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14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
热烈欢迎大家莅临XXX指导工作。XXX幅员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和1个涉农社区,总人口万余人。
在建设新农村中的,XXX的主要做法有三点:一是与“淮白五”抱团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二是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场镇改造和院落整治,努力实现农村美,让群众住上好房子;三是保证农民的“四项权利”,创建“三项机制”,逐步让农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一、夯实产业基础,发展乡村旅游
XXX产业发展总体思路是“两线两片”,即:在“十里荷乡”环线与五福大道沿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xxxx山脉片规模发展蔬菜、藤椒、伏季水果等产业,助推业兴、家富。
(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新推动乡村旅游。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回乡创业、培养种养能手等方式,在XX大道建设了伏季水果母本园、薰衣草观光园、生态农庄、景观农业基地、草莓基地等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在“十里荷乡”环线建成了连片赏荷基地600余亩,鱼塘150余亩,伏季水果200余亩,配套修建道路6公里、步游道7公里、生态走廊2公里、蓄水垄埂12条、观景平台7座、景观雕塑9个、土特产销售摊位7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功开发了荷叶茶、莲子、盆栽荷花等旅游产品。依托产业基础成功举办四届荷花节,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助农增收,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初见成效。
(二)优化两片提升发展传统农业。xxxx山区伏季水果产业发展迅速,新组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个果蔬产业协会。藤椒种植规模迅速扩大,栽种面积已达800亩。清明片区大棚蔬菜和水果种植品种更新、技术升级。xxxx羊、跑山猪等养殖业稳步发展,新增水产养殖240亩。
二、整合政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结合集中居住区建设和院落整治,以“四改六治理”为抓手,开展美好庭院创建和我家爱卫生评比活动,发动群众从我做起、从自家庭院着手,打造优美农村人居环境。
今年初,以“十里荷乡”环线为试点,实施了“三改四进一提升”工程,现已初见成效。试点环线完成完成坡屋面改造209户,100%完成改厨改厕改圈(改厨119户、改厕118户、改圈8户),硬化入户道路与庭院1万多平方米,发动农户自筹人工费粉白外墙余平方米,装饰围墙灰筒瓦350余米,安装文化小品30余处,打造了洼子林节点广场1个,整治院落5个,发动农户在环线和院落种植了三角梅。通过综合施治,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营造优美农村人居环境。
三、加快特色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
围绕规划先行、项目支撑、产镇相融的思路,以建设“欧式xxxx风情小镇”为目标,奋力推进特色镇建设。近三年,累计投资2亿元,开工建设了莲花亭广场,实施了场镇绿化、场镇风貌整治、老街区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其中五福大道沿线实施欧式风貌改造2万平方米、顺江街欧式风貌改造1万平方米,增设了路灯绿化等设施,初步形成独具欧式风格的场镇形态,不断提升了场镇宜居品质。
四、创新机制体制,推进基层自治
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参与到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来,把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选择权”落到实处,创建了基层自治的“三项机制”,助推人和。
(一)以“美好庭院”创建为载体的示范引领机制。户申请、组评议、村推荐,每月全镇评比出6户“环境优美、家庭和谐”的美好庭院示范户,给予授牌表彰。
(二)以“我家爱卫生”评比为抓手的激励机制。以院落为单位,围绕“人和、村美”,通过组评选、村推荐、镇评比,每季度在全镇开展评比、通报、表彰。
(三)以院落管理为核心的保障机制。院落和集中居住区成立院落业主委员会解决“谁来管”,民主讨论制定院落公约解决“怎么管”,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这一目标,结合XXX实际,努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在区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支持和指导下,XX年我村开展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工程:
1、截止XX年11月,全村共累计修筑村级公路21公里,公路绿化千米,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100%,通组公路硬化率达到85%,串户公路硬化率达到65%,让村民出行更方便、舒适。
2、通过多方申请、筹资30万,完成申家滩1200米撇洪渠清淤扫障护坡工程;新建潘家坝机埠、机房设施一台套,投资万元,新砌渠道200米。
4、全年全村累计增加沼气池建设80户,全村沼气池建设数量达到157个,占适宜建池户的`80%;改水改厕218户;建污水处理池30个;太阳能热水器用户27家,既美化了村容外貌,又为整洁的卫生创造了条件。
5、争取资金和多方筹资160多万元,于XX年底秋耕后开展800亩农田综合开发平整整改工程。对我村的800亩集中农田统一平整,科学规划,共整修道路千米,整沟清淤千米.
6、成立申家滩村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健全村级卫生管理制度;完成了电厂主公路沿线14个垃圾池的修建并投入使用,村民的生活生产垃圾统一入池,并派专人专车定时清理;集中力量打造我村庙山仑组城乡清洁工程示范组的典型模范建设;投资万元在全村栽种花卉、树木棵,村民房前屋后绿化,栽花卉、苗木、果树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7、多方筹资近70万,建设了680平方米的三层为民服务楼,村民文体活动中心、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信息室等一应俱全,为在我村全面开展公益事业打造了优质的硬件设施条件。
一、健全目标责任体系
我局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作为两项重要内容纳入20xx年市、区长生态市建设暨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状中,将它作为生态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抓紧、抓好,并在x月xx日的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中下发到各市(县)、区和有关部门。x月xx日,我局召开了全市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各市(县)、区20xx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和年底考核方案,要求定期上报工作动态,还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为下一步工作的全面展开理清了思路。
二、科学制订规划
委托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xx-20xx)》,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也编制了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同时,高度重视乡镇的环境规划编制工作,宜兴市今年又完成了9个镇的环境规划编制工作,其中5个镇的环境规划在3月份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论证,另4个镇已撤并,全市所有乡镇均编制完成环境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
三、抓好重点工作
我局积极向省厅申请污染防治基金,帮助华西村、梅家渎村、龙延村等6个村完成污染防治基金申请表和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和上报工作。同时,结合“六清六建”工作,重点帮助几个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比较先进的`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组织人员到有关村进行调研,了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差距,探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此外,邀请省厅分管领导到有关镇进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指导。我局自然处负责同志多次到阳山镇、钱桥镇等有关创建乡镇进行指导、检查。
四、加强学习交流
x月xx日,我局组织各市(县)、区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分管局长和科长专门到常州学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验。武进区有关乡镇还到惠山区前洲镇、玉祁镇学习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经验。x月底,我局还组织宜兴市环保局的分管人员到山东学习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经验。x月xx日-xx日,邀请省厅领导、专家来锡指导,举办了全市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技术培训。
一、健全目标责任体系
我局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作为两项重要内容纳入20xx年市、区长生态市建设暨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状中,将它作为生态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抓紧、抓好,并在x月xx日的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中下发到各市(县)、区和有关部门。x月xx日,我局召开了全市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各市(县)、区20xx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和年底考核方案,要求定期上报工作动态,还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为下一步工作的全面展开理清了思路。
二、科学制订规划
委托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xx-20xx)》,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也编制了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同时,高度重视乡镇的环境规划编制工作,宜兴市今年又完成了9个镇的环境规划编制工作,其中5个镇的环境规划在3月份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论证,另4个镇已撤并,全市所有乡镇均编制完成环境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
三、抓好重点工作
我局积极向省厅申请污染防治基金,帮助华西村、梅家渎村、龙延村等6个村完成污染防治基金申请表和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和上报工作。同时,结合“六清六建”工作,重点帮助几个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比较先进的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组织人员到有关村进行调研,了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差距,探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此外,邀请省厅分管领导到有关镇进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指导。我局自然处负责同志多次到阳山镇、钱桥镇等有关创建乡镇进行指导、检查。
四、加强学习交流
x月xx日,我局组织各市(县)、区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分管局长和科长专门到常州学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验。武进区有关乡镇还到惠山区前洲镇、玉祁镇学习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经验。x月底,我局还组织宜兴市环保局的分管人员到山东学习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经验。x月xx日-xx日,邀请省厅领导、专家来锡指导,举办了全市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技术培训。
一、健全目标责任体系
我局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作为两项重要内容纳入20xx年市、区长生态市建设暨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状中,将它作为生态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抓紧、抓好,并在x月xx日的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中下发到各市(县)、区和有关部门。x月xx日,我局召开了全市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各市(县)、区20xx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和年底考核方案,要求定期上报工作动态,还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为下一步工作的.全面展开理清了思路。
二、科学制订规划
委托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xx-20xx)》,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也编制了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同时,高度重视乡镇的环境规划编制工作,宜兴市今年又完成了9个镇的环境规划编制工作,其中5个镇的环境规划在3月份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论证,另4个镇已撤并,全市所有乡镇均编制完成环境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
三、抓好重点工作
我局积极向省厅申请污染防治基金,帮助华西村、梅家渎村、龙延村等6个村完成污染防治基金申请表和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和上报工作。同时,结合“六清六建”工作,重点帮助几个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比较先进的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组织人员到有关村进行调研,了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差距,探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此外,邀请省厅分管领导到有关镇进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指导。我局自然处负责同志多次到阳山镇、钱桥镇等有关创建乡镇进行指导、检查。
四、加强学习交流
x月xx日,我局组织各市(县)、区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分管局长和科长专门到常州学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验。武进区有关乡镇还到惠山区前洲镇、玉祁镇学习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经验。x月底,我局还组织宜兴市环保局的分管人员到山东学习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经验。x月xx日-xx日,邀请省厅领导、专家来锡指导,举办了全市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技术培训。
今年我乡只有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我们高度重视,强化举措,积极推进,通过半年的建设,已经初成规模。
一、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组织管理。乡主要领导亲自抓,还安排了3名副科级领导、两名一般干部具体督促、指导,试点成立了理事会,做出了建设内容规划。
2、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我们从实际出发,结合山区特点进行新农村建设,新桥虎形点有山有水有农田,地形平坦为山间的小平原,建立了一个清逸、优雅的田园风光型小山村。
3、形成合力,争取各方支持。村内充分利用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亲缘关系,献计献策,集思广益,村外加强与县挂点单位的联系,争取更多资助。
二、主要成效
通过半年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新桥虎形新村点,有人口110人,22户。进行了科学规划,将新建房子统一部署,统一格局,做到外有看相,内能满足群众需求,到目前共新建房屋10栋;同时对现有道路进行了硬化,共硬化道路公里,初步满足现居住群众的出行要求;也对现有居住户的排水沟进行了统一设计建造,现基本完工有200米;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和村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确保群众在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坏境中生产生活。
半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主要是:一是新农村建设点的改水问题,由于立项和上级部门的技术指导上的原因,还不尽人意;二是交通问题问题及土地平整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新村点群众的创优美环境的意识还不够强,个别群众投资、投劳不够积极。这些现象,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注重宣传,开拓创新,使新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8月9日县新农村建设促进会议精神,我局组织相关站股的技术力量,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粮食高产创建示范
规范化旱地改制面积200亩。其中:大春:玉米种400公斤,肥料公斤,地虫清600公斤,薄膜400公斤,大豆种500公斤,防治药剂一批,覆膜栽培,投入资金元;20xx年小春:小麦种1400公斤,肥料7000公斤,地虫清600公斤,防治药剂一批,机械化半精量播种,投入资金元。
二、现代农业玉米项目
1、新建蓄水池3口,完善提灌设施,投资0元。
2、新建沟渠903米,田间作业道米,机耕道603米,投资元。
3、拟建沟渠525米,田间作业道1313米,土地整形3080平方米,投资元。
三、农村能源建设
市财政拔款总投资380万元,在镇建设沼气池1200口;市财政拔款万元建设沼气综合利用1处;县财政拔款60万元,建设大中型沼气池(集中养殖场)9处,近立方米。
四、农业结构调整
1、引进业主。引进业主唐基述等3人在响滩村1、3社承包土地110余亩种植无公害蔬菜,带动该村1、2、3、4社500余亩无公害蔬菜的发展。
2、秋菜示范。在镇响滩村1、2、7、8社利用早玉米收获后的稿秆作支架进行秋菜豆示范,无偿提供价值1元的优良四季豆种子。示范180余亩,总产10吨,总收入万元,示范区农民人均增收360余元。
3、规划沟渠。帮助业主规划蔬菜种植区田间沟渠、道路及土地整治,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报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4、发展烟叶。在响滩村新发展烟叶50亩。
五、农田基本建设
(一)、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
1、建设规模
建设高标准粮田0亩(其中水田9490亩,旱地亩),其中:镇亩,元兴乡6940亩,项目安排在镇、元兴乡两个项目区的17个村(镇的海棠村、踏水桥村、三江村、人和寨村、三合碑村、望乡村、倒碑垭村、华实村、响滩子村、园山村和偏偏店村;元兴乡的雷胜村、石鸭村、跳蹬村、蒲溪村、里沟村和火花村。)集中连片实施,主要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土地平整和地力建设。
2、建设内容
农田水利工程:新建灌渠公里,整治排渠公里,渠系建筑物300处,新建蓄水池17口,整治山坪塘24口。
地力建设:测土配方施肥3265亩,秸秆还田亩,优质良种高产栽培技术示范20xx亩。
土地平整:田形调整700亩,坡耕地平整300亩。
田间道路建设:整治机耕道公里,整治田间作业便道公里。
(二)、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广福镇和镇建立4个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选8个地势条件好地块作为监测小区,配置化验室仪器设备和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4台/套。
项目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107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6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216万元。
田间工程建设:田间工程建设总投资920万元,其中:农田水利工程投资万元,田间道路建设工程投资万元,土地平整工程投资104万元,地力建设工程投资75万元。
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建设投资72万元,其中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投资48万元,化验室仪器设备投资21万元,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投资3万元;
(三)、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示范工程
该项目分为水利措施、农业农机措施、林业措施和科技推广四个方面,我局主要参与农业措施和科技推广实施,-20xx年投资579万元,其中:农业措施387万元,科技推广192万元。
1、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示范工程
建设地点:项目区涉及镇响滩村、偏偏店村、材源村、踏水桥村、马家湾村、龙怀村、倒碑村共7个村。
建设内容及投资:项目总投资294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76万元),其中农业措施198万元,科技推广96万元。
2、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示范工程
建设地点:该项目在元兴乡跳蹬村、蒲溪村、火花村、里沟村、石鸭村、西泉村、庙沟村和五合村共8个村实施容及投资:项目总投资285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74万元),其中农业措施189万元,科技推广96万元。
(四)、县农技推广与体系建设旱作节水项目
1、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6660亩,以县镇响滩子村为重点向偏偏店村、倒碑垭村、三江村和踏水桥村辐射,主要开展坡耕地综合整治和土埂种植生物篱及等高种植农作物技术集成两大建设内容。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生产便民路500米,人工砌筑地埂3000米。
经济植物篱种植:种植花用菊花苗株、黄花苗株。
缓坡地等高种植:推广缓坡地等高种植模式4000亩。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40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资金,其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8万元,经济植物篱种植30万元,缓坡地等高种植2万元。
六、20xx年工作打算
1、尽量满足镇新农村示范点范围内的农户建设沼气池;
2、争取在集约化养殖场建设1处沼气发电装置项目。
3、粮菜间套示范。在人和寨村—元兴跳蹬村一线示范小麦/辣椒/青菜间套作1000亩,并引进蔬菜加工企业实行订单生产。
4、建设育苗中心。在响滩村3社建设钢架自能化连栋温室集中育苗中心1个,规模15亩。育苗场全年实行商品育苗,保证示范村蔬菜种苗供应。
5、扩大晚秋示范。继续扩大响滩村秋菜豆示范,增加农民收入。20xx年计划示范规模500亩,示范区农民人均增收800元
尊敬的各位领导:
热烈欢迎大家莅临XXX指导工作。XXX幅员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和1个涉农社区,总人口万余人。
在建设新农村中的,XXX的主要做法有三点:一是与“淮白五”抱团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二是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场镇改造和院落整治,努力实现农村美,让群众住上好房子;三是保证农民的“四项权利”,创建“三项机制”,逐步让农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一、夯实产业基础,发展乡村旅游
XXX产业发展总体思路是“两线两片”,即:在“十里荷乡”环线与五福大道沿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xxxx山脉片规模发展蔬菜、藤椒、伏季水果等产业,助推业兴、家富。
(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新推动乡村旅游。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回乡创业、培养种养能手等方式,在XX大道建设了伏季水果母本园、薰衣草观光园、生态农庄、景观农业基地、草莓基地等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在“十里荷乡”环线建成了连片赏荷基地600余亩,鱼塘150余亩,伏季水果200余亩,配套修建道路6公里、步游道7公里、生态走廊2公里、蓄水垄埂12条、观景平台7座、景观雕塑9个、土特产销售摊位7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功开发了荷叶茶、莲子、盆栽荷花等旅游产品。依托产业基础成功举办四届荷花节,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助农增收,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初见成效。
(二)优化两片提升发展传统农业。xxxx山区伏季水果产业发展迅速,新组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个果蔬产业协会。藤椒种植规模迅速扩大,栽种面积已达800亩。清明片区大棚蔬菜和水果种植品种更新、技术升级。xxxx羊、跑山猪等养殖业稳步发展,新增水产养殖240亩。
二、整合政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结合集中居住区建设和院落整治,以“四改六治理”为抓手,开展美好庭院创建和我家爱卫生评比活动,发动群众从我做起、从自家庭院着手,打造优美农村人居环境。
今年初,以“十里荷乡”环线为试点,实施了“三改四进一提升”工程,现已初见成效。试点环线完成完成坡屋面改造209户,100%完成改厨改厕改圈(改厨119户、改厕118户、改圈8户),硬化入户道路与庭院1万多平方米,发动农户自筹人工费粉白外墙余平方米,装饰围墙灰筒瓦350余米,安装文化小品30余处,打造了洼子林节点广场1个,整治院落5个,发动农户在环线和院落种植了三角梅。通过综合施治,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营造优美农村人居环境。
三、加快特色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
围绕规划先行、项目支撑、产镇相融的思路,以建设“欧式xxxx风情小镇”为目标,奋力推进特色镇建设。近三年,累计投资2亿元,开工建设了莲花亭广场,实施了场镇绿化、场镇风貌整治、老街区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其中五福大道沿线实施欧式风貌改造2万平方米、顺江街欧式风貌改造1万平方米,增设了路灯绿化等设施,初步形成独具欧式风格的场镇形态,不断提升了场镇宜居品质。
四、创新机制体制,推进基层自治
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参与到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来,把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选择权”落到实处,创建了基层自治的“三项机制”,助推人和。
(一)以“美好庭院”创建为载体的示范引领机制。户申请、组评议、村推荐,每月全镇评比出6户“环境优美、家庭和谐”的美好庭院示范户,给予授牌表彰。
(二)以“我家爱卫生”评比为抓手的激励机制。以院落为单位,围绕“人和、村美”,通过组评选、村推荐、镇评比,每季度在全镇开展评比、通报、表彰。
(三)以院落管理为核心的保障机制。院落和集中居住区成立院落业主委员会解决“谁来管”,民主讨论制定院落公约解决“怎么管”,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这一目标,结合XXX实际,努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时间飞逝,转眼间又是新的一年。3月,我作为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派驻到元马镇清和村委会。通过一年的农村基层实践,使我磨练了意志,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工作责任心,熟悉了农村基层工作程序。农村政策理论的理解水平得到了提高,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
与此同时,在与其他驻村工作人员及村民的朝夕相处中,增进了理解与交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学到了许多工作方法,并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发展意识,培育了我真诚行者待人、踏实办事的工作作风,真切感受到基层锻炼的`价值与益处。现将这一年的驻村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清和村委会基本情况
清和村委会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475人,耕地面积4190亩,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蚕豆;经济作物有小番茄、大番茄、架豆、大青枣、黄瓜、莲雾、洋葱等,全村以大小番茄、青玉米、金丝小枣、大青枣、莲雾等果蔬种植为支柱产业
二、加强学习,充分掌握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知识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服务“三农”为载体,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促进农民增收,逐步完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庄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要做一个合格的驻村工作队员,就必须健全有关的政治力量及农村政策、规章制度、相关会议精神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才能做到对新农村建设的目的理论准确,表达清楚,更充分的熟悉与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二、深入基层,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
1、进村调研,做好工作计划。由于我没有农村基层的工作经验,进村后,首先深入农户家中,认真做好调查,了解民情,熟知村民的要求与愿望,仔细分析与研究,把握好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乡风文明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做好村容村貌整治。
在工作中着力开展清除路障、净化道路、美化墙体、绿化村庄工作,以实现农业产业化、特色优质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目标,科学合理做出一年中自己在清和村的工作计划,并按照工作计划结合“乡风文明示范带”的建设要求做出实施方案,重点突出,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在清和调研后,根据实际情况及资金投入量情况,做了中屯村、月龙村、大水井村、挨那望村四个村“乡风文明示范带”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及清和村委村度村容村貌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等并针对经济发展状况提出清和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2、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氛围。在做好调研,制定好计划后,就是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为此,我以村委会人员一起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宣传工作,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氛围。更为建设项目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市大力推进工作思路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探索一条适应时代特点、符合**实际的“三农”工作新路,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2005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将超过*000亿元,经济总量中“四分天下有其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000元,位居**省前列。
一、推进“三个集中”:探索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新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发展,发展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创新工作思路,推进“三个集中”,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布局合理化、要素配置最佳化、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开发,促进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我们以农业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为主线,凸显外向、高效、生态、观光等现代农业的特色,规划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园区达21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2%。全市已形成森林生态体系和生态景观型农业片区、高科技设施型农业片区等“一个体系、八大片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38%。在推进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三个突出”,着力提升农业效益。一是突出科技兴农,按照生态、高效、集约、精确的要求,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已提高到58.5%,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8.5%。二是突出多元投入,积极吸引各类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今年推出的30个农业园区项目吸引投资21亿元,其中外资13亿元。三是培植龙头企业,重点在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高收益领域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了朝阳集团等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全市农业集中效果明显,2004年江阴华西、宜兴西太湖、阳山万亩水蜜桃、唯琼生态农庄等17个现代都市农业重点园区新增农业收益5077万元,园区内农民人均增收650元。
推进乡镇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推动农村产业集聚,促进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在推进工业集中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三个结合”,着力提升发展水平。一是与培植特色产业集群相结合,全市已形成江阴新材料、宜兴环保、新区电子信息、惠山汽车零部件、锡山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二是与转变增长方式相结合,引导农村企业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对进入集中区的企业设置技术含量、投资强度等“门槛”,低于规定标准的项目不直接供地,一律进标准厂房。三是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严格防止污染生态环境的项目进入园区。全市乡镇工业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农村工业集中区的投资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4亿元,单体项目平均投资规模1650万元,集中区的工业产出已占全市乡镇工业的67%。
引领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集中,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整合小城镇和自然村,重点抓好户数较少特别是20户以下的自然村落、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自然村落等五类村落的撤并。全市乡镇总数已从83个减少到59个,撤并自然村196个。在村镇撤并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农民,先安置后拆迁;科学规划建设,集中成片开发了公共设施齐全、社会事业配套、环境绿化美化的农民新社区,入住农民普遍比较满意,每个农民占用的宅基地也从100平方米降为30平方米,既节约了土地,又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江阴新桥镇已有50%的农民集中居住,节约土地2925亩。在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强教育培训,引导他们摒弃旧观念、旧习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江阴华西村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带领其合并的13个村组建精神文明建设开发公司,共同建设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推进“三大组织”建设:拓展农村生产关系的新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先进生产力,迫切需要发展与经济市场化、利益多元化相适应的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在实践中,我们推进“三大组织”建设,建立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村委会和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为两翼的组织体系,形成了新型的农村生产关系。
随着村委改居委、农民变市民步伐的日益加快,农村集体资产如何做到产权明晰、有效运行、监管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履行生产服务、资产积累、资源开发等职能,通过建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落实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明晰了农村集体资产,有效维护了村民的权益,调动了村民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全国较早组建的黄巷镇陈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004年可支配收入达到650万元,每个股民平均分红2001元。目前,全市已组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74个,净资产26亿元,持股人数24.8万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已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新载体,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随着“三个集中”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土地有序流转、收益稳定增长?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组织。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组建浮动分配型、固定分配型、混合分配型三种类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使土地既成为农民生存的“护身符”、致富的“摇钱树”,又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牢固纽带。目前,全市已组建各类土地股份合作社92家,参与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农民达78.6万人,占全市农民总数的36.5%。
随着农村市场化、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正确处理低效益与高风险的矛盾,成为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我们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按照让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利润的指导思想,坚持用工业化的方法、市场化的机制,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他们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组建标准上,坚持“四有”,即有健全的合作制度,规范化运作;有合作的手段,具备资金、技术等经营要素;有较大的合作规模,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有明显的合作效益,能促进农民增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松散型的,也有紧密型的;既有生产服务型的,也有产、加、销一体型的。目前,全市已建成112个“四有”示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推进“三大保障”建设:形成富民安民的新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先进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富民安民。为此,我们着力完善富民安民的支撑体系,努力构建和谐宜人的新农村。
大力完善创业保障体系。一是完善支持农民创业的政策制度,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税收制度,落实了自主创业奖励、异地务农补贴、公益岗位补贴、小额创业贷款、职业介绍补贴、搬迁企业补贴等政策。二是拓宽农民转移就业的门路,重点抓好“六个一批”:新老企业吸纳一批、发展三产容纳一批、自主创业鼓励一批、异地务工转移一批、搬迁企业带走一批、购买岗位安置一批。三是提高农民创业就业的技能,建设培训基地,完善培训机制,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今年全市已培训农村劳动力5万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万人,青壮年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达到65%。
积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推行“五保一奖”制度。积极推进“社保”,加快扩大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新办企业一律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全市农民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到33.2万人。全面实施“地保”,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纳入保障体系的农民已达36万人。加快建立“农保”,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的办法,解决单纯务农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老年农民参保后个人不再缴费,直接按月领取养老金,全市已有40万老年农民享受这一福祉。继续完善“医保”,加快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两级财政资助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标准已达到每人每年30元以上。不断提高“低保”,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已提高到每月150元,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只生育一个孩子、年满50周岁的农村居民,每人每月奖励50元。同时,大力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建立农村救助基金,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村贫困户结对,帮助因病因灾致贫农户脱贫致富。
着力加强农村生态体系建设。实施“绿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绿化造林力度,突出经济林、生态林、景观林建设,农村森林覆盖率提高为21%。实施村镇净化工程,突出农村水、大气环境整治,建设“地绿、天蓝、水清、居佳”的新江南人家。滨湖区将生态环境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工作,大力推进太湖生态防护林、都市特色林、休闲观光林等六个农村造林绿化建设重点,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2%。
回顾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我们体会到
首先,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建设新农村问题。在**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虽然目前农业仅占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的2.2%,但“小比例却是大问题”。从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看,难点在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从“三农”的地位作用看,农民是最广大的群体,农村是最广阔的地域,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从现实条件看,**人均GDP达到6400美元,完全有可能做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率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我们把推进农村建设作为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同时配套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村调整优化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关于对万户农民实施扶贫帮困工程的若干意见》、《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加快实施农村“三个集中”的意见》、《加强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的意见》五个文件,全面加强“三农”工作。
第二,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我们着眼于农村生产力的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新提高、社会文明进步的新风尚、生态环境友好的新面貌、依法民主管理的新体系等方面的内容,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产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生产规模化、组织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的基本思路,制定了2005年、2007年、2010年新农村建设的阶段目标,形成了城乡统筹、相互衔接、覆盖全市的农村发展总体规划,包括九个分区规划和农村城镇空间结构体系、现代产业布局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人居生态环境体系等专项规划,勾画了**新农村建设的蓝图。
第三,要坚持用统筹办法,系统解决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兴农之路不在农”,必须“跳出三农解决三农”,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用城乡统筹的办法建设新农村。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产业体系、政策体系、富民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五个体系建设。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在城乡同步推进了交通、供水、电力、通讯、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公路建设实现所有乡镇的车辆30分钟驶上高速公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5.2%。在工农统筹方面,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两篇文章一起做,一方面,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势,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推动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以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今年我乡只有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我们高度重视,强化举措,积极推进,通过半年的建设,已经初成规模。
一、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组织管理。乡主要领导亲自抓,还安排了3名副科级领导、两名一般干部具体督促、指导,试点成立了理事会,做出了建设内容规划。
2、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我们从实际出发,结合山区特点进行新农村建设,新桥虎形点有山有水有农田,地形平坦为山间的小平原,建立了一个清逸、优雅的田园风光型小山村
3、形成合力,争取各方支持。村内充分利用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亲缘关系,献计献策,集思广益,村外加强与县挂点单位的联系,争取更多资助。
二、主要成效
通过半年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新桥虎形新村点,有人口110人,22户。进行了科学规划,将新建房子统一部署,统一格局,做到外有看相,内能满足群众需求,到目前共新建房屋10栋;同时对现有道路进行了硬化,共硬化道路公里,初步满足现居住群众的出行要求;也对现有居住户的排水沟进行了统一设计建造,现基本完工有200米;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和村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确保群众在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坏境中生产生活。
半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主要是:一是新农村建设点的改水问题,由于立项和上级部门的技术指导上的原因,还不尽人意;二是交通问题问题及土地平整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新村点群众的创优美环境的意识还不够强,个别群众投资、投劳不够积极。这些现象,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注重宣传,开拓创新,使新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8月9日县新农村建设促进会议精神,我局组织相关站股的技术力量,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粮食高产创建示范
规范化旱地改制面积200亩。其中:20xx年大春:玉米种400公斤,肥料公斤,地虫清600公斤,薄膜400公斤,大豆种500公斤,防治药剂一批,覆膜栽培,投入资金元;20xx年小春:小麦种1400公斤,肥料7000公斤,地虫清600公斤,防治药剂一批,机械化半精量播种,投入资金元。
二、现代农业玉米项目
1、新建蓄水池3口,完善提灌设施,投资0元。
2、新建沟渠903米,田间作业道米,机耕道603米,投资元。
3、拟建沟渠525米,田间作业道1313米,土地整形3080平方米,投资元。
三、农村能源建设
20xx年市财政拔款总投资380万元,在XX镇建设沼气池1200口;市财政拔款万元建设沼气综合利用1处;县财政拔款60万元,建设大中型沼气池(集中养殖场)9处,近20xx立方米。
四、农业结构调整
1、引进业主。引进业主唐基述等3人在响滩村1、3社承包土地110余亩种植无公害蔬菜,带动该村1、2、3、4社500余亩无公害蔬菜的发展。
2、秋菜示范。在XX镇响滩村1、2、7、8社利用早玉米收获后的稿秆作支架进行秋菜豆示范,无偿提供价值元的优良四季豆种子。示范180余亩,总产10吨,总收入万元,示范区农民人均增收360余元。
3、规划沟渠。帮助业主规划蔬菜种植区田间沟渠、道路及土地整治,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报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4、发展烟叶。在响滩村新发展烟叶50亩。
五、农田基本建设
(一)、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
1、建设规模
建设高标准粮田亩(其中水田9490亩,旱地亩),其中:XX镇亩,元兴乡6940亩,项目安排在XX镇、元兴乡两个项目区的17个村(XX镇的海棠村、踏水桥村、三江村、人和寨村、三合碑村、望乡村、倒碑垭村、华实村、响滩子村、园山村和偏偏店村;元兴乡的雷胜村、石鸭村、跳蹬村、蒲溪村、里沟村和火花村。)集中连片实施,主要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土地平整和地力建设。
2、建设内容
农田水利工程:新建灌渠公里,整治排渠公里,渠系建筑物300处,新建蓄水池17口,整治山坪塘24口。
地力建设:测土配方施肥3265亩,秸秆还田亩,优质良种高产栽培技术示范20xx亩。
土地平整:田形调整700亩,坡耕地平整300亩。
田间道路建设:整治机耕道公里,整治田间作业便道公里。
(二)、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建设:在永太镇、杰兴镇、广福镇和XX镇建立4个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选8个地势条件好地块作为监测小区,配置化验室仪器设备和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4台/套。
项目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107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6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216万元。
田间工程建设:田间工程建设总投资920万元,其中:农田水利工程投资万元,田间道路建设工程投资万元,土地平整工程投资104万元,地力建设工程投资75万元。
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建设投资72万元,其中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投资48万元,化验室仪器设备投资21万元,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投资3万元;
(三)、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示范工程
该项目分为水利措施、农业农机措施、林业措施和科技推广四个方面,我局主要参与农业措施和科技推广实施,20xx-20xx年投资579万元,其中:农业措施387万元,科技推广192万元。
1、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示范工程
建设地点:项目区涉及XX镇响滩村、偏偏店村、材源村、踏水桥村、马家湾村、龙怀村、倒碑村共7个村。
建设内容及投资:项目总投资294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76万元),其中农业措施198万元,科技推广96万元。
2、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示范工程
建设地点:该项目在元兴乡跳蹬村、蒲溪村、火花村、里沟村、石鸭村、西泉村、庙沟村和五合村共8个村实施
建设内容及投资:项目总投资285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74万元),其中农业措施189万元,科技推广96万元。
(四)、XX县20xx年农技推广与体系建设旱作节水项目
1、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6660亩,以XX县XX镇响滩子村为重点向偏偏店村、倒碑垭村、三江村和踏水桥村辐射,主要开展坡耕地综合整治和土埂种植生物篱及等高种植农作物技术集成两大建设内容。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生产便民路500米,人工砌筑地埂3000米。
经济植物篱种植:种植花用菊花苗株、黄花苗株。
缓坡地等高种植:推广缓坡地等高种植模式4000亩。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40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资金,其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8万元,经济植物篱种植30万元,缓坡地等高种植2万元。
六、20xx年工作打算
1、尽量满足XX镇新农村示范点范围内的农户建设沼气池;
2、争取在集约化养殖场建设1处沼气发电装置项目。
3、粮菜间套示范。在XX人和寨村—元兴跳蹬村一线示范小麦/辣椒/青菜间套作1000亩,并引进蔬菜加工企业实行订单生产。
4、建设育苗中心。在响滩村3社建设钢架自能化连栋温室集中育苗中心1个,规模15亩。育苗场全年实行商品育苗,保证示范村蔬菜种苗供应。
5、扩大晚秋示范。继续扩大响滩村秋菜豆示范,增加农民收入。20xx年计划示范规模500亩,示范区农民人均增收800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市大力推进工作思路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探索一条适应时代特点、符合**实际的“三农”工作新路,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2005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将超过*000亿元,经济总量中“四分天下有其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000元,位居**省前列。
一、推进“三个集中”:探索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新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发展,发展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创新工作思路,推进“三个集中”,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布局合理化、要素配置最佳化、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开发,促进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我们以农业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为主线,凸显外向、高效、生态、观光等现代农业的特色,规划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园区达21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2%。全市已形成森林生态体系和生态景观型农业片区、高科技设施型农业片区等“一个体系、八大片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38%。在推进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三个突出”,着力提升农业效益。一是突出科技兴农,按照生态、高效、集约、精确的要求,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已提高到58.5%,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8.5%。二是突出多元投入,积极吸引各类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今年推出的30个农业园区项目吸引投资21亿元,其中外资13亿元。三是培植龙头企业,重点在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高收益领域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了朝阳集团等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全市农业集中效果明显,2004年江阴华西、宜兴西太湖、阳山万亩水蜜桃、唯琼生态农庄等17个现代都市农业重点园区新增农业收益5077万元,园区内农民人均增收650元。
推进乡镇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推动农村产业集聚,促进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在推进工业集中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三个结合”,着力提升发展水平。一是与培植特色产业集群相结合,全市已形成江阴新材料、宜兴环保、新区电子信息、惠山汽车零部件、锡山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二是与转变增长方式相结合,引导农村企业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对进入集中区的企业设置技术含量、投资强度等“门槛”,低于规定标准的项目不直接供地,一律进标准厂房。三是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严格防止污染生态环境的项目进入园区。全市乡镇工业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农村工业集中区的投资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4亿元,单体项目平均投资规模1650万元,集中区的工业产出已占全市乡镇工业的67%。
引领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集中,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整合小城镇和自然村,重点抓好户数较少特别是20户以下的自然村落、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自然村落等五类村落的撤并。全市乡镇总数已从83个减少到59个,撤并自然村196个。在村镇撤并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农民,先安置后拆迁;科学规划建设,集中成片开发了公共设施齐全、社会事业配套、环境绿化美化的农民新社区,入住农民普遍比较满意,每个农民占用的宅基地也从100平方米降为{}30平方米,既节约了土地,又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江阴新桥镇已有50%的农民集中居住,节约土地2925亩。在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强教育培训,引导他们摒弃旧观念、旧习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江阴华西村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带领其合并的13个村组建精神文明建设开发公司,共同建设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推进“三大组织”建设:拓展农村生产关系的新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先进生产力,迫切需要发展与经济市场化、利益多元化相适应的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在实践中,我们推进“三大组织”建设,建立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村委会和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为两翼的组织体系,形成了新型的农村生产关系。
随着村委改居委、农民变市民步伐的日益加快,农村集体资产如何做到产权明晰、有效运行、监管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履行生产服务、资产积累、资源开发等职能,通过建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落实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明晰了农村集体资产,有效维护了村民的权益,调动了村民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全国较早组建的黄巷镇陈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004年可支配收入达到650万元,每个股民平均分红2001元。目前,全市已组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74个,净资产26亿元,持股人数24.8万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已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新载体,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随着“三个集中”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土地有序流转、收益稳定增长?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组织。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组建浮动分配型、固定分配型、混合分配型三种类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使土地既成为农民生存的“护身符”、致富的“摇钱树”,又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牢固纽带。目前,全市已组建各类土地股份合作社92家,参与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农民达78.6万人,占全市农民总数的36.5%。
随着农村市场化、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正确处理低效益与高风险的矛盾,成为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我们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按照让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利润的指导思想,坚持用工业化的方法、市场化的机制,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他们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组建标准上,坚持“四有”,即有健全的合作制度,规范化运作;有合作的手段,具备资金、技术等经营要素;有较大的合作规模,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有明显的合作效益,能促进农民增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松散型的,也有紧密型的;既有生产服务型的,也有产、加、销一体型的。目前,全市已建成112个“四有”示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推进“三大保障”建设:形成富民安民的新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先进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富民安民。为此,我们着力完善富民安民的支撑体系,努力构建和谐宜人的新农村。
大力完善创业保障体系。一是完善支持农民创业的政策制度,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税收制度,落实了自主创业奖励、异地务农补贴、公益岗位补贴、小额创业贷款、职业介绍补贴、搬迁企业补贴等政策。二是拓宽农民转移就业的门路,重点抓好“六个一批”:新老企业吸纳一批、发展三产容纳一批、自主创业鼓励一批、异地务工转移一批、搬迁企业带走一批、购买岗位安置一批。三是提高农民创业就业的技能,建设培训基地,完善培训机制,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今年全市已培训农村劳动力5万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万人,青壮年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达到65%。
积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推行“五保一奖”制度。积极推进“社保”,加快扩大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新办企业一律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全市农民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到33.2万人。全面实施“地保”,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纳入保障体系的农民已达36万人。加快建立“农保”,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的办法,解决单纯务农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老年农民参保后个人不再缴费,直接按月领取养老金,全市已有40万老年农民享受这一福祉。继续完善“医保”,加快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两级财政资助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标准已达到每人每年30元以上。不断提高“低保”,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已提高到每月150元,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只生育一个孩子、年满50周岁的农村居民,每人每月奖励50元。同时,大力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建立农村救助基金,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村贫困户结对,帮助因病因灾致贫农户脱贫致富。
着力加强农村生态体系建设。实施“绿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绿化造林力度,突出经济林、生态林、景观林建设,农村森林覆盖率提高为21%。实施村镇净化工程,突出农村水、大气环境整治,建设“地绿、天蓝、水清、居佳”的新江南人家。滨湖区将生态环境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工作,大力推进太湖生态防护林、都市特色林、休闲观光林等六个农村造林绿化建设重点,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2%。
回顾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我们体会到
首先,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建设新农村问题。在**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虽然目前农业仅占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的2.2%,但“小比例却是大问题”。从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看,难点在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从“三农”的地位作用看,农民是最广大的群体,农村是最广阔的地域,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从现实条件看,**人均GDP达到6400美元,完全有可能做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率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我们把推进农村建设作为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同时配套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村调整优化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关于对万户农民实施扶贫帮困工程的若干意见》、《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加快实施农村“三个集中”的意见》、《加强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的意见》五个文件,全面加强“三农”工作。
第二,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我们着眼于农村生产力的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新提高、社会文明进步的新风尚、生态环境友好的新面貌、依法民主管理的新体系等方面的内容,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产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生产规模化、组织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的基本思路,制定了2005年、2007年、2010年新农村建设的阶段目标,形成了城乡统筹、相互衔接、覆盖全市的农村发展总体规划,包括九个分区规划和农村城镇空间结构体系、现代产业布局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人居生态环境体系等专项规划,勾画了**新农村建设的蓝图。
第三,要坚持用统筹办法,系统解决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兴农之路不在农”,必须“跳出三农解决三农”,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用城乡统筹的办法建设新农村。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产业体系、政策体系、富民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五个体系建设。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在城乡同步推进了交通、供水、电力、通讯、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公路建设实现所有乡镇的车辆30分钟驶上高速公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5.2%。在工农统筹方面,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两篇文章一起做,一方面,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势,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推动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以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
热烈欢迎大家莅临XXX指导工作。XXX幅员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和1个涉农社区,总人口万余人。
在建设新农村中的,XXX的主要做法有三点:一是与“淮白五”抱团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二是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场镇改造和院落整治,努力实现农村美,让群众住上好房子;三是保证农民的“四项权利”,创建“三项机制”,逐步让农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一、夯实产业基础,发展乡村旅游
XXX产业发展总体思路是“两线两片”,即:在“十里荷乡”环线与五福大道沿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xxxx山脉片规模发展蔬菜、藤椒、伏季水果等产业,助推业兴、家富。
(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新推动乡村旅游。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回乡创业、培养种养能手等方式,在XX大道建设了伏季水果母本园、薰衣草观光园、生态农庄、景观农业基地、草莓基地等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在“十里荷乡”环线建成了连片赏荷基地600余亩,鱼塘150余亩,伏季水果200余亩,配套修建道路6公里、步游道7公里、生态走廊2公里、蓄水垄埂12条、观景平台7座、景观雕塑9个、土特产销售摊位7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功开发了荷叶茶、莲子、盆栽荷花等旅游产品。依托产业基础成功举办四届荷花节,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助农增收,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初见成效。
(二)优化两片提升发展传统农业。xxxx山区伏季水果产业发展迅速,新组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个果蔬产业协会。藤椒种植规模迅速扩大,栽种面积已达800亩。清明片区大棚蔬菜和水果种植品种更新、技术升级。xxxx羊、跑山猪等养殖业稳步发展,新增水产养殖240亩。
二、整合政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结合集中居住区建设和院落整治,以“四改六治理”为抓手,开展美好庭院创建和我家爱卫生评比活动,发动群众从我做起、从自家庭院着手,打造优美农村人居环境。
今年初,以“十里荷乡”环线为试点,实施了“三改四进一提升”工程,现已初见成效。试点环线完成完成坡屋面改造209户,100%完成改厨改厕改圈(改厨119户、改厕118户、改圈8户),硬化入户道路与庭院1万多平方米,发动农户自筹人工费粉白外墙余平方米,装饰围墙灰筒瓦350余米,安装文化小品30余处,打造了洼子林节点广场1个,整治院落5个,发动农户在环线和院落种植了三角梅。通过综合施治,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营造优美农村人居环境。
三、加快特色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
围绕规划先行、项目支撑、产镇相融的`思路,以建设“欧式xxxx风情小镇”为目标,奋力推进特色镇建设。近三年,累计投资2亿元,开工建设了莲花亭广场,实施了场镇绿化、场镇风貌整治、老街区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其中五福大道沿线实施欧式风貌改造2万平方米、顺江街欧式风貌改造1万平方米,增设了路灯绿化等设施,初步形成独具欧式风格的场镇形态,不断提升了场镇宜居品质。
四、创新机制体制,推进基层自治
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参与到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来,把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选择权”落到实处,创建了基层自治的“三项机制”,助推人和。
(一)以“美好庭院”创建为载体的示范引领机制。户申请、组评议、村推荐,每月全镇评比出6户“环境优美、家庭和谐”的美好庭院示范户,给予授牌表彰。
(二)以“我家爱卫生”评比为抓手的激励机制。以院落为单位,围绕“人和、村美”,通过组评选、村推荐、镇评比,每季度在全镇开展评比、通报、表彰。
(三)以院落管理为核心的保障机制。院落和集中居住区成立院落业主委员会解决“谁来管”,民主讨论制定院落公约解决“怎么管”,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这一目标,结合XXX实际,努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