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审计实习报告
【简介】下面是热心会员“m64”分享的大学审计实习报告,以供参考。
审计实习要在完成专业基础课及相关课程学习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主要实践环节,做为本专业的必修课,它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一、实习目的专业实习旨在为他们提供验证和加深已学专业理论的机会,通过实践使知识获得巩固与推进,同时促进对相关课程理论与方法的更深刻理解。了解公司以及管理业务后,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融合,让学生可以运用专业理论开展各项业务的初步分析,重视观查和对比,进而辨别出合理和不足之处,将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并提炼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根据这一过程,提高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二、实习任务此次实习的单位为xx省xx审计局,实习的主要任务包含:1. 调研xx审计局当前审计事务操作流程。2. 研究现行信息化系统工作流程的影响。3. 分析xx审计局在信息化环节中积累的经验与问题。三、实习内容1. 实习背景进到21世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生产自动化的实施、电商行业的普及、网络财务软件的普遍使用及其付款方式的多元化,使审计信息化变成大势所趋。然而,我国底层审计单位在信息化方面的现况究竟如何呢?审计人员能力、软件与硬件的条件在信息化过程中又面临怎样的挑战与经验呢?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联系了xx省xx审计局并在此开展了专业实习。本文探讨的审计信息化是指,在审计对象进行财务和经营时,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审计目标,根据必要程序搜集审计证据,对企业运营的合规性及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产生的财务信息开展审计。2. 实习单位介绍xx审计局是一家隶属我国审计署的县级审计单位,共有大概30名工作人员。因为xx县经济相对不发达,审计组织的总数低于大都市,因此只有这一家审计局,而被审计单位多数为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日常订单量比较小,通常只开展一家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四、实习感受引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的一句话:“起步晚,基本弱,资产少,运用难,效果好。”起步晚是一个鲜明特点。我国审计署的计算机技术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20xx年南京计算机审计展览会上,只有18个出展单位,像xx那样经济欠发达的县,对审计信息化的应用更是有限。基础薄弱一样突显。开展信息化建设,需具有良好的审计工作人才,包含审计专业人员与IT人员,但xx审计局在这方面基本较差,部分工作人员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上也不够娴熟。资金困难也不容忽视。上半年,承担信息的人员曾试图购买一套新审计软件,所需资金为xx元,但因为没获准许而搁浅,充分反映了底层单位资金匮乏。运用的难度一样明显。相较其他单位,审计工作在计算机应用方面要求更大,审计目标各有特色,既有金融企业,也有行政机关与各类企业,审计的复杂性由此而增。此外,被审计对象的系统和审计单位的软件之间的矛盾,使技术实施更加艰难。特别是在被审单位信息化程度较低的情形下,运用更是面临诸多挑战。尽管审计信息化起步晚,但我在实习单位注意到,仅存的2款审计和网络财务软件的应用,已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获得了职工的普遍认可,效果非常明显。可以说,xx审计局的审计信息化之途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