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管理制度3篇 各种标识管理制度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标识管理制度3篇 各种标识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
各种标识管理制度
根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为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主要目的:①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②提醒临床各科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认真查对,有效的防止医疗过失,消除安全隐患。
1、腕带标识:凡对昏迷、神志不清、老年人、7岁以下儿童、特殊情况(智力问题、脑萎缩等)、手术病人、告病危及重症监护的患者佩戴腕带标示。
2、过敏标识:药物过敏的病人要有三种过敏标识分别警示医务人员注意:①床头或床尾挂有红色过敏标识(长方形);②病历夹封面贴有过敏标识(方形)并写明过敏药物;③“三测单”上用红色笔写明过敏药物。
3、各种管道标识:病人有两种以上导管时,分别在管道的适当位置贴上管道标识。
各种输液标识:动脉管道为红色标识;静脉管道为兰色标识。
各种引流管标识:胃管为咖啡色标识;导尿管为紫红色标识;引流管道为黄色标识。
4、各种风险标识:临床各科疾病需要提醒护士重点观察的项目就在床头挂上风险警示标识,有各种颜色并在标识上面注明内容。防压疮为绿色标识;小心坠床为红色标识;小心跌倒为黄色标识;防导管滑脱为兰色标识。提醒医务人员和家属注意。
各种标识管理制度
护理各种标识制度是我院遵照医院管理年评审的有关规定制定的。主要目的:①、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②、提醒临床各科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认真查对,有效的防止医疗过失,消除安全隐患。
1、腕带标识:凡在我院住院的病人都必须佩戴蓝色腕带;药物过敏病人和新生儿、幼儿必须佩戴红色腕带。
2、过敏标识:药物过敏的病人要有三种过敏标识分别警示医务人员注意:①佩戴红色腕带②床头或床尾贴有过敏标识(圆形)③病历夹封面贴有过敏标识(方形)
3、各种管道标识:有导管的病人都要在管道的适当位置上贴有管道标识。
4、各种血型标识:输血病人要在输液架上挂有各种血型标识。
5、特殊用药标识:临床上因病情需要需特殊用药的病人要在输液架上挂有特殊用药标识,如:升压药等。用于提醒护士查对时注意。
6、特殊治疗标识:需特殊治疗的病人要在输液架上挂有特殊治疗标识,如:膀胱冲洗等。
7、各种药物标识:治疗室内常见的药物用蓝色或绿色标签,高浓度药物、毒麻药物、二类精神药品用红色标签。
8、各种风险标识:临床各科疾病需提醒护士重点观察的项目就在床头挂上风险警示标识。
9、预防跌倒标识:内四科和外三科在每个床头上贴上预防跌倒标识,其他科室对有跌倒风险的病人在床头上挂上预防跌倒标识。提醒医务人员和家属注意。
10、护理级别标识:特护: 大红 一级护理:桔红 二级护理: 绿色 三级护理:黄色
腕带标识制度
1、不同颜色的腕带表示不同患者,所有外科手术患者佩带蓝色腕带,因为手术患者最需及时护理。
2、危重症、意识障碍、老年人、语言及听力障碍等患者佩戴蓝色腕带,他们需要医护人员特殊照顾。
3、佩戴粉红色腕带的患者,则表示有过敏史,提醒医务人员时刻注意,以免给患者使用了过敏性药物。
4、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躺在恒温箱里、幼儿需要佩戴一根粉红色的腕带,需特别护理。
材料标识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原材料管理,防止原材料的非预期使用,需对原材料的标识重点管理。尤其是对露天放置的钢材等重要原材料,标识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1、钢材验收入库后,由保管员对照《采购计划》及《材质证明书》写好标识牌定置在钢材一侧。
2、标识内容包括:材质、规格、炉批号、任务号(工程代号)、检验状态等,标识必须清晰且具有唯一性。
3、辅助标识:
用色标区分材质作为辅助标识,在钢材规定位置用不同颜色涂以色标,如:Q235用红色,Q345用白色等。颜色及色标位置按《钢材材质色标规定》执行。
4、保管员及时整理、检查,保证原材料区标识牌的整齐性、统一性、可辨认性。
5、材料从原材料库领出时,在保管员的监督下,由领用人将标识移植到钢材上,同时也作为操作工按图纸核查材料标记的依据。6、7、8、9、材料切割下料前,也必须进行标识移植方可下料。
保管员发料时,应认真核查《领料单》与材料标识是否一致。标识不清的原材料在标识未得到确认前不得使用。
材料加工过程中的标识管理执行《产品标牌及标识作业指导书》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