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大班教案【精品8篇】
活动目标
1.学习坐在滑板上,利用双脚、腹部移动身体,推动轮胎前进的动作,培养身体与脚动作的协调性。
2.在赛“龙舟”的过程中两人甚至多人协调一致地活动,发展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幼儿初步了解赛龙舟,龙舟图片;
2.场地布置-标志好起点和终点;滑板每人一个,连接滑板的绳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热身运动)
热身运动(围成圆圈),模仿划龙舟进行准备活动如:打鼓、划船等,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全身,如抬腿、伸手、弯腰。
二、自由探索和练习
1. 自由探索
出示滑板,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把这个滑板当做龙舟,你们就是小龙舟手。想想看,怎么样可以像划龙舟一样,让它向前动起来。幼儿探索玩法,教师注意观察、发现幼儿的不同玩法。
2.交流分享
三、个人练习和比赛
1.自由练习
请小朋友用刚才探索方法划自己的.“龙舟”,看看怎么样才能更快。幼儿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个人“龙舟”比赛
现在我们来一起比比看谁划得最快,请你们将自己的龙舟放在起点线后面,做好准备听口令同时出发,看谁先到达终点线谁就获胜。
3.交流经验
刚才有几个小朋友划得特别快,请他们来说说是怎么划得?幼儿说并展示
4.幼儿再一次进行个人比赛
四、分组活动和比赛
1.将小“龙舟”变成大“龙舟”
你们前面说过,龙舟比赛龙舟很大,而且总是有很多人一起划龙舟,那现在我请大家想办法用绳子把小“龙舟”变成大“龙舟”。请幼儿两两组合,尝试将“龙舟”连接起来,教师巡视并给予帮助、指导。
2.两人合作练习划“龙舟”
两只龙舟连接起来后,两个小“龙舟”一起划,看看能不能把大“龙舟”向前划,幼儿尝试练习。
3.交流讨论
两人一起划时,龙舟能向前滑行吗?发现什么问题?
4.多人组合练习及比赛
(1)合作练习
(2)进行比赛
(3)简单交流比赛感受
五、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民间体育游戏《划龙舟》,发展幼儿的臂力。
2、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对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已有一定的了解
物质准备:划龙舟录像一段,ppt,船桨人手一副,一艘由二十张椅子摆成的龙舟,鼓、锣各一个,梢桨前后各一副。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屏幕上划龙舟的图片,了解划龙舟的来历。
提问:屏幕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什么时候会有划龙舟?
二、初步了解情况,掌握划龙舟动作。
1、师:说到这个划龙舟呀,可是我们仙岩镇的强项!几乎每年都有我们的龙舟队获的比赛的大奖,因此,为了让我们将来的每一年都能保持得第一,我们可要从现在就培养我们仙岩的划龙舟的好苗子,现在呢,陈老师想请你们来当未来的龙舟队运动员,你们愿意吗?
2、集体幼儿观看视频(划龙舟)。
师:既然已经报名参加了比赛,那么对划龙舟就要有一定的了解,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录像,让我们带着问题边看边想,把你看到的先藏在心里,看完了再来告诉我!
3、出示ppt,认识龙舟上的各个角色
提问:1)划龙舟时龙舟上的人都在干些什么?他们是怎样分配工作的?
2)划手的动作是怎样的?请你来试一试!(教师当鼓手作指挥)
3)刚才录像当中谁的动作和我的动作是一样的?除了鼓手,船上还有谁手里也是拿着乐器的?拿着鼓的我们称为“鼓手”,拿着锣的我们称它什么?
4)我们划的这么卖力,那我们究竟该往哪个方向划呢?两名舵手分别站在哪儿?他们又是怎样分工合作的?请你来试试看!
4、教师小结
划龙舟时不仅精神要高度集中,动作还要整齐有力,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划龙舟时运动员们一定要有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所谓的团结就是力量就体现在这儿啦!
三、游戏《划龙舟》
师:光说不练可行,现在可是轮到我们拿出真本领的时候啦!
1、教师带领幼儿听口号,做热身运动。
2、集体幼儿分工合作,握桨开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游戏开始:交代游戏名称,讲解玩法:17名幼儿坐到椅子上平拿船桨。选一名鼓手,一名锣手,两名舵手。同时要求幼儿边划边齐声呐喊:“哇啊!哇啊!……”要求声音整齐,手臂划下去有力。锣手要跟着鼓手,击鼓要有稳,有力度,把握好节奏。
四、教师小结游戏情况,结束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很棒,都是出色的划桨手,相信经过努力,你们会成为一支力量强大的龙舟队。愿你们在明年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活动目标:
1、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习惯,感受竞赛活动的热闹气氛。
2、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了解本地举办“赛龙舟”的活动情况。
活动建议:
1、与组织“赛龙舟”活动的有关单位联系,确定参观地点及时间。
2、请家长带幼儿前往参观,观察龙舟的外形特征及赛龙舟时人们的动作表现,感受竞赛的热烈气氛。
3、引导幼儿交流赛龙舟的场面以及自己观看赛龙舟时的心情和感受。
活动反思: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
《五月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通过学习端午节儿歌,知道什么是端午节。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从听故事看视频中感受端午节的意义。
3、幼儿和老师还只有伙伴一起玩玩端午节相关游戏、尝尝端午节粽子,共享节日的快乐。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粽子
2、艾蒿等实物3、端午的相关图片和动画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五月五》,让幼儿感受到端午节是一个喜庆、热闹、愉快的节日。
教学反思
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前脚才送走欢乐的六一儿童节,接着父亲节和端午节就一起到来!幼儿园为了纪念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以上这篇社会领域的教案是小班幼儿认识端午节而开展的活动。
活动目标:
1、在学唱歌曲《建筑之歌》的基础上,尝试用打击乐器和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建造房屋的`情景,激发幼儿学做小小建筑师的愿望。
2、在“大家一起造房子”的游戏中,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节奏感,培养相互合作创编奏乐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乐器若干、中音琴、木琴、音乐《加油干》。
活动过程:
一、卡侬游戏:小小建筑师
师:上个星期我们逛街,看见有很多房屋都围了起来,为什么呢?
幼:建筑工人叔叔要把房子整修一下,让房子变得更牢固。
师:工人叔叔请小朋友学做小小建筑师。
(1)请幼儿编一句节奏语。
(2)幼儿集体用此句节奏语玩卡侬游戏:从两组到六组。
二、复习歌曲《建筑之歌》
1、集体演唱歌曲一遍。
师:我们能帮建筑工人叔叔什么忙呢?让我们用歌声来唱一唱,学做小小建筑师。
2、重点指导。
铲土:嘴唇放松,把土铲起来不要洒了。
轰隆隆:注意换口气,别累坏了。
3、幼儿集体演唱歌曲第二遍。
4、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
三、乐器游戏“建筑回旋曲”
1、集体演唱《大家一起造房子》。
师:造房子的时候,又要搬砖头,又要搅拌水泥,要用很多力气。我们一起来做啦啦队,为小小建筑师加油鼓劲。
2、教师引导幼儿边做节奏动作,边演唱歌曲。
3、请一名幼儿用伴奏,教师插奏,其他幼儿边唱歌边做节奏动作。
4、教师引导幼儿分组用乐器表现建造房子时的场景。
(例如:让幼儿分组讨论,在建造房子时会有哪些声音?选用什么乐器?运用什么节奏?并让他们尝试操作。)
5、集体表现:建筑回旋曲。
听着《建筑之歌》的歌曲,敲击小乐器。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中国地大物博,有许多了不起的地方,我们中国人勤劳、勇敢、聪明。
2、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收集各种质地、材质的纸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不起的中国运动员
出示PPT,请幼儿说说认识的运动员有什么值得赞扬的本领。
小结:他们为中国而努力,是中国人的骄傲。
二、主题讨论——了不起的四大发明
1、有趣的造纸术。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纸?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有的纸厚,有的纸薄,有的纸光滑,有的纸粗糙,有的纸硬,有的纸软,有的纸颜色和光亮度也不一样等多种特征。
——纸是怎么来的?(介绍中国人发明造纸过程和方法)
——纸可以做什么用?
小结:纸可以用来书写、印刷、包装、装饰、做纸盒、做信封、折纸、做纸浆玩具等。
2、神奇的火药。你米看过放烟花吗?
小结:美丽的烟花需要火药才能点燃。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发明了火药,请教师介绍火药的演变。
3、指南针
——出示指南针,我们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发明了指南针,并从我国传到欧洲,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4、印刷术
小结:我国有四大发明,还有很多发明也是世界瞩目的,现在,中国在世界上还是很棒,很多科学家都是中国人,我们长大后也是为中国人争光。
活动目标:
1、大胆设计自己的裙子。
2、愿意积极参与设计活动,有创意的设计裙子。
活动准备:
1、图书角投入绘本《我们来设计》
2、手工区提供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你们看过服装表演吗?你们看过模特穿着什么样子的衣服表演?你还看过什么好看的服装?
二、欣赏视频图片:服装1、教师出示视频图片,让幼儿欣赏。
2、刚才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看过的服装,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视频图片吧!
3、小朋友你们看到了这些裙子都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讨论裙子的各种款式)4、你们喜欢哪条裙子?它的款式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裙子上还有什么好看的装饰?
三、设计裙子
1、今天我们就来为女孩子设计漂亮的裙子吧!师幼共同讨论设计裙子的方法。谁来告诉老师你们想设计什么样子的裙子?(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设计)
2、鼓励幼儿大胆设计裙子,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作品
1、今天小朋友都设计漂亮的裙子,谁来告诉大家你的设计是什么样子的?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设计作品。
3、相互欣赏作品。
游戏目标:
1、要求幼儿学会铺平、镶嵌的技能,建构出形状不同的花。
2、能用合理的语言描述每种花的外形特征。
游戏准备:
1、雪花片积木、编织积木等。
2、皱纹纸、彩色纸、毛线。
游戏过程:
一、谈话,激起幼儿建构的兴趣。
1、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各种花都争相开放,你知道春天有哪些花吗?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花的结构。
3、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花?你想用什么材料来建构?
4、今天建构有一个新的要求。
今天在建构时,请幼儿注意颜色的搭配和多少要均匀。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用皱纹纸来做桃花、迎春花、黄金条。
二、同伴之间商量,然后分组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游戏。
第一组:用橡皮泥做花。
第二组:用雪花片搭花。
第三组:用编织积木做花。
三、作品。
请幼儿说说你在建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你在搭花的是与其他小朋友搭的有什么不同?
要求幼儿能合理的讲述每种花的外形特征,表扬的讲述的好的幼儿。
表扬一些在活动中认真的小朋友和帮助别人的幼儿。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中“爸爸、妈妈和我”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尝试迁移日常生活经验进行仿编活动,进一步了解大自然中事物间的关联。
3、体验仿编活动带来的成功感,增强诗歌仿编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黑板和粉笔
2、幼儿用书、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导入,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家里都有谁呀?你们喜欢爸爸、妈妈吗?你觉得在家里,爸爸像什么?妈妈像什么?你又像什么?
二、用投影仪放大幼儿用书画面,学习诗歌。
1、教师指着第一幅画面,提问:画面上有什么?引导幼儿看图欣赏第一段诗歌。在朗诵诗歌时,教师采用等待、放慢速度以及指图等暗示的方法,鼓励幼儿参与到讲述中来。例如:爸爸是(一座山),妈妈也是(一座山),我是(教师可用动作暗示幼儿)山间的小溪/小河,在(手指两座山)爸爸妈妈身边(动作暗示)流淌/流动。
2、教师指着第二幅画面,采用上述方法,鼓励幼儿看图学习诗歌的第二段。
3、师生共同学习诗歌,并有表情地完整朗诵。
三、引导幼儿按诗歌中的格式仿编部分内容。
教师提问:
1、爸爸妈妈是一座山(一棵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你想当什么?
2、爸爸、妈妈除了是一座山,一棵树,爸爸、妈妈还可以是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说一说,教师对幼儿仿编的内容用粉笔画在黑板上,最后带领幼儿念一念自己仿编的诗歌。
四、情景表演。
1、请部分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和妈妈,先表演诗歌内容,再表演仿编的诗歌。
2、教师:我们大家来表演爸爸妈妈和我,谁想做大山爸爸?谁想做大山妈妈?谁想做小溪孩子?表演的小朋友要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并做一做动作。下面看表演的小朋友不仅要朗诵诗歌,还要看看他们谁表演得最好。
五、音乐活动《办家家》。
教师:刚才,许多小朋友上来表演了爸爸和妈妈,你们想不想做爸爸、妈妈呢?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表演“办家家”。音乐起,师生一起表演唱《办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