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教学 > 正文

3的组成教学反思5篇(大班数学3的组成教案反思)

2024-02-13 10:38:19教学

3的组成教学反思5篇(大班数学3的组成教案反思)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3的组成教学反思5篇(大班数学3的组成教案反思),供大家赏析。

3的组成教学反思5篇(大班数学3的组成教案反思)

3的组成教学反思1

  数的组成由20以内的扩展到100以内,数增大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因此,在《数的组成》这一课我注重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采用了情境式教学,加强学生的观察、操作,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掌握这些概念,得到成功的.体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导入部分创设了“为蓝猫过生日,回答蓝猫的提问”这一有趣的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复习了旧知识,还产生了新的疑问。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其掌握知识点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数的组成、实物之间的关系时,我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操作:数小棒、摆小棒、分小棒、说意义,观察三者间的关系等活动,深刻理解组成与数、实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通过“抢答”、“对口令”等活动形式,在愉快的氛围中解决重难点。

3的组成教学反思2

  本课我从学生熟悉的20以内的数数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口头数到100多,基于这点,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利用学具袋里的小棒。在反复的点数过程中,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数的组成也是基于20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让学生数出35根小棒,42根小棒。并让学生思考怎样摆放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35,42。即让学生把小棒摆成几个十和几个一,从而使他们透彻的理解数的'组成。

  这节课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拐弯处数数处理不妥,强调不够,如49数到50的数数。因为在课前的数数训练中,学生基本都能数到100多。因此,在课中就忽视了这一点,以为学生都会了,其实很多学生都在滥竽充数。而事实上,这正是学生的难点。所以,以后每一堂课,都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起点,做到心中有数。

  2.在一个教学环节结束后,小结不够。这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

  3.表扬性语言用的比较少,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表扬。就是表扬起来也是生硬,不自然。课堂教学上,缺少了点艺术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的组成教学反思3

  本次活动主要问题 在本次活动的一开始,我将3辆小汽车,分给甲幼儿1辆,乙幼儿2辆。幼儿再把汽车还给我。请个别幼儿把事情按顺序说清楚。在学习3的第二组分合时,我问幼儿“3辆小汽车还可以怎么分?”时,有的幼儿回答是这样的:3辆车全分给1个幼儿;3辆车1人1辆。

  分析发生原因

  作为新教师的我在活动中,没有预想到幼儿会做出这样的回答,这也是我在活动前提出的'要求不够明确。在活动中,孩子常会把实物图中的总量在表达上混淆。例如:3个苹果,说成3个大苹果。

  解决 策略

  1。 明确要求。

  (1) 分给两个人才是分成2份。

  (2) 每次分的结果不一样就是不同的分法。

  (3) 给一个人不算是分,是全部给。

  (4) 将3辆汽车分给1人1辆是分成了3份。

  2。及时纠正幼儿出现的错误。苹果有大有小,因此,只有讲苹果,才能代表全部。

3的组成教学反思4

  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数的组成是加减法运算的基础,是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之一,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必备知识。通过创设相应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操作。引导幼儿去探索、体验理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并将自己获得的知识用交流的方式表现出来。

  本次活动重点旨在让幼儿学习2、3的组成,知道2分成两份有一种方法,3分成两份有两种方法;活动难点是认识分合号,通过分合号和分合式,初步感受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活动以情境创设导入,让幼儿自主来分萝卜,初步感知2可以分成1个和1个,引导幼儿说出“2可以分成1和1”,并紧接着引出分合号,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手指摆一摆来加以巩固。在此基础上,便导出3的分成,同样利用实物书本的分发来让幼儿自主体验3的分成有两种方式,同时让幼儿自己能利用分合号来说出3的分成情况。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较为积极,能投入到我创设的情境中去。最后再以“按特征分类”的操作形式让幼儿巩固活动重点。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中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给小动物分食物”“与好朋友分享书本”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从而知道了2分成两份有1种分法,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2和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不过在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对分合号欠考虑,将分与合分开来学习使幼儿有一定的屈解,在以后的活动中应有所改善。

3的组成教学反思5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于是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1—5的组成时,引导学生用手指表示数,用彩色笔画圆点表示数,根据老师的要求动手摆圆片、摆小棍摆出不同的形状来表示数等;()教学2—5的组成时,我先让学生动手分圆片或小棍,把它们分成两部分,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数的组成自然而然的在学生的谈话中总结出来了,接着我让学生们一起观察、讨论,发现规律,说说怎样能更快地记住数的组成,在肯定学生有自己想法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说说那种方法更好、更简单易记,找出最佳的方法。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学生不仅掌握了5以内数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的意识。

  游戏是学生的最爱,是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找家”、“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5以内各数;“他是谁?”的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对序数、基数的认识;“扑克牌游戏”和“手指歌”帮助学生记忆数的组成。再加上童谣、歌曲的介入,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3的倍数教学反思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