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心得3篇(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心得体会1500)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党和国家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心得3篇(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心得体会1500),供大家品鉴。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充分发挥机关基层党组织作用,对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近日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是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
牵住党建工作责任这个“牛鼻子”。加强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建强机关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条例》总结机关党建工作实践经验,在“领导和保障”一章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党委、机关工委、机关纪检监察工委、单位党组(党委)、派驻纪检监察组以及机关党委、机关纪委的职责,理顺了工作关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形成抓党建工作合力。党组(党委)要突出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牢固树立抓机关党建是本职、不抓机关党建是失职、抓不好机关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坚持机关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主要负责人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职责范围内党建工作。只有“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落实好机关党建工作责任,才能为机关党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保障。
把牢党的政治建设这个“硬杠杠”。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和国家机关提出当好“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的指示要求。这次修订的《条例》,完善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并提出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应当遵循5个方面的原则,为机关党建指明了方向。加强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条例》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全篇,作出了一系列规定,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增写“党的政治建设”专章,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落实党的政治建设责任,推动党和国家机关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上带好头、作示范。党组(党委)要从基本制度严起、从日常规范抓起,运用和巩固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不懈推进理论武装,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带头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全面贯彻执行、确保党和国家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用好党员教育管理这个“指挥棒”。《条例》坚持抓在经常、严在日常,对党员教育管理、关心关爱党员、发挥党员作用、发展党员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着力建设高素质的机关党员队伍。党组(党委)要以多种形式组织机关党员开展学习教育,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组织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健全党内关怀机制,扩大关心关爱覆盖面,开展党员“政治生日”等活动,让机关党员感到组织温暖。组织机关党员深入开展“双报到”、创建党员先锋岗、争当服务群众标兵、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树牢全心全意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中实现价值。选优配强机关党务工作人员,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使机关党建工作不偏航、不掉向。
近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其中,他强调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着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健全和落实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重大任务落实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纵观历年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干部管理、基层党建、人才工作等方面抓住关键、重点发力,组织工作党旗领航、“亮点”突出,统筹推进、蹄疾步稳。尤其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最前沿发展处,更应谨防在政治建设、责任主体、党员管理、纪律建设等方面问题“回潮反弹”“变相抬头”,要在“中国之治”显著优势“动态”转化为治理效能时,寻求永恒课题的“解锁密码”。
谨防“硬杠杠”变为“橡皮筋”,要在寻求“动态平衡”中坚守为政之本。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政治要求是党员干部的“硬杠杠”,谨防标准不一、多头解释。执政者在夯“基”垒“台”建设过程中,强化制度意识是指导实践的重要抓手,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提高政治站位,紧密联系实际,谨防执政改革中“宽、松、软”“橡皮筋式”的政治建设标准和要求。要聚焦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从严从实巩固发展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克服无规则的、紊乱的“看客”心态和“走读”行为。要实地调研各地城乡差距,合理配置职能与资源,在人财物力输入、输出“双向流动”中,把握“时度效”,分层分类分项施策,稳中求进、高效运转,推动实现更高层次的供与需、给予与付出的动态平衡。
谨防“责任田”变为“自留地”,要在推进“动态革命”中提升综合实力。敢为领头雁,甘为孺子牛。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各级责任主体抓严抓实党建地位,深耕细耕“牛鼻子”的“责任田”,层层传导压力,尤其在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末梢神经”处分类施策,激活“细胞”活力。“动态”治理是在执政过程中综合能力的展现,考验的是抓班子、带队伍的执政本领和综合素质,由实践、人民、历史反复检验,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发挥聚合力“堡垒”作用。要变“给我上”为“跟我上”,率先垂范,把牢“硬肩膀”上的责任与担当,谨防“景观亮化”“大摊子搞政绩”虚浮化形式主义。要结合“当下改”和“长久立”,明确划分责任,突出主责主业,切莫在“民心事”推脱扯皮中原地踏步,成了讨价还价而消耗精力,群众寒心而固步自封的“自留地”。
谨防“标准化”变为“产业链”,要在调整“动态管理”中坚持守正创新。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等制度时,“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基层党组织在制度化保障和推进过程中,要谨防党内政治生活“标准化”建设变为动作僵硬、机械复制的“产业链”。《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围绕支部主体作用,突出党员队伍建设。要聚力搭建学习教育、管理培训、先锋模范交流平台,共筑“中国梦”志愿服务,助力“三大攻坚战”。要选优配强基层党务干部,创新运作机制,积极转化成果,在“红色教育”“示范路带”“民情速递”等“自选动作”上突出发挥“支部+”“党建+”作用,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做精做新做实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干部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树立创新思维和精品意识,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以服务为导向严督实导、总结评价。
谨防“免疫剂”变为“催化剂”,要在做好“动态清零”中狠抓纪律建设。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结合软弱涣散村(社区)专项整治排查部署,持续深入开展村级组织换届驻点摸排“回头看”,从基层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生态改善、基层党建、信访维稳等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调研,理顺民主管理流程,集中清理整顿无制度、无人员、无场所、无资金保障的“空壳支部”。要紧盯“四风”新动向,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技术“赋能”解决时间、空间约束问题,强震慑、严惩戒,让群众积极参与到“开门”抓纪律建设关键岗位上,定岗定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警惕“微腐败”“绵绵”催化民生领域苗头问题,常注“防”“治”结合“免疫剂”,把自己日常“体检”,同志间红红脸、出出汗真正落到实处,防止不闻不问,“没关系”“小事情”思想做派引发纪律建设“大塌方”。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是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基础,而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抓好组织体系建设要将中央和国家机关“最初一公里”、地方党委“中间段”及基层党组织“最后一公里”纳入到严密的坐标系建立过程,进一步确定党组织体系“方向明、贯彻实、细节精”的基调。
“x轴”方向明。坐标系的建立中,x轴确定了正方向。党的组织建设始终要求中央领导要为全党同志立标杆、作表率,中央和国家机关是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先行者、领头雁,在贯彻执行党组工作条例和党的工作机关条例上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制度建设,健全领导机制,明确党组织功能定位,把握整体的正方向,以“带队伍、抓关键、谋全局”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建设指明发展方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作为党组织“坐标系”中的风向标,在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上要以身作则,正气凛然,才能上行下效带动党组织体系建设。
“y轴”贯彻实。坐标系的y轴通常是指纵深,意味着深入程度。地方党委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中间段”,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言而喻,除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要保持和党中央高度一致,坚决将地方党委建设成“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管理严格、履职尽责”的坚强组织,也要结合实际改进完善相关机制、保障党员权利、提高执政能力等方面上下功夫。地方党委以纵深推进的姿态贯彻实地方党委工作条例和党组工作条例(试行),完善好党委(组)议事决策机制,将一些党中央的好政策切实传到基层,带到群众中去。可见,“y轴”的纵深象征着地方党委必须以对中央和基层两负责的态度担起党组织体系建设中的巨大责任,保证上传下达。
“标度”细节精。单位标度是构成“坐标系”必不可少的要素,而党组织体系中468.1万个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坐标系”的“单位标度”。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要“硬核”,补齐各项短板,着眼各项细节。以遵照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主线,并在从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日常监督到加强党组织制度建设,从提升企业、农村、机关、学校、村(居)等基层党组织建设到突出政治功能上持续发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走好“最后一公里”,画好严密的党组织“坐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