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教学 > 正文

微格教学教案9篇

2023-09-16 17:41:04教学

微格教学教案9篇

微格教学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1、学习并掌握蹲踞式跳远中的腾空与落地动作,体会踏跳腿充分蹬直髋、膝、踝三个关节,使身体充分腾起。

  2、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时空感。

  3、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投准的能力,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力量素质,提高投掷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单脚踏跳、准确有力,腾空收腿。

  难点:跑、跳的自然结合,腾空的角度与高度。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一)准备部分:(约需8分钟)

  1、常规教学: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提出教学要求、强调安全,安排好见习生。

  2、徒手操:(全班呈体操队形、四列横队进行)4×8拍

  a.头颈运动、b.腕、踝关节练习、c.体侧运动、d.弓步压腿、e.全身运动。

  3、针对性练习:跳越垫子:学生在已布置好的15—20米的场内完成。

  组织方法:横队队列不变,第一排行进间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其余学生原地练习,第一排完成后,依次为二、三、四排。

  达成目标:交换两脚,熟练跳跃。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统一步调、勇于向前的精神。有利于集中学生精力、烘托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二)基本部分(约30分钟)

  这个部分共安排了两个内容,即蹲踞式跳远的新授内容、游戏:沙包投准。

  一是蹲踞式跳远的新授内容,共20分钟,其中讲解、师生共同活动15分钟,分组练习5分钟。

  老师将学生带到沙坑场地,进行现场跳远感受,其方法是:让学生跳越一定高度的皮筋,进行跳远尝试练习,体会踏板、前摆动作,并让身体腾跃一定高度。练习时,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二是安排游戏:沙包投准,共10分钟,每人5个沙包,投2-3次。

  (三)结束部分(约2分钟)

  这部分主要是放松整理、评价总结、安排收还器材、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微格教学教案 篇2

  课题:

  初中三年级体操技巧课(片段);

  设计者:

  xxx;

  训练技能:

  讲解技能

  训练目标:

  运用简明语言,能合理地组织讲解的结构和顺序,重点的强调和提问,并与动作示范技能相结合。

  学生情况:

  通过上次课的教学,学生对后滚翻动作有了感性认识,多数学生已能初略掌握,但许多同学对何时插手、何时推手等关键动作还存在模糊认识,动作概念和要领还没有真正掌握。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动作概念和要领,并能熟练做出正确的后滚翻动作。

  学习任务: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提问,讨论回答出正确动作概念。教学策略:通过学生的示范,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对问题的思考;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学生回答出后滚翻动作插手、推手的时机,从而指导自己顺利地完成动作。

  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引起注意);

  2、讲解动作,了解要领;

  3、学生示范,提出问题;

  4、学生回答,师生交流;

  5、讲解示范,形成结论;

  6、掌握要领,进行练习。

  教学组织:

  海绵垫两侧站立听讲,分组进行练习。教学器械:海绵垫四块

微格教学教案 篇3

  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培养自己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我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早期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如果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

  学生回答明确: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

  那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你了解我国古代那些关于农耕的传说,谈一谈。

  学生回答: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自主预习】

(一)河姆渡原始农耕

  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

  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

  河姆渡原始农耕

  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

  2、时间:距今约7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4、农耕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家畜(猪)

  7、原始手工业:陶器、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2、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石刀、渔叉等

  4、农耕作物:粟

  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

  6、原始饲养业:猪、狗

  7、原始手工业:陶器、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学生讨论归纳了解以下知识

  大汶口出现贫富分化,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合作探究】

  1、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2、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呢?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的相关内容,我们一起

  列表比较总结一下本文所学内容。

微格教学教案 篇4

  化学微格教学

  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与任务

  使学生在掌握中学化学教学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会结合具体化学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几种重要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教学要求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典型案例使学生理解不同教学技能的选取原则,使用方法,注重学生的教学实践训练,使学生学会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技能.教学大纲: 第一讲 教学语言,讲解,板书技能 一,教学要求

  选择中学化学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教学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的教学应用分析,使学生学会依据教学内容不同类型来确定教学语言的表达,讲解的组织和板书的设计.二,教学内容

  1.讲授部分:教学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应用分析;(3学时)2.实践部分:教学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的单项微格教学训练.(3学时)三,教学方法

  典型案例分析——组织讨论——分析总结——编写微格教案——微格教学训练——评价与小结

  第二讲 导入,过渡,结束技能 一,教学要求

  选择中学化学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导入技能,过渡技能,结束技能的教学应用分析,使学生学会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来确定导入,过渡,结课的形式和语言表达,进行系统优化的教学设计.二,教学内容

  1.讲授部分:导入技能,过渡技能,结束技能应用分析;(3学时)2.实践部分:导入技能,过渡技能,结束技能的单项微格教学训练.(3学时)三,教学方法

  典型案例分析——组织讨论——分析总结——编写微格教案——微格教学训练——评价与小结

  第三讲 演示,变化,课堂组织调控技能 一,教学要求

  选择中学化学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演示技能,变化技能,课堂组织调控技能的教学应用分析,使师范生学会依据中学生认知,兴趣,心理特点来确定演示,变化,课堂组织调控的方式.二,教学内容

  1.讲授部分:演示技能,变化技能,课堂组织调控技能应用分析;(3学时)2.实践部分:演示技能,变化技能,课堂组织调控技能的单项微格教学训练.(3学时)三,教学方法

  典型案例分析——组织讨论——分析总结——编写微格教案——微格教学训练——评价与小结

  第四讲 提问,强化,课堂诊断技能 一,教学要求

  选择中学化学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提问技能,强化技能,课堂诊断技能的教学应用分析,使师范生学会依据中学生认知,兴趣,心理特点来确定提问技能,强化技能,课堂诊断技能的方式和途径.二,教学内容

  1.讲授部分:提问技能,强化技能,课堂诊断技能应用分析;(3学时)2.实践部分:提问技能,强化技能,课堂诊断技能的单项微格教学训练.(3学时)三,教学方法

  典型案例分析——组织讨论——分析总结——编写微格教案——微格教学训练——评价与小结

  第五讲 教案编制技能 一,教学要求

  选择中学化学教材中不同类型且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教案编制技能的教学应用分析,使师范生学会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确定教案编制方式.二,教学内容

  1.讲授部分:教案编制技能应用分析;(3学时)2.实践部分:教案编制技能的单项微格教学训练.(3学时)三,教学方法

  典型案例分析——组织讨论——分析总结——编写微格教案——微格教学训练——评价与小结

  第六讲 教学技能应用系统优化

  一,教学要求

  总结各教学技能的作用,特点,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技能类型及其方式.二,教学内容

  选择中学化学教材不同类型且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分析其适用的不同教学技能,讲解进行教学技能系统优化的依据和原则.三,教学方法

  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总结归纳 四,课时安排 2学时

  教材及推荐参考书: 1.《化学微格教学》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自编

  2.中学化学微格教学教程,北京教育学院组编,朱嘉泰 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 3.课堂教学技艺,许高厚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教学策略,李哓文,王莹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0 考核方式:实践,笔试

微格教学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的结束是教师对一节课有计划、有目的的结束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归纳、总结、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进行及时的巩固、概括、运用。把新知识新技能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教学行为称为结束技能。

  对于任何一项活动,结束都是很重要的。“善始善终”就是告诉人们做事情既要有好的开头,又要有好的结尾。但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结束不予重视。或者一听到下课铃,不管讲到哪里,就宣布下课。或者,讲完课后放手让学生作练习,不闻不问。这都是教师备课不精,计划不周所至。这样的结束对学生的认识活动没有什么帮助。

  课堂教学结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基本技能。良好的结束是一节优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将系统的知识、技能完整地再现于学生面前,不仅使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使学生获得掌握知识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本节课我的`训练技能即是课堂教学的结束技能。主要安排了四个环节:一归纳总结学习内容;二、概括提炼,升华知识点;三、学生自我学习;四、布置作业,置疑生趣。

教学过程:

训练技能

微格教学教案 篇6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探索,经历解方程组的过程,体会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通过代入消元法,使学生体会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和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数学化归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2、重点难点

  重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选择将哪个方程适当变形,使所选择的方程变形后系数较简单,使得代入后化简较容易并最终使方程组的运算较为简单。

(一)阅读静心:(读一读)

  阅读提示:阅读、理解并记忆以下相关概念。

  1.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含有每个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两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3.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学生活动:学生提前候课,课代表组织进行理解性阅读。

  设计意图:一是课前静心,使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二是通过课前阅读加深对前节课相关概念的理解。

(二)旧知检测(抢答游戏)(比一比)

  看谁掌握最好,看谁反应最快。

  1、判断题:

  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吗?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1)(不是,因为方程有三个未知数)

(2)(不是,因为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

(3)(不是,因为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

  2.选择题:下列哪一对值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

  3.已知方程,(1)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2)再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并比较哪一种形式更简单。

  学生活动:注意力高度集中,快速抢答,如果前面学生答错,后面学生可立即起来补充。

  设计意图:此环节将对旧知的检测设计成题目的形式,并且以抢答的方式进行,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对前面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前两题主要是检测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第3题涉及的知识是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最关键的一步,所以放在这里练习也是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活动2【讲授】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想一想)

  用身边的实例,引出问题:成都市盐道街中学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在七年级举行了“数学高斯争霸赛”,赛制规定:每班胜一场得5分,负一场扣2分,我班为了挺进决赛,想在全部10场比赛中得到36分,那么应胜多少场?负多少场?

  问题导思:

  1、题中有几个未知量?

  2、题中包含有几个等量关系?你能勾出题目中体现等量关系的句子吗?并写出等量关系。

  3、你能设适当的未知数,列出方程(组)解决此问题吗?(只列方程(组),不求解)

  学生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并尝试着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1)解法一:设胜x场,则负(10-x)场。

(2)解法二:设胜x场,负y场。

  列一元一次方程得: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得:

  设计意图: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引入,比较能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比学生的两种不同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学过,会求解,二元一次方程没有学过,所以绝大部分同学都不会求解,怎么办?引出学生求知欲。

【第三环节】师生合作,探究新知(议一议)

  问题:对比二元一次方程组 和一元一次方程,你有什么发现?你能通过什么数学方法将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吗?试试看。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派代表讲解思路。

微格教学教案 篇7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探索,经历解方程组的过程,体会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通过代入消元法,使学生体会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和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数学化归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2、重点难点

  重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选择将哪个方程适当变形,使所选择的方程变形后系数较简单,使得代入后化简较容易并最终使方程组的运算较为简单。

(一)阅读静心:(读一读)

  阅读提示:阅读、理解并记忆以下相关概念。

  1.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含有每个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两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3.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学生活动:学生提前候课,课代表组织进行理解性阅读。

  设计意图:一是课前静心,使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二是通过课前阅读加深对前节课相关概念的理解。

(二)旧知检测(抢答游戏)(比一比)

  看谁掌握最好,看谁反应最快。

  1、判断题:

  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吗?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1)(不是,因为方程有三个未知数)

(2)(不是,因为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

(3)(不是,因为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

  2.选择题:下列哪一对值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

  3.已知方程,(1)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2)再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并比较哪一种形式更简单。

  学生活动:注意力高度集中,快速抢答,如果前面学生答错,后面学生可立即起来补充。

  设计意图:此环节将对旧知的检测设计成题目的形式,并且以抢答的方式进行,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对前面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前两题主要是检测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第3题涉及的知识是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最关键的一步,所以放在这里练习也是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活动2【讲授】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想一想)

  用身边的实例,引出问题:成都市盐道街中学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在七年级举行了“数学高斯争霸赛”,赛制规定:每班胜一场得5分,负一场扣2分,我班为了挺进决赛,想在全部10场比赛中得到36分,那么应胜多少场?负多少场?

  问题导思:

  1、题中有几个未知量?

  2、题中包含有几个等量关系?你能勾出题目中体现等量关系的句子吗?并写出等量关系。

  3、你能设适当的未知数,列出方程(组)解决此问题吗?(只列方程(组),不求解)

  学生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并尝试着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1)解法一:设胜x场,则负(10-x)场。

(2)解法二:设胜x场,负y场。

  列一元一次方程得: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得:

  设计意图: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引入,比较能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比学生的两种不同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学过,会求解,二元一次方程没有学过,所以绝大部分同学都不会求解,怎么办?引出学生求知欲。

【第三环节】师生合作,探究新知(议一议)

  问题:对比二元一次方程组 和一元一次方程,你有什么发现?你能通过什么数学方法将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吗?试试看。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派代表讲解思路。

微格教学教案 篇8

《随机事件与概率》微格教案

  今天我所要训练的技能是导入技能的故事导入技能。我的教学片段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第一节——随机事件与概率。

  由于我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从知识基础方面来看,中学生在小学学习分数时已经初步接触过概率,但由于概率的内容比较抽象,中学生直观能力强但抽象能力较差,所以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导入采用故事导入技能。)

  下面开始我的微格教学。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来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狄青是北宋的一名大将,他战功显赫,在一次平定南方战乱的战役前,他呀,为了鼓舞士气,召集了所有的将士,说:“我现在要用100枚铜板来占卜,把他们抛向上空,如果铜板落到地面上的时候都是正面朝上,那就说明上天祝我们这次战役能够取得成功!” 左右的官员就劝他别这样子做:“如果铜板掷得不如意,恐怕会影响士气!”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官员的担心有没有必要呢? 生:很有必要

  师:那么,100枚铜板落到地面上所有的正面都朝上,这种可能性有没有?

  师:(有)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我们都知道,一枚铜板有正反两个面,所以,掷100枚,全都正面朝上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在这次上抛的过程当中,一定就能保证这100枚铜板都正面朝上吗?

  师:好,我听到有同学说不一定,有的说可能。其他同学的看法呢? 师:既然你们有不同的意见,那哪位同学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自己是对的吗?(没有)因此,咱们应该在回答时加上一个什么词?(板书:可能) 即有可能出现全都正面朝上,也有可能出现全都反面朝上,也有可能同时出现正面和反面,那么这样的事件是怎样发生的呢?

  生:偶然的、不一定的、可能的……

  师:偶然的、不一定的,可能的,这是我们能够事先预测的吗?(不能)所以说它是随机的。通过刚才的解释,我们可以得出,全都正面朝上是可能发生的,有可能不发生。

  如果不是出现全部都正面朝上,那不就糟了吗?士兵们肯定会认为上天不能助他们一臂之力,这次战役是输定了!

  聪明的狄青自有他的妙计。他让官员们不要担心。所有的将士都非常紧张。在千余人的注视下,当他把100枚铜板抛向上空,落到地上的时候,鬼使神差的可以看到,他们的正面都是朝上的,非常的神奇!将士们群情激昂,带着必胜的信心,在狄青的带领下,他们很快平定了南方**,这就是著名的狄青占卜平**的故事。 师:听完这个故事,大家是不是还在为狄青捏了一把汗呢?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狄青会那么的胸有成竹?为什么他那么肯定出现的肯定都会是正面朝上? 生:未卜先知。.。.。.人品好 师:未卜先知,料事入神!人品好,运气好!很好,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猜测。那么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原来啊,狄青早就在这100枚铜板上做了手脚,这些铜板两面都是正面的,所以不管他怎么抛,落到地面上都是(正面朝上)。很顺理成章它是怎样发生的?(必然发生的),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反面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根本就没有反面。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为狄青的聪明感到佩服,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掷铜板同样的一件事情,在不同情境不同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狄青在使出自己的妙计后,让可能出现全都正面朝上变成了一件“一定发生”的事情。让可能出现反面变成了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其中,一定发生和不可能发生的事是我们能事先预测得到吗?所以我们说它具有必然性,而可能发生的事是我们不能够预测的,具有不确定性,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而在数学中,我们又是如何去定义具有这样特性的事件呢?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第二十五章第一节,随机事件与概率。

微格教学教案 篇9

教学设计

  微课名称:面试讲课、微课与微格

  教学所属学科:教育学所属专业:小学教育;所属课程:小学微格教学适用对象:

  教师姓名:梁光明高慧;所属院校: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专或本科三年级学生;也可用于教师培训

教学背景: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在学习基础心理学、小学教育学两门专业课的基础上,对小学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小学教育见习、小学各科教材教法教学密切配合,为下阶段的教育见习、顶岗实习做准备。深刻理解微格教学概念,对下阶段的模拟实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的:

  深刻理解微格教学的概念,明确微格教学与面试讲课、微课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同时运用提问、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纵观各地的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可以看出:笔试加面试讲课是普遍采用的办法。对面试讲课的重视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那么,它与微格教学是什么关系呢?

  二、新授学习

(一)面试讲课与微格教学

  1、面试讲课是现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组织的中小学教师上岗考试中用来考核考生课堂教学素质的一种形式,也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中用来考核教师教学素质的一种形式。通常采用考生(教师)面对评委模拟讲课的形式,讲课内容为所抽取的现行教材的某一节内容,讲课时间为20分钟左右。

  和普通的课堂教学相比,它只是去掉了普通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练习实践环节。

  2、微格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技能训练方法。它要求接受培训的师范院校学生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任选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一个中小学教学内容,和同班的五六名同学,轮流扮演师生角色,演绎各自的教学设计。同时,老师用摄像机拍摄记录,结束后及时回放、观摩指导。多次重复,直到达到训练要求。它的特点是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班级规模小。所以说微格教学实际上是传统课堂教学最常用形式班级授课制“班、课、时”的缩小化。面试讲课面对评委模拟讲课,时间短、内容少,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最常用形式班级授课制“班、课、时”中的“课、时”加以了缩小,其中着重是缩小了“课”,去掉了普通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练习环节,仍然是一种微格教学形式。

(二)微课与微格教学

  1、“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或疑点)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

  微课的特点是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所讲的内容只是普通一节课的一个教学内容,一般是教学重点或难点,教学时间为5——10分钟。和普通的课堂教学相比,它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微课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某一个内容的教学,是将普通课堂教学中的“课”缩小为一个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时间缩小为5——10分钟。也是一种微格教学的形式。

(三)面试讲课、微课与微格教学的联系

  无论是面试讲课,还是微课,都是采用模拟上课的形式,进行较短时间的教学。实际上都是微格教学的一种形式,也可以说是微格教学的不同变式。严格地说,面试讲课是教师在述课,一般没有学生;微课是上课,学生可有可无。随着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的发展,还出现了微格说课等其它形式。

  三、小结、练习巩固

  谈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谈谈微格教学和面试讲课、微课的关系。)

  四、全课总结

  可以看出:对于微格教学,同学们已经学到了不少,希望能运用到今后的模拟实践中。关于微格教学和面试讲课、微课的关系,这也是老师当前研究的内容,同学们刚才谈了不少,对老师很有启发,今后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讨。

  好!今天的课就先上到这里,下课。主要参考书目:

[1]张文全主编。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孟宪恺。微格教学与小学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荣静娴、钱舍。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