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课题:12月份《数图形的学问》教学反思6篇(数学数图形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数学小课题:12月份《数图形的学问》教学反思6篇(数学数图形教案),以供借鉴。
对小学生思维而言,思维的有序性是较为重要的思维品质之一,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智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小学生认识数学,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是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就的,必须渗透到我们的每一节课,每一个习题中,做到日积月累,最终达到水滴石穿的效果。
《数图形的学问》这节课,教材中创设了“鼹鼠钻洞”和“菜地旅行”两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把故事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按一定规律数图形,不重复,不遗漏,得到数图形的一般规律,发展学生有序思考能力。有序思考是指(按一定顺序观察、分析和思考),它的`优点是(不重复、不遗漏)。
数学知识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并使其终身受益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研究证明,思想方法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会成为这个人今后处理事情的一个思维定势。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孩子的有序思考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
本节课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下册36页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会找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特征,有序思考等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我们班学生课外知识比较丰富,有的学生早已会套用公式来计算图形个数,但对公式是怎么得来的不是很清楚,而且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用数的方法来计算。因此教学中我利用班班通资源,制作课件,让学生充分体会数的过程及方法,自主参与找规律的过程,最终达到能列式计算出答案为目的。讲完后回到办公室,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课堂引入生活化:
关于如何数角、数三角形、数长方形,有的孩子已经掌握,但不知所以然,这是孩子们学习的起点,正是准确的把握了这个起点,尊重了孩子们已有知识,注重规律的探寻。我以4人打电话作为导入,先是出现问题,导致无法统计打电话的次数,出现矛盾,再让孩子开始想办法有顺序的打电话。
二、注重知识迁移:
在数线段和角时,我是由打电话迁移到数线段数角。整节课我围绕你是怎样数的?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注意教方法和教规律,我整节课设计由易到难,由单项训练到多项训练,尤其是对数角的设计尤为突出,先借助数的方法数4条射线组成的角,再数6条射线组成的角,教学中紧紧围绕规律,逐层深化,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掌握了个规律,同时数角的知识得到了深化。
三、凸现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学生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本节课我在教学的时,利用迁移的规律,使学生掌握了数角、数三角形、数长方形、数平行四边形的规律,并且在数的过程中注重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能将算式与图形一一对应从无序到有序,是一种思维的渐进过程。这节课上,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发现、研究、探索问题的全过程,进而发现有序数图形的.方法,让学生亲自体验到有序数学思想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一次次思维火花的碰撞之后,学生们想出各种办法数出图形中的个数,不仅增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在有情境图插入图形中时要注意引导题意的要求。
在小结时,我并不是让学生总结出数角的公式,而是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在整个学习和实践数角的过程中有哪些感受和发现,让学生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和顺序,实际上是让学生总结归纳的过程。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数角过程中的顺序,角个数的变化体会得比较深入。收效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有条理,并具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图形中的学问”一课中,数图形不是“数”而是图形的计数问题,图形计数是研究一个图形中包含基本图形个数,数出某种图形的个数是一类有趣的数学问题,怎样数图形的个数就能做到不重不漏,全部数出来呢?其实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类数。这节课我通过让学生亲自数一数的活动,经历从简单到复杂图形计数方法的过程,体验到数图形的不同方法:随意数、按一定顺序数、分类数、利用总结的方法计算等策略,从中感受按照一定方法计数图形的优点,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有序思考和学会归纳总结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这节课,我有以下体会:
一、目标定位要准确,注重计数图形与归纳方法相结合。
“数图形中的学问”一课,教材编排相对简单,仅限于这种单一的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的计数。而数学老师都知道,与本课相关的辅导内容却是很多的,如组合的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等等。另外,这种简单的图形计数隐含了一个背景知识“等差数列的求和”这一知识点,四年级除了个别学习奥数的学生知道以外,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因此,在设定目标的时候注重图形的计数与方法的'归纳,没有把重点放在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上。而将重点放在了计数图形方法的探究如何列式解决图形个数的问题上。
二、认知起点要把握准确,把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数学的认知紧密结合。
关于如何数角、数三角形、数长方形,有的孩子已经掌握,也懂得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对于稍复杂的图形就不知所以然,这是孩子们学习的起点。正是准确的把握了这个起点,尊重了孩子们已有知识,注重方法的探寻。整节课围绕“你是怎样数的?”和“你是怎么算的?”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教学。有序地数图形大部分学生都会,因此我在上课开始时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出简单图形的个数,当学生说出数线段的两种不同方法后,就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图形个数的方法,并立刻加以运用。学生经历由利用已有经验去“数”,到运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去“算”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要得当,注意把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的建构有机整合。
借助多媒体设备的演示,较好地呈现了学生数图形的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归纳、总结数此类图形的方法,使学生的抽象能力得到发展。如何帮助学生从自己“数图形个数”的方法中,提炼出“算图形个数”的方法,并进一步加深对算图形的理解和认识呢?我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解决了这一难题。首先,利用课件呈现出学生数线段的两种方法,非常清楚明白;然后,在练习数三角形和长方形时,通过不同色彩对单个图形和组合图形进行闪烁,帮助学生有序地数出图形个数;另外,在数较复杂的组合长方形时,更要利用了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了每层个数和有几层的问题。
四、教师角色定位要准确,做到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教师的有效引导相结合。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自然就喜欢老师的课堂。上课老师很强的亲和力,自然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样我也充分的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生探索过程中,适时地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建构数图形的方法,从课堂氛围看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的,说明了教师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数图形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一个专题。学生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已经体验到用字母或者图形来表示和代替生活中复杂的具体模型。在数图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有序的数法,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发展推理能力。在本册书的第二单“线与角”中已经认识了线段,作业中也接触到一些简单的数线段的方法,在之前二三年级的乘法学习中也具备了一定的推理和归纳能力。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图形的过程通过开展让学生亲自数一数的活动,从探索与实践中体会到数图形的不同方法(任意数、按一定顺序数、总结规律数),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有序思考并学会归纳总结的能力。
一、抓住主线具体剖析。
“数图形中的学问”这一课时,书本中展开的内容相对单一,仅限于数线段这一种方法。但是生活中面临的具有问题五花八门,因此我们要注重开发引导学生学会将具体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方法这一能力。因此在这节课刚开始的时候,我先安排了一个简单的“握手”小游戏:每4人为一小组,小组中的每位同学分别与其他同学握一次手。通过这个游戏旨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无处不在,要学会如何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将它们转化为简单的数学问题。该课时中主要将数线段这一数学方法展开讨论且采用学生普遍能够接受的两种方法进行有序的数,很少有同学能够想到第三种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我会只针对这种方法注重学生会数并且数的不重复,不遗漏即可。整节课围绕“你是怎么数的?”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探索和研究。在教学中注重方法的探索和规律的总结。
二、问题情境的分析要具体和透彻。
关于如何数线段这一问题,之前第二单元的习题中已有过接触,有的孩子已经掌握,也懂得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但是方法有些单一,也不懂得其中的学问,变换下问题情境,有些同学就不懂得去迁移转化。这节课围绕的是小鼹鼠钻洞这一背景材料,要从中抽象出数线段这一数学模型,并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围绕“你是怎样数的?”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教学。因此问题情境要分析的透彻,解读的要到位。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小鼹鼠,你会如何钻”。这一步骤没有展开,部分学生会误以为,小鼹鼠走过的路线跨越过了几个洞。并且要说清小鼹鼠是往前走,而不能往后退。这个细节一般只要强调一下学生就不会弄错。但是这一部分并不是该课的重点,因此也不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去细究。
三、探索环节要深入,板书规范且易于发现方法规律。
学生在数小鼹鼠的路线时,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答案。有的学生会具体的画出小鼹鼠和地洞,有的学生会利用字母表示洞口,以多组字母组合展开的形式数,有的学生则已经想到了用数线段的方法来数。要让每种学生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结果。引导学生学会从具有到抽象这一数学模型建立的能力与思想方法。学生在讲自己画的内容时,要让学生说清自己所画的内容以及如何思考的。在教学数线段的方法时,按端点来数,大部分同学能够思考得到。板书的时候也要按从不同端点出发画出相应的图形。而课本上的第二种方法(按不同的距离来数),只有少部分同学可以想到。因此这里教师可以边板书边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这是按照不同的距离来数的。并让他们总结出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他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的(有序思考),它的好处是不重复、不遗漏。通过另一个背景材料“小鼹鼠的菜地旅行”,让学生懂得知识迁移,进一步巩固新知识。单程票这一知识大多数学生难以想到,教师可以先解释。并引导学生将该问题情境转化为数线段的数学方法。让学生分别用两种方法来数,教学中紧紧围绕规律,逐层深化,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掌握了个规律,同时数线段的知识得到了深化;最后再根据同一图形的延展提炼归纳出计算这类图形个数的方法,并借助一个过渡练习,学生就轻松地掌握了方法,最后同学掌握了方法后,进行沟通整合,拓展迁移练习。通过数图形的过程,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认真贯彻、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学生探索为主,教师有效引导相结合。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应更注重学生。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的探索和讨论上。同时作为教师我也应充分的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生探索过程中可适时地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建构数图形的方法,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探索与发现并存。
五、不足之处。
本节课中上下来尚且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需改进:
1、情景引入环节不够细致和不够透且在无关紧要的点上重复太多以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应让学生尽可能的多说一下钻洞的方法。让他们在说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体会到只要从一个洞进去,另一个洞出来就可以了。而不是后面因为转化为数线段,就理解到一条路线经过了几个点。单程票这个点如果2,3个学生都不能说出,就直接出示其定义,不然整节课在时间把握上便会出现问题。
2、这节课安排的内容有点浅,在教学中忽视了两种方法的有效巩固,对后进生的学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对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本节课的梯度设计较浅,本节课是一堂承上启下的一课,因此应进行适度的拓展,开拓同学们的视野,进一步巩固知识迁移的能力。如:“在一个大角里加一条射线,你能快速地数出这个图形中共有多少个角吗?”类似的问题。
3、另外互动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这有赖于教师合理的引导,引导的到位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就能很好的跟上老师的节奏,上出一堂精彩的好课。
只有认真地上每一节课,才会有很多好的收获。“教然后知困”,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反思,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寻求解决不足的方法。一位教师,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历练和思考,才会不断地成长。
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有条理,并具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图形中的学问”一课中,数图形不是“数”而是图形的计数问题,图形计数是研究一个图形中包含基本图形个数,数出某种图形的个数是一类有趣的数学问题,怎样数图形的个数就能做到不重不漏,全部数出来呢?其实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类数。这节课我通过让学生亲自数一数的活动,经历从简单到复杂图形计数方法的过程,体验到数图形的不同方法:随意数、按一定顺序数、分类数、利用总结的方法计算等策略,从中感受按照一定方法计数图形的优点,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有序思考和学会归纳总结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这节课,我有以下体会:
一、目标定位要准确,注重计数图形与归纳方法相结合。
“数图形中的.学问”一课,教材编排相对简单,仅限于这种单一的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的计数。而数学老师都知道,与本课相关的辅导内容却是很多的,如组合的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等等。另外,这种简单的图形计数隐含了一个背景知识“等差数列的求和”这一知识点,四年级除了个别学习奥数的学生知道以外,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因此,在设定目标的时候注重图形的计数与方法的归纳,而没有把重点放在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上。当个别学生会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和求线段的公式时,我也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将重点放在了计数图形方法的探究如何列式解决图形个数的问题上。
二、引入设计要简洁有效,解决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的现实原型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强调从现实情境中引出数学概念,让学生经历数学抽象的过程,从中感受数学的现实背景,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是而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之一就是“有几种不同的车票”,以前老师为了更体现数图形数生活的联系,就设计了学生熟知的有几种不同的汽车票的情境,而现实生活是汽车票一般都是“一元通”不管到哪个站都是一元钱或两元钱。所以我设计了“单向的火车票有几种”的情境,因为现实生活中,火车票一般不会是一个价格坐到任何地点。而且我设计的是单项的火车票有几种,避免了求出线段条数后还要乘2的情况,因为两地之间有几种火车票存在方向问题,a地到b地和b地到a地是需要两种不同的票。看似简单的引入,其实是老师精心的设计,使本课的引入简洁有效。
三、认知起点要把握准确,把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数学的认知紧密结合。
关于如何数角、数三角形、数长方形,有的孩子已经掌握,也懂得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对于稍复杂的图形就不知所以然,这是孩子们学习的起点。正是准确的把握了这个起点,尊重了孩子们已有知识,注重方法的探寻。整节课围绕“你是怎样数的?”和“你是怎么算的?”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教学。有序地数图形大部分学生都会,因此我在上课开始时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出简单图形的个数,当学生说出数线段的两种不同方法后,就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图形个数的方法,并立刻加以运用。学生经历由利用已有经验去“数”,到运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去“算”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记得前些年,外出学习时,总能听到一些年长的同事说,公开课不过就是秀课,没有什么意思,我们平时的课怎么可能这样去上,哪有时间这样去精心准备;还有人说反复地磨课,对被磨班级的学生也是一种不公平,被磨课的学生为什么就应该接受不成熟的课而占用他们的时间呢?这些话乍听上去似乎有些道理,但我也在想,时装秀上的服装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不会穿到,但是,这些风格和元素将会引领着人们的穿衣打扮。所以,我觉得公开课还是有它非同寻常的价值的。
学校的公开课,每人每学年都会上一节,大家也都会去认真的准备,但是,没有新的思维进来,就将是原地踏步。所幸的是我校王伟民校长很有远见,让我们参加了深圳市田国生名师工作室。在工作室这样一个平台的影响与引领下,我们得到了新的血液的注入,工作室赠送给我们的每一期教育杂志,发给我们阅读的教育专著,让我们首先在“知”的层面打下基础。开学不久,田老师布置我和蔡妙秀老师上一节工作室及全校的公开课。听到这个消息,感到有压力同时也觉得很幸运。没有想到工作室的工作会开展得这么接地气,直指教学与教师成长的核心问题。带着幸运与感激的心情开始着手准备课。这一路走来,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
一、集众家之长,理念先行——“备课”所思
首先,选择课题之思:是上计算课、概念课,还是上一节综合实践课?是上一节自己听过的专家上过的课,还是挑战一节自已没有听过、也没有上过的课?上课的价值是什么呢?一是要展示出水平,但同时也是给自己新的挑战。最后,经过综合考虑,我选择了没有教过的四年级数学好玩中的《数图形的学问》一课。
引发的思考:我们小学阶段到底有哪些课型?每一种课型的上法有没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哪种课型或是哪些课是适合公开课的?这本身难道不是很好的课题吗?
第二,纵横理念之建构。从教以来,由于没有教过三四年级,又没有熟读过课程标准,所以,对于这一节课的纵向与横向的知识结构得先了解。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我开始发现2011年版《课程标准》这本书不再那么无味了,它成为我备课之旅的一个“指南针”,同时,让我在上这一节课时犯知识性错误的机率降到最低。
引发的思考:平时的课,为什么不可以让《课标》与课本同行,进行单元备课,或是学段备课呢?这样做不是反而提高效率,降低了课堂上犯知识性错误的机率吗?为了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功,作为数学教师应苦练哪些基本功呢?
第三,独立设计方案。结合课标并调动自己大脑中存储的理念尝试独立设计,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把课本中的情景换成了乘地铁的路线问题,形成了一个初稿。
发现问题:如何让学生觉得这个问题有趣且有探究的必要性?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觉得有必要学习呢?当然,学生觉得有趣,有必要学习,也就是要刺激其大脑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第四,博采众家之长。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开始上网查找有关这一节课的资料,收集有关这一节课的视频,还有与这一节课有关的论文或是教学实录,发现:有以握手为问题情景的,也有与原课不变的两课时教学的实录。我还发现,《数图形的学问》这类课型,它适合学生独立思考加汇报交流,但以往上课教师都是采取一问一答式,没有很多的生生互动。不管怎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逐层将孩子的思维引向深入,在思维的难点处缓一缓,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发现与概括,最后引导学生回过头来梳理整节课的研究过程,并引导学生将数学的思想出方法迁移。
引发思考:是不是一问一答式就是传统课堂?而小组合作的形式适合这节课吗?小组合作中,会不会出现“替代思维“的现象,反应敏捷的学生会不会在小组讨论中就成了这个组的大树,出现树大好乘凉,最后,让一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后轮为班级的“长期观众”呢?小组合作的弊端如何避免又将是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课题。
第五,名师指引,督促“知行合一”。一开始,没有强列的磨课意识,但田老师告诉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叶伟生老师将会给予我们指导。接着叶老师电话来了,他要我们(包括蔡老师)先传教学设计,准备好后进行磨课,希望把试教的视频发给他。没有想到叶老师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给了我很宝贵的意见,在教学设计上进行了很多的修改,包括标点符号与格式,还在教案的后面附了建议,从课的结构,课的理念,课的重难点等提了详细的建议与指导。
以下是叶老师长长的留言:
下面有几点思考:
1、情境设计很好,与生活直接联系。但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一下出现30个站点对他们来说提出了学习的挑战也可能带来了学习上的压力,甚至产生畏惧和焦虑的心态。当然后面提出了“知难而退,化繁为简”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能起到一种数学方法的学习也不失其价值;另一种方式是减少站点数,从离学校最近的站点作为起点来引入,只有4个站点。掌握规律后,然后再增加站点数。到底用哪种方式,请王老师斟酌。
2、课前交流是“如何计算连续自然数相加”,这不能说是课前交流,只能说是知识的铺垫,这个可以在上一节课处理。何不换成关于“有序思考”的游戏。
3、关于找出多少个站点,设计中做到让学生自己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然后按照“文字表示、图形表示、字母表示和列式表示”,这是这节课的精彩所在,体现了数学的逻辑思考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呈现这些不同的方法?王老师采用“学生上台来汇报自己的方法。台下同学作评委,给台上的同学提问,或是提出建议和补充。”这种处理方法很好。但要注意这些方法之间的联系要兼顾,比如列式“1+2+3+4”,“1、2、3和4”在图形和字母表示方法中指的是什么?
4、练习题目在教案中要体现出来。因为你只上30分钟,练习题估计时间比较紧张。建议:第3题调为第2题,原第2题设计成“小组合作制作动车票”。第2,4,5和6题类同,可以在一个情境的基础上扩展,比如在第2题的基础上扩展“往返”,删掉第4,5,6题。
5、这节课的内容是四年级的吗?它的前备知识应该是三年级上学习的“搭配的学问”,那节课涉及有序搭配的问题。那么这节课和“搭配的学问”一节课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以上想法,仅供参考。
叶老师用语委婉,但建议中处处可见其尊重与智慧。最后一条就是在引导我去看课标与教师用书,要明白知识点的前后联系。
二、知学生认识之短,磨课同行——“备生”所思
第一次试教,带着很好的心情开始,结果是带着一头的雾水出教室。自己想要的效果根本没有达到。由于我们学校四年级只有四个班,学校还要安排参赛录相课的试教,后来就选了五年级试教,结果,学生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晚上,又电话叶老师,叶老师在百忙中还抽出一个多小时给我指导,分析原因。正如叶老师在后来的《对思维教学一些思考》一文中说到的:数学教师中存在着三种思维活动,一是专家的思维活动,通常以演绎的形式将繁杂的思维过程处理成凝炼的思维结果,以书面语言为载体在课本上;二是教师的思维活动,以教案、板书、语言等为载体呈现在课堂上面;三是学生的思维活动,以答问、作业等形式反映出来。而我第一次的试教,完全只有教师的思维,以思维的输出为主,只想着怎样在20分钟内把课上完,完全是走流程(因为,想将公开课压缩成区里举行的20分钟的录像课来上)。后来反复几次试教,虽然每次都有新的困惑,但经过调整后又产生新的动力。最后,田老师还是要求上一节完整的课,时间上充足了,就注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和改变。
磨课中的发现:同一个课题,在不同年级上效果是不一样的。在磨课中可以发现学生在认知上的盲区和兴趣所在,以便做好充分的预设;面对不同的学情要“投其所好”,知道这个年段学生的喜好;磨课要请同事来听课,不同学科的不同学段的教师会给自己不同角度的建议。
三、课上知已所长所短——“备己”所思
在前面的磨课中,学校主任和同事们也听了课,指出,(我)缺少激情,没有进入状态;爱重复学生的话,语言不简洁;评价学生也不兴奋。这些问题的确需要改掉,心理暗暗表示:课上尽量不重复学生的话,让自己的语言更简洁一些。正式上课后,发现自己改了一些,但还没有能做到想改就改的地步,看来还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努力地去改正。
引起的思考:如果自己对所教的内容都不热爱,表现不出兴奋或者是好奇的情绪,学生又怎么能受到感染呢?如果以一种过于“淡定”的状态进行教学,这样的课就会缺少节奏感与趣味性。
四、课后观课之评课——“提升”所思
课后,各位名师与同伴们对我这一节课给了不少肯定,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1、让学生边画边讲,结合课件动态呈现思维的详细过程。在思维的生长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2、从形到数,再从数到形,在这一相互的过程中充分地辨析。
3、教师在呈现思维过程时把握住思维的层次性和递进关系,把握住先形象后抽象的原则。
4、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精彩生成来升华课堂。例如,课上生成的精彩回答,或是教师期待的精彩问题出现时,要及时鼓励学生把他的想法仔细说一说,引发其他孩子的共鸣,让学生的思维层次达到另一个高度。
5、引导自主探究还不够到位。整节课的小问题比较多,如果能以一个大问题进行教学,以“数图形有些什么学问?”这样一个大问题为构架,大问题呈现的思维的大空间,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此基础出提出的相关小问题。
6、最后的练习中的一些问题:“找不同的三角形“难道相同的就不找吗?如果找正方形呢?是不是可以拓展一下,让学生接触一些变式练习。
活动结束后,工作室QQ群、工作室博客上发表了9篇工作室老师们的评课专文,每一位导师与同伴的观课评析文章,有理论,有具体方法,有肯定,也有好的建议,让我再次得到修正与提升的机会。
读了蔡妙秀老师的精彩反思之后,我很受启发,觉得自己也要好好写一写反思,把自己的感悟与收获及时记录下来,正如巫小明校长(工作室第一期成员)所说,有所思所悟时,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不然很快就消失。而写反思的过程也是一次练笔与提高自己的概括与梳理能力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也是收获同伴与导师们影响的过程。
这次的公开课,让我发现听讲座或是看名师上课,与自己上公开课的成长效果差别是很大的,前者只是给了你一个认知的框架,或是“知”的层面,只有理念,没有执行力,最终不过是纸上谈兵;而不听不看,只是自己操作,那是缺乏理念指导的“行”,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行,只有实现“知行”合一才能体现出公开课的价值所在。
这次的公开课让我看到,这种五段式:备课——磨课——上课——评课——反思的教研形式,可谓之“实”,之“新”与“活”。能源源不断地激活执教者以及观课者的思维,不断地开启新的认知窗口。看到工作室每一位成员、学员的思维之窗,没有年龄界线,只有新的学习起点。让我真切感受到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教研学习的共同体对我们青年教师的意义和价值。
本次公开课,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这么系统地备课、磨课、上课,到后来学校同事、工作室的导师、工作室伙伴们一起来参与观课评课再到反思的系列过程,带给我的是触类旁通,是成长的快乐。在这一路上,因为有你们同行,让我倍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