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感悟五年级满分作文【锦集7篇】
中秋一早,爸爸妈妈又在做饭,这和以往的中秋没有什么不同。我决定要过一个不同以往的中秋节。想了想,我宣布:“我要去钓鱼!”
爸爸妈妈陪我一起来了鱼塘。我拿起鱼竿用力的一甩,鱼钩就钩到了四周的水草,鱼线和水草缠绕在一起。我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解开。爸爸走过来,抓着我的手教我怎么钓。我又是用力一甩,这下才真正下钩,心里一阵暗喜。
我们三个在比耐力,我看见爸妈的桶里已经全是鱼了,可我还一条鱼都没有钓到!我有点着急了,又过了一会儿,终于,浮漂动了,鱼上钩了!猛一下拉出来,是一条大鱼!我开心的一跳三尺高。不久,这些鱼跟着我们,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我们吃了鱼,开始做月饼。家里买了许多的模具,五角星的、月牙形的,还有树叶形的。我捏着面团,边玩边做,月饼还没有放进烤箱之前,我用五角星的模具印在光溜溜的五仁馅月饼上,月饼变成了五角星,还有树叶……
傍晚,我摘了许多真正的树叶,不同种类,不同形状,不同色彩。我要和父母一起完成一幅美丽的画:枫叶剪成圆形做太阳,草叶横贴做地毯,细枝搭出栅栏来……画完成了,画面中间是一座大房子,里面有我和爸爸妈妈。
钓鱼、做月饼、叶子画个家,这是我过的不同以往的中秋——满是乐趣的中秋。
中秋这天的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想感受中秋这天别样的气氛。
我来到大厅,看见爷爷、奶奶在忙碌着。跑过去一看,才知道他们是在往盘子里放水果,有苹果、梨子、桔子、柿子、葡萄、桃子、菠萝,还有像刺猬一样的,我也说不上名儿,这些水果真让人垂涎欲滴呀!他们放完水果,再放香炉,并插上香。
到了中午的时侯,爷爷双手轻轻地抱着一个像宝塔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到大门口前的水泥地上,用火把这东西点燃。过了一会儿,等爷爷做完后,我问爷爷:“爷爷,这是什么东西啊?”爷爷说:“这叫九层香,是为了出门不遭受风雨!”我点点头,似懂非懂。
到了晚上,一轮明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妈妈说:“吃团圆饭了”,我走到桌边一看,哇!这么多好菜啊!我舔了舔嘴唇,就等着大家都坐下一起吃了。
吃完团圆饭,我们大家坐在电视机前看中秋晚会。看完中秋晚会,我突然想起了早上放的那些水果,我问奶奶:“奶奶,今天早上的那些水果不拿来吃吗?”奶奶笑着说:“小傻瓜,这些水果是为了敬月亮公公的,不是用来自己吃的,我们要让月亮公公吃饱,出门才能保平安!”我又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到赏月的时间了,我们大家各自搬了张椅子,来到大院子里坐下。大人们在谈论着,我看着圆圆的月亮想:啊,皎洁的月亮,你引起了多少人丰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药,从此寂寞地住在广寒宫内,吴刚被罚永远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儿在广寒里为嫦娥捣药……啊!,我多想去陪陪他们,但都不可能成为现实……
夜深了,温柔的月光洒满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层银纱。房屋、树木都睡了,它们像睡在无比宽大的“摇篮”里。我也睡觉了,银色的月光把我的房间照亮了,圆圆的月亮伴着我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春来暑往,夏去秋来。时日变迁,曾经那些能无忧无虑享受初中愉快生活的日子已悄然逝去。留下的只有即将面对人生第一道关卡的担忧、焦虑。即便担忧,即便焦虑,时间也不会随你的心情而发生改变,他只会忠诚的按照天地间的法则,一秒一秒的流逝。
中秋节。从不缺席的它,今年也如约而至。像这样能悠闲心情赏月的日子怕是不多了。它像沙漏中的颗粒,一点一点的落下。 中秋,一直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之一。它,被古人赋予多种文化色彩。嫦娥奔月便是其中最为著名,最能触动人心的神话故事。嫦娥为保护不死药不得已来到月亮,等回到家中的后羿发现自己妻子已经不在时的苦苦寻找,如此恩爱的一对夫妻,到最后他们却迎来天人永隔的悲惨结局。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彼此在一起。 在这个故事中,后羿和嫦娥并不团圆。这似乎铭铭中暗示着什么。
论古今秋,写中秋者,多是悲苦者。团圆者甚少,愉快者甚少。 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种种诗句表明,他们,在中秋这个“美好”的节日,过得并不是愉快。他们不是思念家乡父母,便是感慨平生遭遇。
月亮天黑,莹莹月光倾泻而下,像银绸洒满大地。余于家外,孤赏皓月。站立背手,仰望天际,只见漆黑的幕布上只挂有一盘银圆,感之皓亮。颔首垂下,却见鱼鳞之白光在一旁跃动,叹之优雅。耳畔呼啸起,风呜咽,叶战栗,竹在风的推动下,其影四处飘动。忽感凉冷,乃两手一紧衣服,仅此而已。又将首埋向天空。苦苦追寻那一缕乡愁。
这怕不是,文人雅士最常见的赏月姿势了吧。 逝去的诗人在中秋感慨他们的心情。而我们呢,恐怕只会有这种的想法吧。哇,中秋到了,又能多放一天假期了,这天我用来干什么事情呢?又或是,中秋到了,多放一天假而已,为什么会多这么多的作业啊,不如不放假,而且学校肯定会要回来这一天假期! 现如今,中秋节越来越多的作用是,多给孩子们放一天假期。虽然国家的初衷是让大家铭记历史,记住属于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不要让其销声匿迹。 是,我们是记住了。仅仅是作为多了一天假期而记住,这又有何用?外在内失。
但,会变成这样,其实也是必然的吧。中秋节已然成为了附属品。
不管我们如何对待中秋节,用好的心情也罢,用坏的心情也罢,中秋节还是要过的,月饼还是要吃的,亲戚朋友还是要见的。那么,就不如先忘掉明天的焦虑,昨日的烦恼,愉快得过个中秋节,对吧。
我们活在现在,而不是过去。或许我们会未来考虑,但我们的考虑是为了未来的现在,你会过的更好。
返回目录
我多么盼着快点儿过中秋节啊,晚上,家人出去吃中秋晚饭,望月、吟诗、饮酒、吃月饼,多么幸福啊!晚上,我们一家围坐在餐桌上吃月饼,爸爸把每个月饼都切成六份,一人一份。月饼的馅儿很稀罕,都有贝壳味儿、美国蓝莓味儿、咖啡味儿、芝士味儿……我觉得芝士味儿的吃。
我们一家人在院子的中央处赏月。我望着月亮,月亮原来是红红的,慢慢地爬爬渐渐的变白了,上面的图像明了了,很美,给人一种畅快的感觉。
在我睡觉时,我看着窗外,想起了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是想念家人的。
不管两个人离别多久,都能看到同一轮月亮。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中秋节,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亮,都是必不少的。
傍晚,爸爸妈妈开始精心准备晚饭,一阵忙活后,一道道看着就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就被端上了餐桌。我最喜吃的要属清蒸大闸蟹了,刚才还身披青衣,威风凛凛地挥舞着两只大钳子的“将军”现在换上了橙红色的衣服,乖乖地躺在了盘中,我迫不及待地脱掉它的盔甲,黄灿灿的蟹黄展现在眼前,我一口咬上去,肥而不腻,味道真是妙不可言!我三下五除二吃完了蟹黄,又吃掉了蟹肉,蟹肉之鲜无与伦比。
晚饭后,我们来到院子里赏月。妈妈还准备了一张小桌子,上面放上了各种口味的月饼。仰望天空,一轮圆月高高地挂在深蓝色的夜空中,它是那么的皎洁,那么的明亮,宛如一个大银盘。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大地上,给大地披上银灰色的纱裙。
这时,妈妈提议:“中秋赏月,我们来场关于“月”字的飞花令吧。”我和爸爸一致赞同。“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一家人吃着香甜的月饼,欣赏着皎洁的明月,幸福在我心里荡漾。
我们有一个节日是中秋,每当中秋节到来,有的人吃月饼,有的人赏月,有的人团圆在一起吃饭。
在中秋节的时候,月亮非常亮,我们可以在这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有很多大人,讲故事,说笑话,吃月饼,赏月,团圆,还有的品尝着瓜果,都在笑乐乐过着中秋节。
可能在农村里吃莲片,在大街上有人放鞭炮,这中秋节有很多人说月亮上有嫦娥在走,不是,是有黑云弄住了。
我看着这月亮,我情不自禁的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我的爸爸在上海,我和他也可以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爸爸可以在上海赏月,我可以在家过中秋。
这中秋又美丽的月亮,又可以代表思念家人的感情。中秋节,过得真快乐呀!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