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毕业论文(优秀8篇)
【导语】下面是热心网友“ir461”整理的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共8篇),供大家阅读。
名称:xx县城区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
一、课题意义
(包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中学生相比而言虽然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着相对的不足,但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比较积极,而且具有较强的体育运动趋向,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他们进去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并且大多数非体育专业学生都能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身心良好的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一种良好补充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体育课的延续,也是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必不可少的途径,经常进行体育活动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极大的发展,并使其身体素质和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行为和习惯,同时它对加强人际交往,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文献综述
(包括: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2.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3.本人对所查文献的评述等)
在我国,课外体育活动一直受到重视。1951年7月,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中规定:"学生每日体育、娱乐活动或生产劳动时间,除体育课及晨操或课间活动外,以1小时至1小时半为原则。"1954年颁布实施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进一步促进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同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关于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报告》,报告中要求学校体育面向广中学生,首先上好每周两节体育课,同时坚持做早操和课间操,安排好每周两次班级课外体育活动。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上,适当组织学生参加运动竞赛,有条件的学校开始试行《青少年体育活动标准》。1979年10月,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颁发了《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在总则中把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学校体育的任务,并把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状况,通过《国家体育活动标准》的人数、学生的健康状况等作为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标准。另外,还对课外体育活动作了具体规定。1982年,教育部又发出了《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1992年2月,国家教委颁布实施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这一系列文件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地位和意义,促进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长期以来众多的专家学者对课外体育活动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问题尤为被重视。赵雄在《甘肃省庆阳市中小学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调查及对策研究》中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甘肃省庆阳市中小学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等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任然存在体育场地和基材不足、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少、学校对学生体育活动管理不到位、体育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高龙在《西安市民办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时间情况、教师的师资力量、场地建设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论述了各种因素对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影响。余海涛,薛俊在《广东肇庆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中通过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肇庆市7所中学的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锻炼时间次数、参与动机、活动项目以及影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肇庆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参加活动的动机和选择活动项目存在着性别差异性和多样性;而课外活动的时间少、缺少场地器材和适宜运动项目、学生身体素质差、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不够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孔祥武、陈佩颖在《赤峰市红山区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中对赤峰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其研究结构表明:大多数学生对课余体育活动有兴趣,这是我们改善和促进中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有利因素.
三、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1.涪陵城区中学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2.涪陵城区中学体育教学设施现状
3.涪陵城区中学体育师资现状
4.涪陵城区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和项目的开展
5.涪陵城区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利用学校图书馆和internet(cnki)全文数据库查阅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章30余篇,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实地访谈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对涪陵区第一中学,涪陵区第九中学,涪陵区第二十中学,涪陵区实验中学,涪陵区第十八中学的部分领导和部分体育教师进行实地访谈。
3.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问卷,问卷所提问涉及涪陵区第一中学,涪陵区第九中学,涪陵区第二十中学,涪陵区实验中学,涪陵区第十八中学的相关领导、体育教师与学生。
4.数理统计法:对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5.分析法:对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四、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确定研究课题。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参加开题报告。
查阅文献资料,弄清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研究计划任务书确立的研究内容,在分析本课题研究现状基础上,撰写出论文提纲,提交指导老师审阅。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提交指导老师审查。
第二阶段:——
文献综述。
撰写论文。
第三阶段:——
论文修改完善,定稿。
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论文答辩工作。
完善毕业论文各种档案材料。
五、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梁兵.关于高中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李彩秋.对唐山市"趣味性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与效果的调研[j].北京体育中学学报,(1):106-107.
[3]康辉斌、徐欣等.赣州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与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XX,27(6):119-121.
[4]赖学林.东莞市中专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X,02:137-139.
[5]卢元镇著.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中学出版社,XX,134-137.
[6]毛振明著.学校课体育改革新视[m].北京:北京体育中学出版社,136-138.
[7]汪海涛.论课外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的互动作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1):86.
[8]何元春.论课余体育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4):32-34.
[9]刘美奋.对学校体育负向功能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XX.(1)58-59.
[10]郭海玲.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体育课程改革[j].体育学刊,(4):92-94.
[11]周丽君,赵钟晖,浙江省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XX,10
[12]赵月香,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j],宁波中学学报,1999,12
[13]骆映,对厦门市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XX
[14]韩衍杰,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报告[j],当代教育科学,XX
论文题目:
浅谈中学体育激励教学法的运用
1、激励手段运用的时机
新的课堂改革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要学会探究,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学习中还要学会全作,与同伴共同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际上,学生在我们体育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机会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激励,学生具备了这样的意识,才会主动的学习,并在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究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2、激励手段的种类
激励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显示是丰富多样的,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激励,而不是吝啬。激励的方法很多也很有科学性,所以在激励的运动时也要做到科学有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注意自己的激励艺术,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激励。激励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就对常用的激励方法进行介绍。
运用目标激励
每节课都有一定的目标,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也有制定一定的目标,只有学生在了这习目标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有了动力,在学习中为了完成目标而努力学习,这种目标对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激励他们主动学习。在目标的制定时,要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所以不同的学习目标有所差异,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在教师的激励下,以目标为动力推动学生学习,这种动力就成为了一种动机,不断朝这个方向而努力。
树立榜样进行激励
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树立榜样,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能激励学生的学习,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动力。树立榜样有很多方面可以影响学生,比如给学生树立体育方面的明星,刘翔、姚明等都是学生心中的体育明星,这些明星的事迹可以多介绍给他们,也激励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为国家争光。但是,这些明星离我们很远,很多同学心中也没有印象,这样,我们就可以运用身的榜样激励他们,比如一次运动会上,我们把破纪录的同学加以宣传,让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另外,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榜样,在教学中或者生活中,教师要学生树立榜样,处处在学生面前表现优秀,让学生把你看作心中的英雄。教师以一种榜样,给学生怎样的激励。首先是出色的体育教学技术技能,从讲解到示范,都要给学生做好榜样的人物在面前时,要做到具有较高的体育技能,让学生感觉教师无所不能;其次是教师的言行要一致。如果要把学生作为榜样,就要选择那些些品学兼优,特别是具有一定体育能力的学生,时时起到示范作用,并让其担任小组长起到指挥与协助教师的作用。
给学生以信任感来激励
学生喜欢得到教师的信任,这样学生会觉得能看得起自己,是对自己的肯定,如果信息度高,那么学生也会有较高的自信心。对学生的信任从而就会成为一种激励,进而激起了学习体育技术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差生,在他们心目中,自己比其他学生差,教师也不会关心自己,久了便会成为一种自卑感,严重影响了其自信心,这样越是没有信心就越是没有学心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这些学生给一些信任,从语言、表情、行动上多鼓励,让他们感觉是教师对他们的关注是鼓励,从而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与快乐,逐步形成体育兴趣。
投入情感进行激励
情感是师生之间互动的基础,如果教师与学生能够友好相处,形成一种融洽而又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那么学生才能带着一个愉快的心去学习。学生也会把教师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有什么问题会主动向教师请教,在课堂会主动而又细心的听教师讲课,课下会积极的去锻炼,感觉学习是一种享受。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比如在学习跳高或者跳箱时,学生有胆怯心理,教师要用微笑打消他们的顾虑,帮助每一个学生克服困难。教师的这些行为,都会给学生很大的鼓舞与激励。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特别提出了情感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情感教育激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也要不断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勾通,让学生对体育教师产生信任感。如果在教学中对某个学生不关注,他完成的学习情况、动作情况等不闻不问,也不给以鼓励,但是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教师却看在眼里,而且会给以严厉的批评,这样会大大损伤他们的自尊心,会变主动为被动,学习时就会缩手缩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宽严适度,在与学生保持情感的基础上快乐学习。
通过体育竞赛进行激励
有体育就有竞赛,这是我们意识中所首先想到的,所以体育教学中也应该时时有一些竞赛,竞赛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励学生的学习。但是竞赛也要有始有终,竞赛结束之后要进行总结,如果没有总结,学生不知道竞赛后得到了什么,胜的得到了,失败的也要总结教训以下次取得胜利。比如在一次迎面接力的游戏结束后,胜方很显然除了体力好以外,还要其他的优点,教师加以鼓励,而对于失败者,我们除了让学生理解自己身体是一个方面,但我们还要一定技巧来取胜,比如接棒的时候要快、注意力要集中等等。等下一次比赛时,败方却反败为胜了,而这时教师进行鼓励,鼓励他们在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取得下一次的胜利,这给了学生信心。
施以适当的惩罚进行激励
有人对新课标下的无劣性评价进行了质疑,说如今的体育课只有激励而没有惩罚,这些质疑的声音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但对学生有奖励,还有适当的惩罚。我们把这种惩罚看作是一种激励,但是激励的前提是最好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而是让他们感觉自己不好好努力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在进行“注意力”的反口令练习时,在比赛前向学生声明,但自己出现错误时,要对其进行惩罚,或者是跑100m,或者是蹲起跳10次等等,还要告诉他们,这些惩罚是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不可强求。
利用合理评价进行激励
体育教学中的评价不可少,科学的评价、正确的评价能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中学体育激励教学法的运用,评价时要以激励为副,以建设性的评价为主。学生都具有自尊心,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特别是都对他们较高的评价会让他们学习兴趣大增。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一点点进步,而且要采用即时评价,这种评价方法特别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更具有激励作用。
3、总结
总之,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激励非常重要,这样可以让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学习,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论文题目:
浅谈中学体育激励教学法的运用
1、激励手段运用的时机
新的课堂改革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要学会探究,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学习中还要学会全作,与同伴共同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际上,学生在我们体育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机会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激励,学生具备了这样的意识,才会主动的学习,并在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究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2、激励手段的种类
激励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显示是丰富多样的,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激励,而不是吝啬。激励的方法很多也很有科学性,所以在激励的运动时也要做到科学有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注意自己的激励艺术,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激励。激励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就对常用的激励方法进行介绍。
运用目标激励
每节课都有一定的目标,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也有制定一定的目标,只有学生在了这习目标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有了动力,在学习中为了完成目标而努力学习,这种目标对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激励他们主动学习。在目标的制定时,要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所以不同的学习目标有所差异,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在教师的激励下,以目标为动力推动学生学习,这种动力就成为了一种动机,不断朝这个方向而努力。
树立榜样进行激励
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树立榜样,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能激励学生的学习,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动力。树立榜样有很多方面可以影响学生,比如给学生树立体育方面的明星,刘翔、姚明等都是学生心中的体育明星,这些明星的事迹可以多介绍给他们,也激励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为国家争光。但是,这些明星离我们很远,很多同学心中也没有印象,这样,我们就可以运用身的榜样激励他们,比如一次运动会上,我们把破纪录的同学加以宣传,让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另外,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榜样,在教学中或者生活中,教师要学生树立榜样,处处在学生面前表现优秀,让学生把你看作心中的英雄。教师以一种榜样,给学生怎样的激励。首先是出色的体育教学技术技能,从讲解到示范,都要给学生做好榜样的人物在面前时,要做到具有较高的体育技能,让学生感觉教师无所不能;其次是教师的言行要一致。如果要把学生作为榜样,就要选择那些些品学兼优,特别是具有一定体育能力的学生,时时起到示范作用,并让其担任小组长起到指挥与协助教师的作用。
给学生以信任感来激励
学生喜欢得到教师的信任,这样学生会觉得能看得起自己,是对自己的肯定,如果信息度高,那么学生也会有较高的自信心。对学生的信任从而就会成为一种激励,进而激起了学习体育技术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差生,在他们心目中,自己比其他学生差,教师也不会关心自己,久了便会成为一种自卑感,严重影响了其自信心,这样越是没有信心就越是没有学心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这些学生给一些信任,从语言、表情、行动上多鼓励,让他们感觉是教师对他们的关注是鼓励,从而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与快乐,逐步形成体育兴趣。
投入情感进行激励
情感是师生之间互动的基础,如果教师与学生能够友好相处,形成一种融洽而又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那么学生才能带着一个愉快的心去学习。学生也会把教师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有什么问题会主动向教师请教,在课堂会主动而又细心的听教师讲课,课下会积极的去锻炼,感觉学习是一种享受。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比如在学习跳高或者跳箱时,学生有胆怯心理,教师要用微笑打消他们的顾虑,帮助每一个学生克服困难。教师的这些行为,都会给学生很大的鼓舞与激励。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特别提出了情感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情感教育激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也要不断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勾通,让学生对体育教师产生信任感。如果在教学中对某个学生不关注,他完成的学习情况、动作情况等不闻不问,也不给以鼓励,但是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教师却看在眼里,而且会给以严厉的批评,这样会大大损伤他们的自尊心,会变主动为被动,学习时就会缩手缩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宽严适度,在与学生保持情感的基础上快乐学习。
通过体育竞赛进行激励
有体育就有竞赛,这是我们意识中所首先想到的,所以体育教学中也应该时时有一些竞赛,竞赛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励学生的学习。但是竞赛也要有始有终,竞赛结束之后要进行总结,如果没有总结,学生不知道竞赛后得到了什么,胜的得到了,失败的也要总结教训以下次取得胜利。比如在一次迎面接力的游戏结束后,胜方很显然除了体力好以外,还要其他的优点,教师加以鼓励,而对于失败者,我们除了让学生理解自己身体是一个方面,但我们还要一定技巧来取胜,比如接棒的时候要快、注意力要集中等等。等下一次比赛时,败方却反败为胜了,而这时教师进行鼓励,鼓励他们在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取得下一次的胜利,这给了学生信心。
施以适当的惩罚进行激励
有人对新课标下的无劣性评价进行了质疑,说如今的体育课只有激励而没有惩罚,这些质疑的声音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但对学生有奖励,还有适当的惩罚。我们把这种惩罚看作是一种激励,但是激励的前提是最好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而是让他们感觉自己不好好努力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在进行“注意力”的反口令练习时,在比赛前向学生声明,但自己出现错误时,要对其进行惩罚,或者是跑100m,或者是蹲起跳10次等等,还要告诉他们,这些惩罚是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不可强求。
利用合理评价进行激励
体育教学中的评价不可少,科学的评价、正确的评价能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中学体育激励教学法的运用,评价时要以激励为副,以建设性的评价为主。学生都具有自尊心,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特别是都对他们较高的评价会让他们学习兴趣大增。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一点点进步,而且要采用即时评价,这种评价方法特别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更具有激励作用。
3、总结
总之,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激励非常重要,这样可以让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学习,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名称:xx县城区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
一、课题意义
(包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中学生相比而言虽然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着相对的不足,但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比较积极,而且具有较强的体育运动趋向,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他们进去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并且大多数非体育专业学生都能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身心良好的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一种良好补充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体育课的延续,也是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必不可少的途径,经常进行体育活动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极大的发展,并使其身体素质和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行为和习惯,同时它对加强人际交往,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文献综述
(包括: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2.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3.本人对所查文献的评述等)
在我国,课外体育活动一直受到重视。1951年7月,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中规定:"学生每日体育、娱乐活动或生产劳动时间,除体育课及晨操或课间活动外,以1小时至1小时半为原则。"1954年颁布实施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进一步促进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同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关于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报告》,报告中要求学校体育面向广中学生,首先上好每周两节体育课,同时坚持做早操和课间操,安排好每周两次班级课外体育活动。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上,适当组织学生参加运动竞赛,有条件的学校开始试行《青少年体育活动标准》。1979年10月,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颁发了《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在总则中把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学校体育的任务,并把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状况,通过《国家体育活动标准》的人数、学生的健康状况等作为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标准。另外,还对课外体育活动作了具体规定。1982年,教育部又发出了《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1992年2月,国家教委颁布实施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这一系列文件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地位和意义,促进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长期以来众多的专家学者对课外体育活动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问题尤为被重视。赵雄在《甘肃省庆阳市中小学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调查及对策研究》中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甘肃省庆阳市中小学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等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任然存在体育场地和基材不足、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少、学校对学生体育活动管理不到位、体育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高龙在《西安市民办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时间情况、教师的师资力量、场地建设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论述了各种因素对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影响。余海涛,薛俊在《广东肇庆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中通过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肇庆市7所中学的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锻炼时间次数、参与动机、活动项目以及影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肇庆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参加活动的动机和选择活动项目存在着性别差异性和多样性;而课外活动的时间少、缺少场地器材和适宜运动项目、学生身体素质差、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不够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孔祥武、陈佩颖在《赤峰市红山区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中对赤峰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其研究结构表明:大多数学生对课余体育活动有兴趣,这是我们改善和促进中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有利因素.
三、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1.涪陵城区中学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2.涪陵城区中学体育教学设施现状
3.涪陵城区中学体育师资现状
4.涪陵城区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和项目的开展
5.涪陵城区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利用学校图书馆和internet(cnki)全文数据库查阅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章30余篇,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实地访谈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对涪陵区第一中学,涪陵区第九中学,涪陵区第二十中学,涪陵区实验中学,涪陵区第十八中学的部分领导和部分体育教师进行实地访谈。
3.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问卷,问卷所提问涉及涪陵区第一中学,涪陵区第九中学,涪陵区第二十中学,涪陵区实验中学,涪陵区第十八中学的相关领导、体育教师与学生。
4.数理统计法:对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5.分析法:对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四、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确定研究课题。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参加开题报告。
查阅文献资料,弄清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研究计划任务书确立的研究内容,在分析本课题研究现状基础上,撰写出论文提纲,提交指导老师审阅。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提交指导老师审查。
第二阶段:——
文献综述。
撰写论文。
第三阶段:——
论文修改完善,定稿。
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论文答辩工作。
完善毕业论文各种档案材料。
五、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梁兵.关于高中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李彩秋.对唐山市"趣味性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与效果的调研[j].北京体育中学学报,(1):106-107.
[3]康辉斌、徐欣等.赣州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与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XX,27(6):119-121.
[4]赖学林.东莞市中专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X,02:137-139.
[5]卢元镇著.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中学出版社,XX,134-137.
[6]毛振明著.学校课体育改革新视[m].北京:北京体育中学出版社,136-138.
[7]汪海涛.论课外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的互动作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1):86.
[8]何元春.论课余体育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4):32-34.
[9]刘美奋.对学校体育负向功能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XX.(1)58-59.
[10]郭海玲.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体育课程改革[j].体育学刊,(4):92-94.
[11]周丽君,赵钟晖,浙江省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XX,10
[12]赵月香,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j],宁波中学学报,1999,12
[13]骆映,对厦门市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XX
[14]韩衍杰,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报告[j],当代教育科学,XX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一百年中,排球竞赛规则在不断改革,如今每球得分制,使得排球比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球技术成为得分的重要手段;比赛过程中既有高点进攻,也有立体进攻体系,网上争夺仍然是比赛的焦点,运动员的个人技术更加全面,跳发球和后排进攻是当今竞技战术的新潮流;自由人的出现使比赛来回球增加,使比赛更加精彩。总之,排球运动仍是集高度、速度、对抗战术为一体的集体运动,要求我们在选材时,要根据当今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该运动发展的运动员,这样才能保证球队始终具有竞争性,先进性。
当今世界竞技体育水平发展迅速,世界纪录频频刷新,竞技体育的竞争日趋激烈。运动员除了具备极高的运动素质与运动天赋外还要经过科学合理的刻苦训练,才有可能在世界立足,竞技水平的竞争中突出了天才运动员的竞争。各国的训练手段,训练方法差异日趋缩小,训练条件也日趋一致,运动员的先天竞技条件显得更加重要,要反超世界体育先进水平,必须做好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工作。
青少年排球运员是排球事业发展的基石,中国排球要想长盛不衰,最主要是看后备力量是否雄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后备力量的培养工作,而后备力量培养的关键因素是选材,做好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等于成功了一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先进训练理论方法已伴随着全球化信息资源网的构建成功实现了世界性资源共享。在全球各种训练理论,训练方法,条件,甚至发展水平基本相一致的情况下各国运动员之间的水平竞争转化为运动员天赋的竞争,因此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当今排球运动正朝着速度快、技术娴熟、战术多变、各有特点、人有专长、身材高大、体能过硬、对抗激烈的全面化方向发展。从世界高水平的排球比赛上可看出,世界优秀排球队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人种优势等都胜人一筹。这表明国外优秀排球队已经十分重视选材与排球运动的发展关系。科学实用的选材方法和训练,已经成为通向世界排球高层次队伍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专门研究工作,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起步较晚,进步较快。但目前还处在观察运动员的外表或初步对形态、素质和身体情况进行检查的阶段,在运动能力遗传学、皮纹学、血型学、心理学和生理生化等新兴学科领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选材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还有待提高。而国外对运动员选材问题的研究,已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涉及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生物力学及运动训练学等多种学科,并建立了许多运动员科学选材测试中心和一系列选材输送系统。传统的选材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落后于当今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因此,研究适合于当今排球运动选材的发展趋势无疑是一个具有非常现实意义的课题。
在国外,由于他们有出色黑色人种,他们身体素质好,体力也好,所以他们主要考虑队员的心理,年龄,神经类型等方面,在国内主要是黄色人种,在身体素质方面略逊于欧美运动员,所以我们只有通过科学的选材和系统的训练,才能在世界体坛立足,我们选材时,主要考虑的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身高,体重,年龄,遗传等因素。
贵州省是我国排球运动发展较慢的省,与其他省相比,仍处于落后阶段,现如今中国排球联赛的形式如群雄逐鹿,哪支球队拥有优秀的后备人才,也就拥有了未来。中国体育制度是举国的体制,后备人才数量大,淘汰率也高。许多竞技体育运动员在淘汰后因为耽误了大量文化课学习时间而造成就业难,因此许许多多的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从事体育训练,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排球运动在贵州萎缩,并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针对贵州省这种情况,我建议要发展贵州排球运动事业,要从贵州各高校开始抓起,高校学生相对来说学习任务不是很重,没有升学压力,并且学好了排球,对以后就业还有一定帮助,而且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到基层去工作,还能带动基层排球运动的发展,还可以有助于强身健体。但是,在高校如果进行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选材很重要,因为只有选到好的运动员,才能在训练中有好的成绩,才能促进高校排球运动开展,故进行此课题的研究。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优秀运动员的选材问题,是当代体育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科学的运动员选材,可以缩短训练周期。科学的选材是竞技化的基础,是运动员和运动队取得好成绩的保证。可以避免盲目性,减少淘汰率。进行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是排球运动项目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实践意义:进行排球运动员科学的选材,有助于我们提早的选拔出好的苗子,进行系统的训练,让队员早日出好成绩,在我省高校进行科学的排球运动员选材,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排球,加入到排球运动的训练中来,高校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还可以继续带动排球事业的发展。高校学生水平如果得到提高,还可以进入到更高级的运动队中继续从事该事业。
二、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主要研究内容:
(1)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各种要求;包括身体素质,年龄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还有神经类型等方面。
(2)各种因素对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影响;主要指家庭方面和社会方面。
(3)影响我省高校选材的因素等等:包括教师能力,运动器材与设施等。
2.研究方法:
(1)调查法:调查贵州各高校排球发展情况,制定具体选材措施。
(2)专家访谈法:访问有经验的专家,提高专业知识。
(3)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资料的阅读,掌握最新最科学的选材方法。
(4)经验总结法;根据掌握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材。
(5)观察法。
3.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解决人们对体育的偏见;不少家长认为进行体育训练影响学习,不主张孩子从事体育方面的活动。
(2)尽量做到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学习与训练两不误;合理的安排训练和学习的时间,使训练不影响学习。
针对贵州省实际情况找出实际可行的符合贵州地域的科学选材方法。
三、完成毕业论文所必需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1.利用学校图书馆订阅的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研究资料。
2.查阅资料(包括书店及互联网)阅读其有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参考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分析,从而为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四、工作的主要计划、进度与时间安排
(1)选题、搜集与阅读整理资料阶段:—20.17
(2)撰写开题报告阶段:—
(3)论文开题阶段:20.18—20.31
(4)撰写论文阶段:—20
(5)论文修改定稿阶段:20xx.11—2022
(6)论文答辩阶段:—
五、参考文献目录
[1]李为敏.试论高等院校排球运动员选材要素[J].江西大学学报,1991,13(5):118—121.
[2]石丹青,李玉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探讨[J].体育科技,20xx,24(1).
[3]刘广欣.周明华等.浅析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西安体育学院报,20xx(7).
[4]秦风冰.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初探,中国排球,1999(11).
[5]杨也.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研究[J].大众科技,20xx,167-173.
[6]陈跃华.浅谈少年排球运动员的选材[J].兵团教育学院报,20xx,12(4):46-48.
[7]卢建华.试论排球运动员选材.后面的材料补齐
[8]张二平.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之我见[J].科学大众,20xx,(05).
[9]代贵敏.浅谈影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因素[J].少年体育训练,20xx,(06).
[10]蔡彬.关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早期选材的因素分析[J].成才之路,20xx,(36).
[11]任超学,张军,徐佳.对新世纪运动员科学选材现状的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20xx,27(2):166-170.
[12]付哲敏.我国甲级队排球运动员特征性自信心水平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报,20xx,8(2):78-80.
[13]余竹生,沈勋章,朱学雷.运动员科学选材[M].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xx.
[14]李登光,无宏江,贺晓熊.陕西省少儿体校教练员队伍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xx,04.
“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作为师范大学生的我,时刻牢记这一校训,为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我不断磨练自己,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自觉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20xx9月初,我们进行了为期四十天的教育实习,通过实地教学,使我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自己新编了教学方法并参加运动会组织与裁判工作及程序的编排,受到许多老师及校领导的认可和赞扬。
知识就是力量,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在大学所学的东西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为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我以满腔热情、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奋斗着。虽然,我是一个即将毕业的教学新手,但我相信,有你们的栽培和熏陶,我也会和你们一样,做得比别人更好,我能用我出色的表现证明我的能力,证明您明智的选择。
如果您对我的申请感兴趣,请在您方便之时与我联系,我正期待您的答复。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摘要:在体育新内涵视角下,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越来越重要,同时它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创新的体育文化,从而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他们更加全面地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体育新内涵视角下体育文化构建的新思路。
关键词:体育新内涵视角;体育文化构建;新思路
很多人认为,步入高校的目的就在于学习一些技术性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学生往往都忽略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体育新内涵视角下,应该采用创新的思路来构建体育文化,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因此,探究体育新内涵视角下体育文化构建的新思路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高校体育内涵剖析
传统的体育文化定义较为复杂,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剖析传统体育内涵的。一是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层面来分析体育文化。从这个层面来看,体育文化是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称,也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经过长期体育锻炼和实践所积累的物质财产和精神财产的总和。二是从文化结构主义的层面来分析体育文化。从这个层面来看,体育文化是包含了人们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等,主要有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情感、价值、理想等,是广大人们群众在体育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三是从狭义的层面来分析体育文化。体育文化主要是以人们的运动方式为基本行为,以体育比赛为竞争方式,以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为目的,人们在体育锻炼中有关精神层面的变化和完善。而体育文化,可以分为两个概念来理解,即体育和文化,但是由于这两个概念比较复杂,因此对体育文化进行详细定义就有了一定的难度。
二、多维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文化内涵
在多维视角下,高校的体育教学更加注重的是以人为本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从最主要因素人的视角来讲,体育文化可以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作为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基地,只有加强对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从体育本身的视角来看,体育文化的构建可以实现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所表现出来的价值相互统一。体育文化的构建最主要的还是人,因此在构建体育文化时,要特别强调体育的价值理念,促使人们将体育技能和体育价值理念很好地融合到一起,从而促进体育文化构建的顺利实施。从国家的视角来看,体育文化的构建可以促使我国实现体育强国的目的。一方面,当前体育文化跟国家的健康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国家的体育文化比较落后,也就表明国家的发展比较落后;另一方面,当前体育竞争不再仅仅只是体育技能的竞争,更是体现国家繁荣富强的表现。体育文化是国家体育软实力的表现,只有确保我国体育文化的顺利实施,才能有效提升我国在全球中的综合实力。总之,无论从哪个视角来看,体育文化的构建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该通过一些新思路来加强体育文化的构建,推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高校体育新内涵视角下体育文化构建新思路
(一)构建高校体育文化观念
体育文化观念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运动品行、行为道德等。在构建体育文化观念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一些策略,积极给学生宣传我国体育健将在体育比赛中奋力拼搏的精神,以及他们在平常体育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用这些体育健将的事件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荣誉感,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构建体育文化观念的过程中,还应该将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结合,让所有学生都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促使所有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通过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积极开展体育课外活动,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参与性,从而促使所有学生都热爱体育,更好地享受体育所带来的乐趣。如在高校的一些体育课中,教师积极给学生播放一些体育比赛,让学生通过观看比赛,更好地理解体育文化的内涵,以及通过体育所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
(二)构建高校体育文化制度
高校的体育文化构建通常是面向学生来展开的,学生人数很多,活动的范围也很广,而体育又有着灵活性强、形式多样的特征。因此,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要倡导学生自由参与,但要避免放任自流,而是要对学生进一步合理引导。一方面,要构建体育文化制度,需要加强高校各相关部门的有效管理。高校的体育文化活动应该在学校的支持下进行展开,并且学校还应该主导体育文化的构建。同时,高校各相关部门应该响应院校的号召,成立专业的体育文化管理部门,加强对体育文化构建的实施和落实。另一方面,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关于体育文化活动的制度,确保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依照制度来进行。因为每个学校的规模、条件、环境都会有所不同,因此高校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完善的体育文化制度,从而促使体育文化的正确构建。
(三)构建高校体育文化策略
首先,需要创新高校的体育设备,为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场地、体育设备都是高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必备设施,而要想开展各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必须要有基本的物质支持。如很多高校都会建立大型的室内体育馆,供学生开展打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还有建立一些室内游泳馆等,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育中,从而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其次,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如果在一个具备良好体育文化环境的高校来构建体育文化建设,必然会取得很好的效果。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也就是说要让高校拥有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这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主要是指高校要有一个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正确的培养目标、文明的校风校级、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四、结语
总之,在体育新内涵视角下,构建体育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高校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构建体育文化观念、体育文化制度以及体育文化策略等,创新体育文化的构建,从而促使我国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的顺利实施,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峰。多维视角下体育文化的内涵、价值与建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2):21—24。
[2]唐文俊,余玲玲,周建等。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思路与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08,7(6):114—115,123。
[3]张云凡。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2009。
摘要:针对体育社会学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当前教学现状,探讨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求体育社会学新的教学模式。结果表明: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体育社会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成绩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在研究性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引入过程性评价这一考核方式,客观公正的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改革
体育社会学是体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也是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体育社会现象的综合性学科。通过体育社会学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体育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够解决有关的体育社会问题。当前体育社会学在体育教育专业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均有开设。其中,体育社会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必选课程,分别开设34学时。与体育院系开展的其他理论课程相比,体育社会学具有独特的特质。它为体育院系的学生打开了一个探索体育的全新视角,能够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多维视角来了解体育、分析体育,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提出的背景
理论背景
所谓研究性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核心,教师只在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适当启发与导引,鼓励他们自觉搜集所需资料,积极独立解决问题的一种主动探求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将书本理论联系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技能。
学科背景
由于体育社会学学科的特殊性质,基本上它的任何章节都能构成研究性教学的内容。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始终伴随人类左右,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仅靠单纯的体育课堂教学远不能实现。研究性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弥补单纯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在课堂以外的社会活动中灵活的进行学习和探讨,将枯燥的书本知识与多元的体育实际相联系,间接地增强了学生的直接经验与体验。
学生背景
传统教育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在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一旦脱离了教师的引导,就会表现的无所适从。是以,通过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重燃学生对体育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基于以上内容,提出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的探讨,志在通过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实施,使学生能快乐学习、自主学习,并最终从社会这个大学堂学会做人与处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实践
实践对象
将忻州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501班作为实验班(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1502班作为对照班(维持原有的教学方法),经统计学分析,1501班与1502班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的先行课程)成绩无显著差异。
实践过程
2.组织形式
在体教1501班成立了8个学习研究小组,设有1名组长,7名组员,各自明确职责,具体分工。
.2开展方式
根据体育社会学的所授内容,研究性教学方法主要选取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三大类。其组织形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有小组合作、个人独立和个人与集体相结合之分。根据体育社会学教学具体内容,每次选择一个专题进行研究,用于集体教育、专题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问题讨论、成果报告等,以研究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
.3研究思路
教师确定小组所需研究知识点后,小组成员广泛收集资料,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分工合作完成知识点的讲授任务。在实践过程中,还印发了《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成果评价量表》,由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的三维评价量表组成,分别对学生在每次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实践阶段的表现给予量化的分数,便于记录每次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及学期末学生研究性教学成果的量化的考核。
研究性教学方法的使用
.1实践教学
在体育研究方法这一章节采用实践教学法。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设计体育社会学相关调查问卷,设计问卷的过程为小组课下完成,课上请小组代表陈述问卷,其余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指出问卷的优点与缺点,从而达到知识的掌握与巩固的目的。
.2探究式教学
在社会结构中的体育运动、社会文化中的体育运动、社会进步中的体育运动等章节中采用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方法来完成。教师根据所教授内容设计相关专题,同样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就教师布置的相关知识点为核心,主动去进行探索,收集资料,最后每个教学小组形成1份教学方案,1份PPT,并请小组代表在课程上进行讲授,同时,教师根据学生随堂讲授的内容,本着此知识点应完成的相关内容来做补充或深入分析。
.3案例教学
在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体育社会问题等章节采用案例式教学研究方法,在此阶段中,教师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体育社会现象作为经典案例,以经典案例为主线,结合学生分组讨论及思考来穿针引线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3过程性评价的考核方式
研究性教学的评价应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参与也就是过程之中,强调从多远的角度进行评价,评价手段、过程、方法的多元化,以及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合理化。评价的目的在于以分促改,以分促学。根据学生在展开研究型教学过程当中的具体表现,设计过程性评价的量表,针对其每次研究性教学活动中过程进行量化考核,分别进行自评、他评与教师评,尽量对每位学生的表现做到评价的客观、公正与具化。最终学生的学科成绩=期末成绩×60%+实践成绩×30%+平时成绩×10%。其中期末成绩由教师集体命题,采用开卷形式进行笔试考试。实践成绩根据研究性教学开展过程当中所得实践成绩而来。实践成绩=量化表现分数80%+小组所得分数20%。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出勤、表现及作业完成等情况打分。这样一来就改变了过去期末一纸试卷定成绩的局面,使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变得客观和公正。
4成果与反思
实践成果
4.通过对实践班和参照班的学科成绩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01班即实践班的成绩要明显优于1502班即参照班的成绩。实践班的学生从被动性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主动去探索知识,虽然这个转变的幅度不是很大,但是,已经开始转变。4.实践班课堂氛围与参照班相比要活跃一些,学生能够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回答问题,从当初的“要我学”变成现在的“我要学”。
反思
4.学生在部分知识点的掌握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偏离设定好的教学重点,还需要教师去不断地进行引导和完善。
4.在在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抛出问题是关键,如何选取有价值的、学生能够入手的问题,使学生达到解决一个问题能够触类旁通的解决其他问题,这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也是决定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