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13篇

2023-11-23 11:15:46综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13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篇1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3、把握文章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重点难点】

  1、体会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

  2、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课前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白板呈现父亲的手拉孩子的手照片,同时播放崔京浩的《父亲》,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歌曲和照片的主题。

  2、白板呈现油画家罗立中的作品《父亲》。

  3、白板呈现儿子坐在父亲肩上放风筝的照片。

  4、导语:歌唱家用声音演绎父爱; 画家用色彩和线条描绘父爱;摄影师用镜头记录父爱;文学家会用什么来表达这一崇高的情感呢?(文字)

  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老先生一同在父亲的背影里去体验父爱、触摸父爱! 1、 欣赏油画《父亲》、父爱照片。

  2、 听歌曲《父亲》,进入情境。

  3、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情感。 通过欣赏油画,播放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初步感知课文,了解生疏字。

  二、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了解学习目标。 做到有的放矢。

  三、检查预习

  1、你了解朱自清吗?

  2、这些字词你会读吗?

  3、根据意思说出是哪个词。

  4、指名学生说说他们了解的朱自清,其他学生补充。

  5、学生读,其他人帮助正音。

  6、学生说出对应的词。 检查预习并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四、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 文中几次出现“背影”,请你在“背影”前加上一个动词,以便理解 “背影”的不同含义。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2、 同学们有感情(舒缓、深沉)的朗读第六段,再次体会父亲的爱子深情并熟读成诵。再读课文,讨论,明确答案。

  (1)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

  (2) 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4、 有感情的朗读。

  5、 熟读成诵,互相试背。 让学生理清全文的脉络,帮助理解课文。

  五、拓展延伸

  朱自清父亲读《背影》

  1928年,我家已搬到扬州东关街仁峰丰里一所记录的屋子里。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手不住的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发射出光彩。

  是儿子的文章感动了父亲。请根据你对父爱的理解,仿写下列句式,表达你对自己父亲的敬意。

  1、 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

  2、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学生练习写作。 通过仿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课堂小结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是一篇回忆性抒情散文。文章追忆了八年前( )的情景,刻画了一个( )形象,表达出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 )之情。

  七、布置作业

  背诵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一段文字(第六段) 。 学生课后背诵。 让学生在情感上更有所增益,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篇2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课文背影预习教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

  【学习重点】:

  1、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 神的细节描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背影 》是一支爱之曲,情之歌。她曾使多少人魂牵梦绕,又曾使多少人潸然泪下。文中处处都凝聚着爱,一种细致入微、无处不在的深沉而热烈的爱。

  1、言行中看父亲

  A纵观全文,找找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情,体会父亲对儿 子细致入微的爱。

  B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请问 :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找 出来并体味父亲言语里面蕴涵的深厚感情。

  2、细节中悟父爱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要费事些。我要去,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帽子,穿着褂子和棉袍,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脚向上缩;他身子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 他的背影,我的泪流下来了。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 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课文背影预习教案第二课时

  比较阅读,问:你认为文中哪些细节特别打动你,为什么?

  3、感动中谈父爱

  “背影”成了父亲 最好的诠 释,于是《背影》也成了最动人的篇章。看到这篇文章,我们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你也一定被父亲深深地打动过,也许是一次送别,也许是一次谈话,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一份特别的礼物……请你叙述一次让你最为感动的事。

  【课堂小结】:

  教师赠言:

  同学们,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 暖我们的生命历程。如果你们对父母、亲人心存感激,就趁他们还健在的时候,趁他们还爱着我们并能接受我们的爱的时候,珍惜这份爱并好好地表达出来吧。哪怕只是一句轻轻的问候,一个浅浅的微笑,哪怕只是给父母端上一杯水,或盛上一碗饭……有关亲情,有关爱,老师没有确切的答案给你们,今天的课只能算是一块“砖”,抛给你们,希望引 出你们对家人爱的“玉”来。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篇3

  学习目标:

  一积累文言词语,培养语感。了解诗歌常识。

  二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怀,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

  重点:

  把握意境,有过去背诵诗歌。

  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变化。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显示:画面一轮明月,伴以王菲歌曲《但愿人长久》营造氛围)

  歌曲很好听,大家知道是谁唱的吗?(王菲)可是大家知道是谁写的词吗?(苏轼)了解苏轼的同学请把他介绍给大家!

  二、作者简介:

  (显示:有关苏轼的资料及写作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谏官劾其作诗“诽谤朝廷”,下狱。哲宗时为翰林学士,官礼部尚书,后复行新法,贬惠州,又被贬琼州。徽宗时遇赦召还,卒于常州。他学识广博,文章诗词书画均工。著有《东坡乐府》。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任太守。其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经历时五载,和弟弟苏辙也已有七年不得相见。政治上不得意,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在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写下这首词!

  三、检查预习情况:

  字词:

  Chén què qióng chán qǐ shēng

  丙辰宫阙琼楼玉宇婵娟绮户不胜寒

  朗诵情况:(作以点评)

  四、初读课文:

  (显示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朗读)

  听范读,然后学生自己揣摩语句试读。老师给予指导。

  五、研读课文:

  结合资料及同学间的讨论,纠正理解上的`偏差达到正确理解。

  1、读小序,弄懂意思,思考在小序中交代了什么信息?

  归纳明白:时间作词的情形主旨之一

  2、读上阕: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词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间就有了?天上的宫阙今晚是何年何月?要体会苏轼当时的情况:政治上失意,与弟弟七年不得相见,下去郁闷惆怅,所以在“出世”“入世”之间徘徊。想飞到月宫中去,又怕难以承受寒冷。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呢!最后达到释怀超脱,表现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总结:上片叙述了作者的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3、自学,小组研读讨论,体会下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学讲解自己的体会,老师补充:赏月人一直到什么时候?为什么无眠?“何事常向别时圆?”是什么语气?有什么感情?(怀念弟弟)作者最后想开没有?哪句话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哪句话包含了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福?

  总结:上片抒发了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六、品读:

  配乐朗诵,体会意境,品位妙句。

  请同学读读自己喜欢的好句,加以阐释。

  (显示例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的律。这里饱含着人生哲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娟婵。

  若是人能健康长久的活着那么,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够因共赏明月而得到些许安慰吧。这千古名句表达了对人生的美好祝愿!)

  七、诵读:配乐朗诵,再次把握词中的情感。

  八、比较阅读:

  (显示《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供学生朗读比较)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撙还酹江月!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悠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的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九、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月亮的诗句,背诵这首词。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篇4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 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把握诗的情与景、事与情,感受品位诗歌的意境。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位诗歌的意境。

  3. 背诵这三首诗。

  三. 教学安排:2课时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两首

  《望岳》《春望》。

  二. 杜甫介绍: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这些诗像

  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史诗,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 712~ 770),唐代诗人。字子美。 祖籍襄阳 (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 20岁以后可分

  4个时期。

  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 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

  此期诗作现存 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望岳

  一、课文导入: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俗语说有眼不识泰山,可见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你们见过泰山吗?如果没亲身见识过泰山也不要紧,下面来看一些泰山的风景图,领略一下它的壮丽风光吧。(大屏幕投影一系列图画,教师介绍)

  下面学习杜甫的《望岳》,看看古人眼里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风景。

  听范读,要求边听边注意读音,听完朗读一遍,

  板书:曾ceng通层 眦zi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问:结合照片及诗,你感觉泰山有什么特点?诗中哪里体现出来?

  (板书:地域_、风景_、山势)

  岱宗两句。

  问:岱宗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尊称泰山为岱之宗?(投影第最后一页泰山居五岳之首,在古代被认为是最神圣的山。)

  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齐鲁怎么理解?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形象地用齐鲁地区代表泰山的广阔。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板书:地域广)

  翻译:泰山是怎么样的呀?它在齐鲁大地上都是一片连绵无尽的青翠。

  造化两句。

  问:造化指什么?(大自然)为什么说天地神秀都聚集于泰山?说明泰山的什么特点?(山势高峻)

  问: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提白云山作对比)

  问:你觉得割字用得好吗?换成分、切行不行?(割的对象比分或切的更有硬度,力度较大。说明泰山阴阳差别明显,界线分明。)

  (板书:风景美、山势峻)

  修辞特点:对偶

  荡胸两句。

  问:请调换一下语序理解这句话:层云生荡胸,归鸟入决眦。(曾通层眦即眼睑接合处。)决眦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修辞特点:对偶 夸张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面对这么一座雄伟的山,谁不想攀登上去成为勇者?

  问:诗人的这句豪言壮语对你有什么启发?(泰山之颠象征人生的理想颠峰)

  (背诵此句,2分钟抽三个同学以上背)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

  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篇5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本文的作者,学习了本课的字词,并初读了课文,对《苏州园林》作了宏观分析,这一节课我们将深入到每一个段落对本文作微观研究,充分领略大师高超的写作技巧,同时掌握必要的说明文知识。

  二、赏析课文3-6段,

  让我们一起走入苏州园林,欣赏下面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苏州园林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请结合文中优美的语句描述出来,在班上交流。

  (一)第四段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1、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绝不讲究对称”。

  2、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明确:“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3、这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打比方(图案画和美术画)

  作比较 (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假山的堆叠池沼的配合,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与“忘却苏州城市,只觉身在山间”照应

  1池沼有两种情况:

  一种宽畅,一种成河道

  2相同点:

  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3.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明确:“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 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三)第五段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1.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什么特点?

  明确:——“着眼在画意。”

  2.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作比较:与松柏,道旁树比较

  举例子:“古老的藤萝”

  打比方:把藤萝比作一幅画

  (四)第6段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1.近景远景的层次如何安排?

  明确:利用花墙、廊子或镜子为苏州园林

  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

  2.“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明确: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把景致分开。

  角落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

  门窗美-(门窗的图案美)

  色彩美-(园林建筑的色彩美)

  文中十余次提到绘画,“图画美”这一特征作为一条线索贯串全篇,联结园林各类景物的说明, 条分缕析地作了正确、深刻的介绍,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

  本文以精炼优美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文章不仅给人以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第10自然段

  1.这段文字是否多余?

  明确: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给人以余味,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

  三、辅导课后作业

  四、小结

  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某个有趣的地方,200字左右。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篇6

  一、复习导入

  1、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来说明的?

  2、课文主要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明确:逻辑顺序

  二、赏析探究

  1、作者把中国石拱桥介绍得清楚明白,是因为用到了一些说明方法,接下来分小组找一找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明确(参考):(1)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通过确凿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突出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2)打比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

  (3)引用:创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突出了赵州桥构造的奇特。)

  (4)举例子: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用具体例子作证,显得真实可信,有说服力。)

  (5)下定义: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使读者具体直观地认识到联拱石桥的形态特征。)

  2、品味课文语言: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

  (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3)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4)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明确:这些加粗的词不可以去掉,因为它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然后再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语句,进一步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三、感悟抒情

  学了本文,你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吗?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呢?

  明确:本文体现了作者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和敬佩,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赞扬,(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学生领会本文的中心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篇7

  内容预览:

  《爱莲说》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说的特点。

  2、反复诵读,背诵课文。

  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技能目标

  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点

  1、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辅助教学的小黑板。

  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利用工具书解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初步翻译全文,做到能够顺畅地朗读课文。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及说这一文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见过莲花吗?欣赏课本一幅莲花插图,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学生吟诵诗句:有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古往今来,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莲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铬,而这一名句就出自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题解

  简介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说说本文写作背景。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二、感知课文

  听录音朗读

  朗读指导:

  ①注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

  ②本文前一段介绍,介绍当用陈述语调读,后一段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要注意前后语调使用的区别。)

  扫清生字词

  yífányūzhuódíliánxièyìyīxiǎn

  颐蕃淤泥濯洗涤清涟亵玩逸噫鲜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意并翻译课文。

  重点讲学生难懂的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句型为,也可译为,是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前文何陋之有也与此相同。

  5,指名朗读

  三、研读课文

  (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

  2、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莲君子的品格明确:生长环境(出不妖)----高洁、质朴体态香气(中益清)----正直、芳香风度气质(亭亵玩焉)----清高小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这种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3、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齐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1、文章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2、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三种花的态度怎样?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分析菊的衬托作用。谁爱菊花?陶渊明。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流露出作者惋惜的情感。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谁爱牡丹?世人。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流露出作者鄙视的情感?师: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3)对照板书,齐背课文。

  四、总结:

  作者周敦颐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追求名利。他要在当时浑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高洁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生活中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五、能力训练。

  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欢的一种花。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造句:我爱梅花,因为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坚贞顽强,斗志昂然的勇士。

  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读第二段。读的时候注意:

  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结合《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

  【教学难点】

  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分析法多媒体演示等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文中的故事在《出师表》和《三国演义》中都有不同角度的描写,九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已经有一定水平,因此对教材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拓展可适当加宽加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课件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教师提问:“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请问,你的脑海里都装着三国中的哪些英雄?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我们学过他的哪篇文章?――《出师表》。试试能不能背诵一下其中的第六段:“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提示学生背诵之后,提问:这一段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讲的是哪一件事?学生很容易回答:三顾茅庐。教师接着明确:对,这是诸葛亮自己深情回顾的,三顾茅庐的故事,相信同学们在小说和电视剧中也都有所了解。那么,历史书上又是怎样记载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隆中对》这篇文章,它节选自史书《三国志》。

  【评价】我认为,导语不仅仅是只起导入作用,它起温故而知新的复习作用;起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起知识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深的作用。所以,如果有必要,导语的设计可以稍长一些。

  《隆中对》文言知识梳理

  一、背景常识。

  1.“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留名青史。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记载了这段佳话。陈寿,西晋史学,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它以记言为主,集中体现了古代人物传记的艺术成就。《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

  二、字词归类。

  1.生字识记。

  好(hào)为乐(yuè)毅诣(yì)屏(bǐnɡ)人

  度(duó)德量力存恤(xù)胄(zhòu)箪(dān)食壶浆

  倾颓(tuí)屯(tún)新野

  2.通假字

  ①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②自董卓已来:“已”通“以”

  ③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

  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挑选

  ⑤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3.一词多义。

  ①已:a.停止:然志犹未已

  b通“以”:自董卓已来

  ②遂:a.就:由是先主遂诣亮

  b因此:遂用猖蹶

  ③因:a.凭,凭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b于是:因屏人曰

  ④为:a.动词,吟诵:好为《梁父吟》

  b判断词,是:谓为信然

  c.表被动,被、替:贤能为之用

  d.动词,作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⑤于:a.连词,跟、和: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介词,在:欲信大义于天下

  c.介词,向: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4.古今异义。

  ①猖蹶:a.古义:失败,例句:遂用猖蹶

  b.今义:凶猛而放肆

  ②许:a.古义:承认,例句:时人莫之许也

  b.今义:允许,赞许

  ③就:a.古义:接近,靠近,例句:此人可就见

  b.今义:多用作连词

  ④可以:a.古义:可以把(它),例句: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⑤国:a.古义:地势,例句:国险而民附

  b.今义:国家

  三、重点语句解析。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常把自己比作齐国名相管仲、燕国名将乐毅,当时的人没有承认他这种说法。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入胜。写诸葛亮自比管、乐,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也记述了诸葛亮胸怀大志,不同于芸芸众生。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这人只可以到他那儿见他,不可以委屈(他)来。写出了诸葛亮决不屈身俯就的品质和至高无上的尊严,为刘备屈身亲往隆中求见诸葛亮作了铺垫。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我有诸葛亮,就如同鱼儿得到水一样。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道尽了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从侧面烘托出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四、课外知识拓展

  学了《隆中对》,你知道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你还知道诸葛亮的其他故事吗?请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2~4个。

  七擒孟获、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篇9

  学习重点:

  1.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学习阅读议论文和写作议论文的方法。

  2. 获取文化营养,丰富思想,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辨的习惯,享受思辨的乐趣。

  3. 培养阅读欣赏议论文的兴趣和习惯。

  4. 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所带来的思想水平的提高,对于记叙文写作的立意、选材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建议

  1. 本文的论点未直接提出,可组织学生讨论,以提高分析课文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2.“七月流火”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弄巧可能成拙。但此例的直接意义却在于读书不能望文生义。教学中可借此例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最好水平”,作者说在书面语中不能用,在口语中勉强可用,因为本文是在谈论书面语。其实,用在口语中也是错误的,也不可取,口语也要规范。

  学习内容

  1. 大雅似俗的风格

  王力先生的《谈语言》是一个谈话记录,因此与一般的文章不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风格。表面看来信马由缰,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然而所说的内容却是一位语言学家所深思熟虑的关于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而且脉络清晰。因而,这篇课文实在是大雅似俗。

  2. 关于课文的论点

  本文谈论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其论点是“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它有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是“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第二个分论点是“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课文的论点并没有直接提出,而是化解为两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没有直接提出,而是隐含在或者说渗透在具体的论述中。这种情况在文章中比较少见,但在谈话中也并非绝无仅有。因为谈话必须平易,而直接说出论点可能过于庄重。而且谈话中,句子与语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因而不能生硬。同时,谈话常常是开始的时候想到了最重要的内容,然后又想到其他方面,逐步把思想表达完整。

  有人习惯于在文章中找原句作为论点,可能认为本文的论点是“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把这话作为论点的困难在于:第一,所指不明,究竟这里的规范化和大众化指什么?第二,文章谈论的是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大众化”指的其实是“不能脱离口语”,只是因为上下句都谈到了读者,才说成“大众化”。第三,作为论点,这里的“考虑”显然是多余的,因为上文说到“不能忘了”,这里才用“考虑”与之呼应。有人可能会认为论点是“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这种认识的困难还在于,直接表达论点的句子应当较为简约,比如说成

“口语的加工,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能不能认为文章的论点是“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范化”?这样也不行。因为“书面语口语化”的说法不通,所谓“化”是向某个方面某种性质转变的意思,但口语在前,书面语在后,怎么能把后来的转变为原有的呢?“书面语规范化”的说法也不通,因为并不是先有了一种不规范的书面语再使之规范,作者的意思是对口语进行加工,进行规范化。那么,说文章的论点是“文章要口语化,规范化”如何?那也不行。因为“文章规范化”会使人误认为是文章形式本身的规范化。这是不是说文章的论点只有一种表述形式呢?那倒不是,比如本文的论点就可以表述为“书面语应当是经过加工的口语”。其实,“经过加工的口语”,就是“口语的规范化”。

  3. 课文中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

  因为是谈话,所以本文的语言和一般的议论文相比,多用短句,多用单句,句子结构也比较简单。但既然是议论文,与记叙文相比,句子还是长一些,结构复杂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语多一些。这里只分析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该句是第二部分的核心句。从结构上说,这只是一个单句。问题在于,“不懂得”的宾语是由一个复句结构充当的。有的语言学家把这样的单句叫做超句,而且这个复句结构又是一个多重复句,总体上是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本身又是一个并列复句。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呢?答案只能是:表达思想的需要。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正是第一个分论点“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但在这个具体的语境中,作者不能把这个分论点写上去,如果那样,必然会前言不搭后语。因为这里是在批评反面现象,所以说“脱离了口语”。为了表意更加充分,更加饱满,也为了句式更加流畅,作者又换个角度说“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对这种反面现象的最好批评,莫过于指出其结果:“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多重复句:“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而这个复句所阐明的道理与上文所批评的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那就是:那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于是作者就把这个复句结构作“不懂得”的宾语,形成了有人称之为超句的复杂的单句:“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关于结构

  课文可分成三部分。全文的结构提纲如下:

(一)(1自然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

(二)(2--5自然段)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1)(2自然段)某些人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2)(3--4自然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3)(5自然段)朱自清的文章做作的不好,朴实的好。

(三)(6--12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1)(6、7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2)(8、9自然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3)(10自然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4)(11自然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

(5)(12自然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篇10

《一滴水经过丽江》

  知识目标:

  1.学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能力目标: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

  1.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平凡生活的美好;

  2.了解丽江的历史故事,热爱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1.学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去发现平凡宁静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课前让学生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假想自己是一滴水,会经过哪些地方,想象看到的风景。

  2.朗读教学法。学散文离不开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3.品读鉴赏法。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

  课前准备:

  学生:预“读读写写”的字词,搜集有关丽江的民俗、故事,了解丽江的各个景点和地理位置,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写一段导游词。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跟着导游游丽江

  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在名山大川游览,昨天去看了壮观雄浑的壶口瀑布,今天我们去宁静别致的世外桃源丽江。有请我们的导游先给我们作丽江介绍。

  2名同学预先准备好了导游词。学生介绍丽江。

(二)整体感知——跟着水滴游丽江

  这一板块主要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之上扫除生字词的障碍,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梳理游踪,即一滴水流经了哪些地方?让学生圈点勾画表明地点的词。

  学生梳理出路线图: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浇花人的大壶——兰花上——壶——中河——金沙江。

  老师总结游记文章可以以地点变换为线安排结构。

(三)品味探究——怎样的丽江,怎样的水滴

  1.让学生联系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最喜欢哪处的风景,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在谈为什么喜欢的时候,老师适当引导赏析句子。

  2.根据对课文的品读对语言的品味,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是的丽江。

(美丽、祥和、宁静、美好、人们安居乐业、充满文化氛围……)

  3.品读“水”的形象。

  这是的一滴水。

  学生找文中描写水的句子,说说“水”的形象。参考:憧憬和向往美好、执着追求、善于发现美好、敬仰传统文化、对未知充满好奇和热情、积极快乐……

  4.探究主旨

  这滴水为什么一定要流过四方街?

  结尾作者写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如何理解这句话?

  示例:因为丽江古城(四方街)的美好,这滴水憧憬和向往美好,它从玉龙雪山山顶奔流而下,就为了去往这美好的地方。作者其实是借“一滴水”来讲述自己的心愿,“终于”一词表现出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喜爱,对宁静淳朴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的歌颂。

(四)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滴水

  学生小组交流:如果你变成一滴水,你想去往什么地方,会有怎样的经历?(启发学生想象,锻炼想象和联想能力)

(五)体验反思——一滴水的视角

  请学生仿照此文写一篇以物为叙述角度的作文,以一株花、一只猫、一堵墙……的角度来写作。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篇11

  教学目

  标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

  3、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设想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把握作品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微妙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方法、学生活动和板书)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本文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

  一、导入并简介

  1、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他们为我们奉献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今天我们来学习南朝梁代陶弘景写的一篇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

  2、简介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①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②自由朗读课文两三遍,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沉鳞竞跃:鱼(借代)夕阳欲颓:坠落(拟人)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此指欣赏

②全文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3、背诵课文:①小组内自由竞背;②教师抽查背诵

  4、阅读理解:?文章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山峰、水流、石壁、竹林、禽兽、游鱼……

?作者为要在书信中描写景物是不是能产生特别的效果?

--作者欣赏大自然的妙处,从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他以书信形式,把自己的感受直接与友人交流,有表白心志和求得知者共赏的意味,也正充分利用发挥了书信的功能。

  三、研读与赏析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奇者。”

  2、作者是怎样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

--先仰视“高耸入云”,再俯视“清澈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能分析出一两点即予以鼓励表扬)

  3、怎样理解首句和末句的含义?

--首句点题,表达欲与友人交流观赏山川美景的感受。末句感慨自谢灵运以来,无人能真正领略大自然的妙处,颇有惆怅、寂寞之感,也有对自己能真正欣赏山水之美的得意之情。

  四、拓展延伸:

  背诵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词文章,看谁积累的多。(如:《望岳》《三峡》《望海潮》《与朱元思书》等)

  五、作业:1、背诵默写课文。2、翻译课文

  山水相映之美仰视静

  山川美色彩相配之美俯视欲界仙都

  晨曦变化之美平视静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仅八十余字,就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

  一、导入新课,简介

  1、月亮是古代文学的重要意象之一,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2、苏轼及写作背景:由学生介绍,重点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①学生听读,划出生字词,注意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②明确重点文言词语:

  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3、背诵课文:竞背抽查背诵

  4、阅读理解:?将短文划为三个层次,并用简练的话予以概括。

--①“……相与步于中庭。”--记叙。夜不能寐,约友散步。②“……盖竹柏影也。”--月光如水,竹影摇曳。③--议论。感叹人生,百感交集。

  三、研读与赏析

  1、作者笔下的月景有何特点?--空明澄澈,似真似幻。

  2、你是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的?

--“闲人”既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3、就全文而言,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后有什么变化?结合创作背景,谈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月光入户,欣然起行”,写心奋喜悦之情;“念无与为乐者”,转忧,写孤寂之情;“相与步于中庭”,宽慰;赏月观竹,远离尘世,乐极;然而像今夜这样好心情能有几时?…生悲。本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也有对自己身处被贬境地的牢骚不平。

  4、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对月光的描写。--月光如水

  5、体味最后一句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各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四、问题及拓展:1、怎样理解文章中表现的复杂的思想感情?①从文字本身去细细体味②结合作者的身世揣摩

  2、本文在表达方式上与上文有何异同?-上文主要是描写和议论,本文多加记叙。

  五、作业:1、完成“研讨与练习”;

  2、收集描写月亮的诗句

  3、写一篇300字的短文,通过描写景物本身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尽量避免直接抒情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这一环节布置学生自由读书,在读书前,提出读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的习惯。反馈中我设计了字、词、句的检查,由易到难,逐步上升。重视对学生字、词、句的掌握,同时检查学生自学预习情况,并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

  三、品读课文

  1——4自然段,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在这环节,让学生多读课文,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让学生自己发现文章所写的白鹅的特点。能在自读中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同时让学生懂得过渡段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学习3、4两自然段时,我先指导学生学习第3自然段,然后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在这环节里,我设计了让学生想像说话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亲眼听到,看到鹅的叫声及鹅的步态,来感受鹅的尽职勇敢。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训练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分析能力。在汇报过程中,我还鼓励学生大胆表演,模仿鸭和鹅的步态,让学生从表演中感受鹅的高傲,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注重朗读指导,借助朗读,让学生从读的过程中感受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四、巩固识字,书写难字。

  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树立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思想。然后利用教育资源网络教材指导书写较难的“餐”和“蹲”字,并让学生跟着书空,这样避免写错字。同时培养了学生写字按笔画写的习惯。

  五、说作业设计

  我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培养学生随时积累,多背、多抄、多积累的习惯。并布置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动物,为后面的写作作准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篇13

(一)课文重点和难点

  1、叙事散文的选材;

  2、叙事散文的结构;

  3、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

(二)需落实的知识点

  1、文章的线索;

  2、文章的整体结构;

  3、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

  4、朴实、含蓄、生动、细腻的语言风格。

(三)教法设计

  1、要求学生将课文朗读一遍,默读一遍。教师提问: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要求从两个方面回答。(提示: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挚爱之情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怀念之情。)

  2、本文描写的是“父亲”,却以“背影”为题,说明“背影”在文中一定有着重要作用。全文共有四处写到“背影”,作者以“背影”为主线,组织了全篇结构。

  3、作者围绕“背影”这条线索,紧扣主题,对材料进行了巧妙的取舍和安排。教师提问:

(1)第一自然段后,作者为何要宕开一笔,写父亲失业,家境惨谈?(提示:渲染感伤色彩。为文章定下“苦涩凄冷”的基调,表明父亲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中还无微不至地关怀“我”,突出了主题。)

(2)在第二次写“背影”之前,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描述父亲如何终于决定送“我”,如何在送的过程中细致周到,劳形劳神?(提示:使“背影”的出现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为全文的高 潮作铺垫。)

(3)后一段起什么作用?(提示:反映父亲晚景的凄凉,更衬出他爱子之情的深厚可贵,使文章具有一种悠长、令人回味的意境。)

  以上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或看书思考,或二人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答案。

  4、教师提问:全文有几处用了对比或反衬的、写作方法?分别起什么作用?(提示:第一处:家中不幸之后,父亲本来心里难过,却说“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怜;第二处:“我”的“聪明过分”和父亲的“迂”相比衬,表现父亲的爱子情深;第三处:后一段父亲“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与“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两种态度心情相对照,更加衬托出父亲在艰难处境下爱子之情的浓厚与久远。)

(四)、扩展思路

  1、分析第六自然段中一系列动词的妙用,让学生学习如何用平实、真切、得体、准确的语言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突出主题思想。设计一个作文片断练习。

  2、引导学生体会朱自清于质朴中见深刻,于含蓄中见神奇的、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