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歌唱活动教案精华9篇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学唱并创编歌曲。
2、在敲一敲、玩一玩中发现因击鼓轻、重而产生物体在鼓上跳跃不同的现象。
3、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鼓四个、米粒、蚕豆、黄豆等。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引出主题。
师: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呀?边说边出示小鼓。
师敲小鼓“咚 咚 ︱咚—︱”(重的.),请幼儿模仿学一学。
师再敲小鼓“咚 咚︱咚—︱”(轻的),再请幼儿学一学。
提问:你觉得老师两次敲的鼓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两次鼓声一次响,一次轻。
二、感受节奏,理解记忆歌词。
●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师敲节奏“咚 咚 ︱咚—︱咚咚 ︱咚—︱ⅹⅹ ⅹⅹ︱ⅹ—︱”,问:这种声音好像小鼓在干什么呢?学习歌词第一句:咚咚咚, 咚咚咚,小鼓在歌唱。
● 师出示一杯小米粒说:它是什么?我们把小米粒放在鼓上再来敲鼓,看看会怎样呢?(提醒幼儿说出“蹦蹦跳跳”)谁来把这句话完整地说一遍?
● 师:那我们再来看一看小米粒是怎样在鼓上跳舞的?幼儿分组在鼓上做实验,师指导幼儿随节奏轻、重敲鼓,幼儿观察两种现象并回答。(引导幼儿说歌词:小鼓敲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敲得轻,米粒跳得低。)
三、感受旋律,学习歌唱。
● 师:老师把小米粒在鼓上跳舞的样子编成了一首歌,名字就叫“鼓上的小米粒”。
师清唱歌曲。问:你听到了什么?
●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
师在伴奏下歌唱。说:小朋友也来唱唱看。
● 幼儿跟着伴奏轻轻歌唱。师指导幼儿在歌声的变化上歌唱。
还可采用男女幼儿分开唱,男女幼儿分句唱等形式歌唱。
四、创编歌曲。
师:小米粒会在小鼓上跳舞,那还有什么东西也会在小鼓上跳舞呢?
老师还准备了几样东西,请小朋友去试着放在小鼓上敲一敲,然后我们来把它编到歌里去。
幼儿分组实验。
师幼合作创编歌曲。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知道歌曲"唱一唱、说一说、动一动"三部分组成。
2、理解歌曲中四川方言的意思,尝试大胆的模仿和表演。
3、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体验方言文化所带来的乐趣。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歌曲图片、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
一、学说方言:(难点前置)
1、简单了解四川人爱去茶馆喝茶的生活习惯,
2、听听说说四川方言:"喝茶了!""咋个办叻?"
二、学唱歌曲:
(一)欣赏(理解并熟悉歌词旋律)
1、教师简介歌词。
2、幼儿学说歌词。
3、教师演唱,并请孩子配合说出方言部分。
4、再次演唱,请孩子配合说方言,同时请听课老师配合有节奏的做动作:拍手、拍腿。
5、帮助幼儿了解歌曲有"唱、说、动"三部分组成。
(二)学唱(记忆并巩固歌曲和方言)、
1、带领孩子尝试完整的表演歌曲。
2、藏图练唱。
三、活动延伸:尝试用其他方言表演歌曲。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活动课,学生了解了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和样子,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对活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另外课堂上我及时的运用了评价性的语言孩子们热情非常高。由于本节课时间有限对于其它的小动物展示的少,以后我会多给孩子们提供这样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展示。
活动目标:
1.能用响亮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感受三拍子的旋律,学习强调句头重音演唱三拍子的歌曲。
3.体验多种形式集体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我们大家跳起来》、幼儿自制面具若干、三拍子节奏卡一张、图谱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引导语:(出示面具)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将要举行欢乐的假面舞会,我要邀请一个朋友作为我的`舞伴哦,听,舞会的乐曲响起来了!
教师随着音乐做三拍子的邀请动作 (重音拍手,后两拍邀请),让幼儿直观
受三拍子音乐的特点。
师:看清楚我是怎样邀请舞伴的吗?一起来学一学。
二、完整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A、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师:欢乐的舞会自然少不了优美的歌声
师:你听到了歌曲里唱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内容出示相应的图卡)
B、第二遍倾听歌曲,学习歌曲。
师:现在我要跟着优美的歌声来邀请舞伴咯。(教师完整清唱歌曲一遍,并邀请舞伴)
师:我是在歌曲的哪一句之后做出“请”的动作?
三.在游戏中学习歌曲
1、邀请舞伴学习歌曲
师:在舞会上每个人都要邀请一位朋友作为舞伴。谁学会邀请舞伴了?请他来试一试。(其他幼儿小声跟着唱)
2、引导幼儿互相评价
四.创造与表现。
1.幼儿为歌曲编配邀请动作。
2.鼓励幼儿大胆的表演唱,把自己创编的动作展示出来。
五.集体表演。
幼儿自由选择歌、舞、乐的表现形式,全班进行表演唱,充分体验歌曲的欢快情绪。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1-4小节 做挑水的动作;伴奏部分拍手四下
5-8小节 两人合作抬水;伴奏部分拍手四下
9-12小节 双手摊开,做没有的动作,并发出“唉”的叹气声;
13-16小节 食指指向前方,做疑问状,伴奏部分拍手四下
游戏玩法建议:
1、找朋友游戏:幼儿能迅速找到2个或3个同伴。
2、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与歌词内容匹配的动作(桃水、抬水、没有)
3、和老师一起表演歌曲故事情节,能表现人物在故事中的情绪。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复习按音乐的`节奏念诵歌词,并尝试完整地唱出歌曲。
2、运用声音、身体的配合,尝试对伴奏部分进行创编。
3、充分理解感受歌曲角色的情绪和心理体验,懂得勤劳与团结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1、游戏:《看数字找朋友》
通过老师的提示,玩‘找朋友’的游戏,能迅速组合成与数字相同人数的小组。
2、复习歌词和节奏
(l)在音乐背景下,观看动画《三个和尚》,回忆故事情节。
(2)复习歌曲节奏,在动作提示下念诵歌词。
3、学习歌曲
(1)出示图谱,老师演唱歌曲一遍,幼儿看图谱欣赏。
(2)幼儿看图谱学唱歌曲。
(3)幼儿看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4)游戏“藏图谱”,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
4、创编伴奏部分
(1)幼儿演唱,教师在伴奏部分加上有节奏的声音。(弹舌)
(2)通过自由讨论,幼儿尝试在伴奏部分创编有节奏的声音和动作。
(3)个别展示和集体学习相结合,进行完整的演唱和创编的游戏。
5、全班一起完整演唱歌曲,在伴奏部分充分展示自己创编的声音或动作。
活动目标:
1、学习合拍地做兔跳和熊走得动作,并根据游戏情节,随着音乐的变化及时变换动作。
2、在游戏活动中注意有节奏的控制情绪,共同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3、简单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小白兔、小熊头饰,森林挂图、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教师表演故事导入。
(分别请一位教师扮演小白兔和大黑熊,并且播放音乐,根据音乐快慢分别请出两位"小动物")树林里,有只调皮的小白兔一路蹦蹦跳跳,非常高兴的在森林里玩,不经意间走到大黑熊家门前,大白天的小动物都在森林里玩,可大黑熊还在呼呼睡觉。小白兔心想"真是个大懒蛋",这么好的时间都浪费了,跟它开个玩笑,叫它醒来。于是就轻轻的拍拍它,然后躲了起来。大黑熊被吵醒了,起来东找找,西看看,什么也没看到,有懒洋洋的睡觉去了。小白兔一看黑熊走了,又蹦蹦跳跳的跑出来,还大声说:"嘿!我在这儿!"提问:故事中有那几位小动物,它们分别在干什么?
二、介绍动物习性。
小白兔,听着音乐一边跳一边介绍习性。(我有一对长长的大耳朵,能听见很远地方发出的响声呢;大大的眼睛,还有一张三瓣嘴,我是个素食主义者,爱吃萝卜和青菜;最让我骄傲的是,我跑起来的速度可快了,一般人可不是我的对手!)大黑熊,听着音乐一边做动作一边介绍习性。(黑熊又叫狗熊,身上除胸部有一个倒人字的白斑纹外,全是黑色。喜欢睡觉有的时候整个冬天都不出门,能睡好久呢!我可不挑食,什么都吃,可最爱吃甜甜的蜂蜜。)三、幼儿活动1、听音乐,请幼儿说说音乐开始和中间有什么区别,开始和结束一样吗?
2、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讨论:听到活泼轻巧的音乐想做什么动作?听到笨重缓慢的音乐想做什么动作?
3、幼儿边听音乐变做动作。
4、教师带领,加入更多动作,再次表演,感受一下音乐快慢带来的不同乐趣。
活动目标
1、根据人物特点,将音乐形象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2、在音乐中大胆试用动作、表情等表现人物形象,体验表演的快乐。
3、通过表演,刨懂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情景创设:森林(花,草,树,蘑菇等)
2、课件、音乐(代表四个人物的音乐:《森林狂想曲》——小红帽;《天使小夜曲》外婆;《波斯市场》——大灰狼;《拉德斯基进行曲》一一猎人)
3、人物图片、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欣赏森林美景并用动作表现。
播放背景音乐《森林狂想曲》,在乐曲声中带领幼儿走进教室。
1、欣赏森林的美景。
《森林狂想曲》的鸟鸣蛙叫、潺潺流水声,立刻把幼儿带人了“森林”的场景之中。同时,课件上画有森林的巨幅背景图、室内摆有立体的蘑菇、大树、鲜花、小草。在视觉、听觉上,都给幼儿极大的审美刺激,他们一下被吸引住了,兴奋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2、模仿森林里的树木花草。
教师:谁来学一学漂亮的花朵?大家都来摆个花的造型,看看谁表演得最漂亮。
二、故事欣赏——分析人物特点。
在这个美丽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1、欣赏《小红帽》的故事。
教师:故事里都有谁?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讨论:在四个人物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小红帽有没有做得不太合适的地方?
三、听辨音乐——找出和人物特点相符的音乐。
教师:小红帽的故事可真好听,老师还为4个人物配了4段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分一分,这段音乐像谁。
1、分段听音乐,区分并模仿小红帽和外婆的音乐形象。
(1)第一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谁来学一学小红帽走路的样子,她边走路边做什么?
(2)第二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音乐听上去很忧伤,就像外婆在病中思念着小红帽。
谁来学一学年老的外婆走路的样子。
2、区分并模仿大灰狼和猎人的音乐形象。
教师:再听两段音乐,你们听听像谁?
(1)音乐很神秘,好像大灰狼鬼鬼崇祟地跟在小红帽的后面呢!
教师:谁来学一学大灰狼走路的样子。
(2)音乐听上去很有力,就像勇敢的猎人迈着有力的步伐走来啦。
教师:大家来学一学。
四、音乐表演——体验并表现人物特点。
1、商量分配角色。
2、提出表演要求并进行表演。教师要对小演员和小观众都有要求:小演员要听清楚音乐再出场,注意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观众们要仔细看,对演员表演进行评价。
3、观众评价。
4、集体表演。
活动延伸
欢庆胜利一一体验战胜大灰狼的快乐。
教师:在故事的最后,大灰狼被打败了,大家都很高兴,让我们一起来唱歌,跳舞,庆祝胜利吧!播放《小红帽》的歌曲,幼儿边唱边跳出教室。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特点。
2、积极参与活动,能有表情,较完整地演唱歌曲。
3、愉悦的参加歌唱活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小狗抬轿》ppt,模拟花轿、小狗和老虎头饰。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看看今天谁到我们大2班来做客了?(出示小狗和老虎)小狗最近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放《小狗抬轿》ppt)
二、欣赏故事,理解歌词。
1、回顾ppt内容,了解歌词内容。
提问:刚刚故事里小狗和老虎,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ppt看完,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句出示图谱,然后逐句跟读1-2遍)。
2、完整学说歌词。
过渡: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完整地说一说吧。(完整朗读一遍)刚才小朋友说得真不错,老师觉得要是你们能有节奏的朗读就更棒了,你们有信心吗?那我们就开始吧。(完整朗读第二遍)
3、小结:小狗和老虎之间发生的这个故事,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并且给它也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狗抬轿》,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4、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三、多种形式、学唱歌曲、过渡:《小狗抬轿》 这首歌曲好听吗?(好听)那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完整唱第一遍)
1、完整唱两遍。小朋友这次唱得真不错,如果你们能用更好听的声音来唱这首歌曲,再加上表情和动作就更棒了。
2、过渡:我们学会了这首歌曲,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歌曲接龙"。
歌曲接龙:
(1)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唱后半句。
(2)幼儿唱前半句,教师唱后半句。
(3)女生唱前半句,男生唱后半句。
四、创编动作、情境表演。
1、情境表演:《小狗抬轿》
过渡:小朋友们唱的声音真好听,那你们想不想来表演一下《小狗抬轿》的这首歌曲呢?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那小朋友想一想,小狗抬轿用什么动作来表演呢?老虎坐在轿子里摇扇子怎么表现呢?小狗疼的汪汪叫又怎么表演?(幼儿一边说一边学)那下面老师来扮演老虎,请八名幼儿里做小狗一起表演,其余幼儿跟钢琴演唱歌曲。
3、幼儿分组表演。
4、小结:今天我们学了这首歌并且还进行了表演,开心吗?那我们回家后把这首好听的歌唱给爸妈听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上下来,气氛非常好,孩子们和家长都非常开心。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首先是活动场地。由于当天是家长半日活动,所以人比平时多一倍。所以在表演的时候就显得非常拥挤,如果我能在活动前将椅子排成马蹄形,那表演的场地就会大出一倍,就不会那么拥挤了。还有就是活动材料准备的不够充分。当天就准备了一对竹竿做花轿。孩子们在做游戏时的等待时间就比较长。如果能准备三对竹竿的话就不会出现等待的情况了。而且活动的场地也不仅仅局限在教室里面,走廊里也可以表演。在“表演”这一环节,我担心幼儿不会表演,就把我的思路说出来让幼儿们去表演,虽然他们每个人都为能够表演感到高兴,但是却显得很被动,我说怎么演就怎么演,表演得没有什么创意。我想,如果我能够大胆的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去表演,那么他们也许会设计出多种思路,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目标:
1、在感受曲调、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2、能用声音、表情、动作大胆愉快地表现歌曲的情趣,感受春天的美丽。
3、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创造性地选择演唱形式来演唱。
活动准备:
与歌词相适应的图一幅、歌词、录音机及磁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幼:春天。
师:春天到了,我们周围的事物有哪些变化呢?
幼A:草儿绿了,花儿开了,蝴蝶飞来了。
幼B:柳树发芽了,长出了绿绿的枝条,真美。
让幼儿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春天的美。
2、出示图,引出歌词。
师:春天真美,老师拍下了一些美丽的景色,请你们猜猜,天空中会有哪些景象呢?
幼A:蓝蓝的天,白白的云。
幼B:金灿灿的太阳闪耀着,小鸟飞来了。
⊙展示天空图,引导幼儿用简洁的句子描述。(出示相应的字卡:蓝天高高,白云飘飘,太阳公公在微笑)
师:老师还拍了树和小河的景象,猜猜树上有谁?在干什么呢?
幼:小鸟在唱歌。
师:小河里有谁?在干什么呢?
幼A: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幼B:青蛙呱呱呱地叫个不停。
⊙展示相应的图,幼儿观察、描述。(出示字卡:树上小鸟吱吱在叫,河里小鱼尾巴摇)
师:猜猜地面上被拍到了什么?
幼:草儿绿了,花儿开了。
师:看,花儿开放了,草儿好象弯着腰,说什么呢?
幼A:春天真美。
幼B:小朋友好。
⊙展示图,幼儿描述。(出示字卡:花儿开放,草儿弯腰,欢迎小朋友们到。)
师:原来,它们是欢迎咱们小朋友去玩,你们听了怎么样?想干什么?
幼A:很高兴,很快乐。
幼B:我们想唱歌、跳舞。
⊙出示字卡: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
3、幼儿尝试看图念儿歌。
师:春天多美啊,我们把这些景色用好听的话组合起来,就是一首动听的儿歌了。咱们试着念念。
4、学习歌曲。
师:如果我们把这首儿歌配上好听的音乐唱出来,那春天会更美丽。
幼儿尝试将歌词填进去并尝试着唱出来。
在欣赏歌曲录音的'基础上,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5、引导幼儿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尝试用多种演唱方法,表达歌曲越来越热烈的情绪。
6、为歌曲起名字。
7、表演歌曲。(鼓励幼儿边唱边创编相应的动作)
一、活动的选材
茶壶是孩子们身边随时可见生活用品,应该说孩子们是相当熟悉的。同时这首歌曲欢快活泼,歌词风趣,以拟人的方式给予了小茶壶生命,很适合孩子来表演,个人认为十分适合中班幼儿来学习。
二、活动的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制定的具体目标是:
1.熟悉歌曲和歌词,学习用肢体动作模仿小茶壶,感受歌曲的风趣,活泼。
2.通过小茶壶和茶杯的角色扮演,体验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重点
是理解和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
四、活动的准备
为使活动顺利开展,更具趣味性,游戏性,为此,我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幼儿对茶壶已有初步的认识;教师韵律表演;活动前幼儿尝试过各种茶杯的动作模仿;茶壶PPT
五、活动的过程
1.兴趣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无论是什么活动,孩子们的兴趣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活动以“教师跟音乐表演,请孩子们猜猜老师表演的是什么”开始,老师的表演,猜谜的形式很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参加活动的愿望,为顺利开展活动做好铺垫。
2.三大活动环节
为完成教学目标,我将活动以观察、理解——熟悉、表演——合作游戏三大环节进行。具体的活动过程表现为:
1、通过教师的表演以及茶壶图片的展示,抓住茶壶的外形特征“矮又胖”,并初步尝试用动作表示“小茶壶”。
2、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并表演。这个环节中,我把学习歌曲与动作表演进行了整合,在“按节奏念歌词”“初步学习演唱歌曲”的同时,都进行了肢体的模仿。因为孩子们是好动的,而通过肢体模仿也是让孩子理解记忆歌词的手段之一,在使孩子进一步熟悉歌曲的同时,也解决了动作表演,可谓一举两得。
3、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游戏快乐。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迁移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创编倒水的声音。在这环节中教师让幼儿自己想象倒水的声音,模仿这种茶杯的`外形,既增加了情趣,又使幼儿能顺利迁移已有的经验。最后是合作游戏活动,先是教师与幼儿分角色扮演茶壶和茶杯,然后是个别幼儿与其他幼儿分角色扮演,最后让幼儿自己找伙伴两两合作分演角色。
3.活动延伸
活动中孩子们接触的是“又矮又胖”的小茶壶,为了不使幼儿思维局限,在活动的最后我特别出示其他不同形态的茶壶,让孩子们认识到茶壶的多姿,了解到茶壶并不是只有“又矮又胖”这一种,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继续表演的愿望。
六、活动的遗憾
1.原歌曲是一首英文歌,始终找不到原歌曲的伴奏,曾经尝试将英文歌歌词用相关软件弱化,但是效果很不理想,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得用钢琴弹奏录音,虽然音效比较清楚,但是始终及不上专业的伴奏来的感觉好。同时因为我考虑到孩子们又要学唱,又要表演,有意识地将速度放慢了一些,使得歌曲的“欢快活泼”体现不够。
2.孩子们在表演中没有将倒水的声音表现出来,教师并未及时引导,使在游戏时缺少了些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