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节日里作文锦集9篇
每个地区的不同节日都有不同的民俗民风,而我的老家——霍邱过元宵节的习俗是最令人记忆深刻的。过元宵节的头等大事当然是吃元宵。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元宵一上桌,大家的口水都流出来了。等到家里的长辈都坐好,拿起筷子开始吃的时候,我们这些晚辈才能动筷子。
我早就等不住了,马上端起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我一口就咬到了馅,那味道可真是妙不可言,可口的黑芝麻流到我的嘴里,那香甜的味道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过了一会儿,还有多姿多彩的烟花,从天而炸,仿佛使天空炸开一个洞,满天的星星从天空一下撒了下来。快看啊!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黄河广场。这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啊!还真有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味道。渐渐的火花"飞"走了,天空又一下子变暗了,刚才那一番情景,就如同梦般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一会儿哥哥就说大家听,“砰、砰、砰”。“噼里啪啦”,许多烟花在空中爆炸了,这响声汇成的就像一首美妙的.曲子。你瞧,一个烟花飞到了空中,好似一棵树,树的叶子是无颜六色的,过了几秒钟,叶子慢慢拉长,好似无数的小星星。又一烟花飞到天空中,这个烟花好似一只孔雀开屏一般美丽。霎时间,许多烟花在空中爆炸了,那些烟花在空中五彩斑斓,有的像流星划过,有的像雪花似的把漆黑的夜晚照的相白昼一样。烟花真美丽呀,我多么希望它能像星星一样挂在天上!
当时元宵节的场景,我一直都忘不了。
火红灯笼展喜气,副副对联书祝愿,美食醇酒话新年。在当今这个年味越来越淡化的时代下,最能增加年味非烟花莫属。“爆竹声中一岁除”,烟花洋溢着热闹,蕴含着祝福,升华着年味。
透过干净的玻璃窗,远处的夜空中,有的烟花在奔跑,有的烟花在绽放,有的烟花在呐喊。虽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它留下了绚丽多彩的画面,种下了永生难忘的种子。
看着墙角那一堆我和妹妹在街上精挑细选的烟花,我俩的心思早已不在这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上。虽然嘴上吃着美食,却时不时抬起头,瞅瞅那些烟花,脑中却想象着它们在夜空中绽放时那美丽的情景。
终于等来了放烟花这激动的时刻,我欢快地蹦来蹦去,像极了一只小兔子。我和妹妹手里拿着烟花,怀里抱着烟花,以你抱我扛的架势,来到了指定的烟花燃放处。此时此地有好些大人小孩在了,夜空中烟花绽放的美丽精彩的情景,迎来了一声声赞美和惊叹。“这个烟花好漂亮呀!快看快看,那个还要美丽,还有那个……”目不暇接,姹紫嫣红。漆黑的夜空已被烟花点亮,五彩缤纷,明如白昼。
等爸爸把烟花摆好,让我去点烟花时,我心里却十分紧张。手中拿着引火,蹑手蹑脚地移向烟花,颤颤巍巍地用引火点燃烟花的燃放引线。脑中却闪出我该向哪边逃跑,躲到那棵大树底下是不是安全的,我精挑细选的烟花会绽放出让人惊叹的美丽画面吗?还没等我思考完这些问题时,随着耳旁一声呼啸,一道绿光已冲向半空,紧接着一个五颜六色的花盘缓缓开放,最后伴随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成千上万个小花骨朵瞬间绽放。有的像红腊梅,有的像紫罗兰,有的像白梨花,有的像黄迎春,照亮了夜空,也惊艳了观众。
你方唱罢我登场,烟花争先恐后地绽放,响声此起彼伏,美景、呼声、火药味交融在一起,年味如此的浓郁。随着烟花燃放的高潮慢慢褪去,明亮又热闹的夜空也慢慢昏暗寂静起来,拥挤的人群也渐渐散去。
烟花短暂的一生,带给了人们精彩的画面、美好的祝福、浓郁的年味!
中秋节,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一个圆圆整整的月亮在空中走着,人们在家里的热闹声,该是多么完美的一幅画卷。
中秋节,它来了,不管是大人或小孩我想他们应该都很高兴、快乐。
在中秋节的晚上,每家每户都会拿出柚子和月饼放在门口,然后再打爆烛,仿佛是表示让月亮来吃,但我却认为很高笑。
到了傍晚,我家每次都会一家人幸福地坐在一起赏月。那月亮又圆又大,月亮里面仿佛真的像电视剧里演的有一个叫吴刚的人在砍树。
正在开心的开着玩笑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月宫上的嫦娥,看见人间这般的欢喜,她肯定会触景生情的,我不由自主的惋惜起来。
晚上的月亮特亮,组织赏完月亮之后,我们一家人又开始去和别人家打气呼呼。
而我,经常一个人去找同学玩,那个时候还小,不懂什么事,直到到了开学之后又会想起父母。
我知道,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像小时候一样黏在父母身边了。但我还是觉得中秋节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不管少了谁,都欢喜不起来。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是升学还是就业,不管是闲还是忙,我都会抽出空来和家人过中秋节。
想起中秋,我就会想起一首诗叫《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也是我们思念家乡的诗句,每个家庭都希望是圆圆满满的。
“唱山歌了,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浪险湾又多,湾又多……”悠扬的歌声在山间回荡,在涧边流连。这就是家乡的“三月三”,一年一度的山歌节。
家乡的“三月三”是“歌的海洋”。听,林中、涧边,山中、道旁,屋前、门后,圩市、荒郊,到处是嘹亮的山歌声,到处是唱歌的人们。憨厚的男人、水灵的女人,沧桑的老人、激情的年青人、朝气的少年人,大家都希望亮一嗓子。唱得好的,自然就展开了浑身解数,想技压群雄;只要能唱的,也不甘示弱,欲放手一搏。那唱的唱得带劲,那听的听得过瘾。到了这里的人,唱歌的、听歌的.都自得其所,都毫不例外地沉入了山歌的海洋。
家乡的“三月三”是“智慧的天堂”。听:“你歌哪有我歌多,只因那年涨大水,山歌一唱,五湖四海都是歌……” “地主豪绅人歹毒,河里洗手鱼也死,路过青山树也枯……”多么形象!多么夸张!“嘿——什么水面打跟斗?嘿了了啰。什么水面起高楼?嘿了了啰。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嘿……鸭子水面打跟斗,嘿了了啰。大船水面起高楼,嘿了了啰。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这问得多巧!这答得多妙!没点智慧,行吗?
家乡的“三月三”是“爱情的港湾”。花前树下,江畔岭旁,屋前院后,青年男女,男的潇洒,女的漂亮,成群结队,互对情歌。用歌表情,用情唱歌;在一唱一和中,爱情萌芽了,发展了,成熟了。一对对的年青情侣在山歌中走向了幸福,走入了爱情的天堂。
家乡的“三月三”是山里人的“三月三”,是唱歌者的“三月三”,是听歌者的“三月三”,是智慧者的“三月三”,是寻求爱情男女的“三月三”,更是每一个到这里的人的“三月三”。朋友,我家乡的节日“三月三”欢迎你。
每个地区的不同节日都有不同的民俗民风,而我的老家——霍邱过元宵节的习俗是最令人记忆深刻的。过元宵节的头等大事当然是吃元宵。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元宵一上桌,大家的口水都流出来了。等到家里的长辈都坐好,拿起筷子开始吃的时候,我们这些晚辈才能动筷子。
我早就等不住了,马上端起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我一口就咬到了馅,那味道可真是妙不可言,可口的黑芝麻流到我的嘴里,那香甜的味道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过了一会儿,还有多姿多彩的烟花,从天而炸,仿佛使天空炸开一个洞,满天的星星从天空一下撒了下来。快看啊!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黄河广场。这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啊!还真有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味道。渐渐的火花"飞"走了,天空又一下子变暗了,刚才那一番情景,就如同梦般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一会儿哥哥就说大家听,“砰、砰、砰”。“噼里啪啦”,许多烟花在空中爆炸了,这响声汇成的就像一首美妙的曲子。你瞧,一个烟花飞到了空中,好似一棵树,树的叶子是无颜六色的,过了几秒钟,叶子慢慢拉长,好似无数的小星星。又一烟花飞到天空中,这个烟花好似一只孔雀开屏一般美丽。霎时间,许多烟花在空中爆炸了,那些烟花在空中五彩斑斓,有的像流星划过,有的像雪花似的把漆黑的夜晚照的相白昼一样。烟花真美丽呀,我多么希望它能像星星一样挂在天上!
当时元宵节的场景,我一直都忘不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今天就是除夕啦,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年。今天我们在爷爷奶奶家过年,我还跟老家的一个好朋友一起玩。
我的好朋友叫李梦甜,她长得挺好看的,弯弯的眉毛,眼睛不大不小正合适,头发很长,身材很苗条,因为她喜爱跳舞。她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都没有时间来陪她,他们已经一年没有回过家了,就连今天过年也没有回来。我可以热热闹闹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年夜饭、看春晚,可是她不行。
李梦甜从小就是留守儿童,只有爷爷奶奶陪着她。她小的时候,作业有不会的地方,只能来问我爷爷。她的爷爷没有文化,不懂作业怎么做,而我的爷爷上过学,有一点文化。她小的时候身体很不好,经常生病。在她生病的时候,只能由爷爷奶奶独自照顾她,老人也很辛苦。
前段时间,我弟弟生病了,爸爸和爷爷带他去看病,只有我和奶奶在家。可是过了一会儿,奶奶也出去办事了,就剩我一个人在家。我把作业完成以后,就觉得很无聊,很孤单。我想李梦甜没有父母在家陪伴的感觉也一定是这样吧,这种孤独的感觉可难受了,而李梦甜却一直坚持了这么久。
所以我们要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她们得到爸爸妈妈的陪伴,也要告诉那些出门打工的家长们,多陪陪孩子,因为照顾留守儿童的那些老人也是很辛苦的。让我们一起关爱留守儿童吧!
晚上,我们全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年夜饭,有说有笑,这时候我又想起了李梦甜,她现在恐怕只能跟爷爷奶奶一起吃年夜饭。吃完了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开心地看春晚,这时我又想到了梦甜,她只能一个人看春晚,或者和爷爷奶奶一起看,但就是不能和爸爸妈妈一起看。
明天就是春节了,我一定要去找梦甜玩,多陪陪她。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像李梦甜这样的留守儿童能得到更多人的关爱。我相信即将到来的这个春节一定会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春节!
窗外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我从睡梦中拉了出来。我迷朦地揉了揉眼睛,扭头看了一眼日历。日历上的字是喜庆的红色,上面写着大大的两个字:春节。
我顿时就精神了,抓起床边的新衣服套上,跑出房间来到了客厅。
大家都在客厅里,电视里正放着电影。茶几上摆着果盘和一些零食,还有我最喜欢的红包。爷爷奶奶见了我笑了起来,把茶几上的红包替给我,嘴里喊着“新年快乐”。然后是爸爸妈妈给的红包,封皮上画着小猪佩奇。我把红包小心地收了起来,然后跑到阳台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看着楼下。商店大多还开着,只有少数商店拉下了卷帘门,贴上了一张写着新春大吉的红纸。一些地面上还遗留着鞭炮的残骸,不过很快就有人拿着扫把过来收拾了。
过了不知多久,远处传来一阵模糊的敲锣打鼓的声音。慢慢地,声音越来越大声。一舞狮列队伍从走了过来。舞狮在这里晃晃头,又在那里眨眨眼的,队伍就这样不急不慢地向前走去。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感觉这一天都没怎么玩,突然就到晚上了。我看着电视,听着厨房那头发出热闹的响声。不一会儿,饭菜的香味便飘了过来,钻进我的鼻子里。我知道餐桌上一定摆着几道做好的菜肴,但内心纠结了一会儿,还是没下定决心偷吃。
终于,团圆饭做好了。家里的团圆饭中,我最喜欢吃爷爷做的白切鸡,鸡肉加上特制的酱汁,简直是无上的美味。团圆饭不用太丰富,总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窗外响起烟花的声音,大家举起了手中的杯子,齐齐说了句:“新年快乐!”
嗯,新的一年,一定要快乐!
太阳收敛起耀眼的光芒,变成一个金灿灿的光盘,慢慢地坠下山去了,那万里无云的天空,蓝蓝的,像一个明净的天湖。满天红霞,好似天女散下一件红衣裳。漫步在回家的小路上,想着老师让我们开展的感恩活动。此刻,老师教导我们的话语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要孝敬长辈,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对呀!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想着爷爷那沧桑的面容,斑白的双鬓,这是无情岁月残留下来的痕迹呀!平时,爷爷是那么爱我,一直把我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掉,含在嘴里怕化了。可是,我从来没有为爷爷做过一件事,我是不是应该感恩爷爷,回报爷爷,孝顺爷爷呢?对了,爷爷每晚都有边喝茶边看报的习惯,我若是给爷爷泡一杯茶,爷爷该多么开心呀!
晚饭过后,爷爷仍像往常那样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我连忙跑进厨房,烧了一壶开水,又取出一个茶杯,放入爷爷最爱的大红袍,再用开水冲泡。顿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好香呀,难怪爷爷这么喜欢喝大红袍!我小心翼翼地端着茶杯来到爷爷身边,恭恭敬敬地说:“爷爷,请您喝茶吧!”爷爷抬起头,很惊异地看着我:“孙女儿给我泡茶啦!”我笑着说:“是的,爷爷,快喝茶吧!您要再不喝的话,这茶就凉了!”爷爷忙放下报纸,接过我手中的茶杯放到嘴边,眯起双眼,深吸了一口气:“真香呀!真香……”爷爷轻轻地抿了一口,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好茶!好茶!”说着,爷爷放下茶杯,捏捏我的小鼻子,眉开眼笑地说:“今天,太阳打从西边出来啦!孙女儿给我泡茶楼!”“哎呀,爷爷,您平时那么疼爱我,我却没有为您做过一件事今天是重阳节,我正想借今天这个机会来孝敬您!”爷爷乐得合不拢嘴,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有种说不出来的兴奋。
窗外,风轻轻摇动树枝,叶儿轻轻呢喃,在风中优美的舞蹈,沙沙沙,仿佛一串爱的音符,奏出生命中最和谐,最美妙的华章……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但我最喜欢过年。每逢过年,家家户户贴春联,大街小巷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洋溢着春节的喜悦。但是,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还有一个美妙的故事呢!现在让我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深山里住着一只怪兽,叫“年”。“年”比狮子还大,跑起来比疾风还快,叫起来比雷声还响。“年”没有朋友,没人与它说话,也没人与它玩耍,脾气变得很暴躁。有一年寒冷的冬天来了,“年”再也憋不住了,他大声吼叫着跑下山去,冲进了村子。“‘年’”来啦!‘年’来啦!”人们吓得纷纷四下逃走。村子里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只有一位老爷爷留了下来,他想看看这个叫“年”的怪兽到底长得什么样。老爷爷把炉火烧得旺旺的,把红棉被裹在身上。他大声唱着歌还把铁锅敲得哐当响,“是谁这么大胆,难道有人不怕我吗?”“年”觉得很奇怪。“哟!那是什么呀?”“年”看见了火红的炉火、红红的棉被,还听见了让它头痛的哐当声。“不得了,这家伙的本领比我还大!”“年”吓得一口气逃回了深山。
天亮了,村子里的人纷纷回来了,发现“年”竞不见了。哦!原来“年”最怕的就是火红火红的颜色和哐当哐当的响声啊!
于是,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灯笼,还敲锣打鼓来庆祝。
“年”望着山下欢腾的村子,为自己乱发脾气、到处吓人羞红了脸。“年”决心变成一个讨人喜欢的“新年”。
从此,每年这时候,人们都要穿上红棉袄,在大门口挂上红灯笼、贴上红春联,敲锣打鼓、放鞭炮来迎接新年。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每当我唱起这首歌时,就会不由地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