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大班数学写数字教案(优秀6篇)

2023-09-24 08:00:31综合

大班数学写数字教案(优秀6篇)

大班数学写数字教案

大班数学写数字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学具,让幼儿杆子将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并作记录。

  2、通过讨论、分析,理解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如一个不风增加1,另一个部分就要减少1。

活动准备

  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出现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6”。

  师:今天玩碰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6。(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5球

  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集体尝试活动

  出现小狗、小兔家的图象。

  师:今天小狗请几只小鸭到它们家做客?(幼儿答:7只)

  小兔也请小鸭去做客,怎么办呢?(幼儿答……)

  请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鸭,分成两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

(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数与别人不一样。(第一次尝试)

  教师请幼儿回答,你是怎么分的

  幼儿回答

  教师操作小鸭到小狗,小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儿回答一种,教师列出一种,功写出6个分合式。

  师:分成两份,共有几种分法?答:共有6种,集体朗读7的分合式。

  师:刚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种,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试试你能否分出6种,幼儿操作“塑料计算小鸭”,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尝试)

  师:现在我请某某小碰哟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7的分合式,如图。教师请幼儿回答时要注意请有代表性意见的,一是有重复的,实际没有6种;二是虽有6种,但没有按顺序分;三是有顺序地分清6种。请幼儿看看,这三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幼儿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的方法好。

  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请幼儿在作业纸上写7的6种分合式。(第三次尝试)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1和6,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2和5。

  师问:2比1,幼儿答:2比1多1。

  师问:5比6,幼儿答:5比6少1。

  用这种方法讲清7得6种顺序奋发,最后得出结论:7分成两份,这边增加1,那边就减少1。

大班数学写数字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兴趣

  2、初步理解分解组成的含义,认识分合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分解方法。

活动重点:认识分合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分解方法。

活动难点:认识分合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分解方法。

活动准备:苹果两个、盘子两个、雪花片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讲解示范:

  把两个苹果分到二个果盘里,提问:2可以分成几和几?再把两个果盘中的苹果放到一起,提问:1和1和起来是几?

  用数字表示算式并讲解算式:2整体数,∧分解号,1和1部分数。

  二、自身体验:

  幼儿自由结合2人一组,按老师的口令进行分合练习,如老师说:2可以分成1和1,两人迅速分开,老师说:1和1合起来是2,两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三、请幼儿自由尝试:

  充分利用操作雪花片进行组成分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发现数的组成方式。

  四、用手势口述游戏、"拍手对歌"进行巩固。

  如:练习2的分解,在胸前拍球2下,并同步口述:"1、1",然后,两手指尖相对,腕部分开,做出分解号∧"的样子,口述:"分"表示分解,再分别在左右肩上方各手手一下,并同步口述:"1""1"。

  拍手对歌师:小朋友,我问你,2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某老师,我告诉你,2可以分成1和1

  五、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练习数的组成,如在家中分水果,在幼儿园分午点等。

大班数学写数字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用数字表示房间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以生活中的序数经验为基础为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3、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楼房图人手1份、便利贴(门牌号)、PPT、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有一个小朋友乐乐,他最近搬家了,他们小区有好多好玩的滑滑梯呢!乐乐今天就忍不住一个人出去玩了,到中午了,乐乐想回去吃饭,可是他忘了自己住在哪一层楼哪一个房间了,这下可把乐乐急坏了,这时乐乐开动脑筋,想到了自己家的门牌号码,请小朋友们看一看。

  二、认识门牌号码。

  1、(1)师:这就是乐乐家的门牌号码(702),总共有几个数字?谁知道乐乐住在几楼第几个房间?(出示PPT)

(2)师:三个数字的门牌号码哪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楼层?哪两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房间号?

(3)小结:三个数字的门牌号码第一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楼层,后面两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房间号。

  2、乐乐还有两个朋友也找不到家了:美美和天天。美美说:我的房子门牌号码是201,那我应该住在第几楼第几个房间呢?

  3、天天说:我今天出来旅游了,晚上要在宾馆住,可是宾馆的房间好多啊,我只知道门牌号是218,到底是哪一层哪一间呢?请小朋友们助我想想办法啊!

  师问:这个楼层中房子特别多,都超过10间以上,哪些地方一个楼层的房子会超过10间以上?(宾馆、医院)

  师结:现在乐乐他们在小朋友们的助下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可开心了,对小朋友们说谢谢!谢谢!然后蹦蹦跳跳地回到自己温暖又漂亮的房子里去了。

  三、为小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1、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有许多小动物遇到了麻烦,因为它们还没有楼房住呢,怎么办呀?动物们团结起来建造了一个动物新村,里面有一个个漂亮的房子。(发房子)

  2、看一看这栋房子有几层楼?(贴上楼层)每个楼层有几个房间?(从左往右数)这栋房子有三层楼,每一层楼有8间房。

(1)鸭妈妈先来住房了,鸭妈妈想我这段时间要孵蛋,我就选间房子孵蛋轻松一点,我就住一楼的第三间房。鸭妈妈应该住在哪?鸭妈妈家的门牌号码是多少?让你们的鸭妈妈也住在103房。

(2)小刺猬说他喜欢住205,谁来助它。对吗?你们的小刺猬有没有住进去?那它的房间号是多少?(画出小刺猬)

(3)小梅花鹿也来了。梅花鹿说,我要住在三楼的最右边那间房。三楼最右边那间房是几零几啊?(提示幼儿从左数到右)让你们的梅花鹿住进去吧。谁来老师的梅花鹿住进去?检查对错。

(4)小狗来了,小狗说它愿意住在小刺猬的楼上。是几零几?请幼儿自己找一找(幼儿先操作,再检查。)

(5)还有哪两个小动物?小兔和小猴说我们两就住在小刺猬的旁边,做它的邻居,小兔和小猴应该住在哪两间房?谁来忙?师幼一人贴一个。小兔住在几零几?小猴呢?

  3、还有很多很多的小动物也想来这里住宿呢!他们和小朋友们说:请小朋友们助我们把剩余的门牌号码编出来,这样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的房间了!(请两幼儿上前贴门牌号码,准别好便利贴纸,彩笔)

  四、延伸扩展。

  编好了要给小动物送信了,它们要来住新房了。要去寄信,光有门牌号码够不够?信封上写了什么?,前面的两个数字代表什么?现在请小朋友们将信交给邮递员老师,老师要去送信喽!

  思:这节课体现了我们数学组的研究点:生活化、情境性,旨在让幼儿感受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学习用数字表示,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课堂上幼儿积极性很高,操作常规不错,能够跟着老师的步法走,教师上课层次性明显,并且有提升。但是有几点不足之处:

  1、幼儿在讲到鸭妈妈家住的103时,教师应直接出示103的门牌号码,而不是在后面出示。

  2、在摆放动物和贴门牌号码上,要多样性,不能总是幼儿先上前操作,再集体操作,可让幼儿先自己操作,再检验。

  3、在讲到三楼最右边的房间时,老师应先略微讲一下左右,让幼儿了解从左数到右。

  4、楼房出示后应先讲一下楼层,可以标上楼层号。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中,第三环节是边让幼儿自己操作边讲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设计实际操作性不强,当将准备的教具发下去之后,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就随之分散了,场面会难以控制,会很浪费时间。另外,让幼儿自己操作,写画设计门牌号码,也非常费时间。整个活动由于时间关系省略了一些内容没有讲述,值得思。

活动建议

  1、整节活动教师讲述的太多,留给孩子们自己说的时间太少,需要仔细设计,怎样把部分的时间留给孩子;

  2、活动中尽量避免孩子边操作老师边统一讲述的问题;

  3、多加一些游戏环节,趣味性不够;

  4、教师的教具准备中,教师的示范画太小,影响孩子们看的效果,可以适当加一些;

  5、后面环节的设计中,老师可以将门牌号码写好,由孩子们找位子贴一贴,这样效果会更好;

  6、最后延伸活动中关于几号楼几单元的设计可以去掉,直接让孩子们回去观察楼房的。号码特点。

大班数学写数字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看三幅图列算式,感知加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6的加减法。

  2、熟悉理解"又来了"、"一共""走了""跑掉""还剩"的实际意义,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

  3、互相出应用题给同伴猜加法还是减法。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教学重、难点:

  学习6的加减法,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互相出应用题给同伴猜加法还是减法

活动准备:

  6、幅实物图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我们来拍手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要是6。

  二、学习5的加法。

  1、出示图一。"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谁会每幅图用一句话把这件事讲清楚。"(指第二幅图)"这里为什么要讲成是又来了?"(指第三幅图)"这里为什么要讲成是一共有?""是谁和谁合在一起?"(原来的5只和又来的1只)"谁能把这件事来讲一件?"(树上有5只小鸟,又飞来了1只,一共有6只小鸟)。

  2、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来讲一件另外的两幅图。

  三、学习6的减法。

  1、出示图四。"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谁会每幅图用一句话把这件事讲清楚。"(指第二幅图)"这里到底是走掉了还是又走掉了?为什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第三幅图到底是"一共有还是还剩?为什么?""谁能把这件事来讲一件?"(草地上有6只羊,跑走了2只,还剩4只)。

  2、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来讲一件另外的两幅图。

  3、幼儿找个同伴互相出加减法的应用题,请同伴猜一猜是加法还是减法,为什么?

  四、体育游戏。跳房子。

  1、每个幼儿在地上画一个简单的小房子。按照教师的口令"又来了"、"一共"& / quot;走了""跑掉""还剩"多少,跳到正确的小房子内,看谁反应又快又对。

  2、幼儿自由结伴,找好朋友进行跳房子的游戏。

教学反思:

  首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优美动人的故事情境,符合幼儿爱想像的心理特点。接着,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讨论范例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和图案间隔排列的变化,使幼儿自始至终处于美丽动人的故事情景之中,并把帮助美人鱼穿上新衣这一美好的愿望自觉地、持久地倾注于创作之中。最后,当幼儿将作品全部组合起来,使美人鱼穿上五彩夺目的新装时,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体验到了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顺利实现了教育目标。

大班数学写数字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试看平面示意图,运用已有的数经验,寻找相应的座位。

  2、体验“模拟小课堂”的乐趣,乐意细心观察、认真思考。

活动准备:

  座位表PPT、有数字的胸饰、座位表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 说说小学课堂1、大家一定参观小学吧!说说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小学生会上哪些课呢?

  小结:小学的生活和幼儿园很不相同,小学有不同的课,不同的课堂。

  二、 看试题找座位导语:我们就快入小学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小学生,玩一个模拟小课堂的游戏。

  1、观看PPT:这是在上什么课?你怎么猜出来的?(音乐课)2、提问:音乐课的座位可以怎么坐?(弯弯月亮形)3、交代任务:每人拿一张座位号,看清座位号,这是式题的答案,请找到贴有相应式题的椅子,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提问:你们是怎么找到自己的座位的?

  小结:找座位的方法就藏在这些式题里,先算一算自己身上的数字是这些椅子上哪道算式题的答案,只要算对了就能找到座位。

  三、 看图示找座位

(一)图示一导语:看看这里有张座位表,你能猜猜这次该怎么坐吗?

  1、出示座位表:这张座位表你看懂了什么?这次座位怎么排?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2、交代任务:根据座位表,计算相应的式题,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把椅子搬到相应的位置。

  小结:在小学里,不同的课可能有不同的座位,刚才我们坐成了四列队,除了要算对题,还要看清座位表,需要根据黑板,分清左右前后。

(二)图示二1、提问:

  1) 这里还有一张座位表,和前一张座位表有什么不同?(这样分成小组座位安排方便学生们进行一些讨论)2) 1号桌是活动室里哪张桌子?2号3号4号桌呢?座位表上还有些什么呢?

  2、交代任务:计算相应的式题,分清前后左右,找到自己的座位。

  3、共享交流:提问:你是怎么找到座位的?

  小结:要找到座位除了算式题要算对,方向也不能搞错。要成为一名小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大班数学写数字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将一种物品抽象成数的过程,渗透集合思想,感知加法的含义。

  2.学会用计数的方法进行加法运算,初步学会观察图意,培养幼儿视图和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丰收的图片磁性教具;玉米、西红柿卡各10张、1—5的点数卡两套、1—10的数字卡、点数卡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儿歌《秋天到》引入并以故事的方式向幼儿讲述,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都忙着把地里的庄稼收回来,几只可爱的`小白兔也没闲着呀,快看他们也在忙着呢,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小朋友们看图上有两只可爱的小白兔,一只是灰色的一只是白色的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幼儿自由发言(原来他们是在院子里摘苹果呢)分别数一数两只小兔手中苹果的数量,并用数字表示出来用计数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加法运算

  二、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框,玉米卡

  1.请两个小朋友按照自己的意愿在长方卡里放玉米,并说出自己放了几个,找出相应的数字放在长方卡的下面,其他小朋友算出一共是几个?并找出总数的数字卡

  2.依照方法,将实物换成西红柿,继续练习

  3.将实物卡换成点数卡,继续练习

  三、幼儿探索操作

  1.请幼儿看图,说说图意,猜猜小朋友在做什么

  2.请小朋友数一数左右两边的方框分别有几颗草莓,把数字写在下变相对应的方框内,在数一数算一算一共有几颗草莓,把答案写在最下边的方框内

  以下逐一进行教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活动

  教师收书及整理工作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