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将进酒》优秀教案(合集9篇)

2023-11-14 20:59:49综合

《将进酒》优秀教案(合集9篇)

《将进酒》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清诗歌的情感变化线索,认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了解其怀才不遇的苦闷和豪放不羁的情怀。

  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的诗风。

  3、背诵全诗。

  4. 提高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背诵全诗,提高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质疑法 3、比较法

  课时:1 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背景简介: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在颖阳山居小聚,三人登高饮宴,作者空有旷世之才而不被重用,遂借酒,抒发郁愤不平之气。

  三、解题:

  《将进酒》是"劝酒歌",将(qiang),请,愿。汉乐府诗体。

  四、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

  1、听课文朗读,正音。

  2、学生集体朗读。

  3、学生自由朗读,当堂背诵。

  (二)具体分析

  开头四句写悲。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里黄河不远,所以从黄河起兴。这二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诗人写黄河,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有"不复回"之叹,基调却是悲。紧接着带出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的感慨。诗人的这种悲感,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双鬓成霜,英雄老去,更是对政治腐败、自己政治抱负无从实现的愤慨而来。 这四句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阔大,极有气势。

  "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乐"。诗人年华老去,政治上极度失意,整日穷愁并非其本性,既然此处失意,就另外去寻找寄托。在这里,诗人以为朋友聚会是人生快事,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这里有一定的消沉。但并不完全消沉,对政治未完全绝望--"天生我材必有用"!算是对未来的一个期许。" 这一段读来掷地有声,豪气冲天。

  "钟鼓"以下六句写愤。"钟鼓"二句是诗人对腐败的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否定与摈弃,又以古来圣贤与曹植字比叹惋,充满着不平之气、愤激之情。

  "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这一段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极点。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三)小结:主题内容:这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同时也流露出欲施抱负的愿望。

  五、研究讨论:主旨句理解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A句)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B句)作一比较,二者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内容比较 A句 B句 不相同 "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于愤激中略见昂扬。

  相 同 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

  表达形式比较 A 句 B 句 不相同 委婉,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直白,锋芒直指"权贵

  原因 《将》写于《梦》后约七年时候,正值朋友欢聚饮酒,尽吐心中块垒,诗歌以饮酒为题材,只能采用委婉形式。 《梦》写于初离长安之时,诗人余恨未消,因以游仙为题材,"安能"句不能不卒章显志,直诉心中意愿。

  课文小结:我们不仅要感谢李白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伟大的诗篇,我们更要赞颂他伟大的人格,硬朗的人生!李白的怀才不遇,与他所处的封建社会制度是分不开的。和他相比,我们是幸运的,希望同学们珍惜这大好时光,带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投身到对知识的探索中去,相信你们终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课堂练习设计

  一、填空题:

  1、这首诗的基调是。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一落笔就写楚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写,"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之情。

  2、本诗的主旨句是: , 。表达了诗人 的态度。

  二、选择题

  1、下列对诗中的诗人形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怀着平生之得意,又逢老友相聚,纵酒狂歌,互诉衷肠,感到无限快乐。

  B. 诗人大声呼喊不喝上"三百杯"誓不罢休,表现他已从悲感中突破,豪气洋溢。

  C. 诗人频频举杯相邀,气氛热烈,酒到高潮,情不自禁狂歌起来。

  D.诗人高歌后酒兴更浓,不惜宝马金裘换酒畅饮,活现慷慨爽快之态。

  2、、下列诗句与"黄河之水天上来"所写意境不同的一句是( )

  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C.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D.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

  3、、对《将进酒》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主旨跟《蜀道难》不同,它着力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以劝酒为名抒诗人胸中块垒。

  B.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而内核则是愤激。

  C.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悲,"人生"以下六句写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至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D.诗的开头两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赋的手法,渲染了一种阔大的境界,读来很有声势,又富有慷慨悲壮的韵味。

  三、高考链接:默写(每空1分)

  (1) ,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06高考广东卷、07高考安徽卷)

  (2) 陈王昔时宴平乐, 。(07江西卷)

  (3) 古来圣贤皆寂寞, 。(李白《将进酒》) (08高考山东卷)

  (4) 古代诗文有许多抒发人生感慨的名句,如屈原《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 ";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 "。( 08高考湖北卷 )

  四、拓展练习: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行路难三首(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李白是一个不惜千金买醉的诗仙,但这首诗里,美酒当前,他却一再推杯、放箸、离席。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情?最能准确地体现他这种心情的字是哪几个? (4分)

  答:

  

  2、诗中化用姜太公垂钓遇文王,伊尹在受汤聘前梦见自己乘舟绕明月而过的典故,有何作用?(4分)

  答: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答:

  

  五、课外作业:仿照下面的句子,另选两位名人,写一段文字。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他人生价值的宣言,也是他作为一位天才诗人高度自信达观豪放的写照。

  

  

《将进酒》优秀教案 篇2

  教学重点

  1.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

  3.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教学难点

  1.把握全诗由悲而欢而激愤而狂放的感情基调

  2.鉴赏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杜甫有一首诗为《饮中八仙歌》,内容如下: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提问:读过诗后,你能通过这四句诗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吗?

  明确: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曾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兴酣落笔摇五岳”。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笑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醉后,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说:“臣是酒中仙!”而这首《将进酒》正是李白所作的一首劝酒歌。

  二、写作背景介绍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李白“赐金还山”之后。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这首诗可能是三人饮酒宴上的祝酒辞。

  三、分析鉴赏

  提问:李白的诗歌风格一向是豪迈不羁的,你认为这首诗和他的一贯风格有区别吗?

  明确:这首诗有豪放之情,但又不只于豪放之情。这首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极快。

  (参见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152页)

  提问:你能简单总结一下这首诗感情的起伏变化吗?

  明确:诗的开头悲叹人生短促,转眼即是百年。接着因悲寻欢,想要痛饮一场。然后转入正题,联系自己遭遇,借酒抒发愤世嫉俗之情。结尾变得狂放,要将这种种复杂的心绪统一为“万古愁”,一同消除、忘却。

  四、写作特点

  提问:本诗你读来有何感觉?

  明确:略

  提问:以往我们学习的古诗多以七言为主,那么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参差错落。且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节奏疾徐多变,奔放而流畅。

  五、学生诵读全诗

  六、作业

  课后练习第二题。

《将进酒》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诗歌的声韵特点;

  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把握诗歌感情的基调和变化的线索。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以把握诗歌音韵,老师讲解点拨以明白诗人的情感变化,合作探究以把握人生该如何面对生命中的不如意,拓展延伸以巩固所学知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胸襟。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诗歌思想和艺术的感知与欣赏。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对于李白复杂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对于李白嗜酒与狂放行为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解法、诵读法、探究合作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有酒。酒,他的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亮在水里,他就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抱月而终。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了一生?他连死都是一首诗,一首醉酒的诗。

  看来,李白天生就是为诗为酒而来,为后人读这样优美的诗酒篇而来。今天我们就来读他的劝酒诗----《将进酒》。

  二、解题,介绍背景。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三、初读出韵律:(老师背诗)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感悟诗歌的韵律美。

  1.指名读,读准字音、节奏(点评后过渡)。

  2.刚才请同学读了一遍,下面来听朗读,请你们来评一评。

  过渡:感觉读得怎样?想不想读出这样的水平,甚至超过他。要真正读好一首诗,能读准字音、节奏这是很不够的,还必须读懂这首诗,把握好作者的情感变化。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再来读一读诗歌,来看看诗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四、再读明诗情

  一)、首先我们从诗题读起

  请同学们看文章的标题《将进酒》,那就是请喝酒!那从诗题里我们就会想:

  1、谁请谁喝酒?

  明确:元丹丘请李白、岑夫子喝酒。

  2、为什么喝酒?你能不能从诗中找到答案?

  明确:借酒消愁,“与尔同销万古愁!”

  二)、请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激动的(找出对应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悲壮的(找出对应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欢快的(找出对应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自信的(找出对应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愤慨的(找出对应诗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狂放的(找出对应诗句)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愁苦的(找出对应诗句)与尔同销万古愁。

  4、那李白到底有哪些愁?请同学们再读诗歌,从具体诗句中说出你体悟到的是何种愁情?并说说你的理由!(联系李白的生活背景、人生遭遇、人生理想)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这一年,李白已经51岁,八年之前,李白到长安寻求功名,进入到统治中心以后,他原本以为能够干一番事业。然而现实却不容许他这样做,所以现实的政治遭遇使他郁郁不得志。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李白毕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个梦。

  A、“人生苦短之愁”(联系创作时间、人生经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B“怀才不遇之愁”(联系时代背景、人生经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C“圣贤寂寞之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知音难觅)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过渡:那么,此时的李白愁肠百结,那他该如何来排解内心的万千愁绪呢?

  5、何以解愁?

  唯有杜康,那我们就跟随李白一起去丹丘生家喝酒去怎样?下面我们再来品读课文,体悟诗人的酒兴!

  五、品读出酒兴

  ①李白他们是怎样喝酒的?请找出有关喝酒的诗句,并说说都喝得怎样?

  明确:

  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喝得尽兴

  b、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喝得多

  c、将进酒,杯莫停。——喝得急

  d、但愿长醉不愿醒。——喝得纵情

  e、斗酒十千恣欢谑。——喝得放纵,

  f、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喝得专注,喝得任性。

  这就是李白。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喝法,莫过于“狂饮”。

  ②分组讨论质疑手法,语言等鉴赏(先请同学们准备1—2分钟,后提问)

  小结:刚才,同学们表演让我们似乎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酒香,太精彩了!的确,全诗围绕一个“愁”字展开,作者因愁而悲叹人生短暂,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壮志难酬、圣贤寂寞,也因愁而癫狂失态,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六、拓展探究:

  自古以来你,像李白这样的有志之士怀才不遇的很多,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 九,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我们该怎么办?

  七、结语:

  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尤其是音韵、节奏随着诗情的起伏,时缓时急,忽高忽低,曲折回环,奔腾向前。我们只有思随情转,音以律动,才能读此诗于“雄快之中”,从而“得其深远宕逸之神”。

  八、作业:课外写作训练

  要求:如何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1、主要以李白的豪情和怀才不遇为事例,并点评事例;

  2、引用一句名言;

  3、联系现实。

  4、100字左右。

《将进酒》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因声求气,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吟咏诗韵,注意诗歌的韵律,通过声音的轻重缓急高低变化等来表达情感。

  3、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清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1、在聆听经典、自我感悟、探究合作中逐步掌握诵读要领。

  2、在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地抒发的不平之气。

  2、探究诗意,认识李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在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3、引导学生融入诗境,吟咏诗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因声求气,诵读全诗。在聆听经典、自我感悟、探究合作中把握对诗歌得体的诵读,在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融入诗境,吟咏诗韵,认识到李白在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将进酒》优秀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背诵全篇,了解文意

  教学手段:

  介绍背景及相关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掌握

  一、解析文题

  将进酒,注意读音,“将”的意思就是“请”,连起来解释就是“请喝酒”。原来这是一首劝酒诗。李白为什么写劝酒诗,他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呢?

  二、文化背景

  大诗人李白(701———762)出生于四川,自称汉将李广之后(一说与大唐皇族同宗),继承了先祖的豪迈狂放,加上先天的聪慧(文才),以及后天的勤奋(阅历)——“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他成了“诗圣”。725年辞亲远游,乘船经三峡出蜀,经历了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742天宝元年赴长安求官,贺之章见《蜀道难》等诗,惊呼太白为“谪仙人”,并说“此诗可以泣鬼神矣!”后受诏入朝,供奉翰林。醉酒使高力士脱靴,杨贵妃捧砚,再加遭奸佞谗毁,被“赐金放还”。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遇,同游同咏,亲如弟兄。750漫游复漫游,南北飘流,隐居或修炼,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759蒙冤流放,行至白帝城遇赦。作《早发白帝城》。晚年写出《秋浦歌》、《赠汪伦》。762太白逝世。

  书上交代,到写这首诗为止,李白已经被“赐金放还”八年,仕途是没指望了,所以他索性隐居或修炼。可最要命的是他还嗜酒,常常酩酊大醉,这说明他“有情”,他是一个性情中人。那么他的情是什么情呢?学习这首诗我们或许可以略知一二。

  三、解读全诗

  (一)朗读课文(正音)(结合课后练习一)

  1、开头两联均用“君不见”领出,“君”,按岑夫子、丹丘生。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发源于昆仑山,地势极高),“不复回”——不再返回,均须重读。“不复回”隐含何意?——韶光易逝之意。类似还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高堂”一联系承“不复回”而来,说及人生。“悲白发”,我们头脑中应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十五》),犹言人生苦短,“悲”字当重读。韶光易逝和人生苦短本是一回事,所以第一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即用眼前景物起兴,引出所咏之词,而又具有比喻的作用。类似还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氓》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当读得很有声势。

  2、以下节奏逐渐加快。“人生”一联重音当落在“尽欢”和“空对月”上。正因为韶光易逝、人生苦短,所以要及时行乐。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转悲为欢。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此时兴致高涨,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把希望寄托在未来,“天生”一联更追加了“须尽欢”的理由,显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当读得掷地有声;读后宜作一顿(这里的潜台词是“既如此,那就……”),为诗中策一个高潮蓄势。于是连呼“烹羊宰牛”,第一个高潮在“会当一饮三百杯”这句上,应当读得豪气十足,要用升调读,“三百杯”一语尤当着力加以渲染。以上是诗的铺垫部分,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3、酒到酣处,意兴遄飞,李白禁不住呼朋引伴。“岑夫子”以下六句为诗意转换处,亦可视为下面劝酒歌的引语,应当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重音依次落在“将”“莫停”“歌”“倾耳听”等字上,突出敬请之意。读完,稍作停顿。俗话说酒多话多,歌的内容其实就是诗人借题发挥的牢骚话,也就是酒后吐真言。

  4“钟鼓”一句至结尾为诗的主体部分,诗人借此尽吐胸中块垒,必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这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主旨所在。这两句有着明显的取舍,他鄙弃“钟鼓馔玉”的官宦仕途,当然也有部分自嘲;他选择逃避,不满,反抗。

  鲜明的爱憎道出了诗人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

  为了让自己“长醉不醒”的愿望名正言顺,他还援引“古来圣贤”来证明,比如孔子、孟子,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诗人说他们“寂寞”,实际是说他们被世人冷落,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这是从反面来论证,“皆”体现了愤激。更有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而叹惋,而不平,同时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5、既然明鉴历史,选择了长醉不醒,于是就痛饮狂欢了。“主人”两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把值钱的家当全拿出去买酒,豪放之态如见。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读后应稍作停顿,至“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再用夸张语调读最后三字,“古”“愁”之后皆当有延长音——这是全诗的高潮。用全部家当买酒,不是消一般的儿女情愁,而是积淀了很多年很多世代的怀才不遇的郁闷。所以须有强大的声势,才能显示诗人的飘逸的风格。

  (二)内容感知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

  台北学者散文家颜昆阳《想醉》中有一句话:“非醉不可的理由尽管很多,但眼泪与笑声便可以说明一切,因此人们非醉不可的理由其实只有一个:有情。”

  那么请问这首诗中诗人的情到底包含那些呢?

  首先对国家有情:忠君报国之情,不满失望之情,

  其次对自己有情:自我肯定之情,快意身心之情,也有志不得伸的苦痛。

  四、艺术手法

  1.夸张的写法

  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葛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横放杰出,用辞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2.起兴(略)

  五、板书

  及时行乐,销万古愁

  欢狂

  韶光易逝,长醉不醒

  人生苦短,斗酒十千

  悲愤

  六、作业(背诵全诗)

《将进酒》优秀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国有很多特色文化,而“酒”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诗人与酒之间似乎有一种不解之缘。古来文人骚客,凭酒赋诗,留下多少名篇佳句。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刘禹锡:“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然而,其中饮酒诗做得最好,也是最多的,恐怕要推诗仙李太白了。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其《不见》中,杜甫还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来概括李白的一生。

  可见,酒似乎与李白的一生紧密相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这首劝酒诗《将进酒》。

  二、整体感知

  过渡:学习诗歌的方法,重在诵读。通过诵读,我们才能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美;通过诵读,我们才能用我们的情感和心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心声。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著名演员濮存昕是如何用他的声音来诠释李白含蕴于《将进酒》一诗中的情感的。

  播放录音。(点评:濮存昕的朗诵,带有明显的表演性质,虽非尽善尽美,但他对诗歌的节奏与情感的把握还是很不错的)

  在我们刚才的听读过程中,濮存昕的朗诵在节奏和语调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在节奏和语调上有一个快慢高低的变化起伏过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与起伏?

  明确:源于情感的变化与起伏。

  那么,诗人的情感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呢?

  板书:情感发展

  下面请大家把你们的音腔打开,把你们的情感释放出来,我们一起来把《将进酒》朗诵一遍。在诵读的过程中,请大家用你们敏锐的直觉感知一下,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如果不能,学生自由诵读,然后可以同桌之间讨论,拟出作者情感发展线索。(3分钟)

  三、课文分析

  悲伤

  包括哪些句子?(前四句)

  诗人“悲伤”什么?(韶光易逝,人生短暂)

  这种“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悲伤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黄河水的“不复回”,表现韶光易逝。

  以水来表现时光短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头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表现人生短暂。

  在表现“悲”的时候,运用了哪些手法呢?(夸张、比喻、对比)

  还有一种手法。诗人通过对黄河这一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悲伤的气氛,寄寓了诗人的情思。这样的手法是?(起兴。《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小结:诗歌前四句,综合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对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伤。那么,诵读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如课后诵读提示所言:前两句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故慷慨有之。但诗人这里是慷慨生悲——沉郁)(单读,点评)

  那么,作者在文中一直感伤下去了吗?

  欢悦(洒脱)

  你是怎么看出诗人并没有把对人生短暂的感伤继续下去的?

  明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一句表现的是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及时行乐。

  过渡:有诗云:“一杯清酒聚知音,半生相知有几人。”如今,三位挚友相聚在一起,正好开怀畅饮,故而要“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夸张,表现友人相聚之乐)所以,这一个小节,表现的情感应该是?(关键词)

  板书:欢悦(或洒脱或欢乐)

  那么,这一小节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慷慨激昂,读出欢悦与洒脱劲)(齐读)

  不经意中,哪一个句子被大家重读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什么意思?你认为这一句包含哪些含义?

  1.表现出诗人充分的自信,从“必”可以看出。表现出诗人儒家的那种渴望积极用世的心情。正所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么,又为何不为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而举杯痛饮呢?即使破费千金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却又不被金钱所驱使,足令天下的凡夫俗子咋舌啊。

  2.结合当时诗人的生活背景,词句也暗示了诗人的怀才不遇。

  小结:但无论是自信,还是自伤怀才不遇。我想,这也许都会是李白饮酒的一个诱因吧。

  过渡:(教师读劝酒过程)中间是劝酒的过程,引出劝酒辞。(学生齐读劝酒辞的内容)

《将进酒》优秀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促进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2、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能进行恰当的评价。

  3、探究诗人狂放性格的由来,体味本诗所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

  4、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质疑法。

  3、比较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大诗人李白因遭权贵排挤离开长安开始了他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我们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即写于这一时期,今天我们学习的《将进酒》也是此间的作品。大诗人李白又将向我们展示些什么呢?

  二、疏通。

  三、诵读。

  (一)读懂内容

  《将进酒》是写劝酒、对酌的诗,本属汉乐府鼓吹铙歌。李白沿用旧题,借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之机,发泄心中的郁积。

  (1)开头两联均用“君不见”领出,“黄河”一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既用眼前景物起兴又具有比喻的作用。“高堂”一联说及人生,采用夸张手法,极言人生短促。

  (2)“人生得意”以下六句,极写痛饮狂饮。“天生”一联说明“须尽欢”的理由,显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

  (3)“岑夫子”以下六句为诗意转折处,亦可视为下面劝酒歌的引语。诗人在力劝“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之后,放杯高歌,吐露心声:“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4)“古来圣贤”以下四句,诗人将“饮者”与“圣贤”作比,引出“陈王”曹植来。曹植《名都篇》有云:“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看来这位陈王确是在“恣而欢谑”了。然而,在他这欢乐中,包含着何等巨大的痛苦!他是在备受猜忌、压抑的险恶环境中,因大志难骋而沉溺酒乡的,在这一点上,李白与曹植颇为相似,故化用曹诗,明写欢乐而暗寓愤激。

  (5)“主人何为”二句以反诘之句振起文意,以使令语气引出下文:“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是全诗的高潮。

  (二)读出感情

  通观全诗,有如怒涛奔涌,其气势之壮阔,情感之激昂,风格之豪放,确是前无古人。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

  开头四句写悲。

  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顷刻间就看遍了它的万里流程,因有“不复回”之叹。由此想到人生,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的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间一样短促啊。至此,悲意更浓。

  “人生”以下六句写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写出了作者的豪情,“必有用”,固然充满了对自我的坚定信念,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此材”以前是没有被用的。所以此句也道出了作者的苦衷。

  “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

  富贵、豪华生活“不足贵”,诗人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希望“长醉”,不愿醒来,显见世事之混浊,诗人厌恶之深彻。诗人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

  “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酒,诗情至此,更趋豪放,直令人有“意气凌云”之感。可是,结尾的一个“愁”字,却给这豪放之中加入了一丝悲凉之意。悲凉,说明诗人并非一个忘世事的酒徒,他有着强烈的忧愤和苦闷;豪放,说明诗人胸怀极为阔大,他具有从苦闷中摆脱出来的勇气和力量。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在那“与尔同销万古愁”的高唱中,既受到了情的感染,又受到了力的震撼。

  在“读出感情”这一环节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比着读,看谁能读出诗原有的感情。教师充当评委,对学生的朗读作出评判,标准是上面的分析。

  四、背诵:可采用比赛的形式。

  五、重点解读:

  1、具体研习,攻克重难点。

  (1)诗歌开头“黄河”和“人生”之间有何联系?这四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两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李白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颍阳去黄河不远,故借以起兴。这两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感叹人生易老不过朝暮间事,因而“不复回”又隐含了韶光易逝,青春难再之喻意。雄伟永恒的黄河尚且如此,人生更是渺小短暂,开头四句,令人顿生悲意。诗人的这种悲感不仅仅是因为自己两鬓染霜,英雄老去,更是由当时朝廷腐败、自身的`政治抱负无从实现的愤慨而来,极有气势。其中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阔大。前两句将空间层层放大,后两句把时间紧紧压缩,时空上的夸张,开篇就给人灵动飞扬,横空出世之感。

  (2)当时李白已是两鬓染霜,在政治上极其失意,浪迹于江湖,然而他却说“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如何理解这种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尽管年华老去,政治上极度失意,但“白发如丝悲何益”,竟日穷愁并非其本性,既然此处失意,就另外去寻找寄托。于是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欢饮也算是人生一大得意事。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莫使金樽空对月”。但是人并不因此消沉。一方面英雄老去,难有作为的悲叹与愤激,另一方面他又不甘沉沦,对政治也没有完全绝望。于是迸发出自信好强,高度乐观的呐喊——“天生我材必有用”,算是对未来的一个期许。强烈的自信转眼代替了消极的悲叹。这种矛盾的协调方式与《行路难》如出一辙。这种诗情既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实际上也是他愤激中的无奈与自我安慰;即是他人生价值的铿锵宣言,同时也是他抑郁情绪的快意释放。

  (3)李白本是在元丹丘家作客,为何反而对着元丹丘和岑勋劝起酒来?

  明确:李白与元丹丘是知交好友,关系亲密随意。而李白本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洒脱与狂傲,再加上兴之所致,自然愈加狂放不羁,因而反客为主。

  (4)如何理解诗末的“万古愁”?并试分析此诗的感情基调。

  明确:诗末“与尔同销万古愁”之“愁”与开篇之“悲”关合照应,而“万古愁”的含义更为深沉。愁若止于一身是豪无意义的,难以引起他人共鸣。若只叹韶光飞逝,那也易于浅薄与单调乏味。诗人叹“古来圣贤皆寂寞”,又为陈思王曹植的遭遇抱不平,都表现了愁的深广。用历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将来也一定还有——这样的愁情惟“万古愁”一语才可当之。关于感情基调,本诗尽管多次出现豪情万丈,洒脱不羁的诗句,有悲、有乐、有愤、有狂,但情感的源头还在于愤激,豪放洒脱只是外壳,而内核则是愤激之情。

  六、揣摩本诗的主旨句。

  1、本诗的主旨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如何理解这两句诗?

  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表现了李白自离开长安以来的愤激之情。他鄙视那些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那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

  3、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主旨句)比较异同。

  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愤激中略见昂扬,本诗中“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形式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将进酒》优秀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国有很多特色文化,而“酒”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诗人与酒之间似乎有一种不解之缘。古来文人骚客,凭酒赋诗,留下多少名篇佳句。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刘禹锡:“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然而,其中饮酒诗做得最好,也是最多的,恐怕要推诗仙李太白了。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其《不见》中,杜甫还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来概括李白的一生。

  可见,酒似乎与李白的一生紧密相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这首劝酒诗《将进酒》。

  二、整体感知

  过渡:学习诗歌的方法,重在诵读。通过诵读,我们才能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美;通过诵读,我们才能用我们的情感和心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心声。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著名演员濮存昕是如何用他的声音来诠释李白含蕴于《将进酒》一诗中的情感的。

  播放录音。(点评:濮存昕的朗诵,带有明显的表演性质,虽非尽善尽美,但他对诗歌的节奏与情感的把握还是很不错的)

  在我们刚才的听读过程中,濮存昕的朗诵在节奏和语调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在节奏和语调上有一个快慢高低的变化起伏过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与起伏?

  明确:源于情感的变化与起伏。

  那么,诗人的情感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呢?

  板书:情感发展

  下面请大家把你们的音腔打开,把你们的情感释放出来,我们一起来把《将进酒》朗诵一遍。在诵读的过程中,请大家用你们敏锐的直觉感知一下,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如果不能,学生自由诵读,然后可以同桌之间讨论,拟出作者情感发展线索。(3分钟)

  三、课文分析

  悲伤

  包括哪些句子?(前四句)

  诗人“悲伤”什么?(韶光易逝,人生短暂)

  这种“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悲伤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黄河水的“不复回”,表现韶光易逝。

  以水来表现时光短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头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表现人生短暂。

  在表现“悲”的时候,运用了哪些手法呢?(夸张、比喻、对比)

  还有一种手法。诗人通过对黄河这一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悲伤的气氛,寄寓了诗人的情思。这样的手法是?(起兴。《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小结:诗歌前四句,综合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对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伤。那么,诵读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如课后诵读提示所言:前两句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故慷慨有之。但诗人这里是慷慨生悲——沉郁)(单读,点评)

  那么,作者在文中一直感伤下去了吗?

  欢悦(洒脱)

  你是怎么看出诗人并没有把对人生短暂的感伤继续下去的?

  明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一句表现的是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及时行乐。

  过渡:有诗云:“一杯清酒聚知音,半生相知有几人。”如今,三位挚友相聚在一起,正好开怀畅饮,故而要“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夸张,表现友人相聚之乐)所以,这一个小节,表现的情感应该是?(关键词)

  板书:欢悦(或洒脱或欢乐)

  那么,这一小节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慷慨激昂,读出欢悦与洒脱劲)(齐读)

  不经意中,哪一个句子被大家重读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什么意思?你认为这一句包含哪些含义?

  1.表现出诗人充分的自信,从“必”可以看出。表现出诗人儒家的那种渴望积极用世的心情。正所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么,又为何不为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而举杯痛饮呢?即使破费千金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却又不被金钱所驱使,足令天下的凡夫俗子咋舌啊。

  2.结合当时诗人的生活背景,词句也暗示了诗人的怀才不遇。

  小结:但无论是自信,还是自伤怀才不遇。我想,这也许都会是李白饮酒的一个诱因吧。

  过渡:(教师读劝酒过程)中间是劝酒的过程,引出劝酒辞。(学生齐读劝酒辞的内容)

《将进酒》优秀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诗歌的声韵特点;

  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把握诗歌感情的基调和变化的线索。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以把握诗歌音韵,老师讲解点拨以明白诗人的情感变化,合作探究以把握人生该如何面对生命中的不如意,拓展延伸以巩固所学知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胸襟。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诗歌思想和艺术的感知与欣赏。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对于李白复杂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对于李白嗜酒与狂放行为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解法、诵读法、探究合作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一、导入:

  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有酒。酒,他的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亮在水里,他就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抱月而终。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了一生?他连死都是一首诗,一首醉酒的诗。

  看来,李白天生就是为诗为酒而来,为后人读这样优美的诗酒篇而来。今天我们就来读他的劝酒诗----《将进酒》。

  二、解题,介绍背景。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三、初读出韵律:(老师背诗)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感悟诗歌的韵律美。

  1.指名读,读准字音、节奏(点评后过渡)。

  2.刚才请同学读了一遍,下面来听朗读,请你们来评一评。

  过渡:感觉读得怎样?想不想读出这样的水平,甚至超过他。要真正读好一首诗,能读准字音、节奏这是很不够的,还必须读懂这首诗,把握好作者的情感变化。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再来读一读诗歌,来看看诗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四、再读明诗情

  一)、首先我们从诗题读起

  请同学们看文章的标题《将进酒》,那就是请喝酒!那从诗题里我们就会想:

  1、谁请谁喝酒?

  明确:元丹丘请李白、岑夫子喝酒。

  2、为什么喝酒?你能不能从诗中找到答案?

  明确:借酒消愁,“与尔同销万古愁!”

  二)、请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激动的(找出对应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悲壮的(找出对应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欢快的(找出对应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自信的`(找出对应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愤慨的(找出对应诗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狂放的(找出对应诗句)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愁苦的(找出对应诗句)与尔同销万古愁。

  4、那李白到底有哪些愁?请同学们再读诗歌,从具体诗句中说出你体悟到的是何种愁情?并说说你的理由!(联系李白的生活背景、人生遭遇、人生理想)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这一年,李白已经51岁,八年之前,李白到长安寻求功名,进入到统治中心以后,他原本以为能够干一番事业。然而现实却不容许他这样做,所以现实的政治遭遇使他郁郁不得志。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李白毕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个梦。

  A、“人生苦短之愁”(联系创作时间、人生经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B“怀才不遇之愁”(联系时代背景、人生经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C“圣贤寂寞之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知音难觅)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过渡:那么,此时的李白愁肠百结,那他该如何来排解内心的万千愁绪呢?

  5、何以解愁?

  唯有杜康,那我们就跟随李白一起去丹丘生家喝酒去怎样?下面我们再来品读课文,体悟诗人的酒兴!

  五、品读出酒兴

  ①李白他们是怎样喝酒的?请找出有关喝酒的诗句,并说说都喝得怎样?

  明确:

  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喝得尽兴

  b、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喝得多

  c、将进酒,杯莫停。——喝得急

  d、但愿长醉不愿醒。——喝得纵情

  e、斗酒十千恣欢谑。——喝得放纵,

  f、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喝得专注,喝得任性。

  这就是李白。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喝法,莫过于“狂饮”。

  ②分组讨论质疑手法,语言等鉴赏(先请同学们准备1—2分钟,后提问)

  小结:刚才,同学们表演让我们似乎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酒香,太精彩了!的确,全诗围绕一个“愁”字展开,作者因愁而悲叹人生短暂,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壮志难酬、圣贤寂寞,也因愁而癫狂失态,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六、拓展探究:

  自古以来你,像李白这样的有志之士怀才不遇的很多,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我们该怎么办?

  七、结语:

  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尤其是音韵、节奏随着诗情的起伏,时缓时急,忽高忽低,曲折回环,奔腾向前。我们只有思随情转,音以律动,才能读此诗于“雄快之中”,从而“得其深远宕逸之神”。

  八、作业:课外写作训练

  要求:如何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1、主要以李白的豪情和怀才不遇为事例,并点评事例;

  2、引用一句名言;

  3、联系现实。

  4、100字左右;

  板书

  将进酒李白

  愁人生苦短怀才不遇圣贤寂寞

  感情变化:悲壮——欢乐——愤激——癫狂----深愁

  教学后记:本文主要是让学生诵读,学生表现积极大胆,在台上声情并茂,效果极好,通过老师讲解点拨,学生明白了李白嗜酒与狂放的行为,认识和理解了李白复杂思想的形成,更理解了在人生中不免有许多挫折与困难,要有乐观豁达的胸襟去面对,就一定能迎来人生的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