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作文300字【汇总12篇】
每一次在重新拾起被打乱的计划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很切身的体会。
那就是,放弃很容易,坚持很难。
虽说有所谓的21天养成习惯之类的言论,可我们都知道就算是做一会非常喜欢的事情,也总有想偷懒的时刻。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天天吃米饭,偶尔也会有想听外卖的时候。就算你知道家里自己做饭更健康更营养,偶尔还是会想尝一尝路过小吃摊。
所以,当有一丝契机给你偷懒或者放松的机会,我觉得自己不算自律的内心还是会动摇。只不过,有时候只是短时间的偷懒,同样可以及时地补回,但有些时候,你没有及时地把自己拉回自律的.状态,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偷懒反而成了你的新的习惯。
那时候,也许心里有一丝愧疚,想弥补偷懒带来的空白,但就是在那重启的当口,我觉得才是最关键的一刻。
毕竟,那个时刻,你明白,重启就要必须马上重新进步不懈怠的状态,你明白那种状态的辛苦同时也明白其间的成就感,而之所以有顾虑,就是怕自己会再次放弃,似乎就白费了重启时的决心。
可是,就算是怕,就算是顾虑,那又怎样?如果不重新踏出那一步,你只能在懈怠中不住地自责与徘徊。
重新踏出脚步,哪怕,只是很小的一步。
新学期已经开始,今年学校进行了教育改革,将课程改成了上午五节课与下午四节练习课。其实这本像是一场赌局,因为下午的四节练习课赌的正是同学们的自律。无论是对升学率还是我们都是极大的挑战,那些自觉、自律、认真的同学可以竿头直上、日就月将,而那些不自觉的同学更会退行千里、雪上加霜。可以说这个决定是一场意志的磨炼,你准备好了吗?
在当今社会,最靠谱的不是你有多少金钱,你有多大靠山,而是你是否是个优秀、自律的人。人们说:“自律的人最可怕。”这是为何?难道是自律的人凶残无比吗?不,不是的。人们所畏惧的是那颗积极向上、不受干扰、严于律己的心啊。有一颗自律的心,你不怕世间的诱惑;有一颗自律的心,你不惧前路的艰险;有一颗自律的心,你不缺高尚的友人。你说自律是多么强大,你视他人所追求的的功名利禄为粪土,你可以比别人的内心更强大、坚定,你比别人更优秀,那么,养成自律的习惯何乐而不为呢?
自律的人往往是优秀的、大有作为的人。就如曾国藩,一个幼年时笨到读了百遍的课文都无法背诵的人,后来居然成为清朝中兴之臣,这真是让人大吃一惊。他为何有如此成就?如果他幼年时期没有自觉地学习而去安逸享乐,他会如此名震四方吗?曾国藩曾经有好色的缺点,为了改正每天写日记责骂自己禽兽不如,以此警醒自我。从他开始写日记起,他从未断过,直到临死前一天还在写,你说这样一个严于律己的人是多么令人敬畏。他将极致的自律贯穿到底,人们怎能不会称他为“半个圣人”呢?他的一生正印证了苏轼的一句话:“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曾国藩的《诫子书》中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自律之难,难于精心,难于不受纷扰。若能严于律己,方能秀出班行!
你曾经是很自律的学生 ,别人家的孩子。现在,自己的父母总爱拿你和别人比,来告诉自己的不足,告诉自己学习是自己的事,不要像以前一样,别人督促一下才去学习。一切都在变好,自己知道开始学习,不用别人督促。但在一次考试中,你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那是一次语文考试,看见自己不会的几首古诗出题了,开始,不以为然,越过,去答会的题。所有题答完了,检查时,看到那几道古诗题,绞尽脑汁去想,在记忆库中搜索。你抬头看了看其他人,他们只是埋头答题或是检查。你摇头叹息,继续去寻找几道古诗的答案。
你趴在桌子上,寻找答案,突然看见桌堂里的语文书,触到语文书的瞬间,你却如触电一般缩回手,几道古诗的答案!记得老师已经讲完,忘记背了。而现在,那几道古诗题的答案酣然沉睡在桌堂里,等待着你去将它唤醒。
你的眼前升起一道朦胧的青雾,教室里的一切景象都由模糊而扭曲,摇晃……只要你将手伸向语文书,就立即持住一把龙泉宝剑,那几道古诗题似乎隐隐预见了语文书里呼之欲出的利刃寒光,开始颓然瘫痪。你的心脏在胸腔内狂跳,你的呼吸因兴奋或者是罪恶感而紊乱——看一眼吧,你能得到五分,可那薄如蝉翼的几页纸似有千钧之重,你却无力翻动。
“这样有意思吗?靠作弊得来的分数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一个声音突破了你心灵的硬核,并从那一点上层层扩张。阳光洒了一地,扎痛了你的眼。你害怕老师,家长训斥,更害怕同学的讥笑嘲讽。红榜起伏跌宕的排名在眼前,将你的自尊一层层剥落。把手缩回来,一种坚定的力量支持你这样做 ,分数下滑可以挽救,诚信丢失却无药可救。
你将卷子交到老师手上,看着那几道空着的题,内心感到无比的舒坦和轻松。心中有只蝴蝶在上下翻飞,那晶莹翅上的点点璀璨,是它突破自律之茧的汗水。
“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快乐与欲望的控制。”“你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你的情绪便控制了你。”这是古希腊人柏拉图、法国著名文学家大仲马对自律的描述。正如这两位名人所说,自律,是一个人极其重要的品质,也是决定我们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我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自律——这种让人控制自己的能力的重要性。先看我自己——有时,我觉得英语作业背诵很麻烦,老师也不一定会抽查到。但因为自律,我还是会尽量调整心态,然后把作业完成好,才继续完成下一项。连续几天,没有抽查到我,我甚至有些沮丧。可在课堂上,看到有些同学没背熟紧张忐忑的样子,我又暗自感谢我的自律。后来叫到我,我流利的背下来,也使我尝到了一些学习中的乐。这些乐积攒起来,成了促使我更加自律的动力。
再看同学——下课时,总有不少同学在学习,看书、写作业、预习、背古文。虽然很辛苦,但放学时,有的同学早已在一天中积累了不少知识。这知识不多,但经过日积月累,涓涓细流汇成江河,能对学习产生巨大的帮助。这——不是自律带来的好处吗?
自律固然好,但人,难免还会有松懈的时候。我也一样,时不时会开小差。于是,我便每周列出一个大计划,每日总结出一个小计划,按着计划去做,一步一步走。时不时比较一下前天、昨天、今天,规划一下明天。有时不想自律了,便用计划来约束一下自己。列出的计划,不可过多或过少,让自己既能劳逸结合,又不至松散。而在完成时,最好能高效率,提前完成,这样既能完成计划,还可以产生成就感,让明天轻松些;甚至,也可以提前休息。计划很重要,但也一定不能只按部就班地照做,有时也要随机应变地调整一下。
自律,也要控制自我的情绪。与别人发生矛盾、冲突时,要先控制好情绪,思考一下,我有没有错?如果有,立刻改正。在有些时候,我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仍不想承认,结果总是会产生更大的冲突。因此,控制好情绪,是自律中重要的一部分。
自律不难,但又很难。只要努力,必能做到自律;但要自律,却需要不断地努力,不停地告诫自己,让自己拥有强大的控制自我的能力。我想,自律一定会是通往成功路上的一剂良药,帮助我们不断前进!
自律就是自律,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习惯。自律不容易拥有,但容易抛弃。如果你不小心,你会弄断束缚你的看不见的线。
曾经因为欲望把自己和自律分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那是六月的一个早晨。早上起床,走过走廊,慢慢走近书房,打开电脑,点开熟悉的网页,开始如饥似渴的浏览。七天的学习假,一个字也没看,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度过。
第八天,也就是考试第一天。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考场出来的,怎么考完的。我只记得试卷上有难看的空白,脑子里也有空白。
那天晚上,我想复习明天考试的语文,但是当我父母不注意的时候,我又看了一遍课外书…
休学那天,打开心里的成绩单页,一个接一个以“7”为首的分数映入眼帘,失落的挫败感一下子取代了电脑和手机在我脑海中的位置。我真的非常后悔,如果我多花点时间,多看看课本,就不会有今天的结局了。
那个暑假,我沉浸在话题的海洋里,电脑被搬走了,换成了一堆作业本和习题集。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如果我没有玩电脑,我就不会考试不及格,所以我就不必牺牲我的时间来练习。你今天为什么会在这里?作业这么多,可能整个夏天都在努力吧!早知道今天为什么!
现在的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幼稚。我知道自律对获得理想的结果很重要,所以我开始努力自律。每天早上6点起床,打开英语磁带,早上开始看书,7点上学。上课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和同桌聊天,必须认真听课;放学回家后,我不能打开电脑玩cs。我必须完成作业,预习课文。我列出了时间表,开始实施以上内容。一开始我有点控制不住自己。后来渐渐的,我习惯了自我克制的感觉。
因为自律,我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期中考试考了班里前20名。我很感谢当时的我,从欲望中清醒过来,锻炼自律。
自律很重要。拥有它不容易,放弃它很容易。如果失去了自我约束的能力,就会被周围的诱惑所吸引,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从而失去自由,甚至影响人生。
自律是我们都想达到的,是人生无价的财富,指引我们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一个人的生活重心以及他与周围人的关系,表现出很大差异。一个人的心智成熟与否,来看他的行为、心理与其年龄是否相符合。可以认为,一个人的心智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依赖阶段,独立阶段,互赖阶段。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在漫长的人生中度过了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我们遇到过许多挫折,我们也在慢慢成长着,我们的心智也在不断变化着。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懵懂懂走向成熟。
在成长过程中,自律是必不可少的。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而现实生活中只图享受安逸快乐,面对问题退缩回避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的人生怎么会有真正的快乐呢?
人生一世,正确评估自己的角色,判定该为何人、何事负责,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无法逃避的问题。做一个明智的人,就是遇事不糊涂,直面人生,直面问题,妥善解决问题,才会过好每一天,才能天天开心。
尊重事实,即是如实看待事实,杜绝虚假,因为虚假与事实完全对立。“事实胜于雄辩”“百闻不如一见”等名言谚语都是告诉人们: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信不信。尊重事实、献身真理的人,必然心胸坦荡,以诚待人。
兼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所谓保持平常心,就是学会保持平衡,一个人学会保持平衡,就不会斤斤计较,怨天尤人,而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才会有包容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吧!
自律是人生的必修课。一个人倘若缺乏自律,哪怕他已活到80岁、90岁高龄也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人。自律贯穿一个人的方方面面,生活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
话说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关系,那么自律就是那座桥梁,是一切的根本。所谓自律,就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遵守法律,是内心自愿的,记得《哈佛家训》上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警察他在检查违规停车时,发现自己的车也违规了,当时没有其他人在场,但他依然按法律给自己开了一张罚单,这是自律的一种表现,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自律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自律的人也自主。清晨,伴着悠扬的铃声,我们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学习生活:梳头,叠被子,刷牙,洗脸,样样不落,收拾得井井有条,住校生活让我们变得自主起来了,对一个想变得优秀的学生来说,不迟到,不违纪便是基础,朗朗晨读声,让我们充满了新一天的活力,成为了我们学习的动力。数学课上,我们全神贯注,学习解题思路;语文课上,我们传承中华文化;英语课上,我们探究语法,思维在字母间跳跃;政史地生,我们了解自然人文;体育课,我们奔跑在梦想的道路上。想要成就梦想,学习固然重要,当然文明习惯也少不了。
鸟语花香的校园里,我们不要大声叫嚷,楼梯间,放慢脚步,向老师主动问好;不随手乱扔垃圾,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用语文明,不与同学发生语言、肢体冲突。这样,才能营造良好风气,也只有这样,人才会自律,变得优秀。
说了这么多,自立的人还有一个特点:言行合一。就《说和做》中闻一多先生说到就做到,这样,才成就了这位严格自律,大无畏的民主战士。我有时反省自己,总还发现有些事情上不够自律,不够自主,有些好的习惯还待养成。可是我有时就是下不了决心,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导致半途而废,恶性循环。说明我与真正的自律的人还差得很远,还需不断努力。
你看历史上那些名人,有多少不自律的呢?有志者,事竟成,对于现在的我,不必“头悬梁,锥刺股”,只需要把身边的每件小事做好,争取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成功的道路上贵在坚持。我相信,心中有梦,在自律中付出行动,梦想不会遥不可及。
自律者,天不负!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的一生,要守的规矩是很多的。读书的时候,要遵守班级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走入社会,也要遵纪守法,甚至于家里面,都有其家规要遵守。不过,只遵守这些,只能做一个普通人,要想做一个人上,必须要自己给自己立下规矩。所谓的给自己立规矩,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自律。
自律,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的人以为,自己约束自己,有什么难的?其实不然,每个人这一生当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别人约束我们做事,我们会觉得有压力,而懒惰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所以自己逼自己自律,几乎没几个人可以做得到。除非那个人,自身就有着很强的自制力,或者说,这个人想要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以前呢,也是一个不懂得自律的人,总是觉得,努力不努力其实都是一样的,但是后来我明白了,原来自律的人生才值得过,不自律的人生,真的过得苦不堪言,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懂得跳出舒适圈的人,永远都不能拥抱好的未来。
之前在上加过好几个文友,那时候关系挺好的,每天都聊天谈心,但是慢慢的,他们不再和我讲话了,有一次我问他们:“为什么不理我了?”而他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因为你整天只知道聊天,我要努力写作的。”听到这句话,我似乎明白了点什么,我觉得,我也应该好好写作了。
那些文友每次在群里面晒稿费,我都难过,我以为他们是因为天赋,所以写出的文字很不错,但是当我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我才明白一句话——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他们三四点就起床看书写作,晚上十点钟才睡觉,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
从那以后,我不再贪玩了,每天都在休息时间去看书写文章,这样一来,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好大的提高,心情及生活各方面也变好了。那个时候,我才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才懂得了读书对于改变一个人,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和帮助。我想,自律之所以能够让人过得好,是因为好的人生,都得学会控制,都得学会独自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学习,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今天下午姜校长给我们讲了心理健康的讲座,其中讲了宽容和自信共3个小故事其中让我们感受最深了的`是这个故事:有一个老禅师寺里有很多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和尚,他们都喜欢夜里翻墙出去玩。一天老禅师吃完晚饭出来散步。他看见一个凳子,不用说这一定是用来翻墙用的。
于是,老禅师把凳子拿开自己蹲在放凳子那里。不久,小和尚回来了,不知不觉就踏着老禅师的背下来了。小和尚的心害怕极了!因为他怕老禅师骂他责罚他。而老禅师的一句话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老禅师和蔼地说:夜里太冷了不要再出去了快回去吧!小和尚惭愧极了!从此以后小河在也不出去了。
这篇故事告诉我学会宽恕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可是同学之间不经意的一下就会动手动脚。就像我今天用废纸叠了一个小外衣。我的同桌把它弄坏了我就破口大骂。可见如果人人都会忍让世界会美妙无比。
当然,中国的餐桌上的主要区别是筷子而不是刀叉,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此外,在体面的餐厅,你可以要求一副刀叉,如果你发现筷子不够有用。真正的区别在于,在西方,你有自己的板的食品,在中国菜放在桌子上,每个人的股份。如果你对待一个正式的晚宴,特别是如果主人认为你在这个国家第一次,他会做最好的给你的许多不同类型的菜肴。
这顿饭通常始于一组至少有四个冷盘,紧随其后的是主菜的热肉和蔬菜。汤然后将服务(除非在广东风格的餐馆)将从主食米饭,面条,饺子。如果你想拥有你的大米去与其他菜,你应该及时这么说,对大多数中国人选择主食最后或没有。
也许让西方游客感到最惊奇的事情之一是,一些中国东道主喜欢把食物放在客人的盘子。在正式晚宴,总有“public"为此筷子和勺子,但一些虚拟主机可以用自己的筷子。这是一个真正的友谊和礼貌的.迹象。总是有礼貌的吃食物。如果你不吃它,只是把盘子里的食物。
中国人倾向于over-order食物,因为他们会发现它令人尴尬的如果所有的食品消费。当你有足够的,就这么说。否则你会总是暴饮暴食!
中国是人们说的“礼仪之邦”,它让我们中国人感到自豪。可这就像一段历史,被我们渐渐地淡忘。我们现在何不把这一段历史回顾一下呢?
在一个明媚的早上,我早早的来到学校。到了教室门口,我看见了几位同学在扫地。我问:“你们这么早就来啦?”“对呀,我们在扫地。“你们为什么要扫地呀?”“我们几个来的早,看见教室门口有点脏,就来把地扫一扫,这样我们的包干区就会更干净,看起来更舒服了!”我顿时感到这种为大家着想的礼仪值得我们学习。
还有一次,我们班上的.刘飞扬同学做了一件拾金不昧的事。他在一次上兴趣班的路上,他和他的爸爸拾到了一个钱包,但是因为刘飞扬要上兴趣班,刘飞扬跟他爸爸说:“你先在这里等失主,我先走了。”他的爸爸翻了翻失主的钱包,想找到失主电话,过了一会,终于找到了失主电话,他打了失主的电话,失主急忙赶来,拿走了钱包,还要刘飞扬爸爸拿200元,刘飞扬爸爸没有要。第二天,失主送给了刘飞扬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刘飞扬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做到这些礼仪和美德。礼仪美德,从小事做起!
窗外,阴沉沉的,乌云密布,仿佛随时都会下倾盆大雨。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我却听得昏天暗地,心里不停祈祷着不要下雨
天公不作美,豆大的雨噼里啪啦的砸下来,砸得小树惊慌无措地摇荡,砸得鸟儿四处惊飞,转眼间,豆大的雨珠已化为倾盆大雨,从天上倾泻而下,向窗外望去,马路上的人已寥寥无几,都在冒雨前行。唉,我不禁叹了口气,早知道听妈妈的话就随时带把伞了,这下惨了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迅速收拾好书包,拖着沉重的步伐,背着沉重的书包向校门口走去,我看着雨愣了半晌,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雨中,走近一看,果真是妈妈,不禁奇怪:咦?怎么回事?妈妈将我往怀中搂,轻声埋怨道:“让你带伞,怎么又不带,就知道你没记性,所以下班就直接过来接你啦。我调皮地笑笑。
路上,妈妈总是有意无意地将伞偏向我这边,不住地把我往怀中搂搂,我心里泛起一丝涟漪,眼眶不禁一热,泪水在眼圈里打转,想起了早上的事情:我起来晚了,大声地责备妈妈“不是让你早点叫我吗?这都几点了,迟到了怎么办?”妈妈像个做错事地孩子低着头说“对不起,妈妈看你睡得那么香,不忍心叫醒你,想让你多睡一会。”我依然得理不饶人的道“再睡一会,到学校不被老师臭骂一顿才怪,都怪你,烦死了。”妈妈的脸涨得通红,“是妈妈错了,快,把面包拿上,在路上吃。记住带伞,今天有雨。”我没好气地把面包扔在桌子上,重重地摔门而去想到这里,心里不禁愧疚起来,妈妈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早上老师骂没批评你吧,对不起”我摇摇头,强忍住眼中的泪水。
终于到家了,妈妈将我拉回房间,用毛巾擦拭我脸上的雨水。可我的身上没湿啊!眼睛瞥了一下,妈妈的一半衣服已经湿透,单薄的身躯显得那样弱小,双手已是通红,触到我的脸,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还是妈妈的手吗?居然那样粗糙,那样冰冷,丝毫没有儿时的温暖、柔滑,妈妈的腿也似乎在瑟瑟发抖,妈妈的发丝也贴在脑门儿上,脸上不知何时爬上了皱纹,头上的几缕银丝显得那样刺眼,如同千万细针扎在我的心上,泪水失控的流了出来,妈妈察觉到了,紧张地问:“怎么了,哪不舒服?”我摇摇头,抱着妈妈说:“对不起”妈妈却推开了我说:“傻孩子,妈妈身上湿湿的。”看着妈妈身上的雨水,我看见了妈妈对我的爱呀!
外面的雨不知何时听了,天边挂着一道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