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精品14篇

2023-08-15 11:16:13综合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精品14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 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列竖式

  教学资源:例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这小小的“喝奶”问题也不例外。

  2、出示例题情境图

  3、提出问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

  简单的问题要求口头列式回答。

  出示问题: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

  列出算式:28×12= ( )

  4、估算。

  谁能估算一下订一份牛奶一年大约需要多少钱?(300多元)

  你是怎样估算的?

  28×10=280,28×12要比280多,可能是300多。

  或30×12=360,28×12要比360少,可能是300多。

二、活动探究

  1、明确问题:怎样才能知道订牛奶到底要交多少钱呢?(算一算)

  2、尝试解决: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小组交流:同学们所用的方法完全不一样,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4、整理汇报:各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

(1)28+28+28+……+28=336 (连加)

(2)先算半年要多少钱,再算一年要多少钱?

  28×6=168,168×2=336 (连乘)

(3)先算10个月和2个月各多少钱,再合起来。

  28×10=280,28×2=56,280+56=336 (乘加)

  5、用竖式计算。遇到了困难。

  提问:接下去该怎么办?谁能接着完成?都来试一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算法,请学生板书。可能会出现:、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学生讨论: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讲解简便竖式。

  6、完成“试一试”,指名板演。

三、巩固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相互检查、纠正错误。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用验算的方法自查。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错误原因,再算出正确答案。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①理解题意 ② 小组提问 ③交流问题 ④独立做题,共同订正。

四、质疑反思:

  1、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2、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

  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例题情境图 28×12=336(瓶)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科书第46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景里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计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交流,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意识。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

  11×5= 110×5= 110×50=

  30×20= 30×200= 300×20=

  2、笔算:

  24×4= 39×2=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揭题示标

  学习目标:会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46页例1的情境图

(1)学生观察: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该怎么列式呢?(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该怎样计算呢?

  2、我们一起来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 认真看课本46页例1,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过程。思考:

  1、笔算14×12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2、再用()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3、最后把()和()加起来。

(5分钟后回答问题)

  3、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学,独立自考,尝试解决。

  4、小组汇报,边板书边讲解

  师生共同分析14乘12的笔算方法

  1 4

× 1 2

  2 8   ………。14×2 的积

  1 4 0   ………14×10的积

  1 6 8  ………14×12的积

  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方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5、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用第二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合作提升

  课件演示笔算的 过程(兵教兵)

  老师还有一个疑问:十位上的1和14相乘的积的末位数4为什么要和十位对齐呢?

(140中的4是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4相乘得出的结果,是4个十,所以和十位对齐。)

  四。巩固应用

  1、 23×13= 33×21=

  2、 啄木鸟治病。

  2 2 31 3 4

╳ 4 3 ╳ 1 3 ╳ 1 2

  6 6 9 3 6 8

  8 8 1 3 3 4

  1 5 4 2 2 3 4 0 8

( ) ( ) ( )

  五、总结解惑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 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积加起来。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

  1 4 × 1 2 =168(本)

  1 4

× 1 2

  2 8 ……1 4 × 2的积

  1 4 ……1 4 × 1 0的积

  1 6 8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 篇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知识迁移推导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下面各题。

  13×30 23×10 24×4 21×40

  120×6 40×7 8×60 500×8

  2.笔算并板演。

  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演示课件“笔算乘法(一)”

  1.出示例2:212×34=

(1)引导学生观察例2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应该怎样计算。

(3)板书:

①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积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学生明确:848个一表示212×4的积.

②引导学生观察第二个积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学生明确:636个十或6360个一,表示212×30的积。

③从两步计算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④7208表示什么?

  使学生明确:7208表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2.出示“做一做”(投影出示)。启发学生分组合作。

(1)

  963表示什么? 321乘10的积写在什么地方?

(2)

  264表示什么?132乘30的积写在什么地方?

(3)独立填写

  订正并说明计算过程

  三、继续演示课件“笔算乘法(一)”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①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 篇4

一 、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下册P54信息窗3

二、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学生已经掌握列竖式计算对位问题的算理和算法,这些都为学生探索发现新知做好了铺垫和准备。

三、学情分析

  在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学生已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从这个角度上说,本节课所学知识,属于旧知。所不同的仅仅是运算数据增大一些。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笔算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用竖式计算。38×49=

  引导学生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的计算做好铺垫和准备。

  二、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青岛是奥运的伙伴城市,为了迎接奥运,青岛现在新建了高速公路。我们一起去施工现场吧。引出课本信息窗3的情境图。

【设计意图】借助奥运场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当中。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一期工程历时15个月,平均每个月修建213米。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1)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

(2)鼓励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13≈×15=3000

(3)列竖式计算

  引导学生分析算理,在计算时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重点说说两位数的十位数去乘三位数的个位时,积的末尾应写在哪一位上,理由是什么?

(4)运用估算进行检验。

  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怎样,为什么?

  归纳总结:估算是近似值,不是精确值;列竖式计算结果精确,可以用精确值。

  2、反馈练习

  先估算,再列竖式计算。

  287×63= 206×19=

  引导学生学习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计算方法,集体订正。

  四、归纳总结

  1、小结计算方法。

  对照竖式,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怎样的?

  2、边读边填。

  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位对齐,再用两位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起来。

  五、应用知识自主练习

  1、列竖式计算。 185×14= 25×302 =

  2、解决问题

(1)从濮阳到北京的单程车票是每人185元,旅游团一共有48人。这个旅游

  团的单程车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2)摩天轮最大载重量是5000千克,三年级学生平均体重是25千克,三年级104人可以同时乘坐摩天轮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掌握系统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一、比较好的几方面:

  备课时把握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小学阶段对整数笔算乘法的最高要求是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两位数乘两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关键。因为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是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如果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恰当的利用知识的迁移,学生肯定会很快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中学生能积极大胆的对其他同学计算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及时指正,对于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明显。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教学的板书做到以身作则;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

  二、不足之处

  在新旧知识的迁移过程中应多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和过程,教师说得太多,因此没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积极自主的学习方式。在拓展应用环节,虽然学生的思路很清晰,但给学生的展示交流时间还不够充分,有些仓促,没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条件展示自己。

  三、今后改进方面

  教学中复习铺势要到位,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联系,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旧知迁移效果会更好。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 篇5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65页的例2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例2主题图。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同学们,在我们学习新课之前,先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下复习,俗话说:温故知新嘛。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26×10=

  30×12=

  42×30= 51×80=

  40×61=

  21×70= 15×30=

  60×13=

  17×40=

  2、笔算(请同学们算完后说一说计算过程)

  1、35×7=

  2、23×21=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请观察下图,你知道他们在玩什么吗?

  生:他们在下围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围棋吗?那么你们知道围棋的棋盘是由纵横各多少道线交叉组成的吗?

  生:围棋的棋盘是由纵横各19道线交叉组成。

  师: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根据小精灵告诉我们的数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根据小精灵告诉我们的数据信息我们能提出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的问题。师:同学们,根据刚才我们看到的数据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能(19×19=)

  师:那么19×19的结果是多少呢?我们前面学过那么多的乘法题,有笔算、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笔算乘法,那么我们能否用以前所学的旧知识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呢?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做到, 快来想一想,比比看谁的方法最多?

  2、分组讨论,把讨论的方法写在本上。

  3、分组汇报。

  方法一: 估算

  在解决19×19的计算结果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估算方法。我们把两个因数都看作它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算出它们的乘积。这样我们可以把两个因数19都看做20,然后用20乘20,结果为400.书写如下:19≈20

  20×20=400

  方法二:口算

  在解决19×19的计算结果问题时,我们还可以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口算方法。口算时我们先用整十数20与19相乘,很快的得出结果380,然后用380减去多加上的一个19,最后结果应为361。书写如下:20×19=380

  380-19=361 我们可以用把一个因数看成整十数,另一个因数不变的情况下,估算的得数更接近准确数。

  方法三:笔算

  在解决19 ×19的计算结果问题时,我们还可以运用笔算方法。老师把同学们的不同方法板书到黑板上。

  例2:19×19(1)19≈20

  20×20=400(2)20×19=380

  380-19=361(3)竖式计算(略)

  师:黑板上的三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种是估算方法,第二种是口算方法,第三种是笔算方法。师: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生:第一种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第二种方法运用口算适合于一个因数接近整十数的题,而有些题运用笔算则比较简便。

  师:今天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我们复习时做的'题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学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师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4、学习笔算过程。 让学生看板书,然后全体同学在下面说计算过程。

  1、数位对齐(写好竖式)。

  2、先用9乘19,九九八十一,进8写1,一九得九,加8得17,第一层乘完是171.

  3、再用十位上的1乘19,一九得九,九要对着十位写,一一得一,第二层乘完是190,0省略不写。

  4、171加190得361。 让学生用笔算方法在本上做一遍。

(三)、巩固练习(略)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谈体会)【教学反思】

  从数学知识、方法的角度看,“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按不进位和进位乘法两个层次编排。本课时是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的笔算。”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三年级学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初步的发展。在这一学段中的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空间图形、应用题等较为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归纳、类比和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一学段的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完本节课后,教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情境引入,事半功倍。

  在教学时,我创设了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希望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猜测,由于“这张围棋盘大约有多少个交叉点?”这个问题起点相对比较低,学生容易参与,创设这样的情境,试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和直觉思维能力。同时,也使所有的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之前,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我认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如果能够建立在独立思考和准备发言的基础上,讨论和交流的质量必定提高,反之常常会流于形式。此外,“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主要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要求是用尽可能多的计算方法去解决19×19=?,因此,学生不但可能计算的方法不同,而且还可能计算方法的数量也不同,这样的教学试图体现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在教学设计中,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讨论和表达数学问题是进行数学交流的两种重要形式。由于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常常有不同的解题策略,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他们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体会和经验为学生的表达奠定了基础。我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希望学生在数学交流中不断地讨论、表达,在表达、讨论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数学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零距离教学,变“苦学”为“乐学”。

  我在这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心情始终十分愉快。产生了这种愉悦情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活泼可爱,能力无穷,我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学生只是把我当作是他们的一个伙伴“大朋友”,没有了那种所谓的“师道尊严”,我们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都为解决数学问题在“奔波忙碌”。对于19×19这样一个算式,学生想出了如此多的计算方法,实在是“威力无比”,有意思的是:有许多的解题方法,就连我这位从事十多年数学教学的教师,在备课时也是没有想到的。更有意思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我事先没有想到的解法,我竟然没有反应过来,我不但真切地感受到“我老了,反映迟钝了”,而且更感觉到“后生可畏”。这一代孩子肯定会超越我们这一代,这也是我由衷地希望,也是我这位普通数学教师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总之,我们只要充分利用数学教材的优势,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地使用,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来过于注重模仿记忆、机械训练等接受式学习的状况,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 篇6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65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评价卡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计算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笔算的算理,知道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因此,本节课主要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迁移,让学生自主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在认真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后,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⑴结合讲成语故事这一富有趣味性的情境,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是伴随着解决问题而产生的;

⑵运用已有经验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得出自己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通过与同伴的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方法;

⑶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⑷在故事情节中渗透德育,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由“好的服装=好的布料+好的式样+好的工艺”联想到“好的教学效果=好的教材内容+好的呈现形式+好的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创造自己的“吸引子”,先声夺人。孩子是听故事长大的。本节课我由一个源于围棋的成语故事引入,巧妙地将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融于其中,引发学生愉快、主动地去探究它。

  2、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场,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渔场,让他们在交流中不断地反思自我、完善自我。

  3、注重过程评价,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正确的评价,不断调整自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本节课结束时,我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评价卡,让学生简单反思自己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 学 流 程 设 计 意 图

  一、引入

  1、(出示卡片)专心致志

  师:大家知道成语“专心致志”是什么意思吗?关于“专心致志”这则成语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2、(电脑呈现下围棋画面)教师讲成语故事——专心致志。

  师:大约战国初期,有位名叫弈秋的人特别喜欢下围棋。由于棋术高明,当时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跟他学棋。其中有两个孩子特别聪明,一个六岁,已经会计算棋盘的总交叉点数,听老师讲棋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秋老师给他取名叫弈实;另一个孩子八岁,志向远大,决心要成为象秋老师一样的“大国手”,秋老师给他取名叫弈虚。开始讲课时,实和虚都能够认真地听讲,掌握了围棋的基本知识,学会了下棋的基本着法。一段时间后,弈虚因为水平比弈实高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小尾巴翘了起来,听讲的时候不用心,心里想着会飞来鸿鹄,自己可以拿弓箭把它射下来。不久,弈实的水平大大地超过了弈虚。

  师: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生:下围棋时要专心,要不然就学不到真本领。

  师:是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干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3、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弈实六岁时就已经会计算棋盘的总交叉点数,那大家会计算吗?

(电脑呈现棋盘图,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而成。)

  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

  19×194、猜一猜:

⑴学生先猜一猜大约有多少个交叉点,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

  生:因为19≈20 20×20=400 所以大约有400个。

⑵想一想有什么方法能说明你猜测的数较正确?学生说出需要计算19×19=?

  二、展开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师:独立思考2分钟,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计算19×19=?

  2、梳理思路,小组合作交流

  师:刚才很多同学不止用一种方法计算出了结果,接下来,请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在交流中有两个要求:⑴请你注意听小组内每位同学的意见、方法;⑵小组长每人发一张活动记录卡,请你边听边记下你们小组的活动情况。下面开始交流。

  3、整理成果,全班汇报

⑴各小组长派代表将自己组的研究成果写在黑板上。

⑵小组代表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①我们组的方法是:19×10=190 19×9=171 190﹢171=361

②19+19+…+19=361(19个19相加)

③我们组是把19×19看成20×19,20×19=380,再从380中减去19,380-19=361

④列竖式: 1 9

×1 9

  1 7 1

  1 9

  3 6 1

⑤我们组也是用竖式计算,但结果不同。

  1 9

×1 9

  9 1

  1 9

  2 7 1

(揭示矛盾,突破“进位”这一教学难点。)

  4、反思各种计算方法。

⑴教师提问:还有不同算法吗?那我们先来看这两个竖式计算:大家觉得他们的方法对吗?你对他们的方法有什么疑问吗?

①学生当“小记者”对用竖式计算组的同学进行现场采访,重点讲清“进位8”。

②师:同学们,“智慧宝宝”刚才也听到了大家精彩的发言,我了奖励大家,下面他要给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电脑随录音逐一动态显示画面)

  附:录音内容

  数字妈妈有一对非常可爱的双包胎姐妹。有一天,数字姐姐19来到草地上,看到美丽的大自然,不由得坐下来欣赏起来,这时,数字妹妹19也来到这里,也被这景色吸引住了,她想坐下来和姐姐一起欣赏,可是究竟坐哪儿呢?姐姐看出了她的心思,就提醒她说:“我的1是十位,9是个位。”妹妹高兴地说:“噢,我知道了,我们应相同数位对齐。”突然,9和9说话了,“对不起,我们坐不下了。我们相乘满十了,要向前进8。”她们的前一位友好地收下了各自的新朋友。

  学生主动学习,肯定来自于内部需求;如果没有这个需求,学生不会无缘无故地进行主体参与。因此,课堂伊始,我先创设讲成语故事这一情境吸引学生,然后从故事中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使自主探究变成学生的一种需求。这样,在短时间内就将学生的注意引内容,让他全身心地走进数学的“门槛”。

  学生间出现了不同的解题策略,在独立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时,教师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接着,小组内每一个同学讲述了自己的解题方法,并对其他同学的解法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算法多样化,并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

  学生当“小记者”采访用竖式计算的小组,向他们提出自己还不清楚的问题,这样就把单向的言说,变成了多向的对话。在交流中,学生不仅理解了算理,也解决“进位”这个教学难点。

“数字姐妹赏春”这一环节的设计,把数字拟人化,更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他们在静心聆听故事中小数字对话的同时,使知识进一步得到了巩固,而且不容易忘却。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教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本65页例题2的笔算乘法,重点讲解19乘19的竖式,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进位的乘法计算格式。

  从本节课看学生参与积极,学习的兴趣较浓。由于学生在二年级时学习了多位数乘以位数,本学期前一节课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有了这个基础。因此,本节课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算一算,说一说,想通过让学生动脑思考、计算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让学生计算“19×19”时,我是有意识的安排三个学生到黑板算(典型算法),让学生观察讨论,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这样就突破了“进位”这一教学难点。

  教学完这个例题后,我出了3题填一填,分层练习,学生填完后并说出计算的方法,目的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去感悟,归纳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都能填得出,但从学生的课后作业看,结果了现有部分学生对笔算方法不熟,尤其是在做第二层计算时就乱写了,例如:

  4 5 6 3

× 3 4 × 5 2

—————————

  1 8 0 1 2 6

  2 7 3 5

———————————

  4 5 0 4 7 6

  第一题学生当乘到十位上的数时,却是用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加上进位的数2得7,再用5-3得2。

  第二题是用十位上的数和个位相乘后,再用进位的数和个位相乘。这些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我真不明白。

  课后对这堂课进行反思,我想如果在讲完例1后,再叫几名学习没那么好的同学讲述一下笔算顺序,然后出一组改错题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总结出笔算方法,让学生在讨论、口述的过程中对笔算乘法的算理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掌握笔算方法。学生在巩固训练中失误可能会更少,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 篇7

  学习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例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学习目标:

  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学习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12×20=24×10=50×20=70×2=

  21×10=11×30=60×40=30×5=

  2.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预习导学。

  师: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请看自学提示。(指名读)

  看第63页的情景图,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些信息?把这些信息完整地叙述下来。(独立思考解决)

(2)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笔算乘法的方法。(4人一组讨论、交流)

  学生自学、讨论。

  三、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指名回答自学提示中的问题,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1、板书:妈妈买了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2、24×12=(元)

  师:同学们,你能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求出得数吗?

  生:(能)可以把12本分成2本和10本两个部分,先求出2本书多少钱;再求出10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钱加起来就是妈妈要付的钱。【12=2+1024×2=48(元)24×10=240(元)240+48=288(元)】

  师:你是从哪里看到的?

  生:……(你真是一个有心的孩子。)

  师: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过程用竖式进行计算。请看(屏幕出示:)

×2×10+240

(1)师:刚才求妈妈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我们共同尝试一下,看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合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来,看着我们的计算过程。刚才的第一步我们是先算什么的.?怎样计算?(先算2本多少钱,用24乘2。)

○1计算24乘2先算什么呢?再算什么?(先算2乘个位上的4表示8个一;再算2乘十位上的2表示4个十,合起来是48。)

○2在48的旁边注明24×2的积。

(2)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1”的东西,并问第二步要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24乘10得240。)

○1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上的“1”去乘24就是用10去乘24;先用1个十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上写“0”;再用10乘2得20,但是这个2表示2个十,所以10乘2得到的20也表示20个十,也就是200,这个“2”要写在百位上。因此求得的积是240。

○2在240的旁边注明24×10的积。

○3师:这次求得的积个位上的“0”应该如何处理呢?

  生:“个位的0不写”。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小括号里提示我们的。

  师: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大家应该向他学习。想想个0为什么可以不写呢?

  生:因为用十位上的“1”去乘24,得到的24就表示24个十,也就是240,所以在这里个位上的0不写。

(3)第三步要算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48与240加起来,得288。)

  3.师:谁能说一说这道题的计算顺序和方法。

  生:先用2乘24得48,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1乘24得24,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展示讲评、内化提升。

  出示例1的竖式,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这道题的计算顺序和方法,然后各组派代表说。

  2.竖式中48和24比较,哪个数大,为什么?()

  3.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 篇8

  教学目标:

  1、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进行回顾和整理,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向学生生动地讲述这个小故事,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想法。

  2、看书P68页故事的文字叙述,提出问题。

  二、复习指导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方法,并将小组内的方法汇总。

(1)出示各组的方法,并请学生说明解决问题的过程。

(2)师对学生想出的各种方法进行总结和讲评。例如:一个字一个字地数可以得到精确的数字,但费事费力,不宜操作。

(3)借助学生所用的估算、笔算等方法,让学生回顾口算、估算、笔算方法,并说说计算过程。

  2、练习十七第1题

(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对快!

(2)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引导其总结出规律

  3、练习十七第2题

(1)谁能说说企鹅的生活习性?

(2)出示企鹅卡片:它们要选择一块属于冰块嬉戏,大家愿意帮助它们吗?

(3)核对大家选择的结果,表扬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4、练习十七第4题

(1)观察情境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说说题意,问题是什么,基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需要哪些数据,怎样列式计算等。

(3)请学生说说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全过程

  三、总结、布置作业

  1、本节课对这一章所学内容进行了整理复习,这一章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呢?在进行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2、作业

(1)将你自己总结出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规律和你认为要注意的问题写在作业本止。

(2)回家收集有关世界杯足球赛的资料,完成练习十七第3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 篇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59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理解估算方法。

  2、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解释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

  合理选择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1、口算

  20×20=24×10=40×50=12×30=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28×4≈62×7≈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创设情景,引出主题

  分析引导:完整地说一说你收集的信息?

  “能坐下吗”是什么意思?

  要比较座位数与人数的大小,必须先求出什么?

  2、尝试估算,探索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个人汇报,教师板书。(着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方法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相类似,估算时可以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看成整十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都看成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估算结果。

  3、巧理信息,探究明理

  师:同样是估算,为什么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呢?

  四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卡一,并对照黑板板书汇报成果。

  分析小结:估算的时候我们可能把因数看大了,这时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大,也可能会把因数看小了,这时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小,不同的估算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估算结果,但都会与实际的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4、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得出3种不同的结果,那是不是每种方法都能比较有把握地判断出够不够坐呢?

  着重引导学生明白:在第(3)种情况中,是估小了,既然估小了都够坐,那实际结果肯定就能坐下。这种方法在这里相对而言更有把握解决“够不够坐”的.问题。

  5、指导看书,质疑释疑

  三、应用提高,巩固深化

  1、随堂练习,检验效果

  (1)、口算(书本P62第10题第一行)

  89×30≈32×48≈43×22≈35×19≈

  ()()()()()()()()

  (2)、(书本P59做一做)一页有23行,每行约23个字,一页大约有多少字?

  2、配对练习,突破难点

  《气象知识知多少》每本19元,李老师决定买12本,李老师大约要准备多少钱?

  选择答案:A、12看成1010×19=190(元)

  B、19看成20xx×20=240(元)

  针对不同争议,同桌互议,然后汇报。

  难点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由于因数的不同特点,估算的方法可能有几种,但我们在解决不同的情境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四、实践生活,升华教育

  勇当小记者,采访听课老师,巩固所学知识。

  内容A、我们组采访的是()老师,他家每月水费支出大约是()元,一年大约支出水费元。我们是这样估算的。

  内容B、我们组采访的是()老师,他每天批改作业()本,每个星期(5天)大约批改作业本,每学年(40个星期)大约批改作业本。

  看到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感受?

  五、互动总结,课外延伸

  互动总结: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收获呢?

  课外延伸:请你把你是怎样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小故事记录下来,写一篇生动的数学日记。

  附: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 篇10

  教学内容:

  数学书76页例2。

  教学目标:

  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0×9= 9×9= 19×19=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5页例2,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乘法进位的方法。思考:

  1.先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

  2.再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最后算什么?如果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者举手问老师。

  4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1、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2、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3、做一做:(课本第76页的“做一做”)

  a、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下面,就要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得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b、板演练习,请2名后进生上台板演(65页“做一做”的1、3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五、后教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啊,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学生回答: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a、进位的数字有无写错。b、进位的数字要写到前一位的右下角。C、要小一些。(如果学生写的不合格,要指出并更正)d、有无加到前一位上去。

  ②师:这个学生错在哪里?(忘了加上进位1…….)

  ③打“√”或“×”。

  师:认为第2小题第一步对的请举手?(方法同第小题的第一步)

  ④小结: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乘时如果各位上满几十怎么办?(幻灯出示:相乘时,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在前一位上加几。)

  (2)讨论几道题的第二步。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不同答案)

  ②师:这个同学错在哪里?(忘了加上进位1)

  ③小结: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乘时如果十位上满几十怎么办?(幻灯出示:相乘时,十位满几十,仍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在前一位上加几。)

  (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4)给第二题打“√”或“×”。

  (5)同桌互改。

  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6)拓展练习

  数学课本第66页第3、4题。

  六、全课小结

  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①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乘起。

  ②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

  ③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④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要加几。

  ⑤再把两次乘法得的积相加。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 篇11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

  3、通过应用,初步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生活、数学应用中的广泛性,拉近算式与生活的联系,并体验探究、应用过程中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得数的末尾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预设: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听说小朋友这几天在学乘法,先来考考你们

  1、先后出示12×3 12×30

  师:12×3多少?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你知道这个算式的

  乘法意义吗?(乘法意义)

  师:那12×30呢?是几位数乘几位数?(整十数乘两位数)它的乘法意义?

  2、师:老师对今天这节课小朋友的学习更有信心了。小朋友,你们有吗?好,现在上课。

  3、师:李老师来自镇小,在算我们学校总人数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临城小学平均每班有31人,那全校12个班有几人?

  (1)读题

  (2)怎样列式?31×12

  (3)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它的乘法意义你知道吗?那么谁能说说,31×12它的结果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

  (4)我知道了镇小大概的人数,那到底准确的有多少人呢?大家还没告诉老师呀,要计算这道题,我们以前学过吗?遇到新问题了怎么办?能不能把它变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自己试着把这题变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试。

  2、师:你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有了一种方法,还有没有第二种方法,第三种方法?(在此期间请学生到黑板板书不同的方法)

  3、同桌交流整理。

  师:怎样才能使老师听明白?先同桌之间互相当小老师试试,看能不能使对方听懂。开始交流。

  3、全班汇报,汇总解答策略。

  师:我发现刚才在讨论的时候大家学习习惯特别好,学习效果一定很好。谁想出了一种方法?有两种的吗?还有没有更多的?(把学生的方法写到黑板上来,并请学生来介绍)这是谁写的,请你来说说?

  可能会出现:

  第一种方法:31×10=310 31×2=62 310+62=372

  师:为什么这么列,这是什么意思?(31×12没学过,但我们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31×12表示12个31相加,可以把它看成10个31与2个31相加)你们明白了?

  或出现12×30=360 12×1=12 360+12=372

  师:这两题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把一个因数拆成两数之和,再与另一个因数相乘)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同一种方法)

  师:为什么要拆呀?

  师:看来大家很有自己的想法,想到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

  第二种方法:31×4×3 31×2×6

  那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把一个因数拆成两个因数的积)老师发现我们班小朋友真是了不得,你们知道吗你们刚才用的方法是我们四年级才要学的。

  [1][2][3]下一页

  第三种方法:

  1、他是用什么方法做的?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若学生没出现竖式的形式

  师:我们以前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用竖式做,那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吗?自己试着做做看。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 62是怎么来的?(2个31)也就是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3、310是怎么来的?(10个31)那3728呢?(板书:与第一种方法用线联系

  起来)

  31

  × 12

  ———

  62

  310

  372

  4、若学生还有其他不同的算式,

  31

  × 2

  ———

  62

  31

  × 10

  310

  62

  + 310

  372

  (1) 你为什么这么做?看来大家很有自己的想法。

  (2)看着这三个板书,你想不想说什么?是不是觉得有点繁?能不能再创造出一个算式,把三个算式的意思也能用一个算式也能明白?再试试。我已经发现很多小朋友智慧的火花了。

  4、请他板演后,问:大家能看明白是什么意思吗?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提醒:分几步做?)

  5、看着板书现在你想说什么?(第一种方法与笔算方法的思路是一样的,一个横式表达,一个竖式表达。竖式的形式以前我们也见过,我想今天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这种形式应该重点掌握。

  6、现在我们能知道镇小有多少学生吗?(板书完整横式)观察竖式,填一填2个班有( )人 10个班有( )人 12个班有( )人

  23

  × 13

  ———

  69

  230

  299

  7、尝试用竖式练习23×13。(学生再次尝试计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模仿上面一题也可以求助于你的同桌

  (1)谁愿意把你的解法展示给大家看(实物投影)并边介绍

  你的想法

  (2)你能看明白这个算式的每一步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

  思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有什么地方不懂的'?想问大家的。(实物投影)

  8、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在学习什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碰到这个新问题我们是怎样来学习的?(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今天我们用到了哪些旧知识?现在你能说说应该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吗?

  师:是呀,我们学习数学往往都是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来进行的,今天的新知识,对于后面要学的知识来说又变成了旧知识,因此我们必须今天的知识学好,学扎实。

  23

  × 13

  ———

  69

  41

  × 21 230

  299

  9、理解个位“0”不写的意思

  31

  × 12

  ———

  62

  310

  372

  1)观察这三个竖式,跟以前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有什么地方不同?为什么会出现“两层楼”的情况?(因为乘了两次,第一次是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第二次是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2)除了要乘两次外,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第二次乘得的积的末尾都是“0”)为什么末尾都有“0”?那这个“0”不写可以吗?如果横式中不写可以吗?为什么竖式中可以而横式中却不可以?(竖式中有数位)“0”省略会不会影响计算结果?但要注意什么?因此我们通常把个位的 “0”省略不写。

  (3)其实个位不写“0”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观察板书)只要算第二个因数十位的时候,跟十位对齐就行了,这样两位数乘整十数就变成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但有一点算得的积必须与哪位对齐?(十位)

  (4)省略“0”以后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方法,推广应用

  1、现在我们用这种形式笔算完成34×12 41×21

  (1)做之前有什么要提醒自己和大家的吗?

  (2)(实物投影)学生笔算并汇报

  (3)现在同桌互相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应该怎么算?

  2、师:在我们生活中用没有用到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一学生举例可请其他学生笔算完成)

  3、师:老师也来举个例子并笔算。出示:

  一套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元?

  4、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出示:

  ⑴61个小朋友去看电影,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认为还少了每张票的价钱)

  师:电影院售票窗口有这样一个告示 :成人票每张50元 儿童票每张24元

  ⑵学生笔算

  怎样列式?为什么要与24相乘而不是50?

  ⑶多媒体对照

  61

  × 24

  ———

  244

  122

  1464

  ⑷ 1张票要( )元 60张票要( )元 61张票要( )元

  5、 11×11= 12×11= 13×11=

  14×11= 15×11= 16×11=

  师:要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必须进行大量练习。现在我报题,你们笔算。

  (教师随时报得数)我已经好了,你们呢?

  师:很奇怪是吧,是不是老师把这些得数全背出来了?其实这里就有数学秘密在,有兴趣的话下课可以去找找

  机动:出示图片《脑筋急转弯》每本16元 《小博士观察手册》每本24元

  三(2)班小朋友准备700元钱,想每人买一本相同的书,应该买哪种书?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学习的?

  师:今天我很高兴,感觉真好!这种感觉是大家给我的,所以我要特别谢谢你们,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在一起上课,好吗?

  反思:

  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主要是能解决这几个问题,第二个部分积的末尾“0”能不能省?会不会影响计算结果?省“0”后要注意什么?

  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因此在探索检验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4道题:31×12 23×13 41×21 34×12 前两题主要是为理解算理服务的,后两题是为了巩固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从“有用性”的外在角度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使今后学生面对没出现过的题目、类型或其他生活中的问题,不再惊慌不已、束手无措也是我本节课要传达给学生的:原来新问题也不可怕,也只不过是旧知识的重新建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智慧的缺少,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在今天部分积“0”问题的处理上就花费了大量时间,并且出现了很多重复教学的情况。我想了有了失败,才会去找原因,才会去思索,才会不断去实践,这样在实践反思中不段磨练自己,锻炼自己。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 篇12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40-41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历自主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 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3、 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水和空气是我们每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谁也离不开它。今天有一位好朋友要和大家见面,你们看它是谁?

  小水滴:大家好,我是你们真诚的'朋友小水滴。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中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在全国640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其中,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据医学专家介绍,一个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可是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浪费水的现象,同学们,在你周围有这种不好的现象吗?学生发言。

  以“小水滴”可爱的形象来引起讨论的话题,亲切自然生动,学生乐于接受。

  通过小水滴的介绍,引起学生对浪费水现象的思考,为新知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在浪费水的话题上学生可能会提到身边发生的小事,例如:水笼头没有拧紧,总是滴水浪费的现象。老师应适时引入例题。

  学生讨论适可而止。

  二、 自主探索 教学新知

  (1) 教学例题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笼头,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千克水。照这样算,2个月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附3、4月份的月历表)使学生了解“2个月”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和周围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在此学生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

  1、 12×31=372(千克)

  12×30=360(千克)

  372+360=732(千克)

  2、31+30=61(千克)

  12×61=732(千克)

  1 2

  ×61

  1 2

  7 2

  7 32

  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学生交流展示个性化的计算方法时,关注用竖式计算方法,并让学生生讨论:这个7是怎样算出来的?帮助学生掌握进位的方法。

  (2)情感培养 节约用水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喝一瓶矿泉水才500克,一个没有拧紧的水笼头两个月要浪费掉732千克水,够我们一个人喝1000多瓶水了。多可怕的数字啊!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节约用水呢?

  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谈一谈如何节约用水。

  小水滴发出号召:朋友,让我们一起节约用水!

  三、 综合练习 巩固新知

  让我们一起到神秘的海洋世界去游览一番吧!你能解决可爱的.小鱼背后的题目吗?

  请选择题目试一试吧。

  (1)校园小主人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2)计算小能手

  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说一说验算方法和验算时出了哪些问题。

  (3)小小超市

  让学生自己计算、填表,再交流。

  P41页练习1—3题。

  四、 知识窗

  介绍古人计算乘法时用的一种巧妙方法—格子法。

  这个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个性化的计算方法。在相互交流中解除困惑,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探索活动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

  关注学生竖式计算的方法,通过讨论百位上的7是怎样算出来的,帮助学生掌握进位的方法。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身边小事作起增强节水意识。

  通过情境创设,设计三道练习题,了解学生笔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在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培养民族自豪感。

  在此过程中,学生在交流个性化的计算方法时,可能还会出现以下方法:

  1、把两个月都看作30天。

  30×2=60(天)

  12×60=720(天)720+12=732(天)

  2、把两个月都看作31天。

  31×2=62(天)

  12×62=744(天)

  744-12=732(天)

  老师应及时鼓励算法多样化。当学生用竖式计算时会遇到进位的问题,可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计算,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计算方法。

  在练习“小小超市”一题中,36×31这道题中出现三次进位,老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并酌情进行点拨引导。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 篇1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65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评价卡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计算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笔算的算理,知道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因此,本节课主要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迁移,让学生自主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在认真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后,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⑴结合讲成语故事这一富有趣味性的情境,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是伴随着解决问题而产生的;

  ⑵运用已有经验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得出自己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通过与同伴的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方法;

  ⑶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⑷在故事情节中渗透德育,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由“好的服装=好的布料+好的式样+好的工艺”联想到“好的教学效果=好的教材内容+好的呈现形式+好的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创造自己的“吸引子”,先声夺人。孩子是听故事长大的。本节课我由一个源于围棋的成语故事引入,巧妙地将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融于其中,引发学生愉快、主动地去探究它。

  2、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场,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渔场,让他们在交流中不断地反思自我、完善自我。

  3、注重过程评价,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正确的评价,不断调整自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本节课结束时,我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评价卡,让学生简单反思自己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 学 流 程 设 计 意 图

  一、引入

  1、(出示卡片)专心致志

  师:大家知道成语“专心致志”是什么意思吗?关于“专心致志”这则成语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2、(电脑呈现下围棋画面)教师讲成语故事——专心致志。

  师:大约战国初期,有位名叫弈秋的人特别喜欢下围棋。由于棋术高明,当时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跟他学棋。其中有两个孩子特别聪明,一个六岁,已经会计算棋盘的总交叉点数,听老师讲棋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秋老师给他取名叫弈实;另一个孩子八岁,志向远大,决心要成为象秋老师一样的“大国手”,秋老师给他取名叫弈虚。开始讲课时,实和虚都能够认真地听讲,掌握了围棋的基本知识,学会了下棋的基本着法。一段时间后,弈虚因为水平比弈实高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小尾巴翘了起来,听讲的时候不用心,心里想着会飞来鸿鹄,自己可以拿弓箭把它射下来。不久,弈实的水平大大地超过了弈虚。

  师: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生:下围棋时要专心,要不然就学不到真本领。

  师:是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干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3、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弈实六岁时就已经会计算棋盘的总交叉点数,

  那大家会计算吗?

  (电脑呈现棋盘图,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而成。)

  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

  19×19

  4、猜一猜:

  ⑴学生先猜一猜大约有多少个交叉点,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

  生:因为19≈20 20×20=400 所以大约有400个。

  ⑵想一想有什么方法能说明你猜测的数较正确?学生说出需要计算19×19=?

  二、展开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师:独立思考2分钟,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计算19×19=?

  2、梳理思路,小组合作交流

  师:刚才很多同学不止用一种方法计算出了结果,接下来,请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在交流中有两个要求:⑴请你注意听小组内每位同学的意见、方法;⑵小组长每人发一张活动记录卡,请你边听边记下你们小组的活动情况。下面开始交流。

  3、整理成果,全班汇报

  ⑴各小组长派代表将自己组的研究成果写在黑板上。

  ⑵小组代表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①我们组的方法是:19×10=190 19×9=171 190﹢171=361

  ②19+19+…+19=361(19个19相加)

  ③我们组是把19×19看成20×19,20×19=380,再从380中减去19,380-19=361

  ④列竖式: 1 9

  ×1 9

  1 7 1

  1 9

  3 6 1

  ⑤我们组也是用竖式计算,但结果不同。

  1 9

  ×1 9

  9 1

  1 9

  2 7 1

  (揭示矛盾,突破“进位”这一教学难点。)

  4、反思各种计算方法。

  ⑴教师提问:还有不同算法吗?那我们先来看这两个竖式计算:大家觉得他们的方法对吗?你对他们的方法有什么疑问吗?

  ①学生当“小记者”对用竖式计算组的同学进行现场采访,重点讲清“进位8”。

  ②师:同学们,“智慧宝宝”刚才也听到了大家精彩的'发言,我了奖励大家,下面他要给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电脑随录音逐一动态显示画面)

  附:录音内容

  数字妈妈有一对非常可爱的双包胎姐妹。有一天,数字姐姐19来到草地上,看到美丽的大自然,不由得坐下来欣赏起来,这时,数字妹妹19也来到这里,也被这景色吸引住了,她想坐下来和姐姐一起欣赏,可是究竟坐哪儿呢?姐姐看出了她的心思,就提醒她说:“我的1是十位,9是个位。”妹妹高兴地说:“噢,我知道了,我们应相同数位对齐。”突然,9和9说话了,“对不起,我们坐不下了。我们相乘满十了,要向前进8。”她们的前一位友好地收下了各自的新朋友。

  学生主动学习,肯定来自于内部需求;如果没有这个需求,学生不会无缘无故地进行主体参与。因此,课堂伊始,我先创设讲成语故事这一情境吸引学生,然后从故事中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使自主探究变成学生的一种需求。这样,在短时间内就将学生的注意引内容,让他全身心地走进数学的“门槛”。

  学生间出现了不同的`解题策略,在独立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时,教师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接着,小组内每一个同学讲述了自己的解题方法,并对其他同学的解法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算法多样化,并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

  学生当“小记者”采访用竖式计算的小组,向他们提出自己还不清楚的问题,这样就把单向的言说,变成了多向的对话。在交流中,学生不仅理解了算理,也解决“进位”这个教学难点。

  “数字姐妹赏春”这一环节的设计,把数字拟人化,更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他们在静心聆听故事中小数字对话的同时,使知识进一步得到了巩固,而且不容易忘却。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教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本65页例题2的笔算乘法,重点讲解19乘19的竖式,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进位的乘法计算格式。

  从本节课看学生参与积极,学习的兴趣较浓。由于学生在二年级时学习了多位数乘以位数,本学期前一节课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有了这个基础。因此,本节课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算一算,说一说,想通过让学生动脑思考、计算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让学生计算“19×19”时,我是有意识的安排三个学生到黑板算(典型算法),让学生观察讨论,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这样就突破了“进位”这一教学难点。

  教学完这个例题后,我出了3题填一填,分层练习,学生填完后并说出计算的方法,目的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去感悟,归纳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都能填得出,但从学生的课后作业看,结果了现有部分学生对笔算方法不熟,尤其是在做第二层计算时就乱写了,例如:

  4 5 6 3

  × 3 4 × 5 2

  ———— —————

  1 8 0 1 2 6

  2 7 3 5

  —————— —————

  4 5 0 4 7 6

  第一题学生当乘到十位上的数时,却是用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加上进位的数2得7,再用5-3得2。

  第二题是用十位上的数和个位相乘后,再用进位的数和个位相乘。这些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我真不明白。

  课后对这堂课进行反思,我想如果在讲完例1后,再叫几名学习没那么好的同学讲述一下笔算顺序,然后出一组改错题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总结出笔算方法,让学生在讨论、口述的过程中对笔算乘法的算理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掌握笔算方法。学生在巩固训练中失误可能会更少,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菁选 篇14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学生通过前面学习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初步了解了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的算理。本课教学进位的,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掌握其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数的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计算能力是每个公民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学情分析

  “数的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计算能力是每个公民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彩笔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在口算乘法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掌握其数学学习方法。

  3.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用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学校买了一些彩色笔要奖给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每盒彩色笔24枝。

  2.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根据画面情景提出问题,自己尝试解答。

  3.全班交流,进行互评。

  学生可能提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时就可以沿着这个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如果没有,教师也参加活动,提出问题。

  比如:10盒一共多少枝?20盒呢?学生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导入例题,猜测得数。

  再问:如果买了12盒呢?学生独立猜测,并记录结果。

  二、主动探索,验证结果。

  怎么验证你猜测的结果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应该计算出结果)

  1. 教学24×12的算法。

  (1)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解法,并用算式表示出来。(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2)明晰计算思路,汇报交流,体验算法多样化。(在电脑上展示学生的算法)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其它小组要认真听,及时补充。(学生的方法里可能有用竖式的方法,如果没有,还需要老师继续引导。)

  (3)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

  (4)统一认识,确定最简便的方法,引导学生试写成竖式。

  (5)针对出现的情况讨论,关键处教师点拨,让学生领悟计算方法。

  比如,讨论大头蛙提出的问题:这个“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呢?(看竖式)

  明确:因数12十位上的“1”乘24个位上的“4”得4个十,所以4要写在积的.十位上。

  (6)练习:如果买了23盒呢? 请一名学生 板演,其它在本上做。

  (7)师生共同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反馈练习,巩固知识。第39页练一练的第2小题。练习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三、 识应用,扩展思维。

  1. 第39页练一练的第1、3小题。

  2. 趣味练习。11x11 12x12 13x13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嘛?和同学说说吧!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