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工作报告 > 正文

农机调查报告6篇 农机调研报告

2024-03-08 09:47:37工作报告

农机调查报告6篇 农机调研报告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农机调查报告6篇 农机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农机调查报告6篇 农机调研报告

农机调查报告1

  为落实好《普洱市农业局办公室关于转发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20xx年补贴机具质量监督工作方案的通知》(普农(办)[20xx]47号)把好补贴机具质量关,我局组织了有关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情况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概述

  镇沅县自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我县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全县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截至20xx年底,我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9111。2万瓦特,拖拉机保有量达到5000台,各种农机具3800台。全县农作物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为实现农业机械又好又快发展,镇沅县农业局积极开展农机市场整治、农机产品监督抽查;深入开展农机质量调查和安全普查;抓好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等一系列工作,促进农机产品总体质量水平稳步提高。

  二、具体调查情况

  我局专门成立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小组由农机管理,监理,推广部门一共5人于20xx年8月6日至16日对农业机械的产品质量进行了调查。调查区域为全县11个乡镇,共走访及电话联系40户农机户,主要对2个厂家2种产品 1

  进行了重点抽查,具体是通海县宏伟农机商贸有限公司的红牛微耕机1WC6。6及昆明云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耕整机YB101及YB151进行了调查。

  三、抽查的主要内容:

  一是是对农业机械安全防护装置情况进行调查,2类农机产品的作业质量、可靠性、出现各类故障的频率;

  二是对拖拉机安全操作性能进行了调查:

  三是对企业质量承诺和售后服务承诺兑现情况,生产企业对其产品的“三包”服务情况及其产品售后服务的水平进行调查;

  四是对机手操作、保养和调整的技能状况等进行调查;五是对用户对农机产品的`使用、保养情况进行调查。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

  (一)用户基本情况内容详细,2类农机产品有三包服务卡、使用说明书,手续齐全;

  (二)机具的基本情况内容真实、全面;

  (三)产品的作业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大部分机具的作业性能稳定,能够满足当地的农机作业要求,适应性较强:

  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户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表示热烈欢迎,增强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扩大了农户直接受益范围,促进了农民增收。对我们的调查配合非常积极,今年补贴购置机械质量总体比较满意,对2类机具可靠性、适应性、安全性和各供应商的服务质量明显比去年有所提升,购机户的效益也比较理想,总体评价较好,对售后服务评价也好。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要加强对经销商的监管力度,要在确定经销商时明

  确准入条件,强化资质认定工作,在工作操作过程中,做到多方兼顾,切实保护好购机农民的利益。

  2、有部分购机户也存在操作技能的问题,影响了生产,降低了效益。应加强对购机户的操作技能培训,指导购机户掌握基本技能和知识,以提高机具的工作效率,确保惠农政策给农户带来真正的实惠。

  3、农民反馈云豹101、云豹151,安全防护板不够牢实,容易损坏。

  五、今后工作的方向及建议

  (一)加强农机市场监管。加大农机经营、作业、维修三大市场的质量监管,全面提高我县农机化质量水平。对农机产品质量要从源头抓起,尤其是补贴机具,一定要监管好进货渠道,杜绝质量不达标的机具进入销售市场,为国家购机补贴惠家政策的落实把好关,确保农民购买到优质机具。

  (二)加强质量信息交流。农机经销商要通过对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走访调查,把改进机具作业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纳入企业发展的正常渠道,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区做些适应性的改进,进一步扩大机具的适用范围,以利于改进和提高机具质量。

  (三)建立质量监督长效机制。农机管理部门要对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注入一定的工作经费,明确质量投诉机构的主体地位,制定规范的工作责任制和工作目标,明确质量监督投诉机构在农机化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农业机械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农机化质量工作人员培训。创造条件培训农机投诉工作人员和农机质量调查人员,提高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促进我县农机化质量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五)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农机化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宣传农机化质量现状,宣传农机质量工作成效,争取各级领导对农机化质量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推动农机化工作的全面发展。

农机调查报告2

  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是近几年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势,所成长起来的集体和个体从事农机作业服务工作的新兴农机服务体系。其主要服务项目有农田作业、农田基本建设、农机运输、农产品加工、农机维修、农机供应、农机具生产。根据省农机办《关于做好全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的通知》(鲁农机管字[20xx]8号)精神,为了摸清我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现状,提升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管理、服务水平,更加合理地配置农机资源,推进全市农机化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对全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进行了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现状。

  一、全市各类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及现状

  通过调查,全市共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1483个。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全市集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有21个,占总数的14%,其中协会3个、合作社9个,村集体作业队9个;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618个,主要是农机大户,占总数的41.7%。从农机原值分,在10-50万元的521个,5 0万元以上的121个。从农机收入上分,年纯收入5-10万元的101个,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58个。

  从发展情况看,目前全市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发展起来的。一是乡镇、村级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乡镇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基本由原来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改制而成,如东港区涛雒镇农机服务站,莒县招贤镇农机作业服务中心。这部分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数量已经很小,仅占全市总数的0.7%。村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是由村集体出资为主建成的,主要为本村服务。如五莲县高泽镇高泽村农机合作服务队。二是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大户)他们多数是由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培训的老驾驶员,通过原始积累逐步发展起来的。如五莲许孟镇东玉皇庙村的李玉芹。少数是国家实行购机补贴政策后,原来是农机内行,把农机当产业创收,借助国家富民政策发展起来的。如,莒县招贤镇小罗庄村的管仁旗,东港区秦楼办事处董家滩村的赵元刚。三是新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6个,到工商注册的5个。

  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一)为当地农民较大规模的农田作业奠定了基础,减轻了农民劳动负担,提高了农业劳动效率。如五莲县高泽镇高泽村农机合作服务队,有三台大型拖拉机,六台小型拖拉机,两台小麦联合收割机,两台玉米联合收割机,两台免耕播种机和其他配套机具。全村2200亩土地统一实行集体耕、种、收。每一季只需4-5天,减轻了本村农民劳动负担,提高了农业劳动效率,剩余时间农民安心搞第三产业创收。

  (二)农机作业成为农机户发家致富的有效手段。如,五莲许孟镇东玉皇庙村的李玉芹拥有二台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四台大型拖拉机,其中一台链轨,配套农具有旋耕机一台,七铧犁一台,双铧犁一台,农机固定资产60多万元。平常主要从事农田作业和跨区作业,年纯收入6万多元;东港区秦楼办事处董家滩村的赵元刚,家住沿海旅游村,基本没有耕种地,先后购买联合收割机一台,农用车一辆,大型拖拉机一台,配套农具三部,年纯收入3万多元。

  (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首先,在农业生产中,一些简单的农田作业项目,拥有小型农业机械的农机户就能完成,而一些先进的、高效率的、科技含量高的作业就离不开乡镇、村和个体农机作业组织,他们拥有大型机械和熟练的农机使用技术。其次,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在推动我市农机化进程中,对加快农机化发展具有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过程中起着带头、示范、宣传等重大作用。第三,在农机跨区作业和农田基本建设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作业大型农业机械,要提高效益就必须增加作业量,增加作业量的有效途径就是跨区作业,因此,在农机跨区作业中,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既是具体的实践者,又是推动者。

  三、存在问题

  1、集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发展步伐不快,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不平衡。全市乡镇、村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仅有12个,部分区县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数量极少,不适应农村经济和农机化发展的实际要求。

  2、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规模化作业的观念滞后。多数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小富即安的`思想比较突出,全面综合发展的意识不强,因此造成机具配套单一,作业量小,造成农机动力资源浪费。据对4户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年作业量的调查,4户农机作业组织共有大型农业机械20台,年作业量6100亩,平均每台机械年作业量只有305亩。还有一些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购买大型拖拉机后只搞运输,基本不参加农田作业,对农业生产贡献不大。

  3、组织化程度不高,在组织形式上,全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都实行分散作业,实行合作作业的极少,都没有实行工商注册,多数还没有固定的作业场所,机械存放不集中,作业完成后,一般都放在房前屋后,有的甚至寄存在异处。在作业模式上,无组织,无秩序状态比较普遍。

  4、各级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对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缺乏组织、协调、指导、调控手段。

  四、对策与建议

  (一)对策

  1、加强对现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规范化引导。针对全市现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他们通过建章立制,逐步建立起管理规范有序、自主作业、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产权关系清晰、运行机制合理、独立财务核算、作业服务合法、工商注册的农机服务实体。组织模式上,应由分散到相对集中,再到集中,并以股份制、合作制等方式将农机户组织起来,形成既松散又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2、大力培育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进一步加强对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引导他们不断拓展服务项目,拉长农机服务链,增加收入,示范带领其他农机户的快速发展;引导农机户、农机专业户采取向农机大户入股的方式,实现民间的合作与协作,培植更多和更大规模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在作业方式上,注重发挥农机中介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先进农业机械的作用,提高作业量,增加农机作业效益,积极推行农机社会化服务合同制,实现农机服务组织产业化作业。

  3、引导农机维修、供应、生产等农机专业户,通过服务合作等多种形式,整合现有农机资源,优化农机结构配置,建立更多的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4、构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农机社会化组织体系。加强农机协会建设,确保每个区(县)近二年内都建立农机协会,在每个乡镇建立分会或工作站,将集体和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维修厂点、供应点、农机生产厂家发展为会员单位或会员,架起农机管理部门与基层农机服务组织的桥梁。通过建设农机协会、逐步在全市建立起一个以农机协会为桥梁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机管理水平,推动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二)建议

  一是领导重视,加大力度培植扶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农机协会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加快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创新步伐。农机协会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是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创新的重点。各级政府及农机管理部门,要把培育扶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列入日常管理工作,应把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视为农机化事业的基层组织,特别是乡镇农机管理站要经常关心和关注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基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工作上去了,当地农机化工作也就就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在政策、资金、技术上,应向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倾斜。各级政府及农机部门在制定政策、投入资金和技术服务上要注重培育个体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使之发展壮大。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农机科技入户、现代农机装备推进等项目和资金的安排上,都要对参加农机协会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农民优先考虑、重点倾斜。要发挥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技术过硬,机械设备多,科技意识强的优势,搞好农机化的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加快农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是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各级政府和农机部门要注意总结推广基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典型经验,解决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研究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利用有关法律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

农机调查报告3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泰安市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收,提升农机化水平的关键,积极引导,强力推动,搞好服务,实现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合作社有191个,固定资产总额3.2亿元,入社社员4139户,机具数量达1.36万台,20xx年作业服务面积288万亩,农机服务总收入2.2亿元,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较好的服务引导作用。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发展类型

  1、乡镇农机站牵头组织型。这种类型的合作社依托的乡镇农机管理站,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院落,各项制度比较健全,负责人有事业心,组织领导能力比较强,能够充分利用农机站本身的技术、人才、场地、设备、信息网络优势和管理经验,并充分调动农机大户机具设备和资金投入等优势合作经营;属于这种类型的有泰山区省庄镇的“东昇”农机合作社,岱岳区的大汶口瑞丰农机合作社,肥城的仪阳盛旺农机合作社等。

  2、由村委会牵头组织型。这种类型的合作社主要是在原村农机作业服务队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立的,村集体经济有一定基础,村两委领导人具备一定组织领导能力,本村机械保有量相对集中,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力从事其他行业或在外打工,农民群众对农机作业服务要求比较迫切,合作社在村集体投资带动下,村民带机或带资入股,实行股份合作制。合作社在操作运行上采取村集体的机械对本村和邻村土地采取订单或合同作业方式为村民提供农机服务,并积极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增加服务收入。入社的农机户按照合作社规章,实行统一管理,单机核算的方式开展农机服务经营。如:泰山区邱家店镇逯家庄村的“绿丰”农机合作社,岱岳区山口镇“新星”农机专业合作社,马庄镇“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肥城曹庄利民农机合作社等。

  3、农机大户牵头带动型。这类合作社的特点是让农机大户中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强、懂经营、会管理、守法诚信的“能人”牵头,把周围的农机大户组织起来,利用各自的农业机械自愿结合,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群体优势,通过承包土地,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提高了规模经营效益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如:肥城市穆庄机械化作业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大型拖拉机8台,小麦联合收割机7台,玉米联合收割机4台,小麦免耕播种机3台,玉米直播机2台,重型翻转深耕犁2台,其它配套机具13台套,固定资产达150万元,规模经营土地671亩,入社农户296户。20xx年玉米收获并秸秆还田

  1600余亩。小麦免耕播种达1400余亩,年纯收入达到4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企业牵头型。以企业现有机械资产牵头入股,吸收农机大户、农机使用者等参加组建起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如以肥城市农机工程开发服务站为依托成立的肥城市惠民农业机械作业合作社,以肥城市瑞通农机有限公司为依托成立的肥城市富通农业机械服务作业合作社。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服务模式

  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各农机合作社因地制宜,拓展领域,完善机制,创新服务模式。

  1、参与土地流转,拓展发展空间。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根据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留守的农业劳动力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40多岁的妇女的实际,依靠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土地流转,承租、托管土地,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拓展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空间。这部分合作社通过农机与土地经营的结合,取得了较大的收益。肥城市穆庄农业机械作业专业合作社、东平接山乡传玉合作社等都在参与农村土地流转通过规模经营取得了实际成效。20xx年,东平接山传玉农机合作社农户达到25户,集约经营土地3963多亩,转移农村实现经营收入100多万元。

  2、开展多种经营,增强发展后劲。部分农机合作社顺应市场需求,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合作社收入,增强合作社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肥城市富通农业机械服务作业合作社主要开展农业机械整机、配件的经营,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实现利润16万元;山口镇新星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在开展农田作业服务的同时,积极为农户提供质优价廉的良种、化肥,年收入7万多元。

  3、实行订单作业,提高经济效益。各合作社充分发挥机具多、配套全、规模大等优势,积极开展订单作业和连片作业,通过“套餐式”、“一条龙”的作业方式,提高机具利用效率。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三夏、三秋期间,各农机专业合作社订单及连片作业面积占整个作业面积的70%以上,单机收入在2.6万元以上,比未入社的农机手纯收入增加3000-5000元。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农机合作社的建立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有效整合资金,提高机具利用率,促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推动了土地连片作业和规模经营。农机合作社在农业生产经营中,以农业机械使用为主线,促进了农业生产、加工、运销等多领域实现了现代装备的应用,较好地参与并处理

  了机具配置、作业环节合并、农机维护保养和机库场地道路配套设施建设以及从业人员技术培训等问题,使农业机械应用领域、农村劳动力分工进一步增强,带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一条龙”作业,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了增收节支。

  2、农机合作社推进了农机化更好更快发展。农机手加入合作社,不仅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使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而且还引入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机化事业,有利于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合作社典型带动、示范宣传的作用还促进了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3、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合作社社员加入合作社后,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机具统一调度,通过统一行动、统一作业质量,有利于应对自然灾害的防御。特别是在应对今年麦收时差短,秋季雨水多的不利情况下,合作社的作用更加显现出来。

  4、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作社以股份为纽带,把分散的农机户有效地组织起来,有利于打造农机服务品牌,凸现规模经营效应。农机作业合作社即可以通过实行连片作业,减少机车作业的空运转,降低作业成本;又可以通过参加跨区作业,提高了机械利用率,使农机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主要做法

  (一)制定建设规划,确定发展目标

  今年初,结合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教育活动,我们进一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出适合泰安市实际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计划到年底全市经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合作社达到200个,每个乡镇至少要有1-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不留空白乡镇。此项工作已列为市局对各县市区千分考核的重要内容,是全市农机化工作的重点。到20xx年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300个,服务户数达到整个农户的40%以上,真正体现农机合作社在农机化中的主体作用。

  (二)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指导服务

  为促进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机合作社进行帮扶和指导:

  1、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倾斜。把农机合作社列为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优先对象,不限数量,实行多购多补。鼓励农机合作社购买先进的农机具。

  2、积极争取财政扶持资金用于农机合作社建设和发展。东平县从县局十分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挤出部分资金用于帮扶农机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

  3、积极协调农机合作社所在村,加强农村机耕道路等设施建设,在建设用地、规划等方面为农机合作社建设库房提供便利,肥城市曹庄村就是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给农机专业合作社划拨了10亩土地。

  4、积极进行信息引导和服务,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向农机合作社提供农机作业市场需求、价格行情、天气资讯、维修服务等信息。对三夏作业机械发放优先加油卡,大大方便了用户。

  (三)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作用

  为加快我市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我们坚持把发展农机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在农机合作社建设过程中,始终注重农机合作社作用的发挥,注重合作社经济效益和社员收入的提高。一是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采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二是积极组织农机合作社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拓宽农机作业市场,延长作业时间,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增加农机作业收入,积累农机资本,增强农机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三是充分利用农机合作社优势,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为农业机械规模作业,提升农机化水平创造条件。

  (四)加强学习和交流,提高农机合作社的整体素质,为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打好基础。

  近几年来,市局经常组织县、市、区农机管理站长、有关农机合作社负责人代表赴外地学习农机合作社建设经验;每年我市召开全市农机合作社建设流动现场会,参观了典型、交流了经验、提出了发展思路、明确了目标任务,部署了工作要求,全市形成了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注重培树典型,加强规范化建设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市农机局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示范点活动领导小组,对照(五有)规范化建设标准,坚持“实打实,真对真,好上好”,对全市农机合作社进行了检查和验收,确定了10农机合作社作为我市农机合作社示范点,树立了学习的标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入资金不足,发展规模较小。部分农机专业合作因为资金投入不足,拥有的多为拖拉机、小麦、玉米收割机、犁、旋耕机等普通机械设备,而高效、低耗、环保、多功能的先进机械设备少,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二)作业项目单一,服务领域狭窄。我市70%以上的农机合作社仅从事农田作业和农田运输,仅仅在三夏、三秋季节忙一阵,其它时间大部分机械闲置在家,机械的利用率不高。因为没有其他经营项目,入社社员也是仅忙两季,人力资源也没有充分发掘和利用,使得合作社的发展缺乏后劲。

  (三)经营管理程度较低,社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大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处起步发展阶段,社员大多都是农民,管理上仍然是松散型管理,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运作经营理念,个别合作社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严重制约了合作社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发展不平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产量区域农机合作社发展较好,而经济作物种植的区域合作社发展较慢,质量也不高,这与经济作物机械化程度低有关。

  (五)合作社用地难以审批,制约农机合作社规范发展。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机库用地难,绝大多数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存在着农机具无机房停放的问题。许多价值较高的联合收割机、免耕播种机由于无专用库房停放,长年日晒雨淋,造成机具老化、损耗严重,给合作社带来了重大损失

  四、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和省里提出的“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企业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的要求,不断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水平,促进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发展。

  一是强化基础建设,优化设备结构。充分利用农机补贴政策,优先支持农机合作社增加装备、扩大规模。支持农机合作社加强基础建设,出台合作社用地相关优惠政策,规范建设办公场所、机库房、维修车间等。

  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合作社管理、培训、安全教育、作业质量、机具维修保养等规章制度,形成有岗位就有责任、有作业场所就有管理制度的产权明晰、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体系。

  三是拓展服务领域,提高经营效益。引导农机合作社积极承包流转土地,积极开展订单作业、合同作业、承包作业和“一条龙”作业服务,积极组织农机合作社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拓宽农机作业市场,延长作业时间,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增加农机作业收入,积累农机资本。

  四是抓好培训宣传,提升社员素质。强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财会人员的培养,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能力。加强对合作社技术骨干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技术操作和维修保养能力。

  五是做好长远规划,增强持续发展能力。按照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标准,坚持质、量并重,帮助合作社科学制定建设规划、管理章程、财务制度和作业标准等,做好农机具的选型配套,增加服务项目,扩展服务内容,增强农机合作社持续发展能力。

农机调查报告4

  一、市场建设情况:

  1、规划设计:土地性质为40年的商业用地。分二期开发,一期市场功能分6大板块。目前一期已完工。

  2、建筑形态:商铺共17栋楼均为三层连体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

  商铺464套,单套商铺面积90平方米,可多铺自由组合。开间约4.3米,一层层高5米,二、三层层高4米。

  3、建筑规模:该市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300亩(配套20%的住宅用地),容积率约1,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亿元,项目整体建设分两期实施,一期约530亩宗地建设“滁州瑶海农机大市场”,20xx年5月份开工,目前已完工。投资约6.5亿,共8000户商家。二期约770亩宗地拟建设农贸、农资、家居建材、五金机电等综合商贸物流市场,目前在规划阶段,需投资18个亿。一期市场功能分:小型机械设备a区(小型农机机具与配件,小型建筑工程机械与配件),小型机械设备b区(五金机电设备与模具、汽车配件农业生产资料),机械设备展销广场(大型农机机具、大型建筑工程机械交通运输工具),机械设备会展中心(大型农机机具、大型建筑工程机械交通运输工具),市场配套区(机械设备与汽车维修,配套仓储,农机服务站),综合商业区(小型交通工具、汽车耗材与服务、市场综合商务配套)。

  二、市场的经营情况

  1、开工建设时间:一期于20xx年5月开工。

  开业时间:20xx年3月份。

  2、物业的去化:一期70%的商铺全部销售完成。核定价格4000多。打76折后实际成交价为3000多。剩余30%的商铺开发公司长期持有出租,租赁价格为每平方米每月10元。

  3、经营的品种:农机机具,建筑工程机械交通运输工具,五金机电设备,汽车配件等。

  入驻的经营户及来源:品牌公司在市场中设立形象店为主要经营户的目的。

  4、经营模式:市场统一招商运营,按品种限定区域经营。3年内业主委托运营公司管理,每年8%的回报率,3年共回报收益24%(充抵房款)。

  5、市场收费:农机经营户本身免税,市场统一出广告宣传费。物业费每平方米每月1.8元。

  6、市场的景气度,年营业额:市场商铺销售已完成,但入驻率不高,年营业额未知。

  三、市场的配套服务情况:

  距离市中心开车约15分钟,是目前滁州及周边地区唯一的专业性汽车修配、服务快捷市场。

  四、优惠政策:

  1、政府给予开发建设单位的`:开发用地的20%配套建住宅。土地约33万/亩。

  2、政府给予市场经营户的:免税。

  3、市场开发建设单位给予经营户的优惠措施:三年免租。广告宣传开发单位承担。

  五、开发建设、经营的经验、体会和建议:

  瑶海大市场虽然70%的商铺销售已完成,但一期的总投资还未收回,因为农机市场的容积率较低,只有1,还要配套广场、会展中心、停产场等,一期的投资回报率太低。市场的招商目前也非常困难,入住率低,整个项目要靠二期开发赚钱。一期目前是不赚钱。

农机调查报告5

  近年来,委属农机部门积极探索新型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效益化为一体的农机化发展新模式,大力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扶持了一批农机大户,拓展了作业范围和服务领域,在重点农时季节组织开展跨区机耕、机播、机插、机防、机收作业服务,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初步形成了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中心,以农机化技术推广、技能培训、机具维修、农机经销、配件供应、信息服务、投诉监督等为支撑的新型农机服务一体化模式。

  一、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及农机服务机构发展情况

  目前,全县发展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5个,总资产达1000万元。同时重点培育作业功能齐全的农机专业服务大户,作为今后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的基础。其中农机资产20万元~50万元的农机大户有近100个,农机资产5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有6个。我县农机化作业总收入达到3.22亿元,增长11%。

  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按照“民办、民有、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服务农业、谋求全体成员共同利益为宗旨,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有分有合、单独核算,在技术上互相交流,信息上传递共享,遇到作业量大时由合作社出面与农户或生产单位签订代耕、代运、代收合同,积极开展农机化订单作业和适时开展现跨区作业。县豸铺机防合作社荣获20xx年度省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县豸铺机防合作社成立于20xx年12月,机防队员已发展到212人,拥有喷雾器178台,机防面积20万亩次,实现服务对象节本增效100元/亩以上,合作社社员人均创收4000余元,机房队盈利45000多元。

  二是农机专业大户。其中农机资产20万元~50万元的农机大户有近100个,农机资产5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有6个。我县农机化作业总收入达到3.22亿元,这些农机专业大户集耕、播、收系列化服务于一体,机具配套全、综合服务能力强、辐射带动范围广,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逐步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三是全县有农机具供应点10个、农机修理网点300多个,主要进行农机经销、农机维修、配件等服务,为农民提供了性能优良、质量可靠的农机产品。

  四是现有县级农机服务机构1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14个,现有农机管理服务人员50人。多年来,县级农机服务机构及乡镇农业综合部门,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和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县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我县新型农机服务一体化模式的主要特点

  一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多样化。农机服务组织已由过去单一的以集体经营为主的乡镇农机服务站,向符合市场化需求的农机服务合作社、农机经营大户转变。在一些乡镇,农机大户已成为引领农机发展的领头羊和农民致富的排头兵。

  二是农机社会化服务方式市场化。也就是说,农村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承包服务、跨区作业、农副产品加工、农机示范基地(园区)、为农机经营者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并存于农村市场,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已由过去的自买自用转向社会化服务,已由区域化作业向跨县、跨市、跨省作业发展,尤其是农机跨区作业已由过去单一的夏季小麦收获拓展到春秋冬季各环节作业等。可以说农机社会化服务已经渗透到农业生产、农村市场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四是农机经营服务者收入明显增加。据统计,近年来,我县每年农机经营服务性收入在3.22亿元以上,如果以单项作业计(如跨区机收小麦、水稻、机耕、机播等),台车年均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农机社会化服务,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实现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机服务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电话联络、上网咨询已成为农机经营者和用户之间协议作业的新渠道,签约的形式也逐步成为服务市场中保障双方权益和义务的重要手段。

  三、主要做法

  一是明确发展思路,营造发展环境。立足“引导不干预,扶持不包办”的原则,在推动新型农机服务一体化发展思路上,坚持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大户为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引导发展;坚持围绕区域优势和主导产业发展,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坚持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以自我发展为主,引导服务组织规范管理制度,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他们向实体化方向迈进,向产业化方向融合。

  二是加大政策引导,强化扶持措施。一是在农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优先考虑农机合作组织;二是在跨区作业证的发放中,优先保证合作组织跨区作业需要,上门为合作社机械外出作业提供免费技术和安全培训;三是帮助合作社开拓跨区作业市场,在春耕、三夏等重点农时季节指导签订作业协议。

  三是增强服务实效,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把提供优质服务,注重服务实效作为树立农机人形象,促进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以创建有完善的运行机制、有优良的机械设备及配套机具、有承载一定作业规模的服务功能、有能给组织成员带来最大效益的农机服务合作组织为目标,扶持指导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规范经营、扩大规模、壮大实力、打造品牌。一是提高现有农机服务合作社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扩大作业规模和服务领域,延长作业期,提高效益;二是因势利导,由小到大,先培育大户,再引导联合,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在发展中完善,在发展中提高;三是在培育中挖掘领头人。坚持把发现和培育领头人作为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的主要抓手,积极扶持农机大户,着力提高农机合作组织经营管理水平,对有经济实力、有管理理念的,进行重点支持,充分发挥其凝聚力和带动作用,使之逐步成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法人实体;四是加强业务指导。帮助草拟章程,完善制度,指导合作社建立社员档案、农业机械档案,帮助协调解决合作社办公地点、农机具停放等硬件设施,并发布农机跨区作业供求信息、农机作业和维修供应信息,让每个社员能及时掌握农机信息,给机手在作业服务过程中提供方便。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观念滞后,服务组织形式较散。主要表现在:面对当前农业新形势,缺乏超前意识、参与意识,不善于捕捉发展机会,存在着消极的“等、靠、要”思想。目前成立的.5个农机服务合作社除为数不多的几个在开展运作外,其它基本上还是各自为阵,组织化程度不高。其次对本地的农机工作思路认识不透或仅仅停留在一些表面工作上。一方面,在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时对有偿服务、增强服务组织自身滚动发展能力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在开拓培育农机作业市场,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时,宣传、强化农民有偿服务观念不够;再者,因循守旧,没有用创新理念去开拓农机工作,尤其是面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缺乏创新精神,显得束手无策,工作被动。

  二是资金投入机制不合理。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在一定时期需要雄厚的资金技术的投入,尤其是面对迅猛发展的农机服务市场,政府投资力度和宏观调控作用发挥不够,投入规模小,形不成集中建设规模,起不到扶持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民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调动。我们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从技术、机具、资金、政策等方面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引导和服务,确实保护好农民办农机的投资热情。当前正在实施的农机补贴政策就很好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购买农机、使用农机的热情,但在扶持机库建设方面还是一片空白,需要各级财政进行补助。

  三是农机装备结构不尽合理。首先是我县的大中型农机数量少,我县拖拉机机总量超过10万台,但大中型拖拉机仅4000台,收割机仅有20xx多台,机具配套比也不高。其次是机车超期服役现象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在各类主机及配套机具中超期服役的占6成以上,其安全性、经济性都很差,亟待更新。第三是粮食作业机械多,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少。农副产品加工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偏低。第四是普通机具多,高性能机具少。

  四是农机社会化规模小、项目单一。现有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中,作业项目单一,基本上局限于耕种和收获,机具利用率比较低,做不到“一机多用”、“一机常用”,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和机械化综合水平的提高。

  五是农机信息网络不健全。农机经营者获取信息渠道狭窄,农机作业服务的盲目性比较大,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后劲。

  五、构建新型农机服务一体化模式的几点意见

  一是着力培育农机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在培育、扶持农机大户的同时,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发挥国家资金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争取农民个人、集体组织、民营企业一起上,合力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良好环境。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支持、部门指导、市场取向、逐步规范”的原则,积极引导外来资金,组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公司,建立以股份合作制公司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化服务体系,培育以农户为主体、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农机产业化经营格局。

  二是建立健全农机服务多极化格局。积极引导和组织社会力量,建立多成份、多层次的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维修网络,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系列配套服务,努力实现服务体系网络化、手段现代化、市场规范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农机优势,拓宽作业领域,开辟农机化新技术的应用发展途径,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运行机制。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作业、维修于一体的多极化新型农机服务体制,逐步探索在机械拥有量大的乡镇建立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在机械比较集中的乡村建立维修服务站。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各种农机专业服务。

农机调查报告6

  农机维修行业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一系列支农政策的出台,农机修配市场也日益壮大,对排除机械故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和生产效率,延长农机寿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经营者素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农机维修市场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加强对农机维修市场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市场秩序,强化农机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质量意识和守法意识,切实维护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对促进农机化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宁津县农机维修行业的基本状况

  目前全县有57个农机维修网点,承担着全县10万多台大小型农业机械的维修任务,符合条件并取得《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的有51个,发证率90%。(其中二级维修网点有12个,三级维修网点21个,专项维修网点18个)。农机维修从业人员140人,有农机修理工《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84名(其中农机修理工技师1名、中级农机修理工23名、初级农机修理工60名),持证上岗率60%。有2个农机维修点被省农机办命名为四星级文明维修单位。

  二、宁津县农机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

  1、由于农机修理由原来的国营、集体经营为主,转变为以个体修理经营为主;专业修理为主,转变为有机户自修为主;旧件修复为主,转变为换件修理为主。有机户自修存在着修理技术水平低,修理质量无保证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农机修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偏低,对维修新技术、新工艺接受能力差,接受渠道也窄。特别是近几年高新农机具的普及使用,对维修技术和维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机维修行业低水平的服务质量难以满足服务要求。

  3、维修力量薄弱、设备手段简陋,缺少必要的检测设备。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经营场所比较简陋,只有简易的维修棚,有的露天维修等现象比较普遍。维修设备大多是从改制企业转让而来,或是从一些大型修理厂淘汰的设备,适应不了现在高新机具维修精准要求,亟待更新。安全消防意识不强,维修环境较差,许多维修点油污到处都是,不注意环境卫生。

  4、重用轻养。许多农机手对农业机械管理和维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农机使用中存在不按使用说明磨合保养,至使农业机械带病作业,零件超极限磨损,故障频繁,使用寿命缩短,最终是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严重威胁着农机的安全生产。

  5、缺乏专职管理人员。宁津县农机维修管理工作主要由县农机局鉴定站负责,目前全县专职管理人员只有2人,这就难以保证农机维修的日常管理。同时,与管理配套的办公设施不到位,物力、财力等的欠缺也牵制着农机维修管理工作开展。作为农机维修网点的行政主管部门,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经费不足,日常管理工作受到很大限制,也无法对维修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和新机具维修培训,合格证换发工作也进展迟缓。尽管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由于网点分散在乡、镇农村,主动办证的少。

  6、农机维修市场还处于分散化、简单化的初级阶段。目前,农机维修点多数以个体经营为主,个体维修网点规模小,大多数是只能承担大中型农用机械的零修和一般保养以及小型机械,半机械化农机具修理的小型维修点。专项维修点又以电气焊、补胎充气等专项修理为主。能够承担大型拖拉机、内燃机、联合收获机械和作业机械恢复性修理的维修点很少,还没形成专业化、集团化、分工协作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农机维修市场在经济效益、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远落后于农机销售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的发展。由于没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引导,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维修合作服务组织和区域性维修中心。

  三、加强对农机维修网点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1、加大对农机维修管理的执法力度。加强农机部门独立执法的权力。要建立农机、工商和技术监督等部门对农机维修管理的监督协调机制。经常性开展联合执法大检查,检查农机维修网点证照是否齐全,是否合法经营,农机维修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农机配件质量是否合格等。对无证照或证照不全和不按时参加年度检审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农机维修市场,促进农机维修市场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认真搞好农机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及其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农机维修就业准入制度,全面推进农机维修人员持证上岗,促进农机产品“三包”维修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建立农机维修检查人员的培训制度,定期对农机检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和农机维修质量优劣的'辨别能力。

  3、严格做好《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的核发工作。《规定》将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设定为工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的前置条件,并对维修资格、质量管理、监督检查、罚则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农机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的标准,核发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达不到开业技术条件的决不发给维修技术合格证,以便促进维修人员技术水平和维修设备的提高,从而促进维修质量的提高。

  4、支持引导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开展农机维修业务。可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定期从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农机维修网点中选调技术人员到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和技能训练,培育一批高技能农机维修人才。支持引导生产销售企业投入先进技术、资金和设备与农机维修网点联合开展售后服务和零配件销售,优势互补,增强和拓展农机维修网点服务功能和范围。

  5、推动农机维修行业产业化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对分散的维修厂点进行组合,逐步形成稳定的维修合作组织,建立农机维修协会加强行业之间的联系,促进行业之间优化发展。国家和省农机主管部门要尽快制定一些优惠的扶持政策,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农机维修合作组织的发展进行扶持帮助。(王志强)