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精彩6篇)

2023-06-23 14:29:23综合

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精彩6篇)

  下面是热心网友“vtfw44719”分享的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共6篇),供大家参考。

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篇1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四季的色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色彩变化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

  2.问题:(1)你看到了什么?(2)听到了什么?(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 的季节。”来形容它。

  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二.新授:

  1、欣赏:(1)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2)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什么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四季的色彩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上节课知识导入.二.新课:

  欣赏教材中的四幅画:

  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

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写实性、装饰性)

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④你还想了解什么?、2、《夏》列维坦(俄国)

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

  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③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三.拓展:

  1、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2、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

  四.作业: 以暖色为主画一幅画

  第2课 生活中的暖色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暖色

  教学目标: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色卡,将暖色与冷色分开。学生选择区分冷色与暖色。意图:认识暖色,了解暖色特点:对比中产生冷暖。二.新课: 1.准备2~3张以暖色为主的图片。2你认为暖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3你喜欢冷色还是暖色?为什么? 2.你发现生活中、自然界中哪有暖色? 什么场合使用暖色?(火、阳光、花朵;喜庆、欢快、热闹的场所)

  3、暧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4、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给你的感受。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什么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暖色

  教学目标: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 以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的搭配和感受。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 二.新课:

  1、分析自已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

  2、暧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3、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给你的感受。

  4、分析名家名作《红色的房间》表现方法,谈谈你的感受。三.作业: 仿照马蒂斯《红色的房间》,选用与其不同的暖色改画一幅作品。

  第3课 生活中的冷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冷色

  教学目标: 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书中图片《水》导入 二.新课:

  1、出示色卡分析冷色

  2、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举例说明对比关系。明确色彩的冷暖是在对比中产生的道理。

  3、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三.小结: 回忆本课时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冷色 教学目标: 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教学重难点: 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二.新课:

  1、出示色卡分析冷色

  2、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举例说明对比关系。明确色彩的冷暖是在对比中产生的道理。

  3、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

  四、讲授新课:

  演示运用冷色表现水波纹方法:将冷色滴洒在盆水中(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将生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浸透轻拿出即可呈现自然水纹。

  三.作业: 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水盆、颜料、生宣纸。

  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第4课 快乐的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快乐的人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伴着音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

  2、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是不是觉得浑身都想动起来?

  3、这样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最能表现这段音乐? 二.新课: 1.小组研究:表演并体会:当你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

  2.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你喜欢哪—件?为什么?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你打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

  3.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三.小结: 回忆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艺术创造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伴着音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二.新课:

  1.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你喜欢哪—件?为什么?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你打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

  2.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3.技法指导:

  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力度情况,选择适合的线材进行表现。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有些东西(螺丝钉、铅笔、曲别针)不属于线材,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能够与线材有机地配合使用吗?启发了你哪些想?

  三.创作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个人独立创作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有快乐动态的人物雕塑造型。

  第5课 自行车局部写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教学重难点: 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语言组织教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你喜欢自行车吗?你有自行车吗?自行车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提问:

  l、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车把、车轮、车身、车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如,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子上是曲线?)

  2、谁能到黑板上画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组织同学们猜一猜是哪部分。)

  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学生观察、学习用线写生的方法。

  三.小结: 你了解了自行车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行车局部写生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教学重难点: 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自行车。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说自行车的特点,导入新课.二.新课: 1.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学生观察、学习用线写生的方法。

  2.小组讨论:你认为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些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 组际之间进行交流。

  三、学生动手实践:布置作业。

  巡视辅导。

  四、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第六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教学重难点: 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语言组织教学。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1、讨论:展示几位本班同学背面头像,请同学们猜一猜是谁。(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照好。)板书课题。

  2、提问:你为什么能猜出来刚才的几位同学呢? 板书:头型、发型、头饰、服装。

  3、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背面人物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

  4、提问:你喜欢哪幅?为什么?

  5、小组讨论:赏析《未来世界》讨论:画上的小朋发在干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猜猜我是谁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难点:完成布置任务.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导入.二.新课:

  1、与教师一起分析头发的走向及线条的组织。边观察教师的示范边思考。

  2、教师请一位女同学到前面做模特,师生分析头发的走向,演示如何用线进行写生。提醒学生要表现出头部的形体,一些线条应为弧线,并注意其方向的变化。

  三、学生动手实践:

  1、布置作业。巡视辅导。学生写生自己前面同学的背面头像。

  2、欣赏教材中两幅学生的创作.提问: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你们各小组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 学生发言,小组同学进行讨论。

  3、小组合作完成用人物,引导学生完成小组集体创作。

  四、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五、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家长背面的线描画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第七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有趣的属相

  教学目标: 1.了解十二生肖以及邮票。用线描、彩色笔、水粉、剪贴、剪纸等技法设计绘制邮票。2.在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民族艺术的情感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教学重难点: 了解十二生肖以及邮票。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l、自制有关生肖动物邮票、工艺作品、民间美术作品课件。

  2、民间工艺品实物一组。

  3、生肖邮票学生作品一组。

  4、剪好齿孔的多种形状、尺寸各异的空白邮票,剪好外形的一组生肖动物、面值、中国邮票字样。

  二、讲授新课:

  1、展示课件,提出问题:能说出邮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分组研究、讨论,结合生括经验及查找资料,观察实物,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2、研究十二生肖邮票,你能发现系列成套邮票设计中有哪些相同之处?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在欣赏生肖动物作品中,引导学生了解租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旅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邮票导入.二.新课: 出示空白邮票、文字、面值、生肖动物图案,提出问题:这一组资料,哪些组合后更适合、更具美感? 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空白邮票与生肖图案、文字、面值拼摆组合,得出结论:

  1、生肖图案应充满画面的绝大部分。

  2、面值文字应突出,系列邮票文字应一致。

  3、它的附属资料如印章纪年、汉语拼音等也应统一。

  4、底色、边框也应成系列。

  三、学生创新实践: 提出要求:1先进行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2完成一枚有创意的生肖邮票。

  四、作品展示、评价: l、展示学生的作业。

  2.组织学生评价,对有创意、有个性的作业进行表扬、鼓励、分析。

  第九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设计自己的棋 教学目标: 过观察和分析棋的组成部分、棋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

  能力以及相互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副棋,通过设计和制作得到快乐。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提问:同学们下过飞行棋吗?这种棋怎么下?好玩吗?

  对棋的组成进行分析: 提问:一副飞行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棋面上有什么?(如说明.画面?)

  二、分组研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l、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棋?它的主题是什么?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棋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棋会注意什么?

  3、说说棋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果是你的话,你还能做成什么样的棋子? 三.布置任务: 按自己的想法设计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棋牌乐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汁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导入.二.新课: 一.组际交流: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6页的问题,根据问题设计本组的棋,然后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二.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的设计最有特点的地方和最成功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一起来玩完成的棋子。

  三、作业 : 自己设计,与同桌交流.第十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观察和分析牌的组成部分及牌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的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分析牌的组成部分及牌的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提问:同学们打过扑克牌吗?好玩吗?

  二、对牌的玩法进行研究:

  提问:(如书18页)一副英语牌怎么玩?

  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1、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牌?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牌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牌会注意什么?

  3、你们组成员认为你们可以用什么用具制作“牌”?用什么方法制作更新颖、美观? 三.小结: 学生回忆学习内容.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棋牌乐——牌篇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棋,导入.二.新课: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8页的小组讨论问题,根据问题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三、艺术实践:

  教师辅导,学生制作

  四、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同学谁的设计最有特点,谁的设计最好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第十一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水果的特点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展示出不同表现方法的水果绘画作品。

  提出问题:这几幅作品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有哪些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学习用中国画的方法来画水果。

  2、出示课题:画水果。

  二、新授课:

  1、学生分组欣赏:① 用国画的方法表现水果与用其他绘画方法表现水果有什么不一样?②尝试着用纸笔画一画。

  提出问题:A尝试用笔:中锋、侧锋。B尝试用色:浓、淡、干、湿。

  2、教师总结问题.三、小结本课时内容.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画水果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从而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如何用浓、淡、干、湿表现物象的特征,以及画面构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回忆水果的特点回答: 你们想画自己喜欢的水果吗?

  二、新课:

  1、教师可在学生初次探究的基础上做示范。

  2、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学生看书欣赏其他学生的美术作业。

  3、打开书,欣赏:①看草莓、葡萄的步骤图,研究其画法。(学生临摹画法)②欣赏学生作业。(解决画面的构图问题。)

  三、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1、先临摹;

  2、创作完成一组水果静物。

  四、小结: 组织交流。

  第十二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花卉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了解表现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的花卉形象。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看到教室里陈设的鲜花,同学们会想到今天的学习内容一定会和什么有关系? 出示课题:娇艳的花

  二、新授课:

  1、提出问题:①谁认识这些花儿.并叫得出它们的名字?②你们还认识其他的花儿吗?请你把它们介绍给大家。③鲜花再艳,也有捅谢的时候.什么花儿会永不凋谢?

  2、展示中国画花卉。

  提出问题:①猜猜它是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展示文房四宝)②用这种绘画工具绘制的画叫什么画?③作者是如何表现花朵娇艳的?

  提出问题:①怎样用笔、蘸色才能表现出花卉的特点? ② 水分的多少与画面的效粜有关系吗? 3.学生发言:你喜欢的花有什么特点?

  三、小结: 用短文写出你喜欢的花有什么特点.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娇艳的花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花卉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读喜欢花的特点,导入新课.二、新课:

  1、展示中国画花卉。

  提出问题:①猜猜它是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展示文房四宝)②用这种绘画工具绘制的画叫什么画?③作者是如何表现花朵娇艳的?

  提出问题:①怎样用笔、蘸色才能表现出花卉的特点? ② 水分的多少与画面的效粜有关系吗?

  2、教师示范。

  3、打开书,联系老师示范的过程,你认为书上的作业哪些地方运用了和老师一样的方法?

  4、展示花卉作品。

  提出问题:这些作品哪一幅你更喜欢?为什么?

  三、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临摹大师的范画。2)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儿进行表现。

  四、小结 :学生互评:a、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是否掌握b、能否巧妙地运用颜色晕染的作用,来表现花儿的特点。

  第十三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设计靠垫

  教学目标:了解设计靠垫应从审美、实用和文化等方面进行。

  教学重难点: 靠垫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还要关注实用以外的审美和文化。教学过程: 一.导入:实物导入

  1.课前师生准备一组靠垫实物,发到各组。研究:用途、形状、色彩、图案。2.学生观察、触摸、分析、回答。二.师生研讨学习活动

  1、布置学生研究、分析教材。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有什么不同?

  2、设计靠垫用社么形状、纹样、色彩比较好?

  3、你喜欢什么图案纹样?打算如何进行色彩搭配?采用哪种骨式?

  学生活动: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三、学生回忆学习内容,说收获.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多姿多彩的靠垫

  教学目标: 能用对称式或自己喜欢的纹样设计、制作美观、实用的靠垫。

  教学重难点: 靠垫作品的新颖、创新、构思巧妙。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导入.二.新课: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三、创作实践活动: 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示评价: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五、小组拓展:如何实施自己设计的靠垫作品?选择什么材料?拍照、保存资料。把作业布置成小型的展览,可选择教室或楼道墙壁充分展示。

  第十四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日用品

  教学目标:了解生活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带给我们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生活用品的联想,认识到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无穷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请学生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生活用品摆放在桌面上来。

  二、引入新课:

  桌面上摆放的东西和我们这节课有什么联系?学生回答 出示课题:生活用品的联想

  三、新授课:

  1、提出问题:“联想”这个词怎么解释?学生(理解“联想”的含义是: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2、展示用勺子装饰成的小人。提出问题:这个小作者是怎样通

  联想完成这件小装饰品的?

  3、分组讨论:

(1)欣赏书上的作业,分析作者是怎样认真观察展开联想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教学目标: 能根据生活日常用品的不同外形展开联想,并通过动手表现、装饰、使其形象生动有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对生活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思考桌面上摆放的东西和我们这节课有什么联系? 二.新课: 1.欣赏书上的作业,分析作者是怎样认真观察展开联想的。2.书上的作品都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装饰的? 3.他们的美术作品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和借鉴?

  4.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你能联想到什么,讲给大家。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解决问题。

  三、学生作业:

  1认真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2大胆地展开联想;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装饰,使其成为一件可观赏的小饰物。

  五、展示学生作业:组织交流。

  第十五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教学目标: 创新思维与创作的关系。运用多种方法,大胆想象创新表现。

  教学重难点: 运用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创新表现,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排好学习小组——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1、分析课题,针对课题,针对题目想一想我们要画什么内容?

  2、教师引导发言:“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学生听讲。

  3、组织小组讨论:谈一谈你的现在,想象一下将来。小组交流:现在——将来。大胆想象,可以幻想未来的自己。

  三、小结: 让学生用文字的形式将讨论内容写下来.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 教学目标: 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表现做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新人。

  教学重难点: 运用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创新表现,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读自己上节课的作业,导入 二.新课:

  1、“将来”意味着什么?将来是未知的,不一定是真实的。

  2、书中学生的作品是怎样表现“将来”的?

  3、你准备怎样表现自己的“将来”的?交流构思,相互启发。

  三、艺术实践:

  1、分析构图方法,了解不同的构图方法。

  2、辅导学生完成作品。

  3、展示任务才靠图片。

  四、展示作业:组织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讲解自己的作业。

  五、作品评价:作品的创新表现在哪儿?

  第十六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亲亲密密一家子

  教学目标: 能通过仔细的观察会议,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了解粉印吹塑纸版画的表现风格。教学重难点:运用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图片。1.展示自带照片,讲述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2.比赛:谁说出家庭成员生日多。3.介绍动物家庭的感人故事。

  二、表演:请三个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孩子。内容:

  1、三人离很远。

  2、三人搂在一起笑的很开心。

(通过比较使学生感受到,人物间的距离,他们的眼神,动作等在画面中的作用。)

  三、小结: 通过本结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亲亲密密一家子

  教学目标: 通过创作表现一家子的亲密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难点: 具体情节的表现、颜料水分的掌握。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上节课的表演,你想到什么?

  二、新课:

  1、认识新材料:吹塑纸(是一种轻质的发泡材料,结构疏松的,很容易在表面划出痕迹)。2.教师演示:

(1)在已画好稿的的吹塑纸上覆盖黑卡纸或白纸,将纸张固定好,以免错位。

(2)教师掀开纸的一边用笔蘸色在吹塑纸上填色。提问:还记得这种表现方法叫什么吗?(对印)(3)怎样才能像书中作品那样对印出清晰的轮廓?

  三、提出作业要求:

  1、运用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

  2、欣赏一组表现人或动物间亲情场面的图片

  四、作业步骤:1构思2制版(用软铅笔或一次性筷子刻板,没有把握同学可以先用铅笔画稿)3对印(颜色先前后深)

  五、自主创作:引导学生,巡视辅导

  六、展示评价:将画与图比较:在哪方面对照片进行了在创作,效果怎样?

  第十七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泥玩具的认识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中国民间泥玩具,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泥玩具的知识。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民间泥玩具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民间玩具实物,引入课题。

  2、出示课题

  二、欣赏泥玩具(注:所有图片欣赏玩具都通过电脑及大屏幕进行展示,部分比较小的实物玩具通过视频展示台欣赏)

  1、导言: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泥土是我们周围最不起眼的东西,但千百年来,我们的民间艺术家却用它雕塑出许许多多造型优美、形象可爱的艺术品。

  三、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制作泥玩具

  教学目标: 在欣赏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认识、感受中国民间泥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教学过程:

  一、欣赏《彩色羊》《大叫鸡》《花小狗》《娃娃鱼》《麒麟送子》 小组讨论:

①问: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②问:这些是用来做什么的? 有什么特点?(玩具,样子很可爱)③问:它们主要用了哪些颜色?(红、黑、黄、绿、蓝)

  二、艺术实践:模仿民间泥玩具的造型特点和色彩,创作一个可爱的泥玩具。教师指导创作。

  三、小结:同学们,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手创造了这么多好看又有趣的民间玩具,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美的享受和欢乐。我们该怎么做呢?

  第十八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漂浮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1: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作业要求:你能想到几种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来的方法?

  2、游戏2:抢答——如果给你一把吸管,让他们漂浮在水面上,设想一下都可能有哪些不同的造型?

  二、思考反馈:

  1、吸管为什么可以漂浮?(轻,中间有空气,)

  2、铁很重,为什么轮船却能漂浮海面上?(形状的改变,空气)

  三、信息交流: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组织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有趣的关于漂浮的资料在组际或班级中进行交流。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漂浮

  教学目标: 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

  教学重难点: 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导入

  二、新课: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材料:铁、纸、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笔等。)

  看一看:书中同学作品给了你哪些启发?

  试一试:运用折、剪、卷、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边的材料组织什么样的漂浮的造型?

  讲一讲:你能设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装饰吗?

  三、探索实践:提出作业要求: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能浮在水面上的新颖美观的玩具。

  四、展示评价:利用水盆、鱼缸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有趣的展评环境。

  五、课后拓展:漂浮只在水中吗?(空气、水银等)

  第十九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神奇的画笔(一)教学目标:

  1、感受电脑绘画的独特魅力,特别是由于运用了数字化技术而产生的独特而神奇的绘画处理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处理工具进行绘画。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电脑绘画的“笔”与普通的绘画中的笔的本质区别。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欣赏图片导入

  二、新课: 欣赏美术作品:

  1)赏相同表现内容但表现手法不同的美术作品,认识不同的美术表现方法对美术作品的影响,引出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之出。

  2)感受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性。

  3)借助对比欣赏让学生感受艺术创作的求异思维,引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三、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神奇的画笔(二)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绘画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如何在画面中合理地运用画笔工具表现形象和自己独特的构思。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

  二、新课: 发展过程:

  1)分析与讲解: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进一步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效果。

  2)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体验电脑画笔工具的特色。

  三、艺术实践,布置作业:

  1)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电脑绘画笔工具特点的感受、体验、认识,考虑如何在自己的创作中发挥他们的“神奇”作用。

  2)根据自己的创意,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创作。作业完成后

  学生互评、互欣赏。

  第二十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一)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民间剪纸艺术,分辨阴刻和阳刻,学习这两种方法,并灵活应用到自己的仿制作品中。教学重难点: 剪纸阳刻、阴刻、混合刻的方法,剪纸图案的设计、制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赏回忆。(课件出示)A欣赏团花,回忆纹样种类。B欣赏吉祥图案(剪纸),回忆剪纸的寓意。

  2、欣赏分析。(课件出示)剪纸的表现手法有许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阳刻和阴刻。请仔细看看、想想,剪纸中的这两种手法分别是什么样?你能从中找出来吗?这两种表现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认为应该怎样应用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二)教学目标: 感受民间剪纸的质朴、单纯,体会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阴刻的技法和三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二、展示你收集一些剪纸。回家寻找自己喜欢的剪纸资料。

  三、你能说说,你看了这些剪纸后有什么感受吗?小结:剪纸的特点是质朴、单纯、平面化、遮挡关系少。

  你能仿照或自己创造一件剪纸吗?

  A你准备用什么颜色的纸来制作?用什么色的纸作底色?

  B想一想要用什么图案来设计剪纸?个别回答。小组交流,讨论。仿制或创造。构思、设计。

  C使用哪些纹样?主要运用那种技法?

  D想一想,剪纸能运用在什么地方?(剪纸有什么作用?)你准备把剪纸运用到哪里?(做成什么形式?)

  四、交流与互助:说一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怎样解决的?谁还有办法?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演示)创造与表现。

  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作业。下次交。记录,准备下次的工具。

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篇2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九年义务教育人美版美术教材。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安排了四个新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梅花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二、学情分析

  美术课的课堂常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内容,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指导。

  一年级小朋友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学生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的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绘画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才会有初步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就会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了。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要求、总目标

  1、知识教育要点:(1)感知各种随意形状。

(2)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

(3)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

(4)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2、能力培养要点:

(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3)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4)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审美教育要点:

(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全册课时安排:

  周前:利用封面《花狮子》熟悉美术 培养美术基础(周前一课时)第一周:让大家认识我 第二周:看谁涂得更好看 第三周:圆的世界 第四周:国庆长假 第五周:各种各样的形 第六周:画汽车 第七周:漂亮的建筑 第八周:美丽的天空 第九周:

  花点心 第十周:有趣的勺子

  第十一周:剪剪撕撕贴贴画画 第十二周: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第十三周:卡通明星总动员 第十四周:穿串链 第十五周:多彩的拉花 第十六周:神气的小厨师 第十七周:大家一起画 第十八周:谁画的鱼最大 第十九周:妈妈和孩子

  第二十周:家乡的小船

  有趣的游泳圈 第二十一周:会动的嘴巴

  有趣的手表 第二十二周:复习考试

  第一课 大家认识我

  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人教版美术并用撕、剪、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情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与交往的乐趣,人教版美术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

  3.能力:通过对作品的媒体、工具、制作过程的体验及探索,人教版美术培养初步的对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及口头发表能力。

  重点:感知体验剪贴艺术的美,学习以色彩、形状、线条的造型方法制作大树并介绍自己、发表想法。

  难点:自我介绍及感受的发表,树干的制作,树叶的粘贴布局。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制作一棵与教材中“大树”图片不同的“大树”作品,供教学中学生进行欣赏。2.教师及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树木图片供教学中欣赏,增进学生的环保意识。3.师生共同准备好纸材、剪刀、胶水或双面贴,彩色水笔等。

  教学活动过程:

  1、介绍导入:

  老师自我介绍、姓名、兴趣、爱好等,以一片树叶为依托,加图案。也请几个同学口头自我介绍。

  2、感知引导人教版美术

  引导学生赏析大自然中树叶的图片,感知树叶的形、色、制作方法。赏析教材中的学生活动图片,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鼓励学生像他们一样参与活动。

  3、自由创作:教师巡视,给予鼓励及改进建议,安全作用工具的提示。

  课后活动:(1)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一下自己认识的教师和同学。(2)学着制作一棵心愿树。

  第二课 看谁涂得更好看

  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熟悉工具,认识颜色

  隐性内容与目标:创新精神,集体合作意识。

  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以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难点:引导学生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学具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具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介绍“我”的最爱 老师先热情地向小朋友介绍

  小结:今天,我们大家都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水彩笔和油画棒,大家知道吗?

  二、欣赏美丽的图画

  1、展示两幅儿童画,让学生说说这两幅画分别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

  2、是的,水彩笔和油画棒。这两种绘画工具画出的画都那么美丽,色彩都那么鲜艳。

  三、“我们”也来试一试

  1、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和色彩,画一道美丽的彩虹。

  2、学生分别用油画棒摆涂水彩笔平涂的方法画彩虹。

  3、同时出示两张用水彩笔和油画棒画的彩虹。

  想一想:(1)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2)水彩笔和油画棒有什么不同?

  四、看看“我们”的画

  1、展示各组的画。

  2、请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第三课 :圆的世界

  教学目标:

  观察圆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中的表现,知道园在世界中无处不在。在绘画活动和游戏中体会美术课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美术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圆球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色彩和花纹的变化来表现圆的存在。

  学生准备:漂亮的各种圆的物品。

  教师准备:同上,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展示自己带来园,介绍它的颜色和花纹,说出的名字。、欣赏书中作品,作者是通过什么办法让圆球“滚”起来的?

  3、学生说出园的基本特点。

  二、游戏、欣赏

  1、滚动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滚滚玩玩,注意观察球体上色彩和花纹的变化,选出在滚动中最美丽的圆球。

  2、请学生说说世界中的各种各样的园。

  三、绘画表现

  1、要求:画出圆的特点。

  2、教师巡回

  指导重点:大小的安排,帮助画的过小的学生,提示学生表现出遮挡。

  四、欣赏作品

  第四课 各种各样的形

  教学目标:

  通过上一课园的形状的基础上对世界物体的认识,扩展认识各种各样的形。通过剪纸活动,表现各种各样的形。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形。

  教学难点: 感受、动手表现各种各样的形。

  教具准备: 剪刀,彩纸,颜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说物体让学生说它的形。

  引导学生用眼看用手触摸感觉各种各样的形,获得感性认识。

  二、小组探究,分组表现。

  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个用画的表现形式,一个用剪纸的表现形式表达。步发挥,教师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师生小结,学生大胆发表、探究、质疑

  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各样形的感受?思考讨论

  在生活中的多样性?

  三、板书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世界是由各种不同的形组成的。

  四、课后小结:

  探究意识的进一

  第五课 画汽车

  教学目标:

  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观特征。在对汽车的观察分析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学习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形特点。

  教学准备: 汽车的图片、彩纸、彩笔、教学录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观看教师带来的教学录象。

  二、讲授新课

  1、小组性的探究学习

  观察分析汽车的外形特点。

(1)利用学生带来的玩具汽车及其图片,小组进行研究。研究内容: 生活中有那些不同种类的汽车?

  从汽车的外观看,他们有那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

  每种汽车有什么本领。

(2)师生共同分析以上的问题(3)师生分别介绍集中现代化新型的汽车。

  2、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业

(1)那些作业表现出生活中见过的汽车;那些是自己创造的汽车,有什么本领?

(2)你喜欢哪辆汽车,为什么?

  3、师生共同活动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其他同学分析课本中的作业,并进行讨论:

(1)你准备画什么样的汽车?

(2)分析黑板上几位同学画的汽车。

(3)表扬有创意的同学

  4、学生作画,教师辅导,教师鼓励学生创新。

  5、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画的汽车有什么特点,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课下延伸:请同学回家进一步研究:

(1)汽车为什么能在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有那些机器部件?

(2)汽车是由谁发明的?

  三、板书

  画汽车

  相同

  不同

  四、课后小结:

  第六课 漂亮的建筑

  教学目的:

  尝试使用不同纸材,体验造型快乐。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尝试以不同纸材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纸材赋予作品的不同感受。

  教学准备:废旧挂历纸、电光纸、海报、各种大小的纸盒、纸箱、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师生一起来编一个有趣的故事:从前,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

  联想:你们说说,这小房子会是什么样子呢?它有什么样的屋顶?什么样的门窗?

  选材:师生一起选择几个大型的纸箱,作为小房子的主体,搭设在一起,以宽胶带相连接。

  教学理念:自己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质,制作一个童话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令人激动的事情。给 学生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装饰:城堡里的居民门,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窗?什么颜色的墙?大门开在哪?(伴着儿歌《我是一个粉刷匠》)整体结构完成了,细节部分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谁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肯定,他就挑选几个朋友一起来做这部分的细节。

  大家动手,自动分成合作小组,有分工,有合作,共同装饰漂亮的建筑。既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又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一举多得。

  欣赏、评述:哪一个装修小队的效果最好?他们好在那里?

  再创造:各细节间的协调等。

  游戏:大家伴随音乐,在小小城堡周围牵手跳舞。同学们还可以将故事继续编下去,会更加有情趣,无形中进行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教育。

  课后小结:

  第七课 美丽的天空

  教学目标:

  用写实或想象的方法完成一幅美丽的天空的绘画或剪贴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扯谎心精神。

  教学重点: 尝试用各材料绘画或剪贴画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天空。

  教学难点:作业的新颖和富于情趣。

  教学材料:纸、剪刀、胶水、水粉色、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用具准备情况,作到查漏补缺。

  二、导入新课

  1、欣赏一组与天空有关的艺术作品:康定斯基的蓝天、凡高的星空夜、摄影作品中有天空彩云、飞鸟、风筝等。

  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请学生介绍自己见到的天空。

  3、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绘画的方法画出天空中会出现的景象(限定时间,用线描的 方法)鼓励学生敢于想象丰富自己的作品。

  4、用撕剪的方法让同学表现天空的一种景象。可以表现季节和早晚的变化,天空中美丽的色彩,千变万化的云朵、风、沙,雪、雨及雷鸣电闪,天空中还会有许多飞鸟、昆虫、飞机、风筝和气球。

  5、分组后把学生的绘画作品剪纸图样组合成作品。

  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6、由各组学生选代表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审美能力。教师对有创意的作品给予肯定,鼓励大家都来用想象和创造的方法完成作业。

  7、师生共同小结、讲评。

  三、板书 美丽的天空

  剪贴

  绘画

  四、课后小结

  第八课 花点心

  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制作活动加深体验。初步尝试立体造型带来的乐趣,感受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发学生对“花点心”的漂亮外表的认识。

  教学难点: “花点心”的创作。

  教学准备: 彩色胶泥、点心图片、课件、实物点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实物点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对本课的学习兴趣。点心(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点心小知识的学习

  小小的月饼代表团圆吉祥,月饼被成称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

  2、师生共同观赏点心图片,教师板书:花点心

  3、学生制作,教师和学生共同拿出橡皮泥。

  教师引导:让我们用橡皮泥做花点心,注意加工。

  搓成粗细不一的条形

  捏成大小不一的块点

  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

  压成各种规则和不规则的饼

  划出各种条纹

  4、小比赛

  教师:我们开展依次小小的点心师花样大比拼,看谁作出的花样最独特?学生制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想各种造型。教师对于部分制作不精美的学生在方法上应细致,耐心。

  5、板书

  花点心

  搓 捏 团 压 划

  6、课后小结:

  第九课:有趣的勺子

  教学目标:

  尝试使用各种材质进行造型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不同材质形态和使用目的进行新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

  对于不同用途进行联想设计。

  教具准备:

  饮料、西瓜、各种勺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对老师出示的勺进行联想,鼓励其他学生放松自己的思维神经,为创造与众不同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讲授新课

  1,师生一起将搜集到的各种勺与各种食品进行连线,说出理由。

  学生观察讨论这些勺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这些形状有什么特别的用途?

  师生可以共同感受一些学生的新奇想法,教师鼓励学生立意独特,学生放开手脚,大胆进行分析。

  出示个别的勺进行剖析:如勺把上为什么有小窟窿?有的勺上为什么有许多眼?为什么有花纹?

  说说自己喜欢的勺子,介绍用途与形状的关系。2,自己设计勺子并画出来,看看谁的最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分享创作喜悦,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创作体会。

  三、板书设计

  第十课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2、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

  3、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教学难点:作品创作。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撕剪纸作品等图片。

  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纸材,并准备好尖刀、胶水、油画棒、彩色笔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师以变魔术的方式变出撕纸添画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用很随意的方法撕出纸张的造型,激发学生大胆想象,2、欣赏作品

  教师小结学生的意见后,发表自己对上述思考题中问题的看法,同时表扬鼓励学生。

  三、启思训练

  教师鼓励学生可以运用以下两种形式进行作品的创作与表达。

  四、小结:发表质疑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型的纸艺作品及生活中纸材的运用图片,印发学生对纸的种类、用途等其他问题引起兴趣并激发问题意识。

  五、板书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撕纸添画

  剪纸

  六、课后小结

  第十一课 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教学目标:

  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纸飞机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折纸飞机上创新。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话画画、折折、剪剪中了解才比、剪子和纸张的性能。

  教学重点: 学习折纸飞机的方法和简单的装饰。

  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折法上的变化。

  教学材料: 纸张、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思考:风车为什么会迎风旋转? 锻炼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对航空航天及人类发明、创造产生兴趣。

  2、出示折纸飞机

  教师:让我们自己设计一架折纸飞机,把我们的理想带上蓝天好吗?

  3、请各小组的一名代表到台前讲授折纸飞机的方法。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授,并对讲授的明确清楚的个人以及课堂纪律好的小组进行奖励,强调了纪律,避免学生兴趣过高,课堂纪律混乱。锻炼学生的讲解、示范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述能力。

  4、竞赛识图折纸飞机,看书上步骤图学习折纸飞机。对自己的飞机进行装饰色彩图案,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航空公司,写在飞机上。比一比谁的飞机美化的漂亮。学生进行装饰时,教师要提醒学生装饰折纸飞机露出的部分,注意可采用彩色长线或色块进行也可结合学生的爱好和生肖等进行。时间充裕,全体师生到操场试飞自己的飞机。在试飞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试飞后提醒学生注意收拾整洁活动现场。

  二、板书 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折纸

  装饰

  三、课后小结:

  第十二课 卡通明星总动员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讨论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

(二)启发学生大胆设计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并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进行表达。

(三)培养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善于合作的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与难点放在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认识,让学生充分发表对卡通形象的感受。

  教学准备:卡通形象图片、真实照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通过说一说、比一比、演一演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卡通形象的特点: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想一想、变一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卡通形象的造型方法,即“造型”与“色彩”的变化:

(三)欣赏卡通形象,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对卡通形象的喜爱之情:

  1、欣赏:

  2、小组讨论欣赏:

  教师:同学们,我今天真的非常高兴,因为你们今天不仅学习了解了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而且我还看到了你们善良纯朴的心灵,我相信,你们和你的卡通明星已经交上了好朋友。

  发现作品的艺术表现方法。

  启发学生发表自己大胆的创意。

(四)作业要求:

  教师:今天每个同学选择一种方法,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你最喜欢的卡通明星,可以给他起个名字,给大家讲一讲它有什么本领,带着他给大家表演一下。此外,我还要提醒大家要抓紧时间制作。

(五)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找朋友的游戏:与你最喜欢的卡通明星合影,做游戏。

(七)、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

  穿串链

  教学目标:

  尝试使用各种废旧材质进行艺术造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等。

  教学重点:根据不同材质形态,使用多种手段进行新的造型表现。

  教学难点:对于不同材质进行再创造。

  教具准备:彩色旧挂历,各种有眼的小颗粒,各种彩色塑料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老师出示做好的串链,让学生感受艺术美

  2,指出这些是各种就地取材的材料做成的。3,调动学生的制作积极性。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带串链的女人,感受串链装饰的美。2,串链是各种材料有规律的组合。

  想想:身边那些材料可以做串链?珠形和颜色怎么搭配串链才能更好看?

  三、艺术实践

  1,亲自制作。

  2,用亲自制作的串链打扮自己或者同学。

  四、课后小结

  1,我们知道有规律的变化可以产生美感。2,看看谁设计的最好。

  第十四课 多彩的拉花

  教学目的:

  1、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并能设计出多种用途。

  2、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及师生、生生间的情感、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能主动尝试以不同的媒材工具,探索各种造型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

  2、通货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并能为拉花设计出多种用途。

  教具准备:

  彩纸、剪刀、胶棒、钉书机、拉花装饰的环境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检查学生的彩纸等用具,并安排小组。

  二、讲授新课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究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四种剪制图,教师应到学生分类进行剪制,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想一想:这些折剪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深入探究、激发思维

  对剪制拉花方法的进一步探索,思维方法及变通能力训练

  变通训练:教师示范一种不同剪制方法的拉花,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那里和书上的不一样“,启发学生说一说,可以怎样变?

(四)、自由创作、大胆发表

  设计应用意识的激发,大胆自由发表的自信心。

(五)、反思学习、内化知情

  1、分小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喜悦。

  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3、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想学习了解什么?

  三,课后延伸:尝试不同的剪法

  第十五课 神气的小厨师

  教学目标:

  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感受食品艺术之美,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启发想象,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食品图片及美食录象、厨师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

  二、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三、进入角色,思考探索

  1、欣赏手工食品的形色摆放的美感。

  2、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学习探索如何巧妙利用废旧材料去制作各式美食。

  3、引导思考:你可以用一张牛皮纸制作什么“食品”

  4、师生总结制作“食品”的方法:

  5、小组分工合作,开始进行制作“食品”的活动。

  四、明确主题,交流合作

  1、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相关美食文化。回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2、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某一类进行创作活动。

  3、明确自己创作的主题后,有目的的进行讨论:

  五、展示表演,自评互评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小组自评互评。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内容?

  六、板书设计

  神气的小厨师

  思考

  制作

  七、课后小结

  第十六课 大家一起画

  教学目标:

  1、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不同媒材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集体绘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可以结合书上及教师找的一些多种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 火车形象的表现。

  教学准备: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教师:今天我们也用粉笔在操场上合作一列长长的火车,每组画一节车厢,好不好。教师板书——大家一起画

  1、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火车的外形特点。

(1)观看火车的录象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火车?他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2)集体研究以上问题

  2、分工合作

  3、全班同学到操场集体创作,分配好各组范围。

  4、将每个小组画的车厢连成一列火车,请几个同学将自己小组的火车与其他组的火车连接好。

  5、请同学们用大家画的火车编排一个小故事,相互讲一讲。

  6、集体讨论:通过今天画这幅画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努力,使我们全班画的这列火车不仅长而且本领非常大。在学校,我们每个人就象每节车厢中的一部分,每个小组就象一节车厢,如果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班这列火车就能跑到年级的前面,学校的前面。我们国家也象一列大火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加倍努力,我们国家就能跑到世界的前面。

  7、课后拓展 :回家后可以参考书上的一些形式,进一步尝试其他绘画形式。

  四、课后小结:

  第十七课 谁画的鱼最大

  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习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教学难点:

  自然界中的大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有什么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教学准备: 教学录象、图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以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请记名学生到前面用同样大的纸画一条大鱼。

  2、欣赏分析,直观了解鱼的种类、形象特征,色彩和花纹图案,感受自然的美。

  3、展示学生优秀作业

  三、学生完成作业

  用最快的时间画一条大鱼的外形,全班同学举起来,比较看看谁画的鱼最大

  四、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五、展示讲评作业

  六、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有哪些想知道的内容?” 大家查找资料,我们课后继续讨论。知识延伸,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七、板书第九课 谁画的鱼最大

  外形 装饰

  八、课后小结

  第十八课 妈妈和孩子

  教学目的:

  接触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感受美术的多样性。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

  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材质、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结合作品展开联想,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表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体会艺术作品中表现的母子情,观察艺术作品中妈妈对孩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使小朋友认识到妈妈的爱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教学难点:让小朋友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搜集自己与妈妈的照片,小动物母子情方面的图片资料一同欣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自由欣赏书上的作品,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妈妈是最熟悉的人,能唱几首有关妈妈的歌?

  3、选择书中农民画《母与子》、油画《洗澡》、素描《母亲保护她的女儿》木雕《欢乐柱》几幅作品中对妈妈脸部的局部描写,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思考你喜欢那一张脸?

  二、欣赏评述

  三、德育渗透

  1、请小朋友展示自己小时侯和妈妈的照片,仔细看看妈妈的眼睛、动作、表情,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妈妈哪最美?

  2、欣赏书上的作品,假如你是作品中的孩子,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对妈妈说什么?

  四、感受实践

  1、画一幅你和妈妈在一起的画,送给妈妈。

  2、做意见小礼物写上一句爱妈妈的话,送给妈妈。

  3、将全班每位同学对妈妈的知心话录在磁带上,期末家长会上放给妈妈听。

  4、在课本上选一件最喜爱的作品,回家讲给妈妈听,告诉妈妈

  第十九课

  家乡的小船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小船的历史和种类。

  2、使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3、能够独立制作出一艘帆船。

  教材分析:

  折纸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手工折纸富于变化,造型生动活泼可爱。小的纸片,可以变化出千百种不同的形状,这就是折纸的乐趣。

  教学准备:长方形彩色纸、各种折纸小船

  教学过程:

  一、船的知识

  船是水路主要运输工具。我们知道的都有哪些船呢?

  二、揭示课题—家乡的小船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船,他们是用什么做的呢?你们都认识吗?(纸做的;渔船、双体船、小船)

  今天老师要教大家折另外一种船——帆船

  三、示范制作步骤

  A、根据步骤提示,用合适的纸张折叠小船,并采取粘贴,绘画等手法进行装饰,让它变成漂亮,造型独特的小船。

  B、你能把双体船折成有舵的船吗? C、想一想

  这些造型有什么不同?

  它们是怎样折出来的?

  你们最喜欢那只船,为什么?

  D、评一评

  看谁的船折得好看,装饰有什么特点? 教师边讲解示范边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五、提示

  外出到江河湖边放纸船时,必须有大人陪同。教师选出部分折的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指名1~2名学生对折帆船步骤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第二十课

  有趣的游泳圈

  教学目标:

  1,用探究性观察的方法了解游泳圈性能和作用。

  2,设计游泳圈。

  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游泳圈的方法和简单的装饰。

  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

  教学材料: 纸张、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歌曲《水乡什么多》导入新课。

  2,游泳圈的作用?

  3,说说看过的游泳圈的形状及颜色。

  二、制作游泳圈

  1,使用较硬的纸张画设计好的游泳圈。

  2、涂上鲜艳的色彩。

  3,说明真实的游泳圈的制作区别。

  三、评一评:

  看谁的游泳圈画的或制作的更好看。

  四、板书设计

  第二十一课

  会动的嘴巴

  教学目标:

  本课学生早已经会制作这样的嘴巴了,只是不是这样玩的。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活动加以提炼。初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是设计应用课,教师引导学生将细致与大胆丰富的色彩想结合来完成创作。

  教具准备: 油画棒、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的准备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内心的联想,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讲解制作会动嘴的方法:

  1.彩纸折叠法:

  2,装饰会动的嘴,培养学生的创作力以及创作思维,引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学生对创作内容的具体认识和想象。

  3、普通的绘画方法:利用线描、涂色等绘画方法进行绘制。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想象能力。

  4,用剪刀修剪成各种动物的形状。

  四、学生分成小组形式进行小小的游戏活动。

  五、提醒学生注意:

  1、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可采用撕的方法。粘贴时,为避免学生将胶水、糨糊涂的到处都是,最好用胶棒之类的粘贴剂,尽可能不用胶水或糨糊等材料。

  2、启发学生注意形状大小搭配、色彩多少搭配得当的效果。

  五、小结

  制作结束后,将学生的作业连接起来悬挂,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

  第二十二课

  有趣的手表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更好的认识及掌握剪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2、感受剪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

  3、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想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教学难点:作品创作。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各种表图片。

  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纸材,并准备好尖刀、胶水、油画棒、彩色笔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以变魔术的方式变出剪纸添画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展示漂亮的手表造型,激发学生大胆想象,你们喜欢吗?我们一起来制作吧。

  2、欣赏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教师给予鼓励的语言。

  三、启思训练

  教师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逐渐引导到训练的创作。

  教师进行巡回辅导的时候对进行创作的学生多给予想象力方面的启发引导,对采用剪纸画的学生多给予造型的建议。

  四、小结: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本次活动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作品,评比看谁的手表更有趣。

  五、板书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篇3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时

  一、学习内容:《让大家认识我》

  二、教材分析:

  学生从幼儿园走入小学,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老师需要帮助他们尽快的熟悉环境和认识身边的人,解除他们的焦虑和恐慌。同时制作名字树,加强同学间的交往,懂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三、学习重点:

  师生一起协作完成“集体大树”的制作

  四、学习难点: 剪或撕“名字树叶”的方法

  五、课业类型:工艺制作

  六、教具准备

  剪刀、彩纸、“集体大树”的范图、学习课件

  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彩纸

  七、学习时间:1课时

  八、学习过程

(一)、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集体大树”的范图,介绍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并且我们都能来到这个集体中

  2、结论: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

  3、教师小结: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一年级X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树,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两片树叶,树叶上写着老师的名字,老师做自我介绍。

  2、教师展示其中一片对称形树叶 1

  提出问题:如何制作出这种对称形树叶?

  3、教师总结并演示实验结果:对折——从开口处剪或撕树叶的一半——展开成为完整的叶子(教师辅助演示

  4、提出问题: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6、出示课件:树叶的常见形状、颜色和特殊形状、颜色

  5、教师小结: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名字树叶”,看谁的树叶最好、最漂亮、最先来到“集体大树”上。

  6、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和适合自己的方式,最好能自己创作出其他方法;在树叶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反面写上自己的爱好。

  7、师生共同将“名字树叶”贴在“集体大树”上。围绕“集体大树”,请“名字树叶”的小作者逐个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如:姓名、年龄、爱好等等。全班同学给以掌声鼓励,使介绍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6、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用“名字树叶”装点的这棵“集体大树”多美呀!集体因为有我们的存在才充实,才充满活力,我们也因为有集体的爱护、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共同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用我们的行动去维护它,用我们的双手将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九、作业布置

  完成本次作业

  十、学习反思:

  第二课时

  一、学习内容:第2课:《看谁涂得更好看》

  二、教材分析 :

《看谁涂得更好看》一课安排在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二课。“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美术活动与游戏有着内在的联系,想象和自由创造是美术活动与游戏的共同特性。尝试以缤纷的色彩组成灵动的画面,也是儿童喜爱的游戏方式之一。画笔和色彩对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自幼儿时期,他们就喜欢在随意的涂

  抹之中体味色彩对视觉的冲击;体味创造的成就感;体味快乐:这种体味是审美的摇篮。在本课学习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色彩,注意统一纠正某些颜色的不规范名称。在认识色彩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画笔,自由组织、涂色,以点、面、线、圈、刮等不同方法涂色,感受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方法所带给画面的不同视觉感受,也使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并且学习敢于大胆组织画面,为今后的学习与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习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艺术大师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了解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创新探究目标:尝试运用不同方法、不同材料画画,懂得敢于尝试,大胆展现自己的个性。

  3、技能目标:能认识不同的色彩,了解油画棒与水彩笔画出来的效果有何不同。

  四、学习重点:

  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用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

  五、学习难点:

  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六、课前准备:

  教师:素描作品、油画作品、水彩作品、水粉作品、版画作品、国画作品、炳稀画的衣服、以及相关的绘画材料,课件等常规用具。

  学生:蜡笔、油画棒、水彩笔任带其一均可。

  七、课时:二课时

  八、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辨识色彩游戏

(拿出色彩卡让学生辨识,看谁的反应最快,能说出色彩的名称。)

  教师快乐谈话:小朋友们,瞧,我把大家喜爱的机器猫请到我们的教室了,他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谁要啊?不过要想得到礼物的小朋友先得过我这一关,就是来做个辨识色彩游戏。

  2、美术字揭课题

  在学生体验好各种材料的不同感受之后,采用谈话法揭题。并且拿山事先准备好的课题,展示在黑板上。

[精致有趣的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好奇、兴奋地状态迅速引入下一个学习环节中。无形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术字的能力,为美术字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玩辨识色彩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色彩的认识。]

  3、了解绘画种类,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素描作品、油画作品、水彩作品、水粉作品、版画作品、国画作品、炳稀画作品等)

  A摸一摸,看一看绘画作品

  B想一想,说一说内心感受

  C找一找,认一认绘画种类

  D画一画,动一动体验感受

[学生在观察、触摸、讨论、实践中对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师与学生一起以游戏的心情蘸色、调色,观察色彩的变化,学生对各种绘画材料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相关工具及使用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孩子从一开始接触绘画起,就逐步形成一种很大气、不拘谨的绘画态度]

  九、布置任务:下节课带工具材料。

  十、学习反思:

  第三课时

  一、学习内容:

  第2课:《看谁涂得更好看》

  二、教材分析 :

《看谁涂得更好看》一课安排在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二课。“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美术活动与游戏有着内在的联系,想象和自由创造是美术活动与游戏的共同特性。尝试以缤纷的色彩组成灵动的画面,也是儿童喜爱的游戏方式之

  一。画笔和色彩对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自幼儿时期,他们就喜欢在随意的涂抹之中体味色彩对视觉的冲击;体味创造的成就感;体味快乐:这种体味是审美的摇篮。在本课学习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色彩,注意统一纠正某些颜色的不规范名称。在认识色彩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画笔,自由组织、涂色,以点、面、线、圈、刮等不同方法涂色,感受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方法所带给画面的不同视觉感受,也使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并且学习敢于大胆组织画面,为今后的学习与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习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艺术大师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了解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创新探究目标:尝试运用不同方法、不同材料画画,懂得敢于尝试,大胆展现自己的个性。

  3、技能目标:能认识不同的色彩,了解油画棒与水彩笔画出来的效果有何不同。

  四、学习重点:

  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用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

  五、学习难点:

  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六、课前准备:

  教师:素描作品、油画作品、水彩作品、水粉作品、版画作品、国画作品、炳稀画的衣服、以及相关的绘画材料,课件等常规用具。

  学生:蜡笔、油画棒、水彩笔任带其一均可。

  七、课时:二课时

  八、学习流程:

  一、欣赏分析,传授新课

  1、课件欣赏大师作品(师生共同欣赏一组以线条与色块构成的抽象风格的绘画作品如:克利、米罗、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大师作品。)

[《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获得更大的美术学习效益。]

  2、分析大师作品

  教师提问:“刚刚看到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线条或色彩?”

“你觉得画画的人心里在想什么?是很高兴?很恐怖?还是有点伤心?哪些笔触让你有这种感觉的?”

[绘画是情感的表达。你快乐,你的线条也会跳舞:你悲伤,你的色彩也会暗淡。低年级的儿童虽然不要求刻意去表现,但这种感觉却可以从最初时潜移默化地培养。]

  3、观看教师范画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教师现场示范画一幅画。

[教师的示范给学生直观印象,优美的乐曲给学生美的享受,轻松片刻使思维调整到最佳状态,化简学生作画的畏难情绪,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4赏析学生作品

[通过欣赏同龄人的绘画作品,了解油画棒与蜡笔画出来的效果有何不同一一油画棒粗犷有力,蜡笔柔和匀净。]

  二、合作创新,动手实践

  根据学生不同喜好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绘画的乐趣。

(1)临摹画一幅作品。

(2)自己想象创作一幅作品。

(3)自由组合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在明确作画要求后,学生开始进行创作,选择优美轻松的钢琴曲作背景音乐,创设愉快的氛围。]

  作品评价,课外延伸

  1、展示各组的绘画作品

[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验成功的快乐。]

  2、学生当评委,评价作品

  A.学生的自我评价

  B.学生之间的互评

  C.老师进行客观评价

  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

  让每位学生都能体是否灵活地开动脑筋,结合线、色等造型因素进行组织创造:[让学生学会自评、互评,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教师的观念要适应时代需求,不应以??成人化”的眼光去要求学生,以“成人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要鼓励学生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勇于尝试。] D.请机器猫为大家颁奖

[做到首尾呼应,再一次地将学生带入创设的童话情境,提高了他们的对上美术课的兴趣]

  九、作业布置: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父母家人共同装裱自己的作品,装饰自己可爱的家。

[学会创新与探究,学会让自己的东西变得实用、生活化起来。又增进了亲情。]

  十、学习反思:

  第四课时

  一、学习内容:第3课:《滚动乐园》教案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从课前准备开始到学习全部过程,全由学生主体的活动贯穿着:探索——感受——体验——联想——表现——评价各个环节。探索:课前与学生交流,寻找能滚动的东西带入课堂。体现出自然和生活是第一课堂。创作表现来源于生活。感受:在滚动玩耍时,看、摸、闻等触觉行为,影响着学生对物体的认识。体验:玩耍的经历说明了物体的形态、特征、共性。联想:滚动中物体位置不断变动,其快慢、翻转、碰撞、弹蹦、滑行、停止,引出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记忆和联想,触发了创意思维。表现:学生作品中丰富的形、色、线充分体现了儿童的感受和思维。真实的物体充实着他们的形象思维。评价:学生讲述和交流所画景象情节,词语和绘画两种语言的互动促进和扩展了儿童的表现力。

  三、学习目标:

  1.在感知活动中,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其中感知行为是显性的,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是隐性的。

  2.会有序而友好地合作游戏,隐性的道德行为。3.会观察和提出问题,包含着内在的隐性活动。

  4.随意大胆地使用绘画工具表现出感受到的或想到的滚动现象,创作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四、学习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五、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边线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六、学习课时:

  1课时

  七、过程设计 :

(一)导入新课

  课件:画面上滚动出西红柿、大苹果、小足球并配以卡通声音。

  师:它们是从滚动乐园来的小使者,接你们到滚动乐园去做客的,你们想去么? 板书课题:《滚动乐园》

(二)联想观察

  师:滚动乐园里都有什么呢? 课件展示:滚动乐园里圆形的物体。师:什么物体可以滚动呢?

(三)对比感受

  师: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么? 实验:方形物和圆形物的滚动。小结:只有圆溜溜的物体才好滚动。

  请同学闭上眼睛,把手伸进桌斗里摸一摸:那些物体能滚动?那些物体不能滚动?

(四)感知体验 组织游戏

(五)观察联想

  在刚才的滚动游戏中,那些物体滚动的最快?为什么?

(六)欣赏作品

  课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七)愉快表现 提出作业要求:

  画一个或一组滚动着的圆形物,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每组用一条长长的纸共同完成作业,教师从每组最前方把纸滚到最后一个人面前。

  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来表现滚动乐园的故事。教师巡视辅导,参与解决绘画中存在问题。

(八)讲述评价

(九)课后拓展

  十、学习反思:

  第五课时

  一、学习内容

  第3课:《滚动乐园》教案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从课前准备开始到学习全部过程,全由学生主体的活动贯穿着:探索——感受——体验——联想——表现——评价各个环节。探索:课前与学生交流,寻找能滚动的东西带入课堂。体现出自然和生活是第一课堂。创作表现来源于生活。感受:在滚动玩耍时,看、摸、闻等触觉行为,影响着学生对物体的认识。体验:玩耍的经历说明了物体的形态、特征、共性。联想:滚动中物体位置不断变动,其快慢、翻转、碰撞、弹蹦、滑行、停止,引出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记忆和联想,触发了创意思维。表现:学生作品中丰富的形、色、线充分体现了儿童的感受和思维。真实的物体充实着他们的形象思维。评价:学生讲述和交流所画景象情节,词语和绘画两种语言的互动促进和扩展了儿童的表现力。

  三、学习目标:

  1.在感知活动中,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其中感知行为是显性 的,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是隐性的。

  2.会有序而友好地合作游戏,隐性的道德行为。3.会观察和提出问题,包含着内在的隐性活动。

  4.随意大胆地使用绘画工具表现出感受到的或想到的滚动现象,创作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四、学习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五、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边线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六、学生分析:

  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好奇、好动成为他们的特点。课堂上,哪怕有那么一丁点儿令他们希奇的事,便会控制不住情绪,笑笑闹闹,跑跑跳跳,使课堂难以安静。尤其是在实施美术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需安排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课堂秩序往往更难调控。对这种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果采取强硬的命令或粗暴的斥责去规范学生的行为,往往是难以奏效的。这时教师要运用学习的机智、采用随机学习策略,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需求,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引导到有序的学习活动中来,使其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七、学习课时:

  1课时

  八、过程设计 :

(一)导入新课

  课件:画面上滚动出西红柿、大苹果、小足球并配以卡通声音。

  师:它们是从滚动乐园来的小使者,接你们到滚动乐园去做客的,你们想去么? 板书课题:《滚动乐园》

(二)联想观察

  师:滚动乐园里都有什么呢? 课件展示:滚动乐园里圆形的物体。师:什么物体可以滚动呢?

(三)对比感受

  师: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么? 实验:方形物和圆形物的滚动。小结:只有圆溜溜的物体才好滚动。

  请同学闭上眼睛,把手伸进桌斗里摸一摸:那些物体能滚动?那些物体不能滚动?

(四)感知体验 组织游戏

(五)观察联想

  在刚才的滚动游戏中,那些物体滚动的最快?为什么?

(六)欣赏作品

  课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七)愉快表现 提出作业要求:

  画一个或一组滚动着的圆形物,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每组用一条长长的纸共同完成作业,教师从每组最前方把纸滚到最后一个人面前。

  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来表现滚动乐园的故事。教师巡视辅导,参与解决绘画中存在问题。

(八)讲述评价

(九)课后拓展

  第六课时

  一、学习内容:

  第4课:《泥巴真听话》教案

  二、教材分析

  泥巴是孩子喜欢玩耍的自然材料,可塑性强,并且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因此,以它作为学习的内容,不但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天生好动好玩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并藉

  游戏活动认识大自然中的资源及用途。

  本课教材通过展示学生进行玩泥巴游戏时的欢快场面和玩法、探究的问题、卫生习惯的要求等图文资料,向师生呈现出一种以趣味性、探究性、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为主的学习思路

  三、学习目标

  认知: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尝试并掌握几种玩泥的基本方法。

  情感:通过游戏活动,共享玩泥巴的快乐,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初步的感知能力、口头发表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

  探索感知泥性,归纳玩泥的几种方法。

  五、学习难点

  感受、探索、泥性及口头表达。

  六、课前准备

  学生:小水桶、毛巾、可塑泥、可用来印纹的小物品

  教师:学习图片、媒体素材、不同干湿的泥材。

  七、课时:2课时

  八、学习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拿出三个布袋,内有三种湿度不同的泥巴。引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鼓励学生上前摸一下,闻一下布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观察:用简单的形容词,回答自己的感觉,如:柔软、泥土气息等。揭开谜底:是泥土。你们想玩吗?

  出示图片欣赏,初步认识泥塑艺术,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观赏作品 简介几种泥巴的用途。

  二、感受实践:

  1.到户外,提问:你玩过泥巴吗?你是怎样玩的?玩时有什么样的感觉?与学生一起无主题的玩泥巴游戏,提出问题:怎么才能让泥变得不粘呢?你还有其它办法让

  泥变得不粘吗?大家试一试!

  学生分组交流,发表自己对泥的不同感受。找到问题答案:泥巴太湿的时候,可以经过摔打后湿度适中;泥巴太干时,可以加点水搅和一下,即可。

  泥巴听话吗?你还能让听话的泥巴变成什么好玩的东西吗?你用泥巴做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呢?

  学生略答。成组讨论问题。讲一讲自己的见解与看法。2.讲解泥巴是如何被运用的。

  根据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用了多少种技巧来玩泥巴?来联想一下还可以用哪几种其他的方法?

  3.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泥巴的用途是什么?有哪些东西与泥巴有关? 4.比赛活动:

  建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做东西,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力求与众不同。看谁做的圆球最圆?看谁做的泥条最长?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指导和提示学生通过触摸、观察、嗅觉、摔打、重量来更为细致的感知泥性。

  教师经过讲解、评比后给予适当的奖励。5.整理现场,清洁卫生。

  引导学生把工具清洗干净放回原地,打扫地面卫生,给自己清理。

  三、再分组合作用橡皮泥制作一下其它的文具,比比哪一组做的最多,造形最新颖独特。

  引导学生搓成不同的线、捏成各种的点和立方体、长方体形象进行组合,如制作铅笔盒时,可制作方形、椭圆形等外形,并可夸张其长短及粗细,并装饰上小花纹,使制作的文具更有新意。

  四、收拾与整理:

  要求学生制作前铺一张旧报纸在桌子上,以免把桌子弄脏。制作结束后,要及时收拾剩余的橡皮泥。

  九、布置作业:

  课后利用多余的橡皮泥再设计制作几种学习用品。

  十、学习反思:

  第七课时

  一、学习内容:第5课:《剪剪撕撕画画贴贴》教案 二.学习目标:

(一)认知: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二)情感: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能力: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三、学习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象力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四、学习难点:作品创作及发表。

  五、课前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胶棒。每人10张不同颜色的彩色纸(红、黄、蓝、绿、粉、黑……)。

(二)教具准备:粘贴的范画、独特设计有剪子、手、彩笔、胶棒画面的板书(下面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字:剪剪、撕撕、画画、贴贴)、撕纸作品、一张纸。

(三)学习器材:实物投影、背投、电脑。

(四)学习课件:欣赏撕纸艺术、学生优秀作品欣赏、“我是小画家”。

  六、学习时间:1课时

  七、学习过程:

  一、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1. 同学们,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儿,想看看吗?——想。

  2. 这幅画面与我们平时的画面哪不一样?——平时的画面是画的,这幅画是用纸贴的。

  3. 我还想考考大家,你能看出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吗?为什么?——用

  手撕的。用剪刀剪的比较直,用手撕的弯弯曲曲。

  二、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1. 师出示粘贴范画。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象力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2. 师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用撕的方法来制作一幅非常好看的画面。

  3. 板书:5。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三.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撕纸艺术家真了不起。我相信你也可以的。你看,我手里有一张纸,你猜猜我要干什么?——撕纸。师演示。

  你想不想也试试,请你从桌面拿出一张你最喜欢的彩纸,跟我一起撕。如果撕坏了怎么办?没关系,动动脑筋,因为大自然什么都会有的。

  手离得远一些撕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容易撕坏。

  问:你看我撕的这块像什么?——生随意答,你撕的那块像什么?——生说。

  用彩笔画、贴彩纸上。

  我有几个问题,谁回答对了,我就送给他一张特别好看的撕纸作品。想不想试试?A.一张撕纸作品分几步?哪几步?(生回答)

  总结:——撕纸分3步,第一步随便撕一块纸,看它像什么。第二步把它贴在一张能使它更好看的彩纸上。第三步用彩笔添加上细节使它更真实,更能让大家看懂。

  B.撕的画面太小好不好为什么?——撕的彩纸不能过小,画面不好看。C.撕碎的纸怎么办?随便扔吗?你有什么好主意?——撕碎的彩纸放到桌面的盒子中,环保还可以再利用。

  四、鼓励创作:

  课件:撕纸这种方法并不难,有人体会出撕纸的乐趣后,用心钻研,居然成为了一名有名的撕纸艺术家,真了不起!我们一起去拜访一下他,一起去了解撕纸艺术吧!

  课件:怎样使它更像、更好看呢?欣赏其他班优秀学生作品。

  作业要求: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和别人合作,撕一幅最有创意的画儿,然后把它贴在我们的精品屋中。学生作业,师放音乐。

  五、评价:

  同学们,你们做得真好,我们开个小画展好吗?(课件:我是小画家)

  现在每一个同学都是一个小评委,把你手中的红花奖给最美的画儿。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你觉得哪幅画儿好看,哪儿好,说一说画面哪里最吸引你,哪儿还不足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使画面更好看?

  同学们,多美的画啊!大家做得特别好,你们真棒!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制作出更美的画来。

  施教时间:9月26日——9月28日

  札记:这节课是训练学生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通过添画、撕纸大胆创作,是很典型的“学与玩”的结合课,从激发学生对本课的浓厚兴趣入手,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感知、审美能力。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运用想象力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我先让学生欣赏了一幅粘贴的画儿,让学生分析这幅画与平时的我们画的画儿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白原来一幅画不仅可以画,还可以贴、可以贴完再画。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对学生也是一种鼓励。在步骤上我运用奖励撕纸作品的方法让学生总结,效果非常好,学生注意力集中,举手踊跃。从整节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效果不错。

  八.布置作业: 进行创作。九.板

  书: 十.学习反思:

  第八课时

  一.学习内容: 第6课:《花点心》教案 二.学习目标:

  显性: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出制做花点心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创作

  过程中创新.隐性:提高学生对色彩搭配的技巧.培养集体主义和乐于助人的精神.三、学习重点:

  引发学生对“花点心”的漂亮外表的认识。

  四、学习难点:

“花点心”的创作。

  五、学习准备:

  彩色胶泥、点心图片、课件、实物点心 六.学习时间:

  1课时 七.学习过程:

  一、导入,用实物点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教师捧出一盘用白色的餐纸遮盖的点心:同学们,猜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新礼物?

  教师打开餐纸,学生能够看到精美的点心。

  教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些用面、鸡蛋、奶油等制作的小食品称作——点心(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点心小知识的学习

  教师:你们喜欢老师带来的礼物吗?你猜猜老师喜欢这其中的哪一个? 学生在猜测之中,教师传授点心小知识:中国有七百多种点心,老师最喜欢这个——月饼。(板书:月饼)

  教师出示月饼,并讲解喜欢的原因:每年的八月十五,我们吃月饼、赏月亮,全家人聚在一起非常开心,非常幸福。小小的月饼代表团圆吉祥,月饼被称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

  同学们,你知道西方国家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是什么吗? 教师板书:蛋糕

  2、师生共同观赏点心的录像

  教师:同学们,让我带着你们一块去参观一个点心世界好吗?

  伴随着录像的播放,教师:点心世界的点心真多,而且这些点心风格各异,花样

  繁多,我们称这些点心为花点心好吗? 教师板书:花点心

  3、学生制作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花点心有好吃又好看的,还有只好看不好吃的,比如:用纸剪出来的,用笔画出来的。其实,做只好看不好吃的花点心用这个材料更合适——橡皮泥(教师出示)教师和学生共同拿出橡皮泥。

  教师引导:让我们看看它的颜色,漂亮而丰富的颜色。捏捏它的质地,非常柔软,做出来的更象是真实的。我们用橡皮泥做花点心必须进行加工。

  教师和学生共同尝试将橡皮泥改变成各种形状(教师鼓励学生到前边演示各种方法):

  1.搓成粗细不一的条形 2.捏成大小不一的块点 3.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 4.压成各种规则和不规则的饼 5.划出各种条纹

  4、小比赛

  教师:我们开展依次小小的点心师花样大比拼,看谁作出的花样最独特?学生制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想各种造型。教师对于部分制作不精美的学生在方法上应细致,耐心。八.布置作业:完成习作 九.板书

  十.学习反思:

  第九课时

  一、学习内容:复习《让大家认识我》

  二、教材分析:

  学生从幼儿园走入小学,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老师需要帮助他们尽快的熟悉

  环境和认识身边的人,解除他们的焦虑和恐慌。同时制作名字树,加强同学间的交往,懂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三、学习重点:

  师生一起协作完成“集体大树”的制作

  四、学习难点: 剪或撕“名字树叶”的方法

  五、课业类型:工艺制作

  六、教具准备

  剪刀、彩纸、“集体大树”的范图、学习课件

  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彩纸

  七、学习时间:1课时

  八、学习过程

(一)、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集体大树”的范图,介绍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并且我们都能来到这个集体中

  2、结论: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

  3、教师小结: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一年级X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树,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两片树叶,树叶上写着老师的名字,老师做自我介绍。

  2、教师展示其中一片对称形树叶提出问题:如何制作出这种对称形树叶?

  3、教师总结并演示实验结果:对折——从开口处剪或撕树叶的一半——展开成为完整的叶子(教师辅助演示

  4、提出问题: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6、出示课件:树叶的常见形状、颜色和特殊形状、颜色

  5、教师小结: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名字树叶”,看谁的树叶

  最好、最漂亮、最先来到“集体大树”上。

  6、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和适合自己的方式,最好能自己创作出其他方法;在树叶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反面写上自己的爱好。

  7、师生共同将“名字树叶”贴在“集体大树”上。围绕“集体大树”,请“名字树叶”的小作者逐个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如:姓名、年龄、爱好等等。全班同学给以掌声鼓励,使介绍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6、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用“名字树叶”装点的这棵“集体大树”多美呀!集体因为有我们的存在才充实,才充满活力,我们也因为有集体的爱护、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共同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用我们的行动去维护它,用我们的双手将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九、作业布置

  完成本次作业

  十、学习反思:

  第十课时

  一、学习内容:复习第2课:《看谁涂得更好看》

  二、教材分析 :

《看谁涂得更好看》一课安排在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二课。“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美术活动与游戏有着内在的联系,想象和自由创造是美术活动与游戏的共同特性。尝试以缤纷的色彩组成灵动的画面,也是儿童喜爱的游戏方式之一。画笔和色彩对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自幼儿时期,他们就喜欢在随意的涂抹之中体味色彩对视觉的冲击;体味创造的成就感;体味快乐:这种体味是审美的摇篮。在本课学习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色彩,注意统一纠正某些颜色的不规范名称。在认识色彩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画笔,自由组织、涂色,以点、面、线、圈、刮等不同方法涂色,感受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方法所带给画面的不同视觉感受,也使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并且学习敢于大胆组织画面,为今后的学习与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习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艺术大师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了解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创新探究目标:尝试运用不同方法、不同材料画画,懂得敢于尝试,大胆展现自己的个性。

  3、技能目标:能认识不同的色彩,了解油画棒与水彩笔画出来的效果有何不同。

  四、学习重点:

  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用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

  五、学习难点:

  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六、课前准备:

  教师:素描作品、油画作品、水彩作品、水粉作品、版画作品、国画作品、炳稀画的衣服、以及相关的绘画材料,课件等常规用具。

  学生:蜡笔、油画棒、水彩笔任带其一均可。

  七、课时:二课时

  八、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辨识色彩游戏

(拿出色彩卡让学生辨识,看谁的反应最快,能说出色彩的名称。)

  教师快乐谈话:小朋友们,瞧,我把大家喜爱的机器猫请到我们的教室了,他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谁要啊?不过要想得到礼物的小朋友先得过我这一关,就是来做个辨识色彩游戏。

  2、美术字揭课题

  在学生体验好各种材料的不同感受之后,采用谈话法揭题。并且拿山事先准备好的课题,展示在黑板上。

[精致有趣的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好奇、兴奋地状态迅速引入下一个学习环节中。无形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术字的能力,为美术字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玩辨识色彩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色彩 的认识。]

  3、了解绘画种类,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素描作品、油画作品、水彩作品、水粉作品、版画作品、国画作品、炳稀画作品等)

  A摸一摸,看一看绘画作品

  B想一想,说一说内心感受

  C找一找,认一认绘画种类

  D画一画,动一动体验感受

[学生在观察、触摸、讨论、实践中对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师与学生一起以游戏的心情蘸色、调色,观察色彩的变化,学生对各种绘画材料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相关工具及使用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孩子从一开始接触绘画起,就逐步形成一种很大气、不拘谨的绘画态度]

  九、布置任务:下节课带工具材料。

  十、学习反思:

  第十一课时

  二、学习内容:

  复习《看谁涂得更好看》

  二、教材分析 :

《看谁涂得更好看》一课安排在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二课。“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美术活动与游戏有着内在的联系,想象和自由创造是美术活动与游戏的共同特性。尝试以缤纷的色彩组成灵动的画面,也是儿童喜爱的游戏方式之一。画笔和色彩对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自幼儿时期,他们就喜欢在随意的涂抹之中体味色彩对视觉的冲击;体味创造的成就感;体味快乐:这种体味是审美的摇篮。在本课学习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色彩,注意统一纠正某些颜色的不规范名称。在认识色彩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画笔,自由组织、涂色,以点、面、线、圈、刮等不同方法涂色,感受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方法所带给画面的不同视觉感受,也使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并且学习敢于大胆组织画面,为今后的学习与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习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艺术大师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了解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创新探究目标:尝试运用不同方法、不同材料画画,懂得敢于尝试,大胆展现自己的个性。

  3、技能目标:能认识不同的色彩,了解油画棒与水彩笔画出来的效果有何不同。

  四、学习重点:

  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用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

  五、学习难点:

  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六、课前准备:

  教师:素描作品、油画作品、水彩作品、水粉作品、版画作品、国画作品、炳稀画的衣服、以及相关的绘画材料,课件等常规用具。

  学生:蜡笔、油画棒、水彩笔任带其一均可。

  七、课时:二课时

  八、学习流程:

  一、欣赏分析,传授新课

  1、课件欣赏大师作品(师生共同欣赏一组以线条与色块构成的抽象风格的绘画作品如:克利、米罗、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大师作品。)

[《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获得更大的美术学习效益。]

  2、分析大师作品

  教师提问:“刚刚看到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线条或色彩?”

“你觉得画画的人心里在想什么?是很高兴?很恐怖?还是有点伤心?哪些笔触让你有这种感觉的?”

[绘画是情感的表达。你快乐,你的线条也会跳舞:你悲伤,你的色彩也会

  暗淡。低年级的儿童虽然不要求刻意去表现,但这种感觉却可以从最初时潜移默化地培养。]

  3、观看教师范画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教师现场示范画一幅画。

[教师的示范给学生直观印象,优美的乐曲给学生美的享受,轻松片刻使思维调整到最佳状态,化简学生作画的畏难情绪,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4赏析学生作品

[通过欣赏同龄人的绘画作品,了解油画棒与蜡笔画出来的效果有何不同一一油画棒粗犷有力,蜡笔柔和匀净。]

  二、合作创新,动手实践

  根据学生不同喜好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绘画的乐趣。

(1)临摹画一幅作品。

(2)自己想象创作一幅作品。

(3)自由组合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在明确作画要求后,学生开始进行创作,选择优美轻松的钢琴曲作背景音乐,创设愉快的氛围。]

  作品评价,课外延伸

  1、展示各组的绘画作品

[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验成功的快乐。]

  2、学生当评委,评价作品

  A.学生的自我评价

  B.学生之间的互评

  C.老师进行客观评价

  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

  让每位学生都能体是否灵活地开动脑筋,结合线、色等造型因素进行组织创造:[让学生学会自评、互评,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教师的观念要适应时代需求,不应以??成人化”的眼光去要求学生,以“成人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要鼓励学生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勇于尝试。] D.请机器猫为大家颁奖

[做到首尾呼应,再一次地将学生带入创设的童话情境,提高了他们的对上美术课的兴趣]

  九、作业布置: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父母家人共同装裱自己的作品,装饰自己可爱的家。

[学会创新与探究,学会让自己的东西变得实用、生活化起来。又增进了亲情。]

  十、学习反思:

  第十二课时

  一、学习内容:复习《滚动乐园》教案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从课前准备开始到学习全部过程,全由学生主体的活动贯穿着:探索——感受——体验——联想——表现——评价各个环节。探索:课前与学生交流,寻找能滚动的东西带入课堂。体现出自然和生活是第一课堂。创作表现来源于生活。感受:在滚动玩耍时,看、摸、闻等触觉行为,影响着学生对物体的认识。体验:玩耍的经历说明了物体的形态、特征、共性。联想:滚动中物体位置不断变动,其快慢、翻转、碰撞、弹蹦、滑行、停止,引出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记忆和联想,触发了创意思维。表现:学生作品中丰富的形、色、线充分体现了儿童的感受和思维。真实的物体充实着他们的形象思维。评价:学生讲述和交流所画景象情节,词语和绘画两种语言的互动促进和扩展了儿童的表现力。

  三、学习目标:

  1、在感知活动中,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其中感知行为是显性的,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是隐性的。

  2、会有序而友好地合作游戏,隐性的道德行为。

  3、会观察和提出问题,包含着内在的隐性活动。

  4、随意大胆地使用绘画工具表现出感受到的或想到的滚动现象,创作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四、学习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体验和表

  现的能力。

  五、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边线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六、学习课时:

  1课时

  八、教具准备:

  剪刀、胶水

  九、过程设计 :

(一)导入新课

  课件:画面上滚动出西红柿、大苹果、小足球并配以卡通声音。

  师:它们是从滚动乐园来的小使者,接你们到滚动乐园去做客的,你们想去么? 板书课题:《滚动乐园》

(二)联想观察

  师:滚动乐园里都有什么呢? 课件展示:滚动乐园里圆形的物体。师:什么物体可以滚动呢?

(三)对比感受

  师: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么? 实验:方形物和圆形物的滚动。小结:只有圆溜溜的物体才好滚动。

  请同学闭上眼睛,把手伸进桌斗里摸一摸:那些物体能滚动?那些物体不能滚动?

(四)感知体验 组织游戏

(五)观察联想

  在刚才的滚动游戏中,那些物体滚动的最快?为什么?

(六)欣赏作品

  课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七)愉快表现 提出作业要求:

  画一个或一组滚动着的圆形物,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每组用一条长长的纸共同完成作业,教师从每组最前方把纸滚到最后一个人面前。

  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来表现滚动乐园的故事。教师巡视辅导,参与解决绘画中存在问题。

(八)讲述评价

(九)课后拓展

  十、学习反思:

  第十三课时

  一、学习内容

  复习《滚动乐园》教案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从课前准备开始到学习全部过程,全由学生主体的活动贯穿着:探索——感受——体验——联想——表现——评价各个环节。探索:课前与学生交流,寻找能滚动的东西带入课堂。体现出自然和生活是第一课堂。创作表现来源于生活。感受:在滚动玩耍时,看、摸、闻等触觉行为,影响着学生对物体的认识。体验:玩耍的经历说明了物体的形态、特征、共性。联想:滚动中物体位置不断变动,其快慢、翻转、碰撞、弹蹦、滑行、停止,引出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记忆和联想,触发了创意思维。表现:学生作品中丰富的形、色、线充分体现了儿童的感受和思维。真实的物体充实着他们的形象思维。评价:学生讲述和交流所画景象情节,词语和绘画两种语言的互动促进和扩展了儿童的表现力。

  三、学习目标:

  1、在感知活动中,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其中感知行为是显性的,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是隐性的。

  2、会有序而友好地合作游戏,隐性的道德行为。

  3、会观察和提出问题,包含着内在的隐性活动。

  4、随意大胆地使用绘画工具表现出感受到的或想到的滚动现象,创作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四、学习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五、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边线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六、学生分析:

  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好奇、好动成为他们的特点。课堂上,哪怕有那么一丁点儿令他们希奇的事,便会控制不住情绪,笑笑闹闹,跑跑跳跳,使课堂难以安静。尤其是在实施美术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需安排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课堂秩序往往更难调控。对这种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果采取强硬的命令或粗暴的斥责去规范学生的行为,往往是难以奏效的。这时教师要运用学习的机智、采用随机学习策略,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需求,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引导到有序的学习活动中来,使其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七、学习课时:

  1课时

  八、过程设计 :

(一)导入新课

  课件:画面上滚动出西红柿、大苹果、小足球并配以卡通声音。

  师:它们是从滚动乐园来的小使者,接你们到滚动乐园去做客的,你们想去么? 板书课题:《滚动乐园》

(二)联想观察

  师:滚动乐园里都有什么呢? 课件展示:滚动乐园里圆形的物体。师:什么物体可以滚动呢?

(三)对比感受

  师: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么? 实验:方形物和圆形物的滚动。小结:只有圆溜溜的物体才好滚动。

  请同学闭上眼睛,把手伸进桌斗里摸一摸:那些物体能滚动?那些物体不能滚动?

(四)感知体验 组织游戏

(五)观察联想

  在刚才的滚动游戏中,那些物体滚动的最快?为什么?

(六)欣赏作品

  课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七)愉快表现 提出作业要求:

  画一个或一组滚动着的圆形物,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每组用一条长长的纸共同完成作业,教师从每组最前方把纸滚到最后一个人面前。

  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来表现滚动乐园的故事。教师巡视辅导,参与解决绘画中存在问题。

(八)讲述评价

(九)课后拓展

  九、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

  十、学习反思

  第十四课时

  一、学习内容:

  复习《泥巴真听话》教案

  二、教材分析

  泥巴是孩子喜欢玩耍的自然材料,可塑性强,并且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因此,以它作为学习的内容,不但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天生好动好玩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并藉游戏活动认识大自然中的资源及用途。

  本课教材通过展示学生进行玩泥巴游戏时的欢快场面和玩法、探究的问题、卫生习惯的要求等图文资料,向师生呈现出一种以趣味性、探究性、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为主的学习思路

  三、学习目标

  认知: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尝试并掌握几种玩泥的基本方法。

  情感:通过游戏活动,共享玩泥巴的快乐,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初步的感知能力、口头发表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

  探索感知泥性,归纳玩泥的几种方法。

  五、学习难点

  感受、探索、泥性及口头表达。

  六、课前准备

  学生:小水桶、毛巾、可塑泥、可用来印纹的小物品

  教师:学习图片、媒体素材、不同干湿的泥材。

  七、课时:2课时

  八、学习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拿出三个布袋,内有三种湿度不同的泥巴。引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鼓励学生上前摸一下,闻一下布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观察:用简单的形容词,回答自己的感觉,如:柔软、泥土气息等。揭开谜底:是泥土。你们想玩吗?

  出示图片欣赏,初步认识泥塑艺术,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观赏作品 简介几种泥巴的用途。

  二、感受实践:

  1.到户外,提问:你玩过泥巴吗?你是怎样玩的?玩时有什么样的感觉?与学生一起无主题的玩泥巴游戏,提出问题:怎么才能让泥变得不粘呢?你还有其它办法让泥变得不粘吗?大家试一试!

  学生分组交流,发表自己对泥的不同感受。找到问题答案:泥巴太湿的时候,可以经过摔打后湿度适中;泥巴太干时,可以加点水搅和一下,即可。

  泥巴听话吗?你还能让听话的泥巴变成什么好玩的东西吗?你用泥巴做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呢?

  学生略答。成组讨论问题。讲一讲自己的见解与看法。2.讲解泥巴是如何被运用的。

  根据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用了多少种技巧来玩泥巴?来联想一下还可以用哪几种其他的方法?

  3.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泥巴的用途是什么?有哪些东西与泥巴有关? 4.比赛活动:

  建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做东西,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力求与众不同。看谁做的圆球最圆?看谁做的泥条最长?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指导和提示学生通过触摸、观察、嗅觉、摔打、重量来更为细致的感知泥性。

  教师经过讲解、评比后给予适当的奖励。5.整理现场,清洁卫生。

  引导学生把工具清洗干净放回原地,打扫地面卫生,给自己清理。

  三、再分组合作用橡皮泥制作一下其它的文具,比比哪一组做的最多,造形最新颖独特。

  引导学生搓成不同的线、捏成各种的点和立方体、长方体形象进行组合,如制作铅笔盒时,可制作方形、椭圆形等外形,并可夸张其长短及粗细,并装饰上小花纹,使制作的文具更有新意。

  四、收拾与整理:

  要求学生制作前铺一张旧报纸在桌子上,以免把桌子弄脏。制作结束后,要及时收拾剩余的橡皮泥。

  九、布置作业:

  课后利用多余的橡皮泥再设计制作几种学习用品。

  十、学习反思:

  第十五课时

  一、学习内容:

  复习《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二.学习目标:

(一)认知: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二)情感: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能力: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三、学习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象力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四、学习难点:

  作品创作及发表。

  五、课前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胶棒。每人10张不同颜色的彩色纸(红、黄、蓝、绿、粉、黑……)。

(二)教具准备:粘贴的范画、独特设计有剪子、手、彩笔、胶棒画面的板书(下面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字:剪剪、撕撕、画画、贴贴)、撕纸作品、一张纸。

(三)学习器材:实物投影、背投、电脑。

(四)学习课件:欣赏撕纸艺术、学生优秀作品欣赏、“我是小画家”。

  六、学习时间:1课时

  七、学习过程:

  一、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1. 同学们,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儿,想看看吗?——想。

  2. 这幅画面与我们平时的画面哪不一样?——平时的画面是画的,这幅画是用纸贴的。

  3. 我还想考考大家,你能看出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吗?为什么?——用手撕的。用剪刀剪的比较直,用手撕的弯弯曲曲。

  二、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32

  1. 师出示粘贴范画。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象力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2. 师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用撕的方法来制作一幅非常好看的画面。

  3. 板书:5。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三.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撕纸艺术家真了不起。我相信你也可以的。你看,我手里有一张纸,你猜猜我要干什么?——撕纸。师演示。

  你想不想也试试,请你从桌面拿出一张你最喜欢的彩纸,跟我一起撕。如果撕坏了怎么办?没关系,动动脑筋,因为大自然什么都会有的。

  手离得远一些撕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容易撕坏。

  问:你看我撕的这块像什么?——生随意答,你撕的那块像什么?——生说。

  用彩笔画、贴彩纸上。

  我有几个问题,谁回答对了,我就送给他一张特别好看的撕纸作品。想不想试试?A.一张撕纸作品分几步?哪几步?(生回答)

  总结:——撕纸分3步,第一步随便撕一块纸,看它像什么。第二步把它贴在一张能使它更好看的彩纸上。第三步用彩笔添加上细节使它更真实,更能让大家看懂。

  B.撕的画面太小好不好为什么?——撕的彩纸不能过小,画面不好看。C.撕碎的纸怎么办?随便扔吗?你有什么好主意?——撕碎的彩纸放到桌面的盒子中,环保还可以再利用。

  四、鼓励创作:

  课件:撕纸这种方法并不难,有人体会出撕纸的乐趣后,用心钻研,居然成为了一名有名的撕纸艺术家,真了不起!我们一起去拜访一下他,一起去了解撕纸艺术吧!

  课件:怎样使它更像、更好看呢?欣赏其他班优秀学生作品。

  作业要求: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和别人合作,撕一幅最有创意的画儿,然后把它贴在我们的精品屋中。学生作业,师放音乐。

  五、评价:

  同学们,你们做得真好,我们开个小画展好吗?(课件:我是小画家)

  现在每一个同学都是一个小评委,把你手中的红花奖给最美的画儿。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你觉得哪幅画儿好看,哪儿好,说一说画面哪里最吸引你,哪儿还不足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使画面更好看?

  同学们,多美的画啊!大家做得特别好,你们真棒!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制作出更美的画来。

  施教时间:9月26日——9月28日

  札记:这节课是训练学生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通过添画、撕纸大胆创作,是很典型的“学与玩”的结合课,从激发学生对本课的浓厚兴趣入手,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感知、审美能力。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运用想象力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我先让学生欣赏了一幅粘贴的画儿,让学生分析这幅画与平时的我们画的画儿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白原来一幅画不仅可以画,还可以贴、可以贴完再画。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对学生也是一种鼓励。在步骤上我运用奖励撕纸作品的方法让学生总结,效果非常好,学生注意力集中,举手踊跃。从整节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效果不错。

  八.布置作业: 进行创作。九.板书

  略

  十.学习反思:

  第十六课时

  一.学习内容:

  复习《花点心》 二.学习目标:

  显性: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出制做花点心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创作

  过程中创新.隐性:提高学生对色彩搭配的技巧.培养集体主义和乐于助人的精神.三、学习重点:

  引发学生对“花点心”的漂亮外表的认识。

  四、学习难点:

“花点心”的创作。

  五、学习准备:

  彩色胶泥、点心图片、课件、实物点心

  六、学习时间:

  1课时

  七、学习过程:

(一)、导入,用实物点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教师捧出一盘用白色的餐纸遮盖的点心:同学们,猜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新礼物?

  教师打开餐纸,学生能够看到精美的点心。

  教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些用面、鸡蛋、奶油等制作的小食品称作——点心(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点心小知识的学习

  教师:你们喜欢老师带来的礼物吗?你猜猜老师喜欢这其中的哪一个? 学生在猜测之中,教师传授点心小知识:中国有七百多种点心,老师最喜欢这个——月饼。(板书:月饼)

  教师出示月饼,并讲解喜欢的原因:每年的八月十五,我们吃月饼、赏月亮,全家人聚在一起非常开心,非常幸福。小小的月饼代表团圆吉祥,月饼被称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

  同学们,你知道西方国家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是什么吗? 教师板书:蛋糕

  2、师生共同观赏点心的录像

  教师:同学们,让我带着你们一块去参观一个点心世界好吗?

  伴随着录像的播放,教师:点心世界的点心真多,而且这些点心风格各异,花样

  繁多,我们称这些点心为花点心好吗? 教师板书:花点心

  3、学生制作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花点心有好吃又好看的,还有只好看不好吃的,比如:用纸剪出来的,用笔画出来的。其实,做只好看不好吃的花点心用这个材料更合适——橡皮泥(教师出示)教师和学生共同拿出橡皮泥。

  教师引导:让我们看看它的颜色,漂亮而丰富的颜色。捏捏它的质地,非常柔软,做出来的更象是真实的。我们用橡皮泥做花点心必须进行加工。

  教师和学生共同尝试将橡皮泥改变成各种形状(教师鼓励学生到前边演示各种方法):

  1、搓成粗细不一的条形

  2、捏成大小不一的块点

  3、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

  4、压成各种规则和不规则的饼

  5、划出各种条纹

  4、小比赛

  教师:我们开展依次小小的点心师花样大比拼,看谁作出的花样最独特?学生制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想各种造型。教师对于部分制作不精美的学生在方法上应细致,耐心。

  八、布置作业:完成习作

  九、板书

  十、学习反思:

  第十七课时

  一、学习内容:

  第7课:《五彩路》教案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尝试应用拼贴画的基本方法进行创作。

  2、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活动加以提炼。

  3、学习应用适当的工具、运用造型创作和色彩搭配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三、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和大胆想象与丰富的色彩相结合来完成创作。

  四、学习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五、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各种纸材或其它好造型的材质。

  2、学习器材:

  电脑、实物投影、录音机。

  3、学习课件:

  美术课程实验教材学习配套课件。

  五、学习时间:

  1课时

  六、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音乐导入:《雨花石》

  师问:你们知道歌中唱的是什么吗?

  小结:小小的石头有一个美丽的愿望,想要铺成一条五彩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愿望啊!板书课题:五彩路

(二)讲授新课

  1、学生联想: 师问:什么是五彩路 学生:说出想象中的五彩路

  2、启发学生回忆:见到过的路。

  3、欣赏生活中的路

  课件演示:各种各样的路,引导学生观察。

  4、启发学生联想

  把这些生活中的路变成五彩路会是什么样子? 学生形容。

  5、欣赏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欣赏天上、地下、水中的五彩路,扩展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想象。

  6、学生设计

  小组同学讨论,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用哪种方法设计什么样的路。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演示剪、撕、卷和粘贴的方法。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学生分成大组合作完成作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夸张表现。启发形状大小搭配,色彩搭配。

(四)展评作业

  将各给作品悬挂展示,由小组同学介绍创意。

(五)课后延伸

  不但纸材可以制成美丽的五彩路,生活中还有很多材料都可以进行拼拼贴贴。展示一些DIY作品,回去后,你们也可以试着做一做,来装饰我们生活的环境。

  施教时间:10月17日——10月19日

  扎记:本课主要是要通过手工制作五彩路,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练习时可以分集体和独立制作两种方式来进行。制作方法还应该多样化一些,再多重视一些制作技巧。

  八.布置作业:完成习作。九.板书 十.学习反思:

  第十八课时

  一.学习内容

  第8课:《美丽的天空》教案 二.学习目标

(一)学习剪贴画和绘画技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尝试用纸、剪子、胶水、吹塑板、水粉色等多种工具和材料,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自由、大胆地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色。三.学习重点:

  用绘画或剪贴画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天空。四.学习难点:

  作业的新颖和富于情趣。五.学习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彩纸、白纸、剪刀、胶棒、油画棒

(二)学习器材:电视、电脑、录音机

(三)学习课件:《课件—美丽的天空》

  六、学习时间:

  1课时

  七、学习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生谈话,感受旅途中的美丽风景、增长知识、见闻。学生根据声音、图像展开想像,并用画笔表现出所想。

  师: 你们喜欢旅游吗引到大自然中美丽的地方去游玩,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们不仅欣赏了美丽的景色,还知道了许多新的知识。你们都去过那些美丽的地方?

  师: 今天我要组织一个旅游团,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吗?看,这就是我们的交通工具,你们猜到我们去哪儿了吗?

  师:想搭乘本次航班的同学用线画出在天空中见到的或是想象到的一种景物,作为此次航行的机票,在音乐声停止时,请你迅速把它贴在胸前。2 欣赏图片,启发思路

⑴ 作起飞准备(放起飞声音)

⑵ 欣赏

⑶ 欣赏作业,选择作业形式 小组讨论,进行竞赛

  根据课件内容,学生边讲解,边欣赏。学生观察、讨论并回答。

  师:

  现在飞机就要起飞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

  师:

  各位乘客请注意,欢迎大家乘坐本次航班,我是此次空中旅行的导游,现在行你想象一下,待会儿我们会在空中看到哪些景物呢?(小组讨论,看那个组说的最多)

  师:

  让我们透过飞机窗口,一起欣赏来欣赏大家提到的这些景物(出示课件,边欣赏,学生边讲解)

  师: 我们这次愉快的旅行就要结束了,为了留住这些美好的回忆,咱们一起把天空中美丽的景物表现在纸上,好吗?

  师: 看书,谁知道这些作业是用什么方法创作出来的?你喜欢哪种?除了这些方法以外,你还想用哪种表现? 3 创作实践

  学生创作。

  师:

  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创作一张美丽的天空。教师指导 4 评价

  欣赏画面、讲故事

  师:大家将自己的作品拼在一起,根据自己的画面内容,讲有关天空的故事。施教时间:10月20日——10月21日

  札记:

  学习活动正如教参所讲本课学习设计主要是强调让学生用写实或幻想的手法完成一件美丽的天空剪贴画或绘画作品。所以我抓住这一点,以游戏的形式带学生飞上蓝天。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求学生画出记忆中或想象中的天空景物,并以此作为旅游飞行的机票。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们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轻松的加入到课程学习中来。接着学生们会通过课件欣赏到自己所画出的景物的真实样子,并由此产生联想,绘制出美丽的作品。

  八、布置作业:进行创作。

  九、板书设计:

  十、学习反思:

  第十九课时

  一.学习内容

  第8课:《美丽的天空》教案 二.学习目标

(一)学习剪贴画和绘画技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尝试用纸、剪子、胶水、吹塑板、水粉色等多种工具和材料,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自由、大胆地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色。三.学习重点:

  用绘画或剪贴画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天空。四.学习难点:

  作业的新颖和富于情趣。五.学习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彩纸、白纸、剪刀、胶棒、油画棒

(二)学习器材:电视、电脑、录音机

(三)学习课件:《课件—美丽的天空》

  七、学习时间:

  1课时

  七、学习过程:

  第二节

  一、引导过程:

  1、了解一下班里哪些学生做过飞机,或坐过游乐场里的摩天轮、飞行器。

  2、说一说:乘坐飞行器在天上的感觉怎样?在空中看到的东西与在地面上看到的有何不同。

(出示鸟瞰青岛风景的课件,引导学生感受俯视的风景。)

  3、讨论:还可以怎样飞上天?如果你能飞上天,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交流时比一比谁的主意最妙。

  4、做一做:站起来闭上眼,打开风扇,想象一下自己在空中飞舞的情景。你想

  自己飞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高一点还是低一点?怎样才能表现出来呢?

  二、发展阶段:

  讨论:你想与谁一起飞,飞的时候你们几个人怎样排列?

  如果让你用画、贴相结合的方法表现在空中飞的情景,你想怎样来做?那些地方画、哪些地方贴?

(可根据学生的创作思路建议其使用彩色纸做底子。自己或朋友的脸可用照片剪贴再画上身体,飞行器可用纸来折,云朵可用棉花、卫生纸来做。鼓励学生就手头已有的材料创造新的表现方式。)作业要求:

  展开丰富的想象,画一幅表现在空中飞的画。

  三、拓展阶段:

  各组将所有的作业根据飞的情节连在一起,再集体编一个在空中飞的故事,比比看哪一组的最有趣。

  施教时间:10月24日——10月25日 札记: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画场景相对容易些,而要在场景中加上自己,尤其是画好自己的面容,常用去他们大部分的时间。我提出可以将自己的肖像照片剪下来贴在画面上,用绘画的方法补充上身体,让学生感到既新奇又兴奋。他们用节约下来的时间用心的画出了舒展的、做出各种飞翔动作的身体,感受成功的愉悦,连一位平时认为画人脸太难而不愿画画的学生今天也愉快的画了起来。让我切身体会到降低难度,就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八、布置作业:进行创作。

  九、板书设计:

  十、学习反思:

  第二十课时

  一、课题: 卡通明星总动员

  二、课时:1 课时

  三、学习目标:

  通过欣赏中外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对卡通做一理性上的了解。通过大家交流,使小朋友认识更多的卡通形象,认识到卡通形象的造型与色彩具有夸张性,并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喜爱的卡通形象。初步尝试用自己喜爱的色彩装扮卡通或以拼贴,重组等简单方式设计自己的卡通明星。

  四、学习重点:

  本课重点与难点放在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认识,让学生充分发表对卡通形象的感受。

  五、学习难点:

  本课重点与难点放在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认识,让学生充分发表对卡通形象的感受。

  六、学习准备:

  卡通形象图片、小朋友的真实照片、学习课件

  七、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书写:卡通

  教师讲解:什么是卡通——英文cartoon的音译,即动画影片。

  教师:说起卡通,你会想起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说起的卡通电影或卡通形象,播放课件:内容是一些中外优秀的卡通电影剪辑。

  2、通过欣赏课本中外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对卡通作一理性上的了解。

  教师请学生数一数第十二课中有多少个卡通明星。

  教师:为什么不把小朋友的相片算在内?卡通形象有何特点?

  教师小结:卡通形象的形色比较夸张,造型简洁。

  3、小组讨论

(1)介绍你喜欢的卡通明星长什么样子?让同学猜猜你说的是哪位卡通明星?

(2)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卡通形象(师导,我们每一个都希望自己是最受欢迎的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

(3)中国有很多可爱的卡通明星,你都知道哪些?看看有没有不同之处?(《大闹天宫》《天书奇谭》《宝莲灯》《雪孩子》《九色鹿》《渔童》)

  4、设计实践

(1)在纸上画出你心中的卡通明星,或为卡通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2)给你设计的卡通明星起名字,讲一讲他有什么特点或本领。

  5、展示应用

(1)将所有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开展卡通明星总动员大展示。

(2)请给你的卡通明星找个合适的地方,装扮我们的教室。

(二)、课堂小结:

  八、板书设计

  第二十一课时

  一、课题: 大家一起画

  二、课时:1

  三、学习目标:

  1、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不同媒材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集体绘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四、学习重点:

  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可以结合书上及教师找的一些多种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

  五、学习难点:

  火车形象的表现。

  六、学习准备:

  彩色粉笔

  七、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1)小组共同研究讨论课本上第页页的图片,以及教师出示的用砂纸、宣纸、以及多种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

  引导学生探究,进一步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

  研究的问题:

  这些作品各使用什么材料、工具画的?你还知道有哪些绘画工具、材料?

  这列火车是用什么工具画出来得?

(2)师生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也用粉笔在操场上合作一列长长的火车,每组画一节车厢,好不好。

  教师板书——大家一起画

  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火车的外形特点。

(1)观看火车的录象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火车?他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2)集体研究以上问题

  3、分工合作

(1)问:我们班要画一列火车,你们各组想怎样画?哪个小组画车头?

(2)小组讨论:准备让自己小组的火车运什么?每个人如何分工?

  4、全班同学到操场集体创作,分配好各组范围。

  5、将每个小组画的车厢连成一列火车,请几个同学将自己小组的火车与其他组的火车连接好。

  6、请同学们用大家画的火车编排一个小故事,相互讲一讲。

  7、集体讨论:通过今天画这幅画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努力,使我们全班画的这列火车不仅长而且本领非常大。在学校,我们每个人就象每节车厢中的一部分,每个小组就象一节车厢,如果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班这列火车就能跑到年级的前面,学校的前面。我们国家也象一列大火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加倍努力,我们国家就能跑到世界的前面。

  8、课后拓展

  回家后可以参考书上的一些形式,进一步尝试其他绘画形式。

  八、板书

  第二十二课时

  一、课题: 巧用纸餐具

  二、课时:1 课时

  三、学习目标:

  尝试使用各种废旧材质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德育等。

  四、学习重点:

  根据不同材质形态,使用多种手段进行新的造型表现。

  五、学习难点:

  对于不同材质形态的联想迁移。

  六、教具准备:

  饮料瓶、玉米皮、椰壳等

  七、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游戏导入

  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脑筋急转弯”的游戏,用剪刀将纸杯、纸盘、纸饭盒等一次性纸餐具或横或竖的剪开,然后随意组合,看一看,谁能马上联想到更多的东西。

  教师手拿纸饭盒一张一合,并且着童话故事里的声音说:“哈哈,你们好呀,猜猜我是谁?”同学们会争先恐后的说“是老虎、方头鲸、妖怪“

  教师将纸杯纵向剖开,再对在一起,学生会说”小船、摇篮、公共汽车的候车亭等

  教师表扬联想丰富的学生,然后鼓励其他学生放松自己的思维神经,为创造与众不同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讲授新课

  师生一起将搜集到的乡土材料和废旧的餐具或塑料的、铝制的饮料罐,南方 46 的椰壳等,进行分析、联想。

  师生共同讨论:纸餐具上有哪些已经存在的线条或形状我们可以善加利用?若将它装饰成我们想象中的东西,还需要进行那些方面的改进?需要粘贴上什么?或镂空去什么?

  师生可以共同感受一些学生的新奇想法,教师鼓励学生立意独特,学生放开手脚,大胆进行创作。

  创作:要求学生适形造型,结合自己纸餐具本身的色彩与形状,结合以学过的其他种类的装饰、创造出一个新奇有趣的造型。教师可以组织尝试其他方法,小组几个同学一起用更多的纸餐具,合作一个大型的作品,起个名字叫“可爱的妖怪”等等。

  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分享创作喜悦,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创作体会。

  2、设计童话情景,进行与环保有关的表演或讨论。

  八、板书设计

  第二十三课时

  一、课题:

  多彩的拉花

  二、课时:1 课时

  三、学习目的:

  1、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并能设计出多种用途。

  2、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及师生、生生间的情感、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能主动尝试以不同的媒材工具,探索各种造型方法。

  四、学习重点:

  1、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

  2、通货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并能为拉花设计出多种用途。

  五、学习难点:

  1、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

  2、通货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并能为拉花设计出多种用途。

  六、教具准备:

  彩纸、剪刀、胶棒、钉书机、拉花装饰的环境图片

  七、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教师检查学生的彩纸等用具,并安排小组。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景、激发探究

  教师展示拉花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并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赏已用拉花布置好的课堂环境及教材图片,请学生说一说:

  拉花有什么用?

  可以美化什么?

  你想用拉花美化那里?

  教师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本次学习活动。

  2、合作学习、自主探索

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四种剪制图,想一想、试一试,应该怎样叠纸,用什么纸比较容易剪制(小组讨论)

②、教师应到学生分类进行剪制,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想一想:

  这些折剪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③、小组讨论上述思考题后汇报,教师小结。

④、小组合作方法的引导对叠纸剪制拉花方法的探索。

(三)、深入探究、激发思维

  对剪制拉花方法的进一步探索,思维方法及变通能力训练

①、教师检查学生剪制的拉花是否有剪断的,如有请学生讨论剪断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怎样避免?

  学生改进剪制方法。

②、变通训练:教师示范一种不同剪制方法的拉花,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那里和书上的不一样“,启发学生说一说,可以怎样变?

(四)、自由创作、大胆发表

  设计应用意识的激发,大胆自由发表的自信心。

①、学生尝试新的剪折法,教师巡视,给予指导及鼓励。

  学生运用拉花美化环境及自身。

②、请学生发表感受并说一说:你的拉花还有什么用途,他怎样美化了生活?

  学生欣赏以拉花美化环境及人们生活的图片拓宽思路。

(五)、反思学习、内化知情

  分小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喜悦。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想学习了解什么?

  课后延伸:尝试不同的剪法

  八、板书

  第二十四课时

  一、课题: 神气的小厨师

  二、课时:1 课时

  三、学习目标:

  1、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2、感受食品艺术之美,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感受各种材料特性,进入”小厨师“的角色,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把自己喜爱 49 的食品表现出来。

  四、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启发想象,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

  五、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启发想象,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

  六、教具准备:

  食品图片及美食录象、厨师帽

  七、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教师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

(二)、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1、教师: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

  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己喜爱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名字的寓意。

  2、欣赏观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图片。学习欣赏美食的方法。

  3、回忆并讲一讲与事物相关的故事传说。

(三)、进入角色,思考探索

  1、欣赏手工食品的形色摆放的美感。

  2、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学习探索如何巧妙利用废旧材料去制作各式美食。

  3、引导思考:你可以用一张牛皮纸制作什么“食品”

  4、师生总结制作“食品”的方法:

(1)根据材料来决定要制作的食物。

(2)根据想好的食物来选择制作材料。

  5、小组分工合作,开始进行制作“食品”的活动。

(四)、明确主题,交流合作

  1、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相关美食文化。回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2、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 50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篇4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全册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十八个课题。一 年级新生入学后上的第一节美术课,同学之间彼此都有想相互认识一下的愿望。所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及未来发 展,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及激发兴趣为基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撕、剪、贴、画、说、看、玩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 手、动脑能力,使之通过学习活动能用自己喜爱的媒体工具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并大胆地向同学介绍自己和作品。因而,本次学习活动,既是一次艺术认识创造的 活动,又是一次同学、师生之间的认识交流、增进情感的活动教学安排考虑幼小衔接的内容,同时,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

  教材突出艺术学习的价值;隐含学科知识技能,在低年级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 程。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

  关键处处理: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重视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激发少年儿童的活泼、朝气和对艺术的向往与憧憬。

  不盲目的把艺术学科简单的叠加,而是强调学科之间的连接与互渗。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 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 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 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一、让大家认识我

  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媒材,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培养初步的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能力及口头发表的能力。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游戏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与认交往的乐趣,初步建立集体观念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

  二、看谁涂得更好看

  显性内容与目标:

  1、熟悉创作工具,认识常用颜色以及不同风格线条的表现。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学习的意识。

  三、滚动乐园 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

  2、随意大胆的使用绘画工具表现出感受到的滚动现象。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有序友好的合作游戏,学会观察和提出问题。

  四、泥巴真听话

  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尝试并掌握几种玩泥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与技巧的探索,培养初步的感知能力。

  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共享玩泥巴的快乐,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与人合作的能力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五、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改革、创作制作方法。

  2、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象力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3、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 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六、花点心

  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作性制作活动加深体验。

  2、初步尝试立体造型所带来的乐趣,感受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隐性内容与目标: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七、五彩路

  显性内容与目标:

  1、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作性制作活动加以提炼。

  2、初步尝试应用拼贴画的基本方法进行创作。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八、美丽的天空

  显性内容与目标:

  1、学习剪贴画和绘画的基本技法。

  2、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

  隐性内容与目标:尝试用纸、剪子、胶水等工具和材料自由大胆的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九、谁画的鱼最大

  显性内容与目标:

  1、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十、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显性内容与目标:

  1、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叠飞机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折纸飞机上创新。

  隐性内容与目标: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画画、折折、剪剪中了解彩笔、剪子和纸张的性能。

  十一、画汽车 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

  2、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造型的能力,发展综合学习能力。

  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发展个性。

  十二、卡通明星总动员

  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中外卡通形象,使学生对卡通进行理性的了解。

  2、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小朋友了解更多的卡通形象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喜爱的卡通形象。

  3、初步尝试用自己喜爱的色彩装扮卡通形象,或以拼贴、重组等简单方式设计自己的卡通明星。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善于合作的品质。

  十三、大家一起画

  显性内容与目标:

  1、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不同媒材的特点。

  2、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乐趣,通过集体做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十四、巧用纸餐具

  显性内容与目标:

  1、尝试使用各种废旧材质进行造型。隐性内容与目标: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的培养。

  十五、多彩的拉花

  显性内容与目标:

  1、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并能设计出多种用途。

  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及师生、生生间的情感。培养环境保护和美化环境意识。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的进行探究。

  十六、神气的小厨师

  显性内容与目标:

  1、启发欣赏探索了解相关美食的知识,探索制作食品的方法。

  2、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3、感受各种材料特性,进入小厨师的角色,探讨巧妙运用材料把自己喜爱的食物表现出来。

  隐性内容与目标:感受食品的艺术之美,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培养欣赏热爱劳动。

  十七、漂亮的建筑

  显性内容与目标:

  1、在美术游戏中尝试以不同纸材组织画面,体验造型快乐。隐性内容与目标: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十八、妈妈和孩子

  显性内容与目标:

  1、接触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感受美术的多样性。

  2、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材质、表现方法及主题思想,并结合作品展开联想,发表对作品的看法。隐性内容与目标: 感受母爱的伟大,并用爱心去对待家人、朋友与师长同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三、合作的学习方式: 分小组(或者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例如:戏剧表演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或按照已经分成的小组,各自分角色进行排练和表演。特别是本组所要表演的剧情,可以根据自己小组对内容的理解而改变,这就需要小组成员充分的协作,才能共同完成。

  四、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第14课《巧用纸餐具》在学习了本课之后,让学生们在家里注意搜集一次性纸餐具并进行加工利用,期末进行“便废为宝”的展览。

  2、第15课《多彩的拉花》学习之后,启发学生思考出更多的做拉花的方法,之后将自己的作品装饰在元旦联欢会上。

  五、创造性的培养:

  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之后,激励学生创造性的进行研究和探索。了解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同时设想自己在此方面进一步学习的方式、方法。

  六、电教辅助教学:

  1、录音机、录音带、VCD(机、光盘)

  2、电子课件

  3、上网(适合学生学习、教学使用得当的网站)。

  七、评价的改革:

  由过去强调优劣、确定等级、考试选拔的评价方式转向着眼于提高每个学生艺术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程度差异的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第一课

  让大家认识我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人交往的乐趣,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培养逐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能力及口头发表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体验剪贴艺术的美,学习以色彩、星星黄、线条的造型方法制作大树并介绍自己,发表想法。

  教学难点: 自我介绍及感受的发表,树干的制作、树叶的粘贴布局。教学准备: 彩纸、树杈(用卡纸制作)、胶棒、剪刀、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纪律,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我祝贺同学们成为北安中小的一名小学生。跨入新的学校,结识新的同学朋友和老师,是不是非常高兴。

  认识一下我吧(简单的自我介绍),既然同学们认识了我,我也要认识一下咱们同学。在老师眼力,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同学就象是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经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多年以后必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在老师眼里,咱们班就象是一棵大树(教师出示大树并粘贴)同学们就是树上最有生命力的树叶,大树因为有了你们而焕发生机。

  三、新授

  1、感知引导 教师讲解重点内容。教师出示彩纸用彩纸剪成或撕,在树叶上写名字,然后在树杈上自己找一个位置,贴在树杈上。

  2、合作探索、自由创作并大胆发表 小组比赛形式,每一组抽取一名学生介绍自己。可以介绍自己的姓名,性格、爱好。教师对语言表达简短明了、声音响亮、语言流畅的同学进行表扬。

  3、畅想未来 同学们集体剪贴成一幅完整而美丽的画面。

  教师:看我们剪贴的小树叶是大树充满力量,就象我们班级集体,因为有了我们的存在而更加有力量。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共同打扮我们的班级,使班级这课大树更美更繁茂。教师和同学们一块畅想未来。板书设计

  第一课

  让大家认识我 剪贴

  介绍

  课后小结

  第二课 看谁涂得更好看 课时:1

  教学目标: 在随意的涂抹之中体味色彩对视觉的冲击,体味创造的成就感;体味快乐。感受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方法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也是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

  教学重点: 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以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教学准备: 油画棒、彩笔、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检查工具,稳定课堂秩序

  二、导入新课

  1、看一看、观察外型

  教师出示油画棒和彩色水笔提问:这两种绘画工具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油画棒、彩色水笔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两种工具的外型的不同:彩色水笔有外壳包裹,有笔帽,笔尖一般较细;油画棒外层有纸皮包裹,笔尖较粗。

  2、画一画、认识特点

  教师:你喜欢用那一种工具进行绘画?为什么? 同学们指出自己喜欢的工具。

  教师:同学们,我们共同来随意的。涂涂画画,实践一下他们的不同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可以很均匀的去涂色,也可以尝试着用不同力度、不同疏密的点、圈、线等笔触体会不同的涂色方法带来的不同画面效果。小组讨论实践,观察涂色后的结果,了解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 油画棒粗犷有力,厚重,遮盖力强,可以明显的产生粗细深浅的变化,不易混合,容易修改,用尖器可以刮除表面的色彩。水彩笔柔和匀净,色彩薄而透明,几种颜色重复混合可变成另外一种色彩。

  3、欣赏大师的作品 师生共同欣赏一组以线条与色块构成的抽象风格的绘画作品。教师准备一些问题: 刚刚看到的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线条和色彩? 你觉得话化的人心里在想些什么?是高兴?是恐怖?还是有点伤心?那些笔触让你有这种感觉? 引发学生对奇妙的色彩世界的探究。绘画是情感的表达,你快乐,你的线条也会跳舞;你悲伤,你的色彩也会暗淡,引导儿童去发现,去感受。

  小结:以体验与色彩游戏为主,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舌功能美术学习的兴趣,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绘画技能、探究能力都是一种很好的启迪。

  板书

  第二课 看谁涂的更好看 油画棒 彩色水笔 课后小结

  第三课 滚动乐园 课时:1

  教学目标: 在感知活动中,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友好的合作游戏,随意大胆的使用绘画工具表现受到的或想到的滚动现象,创作有故事情节的画面。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教学准备:滚动的物体、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小组,推选小裁判。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给学生提供能滚动的物体,为丰富感知活动创造条件。教师问:什么形状的物体会滚动? 探索:学生寻找滚动的物体和滚动的现象,儿童自然联想、列举具有滚动共性的物体,联想回随认知展开,让学生走向生活,拓宽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

  2、小组游戏 感受:学生在滚动玩耍时,看、摸、闻等触觉行为,影响学生对物体的认识。体验:玩耍的尽力说明了物体的形态、特征、共性。联想:滚动的物体位置不断的变动,其快慢、翻转、碰撞、滑行、停止,引出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记忆和联想,触发了创意思维。教师与学生共同游戏、共同感知,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小组的裁判指挥滚动游戏,其他成员围成圆圈,推动教具滚动并抵挡物品滚出场地。几个小组可以互相交流物品,聚集群体的力量,扩展认知面。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展开不同的玩耍方式,体会滚动形式,尊重学生自我表达方式和感情的投入,发挥内在的动力。

  3、绘画表现 通过联想引发更多的滚动的物体,教师引导学生给滚动的物体起名字,如:足球大哥、香瓜大王、红脸苹果等,赋予童话色彩和幽默感。学生画出观察到的或想象中的滚动的物体,可以根据画面的内容编出故事情节。

  4、作品评价、评说 教师引导学生讲述和交流所画景象情节,词语和绘画良种语言的互动促进和扩展了儿童的表现力。运用评价引起竞争,促进小组间、学生间的表现力。

  5、提出问题课后讨论

  滚动的用处;哪些地方利用了滚动的道理;用滚动的现象能发明什么。课后小结

  第四课 泥巴真听话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常识并掌握集中玩泥的基本方法。通过游戏活动,共享玩泥巴的快乐,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探索干支泥性,归纳集中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教学难点: 感受、探索、泥性及口头发表。教具准备: 干泥、水、铲子、木棍、水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塑料袋下边是什么?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感觉三种不同的干湿泥材,感受其不同的质感和量感。

  2、小组探究,实验活动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分配干泥和水,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用什么方法泥巴才听话。水和干泥的比例搭配情况,教师巡回指导,并总结学生的活动情况。

  3、小组感知体验,进行玩泥巴的游戏活动 探究意识的进一步发挥,教师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讲述自己玩泥巴的几种方法。

  4、师生小结,学生大胆发表、探究、质疑 引导学生说一说玩泥巴的感受?小组思考讨论泥巴的用途?

  5、引导学生收拾整理游戏场地,并清洁自己的双手。

  课后延伸:请学生课后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有那些东西与泥巴有关?哪些东西是用泥巴作成的?泥巴的用处还有哪些? 板书 第四课 泥巴真听话 和泥 捏制 课后小结:

  第五课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

  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想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教学难点: 作品创作。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撕剪纸作品等图片。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纸材,并准备好尖刀、胶水、油画棒、彩色笔等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师以变魔术的方式变出撕纸添画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用很随意的方法撕出纸张的造型,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由一张外形很随意的纸张,想象出不同的东西,如果它距离自己想象中的物品有差距,还可以用彩笔进行添加。教师请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添加。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教师给予鼓励的语言。

  2、欣赏马蒂斯的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马蒂斯的作品与学生的有什么不同,观察一下,两种画在做法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以小组讨论研究的形势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小结学生的意见后,发表自己对上述思考题中问题的看法,同时表扬鼓励学生。启思训练 教师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逐渐引导到训练的创作。

  教师:那出一张你喜欢的色纸,闭着眼睛(避免大脑严格受到现时中图形的影响)随意撕出一种图形。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随意撕出的纸片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多连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师鼓励学生可以运用以下两种形式进行作品的创作与表达。

  撕纸添画形式 剪纸形式 教师进行巡回辅导的时候对撕纸添画的方式进行创作的学生多给予想象力方面的启发引导,对采用剪纸画的学生多给予造型的建议。小结:发表质疑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本次活动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型的纸艺作品及生活中纸材的运用图片,印发学生对纸的种类、用途等其他问题引起兴趣并激发问题意识。

  课后延伸,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周围有什么东西是用纸做的?纸与环保有什么关系? 板书

  第五课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撕纸添画

  剪纸

  第六课 花点心 课时: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制作活动加深体验。初步尝试立体造型带来的乐趣,感受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教学重点:

  引发学生对“花点心”的漂亮外表的认识。教学难点: “花点心”的创作。教学准备:

  彩色胶泥、点心图片、课件、实物点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实物点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教师捧出一盘用白色的餐纸遮盖的点心:同学们,猜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新礼物? 教师打开餐纸,学生能够看到精美的点心。

  教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些用面、鸡蛋、奶油等制作的小食品称作——点心(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点心小知识的学习

  教师:你们喜欢老师带来的礼物吗?你猜猜老师喜欢这其中的哪一个?

  学生在猜测之中,教师传授点心小知识:中国有七百多种点心,老师最喜欢这个——月饼。(板书:月饼)

  教师出示月饼,并讲解喜欢的原因:每年的八月十五,我们吃月饼、赏月亮,全家人聚在一起非常开心,非常幸福。小小的月饼代表团圆吉祥,月饼被成称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同学们,你知道西方国家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是什么吗? 教师板书:蛋糕

  2、师生共同观赏点心的录象

  教师:同学们,让我带着你们一块去参观一个点心世界好吗?

  伴随着录象的播放,教师:点心世界的点心真多,而且这些点心风格各异,花样繁多,我们称这些点心为花点心好吗? 教师板书:花点心

  3、学生制作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花点心有好吃又好看的,还有只好看不好吃的,比如:用纸剪出来的,用笔画出来的。其实,做只好看不好吃的花点心用这个材料更合适——橡皮泥(教师出示)

  教师和学生共同拿出橡皮泥。

  教师引导:让我们看看它的颜色,漂亮而丰富的颜色。捏捏它的质地,非常柔软,做出来的更象是真实的。我们用橡皮泥做花点心必须进行加工。

  教师和学生共同尝试将橡皮泥改变成各种形状(教师鼓励学生到前边演示各种方法): ⑴搓成粗细不一的条形 ⑵捏成大小不一的块点 ⑶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 ⑷压成各种规则和不规则的饼 ⑸划出各种条纹

  4、小比赛 教师:我们开展依次小小的点心师花样大比拼,看谁作出的花样最独特?学生制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想各种造型。教师对于部分制作不精美的学生在方法上应细致,耐心。板书 花点心 搓 捏 团 压 划

  第七课 五彩路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活动加以提炼。初步尝试应用拼贴画的基本方法进行创作,运用造型创作和色彩搭配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细致固执奶茶与大胆想想、丰富的色彩想结合来完成创作。教具准备:

  废旧挂历纸、旧报纸、废布头、油画棒、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的准备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

  二、导入新课

  教师和学生欣赏录象——各种平坦宽敞的道路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道路变成五彩路将会是什么样子?会有那些色彩?

  三、讲授新课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内心的联想,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讲解制作五彩路的方法:

  1、彩纸拼贴法:从旧报纸或搜集的废旧挂历纸中选择自己所利用的颜色,然后通过剪、撕、卷、贴的方法进行制作。

  培养学生的创作力以及创作思维,引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学生对创作内容的具体认识和想象。如图

  2、普通的绘画方法:利用线描、涂色等绘画方法进行绘制。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想象能力。

  四、学生分成小组形式进行创作 提醒学生注意:

  1、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可采用撕的方法。粘贴时,为避免学生将胶水、糨糊涂的到处都是,最好用胶棒之类的粘贴剂,尽可能不用胶水或糨糊等材料。

  2、启发学生注意形状大小搭配、色彩多少搭配得当的效果。小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相互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小结

  制作结束后,将学生的作业连接起来悬挂,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板书设计 第七课 五彩路 彩纸拼贴法 绘画法

  第八课 美丽的天空 课时:1 教学目标:

  用写实或想象的方法完成一幅美丽的天空的绘画或剪贴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扯谎心精神。教学重点:

  尝试用各材料绘画或剪贴画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天空。教学难点:

  作业的新颖和富于情趣。教学材料:

  纸、剪刀、胶水、吹塑板、水粉色、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用具准备情况,作到查漏补缺。

  二、导入新课

  1、欣赏一组与天空有关的艺术作品:康定斯基的蓝天、凡高的星空夜、摄影作品中有天空彩云、飞鸟、风筝等。

  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请学生介绍自己见到的天空(感触最深、最美的情景)

  学生会向导节日的夜空焰花四射、灯火辉煌;雨后的天空出现的彩虹;夏日傍晚的火烧云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绘画的方法画出天空中会出现的景象(限定时间,用线描的 方法)鼓励学生敢于想象丰富自己的作品。

  4、用撕剪的方法让同学表现天空的一种景象。可以表现季节和早晚的变化,天空中美丽的色彩,千变万化的云朵、风、沙

  雪、雨及雷鸣电闪,天空中还会有许多飞鸟、昆虫、飞机、风筝和气球

  5、分组后把学生的绘画作品及剪纸图样组合成作品。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6、由各组学生选代表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审美能力。教师对有创意的作品给予肯定,鼓励大家都来用想象和创造的方法完成作业。

  7、师生共同小结、讲评。板书 第八课 美丽的天空 剪贴 绘画

  课后小结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绘画的方法画出天空中会出现的景象(限定时间,用线描的 方法)鼓励学生敢于想象丰富自己的作品。

  4、用撕剪的方法让同学表现天空的一种景象。可以表现季节和早晚的变化,天空中美丽的色彩,千变万化的云朵、风、沙

  雪、雨及雷鸣电闪,天空中还会有许多飞鸟、昆虫、飞机、风筝和气球

  5、分组后把学生的绘画作品及剪纸图样组合成作品。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6、由各组学生选代表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审美能力。教师对有创意的作品给予肯定,鼓励大家都来用想象和创造的方法完成作业。

  7、师生共同小结、讲评。板书 第八课 美丽的天空 剪贴 绘画

  课后小结

  第九课 谁画的鱼最大 课时:1 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习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教学难点:

  自然界中的大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有什么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教学准备:

  教学录象、图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以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请记名学生到前面用同样大的纸画一条大鱼,要求:比一比谁画的鱼最大。由大家选出一条最大的鱼,然后教师也用同样大的纸画一条更大的鱼。

  2、欣赏分析,直观了解鱼的种类、形象特征,色彩和花纹图案,感受自然的美。通过分析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习简单的装饰方法。教师出示图片或放映录象,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鱼。分析:鱼的种类和形象特征。

  观察农民画《戏鱼》,小组学生讨论分析造型、色彩、花纹图案。“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 “画中画了些什么?”

“与自然界中的鱼有什么不同?”

  3、展示学生优秀作业

  观察分析表现方法,找一找哪幅作品的鱼画的最大。

  启发学生了解绘画方法,掌握充分画面的要点,选用多种方法表现。

  三、学生完成作业

  1、用最快的时间画一条大鱼的外形,全班同学举起来,比较看看谁画的鱼最大(教师讲评)

  2、讨论:你准备添画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选择那些颜色? 确定装饰方法把鱼画大、画漂亮。

  3、学生完成作业。四|教师辅导 四|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五、展示讲评作业

  学生自评、小组评结合,评出本组最大的鱼贴在黑板上,集体找出大鱼。最后找出一条最小的鱼。大家讨论如何把小鱼变成大鱼。

  例:在小鱼旁边加上一个很小的潜水员添画一些更小的鱼。添画一部分使大鱼变的更大。加深了解大小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六、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有哪些想知道的内容?” 大家查找资料,我们课后继续讨论。知识延伸,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板书

  第九课 谁画的鱼最大 外形 装饰

  课后小结

  第十课 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课时:1 教学目标: 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纸飞机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折纸飞机上创新。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话画画、折折、剪剪中了解才比、剪子和纸张的性能。教学重点:

  学习折纸飞机的方法和简单的装饰。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折法上的变化。教学材料: 纸张、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课件:动手动脑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风车。先准备一张薄卡纸,一个塑料瓶盖,一根小木棒,一个38毫米长的钉子,然后制作一个小风车。引导学生思考:风车为什么会迎风旋转?

  用录象,简要介绍人类的飞行:在古代,人们向往神秘莫测的天际,却上天无路,只能寄托于神话般的幻想。世界上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人类渴望征服天空的美好故事,人类征服天龙的历史正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

  18世纪后期,气球轻而易举的载入升入空中,它的成功为飞机上天开辟了道路,开创人类飞行实验的时代。

  教师鼓励学生讲解自己知道的有关人类飞天的神化或传说小故事。

  锻炼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对航空航天及人类发明、创造产生兴趣。教师板书课题: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2、出示折纸飞机

  教师:让我们自己设计一架折纸飞机,把我们的理想带上蓝天好吗?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折纸飞机活动。每小组可参考教师带来的折纸飞机步骤图。,供学生分析研究、学习折纸方法,学会识图。

  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开展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互教互学,培养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精神。

  3、请各小组的一名代表到台前讲授折纸飞机的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授,并对讲授的明确清楚的个人以及课堂纪律好的小组进行奖励,强调了纪律,避免学生兴趣过高,课堂纪律混乱。锻炼学生的讲解、示范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述能力。

  4、竞赛识图折纸飞机,看书上步骤图学习折纸飞机。对自己的飞机进行装饰色彩图案,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航空公司,写在飞机上。比一比谁的飞机美化的漂亮。

  学生进行装饰时,教师要提醒学生装饰折纸飞机露出的部分,注意可采用彩色长线或色块进行也可结合学生的爱好和生肖等进行。

  时间充裕,全体师生到操场试飞自己的飞机。在试飞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试飞后提醒学生注意收拾整洁活动现场。板书

  第十课 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折纸 装饰

  课后小结:

  第十一课 画汽车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观特征。

  在对汽车的观察分析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学习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形特点。教学准备:

  汽车的图片、彩纸、彩笔、教学录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观看教师带来的教学录象。

  二、讲授新课

  1、小组性的探究学习观察分析汽车的外形特点。

(1)利用学生带来的玩具汽车及其图片,小组进行研究。研究内容:

  生活中有那些不同种类的汽车?

  从汽车的外观看,他们有那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每种汽车有什么本领。(2)师生共同分析以上的问题

(3)师生分别介绍集中现代化新型的汽车。

  2、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业(1)那些作业表现出生活中见过的汽车;那些是自己创造的汽车,有什么本领?(2)你喜欢哪辆汽车,为什么?

  3、师生共同活动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其他同学分析课本中的作业,并进行讨论:(1)你准备画什么样的汽车?(2)分析黑板上几位同学画的汽车。(3)表扬有创意的同学

  4、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教师鼓励学生创新

  5、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画的汽车有什么特点,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课下延伸:请同学回家进一步研究:

(1)汽车为什么能在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有那些机器部件?(2)汽车是由谁发明的? 板书 第十一课 画汽车 相同 不同

  课后小结:

  第十二课 卡通明星总动员

  课时:

  1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中外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对卡通做一理性上的了解。通过大家交流,使小朋友认识更多的卡通形象,认识到卡通形象的造型与色彩具有夸张性,并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喜爱的卡通形象。初步尝试用自己喜爱的色彩装扮卡通或以拼贴,重组等简单方式设计自己的卡通明星。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与难点放在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认识,让学生充分发表对卡通形象的感受。教学准备:

  卡通形象图片、小朋友的真实照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书写:卡通

  教师讲解:什么是卡通——英文cartoon的音译,即动画影片。教师:说起卡通,你会想起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说起的卡通电影或卡通形象,播放课件:内容是一些中外优秀的卡通电影剪辑。

  2、通过欣赏课本中外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对卡通作一理性上的了解。教师请学生数一数第十二课中有多少个卡通明星。

  教师:为什么不把小朋友的相片算在内?卡通形象有何特点? 教师小结:卡通形象的形色比较夸张,造型简洁。

  3、小组讨论

(1)介绍你喜欢的卡通明星长什么样子?让同学猜猜你说的是哪位卡通明星?

(2)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卡通形象(师导,我们每一个都希望自己是最受欢迎的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

(3)中国有很多可爱的卡通明星,你都知道哪些?看看有没有不同之处?(《大闹天宫》《天书奇谭》《宝莲灯》《雪孩子》《九色鹿》《渔童》)

  4、设计实践

(1)在纸上画出你心中的卡通明星,或为卡通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2)用你喜欢的色纸剪贴出你喜欢的卡通明星(形象以基本形为主,要简单)(3)给你设计的卡通明星起名字,讲一讲他有什么特点或本领。

  5、展示应用

(1)展示你设计的卡通明星,为他配音、配动作。

(2)将所有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开展卡通明星总动员大展示。(3)请给你的卡通明星找个合适的地方,装扮我们的教室。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卡通明星总动员 欣赏 设计 展示

  课后小结

  第十三课 大家一起画

  课时:1 教学目标:

  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不同媒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集体绘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可以结合书上及教师找的一些多种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教学难点: 火车形象的表现。教学准备: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1)小组共同研究讨论课本上第页页的图片,以及教师出示的用砂纸、宣纸、以及多种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

  引导学生探究,进一步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研究的问题:

  这些作品各使用什么材料、工具画的?你还知道有哪些绘画工具、材料? 这列火车是用什么工具画出来得?(2)师生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也用粉笔在操场上合作一列长长的火车,每组画一节车厢,好不好。教师板书——大家一起画

  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火车的外形特点。(1)观看火车的录象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火车?他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2)集体研究以上问题

  3、分工合作

(1)问:我们班要画一列火车,你们各组想怎样画?哪个小组画车头?(2)小组讨论:准备让自己小组的火车运什么?每个人如何分工?

  4、全班同学到操场集体创作,分配好各组范围。

  5、将每个小组画的车厢连成一列火车,请几个同学将自己小组的火车与其他组的火车连接好。

  6、请同学们用大家画的火车编排一个小故事,相互讲一讲。

  7、集体讨论:通过今天画这幅画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努力,使我们全班画的这列火车不仅长而且本领非常大。在学校,我们每个人就象每节车厢中的一部分,每个小组就象 一节车厢,如果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班这列火车就能跑到年级的前面,学校的前面。我们国家也象一列大火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加倍努力,我们国家就能 跑到世界的前面。

  8、课后拓展

  回家后可以参考书上的一些形式,进一步尝试其他绘画形式。板书

  第十三课 大家一起画 火车特点 小组绘画

  课后小结:

  2、通过欣赏课本中外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对卡通作一理性上的了解。教师请学生数一数第十二课中有多少个卡通明星。

  教师:为什么不把小朋友的相片算在内?卡通形象有何特点? 教师小结:卡通形象的形色比较夸张,造型简洁。

  3、小组讨论

(1)介绍你喜欢的卡通明星长什么样子?让同学猜猜你说的是哪位卡通明星?

(2)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卡通形象(师导,我们每一个都希望自己是最受欢迎的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

(3)中国有很多可爱的卡通明星,你都知道哪些?看看有没有不同之处?(《大闹天宫》《天书奇谭》《宝莲灯》《雪孩子》《九色鹿》《渔童》)

  4、设计实践

(1)在纸上画出你心中的卡通明星,或为卡通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2)用你喜欢的色纸剪贴出你喜欢的卡通明星(形象以基本形为主,要简单)(3)给你设计的卡通明星起名字,讲一讲他有什么特点或本领。

  5、展示应用

(1)展示你设计的卡通明星,为他配音、配动作。

(2)将所有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开展卡通明星总动员大展示。(3)请给你的卡通明星找个合适的地方,装扮我们的教室。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卡通明星总动员 欣赏 设计 展示

  课后小结

  第十三课 大家一起画

  课时:1 教学目标: 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不同媒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集体绘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可以结合书上及教师找的一些多种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教学难点: 火车形象的表现。教学准备: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1)小组共同研究讨论课本上第页页的图片,以及教师出示的用砂纸、宣纸、以及多种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

  引导学生探究,进一步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研究的问题:

  这些作品各使用什么材料、工具画的?你还知道有哪些绘画工具、材料? 这列火车是用什么工具画出来得?(2)师生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也用粉笔在操场上合作一列长长的火车,每组画一节车厢,好不好。教师板书——大家一起画

  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火车的外形特点。(1)观看火车的录象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火车?他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2)集体研究以上问题

  3、分工合作

(1)问:我们班要画一列火车,你们各组想怎样画?哪个小组画车头?(2)小组讨论:准备让自己小组的火车运什么?每个人如何分工?

  4、全班同学到操场集体创作,分配好各组范围。

  5、将每个小组画的车厢连成一列火车,请几个同学将自己小组的火车与其他组的火车连接好。

  6、请同学们用大家画的火车编排一个小故事,相互讲一讲。

  7、集体讨论:通过今天画这幅画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努力,使我们全班画的这列火车不仅长而且本领非常大。在学校,我们每个人就象每节车厢中的一部分,每个小组就象 一节车厢,如果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班这列火车就能跑到年级的前面,学校的前面。我们国家也象一列大火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加倍努力,我们国家就能 跑到世界的前面。

  8、课后拓展

  回家后可以参考书上的一些形式,进一步尝试其他绘画形式。板书

  第十三课 大家一起画 火车特点 小组绘画

  课后小结:

  第十四课 巧用纸餐具 课时:1 教学目标:

  尝试使用各种废旧材质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德育等。教学重点:

  根据不同材质形态,使用多种手段进行新的造型表现。教学难点:

  对于不同材质形态的联想迁移。教具准备:

  饮料瓶、玉米皮、椰壳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游戏导入

  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脑筋急转弯”的游戏,用剪刀将纸杯、纸盘、纸饭盒等一次性纸餐具或横或竖的剪开,然后随意组合,看一看,谁能马上联想到更多的东西。

  教师手拿纸饭盒一张一合,并且着童话故事里的声音说:“哈哈,你们好呀,猜猜我是谁?”同学们会争先恐后的说“是老虎、方头鲸、妖怪“

  教师将纸杯纵向剖开,再对在一起,学生会说”小船、摇篮、公共汽车的候车亭等 教师表扬联想丰富的学生,然后鼓励其他学生放松自己的思维神经,为创造与众不同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讲授新课

  师生一起将搜集到的乡土材料和废旧的餐具或塑料的、铝制的饮料罐,南方的椰壳等,进行分析、联想。

  师生共同讨论:纸餐具上有哪些已经存在的线条或形状我们可以善加利用?若将它装饰成我们想象中的东西,还需要进行那些方面的改进?需要粘贴上什么?或镂空去什么? 师生可以共同感受一些学生的新奇想法,教师鼓励学生立意独特,学生放开手脚,大胆进行创作。

  创作:要求学生适形造型,结合自己纸餐具本身的色彩与形状,结合以学过的其他种类的装饰、创造出一个新奇有趣的造型。教师可以组织尝试其他方法,小组几个同学一起用更多的纸餐具,合作一个大型的作品,起个名字叫“可爱的妖怪”等等。

  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分享创作喜悦,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创作体会。

  2、设计童话情景,进行与环保有关的表演或讨论。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 巧用纸餐具 立意 剪制

  课后小结

  教师手拿纸饭盒一张一合,并且着童话故事里的声音说:“哈哈,你们好呀,猜猜我是谁?”同学们会争先恐后的说“是老虎、方头鲸、妖怪“

  教师将纸杯纵向剖开,再对在一起,学生会说”小船、摇篮、公共汽车的候车亭等 教师表扬联想丰富的学生,然后鼓励其他学生放松自己的思维神经,为创造与众不同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讲授新课

  师生一起将搜集到的乡土材料和废旧的餐具或塑料的、铝制的饮料罐,南方的椰壳等,进行分析、联想。

  师生共同讨论:纸餐具上有哪些已经存在的线条或形状我们可以善加利用?若将它装饰成我们想象中的东西,还需要进行那些方面的改进?需要粘贴上什么?或镂空去什么? 师生可以共同感受一些学生的新奇想法,教师鼓励学生立意独特,学生放开手脚,大胆进行创作。

  创作:要求学生适形造型,结合自己纸餐具本身的色彩与形状,结合以学过的其他种类的装饰、创造出一个新奇有趣的造型。教师可以组织尝试其他方法,小组几个同学一起用更多的纸餐具,合作一个大型的作品,起个名字叫“可爱的妖怪”等等。

  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分享创作喜悦,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创作体会。

  2、设计童话情景,进行与环保有关的表演或讨论。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 巧用纸餐具 立意 剪制

  课后小结

  第十五课 多彩的拉花 课时:1 教学目的:

  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并能设计出多种用途。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及师生、生生间的情感、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能主动尝试以不同的媒材工具,探索各种造型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

  1、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

  2、通货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并能为拉花设计出多种用途。教具准备:

  彩纸、剪刀、胶棒、钉书机、拉花装饰的环境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检查学生的彩纸等用具,并安排小组。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景、激发探究

  教师展示拉花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并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观赏已用拉花布置好的课堂环境及教材图片,请学生说一说: 拉花有什么用? 可以美化什么? ]你想用拉花美化那里?

  教师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本次学习活动。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索

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四种剪制图,想一想、试一试,应该怎样叠纸,用什么纸比较容易剪制(小组讨论)

②教师应到学生分类进行剪制,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想一想: 这些折剪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③小组讨论上述思考题后汇报,教师小结。④小组合作方法的引导对叠纸剪制拉花方法的探索。

(三)、深入探究、激发思维

  对剪制拉花方法的进一步探索,思维方法及变通能力训练

①教师检查学生剪制的拉花是否有剪断的,如有请学生讨论剪断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怎样避免? 学生改进剪制方法。

②变通训练:教师示范一种不同剪制方法的拉花,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那里和书上的不一样“,启发学生说一说,可以怎样变?

(四)、自由创作、大胆发表

  设计应用意识的激发,大胆自由发表的自信心。①学生尝试新的剪折法,教师巡视,给予指导及鼓励。学生运用拉花美化环境及自身。

②请学生发表感受并说一说:你的拉花还有什么用途,他怎样美化了生活? 学生欣赏以拉花美化环境及人们生活的图片拓宽思路。

(五)、反思学习、内化知情 分小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喜悦。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想学习了解什么? 课后延伸:尝试不同的剪法 板书 第十五课 多彩的拉花 剪制 装饰美化

  课后小结

  第十六课 神气的小厨师 课时:1 教学目标:

  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感受食品艺术之美,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感受各种材料特性,进入”小厨师“的角色,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启发想象,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教具准备:

  食品图片及美食录象、厨师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

  二、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1、教师: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 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己喜爱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名字的寓意。

  2、欣赏观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图片。学习欣赏美食的方法。

  3、回忆并讲一讲与事物相关的故事传说。

  三、进入角色,思考探索

  1、欣赏手工食品的形色摆放的美感。

  2、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学习探索如何巧妙利用废旧材料去制作各式美食。

  3、引导思考:你可以用一张牛皮纸制作什么“食品”

  4、师生总结制作“食品”的方法:(1)根据材料来决定要制作的食物。(2)根据想好的食物来选择制作材料。

  5、小组分工合作,开始进行制作“食品”的活动。

  四、明确主题,交流合作

  1、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相关美食文化。回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2、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某一类进行创作活动。

  3、明确自己创作的主题后,有目的的进行讨论:(1)本组要制作什么食品?(2)如何分工合作。(3)用什么材料? 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五、展示表演,自评互评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神气的小厨师”表演,针对各小组的食品的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色、事物拼盘的摆放是否美观?是否有创意?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哪些地方的饮食文化?

  3、课后延伸

(1)你还知道其他关于食物的更多知识吗?

(2)你知道本地区有什么特色食品吗?有什么相关的故事传说。(3)你知道中国有几大菜系吗?

(4)未来的人类会喜欢吃什么样的食品呢?为什么? 板书设计

  第十六课 神气的小厨师 思考 制作

  课后小结 第十七课 漂亮的建筑 课时:1 教学目的:

  尝试使用不同纸材,体验造型快乐。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

  在美术游戏中尝试以不同纸材组织画面。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纸材赋予作品的不同感受。教学准备:

  废旧挂历纸、电光纸、海报、各种大小的纸盒、纸箱、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师生一起来编一个有趣的故事:从前,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 联想:你们说说,这小房子会是什么样子呢?它有什么样的屋顶?什么样的门窗? 选材:师生一起选择几个大型的纸箱,作为小房子的主体,搭设在一起,以宽胶带相连接。

  教学理念:自己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质,制作一个童话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令人激动的事情。给 学生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 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装饰:城堡里的居民门,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窗?什么颜色的墙?大门开在哪?(伴着儿歌《我是一个粉刷匠》)

  整体结构完成了,细节部分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谁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肯定,他就挑选几个朋友一起来做这部分的细节。教学历年:

  大家动手,自动分成合作小组,有分工,有合作,共同装饰漂亮的建筑。既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又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一举多得。

  欣赏、评述:哪一个装修小队的效果最好?他们好在那里? 再创造:各细节间的协调等。

  游戏:大家伴随音乐,在小小城堡周围牵手跳舞。同学们还可以将故事继续编下去,会更加有情趣,无形中进行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教育。

  课后小结:

  第十八课 妈妈和孩子 课时:1 教学目的:

  接触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感受美术的多样性。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材质、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结合作品展开联想,发表对作品的看法。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表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体会艺术作品中表现的母子情,观察艺术作品中妈妈对孩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使小朋友认识到妈妈的爱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教学难点:

  让小朋友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学准备:

  搜集自己与妈妈的照片,小动物母子情方面的图片资料一同欣赏。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自由欣赏书上的作品,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妈妈是我们最熟悉的人,你能唱几首有关妈妈的歌?

  3、选择书中农民画《母与子》、油画《洗澡》、素描《母亲保护她的女儿》木雕《欢乐柱》几幅作品中对妈妈脸部的局部描写,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思考,都是表现妈妈。为什么不一样?你喜欢那一张脸?

  二、欣赏评述

  1、认识作品的表现方法(色彩、造型、材质),你喜欢哪种形式?说一说理由?

  2、找一找这几幅作品中描绘的情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过吗?在什么时候?仔细想一想,你当时的感受,说一说艺术家表现的好不好?为什么?

  3、几幅作品中,妈妈不一样的表情代表了不一样的心情,大家一起猜一猜,每位妈妈心里在想什么?听一听老师读一读作品旁的文字介绍,说一说你喜欢哪位妈妈。

  4、这么多艺术家描绘、塑造妈妈的形象,你认为哪件作品最能体现妈妈对孩子的爱? 哪件作品最有意义?哪件作品最漂亮?哪件作品表现的妈妈最像你的妈妈?为什么?

  三、德育渗透

  1、请小朋友展示自己小时侯和妈妈的照片,仔细看看妈妈的眼睛、动作、表情,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妈妈哪最美?(包括:外貌、语言声音、动作)

  2、欣赏书上的作品,假如你是作品中的孩子,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对妈妈说什么?

  3、艺术家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来表现妈妈对孩子的爱,你还能说出平时妈妈怎样爱你吗?

  给大家讲一讲 妈妈爱你的一件小事。

  4、生活在妈妈的爱中,我们感到很幸福,我们怎样爱妈妈,也让妈妈幸福呢? 请小朋友分组讨论,看谁的办法最好?

  四、感受实践

  1、画一幅你和妈妈在一起的画,送给妈妈。

  2、做意见小礼物写上一句爱妈妈的话,送给妈妈。

  3、将全班每位同学对妈妈的知心话录在磁带上,期末家长会上放给妈妈听。

  4、在课本上选一件最喜爱的作品,回家讲给妈妈听,告诉妈妈“我爱你”。

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完整版 篇5

  欣赏《连年有余》

  背景:连年有余“莲”是“连”的谐音,“鱼”是“余”的谐音,连年有余是称颂富裕祝贺之词。每逢春节,人们总要供奉活鲤,并要在晚上吃芋(鱼)头,以示来年丰收。在包饺时也要剩很多菜馅以示来年财余。今天,连年有余不仅常见于平常百姓,在各企业单位中亦能盛行不衰。古代吉祥图案。主要以鲢鱼作成装饰纹样,寓意“连(鲢、同音)年有余(鱼、余同音)”。在清代的各种装饰上常见应用。

  年年有余的来历

  鱼跟雁一样,可作为书信的代名词。古人为秘传信息,以绢帛写信而装在鱼腹中。这样以鱼传信称为“鱼传尺素”。唐宋时,显贵达官身皆佩以金制作的信符称“鱼符”,以明贵贱。“鱼”与“余”谐音,所以鱼象征着富贵。“如鱼得水”用来描述工作和生活和谐美满、幸福、自在。【教学反思】

  1、会变的线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初步感受不同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B.能用不同线条组织一副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C.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A.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线条表现美感。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的课件、有各种线条的范图。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2)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从中体会密集线条排列的美感。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评价建议: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

—、情景导入:

  1、课件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和作用。

  2、揭示课题:认识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回忆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线条。

  2、线条练习。

(1)在纸上用水彩笔画几组不同的线条。(2)展示并评析。

  3、欣赏范例。

(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2)教师小结归纳。

  4、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

  5、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回忆大自然中的线条,引导学生开扩思路,启发他们了解并认识线条的美感。

  2、线条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想象出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鼓励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3、在欣赏书中范例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用线条也能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4、老师出示图案让学生添加花纹,为了降低难度,认识和练习线条。

  四、评价建议:

  1、集体评价。

  2、分组评价再集体交流。【教学反思】

  2、雄伟的塔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应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塔,不同国家(地区)的塔造型不尽相同,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意义。

  B.应会: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并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

(2)隐性内容与目标:让学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识,认识古今中外的塔,并对自己家乡的塔进行考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古迹的意识。教学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教学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二、新授:

  1.看图片课件,找找塔建筑都有什么相同点? 2.总结:塔身上小下大,单层,中心对称。3.师介绍绘画步骤。

(1)在画面上端画出最上层塔顶和塔身墙。(2)接着一一往下画,直到你画完为止。

(3)添加宝塔上的门、风铃和塔檐上的瓦片等。

(4)画好宝塔的通道台阶和周围的环境,最后涂上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添加背景。2.引导学生画出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宝塔。3.注意塔身的对称。

  四、展示作业、进行讲评。

  1.学生互评2.教师评讲。(选构图适当,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画幅来进行讲评。)

【教学反思】

  3、捏泥巴

  教学目标与内容: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应会: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教学准备:

  陶泥、简单的工具、陶艺作品的课件、百宝箱、收集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和好的泥巴,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

  出示百宝箱(百宝箱中是搜集的各种造型的生活器皿的泥塑作品。),找学生探索百宝箱里的秘密。(找学生从百宝箱中摸出“宝贝”。导入本课内容,并课件出示课题:《捏泥巴》。

  三、讲授新课 A、提问: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可爱的造型是受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引 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就这些器皿的形状、制作方法展开讨论。)教师概括总结。

  B、教师示范捏泥巴的方法:(课件出示制作方法)压、揉、搓、捏 学生分组试一试这些方法能做出什么样的形状出来。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C、课件出示各种泥塑图片学生欣赏古今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D、找学生说说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泥塑作品,都采用哪些方法制作?

  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在自己初步的作品上进行雕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捏一件自己喜欢的小泥塑。指导要点:

(1)要有创新。(2)注意方法。

(3)注意作品的功能。(用途)

  五、小结

  找同学说说你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并说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作品,概括本节课的内容。【教学反思】

  4、小扇子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扇子。B.应会: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习与人交往与合作,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学习小扇子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动画片、各种扇子、彩纸、筷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看动画片《借芭蕉扇》。

  2.“芭蕉扇”有什么用处?扇子还有哪些用处? 3.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把“小扇子”。

  二、讲授新课:

  1.提问:同学们见过扇子有哪些形状、颜色?生活中、电视、画报等可以看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扇子。

  2.教师展示自制扇子若干给学生观摩。3.教师讲述制作要点并示范制作:

(1)提问或讲述扇子的组成。扇子由扇面、扇柄组成。(2)扇子的形状分析:长方形、圆形、扇形、组合形等。4.制作要点介绍并示范制作。(1)选择扇面形状、颜色并剪下。(2)折制、绘制扇面。(3)安装扇柄。

  三、实习作业:

  注意事项:1.扇面要有明确的形状。2.颜色要鲜艳有变化。

  四、课堂小结、讲评。

  1.选几幅优秀作业由学生讲评。

  2.教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

  第二课时

  一、总结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

  二、学生介绍怎样装饰自己的小扇子

  三、创设情景,体现扇子的使用价值。

  四、小结:请同学们说说制作小扇子的感受。【教学反思】

  5、漂亮的小钟表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通过欣赏,了解钟表的文化及造型特点。

  B.通过对不同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C.通过钟表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D.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

(2)隐性内容与目标:

  A.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B.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刀、胶水、腊光纸、纸杯、圆盖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钟表,并让学生说说时间。

  2、揭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

  1、选材。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来设计表盘和外形,并且找出做表针的材料,以及固定表心的图钉。

  2、观察钟表的特征。

(1)表的外形:各式各样。

(2)表盘的形状:圆、方、三角、多角等。(3)表符的种类:数字、几何形、装饰形等。

(4)表针的特点:时针粗短、分针稍长稍粗、秒针最粗最长。(5)表的装饰:剪、贴、画各种形象。

  三、实践指导:

  1、根据材料做出外形和表盘。

  2、制作表符。引导学生分清大刻度小刻度,并将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表盘上。

  3、制作表针。表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万变不离其宗,三根针的长短不变。

  4、添加小装饰。

  四、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并自评。

  2、评选出最漂亮的小钟表。

  第二课时

  一、总结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

  二、拿出自制小钟表,认识钟表时间。

  1、说说日常作息时间,并在钟表上拨一拨。

  2、小组合作互相说时间,拨时间。

  3、试想将小钟表的附件进行变化。

  4、互相对对方的表针进行变换。

  三、创设情景,体现小钟表的使用价值。

  小组进行活动:同学们每到作息时刻就表演应做的事。

  四、小结:请同学们说说制作小钟表的感受。【教学反思】

  6、下雨了

  教学目标:

  1、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2、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3、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4、让学生了解表现事物和情景可用多种不同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雨中的世界、下雨时的情景。教学难点:能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来表现独特的视野。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绘画材料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下雨的录像: 大雨、暴雨、小雨、雷阵雨??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下雨时的过程情景。

  2、提问: 雨是怎样形成的?下雨时自然界有什么变化?(讨论发言:地面的水蒸汽上升遇冷空气形成。乌云、闪电、雷声、雨滴??)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二、讲授新课

  1、指导学生看课本,分析了解艺术家是怎样表现雨的。

  2、播放课件: 记忆下雨时的情景,引导学生讨论。(说一说下雨时所见到的情景,表演人在雨中的动态和雨具的使用方法。)

  3、引导学生看课本,欣赏学生作品。同学们是怎样表现雨中的人?采用什么方法表现的?作品中的人物动态、人与环境的表现方法。(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三、学生绘画

  1、板演: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画人物动态,教师加以指导和添加。

  2、引导学生表现雨中有趣的情景和内容: 下雨时你见到的情景、有趣的事,你在雨中??

  3、提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大胆生动地表现雨中的人物并添加环境。(观察了解雨中人物的表现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作业。)

  四、讲评作业

  学生自评、互评并交流。

  五、小结

  下雨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同学们的画表现了雨中的人物活动和雨中的趣

  事。我们要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并及时画下来。【教学反思】

  7、百变团花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B.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与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教学准备:剪刀、胶水、腊光纸。录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录像,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欣赏剪纸作品在生活中运用的录像,如:过年、结婚时人们用剪纸作品布置环境以增加节日气氛。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欣赏剪纸作品,认知剪纸作品的图案的特点。

  1、教师出示剪纸作品,介绍不同剪纸作品的不同特点。

  2、介绍剪纸的有关知识。

  多面剪纸其实就是民间所称的“团花”,它利用纸的重复折叠,剪出中心对称的图案。团花的历史极为悠久,对称原理在剪纸中的灵活运用,更使着古老的艺术充满迷人的魅力。

  3、揭示课题:百变团花

  三、制作五面对称剪纸。

  1、五面对称折纸。

  教师用较大的纸,带领学生边折边讲解。

  2、画五面对称剪纸。

(1)、教师示范两种不同的画剪方法,分别剪出分散和连接的两种图案,请学生找出图案分散的原因。

(2)、教师示范,要求学生画时注意:先定大,再画细部,剪时且慢要细心。

  3、学生开始画剪五面剪纸。

  四、引导小朋友制作自己设计的图案,剪出五面对称剪纸作品。

  五、作业展示、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自己的剪纸作品布置教室的玻璃窗,教师适当指导作品之间的排列。

  2、欣赏作品,体会剪纸作品给教室带来的欢乐气氛。

  第二课时

  一、回忆、欣赏、比较。

  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陈述制作五面对称剪纸的过程。

  2、欣赏书上的剪纸作品,找出各个异同点。

  二、学习制作六面对称剪纸。

  1、教师示范单独对称图案的剪纸作品在对折以后起的变化,指导学生怎样把对折的图案设计到对折以后的纸上。

  2、提醒学生画剪时要注意图案的简洁明快,图案与图案之间要有连接点。

  三、装裱剪纸作品。

  四、作业讲评(欣赏、游戏)。

  1、展示学生制作的剪纸作品,欣赏、互赠。

  2、欣赏用剪纸手法创作的儿童作品。

  3、总结:剪纸作品的内容源于生活,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学反思】

  8、摆花样

  教学内容:

  运用不同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创作,拼画组合出各种物体及图案。通过拼画造型,锻炼学生手、脑、眼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创作能力及观察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有选择的将不同的形状、颜色拼画成自己想表现的图形,加强造型能力,巩固对各种形状的理解。

  过程、方法:通过尝试法、观察法、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是创作出的作品更富有美感。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用简单的点、线条、形状进行装饰。

  情感、态度:通过造型活动,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并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教学重点:通过简单的装饰游戏引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点、线、形状进行装饰。课前准备:教材、课件、画纸、水彩笔、范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组合排列的美感,拓展学生思路)

  展示课件(用不同材质、颜色组合图案或照片),初步讲解排列组合的基本方法。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解答

  二、讲授新课(学习装饰方法、发现形与色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课件内容,和学生一起分析范画的形状和颜色。

  教师在黑板上用各种形状随意拼画出几种图形。(太阳、房子、花朵)并进一步说明在绘画组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要有自己的想法、颜色搭配要好看)

  让学生用学习用具试着在课桌上摆放图形(可合作完成),并给与鼓励。让学生们发挥想象,结合所学的知识,用拼画、组合的方法,创作出一幅美术作品。题材不限。

  三、布置作业

  进一步加深对造型的理解,激发创作潜能,进行公平公正的辅导,并对一些创作过程中出现困难得学生及时加以指导。

  四、巡回指导

  发现问题予以纠正,并注意安全

  五、展示作品

  教师把学生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让学生欣赏,做适当讲评,并予以表扬或鼓励 六、结课

  暗示学生要热爱生活,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开拓视野,做一个有心人。【教学反思】

  9、我们身边的痕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在感知种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教学难点:拓印的技巧。

  教学准备:铅笔、油画棒和蜡笔、树叶等实物。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组织纪律,将材料和工具摆放有序。

  二、讲解拓印。

  教师演示与学生体验同步进行。

  学生与教师演示做法相同:将薄纸蒙在有纹理的实物上。拓印时,左手伸开,手指用力按住薄纸。右手指按遍薄纸,使纹理凹凸分明。任用一色蜡笔,轻轻均匀磨画,印出纹理为止。

  三、组合实物。

  1、看实物的形状,想这些形状的实物能组合成什么形象呢?

  2、试着拓印一些纹理。

  四、学生作业。

  1、摆实物。

  2、蒙纸。

  3、拓印。

  五、小结。

  1.整理用具,材料。2.展示较优秀的作品。鼓励学生下课寻找事物拓拓,玩玩。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评上节课作业。

  展示拓印纹理清晰、完整的作业。

  三、学生继续作业。

  提出要求:选与上节课纹理不同的实物进行拓印,并且添加背景、装饰。拓印:根据上节课的经验,用不同色的油画棒一部分地一部分地拓印纸下面的实物的花纹。每一部分都拓的花纹清晰。

  添画:在拓印完的画面上,用油画棒加几笔使画面中的形象完整,画面形成一体,并富有个人特色。

  四、展示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尝试多种绘画方法。【教学反思】

  10、杯子的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2. 掌握设计理念和方法,运用了解的知识,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杯子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设计意识,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一只一次性纸杯)

  师:图片中的物品是什么?——一只一次性纸杯。

  你别看它长的普普通通,它可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物品。它的家族成员可多啦,而且有着各不相同的外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杯子大家族”,去领略一下杯子的风采吧!

  2.出示课题——杯子的设计

  二、杯子展厅

  师:从古至今,杯子的主要功能便是用来饮酒或饮茶。古代的杯子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参观一下“杯子展厅”,看看这些古代的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古代的杯子

  折线纹彩陶杯(新石器时代)——陶

  一个古朴、大气的杯子,制作于新石器时代。

  象牙雕夔(kui)鋬(pan)杯(商)——象牙

  商朝的这个杯子高30.5厘米,是用象牙根部制成的,米黄色,杯身上布满花纹。

  玉云形杯(唐代)——玉

  这个杯子很特别,呈云朵状,表面雕有许多云的图案。

  师:你喜欢哪一只,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说说喜欢的原因。

  小结:这些古朴、精美的杯子充分显示出了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的设计意识和制作水平。

  2.现代的杯子

  师:古代的杯子已经制作地那么精致美观,那现代的杯子一定是更加漂亮实用。请你回忆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其他材料制作的杯子。

  生自由答后出示图片。——用玉、玻璃、陶瓷、竹、木、金属、塑料、石、搪瓷、纸等材料制作的杯子。

  三、分析探究

  1.杯子的结构

  师:刚才见到的这些杯子虽然材料和造型各异,但是它们在结构上却较为相似。以图片中的这只杯子为例,请你分析一下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杯子的结构——杯身、杯口、杯底、杯柄、杯盖。

  2.杯子的各部分的作用

  杯身——放置液体。

  杯口——方便喝水。

  杯底——使杯子平稳放置。

  杯柄——便于手握住杯子。

  杯盖——保持杯中液体的温度;卫生;便于携带。(杯盖的大小要与杯口相符合。)

  四、精品欣赏

  1.新颖独特的杯子

  师:为了让杯子显现出新颖独特,聪明的设计师们往往会将杯身、杯口等设计得与众不同。下面一起来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漂亮的杯子图片。

(师点击图片作简单介绍。)

  杯身:有简单的几何形体、动物或物品的造型;对称形和不对称形。

  杯口:不再局限于圆形。

  杯柄:这个杯子的把手弯弯曲曲的,有什么作用?

  杯盖:这个杯盖有什么用?设计者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2.特殊功能的杯子

  师:随着科技的进步,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更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杯子家族中又 添了许多新成员——特殊功能的杯子。

——磁化杯、保温杯、电热杯、变色杯、量杯、旅行杯等。(师简单介绍)

  小结:这些各不相同的杯子足以让我们看到了设计者的聪明才智。

  五、作品设计

  1.杯子的设计学问:

  师:一只小小的杯子,里边可藏着不小的设计学问。想一想,设计师们为何这么设计?他们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首先,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

  其次,实用与美观相结合。

  2.如何绘制设计图

  那我们该如何把想象中的杯子设计在纸上呢?一起看看同学们的设计图,找找一张设计图包含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杯子设计图——杯子图形、简单的功能说明、各部分的尺寸、物品名和设计者。

  再对其他的学生作品作简单分析。

  六、学生作业

  1.师: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只怎样的既新颖独特又美观实用的杯子?学生思考回答。

  强调注意点:

(1)画面上包括三个方面:

  杯子图形。简单的功能说明。各部分的尺寸。右下角标明物品名。

(2)文字请用水笔写。

(3)比一比,看谁的想象力丰富,表现力更强。

  2.学生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七、板书设计 杯子的设计

  杯子的结构——杯身、杯口、杯底、杯柄、杯盖 【教学反思】

  11、绘画中的节日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节日里,人们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而在节日中更多的是体现出快乐、祥和的气氛。在绘画中,如何表现出这种气氛是艺术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

  应会: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是拥有丰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国家,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

  2.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取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

  3.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教学难点:

  1.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

  2.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材料:

  少数民族节日图片、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节日:

  1.谈谈我们的节日都是怎样庆祝的?

  2.看看书中的节日,他们是怎样庆祝的?(春节、元宵杰、端午节、泼水节)3.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是怎样庆祝的?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

  二、画家笔下的节日:

  1.《枣园来了秧歌队》

  2.作品中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教学意图:学会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取信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小朋友笔下的节日:

  1.小朋友的作品中都表现了哪些节日?

  2.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方法?共同特点是什么?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我们笔下的节日:

  1.你想表现什么节日?

  2.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3.作业要求:表现一个节日活动,要表现出节日的喜庆、祥和、热闹的气氛。4.学生作画,教师辅导。5.展示我们的作品

  6.拓展:了解更多的民族风俗习惯。

  教学意图: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感受制作过程的快乐,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反思】

  12、好吃的水果

  教材分析:

  不管是在温暖的南方还是在季节变换明显的北方,各种各样有营养又味美的水果永远是孩子们的最爱。在南方,有披着“鱼鳞”的菠萝、金黄的芒果、成串的香蕉、红红的荔枝、毛茸茸的红毛丹、大大的菠萝蜜、形状奇特的榴莲;北方有诱人的水蜜桃、黄澄澄的柿子、脆脆的梨、红瓤的大西瓜、玛瑙般的葡萄??提起这些,孩子们准会垂涎欲滴!这些水果不但看着诱人,吃起来还有各种不同的味道。那么多种的水果,或香香的、或甜甜的、或酸酸的,还有的水果闻起来臭臭的吃起来却香香的??享受这些水果时,同学们的感觉也是各不相同 的。本课设置的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回忆,不但表现不同水果的特点,而且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而独特的感受。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在感知活动中,启发学生去体会和表现物体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

  应会: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教学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与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和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开展创作。

  学习材料:(1)师生各自找来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作为感知材料。(2)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现工具。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教学

  老师带来一个百宝箱,谁愿意来摸一摸里面有什么?也许会咬人呦!(学生摸,发现各种各样的水果)

  二、看课件,欣赏各地水果。

  1. 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你知道新疆有哪些特色水果?(学生回答有哈密瓜、香梨、葡萄)

  2. 介绍火龙果、人参果。了解不常见的南方水果,观察不同的水果外形特点、色彩。通过“摸”来感受水果的外形、特征。在体验中,营造一种宽松、快乐、自由的气氛,并且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并引发回忆、联想。(学生谈看到果实的感受。)

  三、说说你带来的水果形状、颜色、特点、味道。1.学生介绍,表现吃不同味道水果的表情。

  2.你们相信水果会变吗?看能变成什么?(出示课件)

  西瓜变成了西瓜城堡,苹果变成了苹果精灵。你的水果能变成什么?(学生畅想汇报)看老师变成了苹果姐姐,我开着椰子火车,带着香蕉汽车来接你们的水果精灵快快来水果乐园吧!

  四、尝试着自己发挥想象,把自己带来的水果“变”一个样画出来。(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童话是低龄儿童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他们乐意想象自己就是某一个童话中的主要人物,这种趣味的想象可以更直接的表达出他们对某种事物的真实感受,也更容易引发他们的相关联想。

【教学反思】

  13、刷 牙

  教学目标:

  1、体会和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细节。

  2、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和记忆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适时刷牙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表现刷牙时的动作特点。

  教学难点:刷牙的大动态、手、面部的细节特点。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录像、牙刷、刷牙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看电脑课件:《小松鼠刷牙》。

  2.提问:看完动画片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要天天刷牙? 3.揭示课题:画刷牙

  二、新授:

  1.观察:听刷牙歌,表演刷牙,同桌互相观察对方刷牙的方法是否正确,刷牙的姿态是怎样的?

  2.看课本,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画自己刷牙的样子。3.先请几位学生板演,并指出他们的优缺点。4.请“小老师”上讲台修改。5.教师出示作画要求:

(1)画面构图要饱满,人物位置要突出。(2)人物动态要明确,并适当添加背景。(3)用铅笔画好基本线条后,用彩笔涂色。6.其他学生自己画。

  三、作业讲评,提出希望。

  1.看黑板上小老师修改的画幅,进行欣赏点评。2.展示同学们的作业,说出优缺点。

  3.同学互相说说刷牙的必要性,教师提出希望:从小好好保护牙齿,才能有好身体。

【教学反思】

  14、茂密的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2、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教学难点: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小花盆、一块布、吸铁石多个、手工小花园。学生用具:铅笔、勾线笔、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揭开课前猜谜游戏的答案:一盆花。

  2、课件出示有关花的几张图片:牡丹花,菊花,郁金香。学生欣赏花的同时,说出其名称。引出课题《茂密的花》。板书:茂密的花

  二、讲授新知

  1、课件欣赏单独的一朵花,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出花的基本结构。得出花组成部分主要分为:花芯、花瓣、花茎、花叶。(板书:花芯、花瓣、花茎、花叶)

  2、课件欣赏大师表现的茂密的花:奥地利著名画家克利姆特的《葵花园》。师生共同分析作品的美丽之处。

  3、课件出示教师范画4张,让学生观察,总结出花有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等特点。

  4、课件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有前后遮挡关系,一幅没有,让学生找出不同,更好地理解前后遮挡关系。(板书:前后遮挡)

  5、课件欣赏教师示范成品图,分4个步骤图,让学生直观地通过步骤图,了解作画步骤。

  6、欣赏课本中茂密的花,欣赏美得同时,了解不同的绘画方法,丰富知识。

  三、发散思维

  花除了能生长在花园里,还可以生长在哪里?周围都有哪些环境?生:花篮中、花瓶里、池塘里等。

  四、布置作业

  今天的任务就是把花的大体框架打起来,有时间的同学还可以把颜色涂起来。作业:用你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工具,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一幅“茂密”的花。要求:画面中的花朵要有大小、高低、前后遮挡关系。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1)指导学生在做作业时进一步理解茂密的花。(2)注意画面的饱满。(3)注意遮挡关系。

  六、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作品,师总结

  七、教学总结

  我们学习《茂密的花》这一课,给这幅画涂上漂亮的颜色。师对学生在本节课欣赏花美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花儿同草儿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不仅要保护花草树木,还要爱护环境!

【教学反思】

  15、大树的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2)A.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B.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A.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种,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B.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教学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蜡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环境,揭示课题。

  1、看图片,认识校园里的树。

  2、看校外的树,如:松树、柳树、椰树等。

  3、说说平时见过那些树?

  4、每棵树都有各自不同的样子、千姿百态,它们也都有不同的故事。

  揭示课题:大树的故事

  二、观察树、学画树。

  1、让小朋友回忆以前画过的树,怎样画的?在黑板上板示。

  2、多媒体出示“各类树木”录象,让小朋友找自己画的是哪些树,学生找不到那些模式化的树,让他们发现自己画的树与观察到的树有差距。

  3、指导观察树:(1)树的整体外形。

(2)树干:主干上粗下细,挺拔或弯曲;树皮光滑或粗糙;树叉排列各异。(3)树叶:形状各不相同。

  4、一棵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讨论画树的步骤、运用的材料。

  5、学生动手画树,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三、作业交流、评讲,课堂小结。

  1、作业交流评讲可分步进行。(1)画树干、树枝中途评讲。(2)画树叶中途评讲。(3)图色中途评讲。(4)画树完成后评讲。

  2、表扬鼓励,特别是有特色的作业。

  3、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

  1、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上学生作品“以树为主的图画”,或课外儿童画中以树为主带有故事性的绘画作品。

  2、学生看图编故事讲故事。

  3、让学生拿出自己第一课时完成的作业编故事。然后讨论:哪幅画编的故事更生动?怎样使自己的画能编出生动的故事?

  二、添画。

  1、引导讨论:怎样在上次的基础上添加?

(1)添加内容:花草、房屋、汽车、小鸟、蝴蝶、活动的人??(2)添加方法:可以树为主体添加背景,房屋等可与树重叠。(3)图色要鲜艳。

  三、学生画一幅以树为主的图画。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四、作业展示、评讲、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16、会变的小手套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感受适形造物手法。

  应会:能大胆地创作,通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教学难点: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象。

  学习材料:各式各样闲置不用的小:针线、胶水、扣子、彩色纸、等装饰用品。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用石头、树枝让学生观察感受。想一想石头和树枝的外形分别像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将石头和树枝翻过来让学生欣赏石头鱼、树枝蛇。)2.讲授新课:

(1)根据导人引出课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可以用来创造的东西,请你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看看能发现什么可用材料?(手套)(2)观察体会手套的形象:看一看我们的手套像什么?将手套变一变,看看又像什么?将手套换个角度看看还像什么?(3)小组讨论:请小组将变好后的手套形象让其他同学认一认,说说变的是什么?(4)如何添加:请你们想一想怎样能使变好后的形象更生动? 3.作业要求:

(1)先用手套创造出新形象形象编排表演小故事。(2)根据故事用手套创造形象并进行表演。4.学生分组作业,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的困难。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6.总结。【教学反思】

  17、动物乐园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应知:雕塑动物由基本形体入手,要抓住动物特征,确定动态,用加、减法,采用粘接、切削、刻划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

  B.应会: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稀动物,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教学重点:学习圆雕的基本知识,学习用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教学难点:作品的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

[教学时间]1课时

[准备]橡皮泥、彩泥、示范作品。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启发回忆,揭示课题。

  1.教师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最喜爱的动物。

  2.学生说出动物,教师可出示简笔动物。(出示课题:动物乐园)

  二、尝试练习,进行造型。

  1.欣赏泥塑动物,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提高学生的尝试愿望。2.教师示范一个动物。例:母鸡下蛋

  步骤:(1)用一团泥搓成鸡蛋形;

(2)捏出头部和尾部。

(3)用红色捏出鸡冠、肉垂、耳朵;

(4)用黑色给它贴上眼睛;

(5)用各色彩泥给鸡加上翅膀。3.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塑造动物。

(1)提醒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喜爱的动物来塑造;(2)帮助学生回忆,概括动物的形体特征;(3)彩泥和橡皮泥的软硬要正好,不要太软;(4)有些细小凹进去的地方,可用尺或小刀帮助。(5)塑造时注意颜色搭配;

(6)根据不同程度,鼓励学生自由创造。

  三、作品展示,充分欣赏。

  1.请做完的学生将作品放到投影仪上,让大家欣赏,并给自己的作品编一段小故事。2.集体欣赏、评判,让学生间互相取长补短,增加制作经验。

  3.鼓励学生课后多做练习,充分体验在捏制过程中的乐趣,体会泥的体块感觉。

  课后记:如何让一个泥团变成有头、四肢和尾巴等的小动物,制作之前泥料的分配非常关键。所以在示范时我特意举了几个典型例子,并插入了几个学生的小练习,讲、练结合的进行。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学反思】

  18、节日的装饰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通过学习,了解运用美术方法可以将我们的生活装扮的更美。B.应会:学习描述节日不同的装饰,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发现身边的饰物,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地学习。

(2)隐性内容与目标: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包容多元文化,欣赏现代、传统的装饰,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各地区不同的节日装饰,以及各种类型、形式的装饰方法。描述自己对各种装饰的印象,体验其美感,初步了解节日装饰的色彩、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描绘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教学时间]2课时

[准备]有关节日及民俗的录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观看有关节日及民俗的录像。

  2.思考:节日,我们穿什么漂亮的衣服?不同民族有什么不同表现?人们都会进行什么样的庆祝活动?

  3.节日中的气氛都是由美丽的装饰渲染的。揭示课题:节日的装饰

  二、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1.基本形定位,用铅笔轻轻画人物动态。

  要求:人的姿态表现出节日的快乐;服装色彩缤纷;各种装饰艳丽夺目。

  2.描画具象,用铅笔在人物姿态骨式上画出各部分结构:头(五官、发式、头饰);再整体形的局部位置用简单的直线、曲线装饰服装样式;画颈、四肢、手、足。各部分不要求规范和比例。

  3.勾线:用彩色水笔、油画棒,勾画人物的具体形象,细致生动的描写各部位。如:五官表情,头发样式、染黑头发,细致的刻画服饰纹样。

  人物服装组合图:

  4.添加背景:烟火、礼花、彩旗、彩灯以及各种装饰道具。

  三、展评作业:

  1.同桌互评。分别说说自己和对方的不足。

  2.教师选出构图合理,人物动态协调,背景丰富的作业进行表扬讲评。

  第二课时

  一、教师引导:

  节日中最活跃的是人,人是节日中最美的风景线,而服装又使人变的更加美丽,服装的色彩首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节日中的服饰色彩一定要鲜艳夺目,再陪上其他美丽的装饰就更加烘托出节日的欢乐气氛了。

  二、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1.染人物皮肤。用橙、浅橙、肉橙、粉色等平染裸露的四肢、手、脚和面部。用深色描画五官,有神采、有表情。

  2.描绘服饰。

  引导学生试着用一用深色和浅色。比如黑色可以协调任何色彩,黑色和其他鲜艳色相间,能产生对比,形成斑斓、并有跳跃的视觉效果。纹样色和服饰底色要互不干扰,形成整体效果美感。

  3.涂染背景。

  三、作业展示、讲评。

  1.布置“多彩的节日”展览会,请同学介绍节日民俗。2.选画面色彩浓郁的作业进行点评。课后记:

  结合着元旦庆祝会教室的布置,我带领学生从课本、课件中吸取精华,加上因地制宜的创造,用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教学反思】

  19、过春节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B.应会: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场景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喜庆的气氛、热闹的场面。

(2)隐性内容与目标:使学生简单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愉快的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

  教学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范作、各种绘制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春节序曲》的乐声中,电子课件(拓展)、(让学生分组交流后回答感受)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进行小结。

  学生交流自己对我们民族的节日——春节的看法。谈谈自己过春节的时候的见闻。

  二、欣赏范作,归纳绘画方法和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表现春节的各种艺术作品:绘画、雕塑、剪纸、泥塑、布玩具、农民画等。学生分析他们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

  教师出示范作,小组讨论范作的艺术特色,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归纳总结:构图——繁密,色彩——鲜艳,笔触——欢快,造型——生动。

  三、探索实践。

  在学生感受、欣赏、了解各种节日及作品的基础上,自己创作一幅作品,表现节日热闹、欢快的气氛,或是自己在节日里的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或是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鼓励学生采用诗配画,书法,手工等形式进行尝试,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完成,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并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评。

  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选择的材料、构思、构图及用色等方面进行评价,讨论改进方法,把所有作品贴在一起,构成各民族、各地区(学生个性奔放的节日联想画面)欢庆节日的盛大晚会,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五、教学拓展。

  学生回家后上网查找或通过翻阅课外书籍了解国内外的一些节日,他们分别以怎样的方式来庆祝的?

【教学反思】

  20、船儿嘟嘟嘟

  教材分析:

  船,从原始的独木舟演变到现在,种类繁多,用途各异。它悠悠地漂浮于小河上,或疾速行驶在蔚蓝的大海中,赋予人们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很多人渴望坐一趟船,去体味大海的辽阔和深沉,甚至渴望亲自造一艘船,让它航行在迷人的大海上,即使是世界上最简陋的一艘船,也会觉得满足与快乐。船是连接古代文明的纽带,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本课以《船儿嘟嘟嘟》为题,目的是使学生对未来怀有美好愿望,树立起朦胧的个人理想。教材通过提问船的类型、用途、造船特点,使学生了解有关船的知识,为进一步设计自己心目中的船准备素材。教材提供了用水彩创作并结合拼贴的示范作品,展示富有特点的行驶中的船,为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打下基础,教材还提供了一些学生作业,有绘画的,有手工的,还有许多学生一起放船出航的场面,进一步激起学生创造的欲望。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船的知识,知道船的基本结构和用途。

  2.能用撕、剪、贴和绘画等形式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航行中的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3.使学生从小热爱航海事业,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学重点:航行中船的特点的表现。

  教学难点:描绘航行中的船,体现学生的想象和创意。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船的特点;收集有关船的资料,体会航行中船的魅力;准备油画棒(或蜡笔)、水彩笔、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以及准备各种拼贴材料工具。

(教师)课件、范画等 教学过程:

  1.认识航船。

  欣赏图片:航行中的船。思考:航行中的船有什么特点?这些船儿是做什么用的呢?你坐过或者还见过什么样的船儿?

  2.欣赏范作。

(1)欣赏图片:欣赏美术作品,体会各种各样的船和航行中的船的特点等。思考: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方法(构图、造型、技法、情感、创意)?

(2)师生共同讲讲有关航行中的船的故事。(3)教师小结。3.学生创作。

(1)创作主题:船儿嘟嘟嘟。(2)学生提出创作意向。

(3)教师建议:用撕、剪、贴和绘画的方式表现各种形态各异的航行中的船。(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4.评价作业。

(1)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作品名称、创作过程、想法等)。(2)采用自评、他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方法。【教学反思】

  21、创意卵石画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欣赏卵石画作品,感受卵石画的多种表现手法,认识其美之所在。

(2)通过教学,使学生不断的观察和想象,并能进行多方面构思和尝试, “因石造型”,创作出一幅构思独特的卵石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

(1)教师应用多媒体等设备为学生呈现丰富的素材资源,提高学生审美素养。(2)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教学范例,找到卵石给人带来的美的体验。

(3)通过技法的引导,根据石头的不同形状、色泽、纹理,创作自己喜爱的、能展示个性的作品形象,充分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认识卵石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卵石中挖掘其精神品质;

(2)通过寻找卵石、卵石画的设计、制作,使学生体验到美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发现美、应用美的情趣和审美能力,并感受乡土文化气息。

  教学重点:联系学生生活中所见所闻,激发学生对卵石画的创造欲望。

  教学难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向他人学习,体验合作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悬念导入、创设情境:

  通过卵石画使教师与学生交流,从普通卵石---卵石工艺品,给学生一种不可想象的、美好的憧憬。

  提问:“什么是卵石?它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类?我们制作的卵石工艺品与资料上的作品有何区别?”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作欲望。

  1、教师通过让学生了解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卵石画的制作原料---卵石,使学生主动认识什么是卵石,探究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了解卵石的多重用途。然后通过展示卵石画作品,激发学生对卵石画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分析作品的设计思路、绘画方法激发学生进行创作。师指导“根据它的外形、自然纹理、色彩进行联想,到底能画什么?”

  3、师示范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创作(以一块卵石为例,转几个角度看看,会带给你怎样不同的联想?)

  教师根据学生思维,利用铅笔、墨迹颜色适时勾画学生设计的形象,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和学生的主导地位,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教学引入深一层次。

  4、经过欣赏、分析,教师强调:

  依据卵石外形,可以塑造形象。包括动物、人物、植物、交通工具、蔬菜、水果等各种形象。卵石可以也进行组合造型、精细描绘和卵石书法的表现。

  5、学生登录教师资源网站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交流。

  三、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面对一块卵石,要根据它的外形、自然纹理、色彩进行联想,可以设计成动物、人物、植物、交通工具、蔬菜、水果及生活中各种形象,也可以以卵石为纸张,做成卵石书法摆件。

  四、教师小结:

  卵石造型表现:根据卵石外形特征、纹理、色彩,运用一些方法手段。

  五、激情创作

  要求:运用点、线、面等绘画语言,依据卵石的外形、颜色、纹理,进行卵石创意,个人或合作创作一幅独一无二的作品,看谁能做到精细描画。

  六、艺术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解决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如设计造型、卵石组合、调色等内容。

  七、课堂评价:

  每组选出一件优秀作品,在大屏幕上展示评价,学生间互评、教师点评。

【教学反思】

  22、家乡的小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悉家乡的桥,了解家乡的桥文化。

  2、学习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甚至不同的艺术语言表现家乡的桥。

  3、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学生了解桥的组成部分。教学难点:用各种材料制作桥。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介绍桥梁知识。著名桥梁欣赏。展示有关桥梁的美术作品,请学生欣赏评价。

  2、现代桥梁的作用不仅仅用于便利人的过河,对于河两边的地区繁荣市场、发展经济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而且,桥梁设计得也越来越新颖,越来越讲究美观。桥梁设计专家也就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做做桥梁设计专家,如果要你来设计这座大桥,你会怎样设计?

  二、新授新课

  1、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各种桥的优美姿态。欣赏图片中各种各样的桥。(石拱桥、木桥、索拉桥、水泥桥??)

  2、分析桥的构造、材料,桥由哪几部分组成?

  3、分析教材范画,范作。① 可用多种铅画纸、硬板纸、细木条、黏土等制作。② 可用多种用色工具,合作绘画。③ 让学生说说教材作品好在哪里?作者设计的新奇地方在哪里?

  3、学习绘画、制作方法。

  三、布置作业

  进行绘画或者手工制作。可以画自己幻想中的新桥,造型功能有新意,加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造;可以用你们的巧手,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

  四、学生练习

  五、展示作品 23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学生观察以后互评,老师小评。

  六、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成为桥梁设计专家了,而且做的都很不错。希望大家能更好 的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教学反思】

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6

  第一册美术课教学计划 及教学总要求(双基及能力)

  1、本学期造型.表现部分教学目的和要求分别为:

  通过游戏的形式轻松、愉快的用画笔将自己的生活、想象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在提倡发挥他们想象力的同时,还应按照他们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的引导他们对色彩、形体的进行了解。

  2、本学期欣赏.评述部分教学目的和要求分别为:

  通过欣赏中外卡通形象,是学生初步对卡通作一理性上的了解。通过大家交流,使小朋友认识更多的卡通形象,认识到卡通形象的造型与色彩具有夸张性,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喜爱的卡通形象。初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装扮卡通或以拼贴、重组等简单方式设计自己的卡通明星。

  3、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将绘画和手工等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运用学到的本领的同时,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课的兴趣,提高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新生年龄小,活泼可爱,学习兴趣浓,但是新生没有什么基础,农村的孩子见得又少,没有对生活的接触、认识、感受,想象力就不够丰富,胆子也小做不到大胆想像和自主创作。再者,学生和教师之间也有一个适应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一、尽快和学生互相适应。

  二、前一天通知学生准备所需的学具。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四、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习得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材内容分析

  一年级第一册教材是配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验

  证性实施,进行课程、教材、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提供符合素质教育要

  求的实验教材。

  本教材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设计教

  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

  和知识技能习得两方面的需要,既顺应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需要,突

  出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有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

  本学期教材内容共有20课,分为三大部分——造型.表现(60%)、、欣赏.评述(5%)、综合实践活动(35%)。本册实验教材中绘画部分主要

  使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轻松、愉快的用画笔将自己的生活、想象倾泻在纸上;欣赏.评述部分通过欣赏中外卡通形象,是学生初步对卡通作一理

  性上的了解;综合实践主要使学生掌握各种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引

  导他们学会观察理解各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