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教学 > 正文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10篇)

2023-09-14 20:37:11教学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10篇)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1 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 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3 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揭题

  4 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度: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录象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自渎,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2 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杰作 人喧马嘶 喧嚣 缝隙 悬挂 漫天浮游 撩过来 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 直泻而下 山回谷应 漂浮 聆听 胸膛挟来 掩映 沉醉)

(2)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

  3 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

  4 交流: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再小镇上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地时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5 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

  三、分段朗读课文

  自渎—指名读

  a细读第一段:

  1 指名读,理解“杰作”。

  2 这一句该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3 再次出示录象,让学生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

  过渡: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

  b细读第二——四自然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 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

  3 默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划下来。

  电脑出示写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特点的有关语句。

  4 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相比较好在哪里?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板书。

  5 大声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6 指名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地那一段,并说说为什么。

  7听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全街”的情景。

  c细读第5——8自然段:

  1 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地有什么感受?

  2 讨论、交流。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 “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板书:感受:舒服

  3 听录音,让学生获得那种舒服极了的真实感受。

  4 小结节意:写下到谷地的感受。

  5 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

  6 电脑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

(1)“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灌:浇,灌注。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

(2)“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挟: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7 反复练读,让学生体会自然景观对游人心情的影响,使其察觉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人的生命活力的联系,对人的身心的陶冶。

  8 小结6——7节意,与第5节合并。

  9 导读第八自然段:

(1)齐读后,简价徐霞客的生平,说说“沉醉”的意思。

(2)小结段意:写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四、赏读全文:

  1 有感情的齐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2 填空:

  这是一篇——,写了“我们”在————,描绘了————————————,讴歌了——-——。

  五、作业 :

  1 摘录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2 造句。

  3 仿写一处景物,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

  形态————宽 声响————大

  黄果树瀑布 { 感受 }舒服极了 灌满 活力 挟来 生机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篇2

  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体会“黄果树瀑布之所以雄奇壮观,其实就是一条普通的小河在其前进道路上的伟大献身”的意思。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篇3

  上课:

  引语:上节课,同学们一同去感受了被称为“亚洲最大瀑布”的——黄果树瀑布,

  一同去欣赏了大自然那道壮美的景观,这节课我们继续透过作者的文字去品味黄果树瀑布。

  听写词语:

  喧嚣:(走进黄果树瀑布,天地间只存在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胸膛:(这两个字都与人的身体有关,所以是“月”旁)

  悬挂 掩映 沉醉(下面听写一组词,先听完再写)

  杰作

  对照屏幕订正一下

  读词语,指名读,哪些是写瀑布的,哪些是写人的?

  黄果树瀑布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可以选择刚才听写的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说一说。

  (词语只有在运用中才能会用,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学课文时可以看到许多词语,不但会记,还要会用,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细读文本:

  抓“杰作”奠基调

  什么是杰作?在课文中杰作是指?你怎么理解?

  读,反复指名读,读出味来,听出了这瀑布不一般,(出示一句话)你很向往哪儿?

  在文章开读着这样的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吗?

  自由读课文2-7自然段,特别留意描述瀑布景色及作者感受的句子,仔细读读品品在旁边与下关键词感受,看了从哪些词句可以会会到这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

  汇报

  预设一

  引语:先读一读你刚才特别留意的句子,说说你从哪些词句子中感觉到瀑布就是大自然的杰作, 同一段,同一处,有不同感受的可以补充,按顺序来交流。

  第2自然段

  (1)“飘、拂、涌、盖”先读词,再读文,板书:声响大

  (2)“人喧马嘶”想象那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2.3自然段

  (1)宽:盛小期81-100米宽,和教室作比较。板书:形态宽

  (2)“哗哗”引到“泻”理解:

  为这字组个词,倾泻—一泻行里

  透过这个字,你脑海中仿佛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来?

  指名读

  3.银雨洒金街

  还有哪些描写瀑布景色的句子,你留意到了?

  过渡语:是啊,多么美妙的画卷,多么优美的语言啊,请看

  出示小诗

  指名读 配乐读

  预设二

  引语,听那奇妙的声响,看那壮观的雄姿,难怪作者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第5自然段

  洒

  溅 板书:舒服 还有许多地方象这儿一样,作者潜心锤炼用字用词。

  7.第6自然段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感受黄果树瀑布声音和形态的特点。

  2、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图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体会大自然对人性情的陶冶。

  3、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优美词句蕴涵的意境,理解作者的语言和感受,并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体验法、迁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

  同学们,此时此刻,在这间教室里,最吸引你注意的是什么?

  二、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听”、“看”。)

  2、多么壮观的景象啊!那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三、激情朗读,建构体验的基础

  1、还记得海伦·凯勒吗?她正是用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师很激情地)

  今天,我们就借作者的语言文字来听一听黄果树瀑布对我们深情地呼唤,看一看黄果树瀑布给我们激情的震撼,好吗?

  2、大家的回答声让我觉得,瀑布似乎就在我的血脉中奔流。那我们现在就来读一读这优美的文章,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投入、最动情。

  注意,读到你感觉上来了,就举手。

  3、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

  4、展示:想读哪儿就读哪儿。

  师感性评价,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四、入情品读,内化体验的过程

  1、方才我们在激情中,与黄果树瀑布一起体验飞流直下的豪情;此刻,让我们来个深呼吸,静心思索,在“宁静致远”中去感受黄果树瀑布给人无限遐想的魅力!

  2、准备好了吗?(师生一起做深呼吸)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默读课文,看看谁能听到黄果树瀑布的声音,看到黄果树瀑布壮观的景象。

  (师边说边给“听”、“看”上加引号)

  咦?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在这两个字上加引号呢?

  对!唯有善于联想的人,才会从一个个方块字中听出瀑布的豪情,看出瀑布的壮观。

  3、生默读,标出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

  4、汇报

  (1)、你“听”出什么来了?

  师引导: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不同的位置,所听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2)、师播放瀑布声响1、2。

  听了刚才的瀑布声,你对文中哪些词句感受更深了?

  指导生朗读:“渐进渐响”、“涌了过来”……

  指导生用“好像…又像”说话。

  (3)、多美的句子啊!谁想再读一读?你想怎么读?

  (4)、你“看”出什么来了?

  师点拨:善于联想的同学是不会满足于书上一两句打比方的,还有与众不同的体验吗?

  (5)、师播放一组黄果树瀑布静止的图片。

  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6)、师播放一段黄果树瀑布的影片。

  你对文中哪句话感受更深了?

  (7)、多美的境界啊!这么美的意境怎能少了音乐呢?师播放一幅“群瀑图”,听着优美的旋律,现在你最想做什么呢?

  那现在你能做些什么呢?小组讨论。

  (8)、小组汇报;全班展示。

  五、创造朗读,升华体验的结果

  1、请大家欣赏一首小诗,师出示叶圣陶的《瀑布》,配乐范读。

  想说些什么?想写点什么吗?

  2、刚才大家欣赏到的是瀑布豪情的一面,现在我请大家欣赏瀑布柔情的一面,相信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灵感……

  (若时间允许,则让学生课上写诗歌或短文)

  六、总结

  匆匆地,四十分钟的时间就过去了,在这个课堂上,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内容也是有限的,但我们的沟通是无限的!此刻,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呢?就让我们在悠扬的旋律中,再次体会沟通的温馨吧!

  …………

  师:我想对大家说,为了使我们的世界更美,请热爱我们的大自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吧!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篇5

  上课:

  引语:上节课,同学们一同去感受了被称为“亚洲最大瀑布”的——黄果树瀑布,

  一同去欣赏了大自然那道壮美的景观,这节课我们继续透过作者的文字去品味黄果树瀑布。

  听写词语:

  喧嚣:(走进黄果树瀑布,天地间只存在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胸膛:(这两个字都与人的身体有关,所以是“月”旁)

  悬挂 掩映 沉醉(下面听写一组词,先听完再写)

  杰作

  对照屏幕订正一下

  读词语,指名读,哪些是写瀑布的,哪些是写人的?

  黄果树瀑布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可以选择刚才听写的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说一说。

(词语只有在运用中才能会用,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学课文时可以看到许多词语,不但会记,还要会用,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细读文本:

  抓“杰作”奠基调

  什么是杰作?在课文中杰作是指?你怎么理解?

  读,反复指名读,读出味来,听出了这瀑布不一般,(出示一句话)你很向往哪儿?

  在文章开读着这样的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吗?

  自由读课文2-7自然段,特别留意描述瀑布景色及作者感受的句子,仔细读读品品在旁边与下关键词感受,看了从哪些词句可以会会到这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

  汇报

  预设一

  引语:先读一读你刚才特别留意的句子,说说你从哪些词句子中感觉到瀑布就是大自然的杰作, 同一段,同一处,有不同感受的可以补充,按顺序来交流。

  第2自然段

(1)“飘、拂、涌、盖”先读词,再读文,板书:声响大

(2)“人喧马嘶”想象那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2.3自然段

(1)宽:盛小期81-100米宽,和教室作比较。板书:形态宽

(2)“哗哗”引到“泻”理解:

  为这字组个词,倾泻—一泻行里

  透过这个字,你脑海中仿佛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来?

  指名读

  3.银雨洒金街

  还有哪些描写瀑布景色的句子,你留意到了?

  过渡语:是啊,多么美妙的画卷,多么优美的语言啊,请看

  出示小诗

  指名读 配乐读

  预设二

  引语,听那奇妙的声响,看那壮观的雄姿,难怪作者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第5自然段

  洒

  溅 板书:舒服 还有许多地方象这儿一样,作者潜心锤炼用字用词。

  7.第6自然段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篇6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只有当学生亲生体验过,才会展开积极的想象,从而主动积极、创造性地理解课文,体悟情感。这句话指引着我整篇教学的设计。所以在教学中,我觉得有一点是成功的,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由于瀑布离我们生活比较远,对于孩子来说,缺少直观的感受,缺乏生活的沉淀对文中的有些语句。如果就这样讲一讲,孩子只能浮光掠影地了解课文,所以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使用了多媒体,使图文音像相结合,带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能尽快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有最大程度的感悟,这样,才能将外部语言文字化为自己的内在情感,在读赏说中深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又使学生开阔眼界、受到审美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节课下来,我总感觉这个多媒体的播放是不是多了,总共有5次,再加上不是串联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开关开关,影响时间和师生的思路。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仔细想来,这节课的不足之处还有:

  1、课的节奏不够紧凑,前松后紧。

  2 、没有关注学生,缺乏教育机智。

  不知从何时起,好像很不满足于很顺当的课堂,但是真正面对学生的生成时又缺乏教育机智。原因有: 只顾一厢情愿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停下脚步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回答,没有关注课堂中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的生成不够敏感,没有很好地利用生成的资源。如当学习瀑布的形态时,学生说到“瀑布像银河从九重天落下来。这时没有及时引导学生把黄果树瀑布与庐山瀑布进行对比,提炼出黄果树瀑布的宽,以及它的气势非凡和雄伟壮观。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篇7

  《黄果树瀑布》是选自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各地”。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记叙了“我们”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闻、所见、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景象,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首先,我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那英等歌星歌唱《黄果树瀑布》,激情澎湃的歌声能激起学生的热情,课堂中再为学生展示了黄果树瀑布的美景图,有声响的视频能很快将学生带入到壮观的瀑布世界,如此一来,唤起学生对“黄果树瀑布”的喜爱与向往之情。这样做,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课堂教学时,我巧妙地赋予学生游客的身份,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

  其次,这篇课文作者的高明之处是运用优美的语言,真实细腻而又具体生动地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无比、生机无限,文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本课长句子也较多,在教学第一课时时,我便重点让学生读通读顺全文,并读出感情,领悟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景物进行描写的好处。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即“写瀑布声响、形态、感受”的句子重点品悟,品味瀑布的特点,感受作者的用词之美和精准,并很好地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再次,《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结构和写作顺序。文章第一句话是全文的总起,作者运用总—分的写作结构,从不同角度对黄果树瀑布进行了描写。全文运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描写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教学时我适时地提醒学生学习这一写作方法,并且安排课外练笔,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黄果树瀑布语言优美,教学本课时,运用诗句总结本课时:“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悬挂在天地间的歌;她用动人的歌喉谱写了天地间雄壮的乐章,让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继续黄果树瀑布之旅!”此笔我觉得为画龙点睛之笔,让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了升华,为第二课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篇8

  【教学要求】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意;

  2、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3、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指名说说你学习了《烟台的海》一文后,对大自然有什么认识;今天我们再领略一下大自然,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出示课题。出示中国地图,指出黄果树瀑布风景区所在的地理位置。

  二、初读,整体感悟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想知了解的?(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

  2、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句子,了解每一自然段的内容,初步感受一下大自然的这一杰作。

  3、 检查交流:出示“人喧马嘶、喧嚣、撩过来、挟来、掩映、聆听、悬挂、胸膛、山回谷应”指名认读,结合句子说说词意;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指导读好长句;

  小组讨论:在不同的地方所听到的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准文中的用词(渐近渐响、喧嚣、大合奏、山回谷应、訇然作响)

  归纳中心:课文具体描写了,赞颂了。

  观录相、听范读、集体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阅读全文,说说课文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写了什么?

  二、小组学习第2—5自然段

  1、 哪几个小节写瀑布声,哪几个小节写水的形态;

  2、 作者在哪几个地方听了瀑布声,声音各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3、 作者在哪几个地方观察了瀑布水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4、 小组集体读课文,把作者的感受读出来;

  5、 班上交流,班上读书比赛,看看哪组最好。

  6、 集体朗读。

  三、自学第6--7自然段

  1、 自由读;

  2、 哪几个词是写瀑布的,哪几个词是写人的感受的;

  3、 想一想,你觉得瀑布的声响与人的感受有什么联系,大自然与人的生命力有什么联系;

  4、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推出说得最好的在班上交流一下。

  四、学习第8自然段

  1、朗读;

  4、 结合前文,看看画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注:课外进行一次小练笔,学习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写游周庄的某一景点,注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给课文划分段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飞流直下三千尺)

  3、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4、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揭题17、黄果树瀑布

  5、一边播放黄果树瀑布的图片,一边介绍。

  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其奔腾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两三里就能听到雷鸣般的声响,震天动地,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它素以“雄伟、壮观”而名扬四海,瀑布激起的水珠,可飞溅到一百多米高,如云漫雾绕,漫天飘洒,色彩变化多端。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

  sī zuì líng tángfènghōng

  人喧马嘶沉醉 聆听 胸膛 缝隙轰鸣

  xiāoliāo dìdiéxiégé

  喧嚣撩过来谛听折叠挟来隔开

  (2)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住。

  (3)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杰作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喧嚣人喧马嘶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缝隙悬挂折叠直泻而下漫天浮游

  撩过来灌满活力挟来生机胸膛扩展

  掩映聆听沉醉

  (2)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

  3、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

  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在黄果树小镇的情景;

  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4、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哪几段?(学生练习分段,教师进行评议总结)

  第一段(1):概括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2—7):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二段(8):我们完全沉醉了。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读一读。

  2、说一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谛()嘶()聆()膛()

  啼()撕()玲()堂()

  2、造句。

  (1)……像……

  (2)宛如……

  3、填空。

  社会和自然是一本书,一本无字的书,所以说:“行万里路,()。”无论是()的长城,还是()的黄果树瀑布,以及()的烟台的海,连同清奇俊秀,称甲天下的()都让我们真正领略到祖国河山的无比壮丽。

  反思分析:在教这一课时生字的时候教案学生组词可让他们自己组,可以一个生字多组几个词,不是出示给他们读。在指导分段的时候就先复习一下分段方法再让他们讨论分段,才会更顺利进行。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个多音字“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游览黄果树瀑布的路线以及所见,所闻,初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恢宏。

  3、初步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恢宏。

  2、初步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词语板块

  一、同学们还记得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吗?

  学生齐背《望庐山瀑布》

  板书:瀑布

  见过瀑布吗?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感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黄果树瀑布》(板书:黄果树)

  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谁能用一句话来简单介绍一下。

  白水河流经当地时河床断落成九级瀑布,黄果树为其中最大一级。以水势浩大著称,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大瀑布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从那时起,黄果树瀑布就逐渐被人们认为是全国第一瀑布。

  二、预习检测,初读课文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可要考考大家,这些词谁来读:

  A出示:缝(féng fèng)隙 挟来(xié xiá jiā) 撩过来(liāo liáo)

  哗哗(huá huā) 薄薄的衣衫(báo bó)

  B出示: 哗哗 喧嚣 雷声轰鸣 山回谷应 訇然作响

  悬挂 三叠 宽幅白练 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

  舒服 杰作 灌满活力 挟来生机 完全沉醉

  发现了吗?第一行词都是写什么的?谁有一双慧眼?

  第一行词写什么的? 板书:声音

  带着这种感觉谁再来读一读。

  指名读。

  第二行谁来读?

  这一行写什么的?气势 样子 形态(板书:形态)

  白练知道什么?白布

  最宽时可达84米,所以更显得——(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

  再指名读。

  指名读第三行

  沉醉和陶醉有什么不一样吗?(沉醉的程度比陶醉更深)

  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这一行写的是什么?生:作者的感受。

  小结:《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是一片写景的文章,更是一篇游记。写的就是作者游览黄果树瀑布的所见,所闻,所感。(声音 形态 感受)

  第二板块:梳理线索

  梳理文章条理

  1、既然是旅行,必然会边走边看。现在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表示游览地点变化的语句。

  2、同学们发现了吗?作者是这样告诉我们游览的顺序的:

  出示:刚走进黄果树风景区

  透过树的缝隙

  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

  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

  3、看看,同学们一条线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者就是这样边走边看,走到一处,就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游记就经常采用一边游览,一边描述的写作方法,这种方法叫“移步换景”。这样写来,文章的条理非常清楚,我们读起来,也好像跟随作者进行了一番游历。

  4、读着读着,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

  第三板块:朗读感悟

  精读2——3小节

  1、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杰作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黄果树瀑布。

  (一)聆听瀑布

  刚进入黄果树景区,我们便听见哗哗的瀑布声,第二小节写了作者未见瀑布,先听到瀑布的声音,请同学们反复朗读,用心聆听,你听出了什么?

  出示: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1、预设

  (1)声音大

  (2)声音的变化(声音从高到低、由弱渐强)

  2、谁能把越来越响、越来越急的感觉读出来?

  评:你读得很准确,但你没有读出黄果树瀑布声音的变化。

  读出若有若无、渐近渐响的感觉。

  3、这句写出了瀑布的变化,那种若有若无的感觉跃然纸上,其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妙,“飘”,默读这一小句,用心聆听,说说你从这个“飘”读出感觉。

  4、齐读,读下去。

  5、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只存下”他的言下之意是:

  没有游客的交谈声,没有汽车的发动声,没有动物的鸣叫声……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此时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形容这喧嚣的水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6、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前半部分,读出声音的渐近渐响,然后男生加进来,读出瀑布声音的壮观。

  7、出示: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1)还从哪看出?

  (2)一架织布机的声音大不大?(不大)那么千万架呢?(声音很大)

  8、还未看见瀑布就听到瀑布的声音,还没领略瀑布的风采,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看来瀑布的魅力不同凡响,难怪作者一开始就说——

  下节课,请你们继续浏览黄果树瀑布,体会作者还用了哪些方法和词句把瀑布的形态、声音和内心感受准确生动地传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