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课教案(精彩6篇)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指导粮食来之不易。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种米饭的图片(白米饭、南瓜饭、菠萝饭等)
经验准备: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
2、引导幼儿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引导幼儿自由说说,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
3、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4、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并理解自由自在的情趣。
2、在合作游戏中,体会和朋友在一起自由自在的方法。
活动准备:
彩虹伞
活动过程:
一、欣赏绘本,理解情节
1、 出示书名《像狼一样嚎叫》,介绍主人公是条叫默卡的狗,引发幼儿思考:它为什么要像狼一样嚎叫?
2、 讲故事,听到:默卡想做一只自由自在的狼,引发幼儿思考:狼的生活让默卡觉得哪里好?为什么?
小结:原来默卡不能自由自在的做事。
二、联系生活,理解情绪
1、 你觉得你在幼儿园自由自在吗?什么事不能让你自由自在?
小结:原来幼儿园很多事不能自由自在,默卡打定主意……(继续故事)
2、 你看到默卡自由自在在干什么?
3、 在幼儿园,你想自由自在干什么?
4、 如果让你自由自在做这些事,你想从什么时候玩到什么时候?
三、合作游戏,了解方法
1、老师带来五彩伞,你心里想如何自由自的玩?
2、强调伞里的玄机:里面有个小动物图片,老师从一数到五,五一到,停止游戏。数五以内,自由自在,五一到,全部停止,找到有礼物。
3、分小组,和朋友一起试试。
小结:
想想看,我们是自由自在的试试,还是有商有量的试试啊?!当好多人在一起,一起做同一个动作,那就是把布举起,喊着:预备!3、2、1同时把布举起。可见,一起做游戏还是要有些小规则,这样才能体会游戏的快乐。
设计思路
饶有趣味的作品内容,很吸引幼儿。“够月亮”的画面和内容让幼儿充满好奇,产生了游戏的冲动。因此这是一个可以“玩”、可以“游戏”的作品,适宜在大班进行集体教学。
叠高是各年龄段幼儿都喜欢的活动,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但对叠高中蕴含的“奥秘”却不甚清楚。于是,我们借助文学作品,设计了“够月亮”活动,让大班幼儿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操作、探究和发现。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动物“吃月亮”的画面中,讨论并发现叠高时保持平衡的方法。
2.与同伴一起探究叠高的“奥秘”,从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作品的动画片、幼儿建构作品的照片、PPT(人体叠高):叠高用的多种用具、纸制隔板、可移动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交代名称,引发好奇
(通过“开门见山”式的问题引出作品,引起幼儿无限的遐想和学习的积极性。)
1.这是什么(月亮)这里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这个故事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2.你认为月亮是什么味道的
3.过渡:有一群动物也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它们想去摘月亮,动物们有没有摘到月亮动物们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借助重点问题和插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讨论并发现叠高的一些方法,促进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1.播放PPT:看看讲讲(讲述中适当进行一些插问)。
(1)大象这么大,海龟这么小,我们一起帮忙想个好办法,让上面的大象站稳、下面的海龟不受伤,可以怎么做(引导幼儿大胆推测)
(2)现在谁来帮忙了狮子站在斑马身上,它的头往哪边比较合适呢为什么这样站比较好
(3)现在几个动物在摘月亮(7个)你认为猴子会请哪个动物爬上去比较合适(推进)为什么小老鼠爬上去比较合适
(4)小老鼠为什么能成功这是朋友们互相合作、努力配合的结果吗
(5)谁能说说动物们是用什么办法站稳、够到月亮的
2.小结:动物们互相配合,慢慢地往上叠,它们都找到了保持平衡的方法。它们不怕失败,最终成功地够到了月亮,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大家都觉得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很值。
3.过渡:动物们齐心协力用叠高的方法够到了月亮,品尝到了“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你们想不想也和朋友一起“够月亮”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借助操作体验和问题讨论,引导幼儿在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1.第一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个桌上有一个可移动的“月亮”。一个塑料筐,筐里有一些小纸板、罐头、积木、木板等。每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1)交代操作要求:
这些材料像什么呢(动物的腿)这些小纸板可以代替什么(动物的身体)
有的动物是两条腿的,也有的动物是四条腿的。你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代替动物的腿。
材料只有4份,而我们有16个人,可以怎么玩游戏呢(4人合作游戏)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怎样的材料适合放在下(上)面怎样放置材料才会稳稳当当的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2.第二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个小组增添相同数量的药盒、酸奶罐、圆柱体积木。
(1)交代操作要求:
这次每个小组增加了材料,你们可以用和动物不一样的方法试试叠高“够月亮”。
提醒幼儿可移动的“月亮”可移至中间处或最高处。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幼儿是否有意识地挑选材料幼儿是否能分工合作进行叠高叠高时是否细心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重点介绍与众不同的方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3.小结激趣。
“够月亮”的办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失败了……以后,我们可以试试各种办法,相信你们肯定可以够到月亮。
延伸活动
1.请幼儿欣赏图片或PPT,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有关人体叠高等画面,进一步感知其中蕴含着的有关叠高——平衡的“奥秘”。
2.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叠高用的多种材料,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继续玩游戏,并记录游戏的操作情况,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活动反思:
一、目标定位偏难,幼儿基本掌握
针对三个目标来说,第一个目标偏难,但是在幼儿的掌握情况来说还算不错,不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太过于去抓住目标进行教学,显的有些死板,不够灵活。第二个目标是感受夜晚大自然的美好意境,但是在活动中不太能体现出来,月亮本是夜空中的精灵,体现一种纯净宁静的美,但是在活动中没有营造起这样的氛围,这是有点欠缺的。可以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播放一点关于夜晚的轻音乐,让幼儿仿佛置身于夜空中。
二、内容主体单板,幼儿兴趣不大。
整个活动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比较老套,缺乏新意。导入部分过于着急的想去进入下一个环节,所以幼儿思考的比较少,幼儿的主体性体现的还不够,可以让幼儿来说一说会在哪里看到过月亮,看到的。月亮是怎样的。可能由于我教龄不长,我怕把问题抛出去之后会收不回来,还是要在以后的更多活动中自己获取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请幼儿第一次欣赏完诗歌的时候,我提问的问题可以在广泛一点,不要把问题框死在诗歌中,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发挥想象力,让他们想一想听到了什么,他们的思维肯定还会更加广阔。
在活动中应该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回答,不能去否定幼儿的想法,在活动结束后我才发现,我过分的去强调了诗歌的题目是《月亮》,而一直去否定幼儿提出的“月亮和我好”,这也是一大忌。
三、延伸环节仓促,主题没有升华
过于仓促的去结束活动,忽略可以很精彩的主题升华部分,可以在结束部分让幼儿在说说,可以给月亮找哪些好朋友,在活动中也要突出夜晚的情感,安静纯净。突然的让幼儿出去给月亮找朋友也显得有点不切实际。可能我的教育手法比较稚嫩,在幼儿面前也不太能放开自己,显的有些拘谨,情感的表现还不是很到位,不能以感情以声音来吸引幼儿,这也是我在以后需要继续发展的方向。
关于这次的活动,王老师给予的意见和评价也是我以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相信在这样一片和谐的环境中,我也一定会继续努力,不断吸取成熟教师和有经验的老师的良好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努力为八幼的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还有,在活动中,我的目标达成度不够,没有诗歌的意境美;教师教的痕迹也较多,幼儿理解不够;对幼儿的表述细节,教师关注不够,“飘”“盛”,没有及时纠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送礼物的意义,礼物不在轻重而在于心意。
2.培养幼儿的讲述能力,使幼儿能根据故事大胆地表演故事。
3.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情感。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字卡:生日衣服礼物。
3.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4.小兔灰灰和小兔白白头饰各一个、衣服道具若干。
活动过程:
1.音乐引入主题
师:⑴小朋友们知道刚才的《生日快乐》歌是给谁唱的吗?谁要过生日了呢?
⑵今天啊,森林里的小兔灰灰就要过生日了,它的好朋友小兔白白想要送给它一件礼物,你们想知道它送了什么礼物给小兔灰灰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2.观看故事视频
教师播放视频,幼儿初步理解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3.看图片讲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⑴述第一段
师:谁要过生日了?白兔准备送一件什么礼物?买的还是自己做的?灰兔听了以后心情会怎么样?(引导幼儿学习字词“生日、衣服、礼物”)
⑵讲述第二、三段
师:①白兔做过衣服没有?晚上做衣服时出了什么事情?
⑶讲述第四、五段
师:①这次又发生了什么事?白兔感觉怎么样?②第二天白兔对灰兔说了什么?灰兔怎么说的?(幼儿学讲白兔和灰兔的对话)
⑷讲述第六、七段
师:①这次剪之前白兔对自己说了什么?帽子做成了没有?白兔自言自语说了些什么?②第三天白兔碰见灰兔说了什么?灰兔又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模仿对话。
⑸讲述第八段
师:白兔送给灰兔什么礼物?白兔为什么难过?灰兔的表现是什么?白兔为什么又不难过了?(讲一讲白兔的糟糕心情和灰兔收到礼物的高兴心情)
小结:因为手绢是白兔亲手做的,礼物不在轻重而在于是否用心去准备。
4.幼儿看书再次理解故事内容,启发幼儿讨论。
⑴白兔为什么要送给灰兔礼物?
⑵白兔开始要送给灰兔一件衣服,最后怎么变成一块手绢了呢?每次剪坏的时候,白兔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难过?
⑶灰兔听说白兔送给她一件衣服,最后收到了一块手绢,灰兔为什么还是很高兴?
5.角色扮演(小剧场)
请两位小朋友,一位扮演小兔灰灰,一位扮演小兔白白进行表演,教师旁白。
6.延伸活动:请小朋友回家与家长共同作画,作为礼物送给小兔灰灰。
附故事:
送给小兔灰灰的礼物
再过几天就是小兔灰灰的生日了,小兔白白想做件衣服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
可是白白从来没做过衣服。
刚剪了几下,就剪坏了布。唉!看来衣服是做不成了,只能做件背心了。
第二天,白白碰到灰灰时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嗯,做衣服太慢了,我想还是做件背心送给你吧。”
晚饭后,白白就开始做背心了。这次,他小心多了,可还是剪坏了。现在只能做顶帽子了。
第三天,白白又碰见了灰灰,说:“嗯,我觉得那块布更适合做一顶帽子,我该做顶帽子送给你吧。”
这天晚上,白白的运气糟糕透了,因为他又剪坏了,这下连帽子也做不成了。“唉,我真是一个大笨蛋!”白白生气的自言自语。
灰灰的生日到了,当白白把一块手绢送给灰灰时,他难过得差点掉下眼泪。“哇,真漂亮!这真是我收到的的、最特别的生日礼物。谢谢你!”看到灰灰这样高兴,白白一点也不觉得难过了。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优美意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产生拓展性思维。
3、初步学习仿编儿歌的方法。
【活动准备】
情景创设: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
物质准备:轻音乐、儿歌录音;与儿歌内容相应的课件;花儿、鱼儿、苗儿的头饰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儿歌,并感受其意境美。
难点:鼓励幼儿创编儿歌。
【活动过程】
一、
1、(听音乐进教室)师:“春天真美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放“雨”声)“哎呀,下雨了,我们赶快找个地方坐下来躲躲雨吧!”(幼儿坐到座位上)
2、师:“小雨点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声音?你知道下雨有什么好处吗?小朋友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下大雨时是“哗哗哗”的声音,下小雨时是“沙沙沙”的声音。”好处是:“庄稼、树木、花草等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阳光和雨露,适量的雨水会让庄稼长的更好;还有小鱼、青蛙它们也喜欢下雨。”
二、
1、利用课件,引出儿歌。
教师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课件,提出问题:
(1)“雨点落到了什么地方?”
(2)“花儿有了雨点高兴的怎么样?”幼儿学一学。(引出儿歌第一段)
(3)“鱼儿有了雨点高兴的怎么样?”幼儿学一学。(引出儿歌第二段)
(4)“苗儿有了雨点高兴的怎么样?”幼儿学一学。(引出儿歌第三段)
2、利用课件帮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雨点”。
三、为了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师幼共同游戏。
教师扮演“小雨点”,幼儿带头饰扮演“花儿”、“鱼儿”和“苗儿”一起表演儿歌内容。
四、幼儿改编儿歌。
1、启发幼儿回忆生活经验:“你们还见过雨点落在什么地方?”提示仿编方法:
“如果雨点落在小溪里,小溪会高兴的怎么样?”
“如果雨点落在小树上,小树会高兴的怎么样?”
“如果雨点落在泥土里,泥土会高兴的怎么样?”
“如果雨点落在柳树上,柳树会高兴的怎么样?”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编儿歌。
结束:“雨”停了,继续去郊游。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将改编的儿歌画成图画,并让家长将儿歌内容写在图画上,在美工区展览。
【活动评析】
大班语言活动《小雨点》,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幼儿对下雨并不陌生,幼儿也喜欢下雨,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大雨是“哗啦啦”,小雨是“沙沙沙”,并且知道雨水对人们、植物、动物的好处,在引导幼儿改编儿歌的基础上首先出示课件,给幼儿提供一个个画面让幼儿观察后展开想象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以拟人化的表演方式加深幼儿对儿歌的记忆和理解。对幼儿生活已有经验进行了一个整理和再加工,最后雨停了,带幼儿去郊游。活动中观察下雨后,花儿的变化,鱼儿的变化、苗儿的变化,让幼儿感受儿歌优美的意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大自然现象的兴趣,完成了目标1,通过整个活动过程,幼儿提高了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产生拓展性思维,并学会初步仿编,完成了目标2、3,并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学而不厌。给每个幼儿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语言活动反思——怕痒的红布头
“痒”虽然是一种生理反应,但结合在生动形象的文学情景之中,别具诙谐、滑稽的意味。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宣泄了郁闷,松弛了心绪,体验到从生理到心理的舒畅、愉悦。活动《怕痒的红布头》一开始我就和岚岚合作表演故事的第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情景表演方式,让孩子们直观、形象的认识了“痒”与“笑”的联系,接着我让幼儿两人一组合作表演这一部分,幼儿体验着故事的情节的有趣和痒痒唤起的“笑”,以及疏泄郁闷的心理感受。活动第二部分是理解故事的第二部分,由于有了第一部分的铺垫,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当我问:“红棉袄碰到脖子、碰到身上,小猪痒的怎样?”幼儿回答:“小猪痒的舒服、痒的痛快。”当我问:“小猪的朋友们穿上红棉袄后怎样?”幼儿回答说:“痒的舒服,痒的痛快。”当我又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这种痒痒的味道?”孩子们都说:“因为痒的舒服,痒的痛快,痒的开心。”辉辉还说:“我们听了这个故事也很开心,很舒服。”最后一个环节“谁穿了红棉袄”更是把活动推入了高潮,它以游戏的形式带幼儿进入了氛围,有了更为真切的体验,在“嘻嘻嘻,哈哈哈”笑声中我们结束了。
本节课不足之处就是在第一环节两人合作表演时,有个别幼儿没有参与,如果都参与表演的话,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就更透彻,也就更能体验“痒”这一生理反应令人发笑、舒畅的感受了。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老师、同伴及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会学胜过学会,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幼儿园语言教育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组织的语言活动“落叶”,正是通过为幼儿创造一个以看、听、说为主体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产生对语言的兴趣,调动幼儿想说、爱说、愿说的欲望,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语言。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语言艺术美,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要求幼儿能跟着老师较有表情地朗诵散文。学习词汇:“飘落”。
2、理解散文内容,产生联想,促进幼儿想象能力的发展。
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册《儿童用书》。
2、多媒体课件及有关录音。
3、头饰:小虫、蚂蚁、鱼、燕子。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看、听、说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初步学会有表情地朗诵散文,感受散文的语言艺术美。
难点: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引题
采用大风车栏目组为小朋友寄来礼物的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探索散文内容:
(1)提出阅读要求。
(2)幼儿自由阅读。
(3)提问:你在书上看到了什么?
2、幼儿完整欣赏配乐朗诵散文(录音)。
提问:散文叫什么名字?
散文里有哪些小动物?(有-有-还有)
3、出示多媒体课件,通过听、看、说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完整朗诵散文一遍。
(2)分别出示课件理解内容:
a、课件1、提问:秋风吹来了,树上的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
(丰富词汇:飘落)
b、课件2、提问:树叶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
c、课件3、提问:树叶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
d、课件4、提问:树叶还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
e、课件5、提问:树叶最后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
是怎么说的?
(3)组织幼儿讨论:落叶可以当做房子,当做小船,当做伞和信,落叶还可以给谁当什么?谁能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4、幼儿学习朗诵散文:
(1)教师领读,幼儿跟读,要求幼儿第一遍跟着老师读,第二遍鼓励幼儿声音响亮一点,第三遍要求用喜悦的心情朗诵,并正确发出“风、落、凉、当”的音。
(2)分角色朗诵。
5、再次完整欣赏配乐朗诵“落叶”。
(三)结束部分
舞蹈“落叶”,感受秋天优美的环境。
活动反思:
散文《落叶》语言优美,很多描绘性很强的句子带有很大的情景性。所以,我认为该语言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理解这些语句,尊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活动开始,我说:我们在课前收集了许多树叶的图片,一起来看看,欣赏一下好吗?(课件演示各种各样的树叶)我:那么多美丽的树叶,你能用句子来描绘一下吗?孩子们:有红的、黄的、还有绿的,很好看。我:有红黄绿三种颜色,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五颜六色。我:一片片五颜六色的叶子从树上落下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像什么?孩子们:像小扇子,像小鸟,还有蝴蝶。我:很多很多的五颜六色的叶子掉下来,又像什么?孩子们:像地毯,还有被子,太漂亮了,我想把它拿来玩玩。
经过了上面的铺垫后,我出示散文的图画,结合画面,边引导幼儿观察,边讲述。重点是结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一些比喻的句子。如:好像穿着金黄色裙子的小姑娘,飘到屋顶上,屋顶变得金黄,飘到小河里,水面上像漂动着许多小船……最后,我带领幼儿一起看画面轻声朗诵。孩子们在我的暗示下,朗诵时也带着轻柔的舒缓和静谧,整个活动室里流淌着一股柔美的源泉。朗诵完后,大家都相视一笑。我知道,大家对散文所表达的那种安静和自然美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