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节日主题活动总结3篇 元宵节活动总结语
20xx年1月中旬,市文广新局制订了三套元宵系列文化活动方案报送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确定了“安全、节俭、亲民”的元宵活动原则。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元宵活动组委会,细化了工作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落实了责任人,设置了项目的时间节点,并确定完成各节点工作的要求。每个工作节点,都进行严格检查、控制和监督,在项目化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期间,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市长,带领市四套班子领导亲临现场查看元宵灯会的组织情况,正月XX至正月十六,市分管领导沈旭微、徐美娟亲自坐镇指挥,有力地保证了灯会安全、有序进行。
以整合资源为目标,内容丰富、抱团运作、今年,人民广场的元宵灯会规模不小,白天有演出和猜灯谜,晚上有灯会,市民白天夜晚闹元宵都有活动,效果较好。各镇乡、街道的元宵活动,出现以组团为单位统一活动的现象,组团内各镇乡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和队伍的特点,组建了各自的踩街队伍和演出节目,统一在各组团内的镇乡街道轮番表演。今年,临平副城、余杭组团、瓶窑组团、良渚组团共有40支队伍参加踩街表演,超过20万市民参与其中,共闹元宵。这样既节约了成本,整合了资源,丰富了活动内容,也强化了镇乡的组团意识,加强了文化精神方面的联络。
以促进消费为理念,集中经营、积极疏导。元宵活动期间商贩较多,借鉴前几年承办元宵活动的经验,今年组委会将临近元宵灯会的`广和街作为元宵商品集中销售地点,大约三百米长的街道两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元宵产品。由于引导得当,规范经营,既丰富了市民元宵活动的内容,也促进了商品的销售,今年元宵产品的销售量也比往年有一个大的增长。
活动成效:
据估测,元宵节当晚在人民广场赏灯群众超过7万人次,从正月十二至正月十六,共有20余万人次的群众参与了市级元宵系列活动,人数均超过了去年,各项活动安全顺利。全市各镇乡(街道)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开展了赏灯、踩街、焰火、演出等文化活动,丰富了城乡群众节日生活。全市人民度过了一个喜庆、和谐、奋进的元宵佳节。
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在全社区范围内营造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春节节日氛围。按照通知、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精心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总结如下:
1、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文化活动。
为了营造春节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XX社区在春节前夕为辖区内的5个小区分别送去了大红灯笼,精心装扮小区,给社区居民营造一个温馨喜庆的过节氛围。当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小区门口时,XX辖区四处洋溢着浓厚的新春佳节喜庆气氛,让我们一起喜气洋洋迎新年。春节家家户户贴福字、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2月10日上午,XX社区、XX物业联合“字立方书法”开展了义务写春联、送祝福活动,提前将新春的问候和祝福带给居民。本次活动邀请了3位书法家到场,他们准备了很多内容不一的春联供居民选择。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书写桌旁聚满了写春联的居民,不时有人举着春联挤出队伍,趁着灿烂的阳光晒福晒春联。短短一个上午,现场为居民送出春联200余对,福字100余副(包括“平安开发区”印刷版春联和福字各50副)。社区通过开展送福送春联活动,真诚祝愿居民朋友们羊年新春平安幸福,万事大吉。
为了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饮食安全意识,帮助大家更合理地选购、消费食品,更好地提升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防止春节期间病从口入,并使人人关心饮食,人人参与食品安全成为一种社会风尚。2月11日上午XX社区举办了“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讲座活动,特别邀请嘉兴市科普讲师团讲师储老师为居民授课,20多位社区的居民聆听了讲座。储老师分别从食品安全的`定义与如何挑选安全的食品;食品的保质期和保存期的区别;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区别;食品添加剂的认知及其危害;如何处理蔬菜;学会辨别问题水果和反季节蔬菜等不同的角度对食品安全相关科普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居民对讲座的内容兴趣浓厚,认真做了笔记,并且详细咨询了储老师一些食品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大家要在生活中树立科学、理性的饮食习惯和观念,选好食材,吃出健康的身体。
2、大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为及时给困难群众送去温暖,XX社区开展了新年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活动,先后走进5户困难群众和2户1+x扶贫帮困户家中,同他们拉家常、问冷暖,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生活、工作情况,并送上慰问金和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
XX社区始终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群众工作的标准,带着嘱托、带着感情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送去信心、送去希望。这次慰问不仅给困难家庭带来了物质上的关怀,更给予了她们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励,使她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感受到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馨。
3、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
为了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2月10日上午,XX社区特邀请字立方书法协会的书法老师为社区青少年现场手把手教学,学写书法欢乐送福。根据老师专业的教学方法,同学们学得不亦乐乎!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社区居民学习书法兴趣和能力的同时,在欢乐中喜迎新年来临。
为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喜庆的气氛,共同庆祝元宵佳节,3月5日下午,XX社区精心准备了200余条灯谜供大家竞猜。谜面通俗有趣,其中涵盖着科普、法律、养生、计生知识等内容,生动而活泼,社区居民有的三五成群,结伴猜谜,有的自己独立推敲,有的爷孙一起冥思苦想。猜中的居民还可以得到奖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热闹的元宵猜灯谜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活跃了社区文化生活,加强了社区与居民间的沟通即,又让广大居民享受了元宵猜灯谜的乐趣
春节元宵期间,奉化市围绕“牵手联心·志愿服务、传承民俗·共享文化、全民创建·文明过年”三大主题,精心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系列活动,不断丰富节庆文化内涵,促进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牵手联心·志愿服务”。围绕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等为内容,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一是“情暖好人”关爱服务。开展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奉化人”等先进模范人物拜年走访、座谈交流、专项救助等活动,为他们送去节日祝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邻里守望”亲情服务。各地组织志愿者上门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户等生活困难群众。纷纷举办“欢乐年·团圆宴”邻里暖心活动、为空巢老人开展义诊活动、为福利院孤儿当一天“临时爸妈”等活动。三是“快乐返乡”春运服务。市总工会帮助农民工购买团体车票,联合今日食品等公司包车免费送员工返乡;志愿者在火车站、汽车站开展咨询引导、疏导客流、送姜汤等服务;何美蓉工作室开展爱心义卖活动为农民工筹集回家路费。四是“平安守望”志愿服务。各镇(街道)组织志愿者对辖区各单位开展“地毯式”安全生产大清查,并深入开展少儿寒假安全教育;组织“红袖章、小喇叭”队伍开展全天候不间断平安巡逻。
“传承民俗·共享文化”。突出奉化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群众共享传统文化盛宴。一是“翰墨迎新春春联送万家”。组织书法家和广大书法爱好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农村开展写春联送“福”字活动。醉墨轩小学员们把家训用传统的。春联形式来表达,免费赠送市民。二是“我们的`春晚”。各村以文化礼堂为阵地,纷纷举办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村民们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共迎新春、共话发展。三是“学习经典·践行美德”。以春泥计划、乡村学校少年宫等为载体,组织未成年人开展“节日小报”创编、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引导他们学习节日文化、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领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四是“留住传统·传承乡味”。在裘村镇马头村等历史文化名村展示打年糕、做金团、剪纸花等手工艺,开展奉化布龙舞溪口、萧王庙会迎新春、灯谜灯会闹元宵等民俗展演活动,让市民在浓浓的“乡味”中过大年。
“全民创建·文明过年”。春节期间,在全市开展环境大提升、“文明伴我行”、“古老家训扬新风”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推进省文明市创建常态化。一是“提升整治,洁净过年”。为巩固环境卫生百日整治行动成果,发动广大群众继续齐动手清洁家园,各地志愿服务团队进村入组开展了卫生找茬、文明劝导、垃圾清扫等环保志愿活动。二是“文明伴我行”。深入开展文明交通、文明用餐、文明旅游、文明经营等“文明伴我行”系列行动,开展“网上拜大年”、微信、微博传情等网络文化活动,突出文明言行,大力提倡文明礼仪、勤俭节约之风。三是古老家训扬新风。节日期间,奉化日报开设《我是奉化人·家训篇》专栏,连续挖掘各地各行各业的优秀家训,刊发《松岙朱子家训》等文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流传几百年优秀家训再次引导人们过节俭养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