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粽子作文【汇编10篇】
打开嫩绿的粽叶,一股淡淡的清香迎面飘来。白花花的糯米紧包着香喷喷的绿豆和散发着浓香的猪肉,这就是我们甘棠的特色美食------大肉粽。
粽子的制作工序是很简单的。首先,要把新鲜的糯米、绿豆、还有猪肉用清水洗干净,再用剪刀把苇叶的柄杆剪掉,然后抽出4~6张苇叶,两个手指夹紧,一弯一绕,就成了一个漏斗的形状,再往“漏斗”里装上糯米、绿豆、猪肉等,你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上红枣、栗子、赤豆等,加好料后就把它压平折盖上苇叶,最后用红线一圈一圈地扎紧一个大肉粽就完成了。把肉粽放进蒸笼里蒸熟就可以吃了。
煮熟了的粽子,热气腾腾的直烫手,可我还是迫不及待地剥开苇叶,一股浓浓的香味立刻就扑向了我。那白白的糯米、滑嫩爽口的绿豆合肥而不腻的猪肉令我垂涎三尺,咬一口,糯米的香、软、粘马上就占据了我的味觉,再咬一口,绿豆的滑嫩、入口即溶的猪肉在我的舌尖上徘徊,粽子还有很多的吃法:你可以把它切成一块块的煎着吃;如果你爱吃辣,可以蘸上辣椒酱和蒜头;爱吃酸,可以蘸上醋。
这就是我们甘棠的特色------大粽,尝一尝我们的大众,你一定会觉得唇齿留香,吃了还想吃!想吃的话要趁早哦,去晚了就没了。啊!又是这大粽的浓香,我得赶紧去吃了,拜拜!
阴历5月初五是国内传统的端午节,到那天,大家整天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氛围里。
每逢端午节那天,大家都包粽子吃,听说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年代,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当初他因国破家亡,悲愤不已,抱石怒投汩罗江里。大家知晓了,怕江里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很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期望如此鱼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正好那天是阴历5月初五,善良的大家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哀悼。
你知晓粽子是如何包的吗?让我来对你说吧。第一把新鲜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舀起糯米,并加上绿豆、蜜枣、葡萄干、排骨、花生米,用粽叶把它们包起来并用绳子捆紧,最后把包好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粽子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就早已飘荡遍了整个大街!你咬上一口尝尝,保证令你越吃越想吃,即使你不吃,闻一闻,都会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钻。
一顿丰盛的午餐过后,大家就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观看激烈的龙舟比赛。只见两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船上,手紧紧地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听到“叭”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向前冲。两岸的大家也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喊着:“加油,加油!”一时间,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
到了下午,大家也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按着传统的习惯,大家用早已筹备好的艾叶、菖蒲、鱼腥草等烧上一大锅水。全家人都要洗,说是避邪气 ,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杀菌除湿气。洗了将来,不会生痱子。
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节,你们必然会一饱眼福和口福的!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鬓,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这是宋代诗人陆游为端午节所作的诗。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包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到处是各种粽子的'香味。到了这天,奶奶将糯米淘冼干净,再洒上适量的酱油,浸泡几个小时,那糯米便成了金黄色,单看那糯米样儿,就够我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糯米泡好后,拿出清洗干净的粽叶,把它卷成一个斗形,这样米就不会漏。用勺子装一勺糯米,倒入那“斗”中,再将用酱油腌过的猪肉放入其中,再用勺子装一勺糯米覆盖在肉的上面,最后再用几张粽叶包裹好,用线把粽子紧紧地绑牢,一个可爱的肉粽宝宝就包好了……
接下来煮粽子,将胖乎乎的肉粽宝宝放入蒸笼中,里面加入适量的水,以免温度太高锅底会破裂。肉粽蒸一个小时后,浓浓的粽香就飘到空气中,再焖一会儿,便可以将粽子取出来吃了。
我们几个孩子围在灶边,迫不及待地催着:“什么时候可以吃啊?”取出粽子,将粽叶剥开,一股热气扑鼻而来,咬一口,那糯米已蒸得十分软糯,吃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端午包粽子之所以可以流传下来,不仅是因为它味道香美,还与它的传说有关。因为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屈原的尸体,所以将粽子投入江中喂蛟龙。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独特吧,快来我家乡一游吧!
又是一年端午节之时,满街飘来了粽子的香味,仿佛一叶轻舟载我缓缓回到了家乡,家乡的粽子包含了我对童年,对故乡的记忆。
家乡的粽子绵绵的,正如我对故乡的缠绵。粽子的米、叶,是家乡得天独厚的食材。糯米饱满圆实,白白净净。粽叶浓重的颜色,也正如我梦中的故乡。家乡的粽子甜甜的,糯糯的,馅儿随着时代的变迁,从豆子变成油汪汪的肉,栗子变成香喷喷的蛋黄,现在还嵌入了玛瑙似的红枣。在我记忆中,一吃到家乡的粽子,总能唤起我绵长的思绪。家乡的粽子包含了浓浓的故乡情,令我陶醉。
在家乡,每到端午,小孩子们走街串巷,兴冲冲地挂上包在红网兜里的大鸭蛋,而大人们则仔细地浸泡糯米,拌好馅料,包起粽子来。小孩子们一到煮粽子之时,便耐心地搬个板凳围在大锅前,眼里满是期待。待粽子一开锅,满屋弥漫着米香肉香粽叶香,小孩子们不怕烫似的,一窝蜂涌上前去,争先恐后挑上个最大的先拎在手里“观赏”,脸上洋溢着无比喜悦的笑容,再剥开粽叶狼吞虎咽地大口吞下,弄得满嘴油,像怕别人抢似的。之后帮助大人把热气腾腾的粽子分给邻居们品尝,总能换来一只只香包。一收到邻居回赠的小礼物,便能翻来覆去玩上半天。家乡的粽子包含了满满的邻里情,令我陶醉。
更可贵的是,一回到家乡,年过八旬的奶奶,依旧会蹒跚地回到屋里,一丝不苟地挑上上好的叶子,那认真的神情总能触动我,心里酸甜苦辣不知是什么滋味。她默默地擦洗,又慢慢地弯下腰在大缸里泡米……泪光中闪现奶奶如霜的银发,布满沟壑额的皱纹……糯米香和着一股暖流一起沁入我的心怀。家乡的粽子包含了暖暖的亲情,令我陶醉。如今,街市的粽子品种繁多,可我却还是执拗地偏爱家乡的粽子。然而,我现在几乎两三年才能回一次家乡。每每想到家乡的粽子,都令我陶醉,陶醉的不仅是粽子的.味,更是粽子的情。我只能噙着思忆的泪花,默默等待着与家乡的粽子重逢的那一天……
粽子是端午节的食品,传说它是为了纪念屈原发明的。屈原忠君爱国,却遭受别人的陷害,屈原无奈之下跳进江中。百姓非常哀伤,都去江里吊屈原。因为捞不着屈原的身体,大家都把饭团投到江中,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原了。人们怕引来龙,就用树叶包饭,彩色丝线困扎这样就变成现在的粽子了。
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我在一片热闹和阵阵粽香中,我们几个小伙伴在七里河吃粽子时还将粽叶里包沙子扔到河里,为纪念屈原,我们一群小孩开心地回到家里,看家长们用手一心一意的抱着粽子,只见妈妈麻利的拿拿起几张墨绿的粽叶叠起来,捏粽子叶的一头往里一卷,再将用事先准备好了的江米放进去,牢固的粽子也将陷封的滴水不漏,妈妈在利落的封上口,接着拿起根线把粽子绑了起来,放到锅里煮。就这样,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出锅了。
吃着口味浓郁的粽子,闻着粽子的阵阵飘香,眼前浮现出千年之前,一位满怀爱国情,忧愁的诗人站在宽阔的大江前向着大地倾诉着苦闷,大浪不断的拍击着石头,仿佛震天的锣鼓作响着,伴随着他跳入江中,为他谱写着一曲壮烈的爱国乐曲。
小小的粽子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中,也包含着一位伟大的诗人的爱国情,让我们记住没一个端午节吧!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马上端午节就要来了,我家也热闹起来了。有的采粽叶,有的包粽子,有的煮粽子……
邻居家也来一起准备端午节啦!我们小孩任务就是采粽叶,家长们主要是包粽子和煮粽子。我们小孩子出去采粽叶了,我们一边哼着歌一边跑到了小区后面的小河边,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粽叶。真好,在小河边还真有几十根芦苇在近岸的水边轻轻地摇头晃脑。我们开心极了,狂跑过去采摘,好像怕别人抢着采摘一样。我们采完了,一共采了一百多片苇叶。到家后,大人们一边清洗采来的粽叶一边说:“采晚了,天已经变得热了起来,上面都长虫了!”我们大吃一惊,都光顾着采了,没人注意苇叶好不好。大人们接着说:“这些粽叶大部分还是可以用的,先洗干净后再放在锅里煮一煮,增加韧性。”我们长叹了一口气!
大人们先把准备好的糯米和粽馅入到了桌上,然后把它们和到一起,接着用粽叶把它们包住,最后用棉线紧紧捆扎,粽子经过这些过程就算做成了。我们小孩也做了几只不成形的粽子,为什么叫不成形的呀?因为是第一次做的,所以说它不成形。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水煮,屋里开始弥漫清香,等到掀开锅盖,我们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自已做出来的粽子美味可口,入口即化,好吃极了!
我爱吃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今天是端午节,中午我们吃了买的粽子,也想亲手包一下粽子。我们先在电脑上查查怎样包粽子和需要的材料,还有要煮多长时间。大概知道了怎么包粽子以后,我和妈妈买材料包粽子。
到了超市,我们先找到卖江米的地方,买了大约2千克的江米。找到卖粽叶的地方,买了3包粽叶。又去到卖豆沙的地方买了一袋500克的豆沙。
回到家,按照查到的方法把江米和粽叶洗干净后浸泡在水里。24小时以后就可以包了。
第二天中午放学后,我发现米上漂着一层白白“泡沫”。我问妈妈:“这米是怎么了?”妈妈说:“可能快泡坏了。”妈妈闻闻了,又说:“还没坏,但是,吃完饭要赶紧把粽子包啦。”
吃完饭,我们准备好粽叶、江米、豆沙和蜜枣。我和爸爸妈妈都想一试身手,爸爸先出手,可惜包了个四不像。爸爸包的第二个比第一个好点,可是还是一个四不像。然后爸爸就不包了,睡午觉去了。剩下的就是我和妈妈包了,包的方法是这样的:先把粽叶弄成一个漏斗形,再用切碎的蜜枣堵住口,然后往里面放米,快满的时候,在封口处再放几块蜜枣,保证煮的时候不漏米。接着用剩余的叶子沿着封口往下卷,卷的既要紧也不要漏米。最后,用线紧紧缠绕住,并且系紧。
下午放学后,我和妈妈立刻开始煮粽子。大约要煮两个小时,煮的时候要用东西压住粽子,以防漏米。粽子的香味儿“远道”而来,香气扑鼻。(雨诺在卧室写作业,因卧室离厨房比较远。所以他用了“远道”)
粽子煮好了,果然亲手做的东西就是好吃。
端午节快到了,那么小作者眼中的端午节又是怎么样的呢?哦,原来令作者印象最深的是包粽子。下面一起来看看小作者学包粽子的过程。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节的.习俗总少不了吃粽子,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外面包着一层层竹叶,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儿。
说到粽子,我还有一个故事,在两千多年以前,也是农历的 五月初五 ,屈原抱石投江,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家家户户包粽子,来到江边把粽子都扔进了江里,用这种方法来保护屈原的尸体。
粽子分为两种,有圆筒形的叫竹筒粽,一种是三角形的叫竹叶粽。家人还给孩子戴五丝线,头上画“王”字,在家门上插艾草……端午节的风俗还真不少。
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