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通用幼儿园大班教案3篇

2024-04-18 10:16:30综合

通用幼儿园大班教案3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通用幼儿园大班教案3篇,供大家阅读。

通用幼儿园大班教案3篇

通用幼儿园大班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班上的孩子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经常几个孩子在一起扮演角色互动,根据幼儿的喜欢开设这节音乐课,让幼儿体会妈妈对宝宝的爱。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曲优美恬静的旋律和亲切深情的情感,体会其中包含的妈妈对宝宝的爱。

  2、学习用轻柔的连贯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教学重点、难点

  孩子能够用优美的声音进行演唱,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

  活动准备

  1、自制大夜景图一张

  2、课件

  活动过程

  1、复习舞蹈《快乐的小猪》,调动幼儿愉快的'情绪。

  2、欣赏《摇篮曲》的旋律,初步感受歌曲性质。

  刚才小朋友们跳的《快乐小猪》真好看,你们跳《快乐小猪》时是什么心情呀?(快乐,高兴)

  嘘:小朋友们听,谁在睡觉呢?

  出示课件

  小宝宝在睡觉呢!小宝宝睡觉时要听到我们这么吵,一定睡不着了,那睡觉的时候应该听什么样的音乐呢?(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睡觉时应该听悠美的,恬静的,舒缓的音乐。

  应该听《摇篮曲》

  幼儿欣赏《摇篮曲》,出示夜景图。

  小结:这是一首4|4拍子的歌曲,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

  弱 次强 弱

  3、幼儿学唱歌曲《摇篮曲》

  请幼儿跟教师完整学说歌词一遍,跟着节奏说歌词一遍。

  完整学唱歌曲,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4、小结:小朋友唱的真好,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摇篮曲》,其实《摇篮曲》不止是这一首,还有许多风格不同的《摇篮曲》,非常非常好听,小朋友想听吗?

  5、音乐欣赏东北民歌《摇篮曲》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欣赏感知《摇篮曲》。

  改进:第一次范唱时拍手容易分散注意力,安静的听能记住歌词,带要求听。

  个别幼儿没有关注到。

通用幼儿园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撕纸的技能,继续巩固基本的粘贴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3、感受尝试学习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撕纸的技能。

  难点:利用撕好的图形粘贴成一幅有意义的`画。

  活动准备

  两幅“毛毛虫“图片、勾线笔一支、白纸彩纸若干张、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春天来了,小草扭动着身体慢慢地舒醒过来,它揉揉眼睛:两只可爱的毛毛虫从它身旁爬过(出示图片),于是它笑了。

  问题1:小朋友,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两只毛毛虫有什么不同?(剪;撕)

  问题2:毛毛虫的身体是由哪部分组成?

  二、探索创作

  1、教师用撕纸的方法示范“可爱的毛毛虫”。

  2、提供材料,让幼儿练习撕纸的技能。(播放音乐)

  3、教师请撕好的幼儿到前面来示范粘贴,并针对幼儿自由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比较。教师作正确的粘贴方法。

  4、指导幼儿用勾线笔画出毛毛虫的眼睛和小脚。

  5、鼓励幼儿想象在空白处添画,构成一幅有意义的画面。

  三、展现交流

  1、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摆放在桌面上,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制作毛毛虫,并且能用简单的句子讲述画面内容。

  2、听音乐模仿毛毛虫怎样爬。

  四、活动延伸

  活动过后,师生一起把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教室里,让幼儿欣赏。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开展得很顺利,课前准备很充分,操作熟练,引导到位,幼儿的参与性很高,体现活动的趣味性。主要表现在:1、通过观察、触摸得知剪和撕的结果,激发幼儿学习兴趣。2、提供丰富材料,引导幼儿自由创作。3、为幼儿提供练习机会,如:添加绘画的元素,可以提升视觉形象。

  不足之处:1、缺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想在课前教室里装饰许多漂亮的撕纸作品,激发幼儿动手的兴趣,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幼儿明朗创造意图。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如:圆形可以制作毛毛虫,还可以做成什么呢?启发幼儿想象圆形的多样性。再次就是以小组的形式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小百科:毛毛虫一般指鳞翅目(蛾类和蝶类)昆虫的幼虫。具3对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为5对,有的幼虫身上有很多有毒的刚毛,人碰到的话皮肤会红肿。

通用幼儿园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对音乐(优美柔和、活泼轻快)的理解和感受,学习水草和小鱼的舞蹈动作。

  2、在与同伴共同表现的过程中,体验韵律活动的愉悦,乐意参加韵律活动。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及背景道具(可做演示的幕布架一个、长的幕布一大块)、各种袜子数双。乐曲。椅子背的布套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初赏乐曲、感知情节,引导创造、学习动作

  1、欣赏水草表演,感受、表现水草优美、柔和的动作。(3分钟)

  出示背景图。操作教具。

  提问:刚才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这段乐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你们想想看怎样的动作来表现水草?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动作来表现水草?

  我们一起来学学水草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让水草变的更漂亮一点。(全体幼儿一个手套上绿袜24再次表演。)(播放水草音乐)

  2、欣赏小鱼表演,感受、表现小鱼活泼、轻快的动作。(3分钟)

  问:你们猜在海底里,谁会跟水草一起玩呢?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小鱼音乐)

  问:你为什么觉得是小鱼呢?你觉得小鱼是怎么游的?

  这段乐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跟我们刚才听得音乐有什么不同?

  3、欣赏小鱼和水草玩的情景,学习自我合作表现。(4分钟)

  (播放小鱼音乐)

  师:现在我们一个手做水草,一个手做小鱼,听着音乐,一起来玩一玩。

  二、再赏乐曲,拓展想象,分步提升、小组合作。

  1、两两合作表现水草或小鱼。(播放水草和小鱼乐曲)(3分钟)

  师:现在我们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水草,另一个小朋友做小鱼,请把一个小手藏起来。

  2、小组合作表现水草或小鱼。(播放水草和小鱼乐曲)(4分钟)

  要求:现在请大家分组坐成三个圆圈。我们要两个手变成水草或是小鱼,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交换一下袜子。

  三、激励创造、完整表现,深入要求、集体演绎。

  除了用手表现外,还可以用灵活的身体来表现水草和小鱼.

  1、学习创编用身体动作表现水草。(播放水草乐曲)(4分钟)

  问:现在我们一起来想一想用身体怎样表现水草呢?

  可不可以两个人合在一起表现水草呢?

  2、学习创编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鱼。(播放小鱼乐曲)(4分钟)

  问:用身体做小鱼的动作应该怎样表现?小鱼应该怎么游动?

  小鱼轻快灵活的跟水草有什么不一样?

  3、分角色用身体动作表现水草和小鱼。(4分)

  (播放水草鲨鱼小鱼音乐)

  师:听!这是谁来了?等鲨鱼游走了,小鱼又出来玩了。

  四、激发拓展、经验迁移,引领再创、体验愉悦。(2分钟)

  1、迁移替换水草柔美动作。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优美的音乐编出许多水草扭动的动作,请你们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用上象水草这样优美的动作呢?

  2、启发替换角色表现乐曲。

  师:如果我们现在要来表现柳树和小鸟呢?能不能把我们今天学的这些动作编进去,回去后请大家再编一编。

  【活动反思】

  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的知识准备非常充分,也能积极参与创编动作,我尝试着给幼儿创设一种宽松有自主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孩子创编小鱼游戏的各种动作。用“让老师跟你们学一学”的引导语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在感受音乐的快慢对比时,我以“水草生长”、“小鱼游动”两种不同的动作让幼儿得到感知,从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可以看出他们在“小鱼与水草”两种角色的扮演中都得到了快乐。

  【不足之处】

  作为大班的幼儿,表现欲望是强烈的,在活动中,教师一直让幼儿用手部动作来表现水草和小鱼,我觉得教师可以让幼儿站起来不仅用手也要同时配合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这样会更加的生动形象,幼儿的参与性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