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精华8篇)

2023-07-16 13:20:33综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精华8篇)

  【导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其论文将探讨社会主义理念与谐和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为我们深入了解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考与研究方向。以下是热心网友“sioay53”分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共8篇),供大家参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和谐社会论文 篇1

  浅析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民;道德建设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和谐社会”最早始见于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充满了对道德方面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又是我们奋斗的过程。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为基础,一方面要以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保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无论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还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无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都离不开全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已成为时代的呼唤、事业的要求、人民的企盼。

  二、公民道德是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本质意义上的公民道德,就是思考人自身各方面、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和谐。“和谐社会”的道德内涵,主要表现在:

(一)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

“和谐”由“和”和“谐”两字组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每一个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是所有人组成的人类社会的和谐的细胞或基本单元,人与社会之间要和谐、人与自然要和谐,最根本的基础和前提是人自身的各方面之间要和谐。任何个人,只有具备健康的体魄、较强的能力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才能较为理性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融入社会,融入自然,为建设和谐社会尽力。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换言之,也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总的来说是指人的身体与精神、能力与品德、言论与行为等的和谐发展。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还必须实现人的身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的能力、创造性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的精神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身体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的能力与精神全面自由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精神全面自由发展又可以促进人的身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和支撑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则集中体现和实现着人的价值[2]。总之,人的身体、能力和精力的和谐发展或全面自由发展,是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的最高表现,也是人类争取自我完善,进而成为人类自身的主人和美好理想的最终目标。

(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所谓“和谐社会”,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社会内部关系融洽、协调,无根本利益冲突。和谐社会构想强调的是社会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包括社会各子系统之间及各子系统内部和谐,无疑是和谐社会构想的核心内容[3]。和谐自古以来既是人类追求的社会目标,也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都会失去它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不但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且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团结与和谐的社会环境,不仅使人们心情舒畅,生活愉快,创造活力迸发,而且使社会矛盾和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从而有力地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供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就是指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必须维护自然界的平衡,确保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要实现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最重要的条件和保障是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仁爱万物”思想、“道法自然”思想、“与天地参”思想,现代西方的尊重生命伦理学、大地伦理学、尊重感觉的伦理学、地球伦理学等等,都是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的理论依据。但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长期过多地强调对自然的索取而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一度遭到过自然的报复。中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健康、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在一些干部的思想上还存在“一手硬、一手软”即重经济建设、轻思想道德建设的倾向,抓思想道德建设存在“上面热、中间温、基层冷”的现象;在互联网和文娱场所传播的一些不良文化和有害信息,严重腐蚀青少年的心灵,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令人担忧;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体系尚未建立,如何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衔接,亟须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经费投入不足;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手段和必要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活动场所少,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难以维持,激励机制难以建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还缺乏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形式、创新的工作方法和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工作骨干队伍,等等。

  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道德,是基于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光荣与耻辱等一系列价值评价而形成并加以维持的柔性规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道德主要通过造成社会舆论、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想人格、培养内心信念等方式,调整人们的行为,调节和规范不同层面的社会关系,从而保持和维系一定的社会秩序。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和谐的理念和精神指导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4]。必须按照“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进行,切忌一阵风走过场。

(一)要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树立和谐理念。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年学生中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胡锦涛关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讲话等有关道德建设的文件精神,广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增强道德观念。

(二)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揭露和批判有损社会伦理道德的现象和行为,让人们“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使抽象的道德理论“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进人的心里”,让枯燥的信条具体化、形象化、实践化,激发公民的道德情感,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建和谐”的文明风尚。

(三)引导公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在实践中,用正确的道德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区分善恶,明辨是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抵制不道德行为,不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知行统一,引导人们把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

(四)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积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促进和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意识、提高道德素质。

(五)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创造的优秀实践成果,注重反映群众的愿望要求,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始终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要。

(六)要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机制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各种措施,逐步形成引导与约束、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制度约束,提倡和奖励道德高尚的行为,防止和避免道德缺失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严惩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生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七)要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手段创新,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和渠道,传播先进思想文化。

  通过生动、形象的道德宣传、通过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公民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公民实际的道德行为,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发展[5]。总之,我们一定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牢固树立和谐理念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开拓创新的实际行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胡振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撑[J]。求是,2005,(23)。

[3]郑浩等。公民道德建设要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N]。光明日报,2005-10-14.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4-02-26.

[5]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最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是因为我们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进行列举,也可以从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进行总结,这些成就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的独特魅力、焕发的生机活力和持续产生的国际影响力。但我们不能局限于成绩列举和现象描述,而要说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在哪里,还应该进一步阐释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原因明、道理清才能更加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道路”至关重要。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2013年1月,xxxxx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是因为我们坚持走、正在走的是一条“人间正道”。道路正确才能距离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越来越近,才能让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否则将南辕北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是因为这条道路的形成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而不是主观臆断和照抄照搬的产物。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道路选择问题。当时的中国面临着是选择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道路,还是选择走君主立宪制的道路、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的重大问题。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必须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2014年,xxxxx在欧洲访问时,也曾指出:“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时,中国国情与俄国相近,俄国这种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能够通过工农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这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性。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方向上、方法上、精神上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厚影响,“催速了中国革命的实现”,促使中国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的战乱、分裂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而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历的曲折、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以及工业、农业、国防、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巨大成就,又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并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后,经过40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最终形成一条符合中国独特文化传统、独特历史命运、独特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普遍性意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立足中国实际和基本国情;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因为坚持了正确的道路,所以创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世界奇迹,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也得到很大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激励和丰厚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先进性,而这个先进性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上。从社会制度层面看,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先进的社会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精神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也要比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先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如果从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算起,社会主义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500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可以分为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六个大的历史时段。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意味着社会主义不再简单是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控诉和对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同情。资本的本性是逐利,为了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资本必须不断扩张,但是资本主义却受有限市场、有限资源和有限创新主体的限制,设定了自身的发展极限,并且资本主义为了自身利益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最终依靠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从空想变为现实。

  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崇尚和倡导的价值目标、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是社会主义制度建构和实践的导航仪和风向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集中体现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主义”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那么,社会主义制度与实践区别于其他“主义”的最核心的价值观是什么?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拉萨尔的公平观,同时确立“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公正”的含义应该是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基础上,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民众,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别于其他“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所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西方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为鉴戒,但拒斥西方的“普世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在国家层面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提出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提出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人们不禁要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似乎和西方资产阶级倡扬的核心价值观并无二致,难道西方国家就不倡扬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不倡扬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倡扬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吗?实际上,这一提问方式暗含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同时也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肇始于古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化的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包含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借鉴的、可以称之为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元素。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以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鉴戒,吸收其中包含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价值共识。但同时,我们坚决拒斥西方国家打着“价值共识”的旗号,传播“普世价值”。因为西方提出所谓的“普世价值”,绝不是为了表达人们对价值共识的美好追求,而恰恰是利用人们追求价值共识的美好愿望,运用“普世价值”这种非政治性话语达到某种政治意图。对于这种承载政治使命的“普世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所应当要加以拒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代特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内核或者说基本原理在当今时代和中国的时空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确立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决定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本质和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才能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也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和对立统一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打破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做到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做到困难面前不低头,挫折面前不气馁,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强调社会与个人、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个人、个人价值的存在,而是主张“现实的个人”是理论的出发点。同时,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个人的发展进步创造条件和前提,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最恰当地表达了“自由人的联合体”中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为我们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核心原则。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xxxxx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具体实际与时代特征三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和实现路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必须跟上时代、顺应形势、不断认识规律,才能充当现实实践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这决定了不断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存在样态。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以时代化、民族化的形式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代特征与民族国家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产生出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代特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今时代、在中国的时空展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实现了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坚持基础上的创新,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立足时代、关注实际问题、着眼理论创新和实际运用,是改革开放40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正是因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行动指南的正确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才能沿着正确道路前行,才能创造改革发展的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彰显自己的“好”,持续焕发蓬勃生机和独特魅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将改革开放的成果固化下来,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问题上,坚持辩证法、两点论二者的有机统一。2014年5月,xxxxx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中国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第一,广泛的代表性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命所在;第二,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两院”之间的关系、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有根本不同;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共同实现我们的目标;第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有利于各民族的大团结和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与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不同,我们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这种政党制度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允许多个政党的合法存在。目前在中国除了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二是其他的合法政党以民主协商的形式参政议政。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有利于调动各民主党派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优势和特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计献策,使国家的方针、政策更科学、合理、正确;能够在坚持民主集中的原则下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使人民内部的局部利益、个别利益与整体利益、根本利益相互协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巩固。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各自根据本国民族情况采取不同的民族治理模式。我国采取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力,充分调动了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积极性,保证了中央必要的集中、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从而形成了各民族互帮互助、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发扬社会主义基层民主,保证基层组织和成员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内容和形式,如农村建立的村民自治制度,城市建立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企事业单位建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群众性社团的自治制度等。这些制度构成了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主要内容。发扬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是为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为了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以逐步实现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共事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从而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规律和根本要求,是我们党对国家事务实行领导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优势。我们只有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才能始终保证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真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进程,为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信,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反映人民意愿,顺应时代潮流,能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有利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有利于组织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团结一心,集中力量办大事,有领导、有秩序地朝着国家发展目标前进;有利于更好地实行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分工与协同、监督与支持、制约与效率、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保证国家机关依法协调高效运转;有利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生动活泼、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3

  浅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也是包括 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奋目标。在新世纪、新阶段,根据中国 经济社会 发展的新要求和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为了适应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局而的新发展,要求我们扎扎实实做好建设一个既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又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丰富内涵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

  所谓“和谐”,《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所谓“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结构均衡、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相互协凋,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就是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刊、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凋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 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

  总体说来至少包括以下份个层面的内涵: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体现在把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水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协凋统一;社会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和谐包括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区域之间的和谐,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和谐等;人自身的和谐即人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索质、 科学文化索质和健康索质,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健壮的体格能够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人自身的和谐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和谐社会状态的显著特征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元索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包括以下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团结互助、平等友爱、扶贫济困、和睦融洽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乖要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乖要基础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乖要体现,对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社会财富的创造源泉得到充分涌流、人们能够各尽其能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全社会创造活力涌动的社会。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体现法制理念、 法律乎段的社会在这个社会,社会主义民主史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史加健全,全民法律索质不断提高,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得以恢复和发扬,各种欺诈行为逐渐得以消除,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生活得到净化。

  二、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索,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既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要不断增强强社会的创造活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面贯彻尊乖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和 科学 发展观的要求,积极调整各项政策,努力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在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中的作用;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二要妥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后党和政府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高度乖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 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铭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Jal机制;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后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政策、 法律、 经济、行政等乎段,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三、要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体制,建立完备的突发事件管理制度和紧急状态法律法规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要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后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四、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 规律,努力改进群众工作,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深人基层,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工作乖点,善于运用说服教育、不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凝聚和激励群众共同前进。

  总之,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 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奋斗目标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为了适应改革发展进人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就要求我们扎扎实实做好建设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民主 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各项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 篇4

[摘要] 本文通过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依据、总体要求、基本途径。

[关键词] 和谐社会;社会主义;途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从狭义上说,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层建筑保障。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求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加以维护,为此,就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外,和谐并不是“一团和气”,也不是宗派主义,而是建立在特定的原则的基础之上。原则要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通过法制加以维炉,为此必须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但是,必须把公平正义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中来理解。离开这个环境,公平正义就可能演变成平均主义。在现阶段,公平正义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等价交换,买卖双方的利益和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因此,公平正义就是要承认事实上的不平等,尊重差别,通过适当的政策把差别转化为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为此,要完善市场经济,规范竞争秩序,调节收入差距,正确处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依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道德的要求。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充满活力是社会成员激发出来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这种“活力”需要激发。尊重创造,就要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让不同社会阶层都把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生产要素优势融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

   安定有序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动态平衡。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社会不稳定现象要比社会不和谐现象更为严重,为了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时仅仅用调和的方法不能奏效。因此还要强化斗争、打击这一手段,但是不能将其转变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和“阶级斗争”,而必须依法治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现安定有序。要求不断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建设,发展基层民主,扩大公民自治,让公民依法管理自已的事务,最大限度地把社会矛盾消解在萌芽状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延伸。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议事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加以提出,目的在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就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解除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走共同富裕道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但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上的不平等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承认差别,而不是否认差别,更不能人为地消灭差别,差别既可产生动力,也能导致冲突。实现防止冲突、推动发展的目标,需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应当尊重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实现不同经济成分的均衡发展。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4、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社会建设关系到民生,关系到社会稳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布局中地位重要。我们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历来重视改善民生,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现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所谓“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取决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党政机关服务质量的改善、工作效率的提高,更取决于社会事业的发展,比如教育、文化、卫生、就业、住房、尤其是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和完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5、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因此,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现阶段社会上许多矛盾与不和谐现象恰恰来源于党与社会、党与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因此,只有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永葆先进性,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 篇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新世纪新阶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实践需要,符合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客观形势的要求,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深化和拓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概括起来为三个符合:

(一)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中指出:“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学说,人的充分的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条件和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求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唯物辩证法,从物质的存在——商品开始,进而到货币、资本、生产、流通,最后发现剩余价值,形成贫富两极分化,产生阶级和阶级斗争,直至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必然到来的结论。胡锦涛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从社会现实出发,改革社会不合理现象,发展生产力,建立合理的劳动分配制度,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建成富裕、和谐、幸福的社会。

(二)符合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

  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改革开放、提高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根本目的,不只是振兴中华民族,洗雪一百多年的殖民史给予中华民族的痛苦和屈辱的记忆,更不是以牙还牙,对中华民族曾经带来沉重灾难的西方国家实施报复。我国近代史确实是血和泪、悲愤、痛苦的历史,但历史承载的是民族的过去,时代在前进,国际社会百年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历史是个大舞台,即使中华民族再经过五十年的奋斗,实现了现代化,成为首屈一指的世界大国,她也应该以社会和谐发展充满亲和力为宗旨。首先惠及的是十五亿中国人民,其次惠及的是全世界人民。如果没有这样的理念,社会发展并不等于人民幸福。

(三) 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和谐社会当然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全世界必须面对的课题。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生活资源的无序开发,人类为了生存大量开垦荒地,滥伐树木,森林逐渐消失,森林、草原、湿地“自然之肺”功能减弱,致使空气污染、水污染、天气变暖,水土大量流失。人类为了改善生活,肆意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能承受得起吗?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必将遭受自然的报复,有时这种报复的后果是极其可怕的。南亚的海啸和我国西南洪灾就是现实例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 篇6

  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本文在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不要战争、不要凶杀、不要抢劫、不要疾病、不要欺诈,追求和平、幸福、安宁、自由的生活状况,是古今中外思想家梦寐以求的理想。儒家的大同世界,老子的小国寡民,庄子的至德之世,墨子的“兼相爱”,佛教的极乐世界,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都具有化解矛盾,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的成分。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人类社会史,就是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的历史。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对和谐社会有不同的理解,今天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不同于古今中外思想家们所设想的和谐社会,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古今中外人们向往和追求的和谐社会有共性也有个性,今天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了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力求化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的一种社会理想,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是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之一的和谐社会。它不同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也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过去我们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人与人之间的同志式的平等互动关系,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邓小平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理论的重大发展,加深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胡锦涛在2005年2月19日省部级领导干部的讲话中首次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价值取向。公平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它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平等、分配合理、机会均等和司法公正。正义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理的平衡的关系,是人待人处世的一种基本原则和准则。正义要求大义凛然、主持公道,不向歪风邪气低头。社会主义是比任何社会都要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只有做到公平正义,才能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使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诚信友爱。诚信友爱既是人内在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又是人在处理与他人和社会关系时的行为规范。要求全社会成员相互帮助,诚实守信,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以“八荣八耻”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讲空话、假话,不捕风捉影,不挑拨是非,不造谣生事,不用假药、假烟、假酒、假奶坑害消费者。诚信友爱既是人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失去了诚信友爱,必然陷入“人对人象狼”一样的陷阱。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人们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社会朝气蓬勃、团结协作,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释放,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中国经济社会始终充满蓬勃生机,使中华民族的前进和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安定有序。就是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尽量控制和减少各种犯罪活动。要求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特别要加强公检法司人员教育,防止警匪一家,把社会秩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片面增长。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调整经济结构,使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证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

  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包括六个方面:①根据民主法治的要求,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②根据公平正义的要求,提出城乡、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通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③根据诚信友爱的要求,提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④根据充满活力的要求,提出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加,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⑤根据安定有序的要求,提出社会管理体系显著提高,社会秩序良好。⑥根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提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三)基本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有六条:①坚持以人为本;②坚持科学发展;③坚持改革开放;④坚持民主法治;⑤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⑥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总之,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在生产发展基础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

和谐社会作文 篇7

  我住的县城虽小,却处处充满着友爱,充满着生机,人人互信互爱,共同建设着一个和谐的社会。

  走出家门,小区二期建房工程工地尽收眼底,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穿安全服,屋里屋外,墙上墙下,场地上,机械旁,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机器的轰鸣声 ,工人的号子声连成一片,好一派热火朝天[注: 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的景象。看到这些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注: 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的工人们,分不清哪个是老板,哪个是工头,哪个是来自外地,哪个来自农村,看见的只是他们相互的关爱,共同的劳动。

  漫步来到集贸市场,蔬菜水果,鸡鸭鱼肉,琳琅满目[注: 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城里人,乡下人,本地人,外地人,相聚一堂。微笑的脸上看不见鄙视的目光。讨价还价[注: 讨:索取。买卖东西,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也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显示出真诚与互信,拥挤的人群中虽有一些穿着制服的工商管理员,正忙着为赶集的乡下人把称提筐,安排摊位,市场处处是那样的繁忙,却又是那样的和谐。

  回到家里我想,我们生活在这个城里,这个社会,离不开乡下的农民工,外地的经销商,有了他们,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有了我们所有人的团结友爱,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家园,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

和谐社会作文 篇8

  我们在社会中生存,我们在社会中成长,社会是我们的摇篮,是我们家园的所在地。因此。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目标。

  我家旁边有一个小饭摊,那里每天人来人往,饭摊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昨天这里就发生了一个小“故事”,这“故事”另我“难忘”。

  一位手拿公文包,穿得像白领,戴一副眼睛的先生加入了小饭摊的行人行列。当一位营业员端着一碗紫菜汤路过时,“悲剧”在刹那间发生了:紫菜汤被打翻了,公文包掉进了地上,公文包掉进了地上的汤渣中。那位营业员的连瞬间变得凶神恶煞,而那位白领两眼瞪得很凶,嘴里仿佛有什么东西要吐出来似的,鼻孔也变得牛气冲天,接着就开始对骂。我意识到,这是一场“世纪大战”,我就赶紧撤了。

  通过这件事使我对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和谐有了肤浅的了解。因为大人们张口就骂,闭口就打,像白领这样的优秀人士,十时毫十分虚伪,张口马克思主义,闭口自我主义,从而对儿童产生了不良影响,儿童也张口说脏话,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不和谐起来,还有,人们的知识太浅薄了,满脑子想的都是“老文化”,对文化意识不屑一顾,因此社会又不和谐了。我十分困惑,为什么人们连和谐这个词的含义都不知道。我对他们并不是失望,而是希望他们对和谐理论能有更深的理解。

  和谐,是一个希望的开始;和谐,是做人的根本之道;和谐,是一个国家繁荣的必经之路。我希望人们眼中能看到和谐,看到尊老爱幼,看到了世界的和平。让我们一起创造和谐社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