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的作文(合集4篇)
【导语】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缅怀先烈,感悟革命精神,继续前行。下面是网友“bazijiubimu”收集的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的作文(共4篇),以供参考。
长征,一首壮丽的诗篇讲述一段震惊中外的历程,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让我永远铭记在心。红军战胜艰难困苦、永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我去战斗! 长征精神激励我向前冲,向前进 ! 走长征路 ! 长征精神永驻我心。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书写了中华民族的一部英雄史诗。红军长征途经四川,智取遵义城,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翻越夹金山。为纪念红军长征周年,我们将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以今天的视角,回顾红军的英雄业绩,解密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解析长征带来的深刻影响,展现长征的风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大渡桥横铁索寒”,今天我终于诵懂了这座被誉为“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名桥。我们要讴歌中国红军不屈不挠、英勇作战、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缅怀和发扬前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弘扬长征精神,就是因为长征精神于全人类都是一笔永恒的精神财富。所以,长征精神是无国界的。长征精神的精髓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和不懈追求。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无数的艰难险阻,红军战士毫不畏惧、英勇战斗,靠的就是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这是他们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希望就不会灭;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胜利就在不远处。
弘扬长征精神不是口号,更不是空话,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自古以来都是“行胜于言”。
弘扬长征精神,立志报效祖国,是我们青少年一代唯一的奋斗目标,立志报效祖国,是历史赋予我们青少年一代的最强使命。让我们团结起来,用实际行动,去报效祖国吧!
长征精神对于整个人类的生存、奋斗和进取的价值都是非凡的,它以无可比拟的信念坚定、艰苦卓绝、不屈不挠而获得一种具有全人类意义的永恒性,矗立起一座穿越时空的精神丰碑。
生活中我们要向红军战士那样遇到困难奋勇攀登,滑倒了爬起来,再前进,困难最终会征服的。既不要因基础差而忧虑,自暴自弃;也不要因压力大竞争激烈而背思想包袱。要确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潜能,战胜自己的惰性,以饱满的热情、积极自信的姿态走进学习,一定能磨练出良好的意志,取得优异的成绩,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回顾历史,激励我努力进取、勇于拼搏。加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激发我的爱国主义情操。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大家如能践行长征精神,从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改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做起,坚持不懈,最终化外在的行为规范为内在的素质,那么,就一定能够有所成功,成为学习的佼佼者,成为我校的星级文明卫士,成为大家心中的楷模,成为时代领跑者。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在进取中学习,在思考中升华。红军历经磨难而信念弥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继承优良传统,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优秀人才。
我们要把长征精神当作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精神动力、一种行动指南、一种人生追求。
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艰苦跋涉,历时一年的风风雨雨,冲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回顾漫漫征程,展望红色前景,毛泽东欣然挥毫《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胜利的人们的欢呼,是自豪者的歌唱!长征,伟大的长征,举世瞩目的长征,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以世界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既要回顾昨天的历史,更要展望明天的蓝图。我们要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回顾昨天,我们为中国工农红军而骄傲:368个日日夜夜,种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自然界的凄风苦雨无时不在折磨着红军战士,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无时不在考验着红军战士的坚强斗志。然而,伟大的红军战士胜利了!瞧!那冰冷的空荡荡的十三根铁索,他们“飞”过去了;瞧!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他们翻过去了;瞧!那杳无人烟的草地,他们?f过去了。翻越了18座崇山峻岭,渡过了24条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挺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面对着上百万武装精良的敌军,携带着数量庞大的辎重,在一个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征服了行程中的艰难险阻,战胜了征途上的悍匪强敌,挥师北上,会师延安。这伟大的胜利,怎不让今天的人们发出长久地神奇的感叹?
是呀,敌人的围剿算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大草地,这些曾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可敬的红军战士征服了吗!
长征,它将一个钢铁般的意志、一股夺取胜利的勇气和一股巨人般的力量存留进了人类史册。坚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挠地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进,向着理想勇敢奋斗,没有哪一个词能够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感动崇高的精神和象征意义。
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了。长征的故事却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被记忆的浪花冲淡,长征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无时无刻不在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凭着长征精神,我们的老一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赶走了帝国主义列强,打败了蒋介石,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凭着长征精神,我们的新一代研制了原子弹、氢弹,卫星上了天,宇宙飞船在太空中翱翔……
展望未来,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熠熠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我们中国人民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我们,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上向;发扬长征精神,向世人写好一份圆满的“中国人民走向世界”的宣言书,做伟大中国迈向21世纪的宣传队,成为播种社会主义祖国繁荣昌盛胜利种子的播种机!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堪称世界革命史上的一大奇迹。不朽的历史,辉煌的篇章,我们引以自豪和骄傲,感恩长征的胜利果实,我们不难发现红军长征的胜利之路,是中国的独创之路,漫漫征途中,中国人在自己的地盘上,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胆略,战胜了自然界的无数艰难险阻,挽救了濒临绝境的红军,挽救了危若冰谷的中国革命,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布满艰险的征途,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走了一些弯路,吃了一些苦头,受到一些挫折,很多经验教训警示我们,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命运要靠自己主宰,长征的历史也证明,坚
持独立自主,才是中国工农红军取得伟大胜利的唯一出路。
长征的危急关头,红军没奢求得到别人帮助,反而差点被以“洋顾问”——李德为首的左倾教条主义拉下山。李德何其人,我近日在《长征,你知道多少》中初有了解,揭开了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德国人,原名奥托?布劳恩。受共产国际派遣,1932年到中国。1933年9月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在博古等人的支持下,掌握中央红军的指挥权。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照搬国外经验,导致失利。据说,李德只当了一年列兵,来华前从未指挥过部队作战,在院校所学的是苏联的战术,这个不了解中国历史和现状、不懂汉语的李德,竟然全盘否定了毛泽东的游击战术,认为那是“山沟沟”里东西。他要求红军用苏联的战术同国民常军队打阵地战,结果红军英勇奋战仍节节败退。更可笑的是,李德一直待在僻静的“独立屋子”里凭地图指挥战斗,而当时的地图大都是一些简单草图,极不准确,他下达的命令往往不符合前线实际。彭德怀对此曾当面斥责说:“你们这些教条主义者,只不过是地图上和纸上谈兵的战术专家!”
长征时期,凭借当时的地形和条件,岂能照搬照抄苏联的战术。可见,李德是典型的教条主义者。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主观与客观相分裂,轻视实践经验,只从书本上的个别定义、词句出发,照搬照套,拒绝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离中国革命的实际,脱离红军现状,脱离当时的地形环境,搞苏联的那一套,怎么也是行不通的,况且,洋顾问——李德对苏联的那一套都不懂,没指挥过战争,让他去指挥中央红军,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一大悲剧,只能让中央红军走向绝路。危急关头,遵义会议的召开,改变了军事领导,撤销李德的指挥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成熟起来,打破对苏联模式的迷信,自己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斗争方式,最终引导红军和整个中国革命事业走上了胜利的道路。
以史为鉴,回到今天。回首那一段惊天动地的长征史,恍然而知,独立自主是一种民族精神的积淀,更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动力源,是取得各种胜利的重要保证。从红军长征到改革开放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独立自主的思想指引。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到在全社会倡导自主创新等重要战略思想的提出,都充分证明独主自主是一个国家的尊严,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终出路。坚持独立自主,并不是搞“闭门”建设,不是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探索一条符合自己实际的道路,不能照搬照抄外国经验。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坚持好独立自主,什么时候国家就更具实力和竞争力。自力更生,自强自立,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治党治国的重要思想。红军长征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央红军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干自己的革命,打自己的仗,中国人同样能依靠自身寻找出路。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神舟六号升空,这些奇迹和辉煌都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我国各行各业,无不彰显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独立自主精神,展示我国与世竞争的强大实力,只有独立自主,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坚持不好独立自主,什么时候国家就会走弯路。这一点,红军长征的教训足以证明。当年正是由于李德的“瞎”指挥,导致多少红军献出宝贵的生命。近年来,国家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建创新型国家。言外之意,我国在一些科技创新领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如果不加强自主创新,自然会削减国家在世界的竞争力。独立自主,自主创新,是我国迈向发达国家之列的必然选择,不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转,走自己的创新之路,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才能彰显实力,才能发展中国。
俗话说得好,靠天靠地不如自己。科技界独立自主地搞科研创新,工业界独立自主地搞生产,军队独立自主地研制自己的“撒手锏”武器,农民独立自主地发展名优产品,学生从小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全社会、全民族、全民众都以独立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素质,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宏图中,独立自主地完成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新长征,国家必将更加繁荣富强,社会必将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也必将更加幸福。
上小学时,我学了毛主席写得《七律.长征》,每当我读起时,总感到热血沸腾:敌人的围追堵截算什么?水流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什么?高耸入云的雪山,杳无人烟的草地……都被红军战士踩在了脚下!
最近我们学完了这一历史:
长征,一次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民族之命运的伟大创举,虽然已过去了整整七十年,但是,它依然留在人们心中,它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座永远也掘不尽的金矿,它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发出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中国!
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势单力薄的红军,冲过了被视为天险的障碍,靠着两条腿,踏遍了半个中国的山山水水,行程两万五千余里,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是一种信念!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他们手拉着手,跨过了无数艰难险阻,他们啃食着草根,顽强地战斗着,为了胜利的那一天,他们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付出了这么多,不就是为了四万万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吗?,他们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是我们永远的财富。
长征,是一个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过程。这其中的艰难自是我们这些和平年代出生的人难以想像的,前途漫长,布满了荆棘,后有国民党的追兵。环境险恶,粮食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退缩、绝望,而我们的红军战士却穿着草鞋,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红军战士在九死一生的环境中,为了美好的理想,为了追求真理,他们浴血奋战,换来了今天的太平盛世。
长征是播种机,它把星星之火洒向了正处黑暗的旧中国。播洒出去的种子渐渐地发了芽,长出了粗壮的枝干,枝叶繁茂,而后开花结果,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从而燃起了熊熊的革命之火,烧尽了一切黑暗制度,照亮了黑暗世界里的每一个角落。
每当五星红旗同初升的太阳一起冉冉升起,耳边响起那激昂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总能让我想起当年红军战士的壮举,是他们,保留下了革命的火种,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得以过上今天的好日子,正是他们的努力,中华民族才得以复兴,放眼现在的和平生活,我们幸福无比,回首过去的战争岁月,我们感动万分。
长征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