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 -作文7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今昔 -作文7篇,供大家参阅。
那是一条很小很小的小河,它很渺小,小的就像地球上的尘埃一样;它很平凡,平凡得就像地上的一棵小草。这条平凡的小河座落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东泉。
这条小河虽然很渺小、很平凡,但这个村庄却离不开它。村民们用河里的水洗衣、做饭、浇地,甚至做饭。这条小河清澈见底,它常用她温柔的手抚摸身旁的小草,给鱼儿讲故事,把路人映的亮亮的。人们也会因为这清澈的小河心情变得明亮起来。
但这都是以前的小河。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慢慢忘记了这条曾经养育他们的母亲河。渐渐地,渐渐地,工厂建起来了。“呜呜”,远处常常传来工厂的轰鸣声。有了工厂,便有了污水,这些水该排到哪里去呢?那条小河便成了这些污水的“家”。
从此以后,小鱼便不在小河里嬉戏了‘小草再也触摸不到小河温暖的手掌了。因为恶臭,再也没人从小河边经过,不知不觉中,小河变成了一条“垃圾河”。
这些都源于人类的贪婪,我们在亲手毁灭自己的家园,将来我们将再不会看到蓝天白云,再也听不到鸟鸣虫叫。为了我们美丽的家园,请你们停下毁灭的脚步吧!
不过,我见过1956年重建、或者说是新建的公园。不过那个时候,已经不叫宜昌中山公园,而是改叫西陵公园了。那个时候的公园大门依然还是面对中山路,依然还是分三个平台拾级而上。不过进门处有一个大大的花坛,青松挺拔、郁郁葱葱,花坛的青石上还镌刻着“1956”和“西陵公园”的字样。
后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扩建时候,考虑到日益增大的客流量和交通等因素,那个处于入口路中央的大花坛才被拆掉。再后来在公园改造升级,将水泥路面改为石板的时候,建设方有些偷工减料,将那些原来南大门处的石阶依然原封不动的保留着,一直到今天依然存在。这就成为当年西陵公园留下的遗迹之一,不过事实证明那样做的正确性:其他的一些地方铺设的石板像是缺钙似的早就变得缺头掉脚、破烂不堪、凸凹不平的时候,那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老石阶尽管早被千万人的鞋磨得光亮,却依然坚如磐石。
1956年修建西陵公园最大的成就就是根据宜昌特色和风俗,特地建了一荷花池。每当盛夏时节,那些绿色的荷花象玉盘似的,盛着晶莹的水珠,将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艳红皎白的花朵轻轻地托在水面上,于是就可以看见满池荷叶摇曳,荷花亭亭玉立;更绝的是,当时的园林设计师还能在碧波荡漾的荷花池的中央点缀一个双层琉璃瓦顶六角飞檐的小亭,用一条东西跨向、清秀优雅的九曲桥将小亭与荷花池的两岸相连通,就有了些诗情画意。
宜昌人信佛也信道,所以就喜欢荷花,因为荷花不仅有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秉性,而且还是传说中的神仙菩萨的相伴之物,自然爱屋及乌;宜昌人很崇敬文化,所以就喜欢荷花,不管是本土的屈大夫所说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还是李太白所说的“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都信以为真,所以不仅是喜欢荷花,也才会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荷花生日那一天呼朋唤友去赏荷花;也会在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用彩纸仿照荷花的形状扎成灯笼,灌以油脂,以蒲草作灯蕊,或者悬挂在门前,那叫点荷花灯;或者把灯放到长江里,让它顺水流走,那叫做放荷花灯。
相传宜昌荷花灯的这个地方习俗的来由,是由于秦国大将白起曾率兵攻打夷陵(也就是今天的宜昌),七月初七的那一天,他从远处看到城内城外灯火通明,以为楚军早有防备,故而才放弃了火烧夷陵的企图。这其实不过就是传说而已,连史料里记载的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也被考证为牵强附会,与宜昌无关。
由于当时建西陵公园的时候,荷花池就是全园的精华所在,所以社会上几乎都把荷花池当做了去公园的代名词。半个多世纪以后,不管岁月如何变幻,不管园林设计思路如何进步,事实都证明这座公园最精妙和成功之处依然还是那个碧波荡漾、荷叶摇曳的荷花池,最有诗情画意的去处还是那座被清香四溢的荷花包围、立在水中央的荷花亭。在那个地方听一曲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一定会倍感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这不是吗?我们小区要改造,桃园大门旁,贴着一张图纸,画了我们未来的桥东区,宽阔的马路、漂亮的居民楼、美丽的花园、绿色的植物……应有尽有!妈妈说:现在条件多好,不像我们小时候……是呀,妈妈小的时候……
1、吃的
妈妈小的时候吃的,都是自家种地,收成不多,也买不起吃的,每天的饭,还不够一个人吃,家里一共七个人,每天都吃不饱。
现在不一样,鸡鸭鱼肉,不一定到过年才吃的到,平时说得出来,就能张口就吃,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喜欢吃什么就能吃什么,条件好啦!
2、玩的
妈妈小的时候玩的,是用真鸡毛和树叶做的毽子,这算是那个时候条件好的玩具,妈妈家里条件不好,只能和伙伴们踢石子,用树枝在地上画画。
现在呢,泰迪熊、机器人、游戏机……应有尽有,只要想得到的就全有!
3、用的
就说衣服吧,妈妈小的时候衣服,用了再用,好几年也只穿一件,打的补丁不计其数,小了,用别的布加长、加大,冬天,都可以把身体冻透了!
现在过年买新衣服,平时也买,衣柜都装不下了!一件打补丁的衣服都没有,我们三天两天常常换衣服!
4、环境
妈妈生活在女庄,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环境很好,小溪清澈见底,山上有果实和动物,美极了,我们现在虽然有汽车尾气、人为污染,但未来的新桥东环境会很好!
忆苦思甜是什么意思?就是回忆苦、珍惜甜,让我们珍惜现在,一起创造幸福新桥东!
在吉航,人们共有一个习惯,如果有一点时间,都要去东平湖走一走,转一转。她的生,她的变,一刻都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
东平湖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吉航人在杂草丛生的荒地上掘出来的人工湖。她的出现,不仅消除了这里的荒芜,改变了厂区的环境面貌,也为吉航职工家属打造了茶余饭后的好去处,相对封闭的吉航人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园。由于她坐落厂区的东部,紧靠着东平房,因此人们叫她东平湖公园。
说她是公园,也算恰当。往日的东平湖公园分为园林于湖面两个部分。园林面积虽然不算大,其雕像景观也不算少。有三阳开泰坐落与绿色的草场;仙鹤起舞跳跃于松柏之间;山野鹿鸣倚靠着高高的藤架;会喷水的海豚伫立在假山之巅,泉水洒落在山石脚下的鱼池里,引来了来多尾红红的金鱼游来游去,悠闲自得。
湖水为南大北小两片湖面,两湖由拱桥相隔,桥孔将两湖之水相通,人为地营造出小桥流水的意境。南部湖心建有高大的凉亭,凉亭与曲桥相接,人们在这里漫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撒饵喂食湖中的鱼儿,别有情趣;观赏岸边的荷花,流连忘返。
岸边塑有蛟龙出水,哪吒屠龙的巨型雕像,给娴静的湖面带来了动感、增添了灵气。
环湖垂柳成荫,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人们在这里流连、拍照,纪录着时代的印迹,留下了无数个美好的瞬间。那时的东平湖迎合着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求新求变的心态,满足了人们对新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 、崇尚自然理念的出现,加之东平房的改造,使得东平湖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哪吒屠龙只能珍藏在人们的记忆中,相册里。
两年前,吉航人又将残缺的两湖扩展为一体,让今天的东平湖一改往日容颜,犹如一弯新月降落人间。闲暇时人们在这里汇聚,有的散步、有的打拳、在这里亲吻湖面来风,享受着难得的自然。
转过林荫,穿过草坡,爬上拱桥,一个三面环水的小岛便出现在面前。说小到袖珍,一点都不为过。几十平方米的面积,如同盆景一般秀丽,俨然成为人们纳凉的首选,环岛围廊齐胸,绿柳成荫。供人们休憩的石桌石凳摆放在小岛中央,人坐在小岛上,整个湖面一览无余,所有的疲劳随着湖风飘散。隔水望去,一座人工堆砌的假山进入人们的视线,那里草木旺盛,成了少男少女们甜蜜的网点。山脚下设有凉亭,是老人们歇脚的驿站,也是孩子们练习民乐的港湾。悠扬的笛声让亮丽的湖水多了几分娴静,给漫步者平静的心情又增添了几分悠闲。
如今去东平湖散步,最好是遵循多数人的习惯,特别是夏季的傍晚,要沿着湖边围廊逆时针行走,否则是打不完的招呼,无休止的寒暄,迎接不暇的笑脸。这里已经成为人们健身散步的场所,放飞心情的乐园。
美丽的东平湖,尽管季节在不断更替,年轮在不经意间扩展,她的容颜曾几度改变,而赋予她生命的吉航人,将与你一起走向永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随着这个政策的全面推行,让很多困难家庭的孩子能够走进学校接受教育,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储备了大量人才。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学好各项知识,掌握更多技能,来报答我们伟大的祖国。
听爸爸说:我们洪塘小学以前只有一座平房,教室光线暗空间又小,同学们用的课桌椅都很破旧,大家坐得挨挨挤挤的。讲台上没有投影仪、电视、电脑等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全靠老师用粉笔在又破又旧的木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操场的活动空间就如同巴掌大,操场上全是泥沙。一下课,同学们在操场上一跑,或者一刮风,漫天飞舞的尘土让孩子们就像在捉迷藏一样。
如今,我们的洪塘小学时由钢筋水泥建成的高楼,教室又大又明亮,所有的课桌椅都是崭新的。讲台上也用上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又新又大的磁性黑板让我们看得一清二楚。操场又大又平整,宽阔笔直的跑道是塑胶做成的,干净!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们国家的变化是非常大的。我们学校的变化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中我知道的还有很多,如:我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我国成功举办了20xx年北京奥运会,载人火箭的成功发射……等等。
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感到骄傲!祖国,祖国,我爱您!
天刚蒙蒙亮,爷爷就把我叫醒,说:“小胖墩,快起床,跟爷爷跑步去!”我懒洋洋地揉了揉眼睛,叹道:“哎,真不该答应爷爷帮我一起执行减肥计划。”
大约跑了30分钟,我们来到了长堤。“哗!好美啊!”我不禁高兴地喊了起来,“没想到一年多没来,这里居然变得这么美丽!”爷爷略有所思地说:“是啊!是啊!一切都在变化,变得我们心花怒放。”只见岸边绿树成荫,繁花盛开,蝴蝶飞舞。许多人在长堤上晨运、谈天、散步、下棋。瞧,一群中年妇女在柔和的音乐伴奏下舞剑,几位老人正在全神贯注地耍太极拳呢。看,那个亭子里,几个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下棋;江边的古椅上,几个老婆婆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大概在谈论家乡改革开放的巨变吧!还有,那边的花坛旁,几个小孩在玩耍,也许在玩有趣的捉小偷游戏呢。看着看着,我突然发觉好像少了一些东西,不禁脱口而出:“咦,那些旧船哪去了?”爷爷微笑着说:“船站已搬到中山港去了,所以各种船只也随着开走了。为了纪念旧船站几十年的繁华,在船站的原地,建起了一个公园。”我随爷爷的指点一看,只见那公园里有一座非常逼真的塑像——一艘大轮船的甲板上,一个华侨商人扶着船栏,旁边放着一个旅行箱,眼睛向着家乡的方向极目眺望。而在公园的另一头,是一间旧式的大屋,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儿媳妇站在后面,两人都在盼望着远方的亲人归来。这些生动的塑像不正是讲述着一个故事——游子归吗?此时此刻,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一首古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爷爷一听,哈哈大笑“好啊,好!你真聪明,不愧是我的好孙女。”
我们沿着江边慢慢地跑着,晨风轻轻地吹来,令人神清气爽。爷爷兴致勃勃地说:“岐江的西岸,是中山市的繁华商业区,被称为中山‘尖沙咀’,那里有富华酒店、国际酒店、西区商业广场等,是中山市对外的窗口。”
我们扶着江边的栏杆,看着静静流淌的岐江水,爷爷说:“你知道岐江两岸以前是怎样的吗?”我摇了摇头。爷爷接着说:“在旧社会,长堤一带是商业最繁盛的地区,前面的岐江河是水陆交通要道。可是那个时候,只有一条简单的木桥,通向对岸的隆都、长洲等地,江面有几只小艇载人过江。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木桥变成了能开合的铁桥。河的两岸建起了码头,那里是石岐通往广州、江门、肇庆、梧州等地的出口,每天都有很多船只来来往往,热闹极了。改革开放后,公路的建设日益完善,水路陆路四通八达。”爷爷意味深长地说:“转眼五十年了,近年,中山市政府决定治理岐江河,搞好一河两岸的环境建设。因此,严禁向江中排放污水,还在这一带建起了公园。琪琪啊,目前我们看到的是岐江河两岸的第一期工程,第二期工程还在进行中,不用多久,我们就可以看到岐江河两岸的第二期工程了。”哟!现在已经这么美了,那第二期工程一定更美了……
啊!我爱我的家乡——中山,更爱那些勤劳智慧的中山人!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不经意间,我小学毕业了。这几天,几个要好的同学谈论起了家乡的变化,勾起了我对儿时小镇的朦胧记忆。
我的家在小镇的中心地段,也算是最繁华的地带了。上幼儿园时,从家到学校的路可谓是这个小镇的主干道。窄就不必说了,而且晴天满天灰,雨天到处是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水泥路”。行人以及沿街居民怨声载道。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条真正的水泥路:双向四车道,黄色的行人线,白色的斑马线在阳光的映照下分外显眼,道路两旁是彩砖铺就的人行道,绿岛里的花木修剪得整整齐齐、四季常青。
几年前的小镇,居民并不多,住房也高不过三层,根本谈不上装修。可现在,你要是到我们镇来做客,你瞧瞧,新型的农民小区已经连成一片,各种精致、典雅的别墅成了小区内最靓丽的风景,小区内绿树成阴,花团锦簇,更有小桥流水。华灯初上,丰收的农民或围坐在广场,或三五成群地散步。生活的幸福荡漾在他们的歌声里,洋溢在他们的笑脸上。
记得小时候,只有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才会装电话,手机更是奢侈品,被趣称为“大哥大”。足以见其珍贵,能用上他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可现在呢,不但大人有,有些学生、老人都有了,一家人互打还免费哩!你瞧瞧多方便,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是的,小镇变“胖”了;小镇变富了;小镇变靓了!小镇的变化是我们伟大祖国变化的缩影,我们有理由相信小镇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