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导语】下面是网友“kk69718”整理的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以供参阅。
在1995年,上海的大学教授曹锦清前往河南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并深入乡村、城镇及县市展开调查。整理调查资料后,他撰写了此著作。
我用了大约一个月的业余时间仔细阅读了此厚重著作,并在读后一个月沉吟其间,才动笔撰写本书的读后感。我并不偏好于编写读书评论,尽管在阅读后总是能产生独特的感受。距完全消化此数据事实充盈的知识性书本已经有数周,具体的个体、时间点、地理信息、事件等已经非常朦胧模糊。然而,这种遗忘状态正好让我从宏观角度把握了这部书籍核心所在。
此书主要内容即:1995年曹先生的调研记录,作为支援农民工作的经历,也曾在整个援助行动过程中记录相关资料。在对比自身经验,我也了解到我们的研究远比专业人士浅薄,获取的数据不多;同时存在相同的现实情况。
作者采用多层关系构建的路径入村,通过访谈收集有价值的洞察。此外,亦参与各类会议以搜集相关信息、了解各级官员态度。调研期间发现,1995年中原地区的农业社区,在很多方面与历史乃至封建时代相像。尽管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明显(尤其是在吃穿住行)但仍被高额赋税收扰、村委会与公民的关系紧张、民众意识封闭落后、厌恶官场腐败问题。对此,有迷失时间空间的认知感。
调研进程中,《黄河边的中国》的论述中体现了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并批判了一味在实验室工作忽视实证的学术方法。然而,在中国当时的现实环境下难以获得体系指导;借用国外原理又显勉强。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错位,故在实践中探索并积累理论成为了当务之急或许作者心中所求。
在现今回顾,《黄河边的中国》记录的1995年的状况对我而言如往日时光一般,充满了历史痕迹。此时间点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辙期。回想那年的春节一家归返故乡、简陋居宅、艰苦拾柴、坎坷道路、缺失光源以及小学中学设施陈旧,与中原地区的多数农村景象类似。然几年内全国范围内实现了飞越性的改变:道路铺设硬化、新增灯具点亮城市、崭新楼房不断涌现、学校重建兴师、民间工厂兴起、木柴改用煤炭…这股变化速度超出了常人所能想像,尤其对我居住区域来说。因此读《黄河边的中国》时常常猜想彼地情形如今又如何?与我们的家乡变化相比,是否同样翻天覆地?
书中的几个“发人深省”案例涉及南街村为代表的“四个金凤凰”村镇。这些小镇以魄力、才能出众的领导带领全体居民统一意志并选择特定发展方向。在集中体制领导下,经济发展显著、全体收益平等共享。尽管发展模式差异存在,但领导人的决定力及成名带来正面影响力对村落地影响显著,使得村镇经历高增长期后成为周围村镇的模范。
作为支援农户的一员,阅读如此专著的原始目的便是深化对中国农户实际情况的认识并寻找可能的应用策略,不过鉴于该书中所提供的数据过时,对当前农业状态理解帮助不大。可借鉴的主要是知识份子的精神特质、研究方法的适应性,深入细致地调查与研究的结果思考与提炼。若欲实现提升自己,仅仅研读此类著作显然还不够,需进一步探索相同志趣的主题,通过比较来促进自我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