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心得体会 > 正文

幼儿性教育心得体会(汇总12篇)

2023-07-16 15:06:14心得体会

幼儿性教育心得体会(汇总12篇)

  【前言】幼儿性教育心得体会是关于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性知识的重要主题,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以下是热心会员“huikanwosi”分享的幼儿性教育心得体会(共12篇),欢迎参阅。

幼儿性教育心得体会

性教育心得体会 篇1

  这些问题可能一直困扰着你,孩子老摸妈妈的乳房怎么办?儿子总是摸小鸡鸡怎么办?闺女会夹腿磨蹭怎么办?孩子对父母的私处好奇怎么办?小男孩看小女孩尿尿怎么办?两个孩子脱下裤子看对方私处怎么办?孩子看到了父母做爱怎么办?

……

  头疼孩子那些关于性的问题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总会不断地遇到各种难题,一再挑战我们的认知和智慧。

  尤其是孩子的性教育——

  我们要么各种逃避,觉得孩子还小,不必懂这些。

  要么羞于启齿,遮遮掩掩、辞不达意,令孩子更加困惑。

  或者干脆简单粗暴地制止孩子的各种“不当行为”,虽然这些行为未必不当。

  我们的性教育是缺席的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因为知识的匮乏、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对子女的性教育基本等同于无。他们传递给我们都是狭隘、负面的性价值观,性是羞耻的,需讳莫如深。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上一个女生来例假了,人人都耻笑她,不愿意同她玩,因为这么小就来例假,她一定不是个好女孩。

  我还曾和同学一起偷偷嘲笑那些穿胸罩的女人,觉得她们太不知羞了,互相约定以后绝不穿胸罩,并且绝不嫁人。

  这都是我干过的蠢事。

  等我也来例假后,报应就来了。

  我不敢独自去买卫生巾;

  因为胸部发育我只得耸肩勾背、遮遮掩掩;

  我不太能和男生正常交友,特别容易脸红;

……

  这一切直到大学才开始改善,但至今仍有残毒遗留。

  青岛大学的张北川教授曾这样评价过中国人的性教育:“在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

  幸好你我的孩子生在了这个时代,我们不会再像父辈一样,对性教育讳莫如深,也不愿再把“性即羞耻”这样的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

  端正自己的态度,别带有色眼镜看孩子

  我第一次发现4岁的儿子玩弄阴茎的时候,十分生气,立刻厉声制止了他,我无法告诉他理由,只是强调不可以。儿子既委屈又懵圈,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他意识到了,这么做不好,是坏的。

  次数多了,他慢慢有了羞耻感。

  后来有一次,临睡前,他忽然从被窝爬出来,重新找出了长裤要穿上。我很奇怪,他一向怕热,喜欢穿着内裤睡觉的,今天很反常啊。

  我问他为什么要穿长裤,他说穿上长裤,就摸不着小鸡鸡了。从他的话里,我听出了苦恼、担心和羞耻感。那一刻我真的觉得特别羞愧和抱歉,我都做了什么!

  我明明知道他的行为跟性无关,

  绝不会给他带来伤害;

  我明明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这样做很正常、很普遍;

  但我就是无法克制住我自己,

  我打心眼里认为这样做不好,必须制止。

  不是儿子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是我从小就缺乏性教育遗留下来的问题。我得先迈过我这关,端正自己的心态。

  小男孩玩弄小鸡鸡、小女孩摩擦双腿,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他可能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只是这样做能让他感觉愉快,就像拥抱和亲吻让他愉快一样,跟大人眼中的性生活、手淫都没有关系。

  如果你发现他在触摸自己的生殖器,并且特别尴尬或者特别气愤的时候,先让自己冷静一下,然后再用温和的态度来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

  先提醒他一下:

  宝贝,我看到你在抓阴茎。

(因为孩子可能根本没意识自己在干嘛)

  然后告诉他:

  这是个隐私行为,只能私底下做。

  孩子有时会把触摸生殖器当成安抚自己的一种方式,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进行判断。所以,当他可以通过别的渠道来得到安抚之后,自然就不会触摸生殖器了。

  一般小孩子会在早晨起床和晚上临睡前触摸阴茎,所以,早上尽量别让孩子赖床,白天让孩子多活动,晚上一上床就想能睡着。或者可以在睡前通过其他方法安抚他,讲故事、抚触等等,令他安静下来,不必依赖摸阴茎安抚自己。

  性教育其实从出生就开始了

  去年3月,一则新闻被快速刷屏:杭州萧山高桥小学撤回了儿童性教育读本。起因是家长觉得尺度太大。

  这是一击重锤,它告诉我们,至少目前中国的性教育还是不乐观的。

  网上不少支持儿童性教育的文章,其后往往跟着一堆指责的网友。对他们来说,一看到性教育,就直接联想到性生活,进而又联想到性开放、滥交,因此对性教育避之唯恐不及,害怕教坏了孩子。可是性教育从来就不等于性生活啊。

  性包括我们身体上的性别特征、社会生活中的性别角色,最后才是性生活。

  当孩子降临这个世间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总是他是男是女——这个时候性教育就开始了。我们要向教孩子认识自己的五官、手脚一样,平静地教孩子认识自己的生殖器,而且要用生殖器的正确名称,阴部、阴蒂、阴道、阴茎、包皮、睾丸。

  也许你会和我一样觉得羞于启齿,但那只是你我以为而已,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词跟眼睛、耳朵没有任何区别。只有大人才会觉得这些词“耍流氓”。

  用正确的名称称呼身体部位,会避免传达给孩子错误的信息:生殖器官是不一样,需要隐晦的。身体的所有部位都是平等的,孩子意识到这一点,会对自己的身体感觉舒适。

  对身体部位的一视同仁,也可以帮助我们大人缓解下不必要的羞耻感。

  当然,周围人可能都在用小鸡鸡、小雀雀这样的称谓,没关系,我会告诉孩子小鸡鸡指的是身体的哪个部位,他不会因此迷惑就可以了。

  等孩子大一些,还要像教他洗脸刷牙一样,认真教他清洗自己的生殖器。

  如果你也家有男孩,推荐你和孩子一起读《小鸡鸡的故事》;如果你家是女孩的话的,可以一起读《乳房的故事》。

  告诉他,这是他的隐私部位,只有医生为他检查身体,或者爸妈帮他洗澡、检查身体时才可以看和触碰,其他人都不能看和触碰,让他懂得保护自己。

  话说回来,即便你对性教育避而不谈,也无法阻止孩子的好奇心,网络、电视、手机、高年级的孩子,乃至电线杆上的小广告,都可能对孩子输出你特别反对的性价值观,遗憾的是,没有你的帮忙和引导,他对这些铺天盖地的性知识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也许会因此走上歧途。

  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三四岁左右的孩子,大多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从哪来的?”

  能阅读到这里的你,此前肯定已经对性教育有了一些了解,并准备好的自己的答案。不过,先别急着给孩子讲受孕、分娩的知识,先跟孩子确认一下,他想知道什么,也许他只是想知道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你说那么多,他根本兴趣缺缺啊。

  学龄前的孩子,好奇心大多是很容易满足的。

  如果孩子确实想知道他是如何出生的,我的方法是陪他一起读《小威向前冲》。读完全书,基本上他的好奇心就满足了。

  更大一些的孩子,也许还会好奇精子是怎么跟卵子结合的。

《从尿布到约会》一书的作者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很好的性教育契机,告诉孩子,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是因为成年的男人和女人相爱,有时候他们在一起,男人会把阴茎放进女人的阴道里,这让他们感觉很好。后来,男人的精子从他身体里出来,通过女人的阴道进入子宫,精子和卵子在女人的身体里结合在一起,然后逐渐发育成宝宝的。

  我觉得这个回答真好,不带价值评判,只是在平静地讲解,最重要的,话里强调了“成年”、“相爱”等字眼,这是在告诉孩子,性交是两个相爱的大人做的事。

  孩子可能还会对他人的身体很好奇,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一起洗澡是个不错的主意。当然,当着他的面换衣服、上厕所这些,对于小宝宝来说,也是可以的。

  不过,等孩子开始对他人的裸体表现得不太自在了,就要停止以上行为了。一般建议过了5岁就不要和孩子一起洗澡了,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换衣服、上厕所了。各家孩子的心理发展都不一样,你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来定。

  孩子的教育问题,最后往往都成了妈妈的问题。

  我看到不少妈妈都在努力地学习,吸收新的育儿知识,爸爸的身影却不常见。性教育尤其需要爸爸的参与。

  真正做好孩子的性教育,并不容易。

  育儿这件事,除了孩子带给了我不尽的欢乐和幸福,另一个惊喜,就是我发现自己再一次开始成长。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性教案心得体会和感想 性的教育心得体会 篇2

  活动背景:

  近年来,学生遇到性骚扰和性侵犯案件不时发生,学生大量的时间对自己的伤害是无法知道的,或者因为羞愧的说出来和隐藏,突出当前青少年性教育仍然是一个很多缺点,加强青少年的性教育已成为紧迫的。“保护儿童不受伤害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国妇联人权和福利部门负责人蒋月娥说。她说,应该完善立法和机制来保护未成年人,尤其是女孩。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性侵害;了解性侵害的主要形式;知道防范和应对性侵害行为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2、引导学生了解性侵害发生的时间和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应变处置能力。

  3、使学生能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性侵害事件,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一些性侵害事件案例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准备防范和应对性侵害行为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学会自我防卫,构筑和谐天空》课件一份。

  学生准备:收集相关青春期生理变化的资料;调查生活中的哪些环境容易发生侵害事件。

  教学过程:

  1、谈话(叙述校庆幸免性侵害而成功自救的故事):请你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故事中的小青有哪些不当的行为、冯叔叔有什么不良的企图、加入小青没有成功逃脱会是怎样的结局、故事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小青在没有通知家人的情况下就独自在外逗留,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在遭受了性骚扰之后保持沉默,在一定程度上又纵容了犯罪分子;但其最后识别犯罪分子的企图,使自己避免了伤害。这一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防止性侵害的问题。

(板书:学会自我防卫,构筑和谐天空)

  活动一:让学生了解身体的隐私部位。

  1、哪些地方属于身体的隐私部位。告诉学生隐私部位不允许别人触摸的。

  2、不能在公共场合暴漏自己的隐私部位。

  活动二:了解性侵害的定义和性侵害的形式。

  1、谈话:以你现在的经验来看,什么样的行为才能称之为性侵害?哪些人容易受到性侵害呢?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性侵害是指非意愿性的并带有威胁性的各种攻击性行为,如强奸、猥亵。性骚扰是一种有害的和强迫的性关注,例如:戏弄、触摸、或辱骂等。性侵害的对象不仅仅是女孩,也包括男孩。

  4、谈话: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性侵害的相关案例,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你收集到得案例,小组同学讨论分析性侵害都有哪些形式。

  5、学生小组交流研讨。

  6、学生汇报。

  7、教师小结:常见的性侵害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暴力型性侵害(2)胁迫型性侵害(3)社交型性侵害(4)诱惑型性侵害(5)滋扰型性侵害

  活动三:了解如何预防性侵害。

  1、谈话: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往往是性侵害的主要受害者,你认为还有哪些具体的细节需要引起我们注意呢?

  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1)我们要对性侵犯的行为勇敢的说“不”。

(2)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或他人的饮料和食品。

(3)不要独自到偏僻的地方,如无人管理的公厕等

(4)避免黑夜单独外出,如有特殊情况要父母来接。

(5)对于不当或不舒服的身体接触,要勇敢地说“不”。

(6)衣着打扮要得体,不能太暴漏,不要随意显露自己身体的隐私部分。

(7)上学、放学或者外出时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尽量要结伴而行。

(8)不单独和异性呆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即使是在异性老师的办公室,也要开着门。不要随便到歌厅等娱乐场所,不单独和异性约会,尽量不在同学家留宿。

(9)不在网络上和陌生人聊天和视频。尽管在网络上聊天和视频可以娱乐,但应小心谨慎。

  某些人可能利用互联网欺骗年青人进入性侵害的情境;

  3、谈话: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关于性侵害的法律常识?

  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作为社会生活的弱者--女性往往是性侵害的主要受害者,特别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给予了明确的保护。同性性侵害的危害也很巨大……

  活动四:了解遭遇性侵后该怎么做。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

(1)遇到有人跟踪时,要赶紧向人多的地方跑。

(2)受到性侵犯后要及时告诉可信任的人:如父母、老师

(3)要尽量记住歹徒的特征,保护好证据,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报案,之后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请记住:成长路上,我们与法同行。

  课后继续收集相关资料,了解防范性侵害的好办法,我们将开展一次以“我会这样保护我自己”的主题班会,将你的好办法与大家共享,进一步提高我们每个人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3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也是父母的希望,因此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茁壮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父母的骄傲!在我认为,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要建立在信任、尊重、理解的基础上,以激励、提醒、引导为原则的赏识教育。我的孩子叫陈皓铠,今年6岁,正在上幼儿园大班,从儿子降生到现在,我在实际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儿子在我们父母眼里是个淘气、活泼、好学的孩子,当然也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挑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要纠正这些不良行为不能急于一时,需要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细心掌握孩子心理和生理特点,巧妙地加以引导。儿子从小到现在令我最头痛的事应该就是挑食,在家吃晚饭的时候常常是最后一个吃完,我在长时间地观察之后,决定用激励与惩罚双管齐下,先是给他灌输吃蔬菜的好处,对于他不喜欢吃的蔬菜从一点点开始到一大筷子,如果吃完了我就会在饭后奖励一颗糖或者是其他他爱吃的零食,也或者会带他去社区找小伙伴们玩。如果吃的很慢就要惩罚他洗碗,第一次是我陪他一起洗的,因为是冬天,虽然水很冷,但我还是坚持让他洗完最后一只碗,这样他就记住了:哦,洗碗真不容易呀!我下次一定不能最后一个吃完了。经过这次洗碗之后,儿子在家就再没有最后一个吃完过。

  也许孩子同时有好多个不良行为需要纠正,你不能期望他同时作出改变,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纠正一个,使孩子感到这样的要求是他力所能及的,便会较有信心作出努力,不要整天批评孩子,使孩子丧失信心。我们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尝试与学习的过程,在教育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因此我们碰到问题与矛盾的时候就要不断地交流与学习。

  以前,我们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和做法不满意时,就会批评他、责怪他,甚至大发脾气,结果孩子虽然按我的想法做了,但小嘴巴还是翘着的。慢慢地儿子长大了,也有了自尊心,我就想我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自己,换个角度,以儿子的立场来看待事物,结果儿子很乐意接受妈妈的这种改变方式,他主动地跟我聊起了幼儿园的一些事,哪些是他的好朋友、老师新教了什么儿歌、今天新来了一位同学……,等等。记得听同事讲过有关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当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要绝对地、无条件地、百分之百地坚信自己的孩子能行。”现在,我们会抓住孩子一点一滴的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欣赏、肯定、夸奖,如:“这个字写得真棒!”,“这首诗歌背得真好!”,“这个题目原来是这样做的啊!”,“现在宝宝做数学题不用扳手指头了呢!”,当他听到这些赞赏时,孩子的内心会产生更大的动力,还会做得更好。让我们多一点真心的夸奖和欣赏,这会变成无穷的力量,正是这些细微的亮点不断地累积,才能造就孩子一个健康、向上、快乐的童年时代。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在宠爱中成长的,习惯了家长过多地照顾和保护,造成孩子依赖性强,很自我,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许多挫折,有意识地让孩子受点苦与累、受点挫折,使孩子明白人人都有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我们要坚强地面对并克服这些困难与挫折,培养孩子克服骄傲自满,敢于面对困难,正视挫折并不断开发孩子的潜能。

  记得我家孩子在中班下学期的时候,教课上要求学会拍皮球,并且左右手都要拍满五十下。儿子一开始最多只能拍十几下,气得他把皮球一扔不拍了,怎么哄都不行,我就索性不理他,让他自己玩他喜欢的其他玩具,过了一段时间我开始重新为他打气:“谁说我们宝宝不行的,刚才只是累了休息一会儿,你看我们现在要重新开始了!”这样他放下本来在玩的玩具,跑过来说:“就是的,妈妈你看好我这次肯定能拍满”,虽然他还是不可能一下子就完成,但我在旁边一边鼓励一边为他数数,渐渐地离目标越来越近,终于经过一个下午超额地完成了任务。虽然我不知道他最终在期末的时候有没有过关,但我觉得只要他记住这个过程就够了——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达到目标,都是要经过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教育孩子需要我们多方面地投入关注与科学的教育,亲爱的父母们,让我们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学会给孩子多一点爱心与忍耐,让我们一致的爱带给孩子更多、更大的成功吧!

  愿所有的父母为拥有出色的儿女而得到最大的快乐!

对幼儿的教育心得体会 篇4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在幼儿教师的岗位上已经工作几年多啦!在去年的一年里,我学习到了很多。幼儿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细小的,但却是很有意义的。

  而担教室领导的工作更是官虽不大,但事关重大;事虽不多,但繁杂琐碎;虽然辛苦,但也很有乐趣。这学期就我担任了中二班的教室领导,对于在过去的两个月来,担上任的教室领导来说,是有一点的难度。我在刚开学时候,有一些不适应,每一天总是忙的我不可开交,不知所措,可是我此刻已经适应了过来啦,其实只要自我认真做好自我的工作,合理的安排时间,这些都是没什么问题可在的!

  那么在此,我就谈谈这个学期以来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常规管理常抓,体现教室特色

  我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进入中班,我明显感觉就是小孩子的个小,太过于活泼,有的小朋友嗓门也不小,活动的量也较多。可是这就是中班的孩子。看起来比较乖巧、活泼、好动,为了坚持优良的常规,保证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我和配班梁教师下定决心。在常规管理中,把一些比较调皮、行动比较自由的孩子,我把他们放在教师的眼皮底下坐,便于教师随时对他们进行教育;一些理解本事强,但就是控制不住自我行为的孩子,我们异常留意他,对他严格要求;另一方面也及时表扬他,使他不再影响到他人。在对待全班的所有幼儿时,我一般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幼儿的主动性也就大大提高了,被表扬的感觉就找到了。

二、爱心

  要做好教室领导工作的首要条件是:

  1、拥有优良的心态;

  2、对教室领导工作的热爱,只要对这项工作具有主动的热度,才能把教室领导工作做好。其次,对待孩子要有关心、爱心、耐心、细心,关爱每一个孩子是做一个好教室领导的前提,我们要像对自我的孩子一样去关爱他,爱护他、教育他、培养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感觉教师像他的家人、像他的妈妈,一样时刻关心他们的成长,让每一位父母也能够放心地把孩子送到我班里来

三、家园联系

  认真做好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工作,我们是运用电话采访和当面的沟通。父母对教师的工作配合了、支持了,教室领导的工作做起来也就容易了、简便了。于是我们经常经过丰富多彩的家园联系栏向幼儿父母介绍幼儿园活动的新动态,明确自我该怎样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另外,我经过校讯通及时地把每周的教学资料发送给父母们,让父母及时了解我们的动态。此外,我认真填写幼儿手册,对每个幼儿在园表现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再平凡的工作都会做得大放光彩!期望我以后的工作能做的更好,做到父母对我放心,做到园领导对我有信心。加油!

幼儿教师的爱心心得体会 篇5

  11月6日至11月10日这一周是消防安全宣传周,我园开展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活动一:走进消防中队——我爱消防员叔叔

  11月6日上午,大班年级组结合阳刚体验活动组织幼儿参观了留下消防队,接受消防安全教育。

  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消防大队后,看到红色的消防车上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消防工具时,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消防官兵向大家介绍了消防车辆和一些随车器材装备,用浅显的语言告诉孩子们许多消防车上的小秘密:切割机、破塞器、消防器械、高压水枪、防毒面罩、氧气瓶、急救箱等消防装备。

  孩子们还观看了消防官兵穿消防制服、消防泵喷水等业务技能表演。观看表演的孩子们为其加油鼓掌,齐齐称赞消防员叔叔出车时的威武迅速。表演完毕,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尝试穿消防服。在孩子们穿消防服的时候,消防官兵借机向大家介绍消防服的穿着要领。

  接下来的环节,孩子们参观了消防叔叔的休息室、学习室、盥洗室、图书阅读室、食堂、体育活动室,看到那些有棱有角的被褥和摆放整齐的各类物品,孩子们都忍不住惊叹起来:“哇,好整齐哦!”消防员叔叔还手把手的教小朋友叠被子,孩子们摸着方方正正的被角,从心底佩服消防员叔叔。

  最后,孩子们和最喜爱的消防车和消防员叔叔合影留念。这次参观消防队的阳刚体验活动,使孩子们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孩子们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消防队员们勇敢、守纪的品质也将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活动二:理论联系实践——幼儿安全我保障

  11月6日中午,幼儿园邀请了留下消防中队的曹教官,为全体教职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曹教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初级火灾的应对方法,并强调烟以每秒3至5米的速度往上冒,因此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往下跑,4至6层湿毛巾最佳。下楼梯时要注意安全。

  曹教官不仅从理论上向大家传授消防安全防范知识,还现场演示了消防水带的使用方法,并强调操作要求。曹教官针对幼儿园都是女教师,力量有限的情况,指出两人一起使用水带的使用方法:一人开水,一人拉水带。在解答疑惑环节,他更是细心地回答沈玉兰老师提出的困惑。

  经过曹教官的培训,教职工们很快掌握了消防水带的使用要点。随后,大家纷纷接过消防水带展开了实际操作演练。只见他们沉着冷静,迅速拉开水带,奔向着火点;卷水带也是毫不示弱地单人进行。大家在曹教官的带领下,熟练地掌握了消防水带的操作要领,提高了处置突发火灾的能力,为创建平安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活动三:消防应急演练——我会沉着不慌乱

  为了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扩展消防安全知识,提高火灾逃生紧急疏散的能力,11月6日午后,幼儿园中心园区的全体师生联合留下消防中队展开了消防演习活动。

  随着安保人员及时发现位于北门厅的火源后,由保健医生拉响了警报声。各班老师有条不紊地指导孩子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镇定而快速地沿着墙边和楼梯扶手,依照既定路线安静、有序、迅速的撤离到操场上。老师们迅速清点人数并及时向总指挥郑秀凤园长汇报。而后,留下消防中队的曹教官在观察的基础上针对本次消防演习做了点评和总结。

  这次的演习活动,不仅让师生们懂得发生火灾后如何进行自救、拨打119电话报警,更懂得了面对突然发生的重大事故要沉着冷静、紧急撤离。

  活动四:普及消防知识——我是宣传小标兵

  在消防安全周,我园除了除了日常的消防安全培训和学习外,也对幼儿和家长进行了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在消防周期间,各班老师对幼儿进行了消防安全的教育。有的通过视频观看,引导幼儿学会火灾逃生方法;有的通过故事讲述,引导幼儿注意日常防火;有的通过小游戏,萌发幼儿的消防安全意识。孩子们还用绘画的方式,将自己学到的消防知识画下来,让爸爸妈妈们也进一步了解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家庭消防安全的意识。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6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当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其(幼儿)身心和谐发”,“应当切实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是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成为具有健康心理的、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新一代,是现代化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摆在广大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全新的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两年多的系统的探索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

  一、优化育人环境

  幼儿园环境是潜在课程,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外在条件,在对幼儿心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创设与教育适应的良好环境,能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1、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

  一是为幼儿提供充满生机、能陶冶幼儿心灵的自然环境,如在园内种植草坪、花卉、栽种果树、开辟种植园地、修建嬉水池、改建沙地等,让幼儿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二是创设与教育目标相适应的学习、游戏环境,如利用纸箱、饮料瓶、快餐盒等废旧物品创设美工区、音乐区、娃娃家、小舞台、商店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区域,为幼儿提供了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索。

  三是创设以心理健康内容为主的墙饰,“我们一起玩”、“妹妹摔倒我扶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等巨幅墙饰挂在教学楼醒目处;活动室布置美丽的图案,时时提醒幼儿合作、谦让、快乐、勇敢、不怕困难等。从而使幼儿园的每一块墙壁,每个角落都成为育人之地。

  2、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

  一是建立充满融融爱意的师生情谊。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如果教师多给幼儿一些爱护、关心,就会使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因此,我们总是用满腔的爱去对待幼儿,使他们喜欢上幼儿园,并能愉快地参加集体活动。

  二是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个幼儿,潜心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能力差异,尊重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力求做到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评价孩子时尽量采用鼓励的语气“知道你行”、“相信你会做得很好”等,在这种充满尊重、鼓励的良好氛围的影响下,孩子们变得乐观、自信,并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

  三是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促使幼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我们首先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再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逐步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集体要求,教给他们一些协调同伴关系的方法,帮助他们获得正确的交往技能。

  二、重视渗透教育

  心理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且有反复的可能。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必须要注意幼儿园全方位的渗透,坚持一贯性、连续性的教育与引导,这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

  1、学科渗透。

  各科教材内容均从不同方面渗透着对幼儿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它们既有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也有心理教育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我们在各科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在中班语言活动中,通过进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等,让幼儿明白要取得成功不但需要克服困难,而且还要学会动脑筋想办法。在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便利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来激励他们,教给他们解决困难的办法。

  2、游戏渗透。

  游戏是幼儿自愿参加的轻松愉快的活动,也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游戏活动中最容易接受指导和训练。

  3、日常渗透。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要从日常生活着手,坚持下去,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帮助幼儿养成对每件事如洗手脸、穿脱衣服、收拾整理玩具等都要认认真真,绝不马虎的习惯;培养幼儿做任何事情(如绘画、玩游戏、听故事等)都有始有终绝不半途而废,具有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和顽强的毅力。

  4、随机教育。

  随机教育是根据临时出现的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它对培养、巩固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绘画活动中,有的幼儿因不会画而哭,有的幼儿把笔一扔不画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总是抓住机会,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明白“哭是没有用的”,并让大家讨论“应该怎么办”,引导幼儿克服困难,完成作品,建立起自信。

  三、进行针对性教育

  针对性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状况设计的专门活动。研究中,我们围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进行针对性活动方案设计,并按方案组织教育活动,如:我们观察到班上有少部分幼儿性格内向、胆怯,不愿意与同伴交往,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活动区设计了“娃娃过生日”,有意识地引导这部分幼儿参与活动。活动中,让一名幼儿扮演娃娃,其余幼儿扮演小客人,小客人带着礼物到娃娃家祝贺娃娃生日,娃娃热情地接待小客人,小客人将礼物送给娃娃时大胆地说出了祝贺的话语。他们相互交谈,唱生日歌,跳快乐舞,这样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孩子们自然地交往,就连平时性格孤僻的幼儿此时也活跃起来了。

  四、开展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指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由教育者设计和组织,以活动为基本方式,引发幼儿的主观体验和感受,从而对幼儿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达到形成和改善幼儿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不同类型的幼儿和幼儿不同的心理需要,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对幼儿进行心理辅导。

  一是创设活动情景,通过以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情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发泄不良情绪,形成健康心理。

  二是角色体验。幼儿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其扮演角色所具有的心理品质,帮助幼儿构建自身所欠缺的心理品质。此外,我们还运用了诱导、体贴、亲近、信任、鼓励等方法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维护幼儿心理健康。

  五、坚持家园同步教育

  家庭是幼儿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父母的言行对幼儿具有重大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正面的,则会有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效果;如果这种影响是负面的,则会削弱或抵消幼儿园教育效果。因此,家园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在家园配合中通过家园栏、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活动,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向家长宣传“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让家长熟悉本项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操作方法,使他们支持配合幼儿园教育,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教育理念心得体会 篇7

  《教育新理念》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改实验的课堂上呈现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焕发了生命的活力。通过学习《教育新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对平时听的课改观摩研讨课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反思,我们反思了一些问题,现与同行们思考、交流学习体会。

  反思(一):学生的认知起点在那里?

  学生认知的定位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因此教师对学生认知起点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对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对许多知识的学习已不仅限于课堂,他们从现实生活中学、从网络中学、从课外读物中学、从课本中学等等,在这样信息时代突飞猛进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还是从知识的逻辑关系去寻找学生认知的起点,而忽视学生本身的现实认知起点,就难免出现课堂上突如其来的问题或尴尬的场面,如果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及师生关系的失和。

  反思(二):一定要小组合作才是合作学习吗?

  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策略,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过程与结果并重,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必须是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来达到,在思维碰撞,方法共创氛围里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真正意义,因此,现在许多研讨课都采用了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但也看到,由于过多过急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特别是优等生独立思考时间过少,使部分学生思维产生惰性,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小组交流,跨组交流,全班交流,只要是有效的都是合作学习,有的教师全面理解合作学习意义,认为非要小组合作学习才是合作学习,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这重要问题。

  反思(三):“做”与“说”谁更重要?

  你做过的你记住了,但你说过的却忘记了。如美国物理学家哈尔莫斯指出的“学习物理的唯一方法是做物理”。在物理教学中无论知识或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做物理”的活动。目前,许多课堂教学学生发言热烈,一节课学生都在抢着说,有的甚至书本不翻一下,铅笔不用一下,课堂热热闹闹,课后反馈效果却不尽人意。因此,在课堂上要十分讲究节奏,该动眼观察时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该动脑思考时就给足时间安静思考,该动手操作时就给足空间让学生摆,该动笔练习时就要求学生练习,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有机结合,使课堂思看结合,说写结合,动静搭配,达到最佳的有效教学。

  总之,在新教育理念下我们要对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期盼着新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

幼儿性教育心得体会 篇8

控制孩子是最不正确的教育

  如果你只是把全部的认知教给孩子,孩子最好也不会超过你;仅有孩子自我才明白,什么对他是最好的;看见孩子的前提,是看见自我;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

“我们自我想象孩子应当是什么样,然后再想象出对付孩子的办法”,这是十分可怕的育儿观。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育儿观呢?——其实,我想说的是:亲子关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大家都听过“性格决定命运”,那什么决定性格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我们童年遭遇的亲子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心里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一整套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构成了我们的性格,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母婴依恋关系奠定了孩子的生命底色。童年的关系模式,与我们今日的事业,婚恋,亲子关系,有着丝丝入扣的对应。这么说好像人生是决定论,实际上亲子关系决定的是我们人生的起点。

孩子需要被看见

  我们先说说孩子的“存在感”。存在必须在关系中才能产生。如果婴儿对妈妈笑,妈妈没有反应,婴儿就傻掉了。他会想,“我存在吗,妈妈存在吗,这个世界怎样了?”如果婴儿的各种反应得不到妈妈的回应,那婴儿会活在一个感觉里,就是整个世界都是支离破碎的。

  那么,通常的回应有哪几种,并分别有哪些后果呢?

  第一个就是重复对方话语中跟情感有关的词。

  比如说宝宝跟你说,“妈妈,这个小狗好可爱啊!”那妈妈能够回应说“妈妈看到了,真可爱!”

  这就是重复他说的话。重复对方表达出来的情绪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绪,去确认它,彼此都会很幸福。

  第二种是无关反应。

  比如一个小孩子说“妈妈,我刚才看见了一只狗,好可爱的!”。有的妈妈会说:“你作业写了没?”。

  如果孩子在最初和妈妈的沟通中,经常得到无关反应,那么,长大后,他就会感觉到跟别人沟通是一种很愚蠢的事情,于是变得冷漠。当然,他也可能会十分聪明,在自闭在自我的世界中的时候,思路很清晰,但他觉得跟别人聊天是很无聊的事情。

  第三种是情感逆转。

“妈妈,这个小狗好可爱啊。”“报纸上刚报导一个人因为狂犬病死了!”。等等类似这种反情感的话,你们会感觉到你的能量出去了,被活生生地拧回去。

  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不会记得这个愤怒的,但这个愤怒一向藏在心理,之后就会经过情感逆转表达出来。

  第四种,就是不想回应。

  我不明白大家有没有做过一些恶梦,比如自我掉坑里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险,就会呼喊“妈妈”,可是妈妈没有回应。这让孩子会感觉“要死了,妈都不会来救我”。

  如果你想暂时自我存在自我的世界中,不愿意回应孩子,你能够跟孩子说,“我明白你想跟妈妈互动,你的要求很好,但由于妈妈自我的原因,妈妈想自我待一会,这不是你的错。半个小时后妈妈再陪伴你好吗?”

性教案心得体会和感想 性的教育心得体会 篇9

  孩子超过多少岁,父母就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换衣服了?从小就要给树立安全意识,学会如何保护好自己,同时孩子的性教育一定要及时教给孩子!

  在屋里换衣服,小小费忽然冲进来,爸爸赶紧拉他出去,并且告诉他:“妈妈换衣服啦,给她一点空间吧。”

  为什么别当着孩子换衣服?因为当习惯成自然,会潜移默化传递一种信息给孩子:

  在别人面前换衣服很正常。可是,身体明明是自己的隐私,学会保护好自己,必须先守护好身体的秘密,不能随意给别人看。

  2岁就萌发的性别意识

  有句话说得好:只有孩子发自内心的去在乎自己的身体,他才会有意识地去保护自己的身体。

  中国有一句俗语说:“儿大避母,女大避父。”然而在父母的概念里,80%的人都认为这种“避”都是要到七八岁,甚至10多岁的时候才开始。

  事实上,孩子的性别意识在2岁左右开始萌发。只不过这个时间段他们尚停留在对自己的性别判定,就是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但对于性别间差异的好奇感也在逐渐萌生了。

  所以对孩子的性别教育,2岁应该是个开端。

  3岁半的孩子,对性别差异已经能较为清晰地有所区别。有一天家里人跟他打趣开玩笑,“让妈妈给你生个妹妹吧。”小小费就问我:“妈妈,妹妹是女孩还是男孩?”我说,女孩。“哦,那我喜欢妹妹,妹妹不跟我抢玩具,不喜欢弟弟。”你看,这么个小屁孩已经很清楚地知道,女孩和男孩不一样。

  入厕关门,学会尊重别人的隐私

  从孩子2岁起,就要有意识的给他们灌输男女有别的概念。比如告诉男宝宝,妈妈洗澡上厕所都是女孩的事,不能偷看。也尽力让女宝宝洗澡这些事由妈妈操作,告诉她爸爸是男生,不能参与女孩洗澡这样的事情。

  在家庭里,不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入厕时一定要关门。

  这个举动是在告诉孩子:

  入厕是很隐私的事情,要学会保护自己。

  强调界限感

  除此之外,一定要和孩子们强调,隐私部位不能让别人触摸。

  爸爸和妈妈分别给男孩和女孩去灌输这样的思想,并明确告诉他们,哪里是不可以被别人触摸的,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性别界限感。同时要告诉孩子,有人触摸你的隐私部位时,一定要大声呼救,甚至哭闹的方式引起他人注意,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电视上屡屡报道的儿童性侵案让人心有余悸,所以在孩子的性教育上,一定要抛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引导孩子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保护防线,不给坏人有机可乘。

幼儿教育心得 篇10

  一学期来,我们在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帮忙下、在教师们的默契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高质量的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教育的需要,是幼儿园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逐渐走入了农村幼儿园,它是一种时代的需要,也是幼教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对于我们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来说,要求是比较高的,我们仅有不断学习,才能了解园本课程的真正含义。我们经过学习《幼儿教育研究》、《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等杂志上有关的文章理论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经过听、看专家报告、姐妹园的介绍,逐渐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服务观,新观点的认识和深入,使之转化为教育行为,并加以分析、提炼、概括,体现以儿童发展为本,体现教育发展的新理念,逐渐建构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每周一、三为幼儿园全体教师会,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仅有经过不断学习,才能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质量

“质量就是生命”,对幼儿园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都已掌握了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但在观摩现场活动时,却发现教师并没有将理念在自我组织的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究其原因,一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二是怕管不住幼儿,影响教育效果,故在组织教育活动时,不敢让幼儿充分感知,而是草草收场留于形式。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的阵地,是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教研活动方法,能使研究更为深入、精确,因而教研组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制度,构成“我要学”的学习氛围。在教师业务学习时采用听读式的基础上,观摩各种活动,并结合实际,充分发表自我的见解,交流看法,最终构成共识,这样使教师明白,幼儿的主体地位主要表此刻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凡是幼儿能想的,就让他自我去想;能做的,就让他自我去做,以充分发挥幼儿的进取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牢固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念,促进观念与实践的统一。同时,为了帮忙教师能获取最新信息,每次外出活动的教师会及时反馈,让教师们从一个个优秀的活动中受到启发,获得感性的认识,教研活动的学与思、教与研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促进教师提高自身认识,优化教育行为。

  一学期在紧张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实中结束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项活动的开展、成功都离不开我们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在这个充满挑战、充满朝气、聚满人气的新世纪,我们将不断努力,不断摸索,以使我园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更好地为幼教事业作出贡献。

幼儿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1

《幼儿教育》虽说是一本杂志,但其中的内容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看完每一期的《幼儿教育》,我都深有感触,因为这本书不仅是针对幼儿教育,对家庭、社会、幼儿园、教育都有很好的认识。一本薄薄的杂志有精彩的“方案研析”、真诚的“教养笔记”、甜蜜的“教师书房”、良好的“家园互动”等等,每个内容形式都写的如此深动,尤其是教养笔记,真的能让人受益非浅,也能给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 教养笔记”中的一篇文章让我很感动,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看懂孩子让孩子愉快进餐“幼儿进餐是幼儿园最重要的生活环节,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班上孩子们不挑食、吃得多、吃得快、吃的干净又安静。可对于小班的孩子们是很难到达老师的期望。

  每天,在吃饭前,我们老师就会对孩子提要求,吃饭时,要保持安静、干净。可班上的孩子却不是像你所说那样按要求去做。我班上有个孩子每次到吃饭时候,他就会跟我说,老师,我已经在家吃饱了,不要再吃了;要不就说,老师,我不要吃菜等等的理由。老师发现这样的情况下,经常与这位孩子做思想工作,多陪他吃饭,多鼓励这孩子积极进行进餐。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是有那么的一点进步,可还是少不了他那种,种种不想吃饭的理由。或 许我们老师处理的方式却不一样,我们有时候由于心太急而忽略孩子的需求,看了这篇教育笔记后确实让我们感触很多,也学到了很多。组织孩子们进餐看似简单,其实不容易。我们要做一个会观察、分析孩子行为教师,积极探究孩子进餐行为问题的原因。

《幼儿教育》中还有好多吸引我的栏目及文章,有些文章虽简短,内涵却很深邃。文中的一些观点都是非常值得我们细加品味的。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篇12

  各项工作基本收尾,拿出书,利用这个时间,我好好的读了《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书中主要讲了孩子的乖张性和攻击性如不加以抑制,发展下去就会逐渐严重,形成反社会倾向,形成暴力人格。孩子的任性如不得到控制,她会变得为所欲为,唯我独尊,社商缺失。这就给育儿者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建立权威。家长有权威才能让孩子合作,家长有权威才能保证育儿理念得以贯彻,家长有权威孩子才不会因被溺爱而不成器……

  我想,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学校与家长共同完成的,所以了解家庭教育,对我们教师学校的教育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刘维隽刘姥姥的这本书,让越来越多父母们能获得姥姥的育儿知识经验,那是我们的福气呀! 刘姥姥的这本书以她可爱的小外孙女小荷的教育案例为线索,将姥姥自已对早教的理解与实践融入在里面,她一点不苛求小荷学习文化知识,相反她一个劲鼓励小荷玩,她陪着一起玩,姥姥认为孩子在小时候吸收性最强,就要给孩子们最高效的学习方式,玩则是最好的方式,宝宝们通过玩,通过对外界环境的不断探索,来发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来感知这个未知的美好世界。

  读了姥姥的这本书后,我们就能得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保护人性,是育人,爱因斯坦曾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剩下的就是人性呀!从这本《站在孩子的高度》的点点滴滴中可以看到刘姥姥对保护小荷的人性做得是如此的到位!她用实际的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教育,如何给孩子自由,如何智慧的爱孩子,如何巧妙地与孩子沟通,如何处理孩子的不良情绪,如何陪孩子一起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