慢学习。

  1、拿出卡纸,开动脑筋,画上你最喜欢的图画,再写上日期,给老师、亲人和自己的好朋友送去你的祝福,他们能收到你亲手做的年历,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2、学生活动:画画、贴画

  3、写上日期和祝福的话语。

  4、小组交流: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年历最漂亮。

  5、展示做得好的年历。

  四、说想法说一说你的年历想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给他?学生讨论:因为我爱他,他关心我,所以我要送给他。向学生渗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最宝贵的,我们要珍惜这份纯朴的爱。

  五、小结

  老师、同学和父母关心我们,我们更应该爱他们,让我们一起唱一首《新年好》献给他们,表达我们最美好的祝福。

  第11课 《星座的联想》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观察、讨论,感受太空的奥妙,了解星座形成的有关知识和命名规则。认识自己的星座图。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不同星座的图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操作目标:利用适合自己的各种材料、工具绘制自己的星座图。教学重点:根据星座进行想象并画出各种图型。教学难点:有关星座意境的想象和创造。教学准备:星座的图片,课件、实物展台等。学具准备:彩笔、颜料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展示宇宙星空的动画和图片,在宁静幽雅的音乐中将学生的思维、想象引到太空。

  2、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太空中遨游。想象能看到什么?有什么样的景色?(??)

  3、渗透星座的知识:天上的星星会按时间顺序出现。如果把同时期出现、比较亮的星星群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人们还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命名成了不同名称的星座。今天我们要来根据自己的星座进行联想和想象,把自己的星座图画出来。(板书:《星座的联想》)

  二、欣赏课本的图片:

  1、欣赏:(了解星座的形成和命名规则)

⑴太熊星座。⑵天龙星座。⑶天蝎星座。⑷处女星座。⑸水瓶星座。

  2、拓展:

⑴你知道太空还有哪些星座吗?(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蝎座、射手座、魔蝎座、水瓶座、双鱼座、天瓶座??)⑵你想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星座吗?说说你是属于哪个星座的。

  03/2105/20金牛座

  05/2107/22 巨蟹座

  07/2309/22处女座

  09/2311/21

  三、欣赏老师准备的图片:

  欣赏老师课前准备的作品,(利用实物展台或课件,逐图播放,欣赏不同星座的图片,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了解它们的表现形式,从中受到启发?为自己的作业收集素材,寻找灵感。)

  四、小组讨论:

  在小组中,谈谈自己属于什么星座,准备怎么画,小组成员达成共识,确定自己的创作意图和主题,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表现手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五、学生独立作业,师巡视指导:

  教师在辅导中注意以下几件事:

  1、不同的星座应画出不同的造型,构图要饱满,适当添画周围的环境。

  2、上色时应细致周到,教师也可在黑板上提供一些小图案让学生参考资料。

  3、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确实可行的材料进行制作。

  六、学生作品的交流展示。

  1、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并互相点评,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画面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色彩是否协调。

  七、合作学习

  将小组交流后,选择出来的较好的作品,集体拼合成一幅大的星座图,引导学生欣赏评价。

  八、课后拓展

  用泥塑、彩纸折叠等其他材料制作星座图。表现立体的星座图。

  第12课 窗外的景色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写生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引导观察

  2、巩固写生知识 教学难点:

  写生构图及造型 教学过程:

  一、引导欣赏优秀写生作品:

  1、启发学生观察别人是用什么方法写生的。(学习较好的造型方法,巩固写生知识)

  2、构图是怎样的?(巩固构图知识)引导学生选景要注意构图的均衡、疏密变化及远近透视关系。

  二、引导学生观察窗外景色,请学生说说看到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培养观察能力)

  三、讨论写生方法:可以线描写生,可以水粉写生,可以用油画棒写生等。

  四、学生动手写生,教师巡视、指导。

  五、讲评作品:(请学生上来点评)

  1、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2、对别人的作品,你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引导想象、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想象窗外的景色,培养想象思维能力。

  2、学习运用各种方法创作窗外景色,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教学难点:

  创作方法是否新颖。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讨论、想象,窗外有什么样的景色?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想象能力,起到互相启发的作用)

  二、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构思,其他学生提提补充的建议。(启发想象)

  2、欣赏优秀范作,请学生说说作品创作了什么画面、用什么方法创作。(欣赏、学习,从中得到感悟)

  3、学生小组讨论,准备用什么方法创作,每小组请个学生上来介绍,其他学生可以提出新的看法和建议。(启发创新思维)

  三、引导制作:

  1、学生动手,教师巡视。(培养动手能力)

  2、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并请学生说说修改建议。(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四、作品讲评:

  1、最喜欢哪张作品?为什么?

  2、谁的创作方法最有创意?

  3、创作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受到什么启发? 札记:结合着我校要给手拉手学校的同学做联心卡,我请学生把作业设计成了贺卡形式的窗子,用各种美术形式和手段去表现,在贺卡的后面写上祝福的话和联系方式,使之成为了与小伙伴之间的一份联结友谊的纽带。

  第13课:我心中的未来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未来生活变化,激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多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想象中的未来。

  3、培养学生的构图、造型、色彩等综合美术能力。

  4、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构思、想象、构图及造型的表现。

  教学难点:构思、构图新颖、独特、能充分体现心中的未来。教学具准备:录相、科幻资料、图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导 二讲授新课

  1、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有幻想过未来吗?你们幻想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谁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大胆想象,幻想出与众不同的未来。这节课我们要来表现的是《我心中的未来》

  3、引导阶段:1)在小组内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收集的科幻资料和图片,为想象创作提供素材,教师选择部分小组进行汇报,了解学生交流情况。2)教师放一些高科技在生活中运用的录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

  3)

  引导学生欣赏范图:欣赏教材范图,并详细说明作品:在构思、构图、色彩上的独特应用;作品借助哪些因素幻想出对未来的向往?你可以借助什么东西来好象对未来的向往?

  4、发展阶段: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构思,绘制《我心中的未来》的草图,然后集体讨论草图中表现的内容,明确未来的生活与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联,启发学生绘画出心中的未来。

  表现技法介绍并作适当示范:油画棒、水彩结合法、刮蜡法等。学生选择资料和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三、课堂辅导:巡回指导、纠正问题及时展示有创新性作品。

  四、引导观摩作业:

  1、学生互相观摩作业,并选出较优秀作业进行欣赏。

  2、师点评全班同学作业总体情况。

  第14课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课型: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认识汽车结构和功能并画出自己设计的汽车;第二课时,利用废弃的纸盒等材料做自己设计的汽车。教学目标:

  1、通过对汽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汽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汽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运用各种类型地材料,在创作中体验设计汽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

  3、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培养学生地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

  通过对汽车结构、功能地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汽车地草图。教学难点:

  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汽车。教学准备:

  有关范例、玩具汽车、水彩笔、小纸盒、彩色卡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引导阶段:激趣引入

  在学生设计汽车之前,先让学生欣赏汽车图片(1905年生产的蒸汽汽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汽车的结构和功能,激化学生兴趣。

  2、发展阶段:欣赏与探索

(1)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玩具汽车(公共汽车、火车、铲土车等等),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汽车的共同点,它们的基本造型是什么样?都有什么用途?(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2)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

(都有车头—掌握方向。轮子—圆形—行走,车身有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等。它们可以用来载客或铲土等)

(3)欣赏课件中的汽车,进行讨论、交流: △请先知道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发现。(这些汽车与刚才所看到汽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交流回答:这些汽车在造型设计上借助动物、交通工具、建筑物的外型进行改装,造型较抽象。

(4)欣赏其他同学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在当一名小设计师前,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设计自己的汽车(他们设计的汽车根据用途都做了什么样的不同改变,并进行说明在哪些地方富有创意)。

△学生思考假如你是汽车设计师,打算用什么方法、材料设计? 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可以先在画面上设计汽车草图(车轮、方向盘、车身等)△大胆想象不同汽车的用途,表现想象中的抽象造型。

  4、学生动手(请用水彩笔直接勾画)教师加强个别辅导,及时表扬富有创意的作品。

  5、展示、评价、反思:

△师生评价作品,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赞扬优点,提出建议。

  施教时间:11月21日——11月23日

  札记:一年级的美术配套课件上有一课叫做《画汽车》,里面有各种汽车的外形和结构,我把它搬到四年级的课堂中,请四年级的学生也来做做游戏,拼拼汽车,很好的解决了分析汽车结构的难点。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授新:

  1、请同学们谈谈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说一说汽车的结构,组成部分。

  2、根据手中的材料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并且谈一谈要怎么利用这些材料(小组讨论交流)

  3、欣赏课本范例,讨论制作步骤。(小组讨论交流:可以充分利用方形纸盒做车身,用瓶盖做车轮,细小部分可用卡纸、水彩笔装饰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5、作业展评,让学生参与评选,评一评:(1)哪一组制作、应用得最好?(2)好在哪里?

  6、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

  第15课 梦幻之国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废弃材料制作立体的游乐园。

  2、通过集体作业,培养学生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4、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材料的合理与巧妙应用。

  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废弃材料、彩色卡纸、橡皮泥、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1、看录像,师生对话。

  2、揭题:梦幻之国

(二)探索发展

  1、说说你喜欢玩哪一种游乐设施,它好玩在哪里?

  2、生说,师小结一些游乐设施的特点。(如:滑滑梯,一高一低有倾斜度;飞机,围着中心点转。)

  3、学生分组观察所带来的材料,展开想象:它们适合做什么?

  4、生回答,师加以引导。(关注形、色、质)

  5、师演示制作方法:

(1)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设想(要有空间感)

(2)设计制作(分块)

(3)组合固定(重心的稳定)

(4)装饰美化(色彩艳丽)

(三)实践活动

  1、作业布置,提出要求:(1)小组制作一个小游乐园;(2)分工合作,能力强的尽量制作与众不同的作品,能力较弱的可以制作简单的作品;(4)提倡互相帮助、友好协助。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3、各小组提出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师生共同解决。

  4、修改补充作品,使作品更加完美。

  5、小组布置“游乐园”。(可以添加绿化和人物)

  6、汇总交流,共享乐趣。(组织各小组把作品摆在一起,形成一个大游乐场,让学生在“梦幻之国”里享受畅游的乐趣。)

(四)评价交流

  1、你喜欢玩哪一个项目?

  2、你觉得哪一个项目最有创意?

  3、你喜欢这样的学习活动吗?

  第16课:纸带穿编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纸艺穿编的规律,运用常见的穿编方法,设计制作简单的生活、装饰用品;

  2.在学习中体会穿编这一工艺制作的实用及装饰功能,感受纸艺穿编的乐趣,培养看图动手操作能力及设计、工艺制作意识。

  教学重点:用纸带穿编的方法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小方篮)及纸带穿编工艺的运用。

  教学难点:纸带穿编方法及小方篮的制作

  教学关键:观察讨论纸带穿编的规律,引导如何使小方提篮立起来及篮口处理;观察两种不同色彩交织成的纹理,并运用到装饰中。

  课前准备:各色纸条、幻灯教学文件、范例,剪刀、粘合材料等。教学课时:2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欣赏导入阶段

  1、以谈话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范作,指导学生欣赏。l

  这是什么呢?它美吗?

  l

  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吗?

  2、幻灯出示课题

  观察范作,说说它美的地方,并试着寻找规律,说说它的实用性和装性。

  从范作出发,把学习内容同生活相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美源于生活。

  二、教学发展阶段

  1、指导学生看图自学穿编技能。

  有什么规律,要注意什么?

  2、拆解范作(与学生试做结合)

  如何使小篮子立起来

  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在篮子上作装饰

  怎么处理篮子的开口

  3、指导学生看幻灯制作图编制小篮子。

  第二节 活动一:

  1、作品展示与评价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精细美观评价,总结穿编规律(一上一下交织)。看图小组自学讨论穿编方法,并提出问题。

  讨论穿编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并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尝试做篮子。

  2、小组合作编制小篮子。

  3、互评作品,交流不同的穿编法,并总结。

  培养看图自学能力。分解制作的难点,使学生对制作过程有个全面的了解,并在观察中触发新的想法。

  培养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评价能力和指导自学方法。

  二、欣赏拓展

  小结:穿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运用,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穿编,还有其他编法。只要你开动脑筋,动手创造,就会有与众不同的作品诞生。

  1、展示穿编的其他作品(小果篮、装饰图案、创意篮子等)

  2、布置课后拓展作业(上网自学创意篮子的制作)

  3、欣赏、讨论作品的制作方法

  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穿编作品,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启发学生的创造设计意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自学的方法

  第17课:课题:电脑美术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

  2、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把握好画图工具的使用特点。课前准备:准备若干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各种教学设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入电脑室,并稳定好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引导过程

(1)师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

(2)师打开有关花边的电脑美术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请学生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3)复习排列与重复的知识内容。

(4)请学生按程序打开电脑进入画图界面复习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

  三、发展过程:(1)分析与讲解: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进一步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2)欣赏与思考:

  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作品,学生根据图示中的制作步骤思考:单独纹样是采用工具箱中的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一个单独纹样如何变成一条漂亮的花边图案,它采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师通过演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选取、复制、粘贴的制作要点)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展示一幅花边图案,并提问:这组花边图案还有其它的排列方式吗?(导出翻转的功能)。师演示翻转的制作过程(复制—粘贴—翻转)。请学生看书说说翻转后形成新的单独图案是如何继续制作花边图案的?(师通过演示进一步补充说明)(3)学生归纳步骤: 打开画图程序。(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变化和排列。(4)布置作业:

  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作业完成后可让学生互评、互欣赏。

  四、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第18课

  课题:会走的玩具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用硬纸或卡纸制作玩具的练习,培养学生由平面到立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2、掌握玩具会走的原理及会走的玩具的制作过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原先站立玩具的变成立体的会走的玩具。

  难点:会走的玩具各部位的安排。教学准备:

  学具: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彩色笔、油画棒、剪刀,铅画纸等制作工具。

  教具:会走的玩具5个,范画用具同生,录音机磁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背诵古诗,稳定课堂秩序。

  2、检查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和摆放位置。

  二、导入新课:

  我们小朋友经常去玩具店,肯定认识了不少玩具,老师知道你们一定非常喜欢,告诉老师你最喜欢什么玩具?(生答:汽车、飞机、火车、凯蒂猫、奥特曼、小人偶、小白兔、狮子等等)。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在许多书上看到许多小玩具图片,比如蓝精灵、机器猫、唐老鸭,还有什么?(生答:还有米老鼠、大灰狼、狮子王等等)老师也喜欢玩具,而且我也会做各种各样的小玩具,今天我把它们都请过来了,小朋友想见见它们吗?(“想”生齐答)

  三、欣赏:

  1、(拿出装有范作的包)看,它们都藏在这只包里呢!(将包小心翼翼地放在讲台上,并做侧耳听状)听,这里面有声音:“大雄”,让我出来,我要吃铁板烧。(将机器猫取出展示给学生看)小朋友,这儿有吃铁板烧吗?(“没有”生答)(师又作听状)听,还有声音。“多啦A梦、多啦A梦,外面好玩吗?你可别把我扔在包里。”(将大雄取出展示)“有没有好玩的道具,多啦A梦”。“大雄别吵了,让我再睡一会儿,看我眼睛还睁不开来呢?”(取出圣旦老人)“快,快,排好队,请大家排好队,车子就要来了!(取出车子)嗯,大伙儿都到齐了,请大家排好队。看小朋友欢迎不欢迎我们。(面对学生),我们小朋友要是欢迎的话,就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好吗?(学生鼓掌)

  2、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玩具与我们平时做的,画的有什么不同?(生答:它们都能站着也能走,能站能走。)对了,那我们就叫它们“会走的玩具”好吗?(板书课题:会走的玩具)

  四、新授:

1、我的玩具为什么会走呢?你发现了吗?谁到上面来仔细观察一下。(师:示范玩具车子、圣旦老人、人)

  学生:因为车子有轮子、人有脚。还要有推力或外力的作用。

  2、引导学生欣赏会走的玩具:

  3、教师讲解会走的玩具的制作方法:(以会走的玩具公鸡为例)a、设计草图。

  B、选择合适的色彩卡纸,剪出各部分—身子、翅膀、嘴巴、鸡冠等。c、将各部分进行粘贴组合,完成作品。d、将做好的玩具涂上颜色花纹。(板书:涂)

  e、把手伸进身子裸空位置,指头当脚进行行走。这样一只会走的玩具就做出来了。会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上都做了些什么会走的玩具。(欣赏)

  4、欣赏 你喜欢这里的哪一只,为什么?(生答略)

  五、练习

  学生利用手中的纸和废弃材料,做一个会走的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1、中间停一下,引导学生分析可以做多只脚在前或后的小动物玩具或做多个转动轮子的汽车等。

  2、注意卫生和用刀安全。

  3、学生在音乐声中做作业。

  六、讲评作品:比一比谁做得有趣、好看又会走。

  总结:小朋友今天上课都很认真,大家做的会走的玩具可爱极了。没做玩的同学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完成。下面老师再让你们看一些会走的玩具。(出示图片)

  这些都玩具厂商专门为小朋友做的。同学们你会做吗?除了它你还能设计一个新的会走的玩具吗?(回去)做一个拿给大家看好吗?今天这一课就到这儿。

  七、收拾学具,打扫卫生。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背诵古诗

  二、欣赏激趣,导入新课。

  三、复习上一节课知识:

  1、制作方法步骤: A、设计草图。

  B、选择合适的色彩卡纸,剪出各部分。C、将各部分进行粘贴组合,完成作品。D、装饰玩具。

  2、怎样才会走。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用什么方法才会走。

  2、玩具需要什么部件才会走。

  3、会走玩具各部位的要怎样安排。

  4、注意卫生和用刀安全。

  五、展示小组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探究成果。学生互相评价:并评出制作小能手。

  六、大家说说本节课的学习心得。

  第19课 我们的生日聚会

  课型:综合?探索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向家长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通过收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制作成长记录卡。

  2、引导学生用绘画、手工等方法,创作出富个性特点、形式新颖的工艺品。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制作出形式新颖富有个性的艺术作品。教学难点:

  围绕生日聚会进行制作方法的启发和创新 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向家长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叙述生活中的一两个精彩片段,收集成长过程中的照片

  2、教具准备:彩色笔、彩纸、各色卡纸、废旧盒子、毛线、双面胶等工具、教师自己制作的成长记录本和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教学流程: 第一节

  1、组织学生激发兴趣

(1)播放小朋友在过生日的情景,导入新课。(2)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师:小朋友喜欢过生日吗?(喜欢)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谈谈生日时的趣事吧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布置下节带工具材料 第二节

  1、老师出示制作的成长记录本,引导学生观察制作。

(1)上面要有照片、图片,可以是生日或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片段,另外附加一些文字的说明。

(2)注意版面的设计要有美感,色彩丰富。

  2、教师展示各种工艺品引导学生用剪、折、画、泥塑等制作方法发挥想象创作出各种富有个性,新颖有趣的工艺品。

  3、欣赏课文图例,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4、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作品,让制作者自已设计的作品进行描述。

  5、举行生日聚会,互赠自己所作的礼物。

  教学反思:我引导学生在上学期学的“制作一本书”的基础上制作了一本“我的成长手册”。精选自己从小到现在的照片,进行装饰和说明。每一个孩子都投入了感情去制作,效果非常的好。

  第20课:漫画与动漫欣赏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讨论:卡通画和漫画的区别? 谈话:卡通画是一种结合一定情节内容并与传播途径紧密相连、深受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及儿童喜欢的艺术形式。卡通画常常与“漫画”的艺术形式“纠缠不清”,它以连环画的样式出现的时候也很多。卡通作品,有时可以出现在电影、电视或者是各种读物上,有时又会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物品中.于是,不少中外优秀的卡通作品、卡通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深入人心。2.读画:孙悟空、哪吒、金刚葫芦娃、三个和尚、渔童等卡通形象基本土代表了现代我国卡通艺术发展的历程。唐老鸭、米老鼠、爱丽丝、棒球小子等则是国外众多卡通形象的缩影。

  一个经典的卡通形象往往离不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并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例如我国传统的卡通人物孙悟空的身上,就浓缩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趣郁善恶观念膏机智勇敢、忠贞不渝、疾恶如仇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美德。

  3.简介:卡通一词是缘于英文: cartoon 的音译。我们中国也称“美术片”。动画片,它采用“逐格摄影”(又称“定格摄影”)的方法,将一系列互相之间只有细微豪华而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电视动画片则摄录在磁带上),然后以一秒24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能获得形象活动自如的艺术效果。动画片,有短片,长片和系列片多种,题材和形式广泛多样,在世界影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电视领域中更受重视,为少年儿童和成年观众所喜闻乐见。

  4.卡通是怎么制作、拍摄的?

  动画片用绘画方法来表现角色的每个动作,一般说,一部10分钟的短片,片长900英尺,等于万格画面,以每张动画拍摄2格计算,大约要会制七千多幅图画。一部90分钟的长片,就要绘制六万多张图画,需几十个画家进行一两年工作。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来完成动画的中间过程,大大提高了动画片的摄制能力。

  动画片,最早诞生于法国。1877年。巴黎的光学家兼画爱E.雷诺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制成一种新的玩具活动视镜。1879年他利用一只饼干筒,发明了活动视镜影戏机。可以使连续画的画带无限地延长,能够表现更长的活动图画。雷诺绘制了《喂小鸡》,《游泳女郎》,《猴子音乐家》等二十多个动画小节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动画片。

  1888年10月,雷诺运用幻灯机的技术,制成了光学影戏机。分绘制的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成为在电影发明以前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动画片。雷诺以他非凡的创造,成为世界动画片的创始人。

  电影发明以后,动画片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而发展。1906年,美国的勃拉克顿摄制了第一部拍摄在胶片上的动画电影《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从此动画电影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W.迪斯尼可以称为美国早期最有代表性的著明动画艺术家,1923年,他拍摄了动画片《爱丽丝漫游仙境》,从此走人了动画艺术的道路。5.卡通形象与漫画形象的艺术特点:

(1)造型简洁,形象夸张,色彩鲜艳。

(2)拟人化,活泼可爱。

(3)变化丰富,引人入胜。

  4.讲解课本上中国卡通形象和漫画形象。激发学生兴趣,也可让学生讲解自己喜欢的卡通故事。

  5.放一段优秀动画片,激发学生兴趣。四.课堂小结。

  提问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加以纠正,归纳,复述,巩固记忆。五.课后小结。

四年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大全 篇6

  四年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执教四年级5班和6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学生在学习水平上差异较大,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马虎、粗心现象特别突出。很多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相对来说差生面广,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这一类学生在本学期还要重点抓。本学期要想有所进步,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二、本册教材内容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学期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

  难点:位置与方向,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端正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对学生全面负责。言传身教,坚持正面教育,启发诱导,注意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是在三步计算的基础上扩展到四步,先出现不带括号的和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并有一个算式带两个小括号或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文字题。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概念、性质、法则和定律,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基础,必须十分重视。

  3、加强应用题教学。本册教材在应用题教学中,应用题都是由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或改变问题而成的。有较为复杂的比多或比少再等分或包含的应用题,几倍求和或差的一般应用题,有发展的归

  一、归总应用题,还有求路程、时间或另一速度的相遇问题。

  4、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5、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作业严格把关,要求书写认真,提高正确率,不让一本本子蒙混过关。

  6、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五、课时安排:

  一、四则运算......................(6课时)

  二、位置与方向.....................(4课时)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0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

  2.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

  3.简便计算..........................4课时

  营养午餐.........................1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4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

  3.生活中的小数........................3课时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三角形.................................(6课时)

  1.三角形..................................4课时

  2.图形的拼组..........................2课时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七、统计...............................(4课时)

  八、数学广角...............................(4课时)

  小管家..................................1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四年上册成功教案非正式 篇7

  成功训练教案

  四 年

  王秀芳

  乾安县第七小学 2011年8月

  模拟旅行

  目标:

  1、发展学生的“机会意识”。

  2、让学生体验冒险与成功的关系。

  3、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体验机会、冒险,发展“机会意识”。

  难点:组织活动。教具学具:

  题卡,工作纸,记录笔,印有学生名字的成绩统计卡,计时器 课时:2课时(连上)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生好比是一场旅行。今天做一次模拟旅行。

  二、游戏体验:

  1、老师说明活动要求:旅行中,每个关卡都有很多机会可利用,机会中也有很多风险考验;每个人的选择和表现决定着最后的成绩。

  2、过关:

  第一关:3分钟内默写一段文章或诗歌,60分。(发分数卡,2个20分,1个10分)

  第二关:机会关:可以选择完成或放弃。选择完成的要拿出一部分或全部的分数做抵押。2分钟内完成:双脚离地渡过一条5米宽的河。(后面的模仿者不能再利用前面的同学的办法。)

  第三关:用3个词联句,联句要体现出创意或幽默感。60分。(大路,小鹿,鲜花)

  第四关:机会关。

(1)小明和爸爸去栽树,爸爸要求小明把10棵树栽成5行,每行4棵。

(2)敲锣,捕鱼,提水,买油,砍柴,捆包裹,拍电报,这7个词中的动词大多不能互换,但有一个字可以代替所有这7个动词。这个字应该是什么字?

  第五关:2分钟内完成一道数学题。60分。

  第六关:机会关。1分钟内,独立设计出自画像,并大声喊三遍:我无所畏惧!

  第七关:2分钟内,拉到3个人,每人给20分赞助分。第八关:2分钟内给本次游戏活动共起一个“幽默名字”,100分。

  三、反思,明理:

  1、放弃过关的同学:后悔吗?谈谈感受。

  选择完成并成功的同学有什么感受?选择完成但失败的同学有什么感想?

  你要感谢哪些人?

  2、讨论:联系人生的旅行:人生会面临哪些选择?通过本次游戏,你对未来人生的选择有什么想法?

  3、总结:你从游戏中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敢于冒险》

  如果

  目标:

  1、消解学生因固化的学科知识而造成的束缚。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发展学生的思维流畅性。重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难点:流畅思维。

  教具学具:记录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日常生活太平淡了,很多人经常会幻想:如果——教师举几个关于想象的例子。

  二、想象:

  1、以“如果外星人在我家住一个月,那么”为主题,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几个学生先想象,带动其他。)能说出5中可以得到60分,列举出12种得到100分。

  2、小组交流,汇报。

  3、二次想象:以“如果没有电灯,那么”为主题展开想象。

  三、总结:要敢于幻想。

  听课

  目标:

  1、强化学生的预习意识。

  2、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重点:强化学生的预习意识,掌握一般的预习方法。

  难点:在比较中认识到道理。

  教具学具:200字报道两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漫不经心地说:可能很多人几天前都看过这篇报道,然后读一篇报纸上的报道,读完后提出10个相关问题,测试学生听的效果如何。

  2、说明:我们很重要的学习生活是“听课”,同样是听课,每个人的收获并不一样,这是因为,听课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每个人听课的技巧。二、二次测试:

  1、说明:二次测试之前,老师会把要求回答的问题先告诉大家,然后再给大家朗读。

  2、读另一则报道。

  3、提问。

  三、反思明理:

  1、比较两次测试结果,哪次回答的问题多。

  2、反思讨论:为什么同样是听,前后两种“听”的效果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大家一起反思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事先知道问题,再听课,目的更明确,针对性更强,注意力更集中。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怎样听课效率高?(先预习后听课、听课时把重要的记在书中)

  怎样预习?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课前预习》

  准备:7副扑克,每副:2——10

  学会玩扑克

  打扑克

  目标:

  1、学生认识和体认“冲突”的发生。

  2、学生体认“冲突”的意义和价值。

  3、学习、认识各种化解冲突的方法。

  重点:认识化解冲突的方法,体认合作是化解冲突的最佳方法。

  难点:掌握玩牌规则。

  教具学具:扑克10副,规则7张。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平时和别人有过冲突吗?或见过别人冲突吗?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做的?

  二、游戏体认:

  1、教师和同学们一起玩两局414和刨1,说明玩法不同,规则是不一样的。

  2、教师说明游戏要求:4人一组打牌,A1,A2,B1,B2,C1,C2,D组。给每组发打牌规则,按规则在本组打4局,在第五局赢者为冠军,到下一组挑战(A1组冠军到C1组,C1组冠军到B1组,B1组冠军到A1组,A2组冠军到C2组,C2组冠军到D组,D组冠军到B2组,B2组冠军到A2组)并说明规则:任何时候都不能交流打牌规则,不允许说话;打牌过程中,如果某个牌局中四个人由于彼此冲突而无法进行比赛,四个人将全部淘汰出局,不管个人是否有理。接着进行游戏。

  3、游戏开始。

  教师注意:打牌规则发到每个组后,给1分钟熟悉,可以问,让学生掌握。待本组打完决出冠军后收回,切记。

  4、待到各组冠军到下一组打牌后,冲突会出现,教师注意关注,出现冲突的同学都是怎么处理的,如有冲突加剧出现语言交流的,可默许。如出现激烈争吵或争斗的,教师可制止组织有关“冲突原因及处理方式”活动。

  三、反思明理:

  1、为什么一个打扑克游戏会这么难?

  2、当你和别人发生冲突时,你是怎么做的,别人是怎么做的?(总结出妥协、逃避、竞争、仲裁)

  3、你服从别人或别人服从你,最关键的是什么?(协商、沟通、合作)

  四、拓展:阅读文章《冲突散说》

“U”字阵

  目标:

  1、发展学生的领导力。

  2、体认团队合作要素。

  3、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重点:体认沟通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

  难点:排列“U”字阵。

  教具学具:按学生年龄生日表排列的“U”字阵图(用于检查);记录各组时间的记录表;表;在操场上画两个U字。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团队是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目标而组成的集体。生活中见过哪些团队?团队完成一个任务要比个人完成更容易、更高效。团队合作需要做什么?

  二、游戏体验:

  1、随机把学生分为2组,每组15人。

  2、每组学生围成一个圆圈站立。说明团队合作任务:站成“U”字阵。询问学生:小组是否需要商量一下。当学生说“可以了”的时候,宣布游戏规则:

  任何人在听到游戏规则之后都不能再和同组的人说话。

  团队成员在排列U字阵时,要按照年龄和生日大小站队,年龄最大的站在U字阵的左边顶点,最小的站在U字阵的右边顶点。

  如果一个人站错位置,那么他所属的团队完成任务的时间要被加上一分钟。

  站错了位置的人不受罚,但他的前后两个队员要接受“惩罚”:背站错的人到正确位置。

  团队间进行比赛,先正确排成U字阵的团队获胜。其他团队要集体表演节目。

  3、游戏开始。教师记录各组完成时间。用学生排列表检查学生的U字阵的正确与否。

  三、反思明理:

  1、你们的团队在游戏中的表现怎么样?是否产生了领导者?

  2、除了语言沟通外,还可以利用什么方式达到沟通的目的?

  3、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4、在这个游戏中,你感觉哪些方面对团队来说最为重要? 总结:沟通;计划;领导者。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结伴同行》《在合作中获得双赢》

  改头换面

  目标:

  1、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2、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3、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打破思维定势,把狼想象成善良的形象。

  难点:如何打破思维定势。教具学具:笔。教学过程:

  一、阅读激发,为打破思维定势助跑。

  1、提问:你们印象中的狼是怎样的形象?

  2、听故事《三只小猪》

  3、提出要求:改写《三只小猪》把大灰狼塑造成善良形象。提示:大灰狼来干什么来了?为什么小猪的房子倒了?

  4、阅读参考书文章《狼的另一面》

  二、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想象。

  1、学生简单交流:

  大灰狼来干什么来了?为什么小猪的房子倒了?

  2、学生创作。

  3、交流。

  三、明理拓展:

  1、说明本节课是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打破思维定势。

  2、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如何让想象更丰富》

  自我介绍

  目标:

  1、培育学生健全的自我认识。

  2、发展学生的自信心。

  3、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重点:让学生懂得悦纳自我的重要性。

  难点: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悦纳程度。

  教具学具:无。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了解学生自我认知、悦纳程度:

  1、说明自我介绍要求。

  要求:7分钟内写一篇自我介绍稿:

①完整地说明自己的个性(性格、思想、观念)客观地介绍自己,包括优点和不足。

②要说明自己的远大理想或发展目标。③要富于幽默感。

④2分钟内介绍完。介绍自己时,一定要看着大家,并且表现出充分的自信。

  说明,两分钟内要说明这么多内容,而且要达到这么高的要求,不动脑筋思考是不行的。

  2、学生撰写自我介绍稿。

  3、小组内交流:7人一组,逐一做自我介绍。

  4、教师从每组中抽取一人在全班做自我介绍。(要关注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是否全面、准确,读自己的悦纳程度。并进行点评。)

  二、反思:

  1、教师说明:成功取决于许多条件,但最基本的条件是“爱自己”。没有什么比“讨厌自己”更有害于成功的了。因此,我们要尽一切努力使自己接受自己。接受自己就要既接受优点,也接受缺点。经常在内心中做自我表扬,会让人感觉有更大的成功动力和自信。时时把自信展现在众人面前,我们就能推动自己走向成功。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是自信的表现。

  2、引导学生反思自我认知:

①做自我介绍时,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鼓励平时言谈不多、自信心不强的学生。)

②你觉得自己的哪些描述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③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你可以利用的优势有哪些?(关注学生的自我认识)

④哪些同学的自我介绍给你的印象最深?

  三、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甘为小花》

  谈判

  目标:

  1、强化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

  2、发展学生的说服能力。

  3、发展学生的目标管理能力。

  重点:发展学生的目标管理能力和有效沟通意识。

  难点:有效沟通。

  教具学具:信封27个,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的卡片各27张,1元面值钞票270张。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判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你都见过哪些谈判?谈判是各方为了达成协议而就某个重大问题进行的会谈。试想一下:谈判要注意哪些要素? 板书:目标

  策略

  沟通技巧

  二、活动,体验:

  1、说明游戏规则:

①每人一个信封,内装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的卡片各1张,面值一元的代金券10张。是谈判的全部资源。可以用钱买卡片,或者用自己的卡片交换卡片;谈判后,按手中的资源计算收益。

②计分方法:

  每张卡片1分,每一元钱1分。8张同一种颜色的计20分。

  9张同一种颜色的卡片计25分; 10张同一种颜色的卡片计30分;

  10张任何两种颜色的卡片,并且每种颜色为5张,计20分; 12张任何两种颜色的卡片,并且每种颜色为6张,计30分。③谈判活动共分5段,每段2分钟;段与段之间有1分钟“休息”。每次谈判的目标自己定。每段谈判时,每个人只能和一个谈判对手单独谈判,即使没有谈成,也不能换对手。“休息”时间不能再有任何交谈,可以分析形势,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调整策略,确定下一轮的对手。

  2、分发卡片。

  3、活动开始。

  4、同桌两人统计收益,一人统计,一人监督。

  三、反思明理:

  1、这个游戏哪个环节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2、你遇到了哪些问题?

  3、你认为,使谈判走向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

  4、你在谈判前有确定目标吗?目标是什么?后来有过调整吗?

  5、在后面的谈判中,你和对手交流过前面的谈判情况吗?为什么?

  6、你信任谈判对手吗?对手信任你吗?为什么?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讲故事说谈判》

  理所当然

  目标:

  1、发展学生的感恩心。

  2、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重点:发展学生的感恩心。

  难点:列举出足够的“理所当然”的例子。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到家就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坐在课堂里,就应该有老师来给上课”“天下雨”有些同学认为,这些事就应该是这样的,是理所当然的。什么是理所当然?大家的理解是“按道理说就应该这样”你还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二、活动,认知

  1、列举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事,记录在28页工作纸上。

  2、交流讨论:针对学生举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有些事:你拥有的背后是多少人在付出。如:你坐在课堂里上课;你吃到香喷喷的蛋糕。

  有些事:你拥有的,别人未必拥有,你要珍惜。如:你妈妈爱你,当有的妈妈却不爱自己的孩子;你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但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却不能。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可能就不会拥有了。

  3、总结:对我们拥有的东西,要心怀感谢。

  4、表达谢意:在纸上对你要感谢的人、事、物等写一句话,说出你要谢什么。如“妈妈,谢谢你爱我。”“天空,谢谢你的湛蓝。”

  三、拓展:

  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感谢那只温暖的手》和参考书文章《谢天》 课后:对你要感谢的人说出你的感谢。

  机器人猎食

  目标:

  1、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2、强化学生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3、消除“小团队意识”,学会团队间协商。重点:强化合作意识。

  难点:想到团队间协商。

  教具学具:糖果若干;蒙眼罩8个;记录纸、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构建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哪些东西?

  二、活动体验:

  1、说明活动任务和活动规则:

  任务:A、B两个团队每次各出两名同学扮演机器人和指挥者,机器人要蒙上眼睛,在指挥者的指挥下,到越过20米的界河,到结合中央取回“资源”。

  规则:在此过程中,扮演机器人的同学不得说话;指挥者最少要发出一次“快跑”指令;“机器人”回到团队后,另外两个“机器人”才能上场。

  2、活动开始:

①教师说明:有2分钟时间用于团队、团队间商量。(关注团队计划情况)

②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分次投放资源。

③如果AB两队站在界河同侧,教师可叫停,组织协商。④评定获取资源情况。

  三、反思明理:

①要让团队内有良好合作,我们要注意什么? ②你认为在游戏开始前有协商的必要吗?

③当指挥者让你快跑时,你心里感觉安全吗?你怎么做的?为什么?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三个火堆》谈感受。

  猜人名

  目标:

  1、强化学生开放的心态。

  2、发展学生主动关心别人、了解别人的意识。重点:发展学生主动关心别人、了解别人的意识。

  难点:概括自己的真正烦恼。

  教具学具: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生活在一个班级里,应该相互了解。

  二、活动体验:

  1、说明游戏规则:每个人把自己平时最大的“苦恼”写在纸条上,可以写三个,不允许签自己的名字;老师收取各人的纸条,打乱重分,每个人不能分到自己的纸条;每个学生大声读出自己分到的纸条上的内容,然后猜测是谁写的,并说明理由,猜不出的由另外两个人猜,如果还是猜不中,则由写该纸条的人说明。

  2、猜人名游戏。

  三、反思明理:

  1、你被猜中了吗?你猜中了几个?

  2、你认为你对其他同学有充分的了解吗?(总结:应该了解生活在一起的人)

  3、你认为别人对你有充分地了解吗?(如果不是,是不是你的心没有对大家开放?)

  4、你认为自己的班级在“相互关心”方面做得如何?为什么?(在团队生活中,彼此间的了解和相互关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5、得知其他人有那么多苦恼,你想怎么办?

  四、拓展:阅读参考书文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想当王后,先把丈夫当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