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篇

2024-05-19 10:27:28综合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篇,供大家赏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篇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复习巩固解下列不等式:

  ①5x+54<x-1②2(1一3x)3x+20

  ③2(一3+x)<3(x+2)

  ④(x+5)3(x-5)-6

  先让学生板演、练习,然后师生共同点评、订正,指出解题中应注意的地方,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目的地思考,既可巩固已学内容,又为下面的新课做好铺垫。

  提出问题20xx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二级以上)的天数与全年天数之比达到55%.若到20xx年这样的比值要超过70%,那么,20xx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二级以上)的天数至少要增加多少天?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此题既承上启下,又能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1、20xx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是多少?

  2、用x表示20xx年增加的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则20xx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是多少?

  3、20xx年共有多少天?与x有关的哪个式子的值应超过70%?这个式子表示什么?

  4、怎样解不等式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做解题过程示范.

  5、比较解这个不等式与解方程的步骤,两者有什么不同吗?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只是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时,要注意不等号的方向.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据等式的性质,将方程逐步化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则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a或xa)的形式.一连串的问题引发学生阵阵思考。

  展示整个解题过程,有利于学生发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初步感知实际问题对不等式解集的影响.

  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即可渗透类比思想,又能掌握注意点.

  巩固新知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2)2、.当x或y满足什么条件时,下列关系成立?

  (1)2(x+1)大于或等于1;

  (2)4x与7的和不小于6;

  (3)y与1的差不大于2y与3的差;

  (4)3y与7的和的小于-2.学会举一反三,巩固已学知识。a)的形式.一连串的问题引发学生阵阵思考。展示整个解题过程,有利于学生发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初步感知实际问题对不等式解集的影响.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即可渗透类比思想,又能掌握注意点.巩固新知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1)(2)2、.当x或y满足什么条件时,下列关系成立?(1)2(x+1)大于或等于1;(2)4x与7的和不小于6;(3)y与1的差不大于2y与3的差;(4)3y与7的和的小于-2.学会举一反三,巩固已学知识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3)会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能力目标:

  1)渗透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思想。

  2)通过尝试求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2)在积极的教学评价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本班共有40人,请问能确定男女生各几人吗?为什么?

  (1)如果设本班男生x人,女生y人,用方程如何表示?(x+y=40)

  (2)这是什么方程?根据什么?

  2.男生比女生多了2人。设男生x人,女生y人.方程如何表示? x,y的值是多少?

  3.本班男生比女生多2人且男女生共40人.设该班男生x人,女生y人。方程如何表示?

  两个方程中的x表示什么?类似的两个方程中的y都表示?

  像这样,同一个未知数表示相同的量,我们就应用大括号把它们连起来组成一个方程组。

  4.点明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取数据,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探究新知,练习巩固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1)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的概念,并找出关键词由教师板书。

  [让学生看书,引起他们对教材重视。找关键词,加深他们对概念的了解.]

  (2)练习:判断下列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作出判断并要说明理由。

  ①x2+y=0 ②y=2x+4 ③y+?x ④x=2/y+1 ⑤(x+y)/3-2=0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设计的重点,为加深学生对“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内涵的理解,我采取的.是阅读书本中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项的次数的思考”,进而完善血生对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1)由学生给出引例的答案,教师指出这就是此方程组的解。

  (2)练习:把下列各组数的题序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

  方程x+y=0的解,方程2x+3y=2的解,方程组的解。

  (3)既满足第一个方程也满足第二个方程的解叫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练习:已知是方程组的解,求a,b的值。

  (三)合作探索,尝试求解

  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索如何寻找方程组的解呢?

  1.已知两个整数x,y,试找出方程组的解.

  学生两人一小组合作探索。并让已经找出方程组解的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明自己的解题思路。

  一般思路:由一个方程取适当的xy的值,代到另一个方程尝试.

  (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探索并解答问题,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据了解,某商店出售两种不同星号的“红双喜”牌乒乓球。其中“红双喜”二星乒乓球每盒6只,三星乒乓球每盒3只。某同学一共买了4盒,刚好有15个球。

  (1) 设该同学“红双喜”二星乒乓球买了x盒,三星乒乓球买了y盒,请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列出关于x、y的方程组。(2)用列表尝试的方法解出这个方程组的解。

  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分析讲解。

  3.例 已知方程3X+2Y=10

  ⑴当X=2时,求所对应的Y 的值;

  ⑵取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数作为X的值,求所对应的Y的值;

  ⑶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

  ⑷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⑸当X=-2,0 时,所对应的Y值是多少;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形成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一般方法,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再从他们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复步骤中提炼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把它与原方程比较,把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哪一个方程计算会更简单,形成“正迁移”,引导学生体会“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过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学哪些知识和方法?

  2.你还有什么问题或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

  3.教材P82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课设计主线有两条。其一是知识线,内容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到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再到列表尝试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第二是能力培养线,学生从看书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到学会归纳解的概念,再到自主探索,用列表尝试法解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是本课设计的主要理念。由学生给出数据,得出结果,再让他们在积极尝试后进行讲解,实现生生互评。把课堂的一切交给学生,相信他们能在已有的知识上进一步学习提高,教师只是点播和引导者。

  3.本课在设计时对教材也进行了适当改动。例题方面考虑到数码时代,学生对胶卷已渐失兴趣,所以改为学生比较熟悉的乒乓球为体裁。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练习的作用,为知识的落实打下轧实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1.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2.在已有的对幂的知识的了解基础之上,通过与同伴合作,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

  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合作交流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训练他们养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复习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介绍的有关乘方运算知识:

  二、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以课本上有趣的天文知识为引例,让学生从中抽象出简单的数学模型,实际在列式计算时遇到了同底数幂相乘的形式,给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也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结合学生现有的有关幂的意义的知识,进行推导尝试,力争独立得出结论。

  三、讲授新课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a3·a2=(aaa)·(aa)=aaaaa=a5,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即am·an=a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并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三、应用提高

  活动内容:1.完成课本“想一想”:a?a?a等于什么?

  2.通过一组判断,区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合并同类项”的不同之处。

  3.独立处理例2,从实际情境中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

  4.处理随堂练习(可采用小组评分竞争的方式,如时间紧,放于课下完成)。mnp

  四、拓展延伸

  活动内容:计算:(1)-a2·a6(2)(-x)·(-x)3(3)ym·ym+1(4)??7?8?73

  (5)??6??63(6)??5??53???5?.(7)?a?b???a?b?7542

  2(8)?b?a???a?b?(9)x5·x6·x3(10)-b3·b3

  (11)-a·(-a)3(12)(-a)2·(-a)3·(-a)

  五、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本节课上应该掌握的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特征,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六、布置作业

  1.请你根据本节课学习,把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方面写成体会,用于小组交流。

  2.完成课本习题1.4中所有习题。

  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一)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第一节 轴对称现象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求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对称轴的含义,感受数学的美。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鼓励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会找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难点: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投影或演示各类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图案(如课本上所绘的图象或由学生课前收集的各类具有对称特点的图案)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风景秀丽的漓江山水,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生动形象的京剧脸谱,惟妙惟肖的民间剪纸,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这些图片美吗?那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些图片之所以这么美,是因为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特征-轴对称现象。

  分析各类图案的.特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和分析,感受到轴对称的美和特征,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PPT出示学习目标(全班齐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学检测

  1.(1)如果把 个平面图形沿着 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 ,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 。

  (2)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哪位同学能够结合这些图形再加深一下我们对概念的理解呢?

  2.(1)如果 个平面图形沿 折叠后能够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这两个图形的 。

  (2)同样,哪位同学能够结合这些图形再加深一下我们对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理解呢?

  3.试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也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并找出它的对称轴。发展学生想象能力,让学生感到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它们都是关于一条直线形成对称。

  (三)互动释疑

  1.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两组图片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第一组 第二组

  请探究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轴对称图形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区别 个图形 个图形

  联系 1.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 。2.都有 。3.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 ;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就是 。

  弄清楚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而言,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它们都有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的特征。

  2、请找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 长方形 等边三角形 正方形 五角星 圆

  归纳:①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能不止一条。

  ②一个图形有多条对称轴时,它们相交于一点。

  3.如图有四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组成“L”型图案.

  (1)请你再添加一个正方形,使它变成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2)请你改变一个正方形的位置,使它变成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实际教学效果:通过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学习,各小组都对轴对称图形有深刻认识和理解。

  (四)巩固提升

  活动内容:进行适当的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一些练习,老师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讲解,打好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

  1、下列哪些是属于轴对称图形?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下列四组图片中有哪几组图形成轴对称?

  3、0-9十个数字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4、下面的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5、中国的汉字也十分注重对称美。猜一猜,这是什么字的一半?

  6、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上颜色.若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任意涂一个,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共有( )种,请在下图中画出来。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7、下图是由一张纸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得到的,展开折纸,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先想一想,再拼一拼。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经历观察和分析了现实生活实例和图案,了解了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有关对称的事例,认识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六)布置作业

  (1)必做题:习题5.1第1、3题

  (2)选做题:动脑筋想一想,再亲手做一做,一张正方形纸片,如何只剪一刀,就得到一个十字形?

  三、教学反思

  1.以教材为本,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把握教材但又不被教材所束缚。

  2.给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3.注意改进方面:如给学生分组,把握教材的难度和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调控,备课要细致等,以利于后面的教学。

  板书设计

  5.1 轴对称现象

  一、轴对称图形

  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三、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1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

  2.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

  3.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1..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教学方法

  探索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1. 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

  2. 由许多问题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引入本章。

  二、 探索新知:

  自主探索、解决第2页“动脑筋”中的问题,完成书中填空。

  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

  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找出本题的答案。

  三、 抽象:

  教师举例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交集思想)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情景引入→探究新知→知识应用→知识拓展→归纳小结,布置作业→探寻点的坐标变化与点平移规律

  (一)情境引入

  本环节主要是创设情境,在实际问题中引出本节课题.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借助游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利用丹凤地图的实际情境探索点的平移与坐标变化的规律.

  2、如图,已知A(–2,–3),根据下列条件,在相应的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平移后的'点,写出它们的坐标,并观察平移前后点的坐标变化.

  (1)将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

  (2)将点A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2;

  (3)将点A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3;

  (4)将点A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4;

  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明确:将哪个点沿着什么方向,平移几个单位后,得到的是哪个点.

  3、在此基础上可以归纳出:点的左右平移点的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

  点的上下平移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化

  4、点的平移的应用.(见课件)

  5、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1)点A(–4,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2)点A(–4,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3)点A(–4,2)先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4)点A(–4,2)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6、逆向思维:由点的变化探索点的方向和距离

  (1)如果A,B的坐标分别为A(-4,5),B(-4,2),将点A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将点B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2)如果P、Q的坐标分别为P(-3,-5),Q(2,-5),将点P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将点Q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

  (3)点A′(6,3)是由点A(-2,3)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点B(4,3)向______________得到B′(4,5)

  7、应用平移解决简单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1,3),要使它平移到点(-2,-2),应怎样平移?说出平移的路线。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

  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知识重点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

  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探究新知

  教师: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

  从游戏中学数学 做游戏:教师准备一根绳子,请8个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整为等距离,规定第4个同学为原点,由西向东为正方向,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整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数对应的同学要回答“到”;口令为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数字”,如果规定第3个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 学生游戏体验,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寻找规律

  归纳结论

  问题3:

  1, 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

  2, 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

  3, 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4, 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12的归纳。 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给学生适当指导。

  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2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

  1, 数轴的`三个要素;

  2, 数轴的作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

  本课作业

  1, 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2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 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 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 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章基本概念与运算,能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梳理本章知识点,挖掘知识点间的联系,并应用于实际解题中。

  情感态度:

  领悟分类讨论思想,学会类比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

  本章知识梳理及掌握基本知识点。

  教学难点:

  应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与综合问题。

  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

  教学说明:

  1、通过构建框图,帮助学生回忆本节所有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帮助学生找出知识间联系,如平方与开平方,平方根与立方根,有理数与实数等等。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1、利用平方根的概念解题

  在利用平方根的概念解题时,主要涉及平方根的性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它们互为相反数;以及平方根的非负性: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算术平方根也为非负数。

  例1已知某数的'平方根是a+3及2a—12,求这个数。

  分析:由题意可知,a+3与2a—12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的和为0。解:根据题意可得,a+3+2a—12=0

  解得a=3

  ∴a+3=6,2a—12=—6

  ∴这个数是36

  教学说明:负数没有平方根,非负数才有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而0是其中的一个特例。

  2、比较实数的大小

  除常用的法则比较实数大小外,有时要根据题目特点选择特别方法。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运用“||”来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达到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目的

  (2)、通过探索求一个数绝对值的方法和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通过对“做一做”“议一议”“试一试”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用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用绝对值或数轴对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让学生学会尝试评价两种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数轴解决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形成“脑中有图,心中有数”的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做一做“议一议”“试一试”问题的思考及回答,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发展学生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合作交流、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组长学案学习情况,组长检查组员学案学习情况。(约5分钟)

  2、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交流。(约5分钟)

  3、小组分任务展示。(约25分钟)

  4、达标检测。(约5分钟)

  5、总结(约5分钟)

  四、小组对学案进行分任务展示

  (一)温故知新: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数轴和数轴的`三要素,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什么叫数轴数轴的三要素什么

  (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五组完成)

  大象距原点多远两只小狗分别距原点多远

  归纳: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一个数a的绝对值记作,4的绝对值记作,它表示在上与的距离,所以|4|=。

  2、做一做:

  (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四组完成)-1.5,0,-7,2

(2)求下列各组数的绝对值:(一组完成)

  (1)4,-4;

(2)0.8,-0.8;

  从上面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3、议一议:(八组完成)

  (1)|+2|=,1=,|+8.2|=;5

(2)|-3|=,|-0.2|=,|-8|=.

(3)|0|=;

  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正数的绝对值是它,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0的绝对值是。

  4、试一试:(二组完成)

  若字母a表示一个有理数,你知道a的绝对值等于什么吗

  (通过上题例子,学生归纳总结出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的关系。)

  5:做一做:(三组完成)

  1、(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3,-1

  (2)求出(1)中各数的绝对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你发现了什么

  2、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1)-1和–5;(五组完成)(2)

  (3)-8和-3(七组完成)

  5和-2.7(六组完成)6五、达标检测:

  1:填空:

  绝对值是10的数有()

  |+15|=()|–4|=()

  |0|=()|4|=()

  2:判断

  (1)、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2)、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3)、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的绝对值一定相等。()

  (5)、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它的点在数轴上离原点越近。()

  六、总结:

  1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2.绝对值的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因为正数可用a>0表示,负数可用a<0表示,所以上述三条可表述成:a="">0,那么|a|=a(2)如果a<0,那么|a|=-a(3)如果a=0,那么|a|=0

  3、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七、布置作业

  P50页,知识技能第1,2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掌握“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能熟练地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比转化成分数。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

  ①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

  ②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

  ③甲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

  ④乙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

  3.出示投影图:

  师:看到此图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说,老师写在胶片上:

  ①女生与男生的比是3∶2。

  ②男生与女生的比是2∶3。

  4.某生产队运来60吨化肥,平均分给5个小队。每个小队分到多少吨?

  60÷5=12(吨)

  这种解答的.方法,在算术上叫什么方法?

  刚才我们解题的方法叫平均分配的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这种方法你们早已比较熟悉,也经常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有些事情,用这种方法就行不通了。

  如:你们单元住着18家,每月交的水电费能平均分配吗?

  又如:国家搞绿化建设,能把绿化任务平均分配给各单位吗?

  比如生产队的土地,也要根据国家计划,合理安排种植,不能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所有这些,都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样的分配方法叫“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题。

  例1第四生产队计划把400公顷地按照3∶2的比例播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种多少公顷?

  学生读题,分析题中的条件与问题,教师把条件与问题简写出来:

  然后再让学生带着三个问题去思考。

  (1)两种作物一共几份?怎样求?

  (3)400公顷是总数,要求的两种作物各种多少公顷?怎样计算?

  分析:

  ①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全部土地。(画图)

  ②根据粮、经之比是3∶2,你知道什么意思?(粮3份,经2份。)

  师边说边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标粮,其中2份标经。

  观察:①从图上看,把全部土地平均分成几份?你怎么算出来的?

  (板书)总份数:3+2=5

  3∶2,实质都表示倍数关系。现在这道题能够解决了。

  粮食作物多少公顷?怎么算?

  经济作物多少公顷?怎么算?

  验算:

  ①求总数240+160=400

  ②求比240∶160=3∶2

  答:粮食作物240公顷,经济作物160公顷。

  (附图)

  这道题就是“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首先

  多少。

  师归纳:问题通过分析得到解决,又经过验算证明方法正确,从这道题可以悟出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规律为: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比,把两个数的比转化成各占几分之几,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方法解答。

  2.试一试。

  抓住主要矛盾练习,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把45棵树苗分给两个中队,使两个中队分得的树苗的比是4∶5,每个中队各得几棵树苗?

  总份数是几?怎么算?一中队占几分之几?二中队占几分之几?

  ①总份数4+5=9

  验算:①总棵树20+25=45(棵)

  ②比20∶25=4∶5

  答:一中队得20棵,二中队得25棵。

  (三)巩固反馈

  1.某工厂有职工1800人,男女职工人数比是5∶4,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2.沙子灰是灰和沙子混合而成的,它们的比是7∶3。要用280吨沙子灰,则灰和沙子各需多少吨?

  3.图书馆买来160本儿童故事书,按1∶2∶3分给低、中、高年级同学阅读。低、中、高年级各分到多少本?

  以上三题只列出主要算式即可。

  4.学校把560棵的植树任务,按照五年级三个班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47人,二班45人,三班48人。三个班级各植树多少棵?

  分析条件、问题以后让学生讨论:

  ①三个班植树的总棵树是几?

  ②题目要求按什么比?人数比是几比几?

  ③三个数的和及三个数的比知道后,根据“按比例分配”的规律,怎样计算这道题?

  试着让学生在本上做,老师巡视,然后把方法集中到黑板上。(找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学生板演。)

  5.有一块试验田,周长200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这道题给了长与宽的比是3∶2,指的是一个长与一个宽的比,而周长包括2个长和2个宽,因此先求出一个长宽的和,即200÷2,然后把100按3∶2去分配。)

  6.看图编一道按比例分配题解答。

  7.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重量比化合而成的。5.4千克的水中含氢、氧各多少千克?(看谁用的方法多。)

  方法1

  8+1=9

  方法2

  5.4÷9=0.6(千克)

  0.6×1=0.6(千克)

  0.6×8=4.8(千克)

  方法3

  方法4

  5.4÷(8+1)=0.6(千克)

  0.6×8=4.8(千克)

  方法5

  解:设氢为x千克。

  5.4-x=8x

  5.4=9x

  x=0.6

  5.4-x

  =5.4-0.6

  =4.8

  方法6

  解:设氧为x千克。

  x=(5.4-x)×8

  x=43.2-8x

  9x=43.2

  x=4.8

  5.4-x

  =5.4-4.8

  =0.6

  以上方法4,5,6要写全过程。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性质公理推出性质的过程;

  2.感受原命题与逆命题,从而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公理与判定公理的区别,能在推理过程正确使用.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反过来也成立吗

  过去我们学过: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反过来,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0.显然,这两个句子都是正确的.

  现在换一个例子:如果一个整数个位上的数字是5,那么它一定能够被5整除.对吗?这句话反过来怎么说?对不对?

  结论:如果一个句子是正确的,反过来说(因果对调),就未必正确.

  〖探索2

  上一节课,我们学过: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反过来怎么说?猜一猜:它还是对的吗?

  〖探索3

  (1)用三角尺画两条平行线a、b.说一说:不利用第三条直线能画出两条平行线吗?请画出第三条直线(把它记为c),并说明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的`根据(公理或定理);

  (2)在(1)中再画一条直线d与直线a、b都相交,找出其中的一对同位角,用量角器量出它们的度数验证你原来的猜测.

  结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与平行线的判定公理一样,这个结论也是基本事实,即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出来的结论,我们把它叫做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它是平行线的第一条性质.

  〖探索4

  如图,请画直线c截两条平行线a、b;再在图中找出一对内错角.同学们一定能从直觉判断这对内错角也是相等的.也就是说: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它是平行线的第二条性质.

  现在我们来试一试:如何根据性质1说出性质2成立的道理.

  如图,

  ∵a∥b(已知),

  ∴∠1=∠3(____________________).

  又∠3=________(对顶角相等),

  ∴∠1=∠2(___________).

  以上过程说明了:由性质1可以得出性质2.

  〖探索5

  我们学过判定两直线平行的第三种方法: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把这条定理反过来,可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一猜:把这条定理反过来以后,还成立吗?

  〖练习

  P22练习

  说一说:求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根据平行线的哪一条性质?

  〖作业

  P25.1、2、3

  〖补充作业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

  (1)若a∥b,可以得到∠1=∠2.根据什么?

  (2)若∠1=∠2,可以得到a∥b.根据什么?

  (注意:(1)、(2)的根据一样吗?)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1.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2.1代入消元法

  教学目标

  1.了解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

  2.了解代入法是消元的`一种方法。

  3.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过程。

  教学难点

  灵活消元使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本课。

  接上节课问题,写出所得一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提问怎样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探究。

  比较此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xy46.41(xx5.646.4 )xx5.646.4与xy46.4比xy5.62较而由(2)可得yx5.6(3)。把(3)代入(1)。xy46.4中的y就是x5.6,

  可得一元一次方程。想一想本题是否有其它解法?讨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基本想法是什么?

  15xy9例1:解方程组 2y3x1

  讨论:怎样消去一个未知数?

  解出本题并检验。

  12x3y0例2:解方程组 25x7y1

  讨论:与例1比较本题中是否有与y3x1类似的方程?

  怎样解本题?

  学生完成解题过程。

  草稿纸上检验所得结果。

  简要概括本课中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想法,基本步骤。介绍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三、练习

  P27.练习题。

  四、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习题2.2A组第1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