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访制度8篇(学校教师家访流程)
家访是密切家校联系,实现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互相沟通,连接家庭、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学校形象、提高家长素质的主要渠道。学校要求每个班主任和任教老师积极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因此,特制定建设小学家访工作制度:
一、每位教师都有随时对学生进行家访的义务。
二、家访前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三、班主任每学期家访学生人数不得少于班级人数的1/3,任课老师每学期家访班级学生3至5名,新一年级的班主任必须家访全体学生。
四、教师要对后进学生、贫困学生、问题学生、特殊家庭学生通过电话、《学校与家庭联系本》、走进学生家庭、请家长进学校等多种方式随时联系。
五、教师家访要有目的,有针对性,明确家访内容,设计好谈话方式。
六、家访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同时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对孩子教育问题要达成一致,在共同探讨,统一教育目的基础上,找出学生问题发生的根源,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七、教师要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教学活动及学校的发展。对于家长反馈的情况教师要认真分析,必要时需上报学校领导,以及时采纳改进工作。
八、对家访工作中弄虚作假或每学期家访少于规定人数及因家访工作不及时造成不良影响的教师,学期考核取消所有奖励。
九、教师在家访的基础上,要及时认真做好家访记录。
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促进学校与家庭联系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步调,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有机整合学校、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同步合力,促进学生平安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更好地完成我校办学目标,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教师家访制度》。
一、家访形式
1、走访学生家庭;
2、请家长来校座谈;
3、电子(电话、校信通、网络)等联系。
二、家访对象
1、教师家访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2、贫困生、学困生、留守儿童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思想学业变化重大学生、父母进城务工学生、残疾学生等学生家庭进行重点家访。
三、家访内容
1、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及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内容包括:
①家长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情况,职业情况等;
②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居住条件,家庭成员构成,学生父母感情情况,家长对学生的要求等;
③学生在家的情况,诸如学习环境,学习时间,看电视时间,交往情况,家务劳动情况等。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实施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
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民生政策与学生安全教育常识,介绍学校办学特色及学生的培养目标,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4、对因学校、家庭彼此不了解,对学生教育产生误解或分歧,造成配合欠佳的少数家庭提出问题,如实介绍情况,耐心听取家长意见,通过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沟通心理,争取实现协同教育。
5、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家访要求
1、一年级班主任和新接手的班主任在第一学期内应对全班学生进行全员家访;其他班主任对二分之一学生进行家访,一年内完成全员家访。正、副班主任共同参与家访。
2、教师家访做到“十一要”、“七必访”、“五回避”
(1)十一要:要有计划准备,目的明确;
要有交流、沟通策略方法;要学生在场(一般情况下);要实事求,坦诚公正;要一分为二,客观辩证;要态度诚挚,言辞恳切;要听取意见,共商良策;要文明礼貌,尊重家长;要全面家访,全面了解;要有家访记录,能拍照的'要拍照;要树立教师形象,注意家访安全。
(2)七必访:贫困生家庭必访;
学困生家庭必访;留守儿童必访;缺损型家庭(单亲或离异)家庭必访;思想学业变化重大学生家庭必访;父母进城务工或不在家的学生家庭必访;残疾学生(有生理、心智障碍学生)家庭必访。
(3)五回避:回避用电话联系代替家访;
回避告状式家访;回避指责家长;回避利用家访办私事;回避收受家长馈赠和邀请吃饭。
3、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必须有计划目标,目的明确。交流、沟通讲究策略、方法,做到实事求是,客观辩证,并认真听取家长意见与建议,阐明自己和学校的看法、意见,共商学生教育良策。
4、教师家访必须做好家访记录,能拍照的要拍照。
五、奖惩考核
1、期末年终由各年级组收齐家访簿记录,报交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检查考评、通报和存档迎检;
2、学校把教师家访情况作为教师期末年终绩效考核、年度考核及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3、学校对家访活动中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推广家访经验。
一、家访时间安排
1、班主任每学期原则上应对全班学生进行一至二次家访、电访,对后进生提倡家访,每次家访内容应有记录。
2、除学校统一安排外,家访时间应放在课余时间进行。
二、家访的原则:
1、家访时事先要与家长预约。
2、科任教师有责任协助班主任一起做好家访等工作。
3、做到5必访:
开学一月内,一年级新生必访。正副班主任家访率争取达到100%。
转学生(转入)必访
每学期,教师对随班就读生家访率为100%。
每学期,各班任课教师家访率不低于45%
学习或者行为突然发生偏差的学生必访。
三、家访的`内容(可以根据每次家访目的不同确立家访内容)
1、学生在校实际情况汇报。
2、学生在家实际情况询问。
3、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4、提出建议,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四、家访的注意事项:
1、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共商教育大计,探究教育方案,对受教育者进行更好的教育,提高教育效果。忌向家长告状,报忧不报喜,将学生说的一无事处,切忌告状式家访。
2、家访要及时,有针对性。忌拖延家访时机,等到矛盾已经公开化后才去找家长,商量解决办法。家访中要保持教师的崇高形象。忌讨好家长,收取家长的.财物,借家访之名也那些居其位,有其权的学生家长,套近乎以图私事。
3、关注学有潜力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学困学生、行为偏差学生、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心理和情绪不稳定等现象的学生。
4、学生因病、事假或有突出成绩,或发生问题、应及时家访。
5、家访时要注意时间,切忌无休止闲聊,影响学生、家长休息。
6、家访后,及时填写家访登记表,家访记录每学期检查一次,平时随时检查,期末德育处存档。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架起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使家庭了解学校,学校因材施教,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学生,使之成为栋梁之材。
1.每个学期,班主任教师要把本班学生普访一次,科任教师访50%;
2.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的情况,重点学生要多次家访,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领导干部也要结合班主任、教师搞好家访工作;
3.家访要做到经常性,并改变告状式家访为座谈式家访,改变学生犯了错误才家访的做法,真正使学生家长体会到老师的翔和热爱;
4.教师要做好家访记录,并通过家访,建立学生档案,以利于更好的教育;
5.寒暑假教师也要搞好家访工作,除了检查寒暑假作业外,主要了解学生的.假期生活,思想动态;
6.家访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并及时把学校制定的制度、作法、决定,通过教师家访传递给家长,加深家庭对学校的了解,赢得家长的信任。
出头岭镇中
家访是联系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纽带,搞好家访工作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因而制订如下家访制度。
1、每个学期,全体教师要把本班学生普访一次,
2、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的情况,重点学生要多次家访,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领导干部也要结合班主任、教师搞好家访工作;
3、家访要做到经常性,并改变告状式家访为座谈式家访,改变学生犯了错误才家访的做法,真正使学生家长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热爱;
4、教师要做好家访记录,并通过家访,建立学生档案,以利于更好的教育;
5、寒暑假教师要搞好家访工作,除了检查寒暑假作业外,主要了解学生的假期生活,思想动态;
6、家访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并及时把学校制定的制度、作法、决定,通过教师家访传递给家长,加深家庭对学校的了解,赢得家长的信任。
一、家访的原则:
1、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家访是每个教师的教育行为。
2、家访必须分层次进行,不得只进行后进生的家访,而应包括中、上等学生的家访,可以以后进生的.家访为主。
3、做到8必访:
开学一月内,一年级新生必访。班主任、科任教师家访率为100%
转学生(转入)必访。
每学期,教师对随班就读生家访率为100%。
每学期,各班主任家访率不低于45%。
学习或者行为突然发生偏差的学生必访。
缺席并且不明原因的必访。
因患病造成三天以上病假的必访。
家庭发生变故的学生必访。
二、家访的内容:(可以根据每次家访目的不同确立家访内容)
1、学生在校实际情况汇报。
2、学生在家实际情况询问。
3、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4、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6、联络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感情。
三、家访的`注意事项:
1、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共商教育大计,探究教育方案,对受教育者进行更好地教育,提高教育效果。忌向家长告状,报忧不报喜,将学生说的一无事处。
2、要想方设法提高差生上进的信心。忌在家长面前用分数压学生,使家长和学生都丧失信心。
3、家访中,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地考虑问题。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
4、家访时,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忌对学生的隐秘性心理在家长面前夸大渲染。
5、家访中要保持教师的崇高形象。忌讨好家长,收取家长的财物,借家访之名与那些居其位,有其权的学生家长,套近乎以图私事。
6、家访要及时,有针对性。忌拖延家访时机,等到矛盾已经公开化后才去找家长,商量解决办法。
7、不能纯粹用电话联系代替家访。
8、家访后,及时填写《家访记录》
家访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把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做好家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特制定此制度:
一、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家访首先要了解情况,家庭情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二是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三是共同研究,统一要求,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四是提出建议,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
二、提高家访的效率和效果:
1、家访要有计划、有准备,每学期每个学生要家访一次以上。
2、教师反映情况既要实事求是,又要讲究方法。向家长反映情况时,一般应让学生在场,当着学生的面,既要介绍学生的优点,取得的进步,又要指出他的缺点,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不要在家访中“告状”,借助家长的“权威”慑服学生。
3、尊重家长,互相信任。在家访过程中,班主任要尊重家长,礼貌待人,诚心诚意,即使碰到“拉短”的家长,也要耐心说服,以理服人。
4、家访要做到制度化、经常化,除了做好面上的家访外,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家访,以保持学校和家长的密切联系。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有计划地进行,学校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家访工作责任人:
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科任教师参与,学校行政人员家访主要处理学生突发情况或典型事件。
二、家访的量化指标:
1、一学年内班主任必须普访学生一次,一学期内至少家访一半以上学生。
2、起始年级在新生入学前班主任要全面家访,达到全班总数的100%;入学后一学年中至少要家访学生50%。
3、每接一个新班,班主任应在开学前一月内,对班中50%的学生家访一次。
4、科任教师应结合学科教学选择部分学生进行家访,每学期至少家访3~5人次。
三、家访的原则:
发生下列几种情况,班主任必须及时家访,副班主任应积极配合。
1、学生患病,缺席三天以上,班主任要登门或上医院探望。
2、学生家庭发生重大或不幸事件,要及时做好安抚工作。
3、学生在学校里发生伤害事故,必须亲自把孩子送回家,说明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4、学生无故迟到、缺席,及时向家长了解原因,通报情况,共同进行教育。
5、学生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或品行不端,及时与家长联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教育。
6、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有进步时要及时家访,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作恰如其分的`汇报,给学生和家长以热情的鼓励。
四、家访的内容:
1、学生在校实际情况汇报。
2、学生在家实际情况询问。
3、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4、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6、增进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情感交流。
五、家访的注意事项:
1、每次家访要确定家访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对被家访的学生有较充分的了解。
2、家访前可以通过电话预约,告知家长家访的时间,以提高家访效率。
3、家访过程中,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4、家访后,教师应如实填写《李庄小学教师家访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