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参考锦集8篇
一、设计意图
主题活动《黑白也精彩》之子课题“动物的黑白世界”开展以来,孩子们的视角渐渐关注到动物身上的花纹、皮毛甚至它们喜欢吃的东西等等。斑马、奶牛、斑点狗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动物,而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黑白花纹的动物,这些基本主题经验是孩子们已经积累的。同时,我发现我们的孩子在区域中很喜欢为小动物穿衣服(涂色),但都有这样共性的特点,就是不懂得很好地在轮廓线内涂色,而且坚持性不够。通过此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黑白花纹动物的明显特征,从而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喜欢动物、亲近动物。经过我对当前我班孩子的情况分析,以为黑白花纹动物洗洗澡为切入口,在幼儿能接受理解的方式下,自己勾勒黑白动物的花纹并学习在轮廓线内涂色,即习得了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的习惯。同时,我将活动延伸到班级的美工区,孩子们即能巩固装饰动物的黑白花纹,还能在动物的周围添画。
二、活动目标
1、在参观动物园的过程中了解黑白花纹动物的主要特点,引起幼儿的观察兴趣。
2、幼儿学会画奶牛的花纹,并尝试在奶牛的身上画出来
3、愿意为小狗、奶牛、斑马等动物设计花纹轮廓,并学习正确地涂色。
4、寻找生活中与黑白动物身上相似的线条。
三、活动准备:
动物园的图片一张、郊游的音乐一曲、动物图片每人一张,人手一支粉笔,生活中的斑马线及象奶牛一样的花纹一朵、一朵的白云,记录表人手一张,让幼儿寻找生活中点。
四、活动过程
〈一〉花纹动物的特点,引起幼儿的观察兴趣。
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幼:“去过”
师“动物园里都有些什么呢?(请三个幼儿讲一讲)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黑白花纹动物园去看看,有些什么动物呢?我们听着音乐一起出发吧,(放智慧树的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跳。音乐结束,老师出示黑白花纹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有些什么动物?(幼儿随便讲,有什么什么动物)。
师:请幼儿再说说他们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如果幼儿说不出,老师可以个别指出,让幼儿一个一个说,小狗身上的花纹是一点一点的,奶牛身上的花纹是一块一块的,斑马身上的花纹是一条一条的,然后出示三种花纹图样。
〈二〉画奶牛的花纹,让幼儿尝试在纸上画。
师:这三种花纹你哪一种不会画,老师着重示范奶牛花纹的画法:“爬了一座山坡停一停,再爬一座山坡停一停,请幼儿把手拿出来跟老师一起画。爬了许多座山坡累了,又回到出发点休息了。”请幼儿在地上学画奶牛花纹的画法,(每个幼儿在地上画花纹。老师巡回指导。)展示幼儿的作品,评价幼儿的作品。
〈三〉白花纹添画花纹,并给动物配上适合的花纹。
每组有现成的动物作品,但是没有花纹,请幼儿为他们设计花纹,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并放音乐。《琵琶曲》
〈四〉幼儿的作品,评价幼儿作品。
〈五〉生活中相似的线条师:小朋友,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与动物身上相似的线条,斑马、奶牛、狗等等幼:斑马线与斑马身上的花纹相似,奶牛身上的花纹与白云的花纹相似、小狗身上的花纹与泡泡、雨点、露珠等相似。并展示课件。
五、活动反思:
本节课幼儿的活动兴趣很浓厚,能够对动物身上的花纹进行想象,象泡泡、象白云、象斑马线等,通过儿歌的方式学画奶牛的花纹,幼儿的兴趣很浓厚,也较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学画奶牛花纹的同时,幼儿虽然掌握了方法,但由于幼儿的年龄有限,有时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这点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接纳孩子,包容孩子的能力,所以老师的要求也因人而异,准确看待每一幅作品。
在本节课中,老师的引导较自然,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尝试、但是幼儿作画之前,老师没有交代动物身上应该穿适合的衣服,所以有的幼儿画的不够好,如果老师能够交代清楚,效果会更好的。
活动目的:
1、学会使用棉签做画用。棉签画叉,中间横一条线,画出雪花的六个角,再通过装饰画成小雪花
2、能大胆地用棉签画出大小不同的雪花。
3、在做画过程中体验黑白装饰画的美感,感受用棉签做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黑颜色的纸人手一份,棉签每人两根,白色水粉每组两盘。
2、湿抹布一块。
3、雪花的图片或实物。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雪花的图片或实物。
教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那你们说一说冬天都有什么景象呢?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冬天天气很冷,天空中下起了雪花,小朋友你们喜欢雪花吗?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到来了什么。
二欣赏雪花,教师讲解并示范画雪花。
(1)教师出示雪花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进行观察。
(2)教师讲解画。
教师:老师将这片雪花画在了纸上,小朋友猜一猜我用什么画的。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种新的画画工具。
教师出示棉签引起幼儿的兴趣。
(3)教师边画边讲解。
教师:小朋友用一根棉签轻轻地蘸上白颜色的水粉,在画上画一个叉,在叉的中间画一条线,形成一个六个角的图形;再蘸颜色在六个角上画上小圆或一条条短横线。这样,一朵美丽的雪花就画好了。
教师:小朋友的桌子上放有白颜色的颜料、棉签和抹布。
(4)幼儿操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浓厚,选材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冬天的快乐,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知道冬天的特征以及雪花有六个花瓣,整合语言讲述、环境创设、交流互动、动作展现、识字活动、认识了有关雪的文字,并能用语言来表达,使整个活动形象生动、活泼有趣。在活动中,幼儿对油水分离的美术效果十分感兴趣,她们对颜料刷子刷刷刷后的美丽的冬天景色回味无穷。结合儿歌,运用多种方法撕撕、贴贴、涂涂的方法制作美丽的雪花。采取了分组的形式,每一组都提供了不同的材料,制作的方法也不同,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能力的差异,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的积极性。不足的是一组涂色幼儿动作较快,好象完成了没事了,幼儿有些闲着,这时可以引导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可以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有些什么不同,让他们有一个交流的过程,通过这个活动,我会在以后的活动中会更加注意。
帆船运动
活动目标
1.感受帆船运动员的勇敢,激发对帆船运动的兴趣。
2.了解帆船的外形特征,尝试用线描表现运动的帆船。
3.能选择自我喜欢的色彩装饰帆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了解有关帆船比赛的知识。
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挂图“帆船运动”;帆船运动的视频片段、示范画纸1张、欢快的背景音乐。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7~8页;记号笔、油画棒、水彩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观察帆船比赛的视频,引导幼儿回忆有关帆船比赛的已有经验,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画面上有什么?是什么运动?帆船比赛运动在哪里进行?帆船上有些什么东西?运动员是怎样拉动帆船进行运动的?你还发现了什么?
二、探索发现
1.出示挂图“帆船运动”,观察帆船的外形特征。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观察帆船的外形,并用图形归纳船身、船帆的形状。
指导语:今日大海上有微微的风浪,帆船运动员乘着他们漂亮的帆船出海啦!船身和船帆像什么形状?帆船有哪些部分组成,分别是什么形状,像什么?帆船在运动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鼓励幼儿尝试用图形组合的方式表现帆船。
指导要点:请幼儿在示范纸上绘画出帆船,注意提醒幼儿表现出帆船的细节,如:杆、绳子等。
3.欣赏《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7页“艺术角”中的幼儿作品,发现帆船的不一样表现方法。
指导语:小画家装饰帆船用了哪些方法,你最喜欢哪艘帆船,为什么?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8页,引导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创作。
指导语:小朋友们,把自我的小伙伴当成帆船运动员,站在帆船上拉动漂亮的船帆在大海里航行吧!
2.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提醒幼儿先画帆船,再画出海浪,然后装饰帆船,最终添画出背景丰富画面。
3.教师巡回指导,并对画面布局,帆船装饰的方法进行重点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幼儿自由欣赏同伴作品,并找出“最有创意的帆船”、“最漂亮的帆船”。
2.教师从画面中帆船的线条和色彩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我的绘画材料;随着音乐做帆船运动的动作。
活动目标:
1、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
2、尝试运用团圆、搓等技能,表现苹果的主要特征。
3、初步学习使用简单的辅助材料,在泥工板上进行操作。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感受作品苹果的美感。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1个,橡皮泥、火柴棒或牙签。
活动过程:
1、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说谜面:红红脸,圆又圆,亲一口,脆又甜。
(2)幼儿自由猜谜语,教师待幼儿充分发言后说出谜底。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塑造苹果的方法。
(1)出示实物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苹果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2)幼儿边讨论边尝试制作,教师指导。
教师:请你先自己试试用橡皮泥做苹果,等会儿来教大家。(幼儿自由探索)
(3)教师:你是怎么做的?橡皮泥怎样才能变成圆的?怎么才能在上面变出小坑呢?苹果上还有什么?怎么做?
(4)教师小结,帮助幼儿提炼词汇“揉一揉、搓一搓、压一压”等。
3、集体欣赏幼儿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个苹果?为什么?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幼儿对泥橡皮泥制作很感兴趣,而且制作苹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是幼儿能做出来的。
不足之处:
1、活动前我也做了准备,有实物苹果,还有幼儿每人一桶橡皮泥。但是实物苹果色泽不是很好看,如果我能准备红、绿、黄三种颜色鲜艳、特征明显的苹果,那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每人一桶橡皮泥,在制作时,幼儿打不开包装袋,纷纷请老师帮忙,导致出现了一点混乱,而且,由于橡皮泥颜色众多,幼儿选的颜色也五花八门。如果我事先准备红、黄、绿三种颜色,分发给幼儿,不仅可以让幼儿认识这三种颜色,同时也避免了颜色太多的困惑,也能让孩子自由选择做什么颜色的苹果,能力强的甚至可以多做几个。
2、活动中,我请幼儿自己先尝试做苹果,但是对于我们班幼儿来说,这是有难度的,只有个别幼儿能做到“搓圆”的这一步。因此,教师还是要先示范。活动的难点在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上下两个坑,并在圆形的基础上压出上下两个小坑。这一点我没有把握好,只是一带而过。
3、展示评价时,由于我已经让幼儿将做好的作品放到展示台上了,所以我请幼儿分小组来欣赏评价,这样会导致秩序混乱。换一种方法,我可以请幼儿将做好的作品托在手上,大家相互展示、评价,然后送到展示台上,平时也可以欣赏,这样更好。
小百科:苹果,是水果中的一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苹果的果实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幼儿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对刚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来说,在绘画方面,可以说毫无基础,我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幼儿很喜欢吹泡泡,我就让幼儿学习了一种新的绘画方式吹泡泡画,这样也能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在看一看、吹一吹中感知泡泡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2.用多种颜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每组1份有颜料的泡泡液,每人一根吸管。
2.1张作画卡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出示泡泡液,教师吹泡泡,幼儿抓泡泡。
2.请幼儿吹泡泡,其他幼儿观察泡泡的大小、颜色、形状。
二、出示小鱼图片
师:小朋友你们会吹泡泡,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也会吹泡泡,你们看它们是谁。(小鱼)
师:和小鱼打招呼。(小鱼你好)
师:你们快看小鱼会吹泡泡,可这里怎么没有泡泡呀。我听听小鱼怎么说。它说它们游累了,想让小朋友帮我吹一些泡泡,你们愿意吗?
(愿意)个别小朋友吹泡泡。
师:小鱼又说话了,它说你们吹的泡泡很漂亮,可没一会就破了,它想让泡泡留在纸上,你们愿意帮我吗?(个别小朋友吹泡泡)
师:老师把泡泡液里放了颜料,这样吹到纸上泡泡破了,颜料留在了纸上,就会有一个彩色的`泡泡了。(说完师示范边吹边说儿歌:小吸管 手中拿 蘸一蘸 对着纸 轻轻吹)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出示画纸,幼儿作画。(老师这里还有一群小鱼需要大家帮忙吹泡泡,吹之前老师要提醒小朋友不要把颜料吸到嘴中)
1.教师交代作画要求:老师准备了颜料、吸管,请幼儿去吹一吹。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方法,鼓励幼儿把空白画纸都吹满。
3.及时肯定幼儿的吹画作品。
4.和小鱼说说话,告诉小鱼你吹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是大是小是一个个还是一串串的是红色是绿色等等)
四、结束语
拿着我们的纸杯和吸管我们到外面去吹一吹吧。
活动反思: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一个人从小时候起就应进行美育,那么在幼儿园小班进行美育活动更显得迫切了。
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走向新环境,其绘画发展水平也正处于"涂鸦期",由于年龄小,手的动作不够灵活,加上他们绘画的目的不太明确,不清楚应该如何画,怎样涂色,画面怎样变得漂亮,他们只是把绘画当成一中游戏,随自己兴趣任意涂抹,画出的物体不太规范(成形).因此,小班幼儿的美术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个年龄阶段,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来说,帮助幼儿提高绘画技能,使幼儿学会绘画的手段,表现他们内心意图是十分必要的。
在《小鱼吹泡泡》这个看似一个简单的活动,对于小班的孩子要完成这样的任务,的确也要有一定的信心和毅力。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感受活动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在活动时,我先出示一张小鱼在吹泡泡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我们要把整片海洋的小鱼都吹上泡泡。整个活动下来,幼儿兴趣浓厚反应热烈,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这样利用幼儿游戏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学习绘画的兴趣和强烈愿望,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当然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我要注意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对不同能力发展的幼儿要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在活动的过程中对孩子作品的评价有些仓促,不够详细。对幼儿作品的评价我们仍要以赞赏、鼓励为主。
活动目标:
1.用手指练习画圆和小短线,体验酱油画的乐趣。
2.能根据圆形面包大胆添画,发展幼儿想象能力。
活动重点:
用手指练习画圆和小短线,完成酱油画。
活动难点:
能够根据画圆大胆展开想象并添画。
活动准备:
1.酱油、盘子、棉签、勺子、抹布,大、小画纸等。
2.已有了解过圆形物的知识经验。
活动流程:
一、以“面包师”的身份进场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乐乐面包房”开张啦!这么多客人要吃我们的面包,面包不够,我们要在=再做一点。
2、你们知道面包是用什么做的吗?(幼儿回答)
3、真棒!这些美味的面包就是用这些材料做的。但是今天我们要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来做面包。出示装有酱油的瓶子,请幼儿观察。看:“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闻:“闻一闻是什么气味?”尝:“谁来尝一尝它们是什么味道的呢?”
通过讨论并小结:这是酱油。提问:“你在哪里见过酱油?”
4、酱油的用途:用酱油可以做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小结:酱油是一种调味品,厨房里少不了酱油。酱油可以用来烧红烧鱼、红烧肉,还可以在吃馄饨的时候撒上酱油,时馄饨的味道更鲜美。你们说酱油的用处大吗?
二、讲解示范。
1、师“今天我们也来用酱油来试试好吗?”帮帮熊妈妈的忙。出示大的面包盘。
2、师:做面包呀,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听好了!
教师示范:拿出小棉签,蘸一蘸,舔一舔,找个点儿转一转,转呀转呀转呀转。圆圆面包做出来。一个圆圆的面包烤好了,哇!好香啊!我都闻到香味了呢?你们闻到了吗?”
3、师:要把面包做得大大的、满满的才香,才好吃。你们想不想来做一个?拿出小手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师幼再次共同联系)
4、发散思维,请幼儿想象。
师:香不香,你们闻闻。可是客人说他们喜欢吃各种不同样的面包。我们快想想办法吧!(充分让幼儿想象并说说圆形面包烤完后会变出哪些不同的形状样子)后示范:
(1)“香香的面包会变成什么样呢?看仔细哦!(画线条)
(2)你们看我烤得面包变成了什么呀?”(太阳、毛球、小刺猬)
(3)“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看看你的面包会变成什么?”(个别幼儿说或画)
三、幼儿大胆作画,巡回指导。
1.出示逐一介绍做面包的工具:棉签、酱油、白纸、抹布
2.讲解操作要求:
(1)先用棉签蘸上酱油,(蘸一蘸、刮一刮、绕一绕,在纸上顺时针画圆做面包。)
(2)面包要烤得大大的,在面包变变变时,添画上有长有短的线条,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面包哦,这样森林里的小熊们才会更喜欢哦!
(3)画完将小手指在抹布上擦干净。
师:客人们好饿啊,我们一起来多做些各种各样的面包来送给他们,赶快行动吧!(走到座位边上站着操作)
3.放音乐、幼儿作画,随机指导。
四、鼓励评价。
师:面包做好了,我们来放进大大的烤箱,烤面包喽!我们一起来看看都做了哪些面包?(点评部分孩子的作品)
小朋友,你们的小手真灵巧,做出了许多美味的面包,你最喜欢哪个面包?(说说自己或同伴做的什么面包)现在我们一起来烤面包吧!
师:面包烤好了,闻闻想不想?让我们赶紧供给客人吃吧!
师幼互动
结束:客人们,我们小面包师做的面包好吃吗?面包师们,下班时间到了,让我们和客人说再见吧。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尝试大胆地表现蘑菇房的基本特征,
2、乐意向同伴介绍蘑菇房,与同伴一起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笔、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打开幼儿用书,共同阅读故事《蘑菇房子》,引出主题。
二、认识蘑菇房子的特征,了解作画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蘑菇房子,说说:蘑菇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房顶是什么形状的?房子又是什么形状的?蘑菇房子上还有什么?
蘑菇房子房顶是半圆形的,房子是长方形的。房子上有窗户门。
谈谈房子应该画的如何才能住得下小白兔?(房子应该画的大,才能住得下小白兔。)
幼儿想象你想画怎样的门窗?(可以是正方形、半圆形、圆形等等)
三、幼儿大胆作画。
师鼓励幼儿蘑菇房子画要大的。绘画大胆,门窗自由发挥想象、涂色均匀。
四、展览作品,相互评价。
幼儿相互观摩蘑菇房子。教师组织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房子,为什么?表扬作画大胆、涂色均匀的幼儿。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喜欢折纸活动。
2、学习折叠绘画的方法表现小动物的形象。
准备:
三角形纸、彩笔、图画纸,小狗、小猫、小猪的范例。
活动与指导:
1、出示可爱的小动物的范例请幼儿欣赏,可选择自己喜欢哪个小动物。
2、学习折叠绘画小动物,会在小动物形象上描画五官。
3、幼儿自行练习折绘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4、鼓励幼儿多折几个动物,画小动物不同的动态。
建议:
教幼儿学习看折纸图。
日常生活
1、丰富幼儿关于小狗、小猫、小猪的知识。
2、学习“一只哈巴狗”的舞蹈及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家园配合
鼓励称赞幼儿动手折叠学画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能够画出气球。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体验绘画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准备材料:
1、绘画纸、彩笔、面签
2、大小不同的圆盖若干
3、不同颜色的气球
活动过程:
1、观察气球
教师出示各种不同颜色大小的气球,每组三个,请小朋友观察说出气球的颜色、形状、大小。
2、画气球
教师向小朋友介绍工具和材料,提出要求:小朋友可以自己用彩笔或者棉签画气球,也可以借助大小不同的`圆盖来画气球。画完气球的小朋友别忘了在气球尾部画出牵线;要注意画面的清洁,小朋友可以画出大小不同的气球。
幼儿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工具画气球,分二组进行(一组:用面签画气球
二组:用彩笔画气球)。
引导幼儿边看边画气球,告诉小朋友在画气球时,要多观察实物,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画出气球及牵线。
3、装饰气球
小朋友画完气球后,可以给它装扮一下,让它更漂亮(教师启发幼儿在气球上画出一些简单的图案)
活动延伸:
美工区(五彩气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