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3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用纸。
一、课前练习
1、认识钟表整点和半点
2、填空:3时30分=(:)11时=(:)6:00=()时
二、情景设疑
1、师生谈话
师:令人振奋的运动会刚刚过去,还记得当时的口号吗?
生: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刻苦锻炼,振兴四小。
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更强壮,看,咱班的张彬在做什么呢?仔细听认真看,你知道了什么?
2、情境质疑
情境1
彬:作业写完了,干什么呢?对了约张洞名去跑步吧(嘟…..嘟…..0
铭:喂,找谁啊?
彬:张洞铭,今天有空吗?我们一起去跑步。
铭:哦,今天不行,我有事,明天行吗?
彬:好吧,明天6:00在明珠花园见,不见不散。
铭:好的。明天见
师质疑:他们俩个能按时见面吗?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6:00)
生:A不能,因为没说是上午还是下午
B能......
师·:我们一起看看接下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情境2
(门铃响叮-----咚)
彬:谁啊,一大早就来敲门?
铭:我是张洞铭,你怎么还在家?
彬:怎么了?
铭:你不是说6:00在明珠花园见面去跑步吗?我等了你两个小时了
彬:嗨,我是说下午6:00
铭:啊??
彬:真笨
师:为什么张彬和张洞铭没按时见面?
生A:他们没说是上午6点还是下午6点。(师板书:上午6时、下午6时)
生B:......
师:如果是你约同学你会怎么说?张彬你准备是什么时候的6时跑步呢?
生:......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生:有两个6时,分不清了.....
3、图片引入
师:老师再给大家看一组图片(幻灯),看看是几点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生:9点
师:怎么有两个9点呢?它们是同一时刻吗?(板书:上午9时,下午9时)
生:......
师:看来一天不仅有两个6:00还有两个9:00呢。
三、探索新知
1、趣味引入
师:度量一天的时间工具是“钟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天里的时间,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动画,边看边回忆一天是怎么形成的同时大家都想一想一天有多少个小时?
(课件演示:钟表上时针在一天的时间里的转动过程)
师:仔细观察,小组同学互相说,从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师小结:一天有24个小时,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球在绕着太阳转的`同时,自己还不停的旋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圈所需的时间,就定为一日。一日是24时。也就是一天一夜时间规定为24小时,从夜里0时------24时。0时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是前一天的结束,是今明两天的分界线。(幻灯)
师:想想在哪里见过0时?
生:......
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春节晚会倒计时视频)
师:24时也叫0时,我们再次看课件。(师指明学生描述图中同学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呢)
生:......
(板书:晚上12时,早上7时,上午8时,上午9:30,中午12时,下午2时,下午4:30,晚上7时,晚上8时,晚上9时30分)
师:刚才我们说的早上几时上午几时和下午几时晚上几时都是普通计时法,(板书:普通计时法)接下来我们再看一组节目预报,看看这里是怎么计时的,你能知道对应的时刻吗?我们给这种计时法起个名字吧。
(幻灯出示课本节目预报表)
生:......
师:(板书:24时计时法)
2、比较2种计时法
师:你认为普通计时和24时计时法有什么不同,应用时要注意什么?
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要加上“早上、上午、下午”等时间词,而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不要加这些时间词,上午钟表上是几就我们就说几时,中午12点后,钟表上是几时就把钟表上的几时加上12就可以了。
3、评价
师:你喜欢哪种计时法?为什么?
生:交流——24时计时法简洁、简便
师小结:生活中邮电、交通、广播电视等部门计时,为了简明不易出错,都采用24时计时法。(幻灯)
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24时计时法?
生:......
(师出示课件:电子表、火车票、肯德基营业时间、车站站牌)
4、转换方法
师:归纳说一说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
生:上午的时间不加12,下午的加12,把时间词去掉
师小结:上午的时间,也就是钟表第一圈走过的时间不用加12,直接吧时间词去掉就行了,下午的时间也就是第二圈的时间加上12并且把时间词去掉。
(完善板书,把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
师:说说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的方法
生:......
师小结: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时,把相应的几时减12就可以了,用普通计时法时一定要注意在全面加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就可以了
(师出示CCTV---少儿的节目预报表)
四、巩固练习
1、运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
师:同学们已经会用24时记时法记时了,老师希望你能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24时计时法,现在我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正在招聘小广播员,条件就是要用24时记时法预报,你想试试吗?老师相信你能行
(师出示红领巾广播站节目预报)
师:可以给它加一个开头和结尾,例如: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下面先向你预报今天的节目......节目预报到此结束,欢迎同学们到时收听。
2、作息时间
师:夏季快到了,这是一份夏季的作息时间表,你能把里面的两种计时法进行转换吗?
3、课本25页
4、课本25页“练一练”1题
五、小结
师:经历这次时间之旅,你有什么收获?
生
师:学完这节课,张彬你再约朋友时可以怎么说?
彬:……
六、作业
1、制定作息时间表
师:一寸光阴一寸金,希望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下面是老师的作息时间表,课下请同学们也制定一份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坚持好的作息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幻灯)
2、观察日出日落时间课本26页3题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充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互换。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通过鼓励学生收集相关知识的内容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学生分析:
在学习24时计时法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时间,时、分、秒和时间有关的知识,他们对钟面、经过的时间等问题均有所了解和掌握。在日常生活,比如电视和乘车的过程中等或多或少地与24时计时法有过交道,不会一点都没有接触到,这就构成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觉得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应该注重生活化、活动化、信息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让更多的.孩子沉浸在学习数学的乐趣中。因此,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在于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的生活经验,发现问题,创造新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智慧,增长才干。在教学中,我注意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的教学模式,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数学实例,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服务。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地把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与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进行互换。
教学目标:
1、创设现实而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初步感知两种计时法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掌握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特征,发现两种计时法互相转化的规律,能正确进行互化,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为学生创设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激活学生思维,让他们在借助已有知识经验猜想、观察比较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异同、发现两种计时法相互转化的方法等数学学习活动中抽象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
一、情景引入
1、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是什么?(板书:小数点)
2、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二、自主探究
1、自学课本内容。
2、分析探讨,找出规律
3、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
4、请同学们在组内讨论:
(1)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小数点移动后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组汇报。
5、谁来说说小数点向右搬家的变化?为什么后面写着省略号?你能再填一句吗?
6、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扩大),小数点左移,原来的数就会缩小(板书:(左移缩小)。
三、巩固应用
1、说说小数点搬家会怎样?
2、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重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能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吗?(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四、全课总结
1、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我们在学习中应如何应用它呢?
2、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