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总结方案
【导语】本文是会员“ehns472”整理的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总结方案,欢迎参阅。
为了加强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卫生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消除疾病带来的威胁,确保幼儿园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我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制定了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幼儿家长对各种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做好每日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事件的信息检测报告,早期发现、报告、治疗。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性疾病和传染病不会在校园内蔓延。二、工作原理
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幼儿园是各类疾病高发的场所,一旦出现疏忽和遗漏,就会带来不可抵挡的危害。因此,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应该是不可疏忽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当前各种传染病高发情况,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防范传染病和传播性疾病的知识,提高幼儿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全力杜绝传染病在园的传播。必要时实行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毫不放松,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依法管理、快速反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性流行病和传染病的防预、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存在瞒报和忽略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幼儿园成立突发性疾病和传染防治领导小组,建立预警机制和医疗救治机制。要坚决做到快速、及时、完善、稳妥地处理,强化各方投入,增强应急能力,最大限度确保幼儿园师生的安全。
三、组织管理
我园成立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 副组长:(副园长) 成员:该小组负责落实幼儿园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和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园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处理预案。 健全和落实突发事件责任制,检查督促幼儿园各班级预防突发事件措施的落实情况,责任到人。3、针对突发性流行疾病和传染病,定期在班级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并提高幼儿的应急处理能力。
4、建立幼儿的每日晨午检记录,及时了解身体状况,对发现的疾病及时采取反应措施,确保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师生身体健康。
5、如发现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及时向上级及有关主管部门汇报并协助医疗部门防治工作。
6、应急小组领导成员的通讯方式要24小时保持畅通。
四、突发事件应急反应
按照《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分为一般、重大和特大事件,并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1、在发现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时应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包括立即启动一日一报告制度,加强疫情通报;加强各班级及公共设施的卫生检查和疫情防治措施,确保幼儿园的安全;加大进出幼儿园人员的检查力度,最大限度防止疫情的传播。
2、发生重大突出事件的疫情时应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包括对幼儿园内幼儿进行定期检测、检查身体状况,及时处理问题;向上级有关部门及时报告;加强幼儿园消毒工作,配合医疗部门做好隔离工作;及时通报疫情防控情况。
3、所在地区发生特大突发事件时应启动第一应急响应。包括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幼儿园;全面掌握进出幼儿园人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加强监测和消毒力度,确保幼儿园内公共设施和场所的安全;加强防控和监测力度,公开疫情防控情况。
4、在幼儿园内出现疫情时应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隔离感染的幼儿和老师;向上级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加大力度排查幼儿园的感染人数;当有关部门到达时,对幼儿园师生进行检测,确保感染者不离园,并制定疫情处理方案,最大限度控制和消灭疫情,保障幼儿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