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工作计划 > 正文

乡镇计划生育工作迎检汇报3篇 村计划生育工作汇报

2022-11-01 16:28:57工作计划

乡镇计划生育工作迎检汇报3篇 村计划生育工作汇报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乡镇计划生育工作迎检汇报3篇 村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以供借鉴。

乡镇计划生育工作迎检汇报3篇 村计划生育工作汇报

乡镇计划生育工作迎检汇报1

  乡镇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迎检工作注意事项

  1、对照各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方案文件要求,切实按进度抓好落实,把能落实的尽量补课完成,不能完成的做好解释。

  2、整理相关资料,摆放整齐。主要是点上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方案文件。

(2)各项措施的有关资料。如:下派乡(镇)干部兼任村党组织书记文件;挂点县领导到村里指导工作图片及帮扶工作等资料;村支部会议研究整顿工作的相关记录;党委书记找村书记谈心谈话记录;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有关材料;为民办实事有关资料(项目)。

(3)将XX村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安排表(含整顿目标、措施、时限、责任人等)张贴于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

(4)村党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材料(含相关文件、会议记录及图片资料)

  3、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方面

(1)完成装修未挂牌子的村,做好规范化的牌子并上墙。

(2)打扫卫生,整理周边环境。

  4、软弱涣散党组织书记近期要在村迎接检查,不得外出。

乡镇计划生育工作迎检汇报2

  计划生育迎检汇报材料

  一、前九个月报表的基本情况

  2006年,我镇计划生育工作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下达的责任目标,通过全体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到6月30日止,全镇共上报出生399人,出生率%;计划内出生380人,计划外出生19人,计划生育率%;男孩211人,女孩188人,出生婴儿性别比;一孩267人,二孩132人,多孩1人,一孩率%;上报村为主的村(居)37个,村为主比率%;综合节育措施到位率%。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一直以来,班子成员,总支书记,村党支部书记非常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基本上做到了逢会必讲。杨柳责任区彭雄辉,菊花责任区谢林辉,太平村朱正宜,松木村龙湘普等同志,都亲自参与计划生育追逃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干部责任高度明确。镇里在年初重新修订了《计划生育工作经费考核办法》,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村民自治的考核内容;制定了《计划生育问责追究制度》,明确了从班子成员到驻村干部的工作责任;春季活动期间,还专门进行了短期目标管理,把工作责任明确到个人,有效地促进了工作。

  三是全体干部的艰辛努力。从正月十六日开始,我们从春季活动,到春夏联动,再到夏季活动,计划生育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全体镇村干部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围绕计划生育工作保类进位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正是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我们现在这个来之不易的比较好的形势。

  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计划生育率低。虽然上报的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5%,但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据计生办统计,前9个月我镇的实际计划生育率仅有84%。从现在的报表来看,太平责任区的计生率只有87%,菊花责任区的计生率也只有92%,所以不管是实际工作还是报表数据,我们的计划生育形势都不容乐观。

  二是综合节育率低。据不完全统计,我镇前段遗留下来的结扎尾欠有39例,夏季活动寄回的500多张孕检证明中,有138人没有落实上环措施,占到证明人数的25%,如果按此比例推算,全镇未落实上环措施的对象将达到800人,加上本身不需落实节育措施的600多人,综合节育措施到位率只有84%,低于责任目标11个百分点。

  三是孕检到位率低。到夏季活动考核时止,全镇应参加孕检而未参加的对象有128人,这还不包括长期外逃的对象。而这些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对象已经违法生育或者计划生育怀孕,严重制约着我镇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是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低。全镇2006年上报和补报违法生育对象共57人,共应征收社会抚养费万元,实际征收到位的金额只有万元,征收到位率仅46%,离县考核要求的78%还并差近30个百分点,下阶段的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五是流动人口管理到位率低。目前,绝大部分村还有30%以上的合同是假合同或无效合同,没有一个村的合同是100%的真合同。全镇有效合同签订率,满打满算最多也就50%左右。而按上级要求对每个外育龄妇女要收取500-800元的保证金,要明确专人掌握其外出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这两项工作在上次县局验收时,地址(还不是指详细地址)登记率仅%,联系电话登记率仅%。单就建档建卡率而言,3个样本点平均也只有%,这说明我们在平时连基本的情况都没有很好掌握。

  六是综合治理到位率低。6月份,镇计生办对各个综治单位进行督查是发现,除中心卫生院严格按要求履行了综治职责外,其他单位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按要求,企业劳动管理服务

  站应在年初与各处厂矿企业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责任管理责任书,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签订;工商所在办理营业执照时,没有查验和登记婚育证明情况;城建办对城区流入人口疏于管理,对发现的计划生育隐患也未及时向镇计生办通报;派出所,民政所等单位则主要是存在通报不及时的问题。

  七是出生婴儿性别比高。几年来,我镇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一直维持在140左右,也就是说,每出生100个女孩,同时出生140个男孩,这意味着20年或30年之后,将有40%左右的男性无法找到合适的配偶,这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与此同时,我们的孕情跟踪管理形同虚设,持证怀孕对象孕情消失后,责任区没及时展开调查,没有落实相关的调查材料。

  三、当前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要进一步澄清底子

  当前至少要澄清以下两个方面的底子:

  第一是孕检四术底子。只有把未到位的孕检对象,四术对象的底子澄清了,我们的工作才有针对性,才能很好地指导工作实践。也只有不惜一切代价把未到位的孕检、四术抓到位,我们今后的工作才能向好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第二是特殊对象底子。也就是我们排查出来的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做出迎检预案的对象。只有把这些对象的底子澄清了,我们的迎检工作才能做到点子上,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打有把握之仗。

(二)要狠抓工作重点

  离8月份省检开始时间已经不足一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要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作,重点指标的落实,在此基础上再力求每个考核项目都得高分。

  第一要认真领会考核评估方案。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全体驻村干部,计生办、服务所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余,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认认真真学懂弄通省里的考核评估方案,镇里要组织全体驻村干部,对有关的内容进行重点培训,通过学习促进工作,保证在迎检准备过程中工作不走样。

  第二要报准报实人口出生数据。人口出生问题一直是各级计划生育检查的重中之重,各责任区已经对2年期内的出生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针对具体对象,进行一些必要的资料准备,对极个别长期在家居住,确实无法作好预案的对象,在7月份的报表里坚决上报,做到该报的一个不漏,7月份的报表关门以后,期内人口出生应做到:专干手册、报告单、台帐、公安部门婴儿上户登记、卫生部门接生待产登记、卫生防疫部门接种登记、计生办WIS系统、技术服务部门手术记录完全一致,确保统计准确率达到100%。第三要抓综合节育措施到位。综合节育措施到位率一直是我县,我镇计划生育检查失分的重要项目之一。从现在起,各责任区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应该落实节育措施的对象,抓紧落实到位。凡是到7月31日止,通过各种努力仍然无法到位的对象,一律按以下要求作好预案:6月份以前未报节育措施的,继续落实药具避孕,村专干必须在8月5日前送药具上门,并作好随访记载;已经报了节育措施的,按上报的情况,做好外省的“有环无孕”证明或结扎证明,与其他证明一起存放村级服务室。

  第四要抓社会抚养费征收。按照省里的检查口径,我镇还有5个村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处在“一票否决”的红线之内,其双桥责任区观冲村为63%,太平责任区高桥村为68%,檀木村为28%,新檀村为12%,而菊花责任区永忠村还是个0。从现在起到7月31日的截止时间也就是那么10来天,相关的责任区,不管采取什么措施,一定要保证到位率达到70%以上,决不能坐等“一票否决”。

  第五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继续完善流出人口流向信息包干制,抓紧落实好流出人口的办证和孕检服务,全面补充签订好合同书,登记好相关资料。迅速建好流入人口信息台账,签订好计划生育合同,及时搞好查证、验证和孕检、四术服务。

  第六要不断完善基层基础工作。各村要及时完善好“三位一体”阵地建设,保证村级服务室有两间专房,添置好各种硬件设施。分责任区认真搞好专干业务培训,在8月5日前完善好与WIS系统完全一致的台账和必备资料。计生办、服务所要加强“四位一体”阵地建设,及时准确报好各种报表,努力建设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的工作阵地。

  第七要努力提高综合治理工作水平。计生办要与民政所、派出所、工商所、卫生院等综合治理单位认真搞好回头看,对各种通报记录要一一核对准确。综治、公安、工商、计生、城建要对流动人口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整顿,看办证、签订合同、孕检、四术、持证验证是否到位。各责任区要对2005年10月1日以来持证怀孕后孕情消失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并在8月5日报表时将调查材料报计生办备案。

  第八要加大迎检培训力度。各责任区除组织好专干业务培训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信息指导员的培训,把我们的一些思想与信息员进行充分交流,并通过各种合适的途径,合情合理地传递给各位村民,特别是那些喜欢操空心的村民。各责任区一定要把村信息指导员的名单和电话号码整理成册,便于在检查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三)要严格兑现奖惩:

  首先,要全面把握县委政府的三个“一票否决”条件:①样本村不能当场提供有效证明资料,被认定一个以上违法生育错漏报的;②样本村综合节育措施到位率低于85%的;③样本村的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低于70%,且影响全县5个百分点以上的。凡出现上述情况之一的责任区和同时出现两种情况以上的乡镇,均作“一票否决”处理。县里的态度是:“谁给全县的评估排队拖了后腿,就要坚决处分谁”。镇里的要求是:凡是省市检查的样本点,被查出“一票否决”问题之一的,班子成员和总支书记取消全年奖金;中层骨干降职作一般干部使用,一般干部职工作下岗处理。所在责任区和样本点村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责任区全体干部年终奖金,处罚村里1000元,罚款在转移支付款中直接扣除。

  第二,要再度重申计划生育问责追究制度。在省级计划生育检查中,被查实认定错、漏报婴儿出生的,除按上述标准处理外,同时按照洪发[2006]23号文件的规定,每例处罚责任区计划生育分管负责人、责任区计生专干、驻村干部、一支部书记各1000元;处罚蹲点党政组长、责任区总支书记、责任区主任各500元;处罚镇党委正副书记、计划生育分(主)管负责人、蹲点党政成员、计生办主任各300元。被查出多孩错、漏报的,按以上标准加倍处罚。

  第三,对迎检准备充分,在省检中没有重大问题的,镇里对样本点村和所在的责任区实行重奖。奖励责任区6000元,奖励样本村4000元,责任区和村可在奖金中抽取一定比例用于对驻村干部,村干部和计划生育信息员的奖励。该项奖金在计划生育事业费中单列,不影响按季的工作经费,也不影响年终兑现目标管理责任书。

乡镇计划生育工作迎检汇报3

  莱溪乡2006年“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一、乡情简介

  莱溪乡位于南丰县东北部、沧浪河东游,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5公里,全乡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种植南丰蜜桔万亩;现有10个行政村、88个村小组,万人,4099户。近年来,莱溪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和实施了“蜜桔富乡、工业强乡、三产兴乡、为民稳乡”战略,培植发展了南丰蜜桔、蔬菜、水稻制种、瓜果、甲鱼养殖五大农业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了制砖、粮食加工、木制品加工、工艺品制作为主的四大工业产业。全乡呈现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治安稳定的良好局面。2006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60余元。

  全乡现有小学4所,中学1所,小学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84人;中学有13个办学班,在校生755人。莱溪乡中心小学创建于1950年,中学创建于1952年,中小学都有50余年的教育教学历史。一直以来,我乡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树立“坚定教育兴乡理念,努力打造教育强乡”目标,近些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关怀下,莱溪乡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教育较有特色,新课改全面实施,教育质量稳步上升,“两基”工作跃上了新台阶。1986年进行校园“六配套”建设,并通过省级检查验收;1995年通过了“两基”检查验收;2004年再次顺利通过省“两基”年检复查。2006年5月我乡迎接了省教育督导评估组的检查验收,莱溪乡快速、良好的发展状况获得了评估小组的充分肯定。

  二、“两基”巩固提高基本情况

(一)办学条件:

  我乡小学校舍生均平方米,初中生均平方米,中小学图书生均分别达册、册以上,办公、生活用房、体育活动场,中小学已达国家要求标准。

(二)师资水平:

  全乡小学教师101人,初中55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小学为100%,初中为100%。全乡校长接受岗位培训率为100%。

(三)义务教育程度:

  三年中,适龄儿童总数分别为1571人、1524人、1409人,在校学生数分别为1833人、1711人、1684人,近三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适龄女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总数各为922人、770人、780人,初中阶段在校适龄少年学生总数每年为607人、522人、477人,入学率分别占%、%、%,辍学率分别为%、%、%,三年中,15周岁人口总数分别为440人、444人、429人,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为%、%、%。三年中,17周岁人口总数为406人、391人、440人,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

  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总数近三年均为为11人,入学率分别为60%、%、%。

(四)教育经费:

  近三年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人均教育经费总支出各占元、元、元,教育总支出中财政拨款所占的比例为%、%、%。近三年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为元、元、元,初中分别为元、元、元。

(五)教育质量:

  三年来,全镇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开足课时,开齐课程,毕业年级合格率小学为%、%、%,初中为%、%、31%,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小学为%、%、%,初中为%、99%、99%,学生体育合格率小学为%、%、%,初中为97%、97%、98%。

(六)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

“两基”达标后,青壮年非文盲人数为9303人,非文盲率达%,“两基”达标后,全乡设有乡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所,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0所,投入培训资金万元,共举办以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特点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培训提高班180余期次,参加人数为2200余人(次),发展具有特色经济的示范户60余户。乡村农民文化技术(扫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基本做到了有教学场所,有教学基本设施,有学习计划、有管理制度,有图书资料。

  三、“两基”工作措施及成果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莱溪乡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乡战略,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全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打造教育强乡。全乡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整体水平有新的提高。

  第一,统一思想、超前规划,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乡党委、乡政府始终认为,教育是事关现代化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没有教育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基于这些考虑,乡党委、乡政府明确了“五个一”和“五个不动摇”的教育发展思路。

—— 所谓“五个一”,即明确一个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抓住一条主线,以改革总揽教育工作全局,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的系统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服务一个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贡献;坚持一个中心,历届乡党委、乡政府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中心工作之一,持之以恒切实抓紧抓好;登上一个台阶,每届班子都要奋发有为,努力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阶段性重大问题,将教育发展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

—— 所谓“五个不动摇”,即坚持科教兴乡的战略不动摇,确保教育的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发展;坚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目标不动摇;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的工作策略不动摇,以改革促发展,实现教育的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相统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均衡发展、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坚持以政府行为推动教育发展的主导动力不动摇,切实履行政府责任。

  由于历届乡党委、政府思想统一,认识深刻,规划超前,从而富有成效地推动了莱溪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事业实现了三次提速提档,树立了三个里程碑。

—— 1986年至 1995年,全乡投入近50万元,用 10年时间普及了从小学至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1995年我乡顺利通过省级 “两基”验收; 1996年,乡党委、乡政府提出建设“教育强乡”的目标; 1997年,莱溪被县教育局定为素质教育实验乡。实现了莱溪教育的第一次提速发展。

—— 1997年至 2003年,莱溪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中小学教学网点布局调整为重点,实现了莱溪教育的第二次提速发展。1998年,乡党委、乡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教育的若干意见》。同年,市教育局在莱溪中心小学召开艺术教育现场会,确定莱溪乡为抚州市实施素质教育试点乡。—— 2003年至 2006年,乡党委、乡政府吹响“创建教育强乡”号角,莱溪教育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实现了第三次提速发展。2003年,莱溪小学被市、县教育局定为校本教研实验试点学校;2003—2004年连续两年被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莱溪教育的三次提速发展,特别是以创建教育强乡为阶段性目标的第三次提速发展,将莱溪教育的发展水平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绩:

  1、全乡教育蓬勃发展、协调发展。一是基础教育发达,普及程度高。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学龄少年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 100 %。学龄少年(不含还在小学就读和已经初中毕业因素)入学率为%,初三年级保留率为%,初三年级巩固率为%,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以内。二是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快速发展,形成了基础教育、农民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我乡的农技校在“两基”评估验收后,其领导小组未撤、工作人员不散、工作力度不减,2000年至今,我乡共举办以农业技术、法律知识、时事政治等内容的各类培训班与讲座50多期,60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和学习。通过农技校学习培训,广大农民增长了见识,学到了致富本领,如吴兴旺、刘小宁等近100名学员在农技校的培训下,纷纷发展南丰蜜桔、甲鱼养殖、粮食加工等产业,一举成了县、乡、村的致富带头人,帮助和带动500余人走上致富道路。

  2、小学网点布局调整进一步得到优化,教育发展更趋均衡。从2001年至 2006年,全乡共投入配套资金50多万元,用于学校网点调整。撤并了6个村级小学,扩建和修缮了莱溪中心小学、杨梅坑小学、东方小学、莱溪中学校园。全乡中小学共扩大校园面积 300多亩,建筑面积超过3200平方米,一栋栋高大的新建教学楼拔地而起,成为莱溪教育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3、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取得新突破,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近5年来,我乡共筹资投入 23万多元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我乡中心小学、中学均装备了计算机室,乡中学还建立了备课室。计算机生机比例由 2000年的100:1提高到目前的:1;乡中学、中心小学都建立了局域网、接通了宽带网。

  4、教育教学质量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教育发展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统一。近年来,凡涉及教育质量的标志性项目,如小学生毕业检测、中考、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学生运动会、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等,莱溪均处全县前三名之列。莱溪中学、莱溪中心小学连续三年被评为县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近年来,莱溪中、小学共获得市、县级“文明单位”、“安全合格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39项集体荣誉。莱溪中心小学在2002年11月,还成功地承办了抚州市农村艺术教育现场会;2004年7月,成功地承办南丰县校本教研工作现场会,大会的小结材料——“大兴教研之风,提高教育质量”,还报送参加省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讨会研讨,获得省教育专家们的高度肯定。

  5、实施扶困助学工程进展顺利,贫困家庭子女读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多年来,我乡十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读书问题,把扶困助学当作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做到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共同抓,乡村干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乡、村干部纷纷带头向扶困助学基金捐款,还与贫困生结对子,勉励经济困难家庭子女自强不息,立志成才。2004年,我乡在全县率先正式启动机制化、制度化的扶困助学工程,成立了由分管教育的副乡长任组长、分管民政的副乡长任副组长的莱溪乡扶困助学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乡统筹、分级资助的工作机制,对贫困学生大力进行救助。从 2004年起,我乡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发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扶困助学活动。近年来,全乡共有 200多名中小学学生接受了各种形式的资助,实现了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辍学的目标。

  6、保学控流工作落实到位,确保了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为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巩固率,结合乡情,我乡采取六项措施加强“保学控流”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做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宣传,将学校教学管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编印分发到学生家长手中。同时采取

  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向社会各团体,广大民众呼吁,共同来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响应国策,支持教育。

  二是沟通思想。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学习等情况,征求家长意见,正确采纳家长对政府、学校的工作建议。

  三是签订《保学控流协议》协议。乡政府到学校、学校与教师签订“保学控流”,政府、学校、教师与家长共同管理好学生,共同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四是实行联系班责任制。每个乡领导班子成员和“两基”工作组人员联系一至两个班,严格依照乡党委、乡政府《关于建立义务教育“保学控流”制度的决定》的要求,督促所联系班的学校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做好学生“保学控流”工作。做到措施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

  五是实行分工合作工作制。劝返包保人员要对所“包保”对象情况了解,深入到位,分工合作,劝返到位。

  六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因工作重视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强,控流工作成效不大影响“两基”工作的人员,不能参与各种评优、评先,不能晋职晋级,考核不合格。

  第二,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切实增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以改革促发展,一直是我乡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教育经费统筹、教师工资统发、教师人事统管的方针政策,重点从办学体制、人事制度、教育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1.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我乡在确保义务教育由政府办学为主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教育,积极探索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公民联办、私人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制定了一系列推动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措施;积极扶持民办学校,按政策给予优惠。教育部门在业务指导、教师管理、质量评估、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的待遇。目前,全乡有民办幼儿园 6所,吸纳3岁以下低龄儿童达200余人。

  2.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激发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管理新机制。我乡在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事管理新机制。2003年,我们重点从用人机制、评价机制和分配机制三个方面,率先在全县进行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取得良好的成效。一是配合县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了以聘用合同制为基础,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使教师由国家人变为单位人,打破了教师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二是建立了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评价方案,从职业道德、育人能力、工作绩效、教学风格与特色等四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全程、客观、公正的评价。三是建立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奖金分配机制。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教职工的奖金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挂钩。人事制度改革,犹如一股源头活水注入了教师队伍,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责任心、紧迫感明显得到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大大提高。2003年底,县人大、县教育局来我乡调研后,对我乡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我县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早在1998年,我乡就制定和实施了《关于在中小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工作意见》,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又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本质体现,要通过推进教育现代化来实施高水平的素质教育。我们重点从三方面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切实抓好学校教育主体工程、家庭教育启蒙工程。以开展弘扬“新时期莱溪人精神”活动为载体,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了感恩教育、青年志愿者行动等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家庭教育方面,我乡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开展“走近家庭,同育新人”百名教师家访活动,有效调动了家长关爱子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我乡还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网络和机制。

  二是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多年来我乡做了大量工作:更新教育观念,从源头上“减负”;改革招生评价制度,从导向上“减负”;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提高效能上“减负”。我乡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统一思想认识,下大决心改变单靠加班加点、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教学观念,全面追求素质教育的育人质量;由主要依靠拼时间、拼消耗提高质量转到深化改革、借助教育科研提高质量的正确轨道,并采取严格的“减负”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我乡还建立健全了中小学“减负”保障机制,明确各方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减负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这项工作,受到了县教育局和来我乡视察的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的充分肯定。

  三是大力推进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国家新课程改革启动后,莱溪被定为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乡,所有中小学一次性全面铺开。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我乡以“积极稳妥,既符合规范又有莱溪特色”为工作的基本原则,切实做到了“三到位”,即经费到位,从2003年到2005年全乡共投入经费9万多元,用于补贴中小学课改培训和实验;培训到位,全乡教师全部先培训后上岗和上岗后再培训;实验到位,扎实而有成效地推进校本教研工作,实事求是地验证课程标准、教材建设的实际成效。三年来,我乡共发现了80多个课改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 30多条改进建议。

  第三,加大投入,多办实事,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近年来,我乡狠抓学校硬件建设,努力改善全乡中小学的办学条件。2004年至今,全乡共筹集资金150余万元,用于改造和新建校舍、添置教学设备,其中:2003年,新建了黄满村小学、东方村小学、乡中学厨房;翻新了上井、九联村完小围墙;为杨梅希望小学添置彩电2台、CD机2台、图书2000余册。

  2005年,新建了面积750平方米的中学教学楼;新建乡中心小学围墙及门楼;维修了上潺小学、石渠小学教学点校舍;加固维修了中学教学大楼;为乡中心完小添置图书1000余册;为乡中心完小新建了一所标准化冲水厕所;改造翻新后举小学教学楼。

  2006年,新建了面积400多平方米的乡中心小学多功能教学楼;修缮了上井、西山、后举小学教学点校舍;再次为乡中小完小添购图书1000余册。

  2007年翻新了乡中心小学教学楼、乡中学教学楼;筹集资金30余万元启动了占地面积3000余平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米的九联小学新校园建设工程;筹集配套资金20余万元更新了全乡中小学生的课桌凳。

  四、今后工作方向

  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莱溪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两基”达标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与老百性对发展教育事业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教育的重要性宣传有待加强。少数群众对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极少数家长认为学校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搞唱歌跳舞活动纯粹是不学无术、浪费时间;也有少数家长对小学五年制改为六年制不理解、不支持;二是由于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乡村两级财力十分困难,对教育硬件建设投入相对偏少;三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仍一定程度的存在;四是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乡实际,我们将以这次验收为新的动力,新的起点,思想不松,措施不丢,力度不减,常抓不懈,再接再厉,打好“两基”持久战。现将我们今后要做的几项工作列举如后,提醒全乡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加倍重视,加倍努力。

  1、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战略不动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方针不动摇,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方式不放松,紧紧瞄准建设教育强乡目标,着力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加大教育投入。乡政府将通过争取国家对莱溪教育的投入和争取更多外援的多种途径,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特别要增加对中学的投入,按照建设规划,把我乡真正建设成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强乡。

  3、努力促进农村教育平衡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加大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建设,完善现代远程教育,提高教育资源共享水平;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制度,保证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抓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幼儿教育等特殊教育。

  4、创建示范学校。按照乡党委、政府的长远目标,我乡中学、莱溪中心小学应建成高质量、高档次的学校,今后将增加两校的软、硬件建设,再通过2至4年的努力,把两校建设为县级乃至市级“示范学校”。

  5、教育科研再上新台阶。莱溪要把教育科研工作进一步深化提高,要通过现有科研课题的研究,创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教学模式。要尽快建立《莱溪教育》网站,利用现代化手段把莱溪教育推向全国。

  6、积极投入新课改。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莱溪乡将继续努力探索课改之路,挖掘教育教学资源,为深入教育改革、深入教育科研积累更多的经验。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探究性教学方面,要更加大胆地探索,努力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有完美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乘着“创强”的强劲东风,展望“十一五”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莱溪人民将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再创辉煌,朝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