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作文600字3篇(给远方姑姑的一封信600字作文)
远方,可以是并不遥远的地方。它有时近在眼前,有时又很遥不可及。看不透,摸不着。恰似“花非花,雾非雾。”但去往远方,也是有路可寻的。鸟儿追逐白云,因为有浩瀚的天空;鱼儿遨游大海,因为有快乐的浪花。人也在不断前行着,因为远方有梦想。
那时快要中考的前一断日子,父亲也在在家休息。午饭过后,父亲就问我要不要去一中看看。我想到一中,就有些犹豫。本想拒绝,但话到嘴边竟然成了“好呀”。于是我还是满怀忐忑无了一中参观。坐在父亲的电动车上,耳畔的风急速而过,一阵阵凉意也吹到了心里。我的眸子里,满是迷茫和不安。
大概过了半小时,我们终于到了一中,看着前方高大的校门,我突然有一中遥不可及的感觉。是的,在后来的校内考试中,我发挥失常,从重点班调到了普通班。倒退了二十多名,让我突然感到亚历山大。距离中考越来越近,我在高压状态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曾一度想到放弃。此时,我也不知道我的远方到底在何处。迷茫的重雾在我眼前铺开一张硕大的网。
坐在车子上,绿树在路边摇摆,花儿在枝头怒放。来来往往的人们,各自奔走在自己的生活里。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远方,为了远方的目标而忙碌着。此刻,一丝丝细小的雨意罗总我的脸颊上,眼睑上,让我的视线变得模糊起来,我的远方又在哪?
在我思索当中,我突然想起老师以前说过的话:一个人做了十多年的事都没有做好,那他还能做好什么事?事啊,如果坚持了十多年都没继续下去,那他还有远方吗?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十年啊?我想,我的十年就是学习,学习就是我的远方。我不应该迷茫,更不能轻言放弃,放弃远方的梦想。
是的`,远方不会远在天涯,而是近在咫尺。只要认清远方的路,瞄准前行的方向,脚踏实地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能越来越接近自己的梦想。不要怕前方的路有多坎坷,只要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就能最终抵达心中的远方。
越努力,越幸运,远方,其实并不遥远。
和煦的阳光衬托着温暖的结局,我的心里舒服了许多。闭上眼睛,我想象着书中人物的表情,一个个从眼前掠过。
莱拉,玛丽雅姆,塔里克,拉希德……
莱拉拉着孩子的手蹦蹦跳跳地向我走来。
玛丽雅姆安静地坐在房子里看父亲留给她的信,几十年来的沧桑被悄悄抹去,仿佛又回到15岁时的天真烂漫。
塔里克瘸着一条腿在耐心地为孩子折纸。
拉希德怒视着空荡荡的房子,大发雷霆。
何曾想过中国人民已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过着美好的生活时,那个离我们并不太远的阿富汗仍是战火纷飞?
何曾想过在我站在主席台上,自信地发表着演讲时,那个离我们并不太远的阿富汗的妇女,却要在男子的陪同下,带着布卡(阿富汗妇女用以蒙面的),才能上街呢?
太多太多的震撼,太多太多的难以置信。还好,故事的最后,莱拉和塔里克获得幸福。可是,玛丽雅姆呢?
一个女性本该拥有的东西,在我看来是那么理所当然的东西,对于玛丽雅姆却都是可望而不可求。父亲,母亲,孩子,爱情,完整的家庭,或曾拥有,或从不体会过。我不知道我是否该感到欣慰,玛丽雅姆最终解脱了。对她来说,死亡是最好的解脱。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我只能祈祷,我只能祝福,那些遭受苦难的人们都能幸福。
后记: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这就是《灿烂千阳》。
这原本只是我日记本上一篇短短的读后感。看了许多郭小四落落安妮晓溪,这是一部迥然不同的外国小说。或许不会引起同龄人的共鸣,我拙劣的文笔也无法把它点缀得华光溢彩,我只能说,它很真实。
你给了那么多人希望,自己却最后走入了绝望。
——题记
初识三毛,是通过《撒哈拉沙漠的故事》这本书。居然有人,在沙漠之中活的如此精彩。看完整本书之后才看封面的作者简介,原来荷西先生,于六年后和朋友游玩时死在了他最深爱的大海怀里。对这个女子的欣赏中,不觉多了几分怜悯,多了几分心疼。
了解三毛,是通过《雨季不再来》这本书。当看到老师以为三毛在数学考试作弊时在三毛脸上用毛笔画两个黑圈然后顶着一面牌子绕操场跑圈,再第二天去上课时晕倒在教室时导致后来三毛的休学就这么被三毛的文字无痛无痒的带过时,对这个女子虽有心疼,但更多的,却是敬佩。尽管年少被老师如此伤害,却仍然热爱这个职业,尊敬从事这个职业的人。这是怎样的一种品质?
深爱三毛,是通过《亲爱的三毛》这本书。她对学生说:“如果天下诸神,都背着人行走,那就不必创造我们的手和足了。”她对绝望的妇女说:“如果自杀可以解决问题,那世界上没有活人。”她对正在服刑之人说:“还有爱,一定要好好坚持。”她爱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来信她都真诚并且慷慨的.提出问题所在与解决方法,就算病着,累着,也一直再给人们希望。
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一直再给别人希望的人,自己却走入了绝望。91年一月四日,三毛于医院自杀。像白落梅说的,多希望是一场误会,待诠释清楚,生命还可以重来。有多少三毛的浪花,听着收音机的报道,孤独的哭泣到天亮,或枯坐到清晨。
究竟是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是三毛在书中教人的爱“仁”,是三毛在书中给人的乐观,是三毛在书中传递的希望……耳畔仿佛又传来波西米亚女子的歌声,似一声轻微低沉的西藏长号角由远处云端中飘过来。“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